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读者

尊重读者

一、尊重读者 善待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高丹云[1](2021)在《抓住词语感情色彩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以《猫》群文阅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阅读文本与学习目标(一)"1+N"的选择"1"的确定。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郑振铎的《猫》是教读课文,抓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能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N"的确定。我按照郑振铎的《猫》来选择文章。选择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二》(选自《寄小读者》,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6月版)《向一些灵魂道歉》(选自《成功》2007年第2期),冯骥才的《珍珠鸟》(选自《人民日报》1984年1月),学生通过寻找赏析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提升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完成单元目标。

王婧萱[2](2021)在《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文中认为灾难报告文学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我国灾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灾难事件,而且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生命、人性等命题,反思了灾难事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艺术价值,因而值得研究。在广泛阅读相关作品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梳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精神内涵,探究其叙事策略,总结其价值与不足。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概述。第一节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如灾难、灾难报告文学、新时期等进行界定和说明;第二节主要梳理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第二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精神内涵。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通过对典型人物的书写,弘扬了伟大的英雄精神和民族精神;通过对灾难事件的审视和思考,彰显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通过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关怀,传达着鲜明的生命意识。第三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在叙事视角方面,作家采用了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和转换视角等多元视角;在叙事结构方面,作家灵活地运用线型结构和非线型结构;在叙事类型方面,“大叙事”与“小叙事”交相辉映。第四章: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与不足。一方面,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学、新闻、历史、社会以及政治价值。另一方面,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存在缺少深度、缺乏文学性以及创作趋同等问题。

张慧儒[3](2021)在《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他的功业绝不仅仅在于他建立了疆域广阔的帝国,更在于他对蒙古民族、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讲述成吉思汗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已经与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成吉思汗形象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分析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在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成吉思汗形象这一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丰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首先,对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进行了历史和理论溯源。成吉思汗在绝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历经磨难却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积极因素都得到了表现,而争议之处却让创作者为难,如何全面展示成吉思汗形象向创作者们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这些争议之处往往是创作能够出现新思路的契机,随着人们对成吉思汗评价越来越客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争议因素,无疑会给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注入新的活力。在新历史主义理论视域下,历史文本与文学、文化文本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一种话语实践,是某一特定时代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文学与文化文本不是历史的传声筒,而是与历史一起共同创造了人类文化符号体系。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出发,不同国家、民族所创造的成吉思汗形象文本处在不同的符号域中,这些符号域间的互动、交流、“翻译”又使成吉思汗形象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实质,不同符号域之间打破边界的交流,更可以促进文化创新。成吉思汗形象在西方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成吉思汗与中国文化。其次,从文本细读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成吉思汗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蒙古叙事中,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着变化,在《蒙古秘史》中,他是一个受长生天庇护的英雄;在17、18世纪历史文学作品中,他的形象有了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子,一些蒙古民间故事的加入也让成吉思汗形象有了更多人性化色彩;《青史演义》的作者将成吉思汗塑造成了儒家文化的仁君圣主,也强化了他蒙古民族英雄的形象。