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外二次棱镜同测二次调整控制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隧道外二次棱镜同测二次调整控制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一、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骥[1](2019)在《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矿山资源越采越深、江河隧道越挖越长、隐蔽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许多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陀螺全站仪作为一种敏感地球自转效应测定任意目标真北方位的惯性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地下工程贯通测量。由于超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洞内高地温、高气压、高地应力以及受气压涡流、湿度、粉尘、旁折光和施工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陀螺定向精度受到影响,增加了隧道贯通的风险。因此,研究复杂环境对陀螺寻北数据的影响规律,优化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方法对超长隧道的贯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磁悬浮陀螺连续模数信息转换和仿真模拟技术,围绕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以提高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在复杂环境下的寻北定向结果和定向精度的可靠性,确保超长隧道的顺利贯通为目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力矩器转子信号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影响磁悬浮陀螺定向精度的外界环境因素,建立了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2、基于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优化了磁悬浮陀螺信号的滤波模型;对磁悬浮陀螺异常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视域角度揭示了转子受迫运动的物理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显着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精度的稳定性。3、基于蒙特卡洛原理,优化了加测陀螺边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方法,分析了对中误差、垂线偏差、旁折光误差等对超长隧道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非等精度陀螺边概念,建立了陀螺观测值个体权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提高了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4、将上述滤波模型、误差预计模型、平差模型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与引汉济渭秦岭超长输水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徐顺明[2](2012)在《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逐步成为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骨干,因其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和运量大等特点,在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盾构法与传统地铁隧道施工(明挖法、矿山法)方法相比较,具有地面作业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随着长距离、大直径、大埋深、复杂断面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成熟,盾构施工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已成为地铁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本文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测量为对象,在对盾构知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盾构隧道工程各阶段的测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应用总结与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盾构隧道GPS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布设、数据处理等;总结和研究轨道交通新旧线路交叉处控制点平差解算、精度分析,各条线路控制点进行的联测与检核,为盾构施工按正确姿态掘进、隧道高精度贯通解决平面测量基准。(2)研究了盾构隧道水准网及水准路线的设计,水准网平差计算的原则、跨河水准的实测方法,高程控制统一布网,统一数据处理,使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线路有统一的高精度的高程基准。(3)研究了GPS、精密导线控制测量引起横向贯通误差精度估算、高程测量引起的纵向贯通误差估算和洞外、内精密导线测量的精度分析,提出了提高盾构隧道控制测量贯通精度的措施与建议。(4)总结研究了盾构贯通误差的来源;按测量误差理论,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在各个工作阶段的测量方法;在充分考虑地下工程的实际经验以及各测量阶段误差影响大小,结合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施工实例,采取不同测量方法分别对地面控制网、竖井联系测量、地下导线测量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施测方法,并对各方案的可操作性、可靠性等进行了细致研究。(5)随着地铁建设规模的扩大,线路长度不断增加,盾构施工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日益增加,结合实例总结探讨了盾构下穿既有隧道自动监测的点位布设、实施方法,数据传输与处理,成果分析等,取得初步成果,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为隧道施工与运营提供实时沉降数据,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证。

