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发育不良54例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

胃黏膜发育不良54例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

一、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兰姗[1](2021)在《胃黏膜LGIN患者术后病理再评估临床意义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五大最常见恶性肿瘤,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胃癌在确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极低。2018年全球约784000[1]例患者死于胃癌,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胃癌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是胃癌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管理可以极大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不同临床指南对胃黏膜LGIN提供了不同的治疗原则,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接受的标准来评价和管理胃黏膜LGIN。目的:内镜活检是胃黏膜LGIN最重要的诊断工具,然而,内镜切除术后最终病理诊断可能与活检结果不同。对于胃黏膜LGIN,哪种病变应该切除治疗,哪种病变应该随访监测,目前没有普遍接受的指南。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活检证实的胃黏膜LGIN在内镜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及发生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对胃黏膜LGIN采取合理的治疗。并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这两种内镜切除术进行比较。方法:从2015年6月到2020年6月,从十堰市人民医院病理数据库中纳入74例活检诊断的胃黏膜LGIN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内镜切除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或胃癌相关的内镜下危险因素。比较两种内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4.93±10.43岁,男性占56.8%。主要病变部位在胃窦,占64.9%。以隆起型病变最多见,占60.8%。术后病理保持一致、升级、降级的比例分别为81.1%,16.2%和2.7%。单因素分析表明,病灶直径≥1cm、表面红斑、糜烂是内镜切除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病灶直径≥1cm(OR 18.2;P=0.027)是发生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0例患者进行了EMR,34例患者进行了ESD。ESD组的整块切除率(94.1%)和完全切除率(82.4%)明显高于EMR(65.0%,6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出血、穿孔发生风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部分内镜活检诊断的胃黏膜LGIN在内镜切除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病灶直径≥1cm是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在活检时需更加认真细致,必要时需内镜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两种内镜切除术在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风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SD的整块切除率及完全切除率更高,若病灶较大,评估EMR不能一次性完全切除,可以采用ESD术。

曹雅楠[2](2021)在《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具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可以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检出,包括炎症、腺瘤及腺癌,2019年新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胃异型增生(也称上皮内瘤变)定义为明确的肿瘤性病变,并且将锯齿状异型增生作为异型增生的一个亚型,分为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这一亚型也被称为锯齿状腺瘤,有研究发现锯齿状腺瘤有侵袭性行为,并可迅速进展为癌。目前,消化道锯齿状病变在结直肠较常见且研究较为广泛,国内外对于胃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研究较少,而且多为个案报道。锯齿状异型增生的临床意义未完全阐明。有关胃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免疫组化特征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少数锯齿状腺瘤。为探讨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病理意义,本研究采用常规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具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粘蛋白MUC1、MUC5AC、MUC6及Ki67表达模式的变化以及CDX-2、MLH1、P53的表达,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活检及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共108例,包括慢性炎症20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39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21例、腺癌28例,不包括肠上皮化生中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2.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进行MUC1、MUC5AC、MUC6、CDX-2、P53、MLH1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3.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Wilcoxon W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免疫组化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组织形态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表现为小凹上皮有锯齿状结构,粘膜固有层充血水肿伴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低级别和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的组织学特征是小凹有显着的锯齿状形态,通常存在微乳头结构且延伸到粘膜表面。低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细胞轻至中度异型性,核有极性且位于基底,可见核分裂象;腺体结构轻微紊乱。高级别异型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极性消失,腺腔表面易见大量异型核,核仁增大,强嗜碱性,核分裂象(包括病理性核分裂象)常见;腺体结构复杂、背靠背,显着紊乱。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表现为癌组织形成腺样锯齿状结构,浸润粘膜固有层或更深层。20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00岁(33-84),中位年龄55.50岁,≤60岁12例,>60岁8例,位于贲门2例、底体3例、胃窦15例;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男性3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8.92岁(41-75),中位年龄61.00岁,≤60岁18例,>60岁21例,位于贲门14例、底体9例、胃窦16例;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6.95岁(56-81),中位年龄66.00岁,≤60岁5例,>60岁16例,位于贲门7例、底体9例、胃窦5例;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3.89岁(52-82),中位年龄62.00岁,≤60岁9例,>60岁19例,位于贲门6例、底体15例、胃窦7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及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均好发于男性,性别比例及年龄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最常见于胃窦,其次是底体。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最常见于胃窦,其次是贲门。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最常见于底体,其次是贲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最常见于底体,其次是胃窦。