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SIB设计

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SIB设计

一、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中SIB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殷红利[1](2018)在《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数据业务经营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语音业务目前依旧还是运营商的主营业务,特别是对于企业即时通信工具还无法替代传统的通信业务。另外当前用户信息的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用户的正常通信受到了营销、诈骗等多种不良语音的影响。然而由于发展的实际情况,运营商普遍存在多网络多域并存的局面,这为语音治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不良语音对通信环境的影响以及管控现状,指出当前管控方式无法应对号段、“呼死你”等不良语音影响的问题,结合实际生产网络存在CS域、IMS域多域并存的复杂情况,通过对生产网络架构以及网间呼叫、网内手机及固话来去话、铁通用户来去话等呼叫流程的分析,再加上对彩铃、彩印、智能网等多业务触发方式的梳理,最终提出智能网解决方案。通过对智能网接口的研究,智能网系统可以支持CS域及IMS域,对网间来去话、网内用户来去话均可以增加呼叫触发标识,增加呼叫流程,将呼叫触发到智能网,建设超级语音管控系统,并扩展用户接入渠道,方便运营商全局管理及用户个性化管理。论文最后,对采用智能网建设的超级语音管控系统从业务管控功能及系统健壮性进行了测试,实现了对全网用户的不良语音的管理。经现网测试验证,本文设计的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能够对网间、CS域、IMS域VOLTE用户、IMS域VOIP用户、铁通用户语音业务进行全面管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要求。

李婷[2](2018)在《LTE-R智能业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向LTE-R(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的演进已成为大势所趋,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和UIC(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 ways)都在积极推进 LTE-R 标准进程。智能业务是铁路的关键业务之一,也是2018年京沈LTE-R试验线的测试项目之一。但是目前权威的标准组织如 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等还未制定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铁路智能业务如何实现的相关协议,公网LTE也没有相应的业务需求和实现。所以LTE-R智能网架构和业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基于 MCPTT(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集群系统,结合 3GPP 标准和公网实现,对现有的3种智能网与语音核心网对接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选择升级的方案,确定了LTE-R智能网架构。基于LTE-R智能网架构,根据触发位置和方式的不同,论文提出两种智能业务实现方案:iFC(Initial Filter Criteria)触发实现方案和MCPTT触发实现方案。然后针对iFC实现触发方案,从业务描述、iFC滤规则、SIP消息设计、信令流程和业务逻辑等方面详细分析LTE-R下的功能号注册注销查询、功能寻址和基于位置的呼叫限制业务。由于现网 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只能解决固定场景的基于位置的呼叫限制业务,所以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呼叫限制方案,实现移动场景下的呼叫限制问题。对该业务的两个关键业务信息的获取:被叫位置信息和呼叫限制范围确定,提出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查询和调度区动态匹配解决方案。论文最后进行功能性验证。搭建仿真环境,在仿真平台上仿真和测试了 iFC触发实现方案的功能号注册和功能寻址业务。并在实物网络上对MCPTT触发智能实现方案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为功能号注册和功能寻址业务。从测试结果可知,两种方案均能在MCPTT集群系统下实现智能业务。最后对两种方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结果为未来铁路LTE-R智能网架构和智能业务实现方式的研究和实现提供参考。

闫德生[3](2013)在《移动智能网建设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信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电信运营商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多种多样优质、便捷、新颖的业务以提高客户感知,而且需要将这些业务快速生成以满足用户新增需求的速度。另外,大量用户希望能自主订制、控制所需业务。智能网正是为实现用户这种需要而构建的。智能网是建立在所有通信网之上的一种体系结构,它可为各种通信网——现有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网提供增值业务和服务,是叠加在此基础上的附加网络,它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控制功能与交换功能分开。目前在移动智能网建设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在移动智能网建设中,普遍存在缺乏中长期统一规划、容量紧张紧急扩容频繁、以及对未来业务和用户数发展缺乏准确预测的问题。(2)缺乏较为合理的话务模型对智能网业务进行描述。由于智能网各网元的新建、扩容容量计算原则和方法不够明确,使得建设单位对各个网元新建或扩容容量把握不准。(3)部分省份网络建设的先进性较差。没有使用先进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就不能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可能随时面临设备全部替换的问题。(4)部分省份网络建设的开放性较差。没有基于国内业界的开放标准,不同厂商开发的智能网网元设备无法互通,不利于引入第二厂家形成竞争以降低成本。另外一旦需要开发新业务或功能升级,设备进行改造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不利于为未来业务的发展。(5)部分省份针对智能网的可维护性考虑不足。