对外国作品中成吉思汗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认识自身文化;外国作品塑造成吉思汗形象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这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在我国当代作品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依然带有演义小说的色彩,追求宏大叙事,九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则开始从更多的角度挖掘成吉思汗形象的深刻内涵。新历史主义将文学与文化文本看成是文化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创作本身与历史书写一样,也是对社会文化的塑造。文学文本所描述的成吉思汗形象,一方面是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种“可能的”的形象,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另一方面,不同时期成吉思汗形象的文学叙事,更为历史叙事提供了一种参照。再次,对成吉思汗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不论是展现成吉思汗一生功绩的纪录片还是表现成吉思汗成长历史的电影,近年来国外影视作品对成吉思汗的评价都比较客观,虽然其中也有对成吉思汗和中国文化的误读,但人们都在力求塑造一个符合自身文化系统和价值系统要求的成吉思汗形象。在我国,成吉思汗题材影视剧数量不算多,但质量都很高。如今,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秀影视剧需求热度持续不减,这正是我们创作的大好契机。21世纪以来,网络迅速发展,人们观看影视剧的形式和媒介也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这一契机,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大对成吉思汗题材电影电视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挖成吉思汗这一文化资源,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最后,论述了成吉思汗陵祭祀情况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由于蒙古人的秘藏习俗,人们至今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真身到底埋葬何方。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的灵魂留在了伊金霍洛,人们将他的一些遗物放在这里,建立宫帐进行祭祀,几经变迁形成了今天的成吉思汗陵。在成陵祭祀中,成吉思汗是中心,也是文化符号,成陵祭祀有其神圣庄严的特点,在发展历程中也渐渐融入了蒙古民族特色。近年来文化旅游成为热点,以成吉思汗形象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和商业活动都得到了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应该认清现状,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成吉思汗形象是我们珍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学术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该在当下,成吉思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其形象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强化成吉思汗形象塑造和成吉思汗精神的传播,将其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新力,对外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形象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是我们民族文化共同体伟大精神和思想的一部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和塑造,可以增强民族团结,更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创作出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作品。成吉思汗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部分,成吉思汗的英雄形象是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一部分,讲好他的故事是我们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的一个途径,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向世界介绍中国思想和中国主张。

王莹莹[4](2020)在《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多元化语境中,龙应台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她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学者、政府官员与社会批评家,更是一个普通的女儿、母亲与妻子。多重的社会身份与文化经验拓宽了她的写作视野。她不仅常以“地球村公民”的角度来分析与解读台湾本土及国际社会的现实问题与文化现象,还常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体验与书写人生。其作品中东西方文化因子的互渗与融合,也使得龙应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个案”。本文力图通过对龙应台不同时期作品的研究,来展现她创作的精神风貌,为华文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素材。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本文前言简略地介绍了选题依据、龙应台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早期的成名作《野火集》为考察对象,集中分析了龙应台对台湾社会的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教育批判、体制批判,来探究她创作中的立人精神、对问题孜孜以求的探寻精神及与时偕行的批判精神。第二章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人在欧洲》《面对大海的时候》《请用文明说服我》等作品为考察对象,分析她的文化杂文,来探讨她对东西方文化各自利弊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来窥探她对理想文化的构想。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她人到中年后写下的关于思考历史的作品,如《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百年思索》《这个动荡的世界》为考察对象,来探视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对真善、公平与正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在她对小人物的关怀与怜惜、对“问责历史”的关注、对人性的审视之中。第四章从家庭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亲情散文集《目送》《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与小说集《银色仙人掌》和杂文集《美丽的权利》为考察对象,来探寻她对女性婚姻困境的同情,对家庭的离散认知及对上下代际关系的理性思考。自由主义式的亲子教育及对父母“离与逝”的思考都是她对伦理关系不懈努力与探索的结果。结语部分对龙应台的创作进行了总结。纵观龙应台的创作历程,尽管每个时期她身处的历史语境不同,关注的话题也不尽相同,但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世界、对问题、一以贯之的观察与探究,正是对问题持久的、深入的思考及对人的真诚关怀成就了她的文学写作。高度的思想性是她文学创作的核心魅力之所在,也与她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得益彰。