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发病部位有显着性差异(P<0.05)。2.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免疫组化表达情况2.1胃型粘蛋白MUC1、MUC5AC、MUC6及CDX-2的表达2.1.1 MUC1的表达MUC1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7例(85.0%)阳性表达,弥漫表达于小凹上皮,其中14例强阳性表达,2例中等阳性,1例弱阳性。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1阳性37例(94.9%),其中30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3例表现为小凹上皮浅表部分强阳、中间及基底部分弱阳表达,2例斑驳强阳表达,表现为弥漫中等阳性和弥漫弱阳性表达各1例。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MUC1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15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3例仅表达于小凹上皮浅表部分,1例表现为小凹上皮浅表部分强阳、中间及基底部分弱阳表达,表现为弥漫中等阳性和弥漫弱阳性表达的各1例。28例腺癌MUC1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2例弥漫中等阳性表达,其余26例均为弥漫强阳性表达。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MUC1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2 MUC5AC的表达MUC5AC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9例(95.0%)阳性表达,其中17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弥漫中等阳性和斑驳强阳性表达各1例。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5AC阳性37例(94.9%),其中30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弥漫中等阳性和斑驳强阳性表达各3例,1例弥漫弱阳性表达。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MUC5AC全部为阳性表达,其中18例弥漫强表达于小凹上皮,2例斑驳强阳性表达,1例弥漫弱阳性表达。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MUC5AC阳性26例(92.9%),其中5例斑驳强阳性表达,其余21例均为弥漫强阳性表达。MUC5AC的表达水平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3 MUC6的表达MUC6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7例(35.0%)阳性表达,其中6例在小凹基底强阳性表达,1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阳性15例(38.5%),其中9例在小凹基底中到强阳性表达,5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1例强而弥漫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部。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阳性9例(42.9%),其中3例在小凹基底强阳性表达,3例在小凹中间及基底部弥漫弱阳性表达,2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弥漫强阳表达,1例在个别小凹上皮弱而弥漫性表达。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MUC6阳性16例(57.1%),其中10例弥漫中到强阳性表达,3例斑驳强阳性表达,1例呈弥漫中等阳性,2例呈斑驳弱阳性。MUC6的表达水平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4 CDX-2的表达CDX-2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11例(55.0%)阳性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CDX-2阳性31例(79.5%)。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CDX-2阳性14例(66.7%)。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CDX-2阳性26例(92.9%)。CDX-2的表达水平在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显着高于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2 Ki-67的表达Ki-67的表达模式在20例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9例表达于小凹全长、6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5例表达于小凹基底。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13例表达于小凹全长、16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10例表达于基底。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18例表达于小凹全长、1例表达于小凹中间及基底、2例表达于基底。Ki-67阳性表达率在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显着高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在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显着高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在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有4例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且在同一小凹中MUC6与Ki-67呈相同模式的不对称表达,即两者表达的位置高度重合,4例病变位于贲门或胃窦。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有7例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但未见MUC6与Ki-67的一致性表达现象。20例慢性炎症的锯齿状结构中未见Ki-67不对称表达现象。2.3 MLH1的表达10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均不存在MLH1表达缺失。2.4 P53的表达P53在20例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中全部为阴性表达。39例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P53阳性表达9例(23.1%)。21例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中P53阳性表达13例(61.9%)。28例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中P53阳性20例(71.4%)。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的P53阳性率显着高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P<0.05),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与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之间、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与有锯齿状结构的腺癌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粘蛋白表达与发病部位的关系在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MUC5AC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显着相关,发生在胃窦的慢性炎症锯齿状结构中MUC5AC的表达水平最高(P<0.05)。在其他类型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MUC5AC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无显着相关性(P>0.05)。MUC1及MUC6在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的表达与发病部位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胃粘膜有锯齿状结构的慢性炎症、低级别及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均好发于男性,其中慢性炎症和低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好发于胃窦,高级别锯齿状异型增生和腺癌好发于底体,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年龄及性别无显着性差异。2.MUC1和MUC5AC在胃锯齿状异型增生中弥漫强表达,提示胃锯齿状异型增生可能来源于小凹上皮。3.在胃锯齿状异型增生中MUC6明显表达在小凹中上部,Ki-67在小凹中呈不对称表达,且在高级别异型增生的同一小凹中MUC6均与Ki-67呈相同模式的不对称表达,提示在锯齿状异型增生中增殖带可能发生了上移。4.四类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均存在CDX-2的表达,提示有此结构的上皮具有肠型分化,且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异型程度越高肠型分化越明显。5.各类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均不存在MLH1缺失,P53蛋白过表达率在锯齿状异型增生中随着异型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提示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癌变过程可能与染色体不稳定有关。

