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一、关于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雪[1](2021)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职业使命感(calling)的研究热潮。职业使命感是一种对某职业的强烈热情,且体验到强烈的意义感和责任感。职业使命感会产生许多积极影响,比如提升工作内驱动力、促使更高的工作投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产生更多创新行为等。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在中国背景下对某一职业人群使命感的研究还较少,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研究更是空白。技能人才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约2亿人,他们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走技能强国之路。此外,在推崇创新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迫切需要具有创造力的技能人才。目前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主动性也普遍较低,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但创造力普遍缺乏。这既影响了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限制了技能人才对创新创造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职业使命感是影响个体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职业使命感能促进创造力的提升。因此,培养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激发技能人才冲破局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行为,将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研究聚焦技能人才这一职业群体,在心理所有权和资源保存理论的框架下,探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结构内涵、维度,编制针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测量量表,揭示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为培养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提高其创造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内容结构模型及其测量方法。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结合技能人才职业特点,通过质性研究、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利用探索性因子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5维度结构模型,即“导向力”、“职业坚守”、“利他贡献”、“精益求精”和“意义和价值”,其中“职业坚守”和“精益求精”是体现技能人才特点的维度,并开发了相应的职业使命感量表。(2)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在其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位类别上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在性别上没有差异,但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位类别上存在显着差异。(3)探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整体及其各维度对创造力的直接影响。通过对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的一线技能人才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整体及其各维度对创造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职业坚守、利他贡献、导向力、精益求精、意义与价值5个维度的水平越高,则其创造力也越高。(4)研究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分析,选择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人-组织匹配作为调节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的方法,检验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心理所有权、人-组织匹配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的“黑箱”。研究结果表明:技能人才的人-组织匹配程度正向调节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即技能人才的人-组织匹配越高,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越强;心理所有权在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人-组织匹配同时也正向调节了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即人-组织匹配越高,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越强,反之越弱。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并验证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5维度内容结构模型,在原有职业使命感三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职业坚守”和“精益求精”两个维度,并提出测量方法,开发了量表,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的本土化理论研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根据现有职业使命感的成熟量表,通过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开发出体现技能人才特点的职业使命感量表,并且对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独特性进行了深入阐述。(2)揭示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直接影响,深化了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关系研究,拓宽了职业使命感的研究领域。当前的研究广泛地讨论了职业使命感的积极效应,主要是对个体的认知和态度方面,但是对个体工作场所行为的关注不够,本研究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联系起来,从实践角度,有助于企业等组织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升技能人才创造力。(3)构建了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模型,揭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探索了职业使命感作为诱发因素激活员工创造力的内在心理机制。此外,研究的调节变量人-组织匹配还体现了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认知重叠,之前很少有研究关注职业使命感和人-组织匹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人-组织匹配作为职业使命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推动职业使命感的深入研究。(4)拓展了心理所有权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范畴。本研究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引入了调节变量人-组织匹配,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创造力起正向积极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发现了职业使命感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技能人才这个重要和特殊群体的职业使命感进行研究,深入探究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影响,揭示了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理论及相关研究领域。实践意义在于,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培育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同时为提升技能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武西锋[2](2021)在《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案同判是一项重大法理学命题,与司法公正这一法律终极价值遥相呼应,在统一法律适用等司法改革背景下,研究同案同判对推动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哲学框架内证成同案同判,赞成者与否定者各执己见,总体而言属于“形而上”的研究进路。这些研究虽然深化了理论认识,但是存在一些弊端,不仅日渐陷入“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争执乃至质疑之中,而且无力刻画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的真实面貌,对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成立提供了极其受限的解释,进而也极大削弱了同案同判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本文采取了“第三条道路”,将同案同判放置在真实的司法诉讼场景中,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展开实证研究,采用定量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立。在研究推进上,首先,同案同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和极其丰富的内涵,因此必须为实证检验确定合理路径。采取拆分策略将“同案”拆分为多个可检验可测定的单一概念,形成了诸多待检验的相同事实维度。综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法定理由、司法实践中判决说理和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合理确定观察维度,即自变项。通过随机抽样获取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数据,建立了由1680个有效案例组成的数据库,形成了实证研究的数据基础。其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同案同判展开多维度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在所确定的大部分观察维度上同判得以成立。再次,差异是社会的本质存在,对没有实现“同判”的少数观察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解释和评价。接着,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的政策启示和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在于,通过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性质和主要原则、数额酌定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司法实践中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理论意义在于,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回应了当今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理论。最后,还尝试从制度主义视角探寻同案同判得以成立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受害者年龄、性别、赔偿标准、原(被)告是否聘请律师、原(被)告对事故发生所负责任、被告赔偿能力(以肇事车辆保险情况为替代变量)等事实维度以及历时态上,因变项(精神损害抚慰金)没有显着差异。换言之,在这些观察维度上同案同判得以成立。但与此同时,地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且差异程度与各省市国民经济总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异基本吻合。可以说,同一省市内同案同判普遍成立,但在全国范围内呈“省差”格局。精神损害抚慰金对伤残等级极为敏感,不同伤残等级获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差异显着。但是这种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不等者不等之”的表现,实质上另外一种平等,不同的精神痛苦就应当得到不同的赔偿数额。还发现,伤残赔偿金对精神损害抚慰金具有一定的正向“锚定”效应,即如果原告获赔的伤残赔偿金较高,相应的他(她)很可能获得较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些研究发现反映出我国法官在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的尴尬处境。