薛芳芳[5](2020)在《叶广芩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叶广芩作为当代着名作家,其生态文化散文和动物小说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体现了秦岭地区的风貌特色,蕴含着丰厚的生态美学思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叶广芩作品文本的细致研读,从作者的创作渊源、作品中的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和作品的生态审美价值四个方面着手,对其作品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和分析,力求系统全面地论述叶广芩作品中的美学意蕴。绪论部分主要讲述了研究依据和意义,生态美学、生态文学和叶广芩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了叶广芩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渊源,家族变迁和挂职经历使作者初步形成悲悯情怀和生态意识,万物有灵、道法自然、因果轮回等中国传统观念以及西方生态整体主义思潮都使作者更坚定地认为要保护生态。第二章论述了叶广芩作品中的自然生态美,丰富多彩的植物乐园包含药草、野菜、百花等,对可爱生灵、可敬生灵和可悲生灵的细致描摹,体现了作者对动物悲剧命运的深刻探索;静寂神秘的山野和雄奇险峻的地貌展现了原生态自然之美。第三章论述了作品中的人文生态美,首先是敬畏自然的精神生态;其次是古韵悠扬的文化生态;最后是善恶交织的复杂人性。第四章论述了叶广芩作品的生态审美价值,对动物悲剧和生态和谐之美的呈现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通过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培养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促进生态审美教育的开展。结语部分总结了叶广芩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苗冰清[6](2020)在《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图画书研究 ——以“儿童哲学智慧书”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儿童画书日益兴起,在促进儿童认知、提高儿童技能、丰富儿童道德情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儿童哲学画书是时代孕育下德育文本的新形式,在文结合的基础上,它糅合了哲学思想,将哲学和道德作为共同探讨的两大主题。儿童在阅读哲学画书过程中,能够发展思维,提升道德判断能力,促进道德发展。本研究拟通过对奥斯卡·伯尼菲的“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其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具体因素,深层探讨“智慧书”如何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儿童画书设计者、家长和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儿童阅读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首先,本研究在文献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界定了道德判断以及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基本概念,厘清了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因素、道德判断能力提高的标志以及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等基本问题,为下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以道德主题、主人公社会角色、道德情境、道德问题、文字和画为五大分析维度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性的研究和分析,具体阐述了“儿童哲学智慧书”如何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奥斯卡的“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主要从五个方面促进了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一是关注广度与深度的道德主题;二是主人公社会角色的变化,主要包括个体、孩子、兄弟姐妹、同伴以及社会公民这五种不同的角色;三是“你”的道德情境、“简单-复杂”的道德情境以及“道德冲突”的道德情境的更替;四是两难性道德问题、连续性道德问题、梯度性道德问题的强化训练;五是画书中协调作用的画和文字。它们共同作用,启发、鼓励、强化儿童的道德判断,丰富了儿童的道德认知,培养了儿童生成性的、多元的思考模式,进而促进了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参考已有的理论基础和对“智慧书”的系统分析,本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画书设计者以及家长教师提出了若干建议,为画书阅读中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提供借鉴。

权晓燕[7](2019)在《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生态危机书写个案不在少数,根据材料真实性与否,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虚构性,另一种是非虚构性的。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与警示功能。因此,本课题以中外生态危机非虚构典型个案《寂静的春天》《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守望家园》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作者意图、功能和文本意蕴四个层面入手,分析非虚构生态文本的书写形态,并以此为基点将其与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以科技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相联系。第一章阐述选题缘由、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生态危机研究概况,引出本文的研究目标。第二章以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为个案,从文本结构上揭示非虚构文本在表现化学技术危机时呈现出的客观性与现实性,警示性与蕴藉性;从作者意图考察,揭示出卡逊对化学技术发展的痛斥与质疑,并由此呼吁解决化学制品滥用,必须要回归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其文本意蕴旨在呈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盲目与激进,以“寂静”意蕴揭示人类当前科学至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后果。第三章以前苏联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出发,揭示多重复调与口述实录式的叙事结构具有的现实指向;从作者意图来看,作者希望以此重现灾难场景,记录并保存创伤记忆;其文本意蕴在于对核技术应用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人类精神创伤的救赎。第四章以徐刚《守望家园》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结构出发,作者以诗性散文式的生态叙事呈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表现人类文明在发展中面临的生存危机;从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旨在引起民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其文本意蕴在于复归“家园”意识,警示并引导人类行为。第五章是分析三个非虚构文本的差异性指向及其共同旨归。综上,“二战”以来中外生态危机非虚构书写形态,在共同呈现生态危机现实社会性与全球性的同时,揭示了人类面临的共同命运与共同的经济发展理念。