王佳丽[3](2021)在《胃息肉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息肉(gastric polyp,GP)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154例GP患者为GP组和152例无GP患者为健康对照组。问卷调查由两组患者单独填写,分析GP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共306例研究对象,GP组154人,对照组152人,两组年龄、BM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焦虑、抑郁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轻度、中度、重度抑郁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两组抑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女性SAS评分、SDS评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不同息肉类型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与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1.胃息肉患者较健康人群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与焦虑、抑郁状态存在正相关关系。2.女性胃息肉患者较男性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3.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无差异。

谢双华[4](2020)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多中心前瞻性人群筛查队列中,探索并验证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危险因素及血浆预测预警蛋白标志物,构建高发区人群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为我国贲门癌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2005-2009年在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和山东肥城)的人群筛查项目,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暴露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二是制定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的精准调查方案,在不同热暴露特征的两组样本人群中(20名欧洲和52名中国高发区有烫热饮食习惯者)进行调查,验证可行性。评价第一口温度、平均温度、摄入量加权平均温度和食管内温度(intra-esophagealtemperature,IET)等指标对两组样本人群热暴露特征的量化能力。三是基于2015-2017年河南林州的人群筛查队列(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抽取筛查组20%的人群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ylori现症感染情况。结合H.pylori现症感染、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ylori现症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四是依托河南林州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选取年龄(±3岁)、性别1:1个体匹配的10对贲门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N)和贲门正常者,采集其血浆标本。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蛋白组学定量技术对前述4组血浆进行全谱分析,建立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差异蛋白表达谱,筛选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潜在血浆蛋白标志物。筛选标准为DIA检测蛋白表达量在贲门正常血浆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贲门癌或癌前病变血浆中处于较高水平(>5倍)。2.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该研究在本文第一部分基础上,建立多中心贲门癌人群筛查亚队列。利用当地覆盖全人群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长期肿瘤监测随访。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基线危险因素及贲门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采用Harrell’s一致性统计量(concordance statistics,C-statisti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研究结果1.3个高发区共计完成人群筛查21592人,检出贲门正常粘膜(normal cardia mucosa,Normal)/非萎缩性贲门炎(non-atrophic carditis,NAC)18356 例、萎缩性贲门炎(atrophic carditis,AC)/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1094 例、LIN 1117例、HIN150例、贲门癌118例。男性、年龄较高(≥50岁)、吸烟、无饮茶习惯、蔬菜水果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和烫热食品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和高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5.0kg/m2)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呈正相关(OR值均>1.0,P值均<0.05)。2.与IARC组调查对象相比,中国高发区组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热暴露明显较高,其摄入第一 口的时间更早(平均早5.6minutes)、温度更高(平均高9.5℃)、摄入量更多(平均多17g)、IET也更高(平均高18.6℃)。第一口温度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差,第一口 IET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好。3.调查人群H.pylori现症感染率为 41.34%(828/2003)。Normal/NAC、AC/IM、LIN和 HIN/GCA的H.pylori现症感染率分别为:39.29%、62.16%、55.91%和 52.17%。H.pylori感染与 AC/IM、LIN 和HIN/GCA 关联的 OR 值分别为:2.78(95%CI:1.70-4.53)、2.14(95%CI:1.47-3.10)和 2.29(95%CI:0.98-5.33)。4.共鉴定蛋白质1212个。与贲门正常组相比,LIN、HIN和GCA组分别获得差异表达蛋白149、170和89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各病变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生物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传导、上皮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迁移和黏附,以及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焦点黏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血小板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H pylori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和胃酸分泌等。本研究优先筛选出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和REG3A等8个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潜在分子标志物。5.截止2017年12月31日,21474例队列人群总计随访207179人年,平均随访9.7年,共收集贲门癌新发病例202例(男性125例,女性77例)。男性(HR=1.92,95%CI:1.36-2.70)、年龄较高(50-59 岁:HR=2.59,95%CI:1.75-3.85;60-69 岁:HR=4.50,95%CI:2.91-6.96)、无饮茶习惯(HR=1.80,95%CI:1.19-2.74)、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 次/周)(HR=1.31,95%CI:0.98-1.76)、葱蒜(HR=1.67,95%CI:1.08-2.58)和烫热食物(HR=1.37,95%CI:1.03-1.81)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家族中≥2 人曾患肿瘤:HR=2.05,95%CI:0.83-5.06)和高 BMI(25.0~29.9kg/m2:HR=1.28,95%CI:0.95-1.72)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6.