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干燥过程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中药干燥过程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一、Research on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Model in the Drying Process of Chinese Herb(论文文献综述)

喻芬[1](2021)在《枸杞真空-压力脉动联合干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枸杞是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改善视力、滋肝养肾、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由于鲜枸杞采收期短、易变质,采收后须及时趁鲜干燥以便于贮存。但现有的鲜枸杞干燥加工存在干燥时间长、有效成分损失大、皱缩剧烈、褐变严重等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鲜枸杞的质构特征,将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进行联合,应用于鲜枸杞干燥。以期提高枸杞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为鲜枸杞的干燥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研究枸杞在真空干燥(干燥温度:50、55、60、65、70℃)、压力脉动干燥(干燥温度:50、55、60、65、70℃;真空时间:1、3、5、7、9 min;常压时间:5、15、30、45、60 s)下的干燥动力学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并以水分活度、色差值、皱缩率、复水能力、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析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两种干燥方式对枸杞干燥品质的影响,为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的联合与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在上述基础上,选择对工艺较敏感的指标,通过测定不同干燥温度下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过程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变化规律,研究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的联合方式,比较联合干燥和单一干燥对枸杞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的影响。最后以时间转变点、干燥温度、真空时间和常压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平均干燥速率、总多糖含量、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BOX-Behnken响应面(BBD)法和中心复合设计(CCD)优选联合干燥的最佳干燥条件和响应值,筛选出适宜的干燥方法和工艺参数。结果: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具有显着影响。通过比较枸杞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的结果发现,压力脉动干燥的干燥速率高于真空干燥,且复水特性较好。而真空干燥下所得枸杞的色泽、形态、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优于压力脉动干燥。由此提出两种干燥方式的联合应用,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提高干燥效率与干品质量的目的。预实验结果显示,总酚与总黄酮类成分对干燥工艺参数较为敏感,因此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干燥过程中枸杞的质量变化规律。根据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在两种干燥方式下表现的变化规律,发现联合干燥方式应先压力脉动干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真空干燥直到达到目标含水率,且联合干燥方式考察的影响因素有:时间转变点(180、210、240 min);干燥温度(60、63、65℃);真空时间(3、5、7 min);常压时间(15、30、45 s)。在联合干燥下,枸杞的干燥速率显着大于真空干燥方式,而与压力脉动干燥没有显着差异,有效缩短了单一真空干燥方式下枸杞的干燥时间。联合干燥所得枸杞的水分活度值0.416~0.471之间,达到了安全水分活度的要求。当干燥温度为63℃,时间转变点为210 min,真空时间为5 min,常压时间为30 s时,枸杞的色差值最小,为19.78,真空干燥和压力脉动干燥下枸杞的色差值分别为10.71和31.47。联合干燥下的复水能力在63℃时较好,其RR值比在相同温度下的真空干燥高0.269~0.424,比压力脉动干燥的RR值低0.199~0.354。通过分析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发现联合干燥在降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损失方面也有一定优势。最后通过比较不同实验优化方法之间的实验结果发现,正交实验设计无法找出整个实验区域上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和最优值。BBD法和CCD法均能用来优化枸杞联合干燥的工艺参数,建立的回归模型显着,失拟项不显着,具有良好的模型拟合性和可信度,能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和最优值。而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CCD法在响应面设计层面优于BBD法,且通过CCD法所得枸杞的最优值大于BBD法,使枸杞具有更快的干燥效率和更优的干品品质。结论:真空-压力脉动联合干燥方式可克服并改善单一干燥方式的不足,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充分考虑到枸杞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的问题,同时提高枸杞的干燥效率及干燥品质。在三种实验设计方法中,CCD法优化得出的最佳干燥工艺参数较好,预测值最高且与实测值接近。本研究为中药材联合干燥工艺的发展与创新及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邓姣[2](2021)在《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林源特色活性物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非黄酮类天然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中,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由于晶体过大、化学性质不稳定等缺陷影响了其难以被有效吸收利用,导致其在食品、药品以及保健品等领域开发受限。因此,有针对性地改善Res上述缺点,成为现阶段白藜芦醇研究与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论文利用氨水改性的紫胶树脂铵盐(Shellac resin ammonium salt,SRAS)为负载基材,将Res高度分散于其中,分别通过静电纺丝(Electrospinning,ES)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制备了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开展了材料学表征和性能研究,并探究了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体外释放特性及释放机理。