何沛锋[3](2006)在《新技术在西部矿山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西部地区矿山由于受条件限制,在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领域新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以笔者所邻甘肃靖远煤业公司红会三矿为例,仍在沿用传统光学仪器和钢尺量距测量模式,测量新技术的更好应用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对西部矿山测量技术人员更好地应用新技术起指导作用,本文以红会三矿主井与红会一矿轨道上山两井间贯通测量为切入点,进行了新技术在西部矿山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就利用GPS技术测设地面近井点的网形布设、观测方法、数据处理作了相应阐述;并对由无约束平差到约束平差时,西部地区可能遇到在矿区分布的原有国家控制点往往只有低等级点,或点位遭破坏、地表移动变形等可能使可用控制点很少的情况、以及西部高海拔地区坐标系统变换问题,提出了针对贯通测量的关键问题应对方案。通过本文测设方案可以看出: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与原方案比较,使用GPS、全站仪(SET22D)后地面平面控制、井下平面控制和井上下总的预计误差分别减小了29%、24%和24%。新技术具有精度高、用时短、出错少、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影响生产少,而且符合数字化的趋势。在贯通测量设计中,宜先利用最佳贯通点求解理论,计算出以最佳贯通点为中心的误差不超限区域,即允许区间(+W,-W),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最终贯通点K的位置,既科学合理、又直观方便,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一个较好途径。通过笔者创建的可估算允许最大长度的虚拟导线模型进行推算,当采用E级GPS网测设近井点、全站仪(SET22D)测设井下7′′导线的情况下,得出了在类似测量条件下可满足8300m最长矿井贯通测量路线总距离(其中井下导线长度不超过4300m)、或1300m公路、铁路等长隧道贯通要求的结论。

伍修胜,于德福[4](2002)在《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文中认为确保长大隧道贯通精度 ,关键在于施工控制测量 ,而施工控制测量精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介绍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提高控制测量精度的方法

二、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1.2.2 国内外陀螺全站仪发展现状
        1.2.3 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3 主要创新点及贡献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基本理论
    2.1 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2.1.1 陀螺的物理特性
        2.1.2 陀螺运动理论
        2.1.3 摆式陀螺寻北基本原理
    2.2 悬挂带陀螺经纬仪寻北定向原理
        2.2.1 悬挂带式陀螺仪的基本结构
        2.2.2 悬挂带式陀螺寻北模式
    2.3 磁悬浮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2.3.1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基本结构
        2.3.2 磁悬浮陀螺力学模型与动力学微分方程
        2.3.3 磁悬浮陀螺双位置差分静态寻北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与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3.1 磁悬浮陀螺寻北动态参数信号特征
        3.1.1 磁悬浮陀螺定子电流信号特征
        3.1.2 磁悬浮陀螺转子电流信号特征
    3.2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3.2.1 影响陀螺转子信号的地下受限空间环境因素
        3.2.2 磁悬浮陀螺转子干扰力矩受力分析
        3.2.3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3.3 干扰力矩影响下磁悬浮陀螺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3.3.1 精寻北双位置转子电流值回归分析
        3.3.2 基于经验数据的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
        3.3.3 极端环境下转子电流信号粗差探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优效算法与频谱分析
    4.1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算法与频谱分析原理
        4.1.1 振动环境下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模型选择
        4.1.2 磁悬浮陀螺信号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4.1.3 磁悬浮陀螺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原理
    4.2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分解级数优化算法
        4.2.1 滤波优化度指标
        4.2.2 边际谱能量加权算法
        4.2.3 基于外部方位检核条件的约束算法
    4.3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例分析
        4.3.1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验设计
        4.3.2 滤波优化结果与频谱分析
        4.3.3 滤波优效算法有效性验证
        4.3.4 两种滤波优效算法比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5.1 隧道贯通误差来源
        5.1.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1.2 联系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1.3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2 超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5.2.1 对中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2.2 垂线偏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2.3 旁折光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5.3.1 模拟观测值的生成和检验
        5.3.2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模拟法
        5.3.3 贯通误差影响因子的模拟仿真分析
    5.4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模拟法贯通误差预计实例分析
        5.4.1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工程概况
        5.4.2 对中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5.4.3 垂线偏差影响值估算与进洞方案优化
        5.4.4 旁折光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平差模型
    6.1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经典模型
        6.1.1 陀螺坚强边平差模型
        6.1.2 等精度陀螺边平差模型
    6.2 陀螺观测值精度评定
        6.2.1 非等精度陀螺边基本概念
        6.2.2 磁悬浮陀螺个体观测值精度评定
    6.3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
        6.3.1 AIG平差函数模型
        6.3.2 AIG平差模型陀螺观测值自适应定权
        6.3.3 AIG平差随机模型
    6.4 AIG模型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6.4.1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概况
        6.4.2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1:1 陆地模拟实验方案
        6.4.3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实验比对结果
        6.4.4 AIG模型与经典平差模型比对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发明专利
    三.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四.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地铁发展状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盾构知识介绍
    2.1 盾构法概述
    2.2 盾构施工的条件与特点
    2.3 盾构法施工工序
    2.4 盾构法隧道的发展概况
    2.5 我国盾构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盾构隧道 GPS 控制布网及数据处理
    3.1 测量依据和精度要求
    3.2 方案设计及选点
    3.3 外业观测
    3.4 数据处理
    3.5 平差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盾构隧道高程测量布网与数据处理
    4.1 概况
    4.2 测量准备工作
    4.3 外业观测
    4.4 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盾构隧道控制网精度设计
    5.1 概述
    5.2 隧道贯通误差
    5.3 隧道贯通误差估算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盾构(掘进)施工控制测量
    6.1 盾构掘进前控制测量
    6.2 盾构 (掘进)施工控制测量
    6.3 盾构掘进(贯通)后控制测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实时监测及控制
    7.1 引言
    7.2 工程概况及其风险控制
    7.3 自动监测系统及其布设
    7.4 自动监测实施
    7.5 监测成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
    一、发表论文
    二、参加项目
    三、获奖情况
致谢