贲门正常粘膜/非萎缩性贲门炎(Normal/NAC)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为44.30/10万,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AC/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分别为:227.07/10万、380.95/10万和4366.35/10万。AC/IM、LIN和HIN的贲门癌变风险较Normal/NAC分别增加:3.45倍(HR=4.45,95%CI:2.74-7.23)、5.67 倍(HR=6.67,95%CI:4.48-9.94)和 60.65 倍(HR=61.65,95%CI:40.19-94.55)。7.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的C-statistic为0.717(95%CI:0.679-0.75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20,P=0.625)。联合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警模型的C-statistic为0.834(95%CI:0.810-0.87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83,P=0.555)。结论1.男性、年龄较高(≥50岁)、无饮茶习惯、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烫热食物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高BMI(≥25.0kg/m2)以及H.pylori感染可能是高发区居民贲门癌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仅使用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第一口温度指标不能准确评价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真实热暴露。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应注意同时测量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暴露信息。本研究制定的精准测量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供使用。2.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 和 REG3A 等 8个蛋白可能为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3.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长期贲门癌癌变风险逐级升高,是贲门癌的癌前病变。4.基于前瞻性验证的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指标,初步构建的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发区人群筛查初筛和分流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刘秋雨[5](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郭玉虹[6](2019)在《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相对于经典型胃癌而言,EB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似乎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胃癌发生机制以及相对较好的预后。因此,尽管EBVaGC仅占胃癌总体的相对小比例,其应被视为胃癌的一个独特亚组进行研究和分析。虽然EBER-ISH被认定为确诊EBVaGC的金标准,但是其具体组织病理学特点仍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较比已确诊的EBVaGC病理切片,总结其与经典型胃癌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后续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可能的线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病例的组织切片,由两名高年资病理主诊医师,按照胃癌和EBER-ISH(+)的规范诊断标准,复查诊断,筛选出EBVaGC确诊病例,对其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统计,并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结果,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单纯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538例,经筛选符合EBVaGC诊断标准27例,占比5.02%。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43-76岁(57.48±8.33岁)。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间断上腹部疼痛,偶有呕血,黑便。27例肿瘤中25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贲门,1例位于胃底。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3年,27例患者均无瘤存活。肿瘤位于贲门1例,胃底1例,胃体25例。其中24例单发肿瘤,3例多发肿瘤。标本肉眼所见:27例均为溃疡型。肿瘤长径2-8cm。切面灰红、灰白色,晚期肿瘤边界不清、质硬。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呈条索状、小巢状。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嗜双色,核呈空泡状,核膜较厚,可见核仁,有的可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少见纤维组织。EBER原位杂交27例均显示核阳性,阳性信号均匀分布在肿瘤细胞核中,周围的非肿瘤细胞中不表达。免疫组化显示:所有27例CK8&18、CD3、CD4、CD8均为阳性。研究结论:EBVaGC是胃癌的一个独特的亚组,占世界上所有胃癌病例的约10%。本研究观察到EBVaGC显示出一些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包括男性优势,高龄易感倾向性,近端胃易感,溃疡型为主,及HE染色切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CD3、CD4、CD8均为阳性高表达的特点;以及EBVaGC相对较好的临床预后。然而,EBV在胃癌发生中的确切作用仍未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EBV感染、环境因素和EBVaGC遗传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

王晓雨[7](2019)在《高血糖与胃肠间质瘤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或向其分化的干细胞的间叶组织肿瘤。有研究表明高血糖可以通过ERK1/2-ETV1-KIT途径促进ICC增生,但高血糖与GIST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来探讨高血糖与GIST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索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7年6月因胃粘膜下肿物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且有明确诊断的858例患者的临床病历及胃镜和超声内镜资料,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胃粘膜下肿物的分布特征及超声内镜表现,以选择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合适的对照组,并通过对GIST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血糖水平与GIST之间的相关性。(2)收集内镜切除的GIST和平滑肌瘤标本,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糖尿病史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血糖水平GIST患者和平滑肌瘤患者肿瘤组织中ERK1/2、P-ERK1/2、ETV1、KIT的表达水平,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GIST和平滑肌瘤中相关蛋白的影响。(3)实验组设置6个浓度梯度,培养基中分别含有葡萄糖浓度为:100mg/dL、180mg/dL、450mg/dL、900mg/dL、1800mg/dL、4500mg/dL,对照组用等质量浓度甘露醇替代超过100mg/dL的葡萄糖浓度。GIST882细胞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中培养72h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活细胞数量,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Ki67,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2、P-ERK1/2、ETV1、KIT的表达水平;为了验证ERK1/2磷酸化对细胞的作用,葡萄糖浓度100mg/dL和450mg/dL组分别予U0126(10μM)干预,对照组予同等体积的DMSO,培养72小时后,检测活细胞数量及ERK1/2、P-ERK1/2、ETV1、KIT的表达水平。