精神痛苦本质上不可直接测定,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仅规定了应当考虑的六种“酌定”因素,但另一方面司法改革通过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制度设计,不断要求同案同判。两难处境之下的法官自发地诉诸于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文件,以身体伤害严重程度(伤残等级鉴定)作为评估精神损害的有效替代,从而尽量客观地维持判决结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些研究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同案同判,说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性,由此回应了各种“怀疑论”,扞卫了法律原则。事实制造差异,差异确实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事实差异?正确的立场是,应当以原则来看待差异。当前关于同案同判的理论争议乃至质疑,都存在单一线性思维的问题,要么只坚持法律原则而止步于事实差异,要么因过分注重事实差异而放弃对法律原则的坚持。只有以法律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才能既坚持了法律原则,又正视了事实差异,且在正视中发展同案同判理论。就实证检验结果而言,这些差异并未对检验产生实质性的显着影响,这表明同案同判仍是一项值得维护的法律原则。这些差异不仅没有动摇同案同判的根基,反而在概率论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同案同判。同案同判并不排斥个案的事实差异,但是对个案差异具有消融性。对法律事实相同的案件,只要裁判结果没有显着差异,同案同判这一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即可现实成立。我们既不能因为对同案同判的价值认同而对事实差异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事实差异而否认同案同判这一重大法律原则,而应当始终从原则的立场来看待事实差异。唯有如此,方可协调理论和实践之张力,也才能有效回应各种争议乃至怀疑。实证研究已表明,同案同判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具有成立的现实可能。其原因何在?回到同案同判的价值命题来看,首先是同案同判所蕴含的丰富道德价值为其提供了正当性辩护,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原因是同案同判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已经被大量的制度所规范。当前,我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引领,以重要的纲领性法治文件为统帅,由大量的司法文件建立起来的指导性案例制度、类案检索制度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制度等制度体系,蕴含了积极的有为司法理念,极大压缩了法官在类案审理中的自由裁量空间,共同释放的制度合力不断塑造和维系着同案同判。

任辉[3](2021)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水平及影响因素,验证现有理论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探索理论驱动下的癌症复发恐惧与影响因素间的路径关系;探寻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以及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因果预测关系,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制定对策与建议,为制定此方面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某省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乳腺癌术后5年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45位患者进行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857份(有效回收率为90.7%)。采用的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复发恐惧量表简表、简明疲劳量表、疾病感知问卷简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限制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4.1.0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以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疲劳、社会支持和社会限制为自变量,以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为中介变量,以癌症复发恐惧为因变量,采用SPSS-PROCESS 3.3宏程序和基于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疾病感知和非适应认知策略在每个自变量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上的链式中介效应,采用AMOS 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多个自变量同时存在的整体路径作用。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本研究为纵向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研究一的有效样本中选取300名术后第3个月的患者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最终有267人完成全部调查(失访率为11.0%)。采用Mplus 8.3软件,构建潜变量增长模型以描述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构建交叉滞后模型分别验证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跨时间因果预测关系。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法,结合增加样本多样性原则和饱和原则,对857名有效样本中的17人进行了质性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Nvivo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逐层整理、编码和分析。结果:研究一: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857位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量表总分平均为(14.95±7.22)分;其中523人报告了高水平的癌症复发恐惧,占样本总人数的61.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手术方式、化疗史和放疗史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总分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癌症复发恐惧与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社会限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经济困境呈显着正相关(r=0.255~0.572),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r=-0.51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因素根据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限制、疲劳、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焦虑症状、社会支持、疾病感知、化疗史和放疗史,上述变量总共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61.5%的变异,社会、认知、心理因素分别可以解释癌症复发恐惧19.8%、18.2%和11.6%的变异;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中,按重要性评分对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疾病感知、社会限制、社会支持、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年龄、经济困境、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疲劳、受教育程度、个人每月可支配收入、职业、放疗史、化疗史和手术方式。随机森林模型发现,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结果不同。研究二: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链式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疲劳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89,占总效应的28.81%;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支持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53,占总效应的48.88%;疾病感知和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在社会限制和癌症复发恐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8,占总效应的28.58%。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疲劳、社会限制和社会支持相互关联的情况下,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同样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癌症复发恐惧被上述变量共同解释的变异量为60.0%。研究三: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潜变量增长模型发现,乳腺癌患者在术后3~9个月期间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呈线性下降,且初始水平与后期的发展趋势存在显着关联。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分别对癌症复发恐惧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四: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经过半结构化访谈和主题分析,最终确定了三个主题:癌症复发恐惧的感受、癌症复发恐惧的态度以及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媒体的报道、复查、认识人的复发或死亡消息),个人因素(躯体症状和疾病特点)、家庭因素(家庭支持和家庭情感负担)和医疗因素(医生支持和医疗体验)。结论:(1)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整体平均水平较高,高水平癌症复发恐惧检出率也较高,现状不容乐观。(2)年龄<39岁的患者其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且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不同,提示我们应根据各年龄段患者的特点采取适龄的、灵活的干预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个体化的支持服务。虽然化疗史和放疗史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较低,但也为寻找最佳干预时机和重点干预人群提供了科学指导。(3)社会、认知和心理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明显超过人口、疾病与治疗因素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上述这些可通过干预进行改善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展和扶持政策的改进。其中,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和社会限制在两种模型中都表现出最强的对癌症复发恐惧的预测能力,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患者的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环境因素。尽管疾病感知与社会支持在多元线性回归中预测能力较低,却出现在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排序的前三位,这可能与随机森林模型能考虑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有关,提示我们应结合多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预测能力,并深入探索重要因素间的路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没有显着意义的经济困境,在随机森林中却比较重要,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弥补了从癌症的经济副作用角度探索癌症复发恐惧的研究空白。