系统网管能力不足,不能实时监测系统呼叫量和容量利用率,对用户数和业务量统计需要人工干预,无法对下一步扩容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主要针对上述移动智能网工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智能网的网络结构、主要技术标准和协议进行研究,,给出移动智能网建设的详细思路和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业务预测及建设规模的取定、各网元(SCP、SMP、SSP、IP、SMAP、VC等)的建设原则、容量计算、配置方案及信令网的组织、话务网的组织、数据网的组织、业务触发方式、业务计费、SCCP寻址方式、信令点编码、IP地址、编号计划、网管系统、同步方式等。本文最后对智能网技术及业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对智能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移动智能网工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项肖峰,俞朝辉,吴军[4](2009)在《3G时代现有移动智能网平台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从智能网协议结构出发,对目前2类重要移动智能网业务(预付费业务和虚拟专用网业务)在3G时代如何演进进行了分析,给出运营商移动智能网平台向3G演进的建设建议。

张亮[5](2009)在《CMIN02-SCP系统呼叫接续时长优化》文中提出近年来,移动智能网业务在中国迅速发展。随着移动智能网用户的增加,移动智能网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都日益提高。在不断开发新的智能网业务的同时,我们也更加重视提高现有业务的服务质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用户体验要求。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成为了当前比较重要的问题。呼叫接续时长是移动智能网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指标。本文对CMIN02-SCP系统进行分析,找出了若干制约SCP(Service Control Point)系统呼叫接续时长的潜在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施后的实际测试效果进行了介绍,最后,根据测试的效果确定了有效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整合。在系统瓶颈分析阶段,我们通过对SCP核心消息驱动机制、软件体系结构及数据库访问机制的分析,确定了系统优化的目标,即对SCP核心消息驱动机制进行改造,使用中间件对SCP后台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及增加SDP(ServiceData Point)子系统、将数据库访问机制修改为异步访问机制。为了达到对SCP核心消息驱动机制进行改造的优化目标,我们制定了三种优化方案,包括:直接修改SCF进程消息驱动机制以使多个连续的无状态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连续执行,使用存储过程对业务逻辑进行改造以减少业务流程中的SIB数量,及使用多线程技术对SCF进程进行改造。在优化方案制定之后,我们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实施,并使用本文所提出的统一的测试方案对实施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了采样分析,以确定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分析可知,针对修改SCP核心消息驱动机制所制定的三种优化方案均满足了缩短呼叫接续时长的要求,但直接修改SCF进程核心消息驱动机制的方案会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使用多线程技术改造SCF进程的方案改动代价过高;而对SCP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和增加SDP子系统两个方案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这两种方案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有很大提高,可以作为有效方案的实施平台。最终,我们确定了如下的方案整合结果:使用存储过程优化业务逻辑+优化软件体系结构+SDP子系统本文对制约SCP系统呼叫接续时长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分析结论制定了多种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可行性结论,并基于结论进行了优化方案的整合,最终达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本文中所提到优化方案具有普适性,其相关内容对于其他消息密集型系统的优化是值得参考的,而其对于系统软件拓扑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应用进程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性的探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新疆省移动公司的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中应用。

王晶[6](2008)在《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发展通信网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各种丰富的业务。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增值业务的提供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异构环境下实现体现开放性、融合性、个性化的增值业务提供技术,达到“业务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实现对任何业务的普遍、无缝接入”的业务提供目标已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业务网络智能化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本论文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业务网络智能化研究及应用”(项目批准号:60525110),对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明确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基本概念及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分阶段框架结构;研究了可演进的通用业务系统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对智能网向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演进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简要归纳如下:(一)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框架结构。