结果:(1)GIST和平滑肌瘤患者性别分布、BMI指数、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病比例、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水平及其他化验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IST患者更年长(P<0.001)且伴有2型糖尿病的GIST患者糖尿病病程较平滑肌瘤患者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GIST仅与更长的糖尿病病程相关(OR=1.012,P<0.05)而与年龄无关(OR=1.056,P>0.05)。GIST患者空腹血糖血糖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164,P<0.01),且为GIST危险度分级的暴露因素(OR=1.451,P<0.05),而平滑肌瘤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r=-0.032,P>0.05)。GIST和平滑肌瘤患者BMI与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2)共计26例GIST标本纳入研究,血糖正常组15例,高血糖组11例,均为极低危或低危险度。与血糖正常组相比,GIST中KIT(P<0.05)、ETV1(P<0.05)、P-ERK1/2(P<0.01)蛋白表达量增加,有统计学差异;而ERK1/2(P>0.05)蛋白表达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平滑肌瘤几乎不表达ETV1和KIT,而ERK1/2磷酸化水平在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3)GIST882活细胞数量、ERK1/2磷酸化水平、ETV1和KIT表达量均呈现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升高,450mg/dL时最高,较100mg/dL组(G100)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1,P<0.01,P<0.01,P<0.001),450mg/dL组(G450)细胞Ki67阳性率也高于100mg/dL组(P<0.05)。给予U0126抑制ERK1/2磷酸化后,G450+U0126组GIST882细胞ERK1/2的磷酸化水平较G450+DMSO组明显降低(P<0.001),活细胞数量减少(P<0.001),同时ETV1(P<0.01)和KIT(P<0.001)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而G100+U0126组ERK1/2磷酸化水平及活细胞数量、ETV1、KIT的表达量较G100+DMSO组均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与GIST的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且是GIST危险度分级的暴露因素;高血糖可以上调低危/极低危GIST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且伴有ETV1和KIT表达增加;高浓度葡萄糖可以通过ERK1/2-ETV1-KIT途径促进GIST882细胞增殖。

王贤[8](2019)在《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浸润癌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病理诊断与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越来越多出现在临床上。上皮内瘤变是用于描述“细胞或结构产生变化的一系列疾病”的术语,它提示了潜在的分子生物学异常改变,这种分子生物学的异常可导致上皮内瘤变进展为浸润癌。胃上皮内瘤变指明确的上皮肿瘤性增生在细胞和结构上发生了异常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并没有突破胃粘膜上皮层基底膜,故其没有发生浸润性改变。2010年出版的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给出了胃黏膜活检时诊断胃上皮内瘤变的分类,并将胃上皮内瘤变分成了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目前胃镜活检仍为诊断胃内病变的主要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很多首次胃镜活检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术后整体病理提示已经合并浸润性癌变,这使得外科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很是困惑:如已合并浸润性癌变而未行胃癌根治性切除则治疗不足;如未合并浸润性癌变而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则有过度治疗之嫌。因此,本研究将对78例首诊胃镜活检病理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内镜活检胃内病变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浸润性癌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住入院的78例首次胃镜活检病理胃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标本结果分成癌变组(67例)和非癌变组(11例),纳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变化、血液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和肿瘤镜下特点为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差异。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取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危险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判断各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对浸润性癌变的影响情况,P<0.05判断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用OR值和95%可信区间表示。最后绘制胃镜活检为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ROC曲线并计算线下面积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组间存在差异的有患者年龄(P=0.003)、病灶合并溃疡(P<0.001)、分化程度(P=0.01)、超声胃镜下肿瘤T分期(P=0.015)、肿瘤直径(P<0.001),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后得出肿瘤直径(OR=4.25,95%CI:1.0317.47,P=0.045)和病灶合并溃疡(OR=11.08,95%CI:1.01121.94,P=0.049),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P>0.05)、分化程度(P>0.05)、超声胃镜下肿瘤T分期(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单因素分析可知患者年龄、病灶合并溃疡、分化程度、超声胃镜下肿瘤T分期、肿瘤直径为胃镜下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合并浸润性癌变的相关风险因素。病灶直径与病灶合并溃疡是胃镜下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合并浸润性癌变的独立风险因素。对于胃镜下病理活检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如其病灶直径较大或病灶表面合并有溃疡,需警惕该病灶已经合并浸润性癌变的可能,避免治疗不足的发生。本研究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对于这些风险因素的研究尚不够全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张凤君[9](2019)在《胃息肉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病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胃息肉检出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探讨影响二者的潜在因素,为预防胃息肉发生及H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共计109,150例。总共4,515例良性上皮性胃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包括多发息肉患者1,639例,单发息肉患者2,876例。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胃息肉检出率及病理类型构成比,并探讨年龄、性别和Hp感染等因素与胃息肉发生的相关性。2.收集自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正常人群(年龄≥18岁),共计51,299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尿素酶抗体确定Hp感染状态。收集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提供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Hp感染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经济状况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胃息肉总检出率的动态变化:胃息肉的检出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R2=0.95),从2007年的1.5%增加到2017年的7.1%。