进一步通过掺入pH敏感型材料L-组氨酸(L-histidine,L-His),制备了具有pH敏感特性的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并最后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静电纺丝和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负载Res的固体分散体(SRAS/Res-ES和SRAS/Res-SD)。获得优化配方中SRAS、Res和无水乙醇的用量分别为2.0g、0.222 g和10 mL。在此条件下,静电纺丝制备的SRAS/Res-ES中Res的包埋率与负载率分别为79.06%、7.91%;喷雾干燥法制备的SRAS/Res-SD中Res包埋率与负载率分别为85.48%、8.55%。通过SEM、FT-IR、DSC和XRD等材料学分析表明:Res成功地包裹于SRAS中,SRAS/Res-ES和SRAS/Res-SD的粒径分别为843.75±162.99nm、28.97±4.68μm,Res均以非晶形式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且热力学性质更趋稳定。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固体分散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包埋前的Res,静电纺丝制备的SRAS/Res-ES 比 Res累积释放率高,且具有一定的肠溶性。(2)在前期最优配方条件下,加入pH敏感材料L-组氨酸(L-His),分别通过静电纺丝和喷雾干燥法制备负载Res的固体分散体(SRAS-His/Res-ES和SRAS-His/Res-SD)。材料学分析表明,加入L-His后,制备得到的SRAS-His/Res-ES与SRAS-His/Res-SD的微观形貌和粒径分布略有变化,形状均为表面较光滑的球体结构,粒径分别为898.08±173.62nm、30.63±7.5 μm。同时加入L-His后固体分散体的化学成分、非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加入L-His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加L-His的固体分散体和纯Res的抗氧化能力;在模拟人体胃液环境下2 h能缓慢释放Res,在模拟人体肠液前2h能快速释放Res,具有明显的突释现象,达到一定浓度后剩余的Res可持续缓慢释放,显示出一定的pH响应特性。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释放12h,SRAS-His/Res-ES与SRAS-His/Res-SD的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95.62%、55.02%,且SRAS-His/Res-ES表现出较好的pH响应特性。(3)分别对Res、SRAS/Res和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在模拟肠液下释放10h内的累计释放效果进行零级、一级、Higuchi方程以及Ketger-Peppas(K-P)动力学方程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Res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属于Fick扩散释放;SRAS/Res-ES和SRAS-His/Res-ES中Res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共同作用下的释放;SRAS/Res-SD和SRAS-His/Res-SD中Res的释放符合K-P方程动力学模型,以骨架溶蚀释放为主。(4)采用 MTT 法研究 了不同浓度的 Res、SRAS/Res-ES 和 SRAS-His/Res-ES 缓释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阳性对照为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结果表明,当 Res、SRAS/Res-ES、SRAS-His/Res-ES 的浓度≤120μM时,对HCT116细胞的抑制率<50%,属于药物不敏感或中度敏感,对HCT116抑制作用不显着;5-FU浓度在120~160 μM时,Res、SRAS-His/Res-ES 的浓度为 160 μM时,抑制率均可达到>50%,表示药物敏感,对 HCT116 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其中Res与SRAS-His/Res-ES缓释液在浓度为160 μM时的抑制率接近。SRAS-His/Res-ES能较为完全地释放出Res,同时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李俊峰[3](2021)在《基于UPLC-MS技术的仙芎骨康颗粒在骨关节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PK-PD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仙芎骨康(Xian-Xiong-Gu-Kang,XXGK)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并将PK与PD关联,建立PK-PD关联模型,进一步揭示仙芎骨康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用机制。方法1.对仙芎骨康有效成分进行文献调研,同时关注各成分药理作用,建立仙芎骨康治疗OA药效成分群,并确定能够代表仙芎骨康药效和OA病理进程的药效指标群;2.交叉韧带-半月板联合损伤手术造成大鼠OA模型,膝关节切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番红O(safranin O,SO)染色,研究大鼠膝关节病理变化,对OA模型进行评价;3.以病理状态大鼠为实验动物,对口服仙芎骨康后的大鼠含药血浆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仙芎骨康入血成分,同时对分析条件进行摸索与优化;4.利用UPLC和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器(quadrupole 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Qtrap-MS/MS),建立能够同时定量测定仙夸骨康入血成分群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同时测定各入血成分在药液中的含量;5.利用建立并通过验证的分析方法,以仙芎骨康入血成分群为分析目标,研究仙芎骨康在病理状态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6.利用PK研究时采集的含药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 OA 药效指标群,研究仙芎骨康治疗OA的药效学;7.进行PK-PD关联模型研究,采用不同方法拟合建模,通过拟合结果和比较不同方法拟合结果的异同,试图揭示仙芎骨康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1.仙芎骨康与OA相关药效成分群主要包括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阿魏酸、川芎嗪、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齐墩果酸、肉桂酸和绿原酸;与此16种成分和OA均密切相关的药效指标群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MMP-13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2.成功建立大鼠OA模型,与正常大鼠相比较,OA大鼠的软骨层和软骨表面都受损严重,软骨细胞明显减少。3.仙芎骨康给药后在OA大鼠含药血浆中检测到的入血成分主要有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肉桂酸、淫羊藿次苷Ⅱ、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4.