(4)疲劳、社会限制、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均受到了疾病感知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的链式中介影响,验证了疾病自我调节模型和社会认知加工模型对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强化了认知与应对在癌症复发恐惧发生机制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疲劳、社会限制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互动关联,提示当内部和社会因素同时作为触发因素时,也可以通过激活认知与应对过程,对癌症复发恐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提示我们应从生理、社会与认知多个角度综合理解癌症复发恐惧的发生机制,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与社会支持服务。(5)在术后3~9个月期间,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且初始水平低者其后期下降速度较快,提示我们术后尽早开展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控制后期癌症复发恐惧的进展。(6)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的升高可以引起癌症复发恐惧水平的升高,为明晰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并提示我们从改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角度寻找控制癌症复发恐惧的突破口将会大有裨益。(7)乳腺癌患者对癌症复发恐惧有着积极和消极的感受,并采取着乐观、寻找意义或逃避的态度,合理运用其积极态度,为其寻找正向意义,可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减轻癌症复发恐惧。影响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医疗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我们,为乳腺癌患者增强支持网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干预措施,将是缓解癌症复发恐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及其能提供的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癌症复发的恐惧。

殷可意[4](2021)在《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类型之一,老年、女姓和肥胖人群是这种渐退化疾病的主要易感群体。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20年,寿命增长和老龄化发展已使OA上升为致残的第4大原因。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由于使用频率较高和承受负载过大,发生OA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关节。近几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肥胖患病率逐渐增高,KOA病患数量很可能在未来大幅增加,由此产生的人体功能障碍、残疾,不仅严重妨碍日常生活,还会引发严重心理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均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KOA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究其原因在于相较于其他慢性心血管类疾病,人们通常将KOA视为“衰老的正常现象”,同时缺乏大范围、规范性、跨人群的骨关节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如何立足患者需求,解决疾病负担挑战,让更多的患者获益于规范化治疗,提高骨关节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亟待社会各界合力破局。KOA缺乏完全治愈手段,临床干预以缓解关节疼痛,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为重点,其中非药理干预以运动生物力学手段为主,如何调整膝关节内负载是KOA干预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该手段的使用仍旧存在诸多壁垒,例如,缺乏对KOA群体步行时多环节与膝关节运动配合模式的认识,干预研究结果尚不统一,同时这一手段的实施需要严苛的实验环境,在临床领域大范围推广困难重重,是否可利用其他生物力学指标简易推估膝关节负载少有探索。以上均为KOA康复干预与日常管理(包括: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干预方案制订和效果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应用参考。综上,本项目总体研究目的是:以步行为动作任务,老年女性KOA为目标人群,深入探讨KOA群体多步行时适应性运动特征变化,明确KOA群体特有的“适应性调整”模式;确定对膝关节负载变化敏感的相关生物力学因素,建立其相互关系,以期指导制定有力且高效的运动干预模式,从而实现KOA早诊早治、及早干预、治疗策略的个性化和阶梯化目标。研究一具体目的:探究KOA老年女性相较于健康老年女性,步行过程中膝关节内收力矩变化对邻近髋、踝关节和其他环节(足、骨盆和躯干)运动特征的影响,以期获取对KOA疾病介入较为敏感的多环节生物力学指标。研究方法:受试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受试者的初选(膝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活和年龄),后续通过临床手段——膝关节站立位放射学影像(即X光片:正位片、侧位片)完成KOA的诊断和分期判定(K-L分级),本研究最终纳入KOA受试者15人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5人。设备搭建:在运动科学学院运动技能研究中心实验大厅完成步态分析实验。使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追踪全身反光球运动轨迹,采样频率为100Hz,配合埋入步道中间位置的两块测力台同步采集受试者步行过程中经过测力台时双足地面反作用力,采样频率为1000Hz。数据分析:使用Nexus和Visual 3DTM软件进行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指标:1.步态时空参数——步幅、单步长、步宽、步态周期时长和步速;2.运动学——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3.动力学——下肢髋、膝、踝关节净力矩。研究结果:(1)老年女性KOA受试者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步速显着下降(t=2.129,P=0.04),其他步态时空参数不存在组间差异;(2)老年女性KOA受试者步行过程中髋关节外展角度有所增大,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的髋关节角度1明显大于对照组(t=4.561,P<0.0001),其余膝、踝额状面内角度不存在显着组间差异;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的骨盆、躯干侧倾角明显倾向患侧(t=4.396,P=0.0001;t=10.03,P<0.0001),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出现时刻的足前进角表现为外八(t=3.351,P=0.002)、骨盆和躯干侧倾角显着倾向患侧(t=3.028,P=0.0052;t=3.135,P=0.004);(3)支撑末期中对应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出现时刻的踝关节力矩2(t=17.73,P<0.0001),支撑初期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t=14.42,P<0.0001),踝关节最大背屈力矩(U=58,P=0.0004)及膝关节最大伸膝力矩(t=2.197,P=0.03)存在显着组间差异。研究二:具体目的:在不同体重KOA老年女性中进一步探究步态时空参数、下肢关节及其他身体环节的运动特征改变,明确KOA老年女性群体步行时特有的“适应性变化”过程;同时利用数学手段建立上述运动调整与膝关节内收力矩的关系,探讨其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受试者:招募及筛选条件同研究一,最终纳入KOA受试者60人,群体中存在体重超标的情况,由于体重也是对膝关节负载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按照我国成人身体质量指数标准,最终将研究二中的受试者分为三组,依次记为BMI(正常),BMI(超重),BMI(肥胖)。数据处理分析及指标:同研究一研究结果:(1)步行过程中,步幅(F=3.951,P=0.02)、单步长(F=3.737,P 0.03)、步速(F=4.851,P=0.01)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BMI(肥胖)组和BMI(正常)组之间。而步宽、步态周期时长不存在任意两者的组间差异;(2)三组KOA受试者中,超重组和肥胖组相较于体重正常组,在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出现时刻,骨盆、躯干侧倾角明显倾向患侧(F=8.449,P=0.0006;F=4.663,P=0.01),在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第二峰值对应时刻,足前进角瞬时值显着增大,表现为更大的外八字(F=5.553,P=0.006;F=11.51,P<0.0001),肥胖组相较于体重正常组,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减小(F=4.620,P=0.013),膝关节垂直胫骨力峰值降低(F=4.644,P=0.0097),髋关节外展力矩峰值随着体重增大,逐级减小(F=6.539,P=0.0334,P=0022)。(3)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步速和BMI值与代表KOA中膝关节负载的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第二峰值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BMI、足前进角在膝关节内收力矩双峰值变化中相对贡献较大,其次为躯干、骨盆侧倾角和步速。研究结论:(1)相较于健康老年女性,KOA老年女性增大的膝关节内收力矩引起步速减慢,髋关节支撑初期外展角度增大,踝关节支撑末期外翻力矩增大,足前进角内八程度减小,骨盆和躯干侧倾向患侧等适应性运动特征变化;病程一致的KOA老年女性,随着体重递增,膝关节内收力矩逐级增大,上述适应性变化更加凸显;(2)膝关节内收力矩增大导致步速,足前进角,骨盆和躯干侧倾角产生明显的适应性运动改变。利用上述指标和身体质量指数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快速推估膝关节内收力矩双峰值的大小,易于其在KOA诊断、干预中大范围应用;(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体重和足前进角对膝关节内收力矩峰值的相对影响较大,降低体重,增大足前进角度(外八字)可降低膝关节内收力矩峰值,并作为KOA老年女性群体步态修正方案的普适关注点。

石诗萌[5](2021)在《下肢功能性测试工具的研发及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和体医融合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人群的损伤风险是非活跃人群的1.5-2.0倍,而最常见的肌肉骨骼运动损伤发生于下象限(Lower Quadrant,LQ)。动作筛查作为一种识别损伤风险和指导实施训练计划以预防运动损伤的手段,在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对现有动作筛查工具进行系统综述,发现这些动作筛查工具的预测能力有限,不能支持其广泛应用于预测LQ损伤风险。因此,有必要研发一套新的预测LQ运动损伤风险的动作筛查工具,并且以期能以该工具的测试结果为依据,制定个性化的针对性训练方案,从而有效降低LQ运动损伤风险。基于此,本研究有三个目的:(1)研发一套新的旨在预测LQ损伤风险的动作筛查工具,即下肢功能性测试(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Test,LEFT);(2)检验LEFT的信度和效度,并通过LEFT测试结果识别LQ损伤风险因素,指导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3)检验基于LEFT测试结果制定的针对性训练能否有效降低LQ损伤风险。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设计研发LEFT。基于既往动作筛查的研究成果,确定LEFT研发的理论框架,并提出LEFT待选动作库;通过国内外专家研讨的方式,筛选确定LEFT动作,并制订LEFT的动作质量与症状评分标准。第二部分通过四个试验(试验1、2、3、和4),系统检验LEFT的信度和效度。试验1信度检验采用3名评分者对20名受试者进行间隔时间为7天的重复测试与评分,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LEFT的评分者间信度、评分者内部信度以及受试者重测信度。在信度检验的基础上,试验2为区分效度检验,使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25名健康活跃受试者进行LEFT测试并调查测试前12个月的损伤情况,探讨LEFT得分能否区分有、无LQ损伤史的受试者群体。试验3为预测效度检验,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76名健康活跃受试者进行LEFT测试,并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记录LQ损伤情况,探究LEFT测试能否有效预测LQ损伤风险,并建立预测损伤风险的回归方程。试验4为内容效度检验,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8名受试者进行LEFT、平衡、肌力、柔韧性等测试,探讨LEFT测试结果与以上各独立风险因素的关系,以检验LEFT内容效度。第三部分(试验5),根据试验4所得LEFT筛查工具5个单项动作测试结果与独立风险因素的关系,提出机体功能三维风向标,以此为据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探讨针对性训练对LQ运动损伤风险的影响。采用干预对照试验方法,将75名受试者分为三组,即针对性训练干预组(I组n=25)、常规体能训练对照组(C1组n=25)和非运动对照组(C0组n=25)。