进一步分析表明胃多发息肉和单发息肉的检出率呈现相似的升高趋势,提示胃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胃息肉检出率与年龄的相关性:胃息肉的内镜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R2=0.99),直达高峰。≥70岁患者的胃息肉检出率与60-69岁年龄段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多发息肉与单发息肉的检出率也呈现类似变化趋势,表明年龄与胃息肉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3.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检出率:胃底腺息肉与增生性息肉的检出率均逐年升高(R2=0.95,R2=0.86),其中胃底腺息肉占比逐年升高,而增生性息肉占比逐年下降。这些结果表明胃底腺息肉的发病风险有加速增加的趋势。4.Hp感染率:胃息肉患者的Hp感染率为20.8%,显着低于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Hp感染率(32.3%,P<0.001),表明Hp感染可能与胃息肉的发生呈负相关。而且胃底腺息肉的Hp感染率(9.3%)明显低于胃息肉患者的Hp总感染率和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Hp感染率(P<0.001),进一步表明胃息肉发生风险与Hp感染的负相关关系。5.Hp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健康查体人群的Hp感染率为31.9%(16,382/51,299)。男性、年龄、吸烟、饮酒、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居住地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均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Hp感染率随时间动态变化趋势:1950年-1959年出生的人群Hp感染率最高,此之后出生人群的Hp感染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01);男性和女性的Hp感染率也呈现类似的出生年代效应。7.经济状况与Hp感染率的相关性:随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逐年增加,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模型符合幂函数分布(R2=0.91和R2=0.99,P<0.01和P<0.001)。本结果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与Hp感染率下降相关,经济状况改善可能会降低Hp感染率。结论:1.胃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胃底腺息肉的发病风险有加速上升的趋势。Hp感染率的下降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可能与此相关。2.男性、年龄、吸烟、饮酒、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居住地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均是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Hp感染呈现明显的出生队列效应,这可能与经济状况的改善相关。

王芙蓉[10](2017)在《胃粘膜瘤变过程中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肿瘤死因排名第二,目前胃癌发生机制尚未明了,进展期胃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仅30%。目前关于胃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很多,但尚无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常胃粘膜组织、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腺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目的检测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胃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分子,筛选胃癌分子标志物,评估差异蛋白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为胃癌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选取150例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胃组织标本,分为5组:正常胃粘膜组织、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腺癌的典型病变各30例。2)手工显微切割选取目标组织,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Label-free)联合液性色谱质谱(LC-MC/MC)检测各组总蛋白质表达谱,筛选各组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再利用Maxquant软件进行蛋白质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3)在制作组织芯片后,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对ERGIC1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应用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将ERGIC1基因转染至人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及BGC-823,进行MTT及细胞凋亡实验,以检测过表达ERGIC1基因对胃腺癌细胞SGC-7901及BGC-82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4)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91例胃癌组织芯片中FAM83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5)分别应用RNAi靶向沉默和慢病毒目的基因转染技术敲减或过表达胃癌细胞中FAM83D基因的表达,同时进行细胞计数、MTT实验、克隆形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transwell侵袭实验,以检测FAM83D基因靶向敲减或过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功能学的影响。6)通过裸鼠成瘤实验,观察靶向沉默FAM83D基因对胃腺癌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7)Western blot检测靶向沉默或过表达FAM83D基因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1)根据LC-MS/MS检测结果及生物信息学分析,5组不同瘤变阶段的胃组织间的差异蛋白种类为355个(以标准大于或小于1.2且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LC-MS/MS检测结果及分析发现,在正常胃组织,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胃粘膜及粘膜内癌组织中,ERGIC1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DNA-PKcs表达量逐渐上升;含有160例样本的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LC-MS/MS检测结果中ERGIC1及DNA-PKcs的表达趋势。3)在人胃腺癌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ERGIC1的过表达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4)根据LC-MS/MS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正常胃粘膜与粘膜内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蛋白质数目为55个(以标准大于2且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粘膜内癌组织中FAM83D表达量升高尤为明显。此外,以本中心291例临床样本制作的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正常胃粘膜和粘膜内癌组织中FAM83D蛋白的表达差异。随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Oncomine数据库信息分析表明FAM83D表达水平与胃癌病人的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同时还与胃癌的大小、分化及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5)靶向沉默胃癌AGS和SGC-7901细胞中FAM83D基因后,MT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细胞活力、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检测显示,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胃癌细胞处于G1期的细胞增加,停滞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而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转移能力减弱。相反地,过表达FAM83D后,胃癌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增强,处于G1期细胞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增多,迁移能力及转移能力增强。