梁艳[8](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王雅丽[9](2017)在《当代道德教育叙事的存在论转向》文中提出叙事,通常理解为“讲故事”,它一直存在于人类道德教育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并随之成为道德教育的传统。直至当下,叙事也还是道德教育中倍受青睐和惯常使用的教学活动。然而,当前关于叙事的认识与实践始终陷溺于一种“故事”观念中,这表现在将叙事纳入故事范畴,并以一种故事思维对其进行理解和把握。这一观念不仅窄化了道德教育对叙事的认识与理解,也为道德教育中的叙事研究和叙事实践带来了诸多限制,致使叙事在人的道德教化活动中运用极为机械、片面,甚至存在着伤害道德教育和伤害人性的危险。在大的哲学观念转向“人”和人的生活世界之后,教育开始回归人的生活。“人”这一主体在道德教育中得以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叙事伦理问题也已经提出。伴随着这一宏观背景和理念的转变,超越“故事”观念的叙事探索相继出现。其中,生命叙事和生活德育叙事都是有益的探索,它们将认识叙事的视点从“故事”转向了“人”,这一转变为叙事寻获新的审视视角和认识空间。然而,这二者在提出转向“人”这一立场后,并未就人与叙事间的关系作出根本性的探寻,这一点致使它们最终流于那种“故事”观念叙事。基于存在论视角的叙事观认为,叙事不是单纯的故事或讲述故事,而是人所拥有的一种存在方式,即人是叙事性的存在。构成叙事活动的要素有:讲述者、故事、听者。叙事应当准确理解为一种发生于讲述者与聆听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表现为人们寻求意义的过程。生活连接起了叙事与道德。通过叙事中所包含的多维生活时空交互过程,叙事活动能够通达人的意义世界。最后人在叙事中领悟到的意义又会因着叙事本身的实践特性直接关联人的现实道德存在。在存在论视域中,生活是道德的基础、理由和目的,道德内生于人对生活意义的寻求,是人对更好、更有意义、更加值得去过的善生活的追求。因而,叙事与人的价值世界的关联不是依凭故事本身所包含的某种伦理价值或伦理启示,而全息存在于这种发生在讲述者与听者之间的意义寻获过程。这一意义寻获的过程动态地重构着人的伦理生活与道德自我。立足于对叙事本体和叙事与人的道德成长关系的存在论分析,道德教育叙事可以在存在论视域中获得新的认识与实践。道德教育叙事应当将人的道德发展看作是一种统合着个体经验生活在内的动态的、整体的、多维的、生成的意义寻获过程,将人的叙事活动与道德教育过程统合起来,并以回溯对人的整体生命的观照作为叙事德育的根本目标。生活、叙事与道德成长融为一体,三者互动互构、互为推进。重塑新的道德教育叙事观念可望为当前的叙事研究与叙事实践开启新的可能。道德教育叙事研究需要在视点选择、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实践关切上整体进行调整,以获得新的研究思路与广阔的研究空间;同样,现实的道德教育叙事实践也需要在地位、性质、内容、形式、教育关系认识上发生转变,以获得新的教育实践样态。

王晓兰[10](2016)在《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儿童的成长不仅表现为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发育,更表现为理性的成熟、道德的完善。儿童的成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从一个懵懂无知、鸿蒙未开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内化了社会价值观念、能够进行理性判断的社会人的过程。儿童文学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它通过塑造丰饶多姿的艺术形象供儿童模仿或者对其进行劝诫、通过审美移情唤起读者的道德情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能够让儿童在审美的愉悦中受到熏陶和得到启迪,具有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本文以英国的儿童小说为例来阐述儿童文学的伦理价值,分析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于儿童读者的教化价值。除引论和结语部分外,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动物故事在开启儿童的伦理认知、培养儿童的伦理情感方面的价值。鉴于尚未受到伦理启蒙的儿童与动物在伦理本质上的相似性,动物故事被认为是对儿童进行伦理启蒙的重要媒介。《丛林故事》中狼孩莫格里亦人亦兽的身份尴尬为读者理解人的伦理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莫格里的身份困惑,隐喻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身份选择难题。莫格里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人还是做兽之间进行身份选择、学习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形成伦理意识的过程。莫格里从狼孩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表明,儿童的成长必须经过伦理选择这一重要过程,选择和认同人的身份,就意味着要遵守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柳林风声》中的蛤蟆形象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看法。蛤蟆在很多方面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它任性、胡闹,这是因为它处在伦理混沌状态,不了解社会规范,尚未形成伦理意识,对自己的胡闹行为及其后果缺乏判断能力。蛤蟆因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因为最终学会了约束自己而得到朋友的肯定与社会的接纳,这样的情节安排有助于诱导儿童读者向上向善。在儿童的伦理启蒙中,伦理情感的培养和伦理认知的训练同样重要。儿童文学的伦理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获得伦理认知,还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伦理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让读者通过道德想象,理解他人或者动物处于痛苦情境时的感受,从而滋生出恻隐之心和公正之念,进而引发帮助他人改变现状的亲社会的道德行为。如《黑骏马》中的动物叙事邀请读者从马的角度去体验黑骏马所经历的生活,让读者在“快乐着它的快乐、愤怒着它的愤怒”的过程中因情感上的震撼而升华了道德情感和道德境界。第二章通过分析奇幻小说中的三类艺术形象,阐述儿童文学在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意识的形成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深受儿童喜爱的奇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亲社会的正面人物、反社会的负面人物和迷途知返的浪子形象。奇幻小说的伦理价值在于给儿童读者塑造一些正面的道德榜样,供儿童借鉴与模仿;同时也塑造一些负面的形象作为反面教材,给读者提供劝诫与警示。奇幻小说中那些负面的人物,往往因其自私、任性、懦弱等品性污点,受到或重或轻的惩诫;而那些正面人物,往往因其善良、勇敢、大度等美德善行而“得道多助”,在魔法、仙女或者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下,实现内心的愿望,获得圆满的结局。奇幻小说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理性与任性、勇敢与懦弱、自私与无私等价值观念的直观对照,传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启示,从而引导儿童读者在善与恶做出正确的伦理抉择。