成功建立含药血浆多成分定量测定的UPLC-Qtrap-MS/MS分析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CQUITY UPLCTM BEH C18(2.lmm × 100mm,1.7μm);流动相,乙腈(A)—0.05%甲酸-水(v/v)溶液(B);流速,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5 μL;梯度洗脱设置:0~20 min,10%~90%(A);20~21 min,90%~10%(A);21~25 min,10%(A);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离子快速切换和多反应离子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对多种成分同时进行检测。5.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线性、准确性和精密性,提取回收率较高且无明显基质效应,在一般实验条件下稳定性也较好;仙芎骨康提取药液中11种成分的含量从103.15到2569.12 μg/mL。6.PK数据显示,单次给药后,11种药物成分在体内吸收较快,体内达峰时间在0.12~0.67 h之间,半衰期在2.70~8.77 h之间,达峰浓度在8.78~830.61 ng/mL之间。PD数据显示,大鼠血浆中TNF-α、MMP-3、MMP-13和NO浓度显着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并出现药效滞后现象;IL-1β浓度有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仙芎骨康作用靶点可能与TNF-α、MMP-3、MMP-13和NO有关。7.单组分PK-PD模型研究显示,11种药物成分与TNF-α、MMP-13和NO的PK-PD模型拟合较好,说明相关性较强;采用AUC0-∞值、EC50值对各药物成分赋予权重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别对PK进行整合得到的整合药时曲线形状基本一样,与不同PD拟合结果均表明药物成分与TNF-α和MMP-13受体的结合能力更强,表明药物可能主要通过抑制TNF-α和MMP-13的表达起作用;PCA得到的整合PK(∑PK)与整合PD(∑PD)拟合效果更好,表明∑PK和∑PD更能代表药物的整体变化和作用效果;人工神经网络拟合的PK-PD模型预测能力较强,可对给药后的药效变化进行预估。结论建立的含药血浆多成分定量测定UPLC-Qtrap-MS/MS分析方法适合于仙芎骨康的多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PK研究。进一步PK-PD模型研究结果表明,TNF-α和MMP-13与各药物成分及∑PK相关性更好,提示仙芎骨康可能主要通过抑制TNF-α和MMP-13的表达起作用,而∑PK和∑PD更能代表药物的整体变化和作用效果。

陈泽麒[4](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的丹参提取过程监控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提取工艺是中药制药过程的重要单元,提取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实施过程监控以保证提取液质量,对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丹参药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天然产物传质规律、丹酚酸降解规律、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 E)以及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建立了丹酚酸的提取动力学模型和快速定量模型,并进一步开发了用于丹参提取过程监控的程序,实现了丹参提取过程丹酚酸含量的实时监控。本研究主要内容及学术成果如下:1.对丹参提取过程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以Fick第一扩散定律、分配平衡以及内外传质建立传质模型,同时进一步将传质模型与丹酚酸降解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推导出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LA)和丹参素(Danshensu,DSS)的提取动力学模型。采用敏感性分析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预测相对误差在5%以内,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此外,进一步考察了溶剂倍量、搅拌、温度对丹酚酸传质和降解规律影响。2.采用数据驱动结合机理研究方法建立了丹酚酸B、丹酚酸E(Salvianolic acid E,SAE)、紫草酸、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丹参素五个成分的提取动力学模型。首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优化了提取机理模型;接着,通过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考察了温度、p H和氮气流量与丹酚酸提取动力学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最后,对响应曲面法结果进一步优化建立提取动力学模型。模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测量值接近,说明模型可预测丹参提取过程丹酚酸含量变化规律。3.采用层次多变量分析(Hierarchical Multivariate Analysis,HMA)方法结合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和工艺参数,建立起丹参提取过程丹酚酸含量快速定量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NIR光谱数据进行降维,以提高工艺参数在建模中权重,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工艺参数、主成分得分、丹酚酸含量间非线性定量关系。与传统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相比,有效降低了工艺参数改变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建立的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能。4.基于Labview建立了丹参提取过程监控程序,可用于丹酚酸提取动力学模型拟合、快速定量模型训练以及丹参提取过程实时监控,并提出丹参提取过程质量一致性控制策略。

彭小进[5](2021)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檗(Phellodendron amu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树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组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黄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树皮内生物碱以及树叶和果实内精油的分离等方面,且采用的提取方法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黄檗为原料,设计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温和条件下黄檗植物材料的全组分溶解,并对溶解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精油,种子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组分分离,同时研究了其分别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C4C1Im][OOCCH3]/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设计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黄檗木质部的全组分溶解,并通过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对可能影响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溶解的阴离子类型,阳离子烷基侧链的长度,稀释溶剂的类型和离子液体摩尔浓度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动态流变学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可能的溶解机理进行还原。