在分析现有增值业务提供的相关框架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业务网络的基本架构;结合三阶段演进需求,提出了业务网络智能化的三阶段网络架构;给出了相应于第三阶段网络架构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网络智能化基本模型。(二)提出了一种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在业务网络基本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可用于指导支持业务网络智能化的通用业务系统的构建。(三)提出了应用于现网环境、提供电信级增值业务的业务体系架构——USSA(Universal Service System Architecture,通用业务系统架构)。USSA以通用消息总线技术为核心,提供可重用的基础组件集和业务组件集,具有快速灵活的电信业务平台产品生成能力和升级演进能力。(四)研究设计了IMNP(Integrated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综合号码携带)及IMNP-SMS(IMNP-Short Message Service,IMNP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现网移动智能网资源,在避免对现网系统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为多运营商、多制式移动网络(GSM、CDMA)环境下带号转移的移动用户提供被叫接续和短消息接收支持。方案同时考虑了不同环境下IMNP及IMNP-SMS的实施策略及演进方法。(五)提出了支持智能网与IMS(IP Multimedia 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互联的智能网规范扩展建议,包括IMS与智能网的互联体系结构、业务触发方式、协议选择时机、基本呼叫状态模型及C-INAP(China-Intelligent NetworkApplication Part,中国智能网应用规程)、IS-41 MAP(Mobile Application Part,移动应用部分)协议扩充。可用于基于IMS的融合网络环境下智能业务的提供。

黄玫[7](2008)在《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移动智能网是在现有的GSM或CDMA移动网的基础上引入业务交换点,使底层交换网络与高层智能网相连,将交换与业务分离而形成的。随着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的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移动智能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应用。移动综合智能网是在单一的移动智能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和调整网络结构,构成的能同时支持GSM网和CDMA移动网用户的综合性的移动智能网,它是在运营商的多移动网的建成使用后,随着用户的需要而产生的。本文对GSM和CDMA移动智能网的原理、协议,移动综合智能网的体系结构、应用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从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实际出发,根据中国联通GSM和CDMA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现状及发展要求,通过深入研究,从节省投资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建设移动综合智能网的方案,该方案是通过对单一的CDMA移动智能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能满足GSM和CDMA移动网用户需要的移动综合智能网。文中还对移动综合智能网的运行稳定性作了研究,提出了保护措施及多种容灾方案,使移动用户随时随地能享受到稳定可靠的智能业务。本文不但给出了怎样建设稳定可靠的GSM、CDMA移动综合智能网的方法以及解决其稳定性的措施,而且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即将大规模建设的今天,本文所作的探讨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晓彬[8](2008)在《移动智能网业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电信业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普通的呼叫类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电信业务日益增多,信令流程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同时,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这就要求业务提供者在提供新业务的同时保证业务的质量。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认软件能否满足用户要求,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由于测试工作不到位导致的软件故障时有发生。现有测试工具固有的局限性导致测试工作时刻需要人工参与,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测试的真实性及结果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测试人员的责任心和耐心。由于电信业务的特殊性,一个业务可能具有上百个信令流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异常流程,对这些流程由人工进行一一测试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实体间的信令交互日益复杂,涉及的实体和信令日益增多,仅靠现有的测试工具无法完成测试。鉴于此,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MINSATS。MINSATS能够模拟移动智能网中几乎所有的功能实体和信令,弥补了现有测试工具对实体和信令支持不够的缺陷,使得几乎所有的信令流程都能得以测试。同时,MINSATS实现了信令的自动收发、信令参数和数据库数据的自动校验,将测试过程由人工操作改为由计算机来完成。