除了正面的道德榜样和反面的魔鬼恶棍之外,儿童文学中还经常出现回头浪子形象。这类角色最初犯了错误,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或者使他人陷入危难之中。但他们获得经验教训之后迷途知返,回到了正确的道德轨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儿童,既不像故事中的道德英雄那么伟大高尚,也不像负面人物那样坏到极端,而是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的普通孩子。正在经历伦理化过程的少年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压制自身的本能与冲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犯错误,但慢慢增强的伦理意识又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犯错之后往往会处于纠结惶惑中。从小说中那些迷途知返、重新受到朋友肯定和社会接纳的艺术形象身上,读者可以重拾生活的信心,获得改正错误、弥补过失的勇气。第三章通过分析英国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形象,阐述了这类小说在儿童的道德角色认同方面的价值。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读者培养为社会所期待的绅士或淑女,是英国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的主要伦理意图。那些以男孩为目标读者的男生故事和冒险故事通过塑造一系列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的男孩或者男子汉形象,以培养勇敢、刚毅、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绅士为诉求。这些人物形象为读者提供了可供模仿的绅士范例,有助于男孩伦理角色和道德身份的认同。女生故事则通过构建善良、纯洁的高贵淑女形象,引导女孩道德角色的认同。这些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为读者树立社会认可的道德典范,供儿童读者学习和模仿。小说中的性别角色定位是一种社会道德构建,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社会对不同伦理角色的期待,让他们明白无论一个人以何种身份在社会上立足,都需要遵守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作出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选择。不可否认,英国的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蕴含了一些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或伦理环境中,小说主人公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强、勇敢的道德品格,正义、公平的伦理精神,以及对朋友忠诚、侠义的态度,是永远值得儿童读者借鉴和学习的。第四章通过分析科幻世界中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科学行为,阐述科幻小说在儿童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催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英国科幻小说的主潮是“反科学主义”的,其表征是在英国那些经典的科幻小说中,人类的未来都是阴郁暗淡的。“反科学主义”并非反对发展科学,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只要有了科学就能够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唯科学主义”信条。当普通大众还在为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舒适而盲目乐观的时候,那些敏感的科幻小说家却开始反思和揭示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预测没有道德引导和规范的科学活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与威胁。科学发展的原初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便利和富足。然而,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偏离“造福于人类”这一原初的伦理目标,反而成为危害、威胁、甚至毁灭人类自己的工具。英国科幻小说通过精彩的情节、时尚的主题、大胆的想象,引发读者去关注那些被科学的璀璨光芒暂时遮蔽的伦理问题,引发读者反思科技的效应和人类的未来命运。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科学技术及其产品往往表示出极大热情。作为未来的科学技术人员或潜在的科技成果的消费者,他们所秉持的科学伦理观念和未来从事的科学技术活动,很有可能对人类的前途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科幻小说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儿童读者从小培养科学道德责任感、建构科学伦理观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通过说教、推理等相对枯燥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科学伦理规范,科幻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警示或者示范,让读者认同现有的科学伦理规范,也引发读者质疑和反思。科幻小说描述的人类未来前景阴郁、悲观,对儿童读者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使儿童读者理解科学与道德背离的恶果;科幻小说中那些聪明勇敢的正面科学家形象,则对读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帮助读者在审美的愉悦中形成对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与恰当判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结语部分综合概括了文学阅读在儿童的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是儿童心理成长和道德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能够让儿童从阅读的快感、审美的愉悦中获得教益。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读者认知的启迪、情感的熏陶、道德的教化、伦理身份的认同,使儿童逐渐达到认知的自主、情感的自觉和道德的自律,从而对儿童的精神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儿童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伦理观念不断更新,伦理意识不断增强。

二、尊重读者 善待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尊重读者 善待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抓住词语感情色彩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以《猫》群文阅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阅读文本与学习目标
    (一)“1+N”的选择
    (二)学习目标
二、学习单
三、活动展示
四、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二)商榷之处
    (三)展望
        1.引导学生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引导学生积累鉴赏语言的方法策略
        3.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文品格