6)靶向沉默FAM83D基因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AGS在裸鼠皮下成瘤。7)靶向沉默AGS和SGC-7901细胞FAM83D基因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β-catenin及下游蛋白cyclinD1、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过表达FAM83D基因后,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β-catenin及下游蛋白cyclinD1、c-My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常胃粘膜组织、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腺癌),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及靶向分子治疗标记物的潜能。DNA-PKcs和ERGIC1的差异表达与胃癌的发生过程有关;DNA-PKcs和ERGIC1分别是潜在的胃癌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尚需后续研究证实。FAM83D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病人的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期之间呈负相关,且与胃癌的直径大小、分化及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显着相关。FAM83D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FAM83D具有成为胃癌预后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的潜在价值。

二、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胃黏膜LGIN患者术后病理再评估临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2.临床病理特点和定义
    3.内镜切除操作步骤
    4.统计分析
三、结果
    1.基线信息
    2.内镜切除术后发生病理升级单因素分析
    3.内镜切除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多因素分析
    4.EMR与 ES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八、致谢

(2)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胃息肉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研究人群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
        2.2 评分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胃息肉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标
技术路线图
第1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
    第1节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内镜检查
        2.4. 质量控制
        2.5.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内镜筛查依从性
        3.2. 研究对象调查特征分布
        3.3.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2节 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精准调查方案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烫热饮食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测量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自我报告的烫热饮食热暴露特征
        3.2.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摄入过程特征
        3.3.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客观测量的热暴露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3节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
        2.5. 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6.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H.pylori感染与未感染对象基本特征
        3.3. H.pylori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4节 基于DIA(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质谱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的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蛋白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血液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贲门各级病变研究对象血浆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3.3. 潜在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蛋白标志物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2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基线流行病学调查、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4. 队列随访及结局
        2.5. 质量控制
        2.6.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2.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3. 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章
文献综述 Ghrelin基因主要产物与上消化道癌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及仪器
    1.3 研究方法
        1.3.1 组织处理
        1.3.2 组织H&E染色
        1.3.3 EBER-ISH
        1.3.4 免疫组化染色
        1.3.5 EBVaGC诊断判定标准
        1.3.6 EBVaG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的观察
二、结果
    2.1 临床数据
    2.2 病理学特征
        2.2.1 肿瘤部位
        2.2.2 大体检查
        2.2.3 组织学病理
        2.2.4 EBER-ISH
        2.2.5 免疫表型
三、讨论
    3.1 EB病毒
        3.1.1 EB病毒的主要特征
        3.1.2 EB病毒株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
        3.1.3 EB病毒与疾病
    3.2 EBVaGC的流行病学特征
        3.2.1 地理分布
        3.2.2 年龄和性别分布
        3.2.3 风险因素
    3.3 EBVa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3.3.1 临床病理特征
        3.3.2 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
        3.3.3 EBVaG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3.3.4 EBVaGC中的局部免疫
    3.4 EBVaGC的治疗
        3.4.1 早期EBVaGC的治疗
        3.4.2 晚期EBVaGC的治疗
    3.5 预后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EB病毒相关性胃癌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血糖与胃肠间质瘤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及资料获取
        1.1.2 内镜治疗
        1.1.3 病理组织学诊断
        1.1.4 基本定义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胃SMT的临床特征
        1.2.2 胃GIST与平滑肌瘤特征分析
        1.2.3 不同危险度GIST分析
        1.2.4 糖尿病及其相关因素与GIST的相关性分析
    1.3 讨论
        1.3.1 GIST是起源于ICC的一种特殊类型胃肠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3 高血糖可能与GIST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1.4 小结
二、高血糖对GIS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收集及分组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胃GIST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