结果表明,最佳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为2.0 mol/L的[C4C1Im][OOCCH3]/DMSO,木粉最大负载量为4%,溶解反应温度为70℃,溶解反应时间为60 min。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主要通过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以断裂原植物材料中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实现纤维素分子链的解离,阳离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乙酰基和木质素分子链之间的醚键等反应实现了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三种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溶解导致了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塌陷,进而为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流出创造了条件。其次,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PBD)模型和Box-Behnken(BBD)模型对可能影响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和筛选并分别确定其通过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树皮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1.99 mol/L,液固比26 mL/g,超声辐照温度75℃,超声辐照时间4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01 mol/L,液固比25 mL/g,超声辐照温度79℃,超声辐照时间3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得到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22±0.20 mg/g和2.47±0.12 mg/g。而且,通过与其他生物碱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充分证明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用于生物碱分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种子中的精油和种子油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产物进行评价。经过单因素优化,PBD显着性筛选和BBD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条件,其中精油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6 mol/L,液固比24.90 mL/g,超声辐照时间23.46 min,超声辐照温度7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7 mol/L,液固比25.15 mL/g,超声辐照时间57.86 min,超声辐照温度6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分别为15.38±0.76 mg/g和393.57±19.03 mg/g,这与BBD模型预测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15.50 mg/g和401.13 mg/g高度吻合。同时,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与其他分离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有效的促进了精油和种子油得率的增加,且不会对精油和种子油组分产生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提取溶剂。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木质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借助传统的苯-醇方法制备同源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标准参照物,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材料的可识别度。根据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向黄檗木质部的离子液体溶液中依次添加丙酮/水(1:1,v:v),95%乙醇和去离子水实现了黄檗木粉的离子液体溶解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大程度的分离。其中再生纤维素材料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85.96%,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9.16%,而再生木质素组分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97.35%。而且,在植物材料溶解,再生和分离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晶类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且再生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难度。最后,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再生半纤维素和再生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其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为基质,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导电填料实现了再生纤维素表面双层导电网络的构建,促进了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再生纤维素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有效的削弱了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效应,而石墨烯则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促进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2的复合材料具备最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且复合材料的标准化电阻在周期性形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证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为基质,在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中,借助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O3S(CH2)4C1Im]HSO4)实现了糠醛的制备,有效的提高了糠醛的得率和转化率。