I组接受8周针对性训练,C1组接受8周常规体能训练,C0组仅接受宣教。比较三组受试者在干预前、后LEFT测试结果和受试者损伤风险变化。研究结果:第一部分,设计研发了一套新的动作筛查,即LEFT。该测试包含5个涉及不同运动模式、平面、方向和强度的动作任务,囊括了结构和功能的测试,测试结果包括动作质量(Movement Quality,MQ)和症状得分(Symptom Score,SS)。第二部分,试验1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评分者的评分之间(F=0.353;p=0.705)、同一评分者两次视频评分之间(F=0.708,p=0.404)以及受试者的两次LEFT测试MQ得分(F=0.156;p=0.679)均无统计学差异。组内相关系数显示LEFT具有极好的评分者间信度ICC2,3=0.949,(95%CI:0.893-0.978)、评分者内部信度ICC2,3=0.953,(95%CI:0.921-0.972)和受试者重测信度ICC2,1=0.875,(95%CI:0.712-0.949)。试验2研究结果表明有LQ损伤史的受试者MQ(z=-5.387,p<0.001)和SS(z=-3.990,p<0.001)显着低于无LQ损伤的受试者。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MQ(OR=0.937,p<0.001)、SS(OR=0.935,p<0.001)均与LQ损伤史相关R2=0.174(调整R2=0.241)。采用MQ区分LQ损伤史时,受试者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720(p<0.001,95%CI:0.652-0.787),采用SS区分LQ损伤史时,AUC=0.656(p<0.001,95%CI:0.576-0.736),当采用MQ和SS联合区分时,AUC=0.763(p<0.001,95%CI:0.699-0.826),表明有76.3%的案例可以被准确区分。试验验3研究结果表明LQ损伤的受试者MQ(z=-3.489,p<0.001)和SS(z=-3.504,p<0.001)显着低于无LQ损伤的受试者。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LEFT测试结果MQ(OR=0.916,p=0.004)、SS(OR=0.919,p=0.003)均与LQ损伤相关,可以作为预测LQ损伤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R2=0.312(调整R2=0.453)。根据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P=1/[1+e-(12.142-0.088MQ-0.085SS)]。使用MQ预测LQ损伤时,AUC=0.772(p<0.001,95%CI:0.653-0.891),使用SS预测LQ损伤时,AUC=0.771(p=0.001,95%CI:0.638-0.905),当使用MQ和SS联合预测时,AUC=0.853(p<0.001,95%CI:0.754-0.953),表明有85.3%的案例可以被准确预测。试验4研究结果显示,LEFT与平衡的相关性分析中,LEFT测试结果MQ与SOT指标ES(rho=0.456,p=0.013)、BS(rho=0.510,p=0.006)、COMP(rho=0.441,p=0.019)显着相关;MQ与LOS测试指标RT-RA(rho=-0.375,p=0.049)、EPE-A(rho=0.413,p=0.029)、EPE-RA(rho=0.439,p=0.020)、EPE-R(rho=0.399,p=0.036)、EPE-LA(rho=0.495,p=0.007)、MXE-A(rho=0.611,p=0.001)、MXE-R(rho=0.423,p=0.025)、MXE-LA(rho=0.425,p=0.024)显着相关;MQ与睁眼时单腿平衡显着相关(rho=-0.475,p=0.011);LEFT测试指标SS与RT-RA(rho=-0.436,p=0.020)、EPE-RA(rho=0.519,p=0.002)、MXE-P(rho=0.446,p=0.017)显着相关。LEFT与等速肌力的相关性分析中,MQ与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力矩显着相关(rho=0.526,p=0.004)。LEFT与下肢柔韧性的相关性分析中,SS与股四头肌(rho=0.434,p=0.024)和髂腰肌(rho=-0.445,p=0.020)柔韧性显着相关。LEFT单项动作与平衡的相关性分析中,LEFT测试指标MQ1与SOT指标ES(rho=0.383,p=0.044)、BS(rho=0.408,p=0.011)、COMP(rho=0.403,p=0.034)显着相关,MQ2与SOT指标ES(rho=0.517,p=0.005)、BS(rho=0.472,p=0.011)、COMP(rho=0.469,p=0.012)显着相关,MQ3与SOT指标ES(rho=0.412,p=0.029)、BS(rho=0.439,p=0.019)、COMP(rho=0.417,p=0.027)显着相关;MQ4与LOS测试指标MEX显着相关(rho=0.552,p=0.004);MQ1与睁眼(rho=-0.400,p=0.035)和闭眼(rho=-0.418,p=0.027)的单腿平衡显着相关。LEFT单项动作与等速肌力的相关性分析中,MQ3与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显着相关(rho=0.525,p=0.004),MQ4与膝关节伸肌(rho=0.490,p=0.008)和屈肌(rho=0.593,p=0.003)的相对峰力矩均显着相关;LEFT单项动作与柔韧性的相关性分析中,MQ4(rho=0.524,p=0.005)和MQ5(rho=0.395,p=0.042)均与股四头肌柔韧性显着相关,SS1与髂腰肌(rho=-0.407,p=0.035)和股四头肌(rho=0.426,p=0.027)柔韧性显着相关,SS3与髂腰肌柔韧性显着相关(rho=-0.394,p=0.042),SS5与髂腰肌(rho=-0.468,p=0.038)和股四头肌(rho=0.416,p=0.031)柔韧性显着相关。第三部分,试验5结果表明,干预前三组组间的MQ(p=0.597)、SS(p=0.084)、LQ损伤风险(χ2=0.750,p=0.687)以及LQ损伤率(χ2=0.120,p=0.942)均无显着性差异。干预周期和干预手段对MQ有显着性影响(p=0.040)。经过干预,第4周时,与基线值相比,I组MQ显着升高(p<0.001),C1(p=0.957)组和C0(p=0.113)组无显着性变化。8周时,与基线值相比,I组MQ显着升高(p<0.001),C1组(p=0.776)和C0(p=0.410)组无显着性变化。干预周期和干预手段对SS无显着影响(p=0.218)。在干预周期中I组、C1组和C0组的SS均无显着性变化。经过干预,I组(χ2=8.333,p=0.016)的损伤风险明显下降,C1组(χ2=1.042,p=0.594)和C0组(χ2=0.753,p=0.686)的LQ损伤风险均无显着性变化。研究结论:(1)LEFT是首个用于针对性预测下象限损伤风险的功能性筛查工具。研发提出的理论框架和采用动作质量与症状联合评价的方式,能为今后研发针对其他部位的动作筛查以及改良现有动作筛查提供有益的参考。(2)LEFT是一项稳定可靠且有效的下象限运动损伤风险筛查工具,可以准确区分有无下象限损伤史,并且能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下象限的运动损伤风险;此外,LEFT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LEFT的各个单项动作分别与这些风险因素相关,这可以作为制定针对性训练的依据。(3)将动作质量和症状得分结合,可提高LEFT的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4)根据LEFT测试结果设计的针对性训练能够提高动作质量,有效降低下象限运动损伤风险;常规体能训练和宣教未能降低下象限损伤风险;针对性训练、常规体能训练和宣教均未能改变症状得分,因此,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考虑运动干预以外的其他干预方法。

谢瑞[6](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金晶[7](2021)在《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衰老所带来的组织退化往往伴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其中最大的缺陷发生在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EF对维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自主活动特别重要,其功能的下降会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例如,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将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延缓和改善EF下降是应对老龄化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被证实是一种相对简单、高度可实施、具有成本效益、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可在人类衰老过程中提供神经保护,进而使得延迟并改善认知功能成为可能。大量研究表明,PA对执行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执行功能似乎从PA中受益最大。然而,PA对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影响还未形成定论,加之少有从不同PA水平探讨其与执行功能衰退的关系及相关联的脑加工特点。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探究了PA与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关系及其大脑激活特点。研究一(实验1、实验2、实验3)以健康老年人(老年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年人(青年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以及Flanker、N-back和Switching任务,揭示老年人群体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衰退情况及其与PA的关系。研究二(实验4)采用f MRI技术,探讨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脑激活特点。研究三(实验5)同样采用f MRI技术,通过区分和对比不同PA水平老年人组的脑激活差异,进一步探究老年人脑功能改变与PA的关系,试图为PA对老年人执行功能和脑功能衰退的效应提供证据。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一:(1)老年组的抑制控制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成分的衰退。高PA水平的老年组抑制控制能力显着高于低中PA水平老年组。(2)老年组的工作记忆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成分的衰退。不同PA水平老年组的工作记忆能力无显着差异。(3)老年组的认知灵活性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认知灵活性成分的衰退。高PA水平的老年组认知灵活性能力显着低于低中PA水平老年组。(2)研究二:(1)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需要募集更广泛脑区的激活以完成执行功能过程,具体表现为:抑制控制主要集中在前额叶(BA 10、BA 11、BA 46),并显示右侧的单侧激活;工作记忆主要集中在前额叶和皮质下区域(BA 10、BA23、BA 45),随着工作记忆负荷的增加,激活了更多的脑区,即从单侧(左侧)激活扩展到双侧激活;认知灵活性则主要集中在额叶颞叶和小脑(BA 6、BA 38、BA 45、BA 48)。(2)老年组抑制控制能力与右侧额中回(BA 46),工作记忆能力与右侧额中回(BA 45),认知灵活性与小脑、左侧眶额下回(BA 45)、左壳状核(BA 48)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BA 45)的激活水平显着相关。(3)研究三:(1)与高PA水平相比,低中PA水平老年组需要激活更多的脑区以完成任务,具体表现为:抑制控制主要集中在前额叶(BA 10、BA 39);工作记忆主要集中在额叶和皮质下区域(BA 6、BA 24、BA 48);认知灵活性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等区域(BA 11、BA 17、BA 19、BA 32、BA 46)。(2)老年组工作记忆能力与左侧额中回(BA 46、BA 48),认知灵活性与右侧额上回(BA 32)、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BA 32)的激活水平显着相关。研究结论:(1)老年人存在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的衰退。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与执行功能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成分相关。(2)老年人的执行功能衰退与广泛脑区功能的改变有关,他们需要募集更广泛的脑区以完成执行功能,主要集中在额叶和前额叶。(3)身体活动水平可改善老年人这种低效的脑激活模式,与PA水平显着相关的激活脑区也主要位于前额叶。