        2.2.2 胃GIST组织标本及平滑肌瘤组织标本Western blot检测
    2.3 讨论
        2.3.1 ERK1/2
        2.3.2 KIT
        2.3.3 ETV1
        2.3.4 高血糖对GIST的影响
        2.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2.4 小结
三、高浓度葡萄糖通过ERK1/2-ETV1-KIT途径促进GIST882 细胞增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胞系
        3.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GIST882 细胞增殖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GIST882 细胞ERK1/2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GIST882 细胞ETV1 表达的影响
        3.2.4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GIST882 细胞KIT表达的影响
        3.2.5 小结
        3.2.6 U0126对GIST882 细胞增殖及ETV1-KIT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高浓度葡萄糖通过ERK1/2-ETV1-KIT途径促进GIST882 细胞增殖
        3.3.2 高血糖与ERK1/2 磷酸化水平上调的起始点
        3.3.3 局限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基因学研究及治疗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浸润癌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材料及对象
        1.1 检查及手术相关器材
        1.2 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纳入危险因素
        2.2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胃息肉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病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胃息肉的发病趋势分析
    研究对象和材料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
        3 病理分型诊断
        4 Hp 检测
        5 主要溶液和试剂配制
        6 主要仪器和试剂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胃息肉总检出率的动态变化
        2 胃息肉检出率与年龄的相关性
        3 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检出率
        4 胃息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讨论
第二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健康查体人群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 健康查体人群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动态变化
        4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5 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性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胃粘膜瘤变过程中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胃上皮内瘤变蛋白质组学检测及生信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软件
        1.4 组织标本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手工显微切割
        2.3 蛋白质组学检测
    3 结果
        3.1 蛋白质组学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蛋白质鉴定及定量结果
        3.3 生信分析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ERGIC1及DNA-PKcs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1 实验路线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制作组织芯片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3 免疫组织评定标准
        3.4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蛋白质组学显示ERGIC1及DNA-PKcs表达倍数
        4.2 免疫组化显示ERGIC1及NA-PKcs表达倍数
    5 讨论
第四章 ERGIC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器材
        1.3 细胞株
        1.4 主要工作液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细胞样本qRT-PCR检测
        2.3 ERGIC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制备
        2.4 ERGIC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包装
        2.5 慢病毒感染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 细胞
        2.6 Western blot检测ERGIC1基因蛋白的过表达量
        2.7 MTT细胞活力检测
        2.8 细胞凋亡检测
        2.9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的效率
        3.2 慢病毒介导的ERGIC1基因过表达
        3.3 MTT检测结果表明
        3.4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
    4 讨论
第五章 FAM83D在胃癌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1.2 组织标本
        1.3 免疫组化
        1.4 细胞培养
        1.5 克隆形成实验
        1.6 MTT细胞活力检测
        1.7 质粒构建及RNA干扰实验
        1.8 Western Blotting 实验
        1.9 侵袭及迁移实验
        1.10 细胞周期分析
        1.11 裸鼠成瘤实验
        1.12 统计
    2 结果
        2.1 FAM83D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表达量升高
        2.2 FAM83D在胃癌组织高表达并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2.3 FAM83D影响细胞的增殖功能
        2.4 FAM83D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
        2.5 FAM83D调控细胞的周期
        2.6 FAM83D通过影响Wnt/β -catenin通路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2.7 敲除FAM83D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的生长
    3 讨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胃黏膜LGIN患者术后病理再评估临床意义探讨[D]. 兰姗.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2]粘蛋白及P53、MLH1在具有锯齿状结构的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曹雅楠.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3]胃息肉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 王佳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D]. 谢双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5]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6]EB病毒相关性胃癌临床病理分析[D]. 郭玉虹.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高血糖与胃肠间质瘤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王晓雨.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合并浸润癌危险因素分析[D]. 王贤. 皖南医学院, 2019(11)
  • [9]胃息肉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病趋势分析[D]. 张凤君. 青岛大学, 2019(03)
  • [10]胃粘膜瘤变过程中差异蛋白表达的研究[D]. 王芙蓉. 兰州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胃黏膜发育不良54例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