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实现了糠醛的制备和萃取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糠醛在水相中的降解,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的引入为体系提供了足够多的酸性位点,加速了再生半纤维素的降解。通过优化得到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的最佳条件为: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催化剂,双相体系组成(甲基异丁基甲醇.·水=1:1,v:v),液固比40 mL/g,酸性催化剂的摩尔浓度0.10 mol/L,微波辐照时间40 min和微波辐照功率385 W,最佳条件下的糠醛得率和转化率分别为332.85±16.64 mg/g和51.36%。通过动力学拟合和Arrhenius方程对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性均相催化剂[HO3S(CH2)4C1m]HSO4将再生半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解聚制备糠醛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30.36%,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双相体系中糠醛得率的增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再生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酸性催化剂。以分离得到的再生木质素材料为基质,结合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通过季铵化反应和生色基团的包合制备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并评价了其紫外线防护能力。通过再生木质素的包合极大的降低了由于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二氧化钛为核的球形结构以氢键与再生木质素的生色基团酚羟基连接有效的降低了纳米微球的颜色,促进了其在紫外防护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以防晒指数和光催化活性为优化目标,对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中再生木质素和二氧化钛的质量组成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质量组成为再生木质素:TiO2=1:2,最佳组成的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的防晒指数为37.92,具备较强的紫外防护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紫外防晒剂。本研究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中实现了黄檗资源的有效溶解,并顺利的完成了植物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应用,为黄檗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刘军[6](2020)在《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文中提出金花葵富含生物黄酮,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离提取效果,而开发新型分离功能材料、提高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是实现高效分离的最佳途径。为指导花蕾和花的合理采摘,利用多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花蕾和花中总黄酮组成及含量差异。针对黄酮类分子印迹分离所面临的改善结合容量、提高选择性、传质机理解析等难题,利用量化计算、动力学模拟、分子对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功能单体的选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氢键的形成以及印迹识别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黄酮类分子和功能单体的结构、性质及其不同摩尔比例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花蕾质量远优于花,衣康酸(IA)是最好的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次之。采用双重聚合机理对I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和木质素进行双交联,构建了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QUE-MIP)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制备、优化及表征。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了QUE-MIP对槲皮素(QUE)、金丝桃苷(HYP)、异槲皮苷(ISO)、槲皮素-3’-O-葡萄糖苷(ISO-3’)、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HIB)和芦丁(RUT)的印迹相互作用。将理论研究和实验相结合,探讨了QUE-MIP的形成和印迹识别机理以及影响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QUE-MIP的印迹识别性能为QUE>ISO-3’>ISO>HYP>RUT>HIB,QUE-MIP2:4:6:22:9和QUE-MIP2:8:10:30:9是与吸附过程吻合最好的理论模型,适当的IA和EGDMA交联可以增强印迹识别性能。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技术将AM用于构建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制备、优化及表征。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玻璃化转变温度、静态力学性能、径向分布函数和均方位移的影响,以及结合分子对接方法对吸附位点、相互作用的大小和形成机制、聚合度和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FT试剂主要起增加链段数目的聚合作用,适当地接枝聚合AM和升温可以增强印迹相互作用,高浓度的吸附液可以提高QUE-MIP对HIB、ISO-3’和QUE的吸附量。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选择性和可重复性能研究了衣康酸交联木质素基聚合物和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吸附分离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印迹吸附材料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五个循环内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两种印迹吸附材料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9 mg/g和17.28 mg/g,在花蕾提取液中的总吸附量分别为8.63 mg/g(6 mg/m L)和8.27 mg/g(10 mg/m L)。本文提出的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新配置,提高了印迹识别性能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效率,为黄酮类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工业制备和高效分离以及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樊铭聪[7](2020)在《乌饭树树叶色素形成机理、消化及肠细胞转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饭树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药用植物资源,活性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多种营养和药理功能,是乌米饭的主要原料。