周甜甜[8](2021)在《不同稳定条件下俯卧撑上肢肌群激活程度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比较在不同稳定支撑面上进行标准俯卧撑动作练习时上肢肌肉积分肌电值参数的变化及差异,探讨出一种不通过增加骨骼肌肉系统外部负荷实现提升锻炼效果的俯卧撑练习方式。丰富俯卧撑练习的选择、提升俯卧撑训练的效果,为运动康复训练、训练器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招募某高校体育学院研究生20名(男性),利用美国Noraxon公司的Desktop DTS16通道的表面肌电系统采集受试者在稳定支撑面、单不稳定支撑面、双不稳定支撑面进行标准俯卧撑动作过程相关的上肢5个部位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使用表面肌电采集系统配MR3软件将原始数据导出,通过MATLABR2018b软件计算处理出各肌肉积分肌电值(IEMG),截取2s(俯卧撑下降1s-上升阶段1s)积分肌电值(IEMG)。测出目标肌肉最大等长收缩(MVC)时的积分肌电值,通过这个值计算出每块肌肉的积分肌电值得到标准化积分肌电值(IEMG%MVC)。最后通过SPSS24.0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法分析受试者在3个不同稳定支撑面进行标准俯卧撑时标准化积分肌电值(IEMG%MVC)之间的差异。根据各肌肉的肌肉贡献率占比确定受试者在完成俯卧撑测试时肌肉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俯卧撑下降阶段:(1)不同稳定支撑面三角肌前束的IEMG%MVC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稳定支撑面三角肌中束的IEMG%MVC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稳定支撑面肱三头肌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只有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稳定支撑面胸大肌的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稳定支撑面肱二头肌的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支撑表面与单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支撑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不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支撑表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肱三头肌与三角肌前束在完成不同稳定支撑面上标准俯卧撑时的肌肉贡献率始终占比65%以上。俯卧撑上升阶段:(1)不同稳定支撑面的三角肌前束IEMG%MVC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支撑表面与单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1)。单不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不同稳定支撑面的三角肌中束的IEMG%MVC值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稳定支撑面肱三头肌的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支撑表面与单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不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稳定支撑面胸大肌的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支撑表面与单不稳定表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不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稳定支撑面肱二头肌的IEMG%MVC的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支撑表面与单不稳定表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不稳定支撑表面与双不稳定表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肱三头肌与三角肌前束在完成不同稳定支撑面上标准俯卧撑时的肌肉贡献率始终占比65%以上。研究结论:在双不稳定支撑面进行标准俯卧撑比单不稳定支撑面能更好的激活上肢肌肉;利用BOSU半球的进行不稳定俯卧撑动作的练习可以用于上肢肌群的训练中;当进行标准俯卧撑练习时下肢支撑点也处于不稳定时上肢肌肉的激活会受到影响;肌肉不一定会因为俯卧撑时支撑点不稳定状态或者不稳定状态程度的提升而展现出更大的激活,这还与肌肉所承受负荷以及完成动作形式有关联。

汤运启[9](2021)在《基于高速荧光透视成像的运动鞋帮高对足踝侧切动作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足踝损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能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影响大众正常生活,甚至致残,严重影响生命质量。该损伤多发于踝关节,且多见于人体进行侧切动作时。高帮运动鞋作为常用的保护足踝的装备,理论上可以通过限制足踝的活动范围而预防损伤。但是实际运动中高帮运动鞋对人体运动时足踝中的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内部骨骼间相对运动和韧带应变真实和精确的影响却存在争论。争论的源头在于运动鞋遮挡了足踝运动的采集,采取植入骨钉的方式采集足踝运动具有侵入性,在鞋上打孔又破坏了鞋体结构,传统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通过鞋上贴点的方式又仅能获取鞋相对于小腿的运动。种种限制使得学者们无法获得在体足踝六自由度的真实且精确的运动,使该问题一直处于猜测和推论阶段。解决该问题将有助于深层次探讨引起足踝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运动鞋对足踝损伤防护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1)为研究人员选择适合的足踝运动测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2)增加对侧切动作中在体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内部骨骼相对运动和韧带应变等足踝运动学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帮高度对踝关节和距跟关节骨骼和韧带运动损伤风险的影响;(3)通过获取在体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张力和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反作用力等足踝动力学特征,进一步探讨运动鞋的鞋帮高度对足踝损伤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6名篮球运动爱好者,采用传统三维运动捕捉系统(Motion Capture System,Mocap)、三维测力台和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Dual Plane Fluoroscopic Image System,DFIS)同步采集受试者在裸足、穿着低帮和高帮篮球鞋完成90°侧切动作中的足踝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获取受试者足部的断层扫描图像并对足踝的骨骼进行建模,结合二维/三维配准技术获取侧切动作完整的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六自由度运动的数据,根据MRI图像在骨骼上标记的韧带起止点位置建立韧带模型,并在骨骼配准的基础上使用自编程序进行韧带长度和应变的计算。使用opensim模型仿真的方法进一步计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张力、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反作用力。使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测试方法和鞋帮高度对评价跟骨相对胫骨旋转运动的影响,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方法对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六自由度运动学参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应变、韧带张力和踝关节、距跟关节反作用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事后检验,显着性水平设为0.05。研究结果:(1)Mocap测得受试者完成侧切动作中跟骨相对胫骨运动的跖背屈活动度、内外翻活动度显着大于DFIS的测试结果(P<0.05),而内外旋活动度小于DFIS的测试结果(P<0.05)。(2)与裸足相比,受试者穿着低帮和高帮篮球鞋完成侧切动作中踝关节最大背屈角、跖背屈活动度和最大外旋角显着减小(P<0.05);距跟关节的最大跖屈角、跖背屈活动度、最大内翻角、内外翻活动度、最大内旋角、内外旋活动度等指标显着减小(P<0.05),跟腓韧带最大应变显着减小(P<0.05);与裸足相比,穿着高帮鞋时距腓前韧带的应变和应变率及距腓后韧带的应变显着减小(P<0.05)。与低帮篮球鞋相比,受试者穿着高帮篮球鞋完成侧切动作中的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六自由度运动数据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应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裸足相比,受试者穿着低帮和高帮篮球鞋时跟腓韧带最大张力显着减小(P<0.05),穿着高帮篮球鞋时距腓后韧带最大张力显着减小(P<0.05);与裸足和穿着低帮鞋相比,受试者穿着高帮鞋时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内外侧方向的关节反作用力显着增大(P<0.05)。研究结论:(1)Mocap系统测得的跟骨相对胫骨运动的结果与DFIS测得的结果存在差异。与DFIS相比,Mocap系统会高估踝关节的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活动度,低估内旋/外旋活动度。(2)与裸足相比,健康人穿着运动鞋完成侧切动作时可以给踝关节提供更多的支撑和保护;与穿着低帮篮球鞋相比,穿着高帮篮球鞋并不能显着减小足踝的活动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应变,因而穿着高帮鞋完成侧切动作时并不能减少足踝损伤的风险。(3)与裸足和低帮篮球鞋相比,穿着高帮篮球鞋完成侧切动作时的踝关节和距跟关节侧向剪切力显着增大,篮球运动中频繁的侧切动作可能会增大足踝关节面的磨损。

田斐[10](2021)在《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我国马拉松长跑参赛人数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与之相应,跑步相关损伤非常常见,膝关节是最常损伤部位,尤其在马拉松赛事期间及赛后短期内损伤风险更高。然而马拉松引起膝关节损伤的可能原因尚不清楚,且缺乏方便可行的设备监测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变化。因此,本研究目的如下:(1)提出一款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和膝关节本体感觉评估,并明确该系统在两方面应用中的重测信度;(2)多维度全面探讨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及恢复情况:包括1)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2)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不同收缩速度、不同收缩方式肌力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3)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4)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肌肉激活功能的影响及其恢复情况。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开展三个实验,完成五个研究。研究一,为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重测信度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新方法在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纳入10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6次测试(2名测试者×3个不同天),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测量标准误差(SEM)和Bland-Altman(B-A)法评估该新方法在测试者内部(不同天之间)和测试者之间的重测信度;实验二,新方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研究,纳入21名健康青年,每名受试者完成4次测试(2次测试×2种方法),评估并比较新方法和人工测量法在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实验三,完成四个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共收回298份)纳入跑步经验相近,且确定参加2018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的男性跑者21名,分别在马拉松跑前48h内(T0)、马拉松跑后当天(T1)和马拉松跑后一周(T2)完成以下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测试:膝关节本体感觉(包括运动觉、被动位置觉和主动位置觉),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包括等速向心60°/s、120°/s、240°/s、等速离心120°/s和等长收缩模式),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自由度运动学以及与运动学同步采集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包括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马拉松长跑前后上述四个内容的生物力学特征变化。其中,本体感觉研究中,另外纳入21名健康青年作为对照组,以判别本体感觉是否受学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1.新型便携式系统重测信度研究:(1)膝关节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ICC均值为0.780.95,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49°2.99°和1.25mm3.89mm;测试者之间ICC均值为0.730.94,转动和平移SEM均值分别为1.07°3.33°和1.72mm4.61mm;B-A法重测一致性良好;(2)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新方法ICC为0.740.80,SEM值为0.52°0.61°;人工法ICC值为0.230.43,SEM值为0.89°2.07°,B-A法示新方法较人工法一致性更优。