更为重要的是,MINSATS提供的批量测试功能能够在不占用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实现大批量信令流程的自动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正确性,消除了软件隐患,提高了软件质量,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本文围绕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移动智能网的概念和已经大规模商用的CMIN02系统,之后分析了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优点。接着,分析厂现有测试工具的局限性和设计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必要性。第二章分析了系统可能的用户,对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介绍了系统需要模拟的实体和信令,最后列出了开发新系统的环境和工具。第三章首先提出了MINSATS的概念模型和工作模式,分析了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并对与多个子系统相关的断点续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第四章首先给出了MINSATS的目录结构,之后分别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包括在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模式和辅助工具。对断点续测涉及的多个子系统分别在各自模块介绍了所承担的任务。最后,对整体功能平面定义的25个PIB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五章对MINSATS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了MINSATS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最后对MINSATS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郑金超[9](2008)在《SCP数据库访问机制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为了快速方便提供新业务而设置的一个叠加网络。CAMEL(Customiz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Network Enhanced Logic)是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nstitute)制定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移动智能网标准,CAMEL为GSM移动运营商提供了灵活而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国内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GSM移动智能网,在CAMEL业务环境下,各种移动智能业务不断推出,丰富的业务属性极大地方便了移动用户的使用,同时也成为国内移动运营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智能网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核心网络的重要部分。随着增值业务的开展,智能网用户急剧增长,提供超大容量SCP(ServiceControl Point)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实现大容量SCP服务器的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增加账户数量获取尽量高的CPU占用率以期线形提高SCP性能,该方式将导致账户数量极其庞大,给未来升级维护造成极大困难。因此该方案在实际中并不可行。但是通过方案一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解决单账户处理能力是解决大容量SCP服务器配置庞杂的重要途径。由此提出方案二,通过剥离SCP核心进程scf的数据库操作,显着的提高了单个scf的处理能力,从而显着提高了单账户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大容量SCP服务器研发中的重大问题。数据库同步问题在智能网系统中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网员之间都要用到数据库同步,因此选择合适的数据同步方式对智能网系统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从整个产品线而言,目前同步方式众多,软件种类庞杂,产品线混乱,软件复用越来越难,开发部门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资源对各软件进行维护升级,后期现网维护也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统一满足各网元的同步需求,并且简单易行的方式,将会极大的提高现有软件的质量并降低软件和产品的维护成本。从单个产品而言,目前的各种同步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智能网各网元的能力,从能力提供这方面而言,开发一种更加完善的同步方式也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基础上,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了统一的解决方案,即SDFAgent(Service Data Function Agent,业务数据功能代理)方案:首先,将SCP的数据库操作剥离出来,交由新的逻辑节点SDEAgent实现,大大提高了SCP业务处理过程的并发性,实验验证SCP单账户呼叫处理能力提高为原来的5倍;其次,为确保其高可靠性,对SDFAgent内部各个进程进行了冗余备份;其三,将整个智能网的所有SDFAgent节点互联构成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操作平台,有效的实现了远程数据库查询及不同数据在多个不同数据库之间进行实时同步的功能。本文对该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现进行了阐述,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讨论。本文提出的分布式的数据功能代理方案对其他大型分布式服务器数据库功能的设计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郭辉[10](2008)在《欠费风险控制系统中移动智能网侧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OCS(Online Charging System)被广泛认为是3G中的一种重要计费方式,可以对用户进行实时计费,且不受用户申请业务的限制。在目前网络侧设备短期仍不能大规模进入3G应用的条件下,如何将OCS的部分功能应用到现在的2G网络,是移动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欠费风险控制系统,就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解决方案中GSM移动智能网侧需要完成工作进行阐述。