乌米饭色泽靛蓝亮丽,气味宜人,是一种在江、浙、闽等地区有悠久食用习俗的传统健康谷物,在国内有广泛的消费人群。乌饭树树叶中植物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纺织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乌饭树树叶色素季节性强、稳定性差、制作工艺落后,限制了乌饭树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在于,色素的化学成分尚无统一定论、加工工艺研究较少,季节性差异明显等问题仍未有明确的解释。本课题以乌饭树树叶蓝黑色素为研究对象,以乌饭树树叶复杂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从中挖掘出色素前体物质;并通过对色素形成的辅助因素和反应过程进行探讨,初步提出色素形成的反应途径;随后,利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不同生长阶段乌饭树树叶中色素前体物质的变化情况,以解释色素季节性差异的原因;基于对色素反应底物的推断,进一步模拟色素反应过程,评估新型色素的应用潜力;最后,对色素体外消化行为和转运特性进行研究,以期验证色素潜在的有益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比较了全年乌饭树树叶制备乌米的色度变化情况,并对春季叶片和染米液中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针对春季乌饭树树叶和染米液样品进行检测,对其主要次级代谢物数据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模型,以揭示三批春季乌饭树树叶及三组染米液样品之间的差异性,并筛选出差异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果发现乌米表面蓝黑色随叶龄增加逐渐变浅,其中春季采摘的树叶染色效果最好。PLS-DA模型中筛选出的差异性代谢物推断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同时,针对乌饭树树叶色素的前体物、形成辅助因素及反应过程进行推测。利用UPLC-QTOF-MS分析鉴定乌饭树树叶中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以确定形成色素的化学物质基础;通过对比染米前后染米液中次级代谢物的变化,推测了色素前体物质的主要成分;通过乌饭树树叶中色素的形成辅助因素分析和反应过程中间产物检测,验证了色素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色素前体物主要为环烯醚萜苷类物质,酸性条件和β-葡萄糖苷酶是色素形成的辅助因素,氨基化合物是色素形成的底物之一。基于上述反应条件,首次提出乌饭树树叶色素形成的反应机制。然后,对乌饭树树叶中色素前体物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以分析色素季节性差异的原因。利用PLS-DA模型对不同生长阶段乌饭树树叶中非靶向次级代谢产物数据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同样地,也针对乌饭树树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PLS-DA分析,并基于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2PLS)模型对不同生长阶段乌饭树树叶中次级代谢产物与游离氨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乌饭树树叶样品组间差异性次级代谢物主要为三类化合物:第一类化合物是环烯醚萜苷类及其衍生物,第二类是绿原酸及其二聚体,第三类是黄酮苷类化合物,叶片中大部分差异性次级代谢物随叶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乌饭树树叶样品组间差异性游离氨基酸有九种;乌饭树树叶中次级代谢产物和游离氨基酸均与乌饭树树叶季节性密切相关,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呈色性能较好的氨基酸均与四~七月份树叶样品相关性较高。接下来,基于上述关键色素前体物的发现,选取外源甘氨基酸与乌饭树树叶汁反应制备蓝黑色素,评估其作为新型色素资源的贮藏稳定性。利用红外光谱和全波段扫描吸收光谱研究色素的特征吸收峰;在光照和避光贮藏实验中评估色素的保留率,在热加速贮藏实验中探究色素的热稳定性。结果发现,色素反应过程成功将C-N键引入了蓝黑色素,色素在可见光区585 nm处有特征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色素溶液色度均逐渐减退,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显着加速了色素色度的衰减。避光条件下,色素在弱酸性体系(pH=4.0、5.0和6.0)比高pH值体系(pH=7.0、8.0和9.0)有更好的色度保留率。在热加速贮藏实验中,色素在弱酸性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在碱性和强酸体系中,温和加热条件(<70°C)下蓝黑色调可保持稳定。进一步,对乌饭树树叶色素体外模拟消化行为进行探究。研究了色素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期间的稳定性;并分析色素对肠道中胰腺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来表征α-淀粉酶-色素复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色素在模拟胃肠消化阶段色度保留率随消化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模拟小肠消化阶段色度保持较好,色素保留率超过65%。猪胰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结果发现未加热和加热的色素对其酶活性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2.915和3.692 mg/m L。通过抑制动力学分析发现色素是一种非竞争性的抑制剂。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α-淀粉酶与色素结合后发生结构解折叠。圆二色谱分析发现色素改变了α-淀粉酶的二级结构以起到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合后其β-折叠的相对含量增加,α-螺旋和β-转角的相对含量减少。最后,分析乌饭树树叶色素对Caco-2细胞的生物毒性,并建立Caco-2细胞模型研究乌饭树树叶色素的转运特性,以评估色素在肠道阶段的吸收效果。结果发现,色素浓度在0.25~1.5 mg/m L时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组细胞存活率无显着性差异。色素在Caco-2细胞单层转运模型中呈现浓度依赖性,吸收形式是以扩散迁移为主的被动吸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对色素刺激Caco-2细胞后的胞内代谢物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得到28个差异性代谢物,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上调的代谢物有13个,下调的代谢物有15个,受主要影响的代谢通路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