2.本体感觉比较:(1)运动觉: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屈膝方向马拉松组内比较T0较T1显着增加(p<0.001)。(2)被动位置觉:马拉松组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5)。(3)主动位置觉:在T1膝关节60°位置,马拉松组较对照组显着增加(p<0.01)。马拉松组内比较与对照组变化趋势一致。3.膝关节屈伸肌肌力比较:(1)峰值力矩:T1较T0显着下降(p<0.05);离心收缩较向心和等长收缩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随收缩速度减低而增加(p<0.05)。(2)峰值功率:膝关节屈肌向心240°/s,伸肌向心60°/s和120°/s T1较T0显着下降(p<0.05)。(3)总功:膝关节屈肌向心60°/s、240°/s,伸肌所有向心速度T1较T0均显着下降(p<0.05)。4.膝关节步态运动学比较:步行和跑步运动学曲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行:支撑早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膝内旋显着减小(p<0.05);支撑末期和摆动末期T1较T0前移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摆动中末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2)跑步: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末期T1较T0膝关节屈曲显着减小(p<0.05);内外平移范围T1较T0显着减小(p<0.05);支撑中期和摆动中期T2较T0近远平移显着减小(p<0.05)。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比较:步行和跑步步态肌电包络线呈一致性变化,(1)步态肌电幅值比较,所有膝伸肌足触地期和摆动末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摆动末期,腓肠肌内、外侧头支撑中期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5)。(2)MVC测试RMS值比较,膝关节屈伸肌T0较T2均显着下降(p<0.001),除了股内侧肌和腓肠肌外侧头外,其余肌肉T1较T2均显着下降(p<0.05)。(3)中值频率比较,步行腓肠肌内侧头,跑步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腓肠肌内侧头T0较T1显着减低(p<0.05);(4)共激活比值比较,跑步伸展-屈曲方向,T2较T1显着减小(p<0.05),即共收缩程度更高。研究结论:1.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用于膝关节步态6自由度运动学评估,测试者内部重测信度良好;用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评估,重测信度良好,优于人工测量法。2.马拉松跑后本体感觉功能较跑前未见显着减退,其中运动觉较跑前敏感性增加,考虑与中枢调节机制有关。马拉松组较对照组运动觉和被动位置觉显着减低,考虑与累积负荷有关。3.马拉松跑后膝关节屈伸肌在各个速度及收缩方式下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及总功均呈下降改变,可能潜在增加膝关节损伤风险,跑后一周部分或完全恢复。4.马拉松跑后膝关节步态支撑相屈曲角度减小,可能潜在增加关节损伤风险,其余自由度基本呈减小变化考虑与各自由度的耦合作用及机体的适应调节策略有关。5.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在马拉松跑前最低,跑后当天次之,跑后一周最高,提示马拉松跑后可能存在神经调节策略及时间恢复作用,使跑后较跑前未见减低。

二、关于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与结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心理所有权理论
        2.1.2 资源保存理论
    2.2 职业使命感的文献综述
        2.2.1 职业使命感的概念内涵
        2.2.2 职业使命感的类型划分
        2.2.3 职业使命感的维度及测量
        2.2.4 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
        2.2.5 职业使命感的作用机制和理论视角
    2.3 心理所有权的文献综述
        2.3.1 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2.3.2 心理所有权的维度与测量
        2.3.3 心理所有权的作用效果
    2.4 人-组织匹配的文献综述
        2.4.1 人-组织匹配的内涵
        2.4.2 人-组织匹配的维度及测量
        2.4.3 人-组织匹配的作用效果
    2.5 创造力的文献综述
        2.5.1 创造力的内涵
        2.5.2 创造力的维度及测量
        2.5.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2.5.4 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3.1 研究整体思路及模型
    3.2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3.3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影响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3.3.1 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3.3.2 人-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
    3.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汇总
        3.4.1 整体理论模型
        3.4.2 研究假设汇总
    3.5 本章小结
4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内容结构及测量方法
    4.1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内容结构研究
    4.2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量表测量研究
        4.2.1 量表开发流程
        4.2.2 初始题项提出
        4.2.3 预调研和量表修订
        4.2.4 量表检验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比较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研究样本
        5.2.2 研究工具
    5.3 研究结果及数据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方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直接影响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设计
        6.2.1 程序与样本
        6.2.2 变量测量
    6.3 数据分析和结果
        6.3.1 信效度检验
        6.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3 控制变量差异性检验
        6.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5 相关性分析
        6.3.6 回归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其创造力的中间作用机制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2.1 测量工具
        7.2.2 统计分析方法
    7.3 数据分析和结果
        7.3.1 变量的区分效度
        7.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7.3.3 假设检验分析
    7.4 结论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8.2.1 组织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8.2.2 个体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访谈提纲
附录二 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1.同案同判的语义分析
        2.同案同判的理论证成
        3.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4.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述
    三、研究方法
        (一)法实证研究的总体定位
        (二)法实证研究的基本格局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创新
        (一)论文的框架结构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与检验路径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一、挑战的两个命题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意蕴
        三、基于拆分的检验策略
    第二节 实证检验的方法路径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界定
        二、实证研究的科学哲学基础
        三、定量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实证检验的法律事实路径
        一、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实践性理由
        二、数据来源
        三、作为相同法律事实的“同案”
第二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程度
    第一节 检验指标的数据分布
        一、年度分布和审理法院覆盖
        二、原告方检验指标分布
        三、原被告共有的检验指标分布
        四、描述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一、历时性同判
        二、受害者男女性别同判
        三、受害者年龄同判
        四、当事人责任同判
        五、被告赔偿能力同判
    第三节 未实现同案同判的法律事实维度
        一、地域差异较大
        二、伤残赔偿金对抚慰金有锚定效应
        三、不同伤残等级的抚慰金存在显着差别
        三、赔偿标准与抚慰金的特殊关系
第三章 同案同判差异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因果统计原理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步骤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回归分析
        三、回归方程的检验
    第二节 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原告身体伤残等级是内在决定性原因
        二、省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是重要的外部原因
        三、伤残赔偿金是补充性原因
        四、对其他未形成原因事实维度的补充说明
第四章 同案同判的实现对策和理论发展
    第一节 明定权利性质与赔偿原则
        一、明定抚慰金的权利独立性
        二、重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酌定原则
    第二节 抚慰金同案同判的酌定标准体系
        一、酌定基准制度
        二、累加递增制度
        三、原告过错递减制度
    第三节 以原则看待事实差异
        一、同案同判的原则立场
        二、同案同判的理论发展
第五章 同案同判实现的原因
    第一节 同案同判的内在正当性
        一、法律原则的道德维度
        二、道德为法律提供正当性辩护
    第二节 同案同判的制度规范
        一、制度主义的基本框架
        二、公平正义为内核的制度规范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类
        (二)译着类
        (三)中文论文类
    二、外文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科研成果
        (一)论文成果
        (二)参与课题
后记

(3)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统计分析与方法学基础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准则
    2.7 技术路线
第3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3.4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4.1 条件检验
    4.2 疲劳、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3 社会支持、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4 社会限制、疾病感知、非适应性认知策略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路径