文中首先介绍了智能网的原理和GSM移动智能网的基本特点,描述了目前基于GSM移动智能网与基于计费系统两种预付费解决方案,并对两种方案所存在的局限和弊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以上两种解决方案,并借鉴OCS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欠费风险控制系统。欠费风险控制系统是OCS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其结合移动智能网话务控制能力与计费系统计费能力的优势,实现移动智能网预付费用户对多种计费模式的需求,解决计费系统预付费用户欠费风险的问题。其后,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介绍在欠费风险控制系统中笔者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即GSM移动智能网侧应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并着重分析了此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欠费风险控制系统的下一步工作,并对OCS平滑过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中SIB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中SIB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不良语音管控种类分析
    2.2 复杂网络现状及呼叫流程管道分析
    2.3 网间管控场景分析
    2.4 网内管控场景分析
    2.5 “呼死你”管控场景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控系统架构设计
    3.1 生产网络各网元功能分析选择技术架构
    3.2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
    3.3 系统功能设计的总体原则
    3.4 语音管控系统用户渠道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管控功能设计
    4.1 呼叫触发及业务流程设计
    4.2 管控功能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建设及集成测试
    5.1 系统建设
    5.2 系统测试
    5.3 管控功能测试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LTE-R智能业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GSM-R系统向LTE-R演进需求
        1.1.2. 2018年京沈综合实验段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网概念模型
        1.2.2. LTE-R发展动态
        1.2.3. 智能网研究和应用现状
    1.3. LTE-R与LTE的差异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
    1.5. 论文结构安排
2. LTE-R智能网架构研究
    2.1. LTE-R业务模型
    2.2. 3GPP MCPTT系统
        2.2.1. 3GPP集群标准进程
        2.2.2. MCPTT功能
        2.2.3. MCPTT系统架构
        2.2.4. SIP协议应用
        2.2.5. 呼叫信令流程
    2.3. LTE-R智能网架构研究
        2.3.1. MCPTT实现智能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2.3.2. LTE-R智能网与SIP core对接方案
        2.3.3. LTE-R智能网系统构成
        2.3.4. 全局组网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LTE-R智能业务实现流程设计
    3.1. 铁路智能业务
    3.2. LTE-R智能业务总体流程设计
        3.2.1. iFC触发实现方案
        3.2.2. MCPTT触发实现方案
    3.3. 智能业务流程设计
        3.3.1. 功能号码注册、注销、查询
        3.3.2. 功能寻址
        3.3.3. 移动场景下的基于位置的呼叫限制
    3.4. 本章小结
4. LTE-R智能业务功能性验证
    4.1. iFC触发实现方案的实现和仿真测试
        4.1.1. SCP功能实现
        4.1.2. 仿真环境
        4.1.3. 仿真结果
    4.2. MCPTT触发实现方案测试
        4.2.1. 测试环境
        4.2.2. 功能号注册
        4.2.3. 功能寻址测试
    4.3. 方案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移动智能网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意义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智能网标准、主要业务及发展趋势
    2.1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2.2 移动智能网的网络结构
    2.3 移动智能网技术标准
    2.4 移动智能网开放的主要业务
    2.5 移动智能网业务实现方式流程
    2.6 移动智能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 移动省级智能网建设方案研究
    3.1 业务预测及建设规模
    3.2 移动智能网网元设置原则
    3.3 移动智能网话路网组织
    3.4 移动智能网信令网组织
    3.5 移动智能网数据网组织
    3.6 移动智能网设备配置计算
    3.7 其他配置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3G时代现有移动智能网平台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智能网协议结构
    (1) CAP协议
    (2) WIN协议
    (3) INAP协议
    (4) SIP协议
3 预付费智能网平台演进
    (1) 现阶段预付费业务实现方式
    (2) 在线计费系统实现预付费业务
    (3) 预付费智能网平台演进
4 VPN智能网平台演进
    (1)综合VPN方案一
        1)方案描述:
        2)方案配合要求
        3)方案优缺点
    (2)综合VPN方案二
        1)方案描述:
        2)方案配合要求
        3)方案优缺点
    (3)融合组网建议
5 结束语

(5)CMIN02-SCP系统呼叫接续时长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智能网简介
    1.1 智能网的概念
    1.2 智能网体系结构
    1.3 智能网的特征