宫瑞泽[8](2020)在《煮炸鹿茸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rt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临床常用的补益类名贵中药。新鲜鹿茸富含血液,若不及时加工极易腐败变质,现主产区仍多采用传统热水煮炸加工工艺,煮炸过程中伴随着美拉德反应的发生,易产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等微量有毒有害物质。本研究旨在研究热水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的生成机理、转化途径和调控策略。一、应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不同加工方式及不同部位鹿茸中5-羟甲基糠醛(5-HMF)和AGEs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同一部位冻干茸中5-HMF和AGEs含量显着低于煮炸茸(P<0.01),热水煮炸鹿茸中AGEs是非热加工鹿茸的1.246.19倍;同一部位排血茸中5-HMF和AGEs含量显着低于带血茸(P<0.01);蜡片中5-HMF和AGEs含量最高,骨片中含量最低。二、对影响加工鹿茸中AGEs形成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发现,热加工处理和参与反应的底物浓度是造成煮炸鹿茸中AGEs明显增多的重要因素。高温加剧了美拉德反应使热加工的煮炸茸中5-HMF和AGEs含量高于低温干燥的冻干茸;带血茸比排血茸富含能参与美拉德反应的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因此带血茸中5-HMF和AGEs含量高于排血茸;不同部位鹿茸中氨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的差异分布使其5-HMF和AGEs含量呈现出蜡片最高,粉片、纱片和骨片依次递减的规律。三、进一步通过构建葡萄糖-赖氨酸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美拉德反应体系,结合多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热水煮炸鹿茸中AGEs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pH值和烘烤温度对AGEs的产生影响最大,长时间较高温度的烘烤使煮炸茸中产生了较多的AGEs;动力学分析表明,烘烤过程发生褐变、生成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的活化能分别是6.72、89.34和164.77 kJ/mol,较煮炸过程需要更多的活化能,长时间的较高温度烘烤使煮炸鹿茸中产生了较多的AGEs。四、调整煮炸鹿茸加工工艺参数,寻找低AGEs鹿茸的加工方法,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弱酸水煮炸和降低烘烤温度确实能在保证鹿茸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煮炸茸中AGEs含量。本研究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热水煮炸鹿茸中AGEs的形成机制和调控方法,在保证鹿茸安全性的基础上为确定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的阻断和抑制策略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最终使鹿茸加工过程安全可控成为可能,对加强中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李坤[9](2020)在《根茎类中药材热风干燥的失水动力学模型及特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茎类中药材数量占总植物类中药材数量的80%以上,但由于中药材加工技术的滞后,导致中药材质量受限,并严重影响销量。因此,本文对根茎类中药材热风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干燥条件下的热风干燥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热量守恒定律、Fick定律和液态扩散理论建立了预测根茎类中药材在不同热风干燥条件下失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分析了不同干燥条件对根茎类中药材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根茎类中药材的干燥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以质量守恒定律、热量守恒定律、Fick定律和液态扩散理论为基础,对根茎类中药材的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湿物料干燥过程中的热量传递与水分传递的速率受不同干燥条件的影响。同时,湿物料的干燥过程都经历短暂的升速阶段和长时间的降速阶段。在升速阶段,增加干燥参量,可有效缩短预热时间,提高干燥效率;降速阶段,增加干燥参量可有效提高干燥速率,但干燥参量过高时,容易使干燥物料硬化,影响物料干燥品质。(2)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在热风温度、风速、空气的相对湿度和切片厚度多种干燥参量下预测根茎类中药材失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公式,同时,分别对根茎类中药材秦艽装载量为850kg、木香装载量为200kg和羌活装载量为60kg下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的数据与实际值可达90%以上的吻合度。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根茎类中药材在热风干燥时的失水过程。(3)对切片天麻和秦艽开展了不同热风干燥条件下热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热风温度、空气流速和减少空气相对湿度、切片厚度可有效提高根茎类中药材的有效扩散系数,其活化能的范围在3040 KJmol。(4)提升干燥速率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风温度,提高干燥品质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风温度和风速。温度50℃65℃之间,风速2.0m/s3.5m/s,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25%(根茎类中药材切片厚度0.4cm)时根茎类中药材的干燥速率最高、干燥品质最好。该研究工作可为制定根茎类中药材的干燥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荔淑楠[10](2020)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及平衡脱水干燥机制和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是我国临床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目前对当归新品种评价以栽培农艺学性状(如生长状况、抗病性、抗逆性、产量等),内在质量以挥发油含量、阿魏酸含量等少数指标评价为主,对不同品种当归从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道地产区当归的种植地区和采收加工集中,传统干燥方式存在着规模小而散、技术装备落后、干燥过程难控、干燥周期较长等问题,常造成药材性味劣变、活性成分(特别是药用有效成分)损失,以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下降,且加工费时耗力,易引起环境污染;对引进的平衡脱水干燥技术是否在当归药材干燥中适用等问题,开展了不同品种当归质量评价、当归干燥方法的筛选、平衡脱水干燥动力学及工艺优化等研究,以期为当归道地产区产地干燥加工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实现当归药材生产“优形”、“优质”,最终实现用药“优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促进整个道地产区中药的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目前当归品种选用和药材干燥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开展了当归优质品种评价、当归干燥方法筛选、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动力学及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化等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结果:以甘肃岷县当归新品种岷归1号(简称MG1)、岷归2号(简称MG2)、岷归4号(简称MG4)、岷归5号(简称MG5)、岷归6号(简称MG6)为供试材料,参照药典对不同品种当归性状、浸出物、显微结构及挥发油提取率进行比较,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及7种苯酞类活性成分,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当归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GC-MS和UPLC/Q-TOF MS技术对不同品种当归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综合分析。