(2)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和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概述
    (一)灾难与灾难报告文学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发展史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精神内涵
    (一)歌颂典型人物,弘扬英雄精神
    (二)审视灾难事件,彰显反思精神
    (三)关注个体生命,传递生命意识
三、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多元叙事视角的融合
        1.全知视角
        2.限知视角
        3.转换视角
    (二)叙事结构:线型、非线型结构的灵活运用
        1.线型结构
        2.非线型结构
    (三)叙事类型:“大叙事”与“小叙事”交相辉映
        1. “大叙事”
        2. “小叙事”
四、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与不足
    (一)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价值
        1.文学价值:拓展写作空间,提供经验借鉴
        2.新闻价值:传递灾难信息,进行深度报道
        3.历史价值:记录灾难历史,留存灾难记忆
        4.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
    (二)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不足
        1.缺少深度
        2.缺乏文学性
        3.创作趋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史料部分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从历史形象到文化形象——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的历史与理论溯源
    第一节 成吉思汗的英雄之路
    第二节 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两个面向
        一、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积极因素
        二、成吉思汗历史形象的争议因素
    第三节 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理论溯源
        一、历史文本与文化文本——一个新历史主义的视角
        二、作为文化符号的成吉思汗——文化符号学的启示
        三、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他者”
        四、英雄的神性与人性——成吉思汗形象及文学体裁的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第一节 史诗、史传与长篇小说——蒙古叙事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蒙古民族的叙事史诗——《蒙古秘史》
        二、史传文学的典范——17、18 世纪蒙古历史文学作品
        三、蒙古叙事的集大成者——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
    第二节 “异国形象”的变迁——国外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西方作品中的“东方想象”——20 世纪以前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
        二、形象学的“憎恶”模式——瓦西里·扬的《成吉思汗》
        三、英雄的心灵成长史——井上靖的《苍狼》
    第三节 从“宏大叙事”到多元叙事——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宏大叙事”与完美形象——20 世纪80-90 年代初小说中的成吉思汗
        二、“微观叙事”与多元视角——包丽英的《成吉思汗》
        三、多声部叙事与生态书写——听冉平讲《蒙古往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第一节 国外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新历史”纪录片——BBC纪录片《成吉思汗》
        二、跨文化碰撞中的英雄成长史——《蒙古王》中的成吉思汗
    第二节 国内影视作品中的成吉思汗形象
        一、作为“他者”的母亲与成吉思汗的成长之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成吉思汗形象的全景呈现——电视剧《成吉思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吉思汗陵祭祀和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第一节 成吉思汗陵祭祀
        一、英雄的陨落
        二、成吉思汗陵祭祀的历史与现在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旅游文化形象
        一、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二、成吉思汗主题文化旅游策略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附录 ——对约翰·曼的访谈
    英文原文
    汉语译文
致谢

(4)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实视野之下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犀利辛辣的国民性批判
    第二节 追根溯源的教育批判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体制批判
第二章 双重视域之下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对西方文化的评判
    第二节 对东方文化的回望
    第三节 对理想文化的构想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中的历史拷问
    第一节 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
    第二节 对“历史问责”的关注
    第三节 对复杂人性的探讨
第四章 生命体验之中的家庭审视
    第一节 女性婚姻境况的眷注
    第二节 亲子关系的动态书写
    第三节 乞愿终养的反哺愿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叶广芩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依据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叶广芩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渊源
    1.1 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1.1.1 家族变迁中产生的悲悯情怀
        1.1.2 挂职秦岭期间的生态思考
    1.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1.2.1 萨满文化中“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
        1.2.2 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
        1.2.3 佛家“因果轮回”观念的影响
    1.3 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
        1.3.1 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矛盾冲突