    4.5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作用路径的整体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及其与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关系
    5.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5.2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发展轨迹
    5.3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焦虑症状的关系
    5.4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6.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6.2 信效度检验
    6.3 主题分析框架
    6.4 质性资料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与对策建议
    7.1 讨论
    7.2 对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一
        1.3.2 研究二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范围
    1.6 名词解释与操作性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基本情况概述
        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发病率
        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膝骨关节炎的定义
    2.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系统风险指标
        社会人口因素
        基因遗传因素
        肥胖与代谢综合症
        维生素/饮食
        骨密度和骨量
    2.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层面风险指标
        骨与关节形状
        肌肉力量
        关节负载与对线
        职业与运动
        损伤/手术
    2.4 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力学风险指标
    2.5 文献小结
3 研究一 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多环节/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受试者
        3.2.2 实验流程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运动学数据处理
        3.3.2 动力学数据处理
        3.3.3 统计学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步态时空参数
        3.4.2 多关节/环节运动学特征
        3.4.3 髋、膝、踝三关节动力学特征
    3.5 讨论与分析
        3.5.1 膝骨关节炎外在步态运动特征变化
        3.5.2 膝骨关节炎关节内部力学特征变化
        3.5.3 膝骨关节炎多环节运动特征的改变
    3.6 小结
4 研究二 不同体重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时全身补偿和适应性运动调整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受试者
        4.2.2 实验流程
    4.3 数据采集与解析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解析
        4.3.3 统计学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步态时空参数
        4.4.2 多环节运动特征
        4.4.3 下肢三关节运动特征
        4.4.4 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一峰值与多环节运动变量间的关系
        4.4.5 膝关节内收力矩第二峰值与多环节运动变量间的关系
    4.5 讨论与分析
        4.5.1 不同体重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及多环节运动学变化
        4.5.2 不同体重膝骨关节炎患者踝、膝和髋关节运动特征变化
        4.5.3 膝关节内收外力矩峰值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综合讨论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创新之处
    6.3 实践应用与展望
        6.3.1 实践应用
        6.3.2 展望
    6.4 研究局限性
        6.4.1 系统局限性
        6.4.2 研究方案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Ⅰ:研究一与二 V3D软件中用到的部分计算编码
附件 Ⅱ:VAS 疼痛量表
附件 Ⅲ:K-L(Kellgren-Lawrence) Knee OA 分级量表
附件 Ⅳ: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附件 Ⅴ: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下肢功能性测试工具的研发及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思路
    4 技术路线图
文献系统综述
    1 研究方法
        1.1 检索方法
        1.2 文献筛选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基本信息
        2.2 动作筛查类型和项目
        2.3 纳入研究的证据等级和质量
        2.4 动作筛查的信度和预测效度
    3 讨论
    4 结论
第一部分 研发下肢功能性测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2.2 LEFT动作设计
        2.3 LEFT评分标准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LEFT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1 试验 1 LEFT的信度检验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2 试验 2 LEFT区分效度检验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3 试验 3 LEFT预测效度检验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试验 4 LEFT内容效度检验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三部分 (试验5)基于LEFT测试结果的针对性训练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量估算
        1.2 研究对象
        1.3 试验材料和设备
        1.4 试验设计
        1.5 LEFT测试
        1.6 LQ运动损伤风险计算
        1.7 干预方案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受试者一般信息
        2.2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MQ的变化
        2.3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SS的变化
        2.4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LQ损伤风险的变化
    3 讨论
        3.1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MQ的变化
        3.2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SS的变化
        3.3 干预前、中、后三组受试者LQ损伤风险的变化
    4 小结
总讨论
    1 LEFT与现有动作筛查的共同点
    2 LEFT与现有动作筛查的不同点
        2.1 测试维度
        2.2 针对部位
        2.3 仪器设备
        2.4 预测方法
    3 LEFT的优势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研究创新点
        2.1 理论创新
        2.2 实践创新
    3.研究局限
    4.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检索策略
    附录二 Downs-Black质量评估表
    附录三 牛津证据分级标准与推荐意见强度
    附录四 文献信息提取
    附录五 LEFT演示视频
    附录六 运动损伤调查问卷
    附录七 LEFT症状自评表
    附录八 运动损伤随访表
    附录九 LEFT针对性动作库
    附录十 宣教
    附录十一 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附录十二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学习经历
    附录十三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6)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理论依据)
    2.1 执行功能的概念
        2.1.1 执行功能
        2.1.2 抑制控制
        2.1.3 工作记忆
        2.1.4 认知灵活性
        2.1.5 执行功能在认知衰老中的重要性
    2.2 身体活动的概念
        2.2.1 身体活动
        2.2.2 身体活动对认知衰退的影响
    2.3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影响
        2.3.1 执行功能的影响及特点
        2.3.2 抑制控制的影响及特点
        2.3.3 工作记忆的影响及特点
        2.3.4 认知灵活性的影响及特点
        2.3.5 三个子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2.4 身体活动延缓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理论及假说
        2.4.1 大脑可塑性理论
        2.4.2 执行功能假说
        2.4.3 老化与认知的脚手架理论
        2.4.4 补偿和去分化假说
    2.5 小结
3 问题提出
4 研究内容框架
5 研究内容
    5.1 研究一: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1 实验1: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认知能力及抑制控制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1.1 实验方法
        5.1.1.2 实验结果
        5.1.1.3 讨论
        5.1.1.4 小结
        5.1.2 实验2: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工作记忆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2.1 实验方法
        5.1.2.2 实验结果
        5.1.2.3 讨论
        5.1.2.4 小结
        5.1.3 实验3: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认知灵活性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3.1 实验方法
        5.1.3.2 实验结果
        5.1.3.3 讨论
        5.1.3.4 小结
    5.2 研究二(实验4):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2.3 讨论
        5.2.4 小结
    5.3 研究三(实验5):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3.3 讨论
        5.3.4 小结
6 总讨论
    6.1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行为特征
    6.2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7 结论
8 创新与展望
    8.1 论文创新性
    8.2 论文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8)不同稳定条件下俯卧撑上肢肌群激活程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表面肌电信号的概述
    2.2 非稳定训练的相关研究
    2.3 俯卧撑及非稳定俯卧撑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测试指标
    3.3 仪器设备及测试场地
    3.4 测试方案
    3.5 测试流程
    3.6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三角肌前束IEMG%_(MVC)变化特征
    4.2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三角肌中束IEMG%_(MVC)变化特征
    4.3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肱三头肌IEMG%_(MVC)变化特征