(3)新技术在西部矿山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态势
        1.2.1 工程测量领域发展综述
        1.2.2 矿山测量技术及贯通测量的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2 贯通工程概况及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2.1 贯通工程概况
        2.1.1 概况
        2.1.2 设计参数
    2.2 贯通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3 贯通测量方案的选择及GPS 技术应用关键问题的解决
    3.1 贯通测量线路分析选择和新仪器的采用
        3.1.1 贯通测量线路分析选择
        3.1.2 新仪器的采用
    3.2 地面控制测量及GPS 技术应用关键问题的解决
        3.2.1 平面控制测量及GPS 技术应用关键问题的解决
        3.2.2 高程控制测量
    3.3 井下导线测量
        3.3.1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3.2 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4 贯通测量方案误差预计
    4.1 贯通允许偏差的确定
    4.2 各种误差预计参数的确定
    4.3 最佳贯通点位置的确定
    4.4 贯通测量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4.4.1 最佳贯通点O 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4.4.2 任意贯通点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贯通误差曲线、贯通相遇点允许区间与贯通点位置的确定
    4.5 贯通测量在高程方向上的误差预计
5 同等测量条件下可满足最长贯通距离的探讨
    5.1 同等测量条件下可满足最长矿井贯通测量路线距离的探讨
    5.2 类似测量条件下对公路、铁路、水利等大型隧道贯通工程最长贯通距离的对比分析
6 贯通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6.1 贯通测量实测成果整理及分析和贯通标定要素的计算
        6.1.1 贯通测量实测成果整理及精度分析
        6.1.2 贯通标定要素的计算
    6.2 贯通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工程上应采取的措施
        6.2.1 贯通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6.2.2 在贯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6.3 贯通测量实际偏差的测定及贯通测量技术总结
        6.3.1 贯通实际偏差的测定
        6.3.2 贯通工程测量技术总结
7 结语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法
    (1) 测设原理
    (2) 测量数据分析依据
    (3) 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法特点
3 工程实例
4 实施效果

四、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马骥. 长安大学, 2019(07)
  • [2]广州轨道交通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研究[D]. 徐顺明. 武汉大学, 2012(03)
  • [3]新技术在西部矿山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 何沛锋.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5)
  • [4]隧道洞外四棱镜同测二次平差控制测量方法及应用[J]. 伍修胜,于德福. 铁道建筑技术, 2002(S1)

标签:;  ;  ;  ;  ;  

隧道外二次棱镜同测二次调整控制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