        1.3.2 生态整体主义下的尊重生命
第二章 叶广芩作品中的自然生态美
    2.1 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2.1.1 太白药草奇
        2.1.2 农家野菜香
        2.1.3 秦岭百花艳
    2.2 形态各异的动物形象
        2.2.1 可爱的生灵
        2.2.2 可敬的生灵
        2.2.3 可悲的生灵
    2.3 山川森林的原生态美
        2.3.1 山野静寂神秘之美
        2.3.2 地貌雄奇险峻之美
第三章 叶广芩作品中的人文生态美
    3.1 敬畏自然的精神生态
        3.1.1 万物平等,一视同仁
        3.1.2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3.2 古韵悠扬的文化生态
        3.2.1 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
        3.2.2 生动形象的历史传说
    3.3 善恶交织的复杂人性
        3.3.1 冷酷无情的破坏者
        3.3.2 正直善良的保护者
        3.3.3 充满神性的边缘人
第四章 叶广芩作品的生态审美价值
    4.1 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4.1.1 发人深省的动物悲剧
        4.1.2 令人向往的生态和谐美
    4.2 促进生态审美教育的开展
        4.2.1 确立正确的自然观
        4.2.2 养成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
        4.2.3 培养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图画书研究 ——以“儿童哲学智慧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提高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需要
        2.画书的盛行
        3.儿童哲学的启示
    (二)文献综述
        1.外已有研究
        2.内已有研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3.创新点
    (五)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道德的可教性
        2.儿童哲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儿童哲学教育中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理论基础
    (一)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道德判断与儿童道德判断能力
        2.道德判断能力提高的标志
        3.道德判断能力与道德行为的关系
        4.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因素
    (二)画书阅读中的儿童道德判断
        1.画书简述
        2.画书阅读中儿童道德判断的形式
        3.画书阅读中儿童道德判断的依据
三、“儿童哲学智慧书”的概况与具体分析
    (一)“儿童哲学智慧书”画书概况
        1.作者简介
        2.画书简介
    (二)“儿童哲学智慧书”画书的开发理念
        1.帮助儿童正确认知自我
        2.帮助儿童正确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三)“儿童哲学智慧书”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框架
        1.维度的确立
        2.维度的具体分析
    (四)“儿童哲学智慧书”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具体分析
        1.道德主题的丰富与深入
        2.主人公社会角色的变化
        3.道德情境的更替
        4.道德问题的强化训练
        5.编排设计的隐性教育因素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
四、“儿童哲学智慧书”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启示
    (一)对画书设计者的启示
        1.更新设计理念,关注儿童道德
        2.挖掘道德主题,贴合儿童认知
        3.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儿童情感
        4.深化道德问题,训练儿童思维
        5.合理安排文,发挥隐性功能
        6.创新编排方式,激发书活力
    (二)对教师以及家长的启示
        1.注意道德内容,构建儿童道德自我
        2.激发道德思考,深化儿童道德自我
        3.鼓励自发阅读,培养儿童道德情感
        4.关注儿童自我解读,塑造道德个体
五、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儿童哲学智慧书”的中心问题
附录B “儿童哲学智慧书”中的道德问题
附录C “你是动物吗?”追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寂静的春天》:化学技术危机与寓言式书写形态
    2.1 化学技术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2.2 科普寓言式的叙事结构
    2.3 生态信息传播与技术批判的功能显现
    2.4 “寂静”的意蕴指向及警示
第3章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核危机与口述史书写形态
    3.1 核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3.2 多声部与口述实录式的叙事结构
    3.3 对话场景与灾难再现的功能阐释
    3.4 “悲鸣”的意蕴指向及警示
第4章 《守望家园》:生存危机与诗性散文式书写形态
    4.1 生存危机与作者写作意图
    4.2 诗性散文式的生态叙事
    4.3 生态信息普及与教育启示功能
    4.4 “家园”意识复归与“守望”意蕴的实现
第5章 三个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的差异与汇通
    5.1 非虚构生态危机文本的差异性指向
        5.1.1 生态危机类型的差异性
        5.1.2 生态危机文本结构的差异性
    5.2 非虚构书写形态的共同旨归
        5.2.1 文本意蕴: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5.2.2 预警功能:科技利用的合理化与人类行为的合法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当代道德教育叙事的存在论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析出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叙事迷茫
    第一节 叙事:一种重要的道德教化方式
        一、“叙事”及相关概念的辨清
        二、从生活迁移到道德教化中的叙事
        三、道德教育叙事及其一般实践形态
    第二节 陷溺于“故事”观念中的道德教育叙事
        一、“故事”观念:一种关于叙事的思维方式
        二、陷溺于“故事”观念的道德教育叙事研究
        三、陷溺于“故事”观念中的故事形态叙事
        四、陷溺于“故事”观念中的讲述形态叙事
    第三节 “故事”观念对理解“叙事”的限制
        一、在叙事认知上:认识空间的窄化与偏狭
        二、在叙事研究上:对本体性问题的忽视
        三、在叙事实践上:教育的知识化倾向严重
        四、在叙事德性上:存在着伤害人性的危险
第二章 超越“故事”观念的道德教育叙事探索
    第一节 “人”的发现与叙事伦理学的提出