    4.4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胸大肌IEMG%_(MVC)变化特征
    4.5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肱二头肌IEMG%_(MVC)变化特征
    4.6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各肌肉贡献率特征
5 讨论
    5.1 俯卧撑下降阶段不同稳定支撑面各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5.2 俯卧撑上升阶段不同稳定支撑面各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5.3 不同稳定支撑面俯卧撑各肌肉贡献率特征分析
    5.4 有待解决的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高速荧光透视成像的运动鞋帮高对足踝侧切动作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假设
    1.7 论文架构
    1.8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踝关节和距跟关节的定义及解剖结构
    2.2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
    2.3 足踝损伤机制
    2.4 足踝运动的研究方法
        2.4.1 传统运动分析方法
        2.4.2 医学分析方法
        2.4.3 计算机模拟法
        2.4.4 DFIS与图像配准结合的新方法
    2.5 鞋帮高度对踝关节的影响
    2.6 文献总结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仪器与材料
        3.2.1 仪器设备
        3.2.2 实验用鞋
    3.3 实验流程
        3.3.1 实验环境搭建及调试
        3.3.2 测试前准备
        3.3.3 侧切动作测试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数据处理
        3.4.2 骨骼六自由度计算
        3.4.3 韧带长度、应变和应变率计算方法
    3.5 统计分析
4 研究一高速DFIS与 Mocap系统测量跟骨相对胫骨运动差异的对比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跖屈/背屈角度
        4.2.2 内翻/外翻角度
        4.2.3 内旋/外旋角度
    4.3 讨论
        4.3.1 跖屈/背屈角度对比分析
        4.3.2 内翻/外翻角度对比分析
        4.3.3 内旋/外旋角度对比分析
    4.4 小结
5 研究二运动鞋的鞋帮高度对足踝运动学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踝关节的六自由度运动
        5.2.2 距跟关节的六自由度运动
        5.2.3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应变和应变率
    5.3 讨论
        5.3.1 鞋帮高度对踝关节六自由度运动的影响
        5.3.2 鞋帮高度对距跟关节六自由度运动的影响
        5.3.3 鞋帮高度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应变的影响
    5.4 小结
6 研究三运动鞋的鞋帮高度对足踝动力学影响的仿真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数据处理
        6.1.2 统计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侧切速度
        6.2.2 地面反作用力
        6.2.3 韧带张力
        6.2.4 关节反作用力
    6.3 讨论
        6.3.1 鞋帮高度对韧带张力的影响
        6.3.2 鞋帮高度对踝关节和距跟关节反作用力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性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I 知情同意书
附录 II 伦理审查表
附录 III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假设
    1.7 论文架构
    1.8 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运动特点与疲劳
        2.1.1 马拉松长跑的定义与运动特点
        2.1.2 马拉松长跑与疲劳
    2.2 膝关节的结构、运动与步态生物力学
        2.2.1 膝关节的结构
        2.2.2 膝关节的运动
        2.2.3 膝关节的步态生物力学
    2.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
        2.3.1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流行病学
        2.3.2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生物力学理论框架
        2.3.3 马拉松长跑与膝关节损伤相关的影响因素
    2.4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和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2.4.1 人体膝关节运动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2.4.2 人体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评估的研究方法
    2.5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5.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结构
        2.5.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原理
        2.5.3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的应用
    2.6 文献小结
3 研究一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步态运动学和本体感觉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3.1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膝关节步态 6-DOF 运动学评估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结果
        3.1.4 讨论
        3.1.5 小结
    3.2 新型便携式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在主动位置觉评估的重测信度研究及与人工测量的对比分析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2.4 讨论
        3.2.5 小结
4 研究二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4.1.1 受试者基本情况
        4.1.2 纳入标准
        4.1.3 排除标准
    4.2 研究方法
        4.2.1 膝关节运动觉的评估方法
        4.2.2 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4.2.3 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评估方法
        4.2.4 统计学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运动觉的变化
        4.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变化
        4.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变化
    4.4 讨论
        4.4.1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运动觉的影响
        4.4.2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影响
        4.4.3 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主动位置觉的影响
    4.5 小结
5 研究三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屈伸肌肌肉力学的影响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流程
        5.2.2 数据处理
        5.2.3 统计学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速度等速向心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5.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以不同收缩方式运动峰值力矩的变化
        5.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峰值功率的变化
        5.3.4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在等速运动中总功的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6 研究四马拉松长跑对膝关节步行和跑步6-DOF运动学的影响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方法
        6.2.1 实验流程
        6.2.2 数据处理
        6.2.3 统计学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马拉松跑者的一般资料及完赛时间描述
        6.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步行6-DOF运动学的变化
        6.3.3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跑步6-DOF运动学的变化
    6.4 讨论
    6.5 小结
7 研究五马拉松长跑对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激活功能的影响
    7.1 研究对象
    7.2 研究方法
        7.2.1 实验流程
        7.2.2 数据处理
        7.2.3 统计学方法
    7.3 研究结果
        7.3.1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表面肌电包络线及关键位点的变化
        7.3.2 马拉松长跑前后膝关节屈伸肌 MVC 测试 RMS 值、步行和跑步标准化 RMS值及净激活总和的变化
        7.3.3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中值频率的变化
        7.3.4 马拉松长跑前后步行和跑步膝关节屈伸肌共收缩情况的变化
    7.4 讨论
    7.5 小结
8 综合讨论与结论
    8.1 综合讨论
    8.2 结论
9 创新与展望
    9.1 研究创新点
    9.2 研究局限性
    9.3 实践应用
    9.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Ⅰ 伦理审查表
附录 Ⅱ 知情同意书
附录 III 受试者招募调查问卷
附录 IV 膝关节疼痛主观评估量表
附录 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

四、关于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技能人才职业使命感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同案同判的实证研究 ——以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中心的考察[D]. 武西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轨迹研究[D]. 任辉. 吉林大学, 2021(01)
  • [4]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适应性运动特征研究[D]. 殷可意.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下肢功能性测试工具的研发及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D]. 石诗萌.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6]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7]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D]. 金晶.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8]不同稳定条件下俯卧撑上肢肌群激活程度比较[D]. 周甜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基于高速荧光透视成像的运动鞋帮高对足踝侧切动作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D]. 汤运启.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马拉松长跑对男性跑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D]. 田斐.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标签:;  ;  ;  ;  

统计学的三个研究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