    1.4 移动智能网
    1.5 中国移动智能网的发展
        1.5.1 移动智能网发展情况简介
        1.5.2 OVERLAY方式的智能网结构
        1.5.3 目标网方式的智能网结构
第二章 移动智能网CMINO2产品介绍
    2.1 SCP系统的物理结构
    2.2 SCP系统的软件结构
        2.2.1 SCP前台软件结构和进程
        2.2.2 SCP后台软件结构和进程
第三章 SCP呼叫接续时长过长的原因分析
    3.1 SCP呼叫接续时长与呼叫响应时长介绍
    3.2 呼叫接续时长过长潜在原因分析
        3.2.1 消息驱动机制因素
        3.2.2 SCP系统后台软件体系结构因素
        3.2.3 SCF进程数据库访问机制因素
第四章 SCP呼叫接续时长优化方案
    4.1 总体说明
    4.2 修改SCF进程消息驱动机制
    4.3 使用存储过程对业务逻辑进行优化
    4.4 使用多线程技术对SCF进程进行改造
    4.5 基于中间件对SCP后台软件进行改造
    4.6 增加SDP子系统
第五章 测试方案及测试方法
    5.1 测试平台及测试业务信令流程
    5.2 数据采集方法
    5.3 数据分析方法
第六章 优化方案实施及测试结论分析
    6.1 "修改SCF进程消息驱动机制"的实施细节及测试结论
        6.1.1 实施细节
        6.1.2 测试结论
    6.2 "使用存储过程对业务逻辑进行优化"的实施细节及测试结论
        6.2.1 实施细节
        6.2.2 测试结论
    6.3 "使用多线程技术对SCF进程进行改造"的实施细节及测试结论
        6.3.1 实施细节
        6.3.2 测试结论
    6.4 "基于中间件对SCP后台软件进行改造"的实施细节及测试结论
        6.4.1 实施细节
        6.4.2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4.3 测试结论
    6.5 "增加SDP子系统"的实施细节及测试结论
        6.5.1 实施细节
        6.5.2 测试结论
第七章 方案整合及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

(6)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概念及需求研究
    2.1 引言
    2.2 增值业务提供的概念及需求研究现状
        2.2.1 智能网规范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2 VHE及其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3 NGN及ITU-T对NGN业务提供的需求
        2.2.4 ETSI TISPAN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5 WWRF对业务提供的需求
        2.2.6 现有需求的总结
    2.3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基本概念
    2.4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产业链分析
    2.5 业务网络智能化的需求分析
    2.6 业务网络智能化研究方向
    2.7 小结
第3章 业务网络智能化框架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增值业务提供整体架构研究现状
        3.2.1 VHE
        3.2.2 OSA
        3.2.3 IMS
        3.2.4 ITU-T NGN的业务域
        3.2.5 TISPAN NGN的业务层
        3.2.6 OSE
        3.2.7 现有框架及模型分析
    3.3 业务网络基本架构
    3.4 业务网络智能化框架结构
        3.4.1 业务网络智能化系统构建阶段框架结构
        3.4.2 业务网络智能化初级智能阶段框架结构
        3.4.3 业务网络智能化高级智能阶段框架结构
    3.5 小结
第4章 通用业务系统架构研究
    4.1 引言
    4.2 业务系统研究设计现状
        4.2.1 SDP
        4.2.2 业务系统研究现状
        4.2.3 产品及解决方案
    4.3 业务系统需求差距分析
    4.4 可演进业务系统构建方法学
        4.4.1 3G移动增值业务网络概念模型
        4.4.2 SDP快速开发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4.4.3 业务系统构建方法的建立
    4.5 业务系统架构的构建
        4.5.1 基于概念模型的业务网络整体架构
        4.5.2 业务网络部署示例
        4.5.3 通用业务系统架构
    4.6 通用消息总线
        4.6.1 通用消息格式
        4.6.2 组件进程结构
        4.6.3 组件管理
        4.6.4 通用消息总线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智能网向业务网络智能化的演进研究
    5.1 引言
    5.2 智能网技术研究现状
    5.3 网络融合及其与业务网络智能化、智能网的关系
        5.3.1 FMC的概念
        5.3.2 FMC的多层次融合和演进阶段
        5.3.3 业务网络智能化和FMC
        5.3.4 智能网和业务融合
    5.4 号码携带的研究与设计
        5.4.1 号码携带的概念与分类
        5.4.2 术语定义
        5.4.3 固定号码携带
        5.4.4 移动号码携带
    5.5 支持基于IMS的业务融合的智能网规范扩展的研究与设计
        5.5.1 CAMEL与IMS的互联
        5.5.2 CAMEL与IMS互联及IM CAMEL业务实现分析
        5.5.3 IMS与智能网互联的体系结构设计
        5.5.4 IIM-SSF业务触发方式研究
        5.5.5 IIM-SSF的协议选择
        5.5.6 IIM-SSF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5.5.7 IMS与智能网互联的外部接口协议
        5.5.8 IIM-SSF进程结构及处理过程
    5.6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消息扩展定义
        A.1 IIM-SSF与HSS之间消息扩展
        A.2 C-INAP消息扩展
        A.3 IS-41 MAP消息扩展
    附录B 主要缩略语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及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7)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智能网的发展历程
        1.1.2 移动智能网的发展状况
        1.1.3 智能网标准的发展