        一、“人”在道德教育中的发现与重新确立
        二、以“人”为中心的叙事伦理学的提出
        三、叙事德育探讨的新方向:从“故事”转向“人”
    第二节 重视人生命体验的生命叙事
        一、生命叙事在道德教育中的提出
        二、生命叙事如何超越了“故事”观念
        三、已有研究的局限与困境
    第三节 回归人生活世界的生活德育叙事
        一、生活德育理念的提出与叙事思考
        二、生活德育理念中的叙事育德
        三、生活德育叙事如何超越了“故事”观念
        四、已有研究的局限与困境
    第四节 转向人:人是叙事动物
第三章 叙事与人的道德成长——基于存在论视角的思考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叙事
        一、历史发生学的缺憾
        二、《狼来了》只是告诫“不撒谎”吗
        三、人是一种叙事性的存在
    第二节 叙事的道德发生机制
        一、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与理由
        二、道德内生于对生活意义的寻求
        三、叙事在生活时空的交互中走向“意义”
        四、叙事对生活意义的寻求关联人的道德存在
    第三节 叙事与人的伦理生活构建
        一、伦理生活形态与叙事作用方式
        二、叙事与共同体伦理生活的建构
        三、叙事与个体伦理生活的建构
    第四节 叙事与人的道德自我发展
        一、自我是一个叙事产物
        二、人在叙事中建立关于自我的稳定性认知
        三、人在叙事中形成自我发展的意义性连续
        四、人在叙事中探察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方向
第四章 转向人的“叙事性存在”后的道德教育叙事
    第一节 重拾道德教育叙事的传统
        一、道德教育的古老叙事传统
        二、当代道德教育对叙事传统的丢弃
        三、在人的“叙事性存在”中重立道德教育叙事
    第二节 存在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叙事研究转向
        一、视点选择:从“故事”转向人的“叙事性存在”
        二、框架搭建:考虑“时间、空间与关系”三维
        三、内容构成:叙事伦理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实践关切:以透视“叙事交往”统摄故事研究
    第三节 存在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叙事实践转向
        一、地位:从边缘处境重回道德教育的中心
        二、性质:一种兼具存在感与美感的道德教育活动
        三、内容:以故事为依托展开不同时空间的互动
        四、形式:富有动态、多维、复合、生成特点的对话交往
        五、述者与听者:从单向教诲转向平等坦诚的心灵对话
第五章 道德教育叙事实例的解析与重构
    第一节 故事形态叙事的重构——以《我和动物交朋友》为例
        一、如何挑选或设计故事
        二、如何讲述与聆听故事
        三、如何从故事讲述导向价值教育
        四、如何结束对故事的讲述与探讨
    第二节 讲述形态叙事的重构——从《家人的爱》谈起
        一、如何引发儿童讲述的愿望
        二、如何进行生活的叙说与分享
        三、如何从叙说生活导向价值教育
        四、如何结束讲述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理据与预设
第一章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启蒙
    第一节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认知启蒙
        一、《丛林故事》:身份认同与伦理选择的寓言
        二、《柳林风声》:儿童伦理认知启蒙的教科书
    第二节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情感启蒙
        一、道德训诫故事: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
        二、《黑骏马》:动物视角与儿童情感的道德化
第二章 奇幻小说与儿童的道德内化
    第一节 反社会形象及其道德劝诫价值
        一、小霸王形象:自然天性的放纵
        二、伏地魔的毁灭:自私欲望的代价
    第二节 亲社会形象及其道德示范价值
        一、好孩子查理:美德的报偿
        二、少年哈利:社会认同的道德英雄
    第三节 迷途知返的羔羊形象及其道德动因
        一、迷途知返的罗恩: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
        二、改过自新的埃德蒙:从道德蒙昧走向道德成熟
第三章 学校故事、冒险故事与儿童的道德身份认同
    第一节 女生故事:英国淑女楷模
        一、《女教师;或小型女子书院》:家庭天使形象
        二、《小公主》:道德天使形象
    第二节 男生故事:英国绅士榜样
        一、英国的公学精神与绅士伦理
        二、《汤姆·布朗的学生时代》:年轻绅士的培养
    第三节 冒险故事:冒险英雄与绅士品格
        一、《珊瑚岛》:冒险英雄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金银岛》:冒险英雄的个人价值准则
        三、《所罗门王的宝藏》:冒险英雄的绅士理想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儿童科学伦理观念的建构
    第一节 科学与道德的背离及其伦理警示价值
        一、科技的滥用与文明的倒退
        二、享乐主义与人类的退化或终结
        三、科技与政治的合谋:人类的恶托邦梦靥
    第二节 科学家形象及其伦理启示价值
        一、理性的科学选择与正面的科学家形象
        二、任性的科学选择与负面的科学家形象
        三、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伦理及其启示
结语 在“悦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附录: 英国儿童文学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尊重读者 善待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抓住词语感情色彩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以《猫》群文阅读为例[J]. 高丹云. 语文天地, 2021(09)
  • [2]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研究[D]. 王婧萱.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成吉思汗文化形象塑造研究[D]. 张慧儒. 吉林大学, 2021(02)
  • [4]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D]. 王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叶广芩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意蕴研究[D]. 薛芳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图画书研究 ——以“儿童哲学智慧书”为例[D]. 苗冰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生态危机非虚构个案书写形态研究[D]. 权晓燕.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9]当代道德教育叙事的存在论转向[D]. 王雅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D]. 王晓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尊重读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