    1.2 移动智能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移动智能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移动智能网的建设思路
    1.3 课题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移动智能网技术
    2.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2.2 移动智能网原理
    2.3 GSM移动智能网
        2.3.1 CAMEL标准
        2.3.2 GSM移动智能网网络结构
        2.3.3 CAMEL协议
        2.3.4 CAMEL业务的处理过程
        2.3.5 完全 CAMEL阶段
    2.4 CDMA移动智能网
        2.4.1 WIN标准
        2.4.2 CDMA移动智能网网络结构及 WIN协议处理过程
        2.4.3 CAMEL和WIN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技术
    3.1 移动综合智能网发展现状
    3.2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3.3 移动综合智能网应用协议
        3.3.1 移动综合智能网协议框架
        3.3.2 移动综合智能网协议之间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应用
    4.1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建设起因
    4.2 移动综合智能网整体解决方案
        4.2.1 移动综合智能网建设方案介绍
        4.2.2 移动综合智能网网络总体结构
    4.3 移动综合智能网各节点建设方案
        4.3.1 各节点建设方案
        4.3.2 各节点的接口方案
    4.4 设备配置
        4.4.1 基础数据取定
        4.4.2 配置计算
    4.5 具体业务实现
        4.5.1 业务属性
        4.5.2 IVPN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交互作用
        4.5.3 IVPN业务的设计
    4.6 应用效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综合智能网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5.1 移动综合智能网存在的安全问题
    5.2 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安全保护解决方案
    5.3 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
        5.3.1 网络节点的容灾备份
        5.3.2 信令接入容灾备份
    5.4 数据级容灾备份方案
        5.4.1 数据容灾备份的重要性
        5.4.2 远程自动数据容灾备份
    5.5 业务级容灾备份方案
        5.5.1 基于VVR复制技术的GDR容灾方案
        5.5.2 GDR容灾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移动智能网业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智能网简介
        1.1.1 智能网概念
        1.1.2 智能网概念模型
        1.1.3 智能网体系结构
        1.1.4 移动智能网
        1.1.5 CAMEL2网络结构
    1.2 CMIN02系统简介
    1.3 软件测试
        1.3.1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1.3.2 软件测试技术
        1.3.3 自动化测试
    1.4 测试工具现状
        1.4.1 模拟SSP
        1.4.2 CMIN02—SCE
        1.4.3 模拟MGTS
        1.4.4 MGTS
    1.5 设计新系统的必要性
第二章 需求分析
    2.1 用户
    2.2 功能需求
        2.2.1 实体模拟
        2.2.2 信令模拟
        2.2.3 数据校验
        2.2.4 批量测试
        2.2.5 测试报告
    2.3 开发环境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 概述
    3.2 概念模型
    3.3 工作模式
        3.3.1 单流程测试
        3.3.2 批量测试
        3.3.3 用户交互方式
    3.4 关键问题
        3.4.1 测试脚本的解析
        3.4.2 对话的管理
        3.4.3 测试自动化
        3.4.4 断点续测
    3.5 系统结构
        3.5.1 子系统的划分
        3.5.2 断点续测的设计
        3.5.3 通信协议
        3.5.4 进程间通信方式
        3.5.5 进程管理子系统
        3.5.6 用户交互子系统
        3.5.7 核心测试子系统
第四章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概述
    4.2 目录结构
    4.3 进程管理子系统
        4.2.1 参数列表
        4.2.2 激活测试
        4.2.3 断点续测的控制
        4.2.4 进程管理
        4.2.5 信号处理
        4.2.6 进程表的设计
    4.4 用户交互子系统
    4.5 核心测试子系统
        4.4.1 主控模块
        4.4.2 脚本解析模块
        4.4.3 信令模块
        4.4.4 信令流程控制模块
        4.4.5 批量测试控制模块
        4.4.6 对话管理模块
        4.4.7 数据库接口
        4.4.8 其他模块
    4.5.整体功能平面上定义的PIB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效果分析
    5.2 应用情况
    5.3 存在的不足
    5.4 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测试脚本样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9)SCP数据库访问机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背景介绍
    1.1 智能网的概念
    1.2 CMIN02-SCP系统介绍
        1.2.1 CMIN02移动智能网系统的体系结构
        1.2.2 MSCP在CMIN02系统中的作用
        1.2.3 MSCP的软件体系
    1.3 研究课题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SCP性能分析与改进
    2.1 性能需求
    2.2 Scf业务逻辑执行机制
    2.3 提高SCP软件效率的途径
    2.4 优化部署配置
    2.5 采用异步数据库操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同步方式的比较与改进
    3.1 现有同步方式分析
        3.1.1 直接跨库操作
        3.1.2 scf_sync方式
        3.1.3 DSEN方式
        3.1.4 现有同步方式比较
    3.2 分布式事务复制代理方式
    3.3 数据失同步解决方案探讨
    3.4 可靠性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方案设计
        4.1.1 基本构造
        4.1.2 代理进程的冗余备份工作方式
        4.1.3 路由功能设计
    4.2 概要设计
        4.2.1 dmanager
        4.2.2 sdf
        4.2.3 scf
    4.3 详细设计
        4.3.1 dmanager模块描述及类的设计
        4.3.2 sdf模块描述及类的设计
        4.3.3 scf修改模块及类的设计
    4.4 通信协议
        4.4.1 消息格式
        4.4.2 同步表
        4.4.3 操作步骤
        4.4.4 消息编解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性能测试
    5.1 原SCP系统性能测试
    5.2 改进后的SCP系统性能测试
    5.3 同步功能对于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欠费风险控制系统中移动智能网侧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智能网及GSM移动智能网
    2.1 智能网的概念
    2.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2.3 GSM移动智能网
        2.3.1 CAMEL标准的背景及发展
        2.3.2 CAMEL标准的内容
        2.3.3 CAMEL2的网络结构
        2.3.4 中国移动智能网发展情况简介
第三章 预付费业务现状
    3.1 GSM移动智能网中预付费业务介绍
        3.1.1 “神州行”业务主要属性介绍
        3.1.2 “神州行”业务主要计费原则介绍
        3.1.3 “神州行”业务与其他智能业务的关系
        3.1.4 “神州行”业务现状分析
    3.2 计费系统预付费业务介绍
        3.2.1 “天山通”业务主要属性介绍
        3.2.2 “天山通”业务主要计费原则介绍
        3.2.3 “天山通”业务现状分析
第四章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介绍
    4.1 两种预付费解决方案的对比
        4.1.1 两种解决方案的特点
        4.1.2 两种解决方案的问题分析
        4.1.3 新的解决方案的提出
    4.2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内容介绍
        4.2.1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概述
        4.2.2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网络结构
        4.2.3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
    4.3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流程介绍
        4.3.1 语音流程介绍
        4.3.2 短信流程介绍
第五章 欠费风险控制解决方案中智能网的改造
    5.1 CMIN02-SCP系统简介
        5.1.1 CMIN02-SCP软件总体系结构
    5.2 CMIN02-SCP系统中语音控制部分改造内容简介
    5.3 实时消息分发模块设计与实现
        5.3.1 Diameter CC协议介绍
        5.3.2 Diameter CC消息编解码设计与实现
        5.3.3 实时通信部分设计与实现
    5.4 计费信息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5.4.1 ACandACR SIB设计说明
    5.5 业务逻辑模块设计与实现
        5.5.1 业务功能说明
        5.5.2 业务流程设计与实现
        5.5.3 多业务支持的实现
第六章 展望OCS
    6.1 OCS系统简介
    6.2 OCS系统方案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中SIB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超级语音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殷红利. 云南大学, 2018(04)
  • [2]LTE-R智能业务关键技术研究[D]. 李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3]移动智能网建设方案研究[D]. 闫德生. 吉林大学, 2013(08)
  • [4]3G时代现有移动智能网平台演进[J]. 项肖峰,俞朝辉,吴军.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9(03)
  • [5]CMIN02-SCP系统呼叫接续时长优化[D]. 张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6]业务网络智能化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晶.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3)
  • [7]移动综合智能网的实现方案及其安全保护技术研究[D]. 黄玫.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8]移动智能网业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晓彬.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9]SCP数据库访问机制的优化[D]. 郑金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10]欠费风险控制系统中移动智能网侧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 郭辉.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基于CAMEL2协议的移动智能网SIB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