外观性状表明:MG2茎秆为绿色,其他品种均为紫色;表面及断面颜色由深到浅依次为MG6、MG2、MG4、MG5,MG1号;支根数MG6最多,MG4最少;MG1、MG5和MG6较其他品种气味较浓。显微结构显示:MG1淀粉粒最多,其次为MG5;MG5和MG6的油室碎片较多;MG1、4、6的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但MG2、MG5的导管集中于中部;MG1、MG4、MG6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比例在50%以上,MG2和MG5的比例小于50%;木部射线的平均大小MG4(141.47μm)>MG6(102.61μm)>MG1(85.99μm)>MG2(29.66μm)和MG5(29.76μm);MG2和MG5裂隙较其他组多。活性成分结果显示:MG1和MG6的醇溶性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阿魏酸和苯酞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MG5和MG1的有机酸和苯酞含量分别比MG4高51.75%和48.39%。PCA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当归中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油提取率、阿魏酸及7种苯肽类活性成分含量综合评分依次为MG1>MG4>MG6>MG2>MG5。UPLC/Q-TOF MS结果显示:5个当归品种的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P<0.05),MG2、MG4、MG5和MG6中的绿原酸、阿魏酸、色氨酸、阿魏醛等含量显着低于MG1含量(P<0.05),而藁本内酯、香豆素、牛角苷、棕榈素、原儿茶醛、亚麻酸等含量显着高于MG1(P<0.05)。MG2、MG5及MG6中的代谢物相近,与MG4的代谢物差异较大,此外,还鉴定出38个显着差异代谢物,涉及7种潜在的靶向代谢通路,不同品种当归都可能通过苯丙素类生物合成、类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的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类胡萝卜素、亚麻酸、亚油酸等代谢途径调节代谢物的合成。1.当归干燥方法的筛选,以“岷归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平衡脱水干燥(P)与新鲜(XX)当归和产地常用的阴干(Y)、晒干(S)、熏干(X)干燥方法在性状、显微结构(粉末制片、徒手切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薄层色谱、水分、浸出物、挥发油提取率、多糖含量、阿魏酸和7种苯酞类成分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和Y的当归色泽均匀鲜亮、表面皱纹疏松,外观品相较好;P与X当归的油室平均直径和淀粉粒含量均高于X与Y当归,熏干和晒干的当归裂隙较多,质地发虚;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导管的形态和表面的附着物直接影响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蒸发及代谢活动快慢,XX表面多孔,木质部和形成层具有较多的蜂窝状结构,导管周围的小空腔较多,P和X表面结构致密,光滑,表面有云状、片状层叠,形成层交界处细胞紧密,平滑,其中X导管表面有很多丝状沉积物,皮层有较多的孔隙,较疏松,酥脆,有一定的油滴聚集现象,表面含油率高,多孔结构导致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P形成层交界处油室清晰可见,S表面结构紧凑,有大量的小碎片及突起,Y表面呈不规则的多孔结构,表面致密,突起。S和Y形成层交界处明显较疏松。活性成分显示: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11种活性成分含量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P当归的阿魏酸、多糖、挥发油提取率、浸出物、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欧当归内酯A含量最高;不同干燥方式对当归抗氧化物酶活性影响显着(P<0.05),其中S当归中的SOD、CAT、POD和GSH酶活性最高,Y、X和P当归药材的SOD、CAT、POD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S当归样品总蛋白含量最低,P当归样品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SOD、POD、CAT及GSH酶活性与当归多糖、浸出物、总蛋白、挥发油提取率、阿魏酸及苯酞类成分显着相关(P<0.05);PCA结果显示:P>Y>X>S。由此得出:P条件可控、干燥效率高、干燥药材品质稳定,外观及内在结构均较好、并能较好的保存其活性成分,可以作为当归药材现代产地加工的一种快速干燥方法。UPLC-MS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式下当归379个代谢物发生显着性差异,与药典规定的熏干当归比较,新鲜当归中有150多个代谢物显着上调,黄芩素、苯甲酸、胆绿素、咖啡酸、辛酸、绿原酸、香草酸等含量显着下调,阴干当归中的葡萄糖酸盐、D-甘露醇、多巴胺等代谢物显着升高;乙酰亮氨酸、芹菜素、咖啡酸、辛酸、双氢山奈酚等代谢物显着降低。晒干当归中脂肪酰基己氧化物、1-己胺、3-羟基丁酸、绿原酸、柠檬酸盐、D-来苏糖等代谢物显着升高,甲基鸟苷、2,4-二氨基苯磺酸、芹菜素、胞苷等代谢物显着降低;平衡脱水干燥中的脂肪酰基己氧化物、3-甲基儿茶酚、阿拉伯糖醇、绿原酸、黄芩苷等代谢物显着升高,甲基鸟苷、2,4-二氨基苯磺酸、2,4-二氨基丁酸、2-氨基苯酚、2-羟基腺嘌呤、2’-O-甲基腺苷、芹菜素、胞苷等代谢物显着降低。相关系数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处理下当归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前十的代谢通路为: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嘧啶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半乳糖的代谢;柠檬酸循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2-氧羧酸代谢等代谢路径有关。综合分析可知,平衡脱水干燥的当归药材具有外观较好、油室较大、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因此,平衡脱水干燥技术可在当归药材产地干燥加工中加以推广应用。2.分别对当归平衡脱水干燥的正交缓苏试验和程序升温工艺进行干基含水率、水分比等参数曲线绘制,并利用Weibull函数和Slogistic对数函数拟合两种不同工艺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温度、湿度和缓苏时间是影响当归干燥的主要因素,随着湿度的减少,缓苏时间的增加,当归的干基含水率增加,干燥时间缩短,随着温度和缓苏时间的增加,当归干燥的干基含水率降低,所需的干燥时间缩短,同时发现在干燥初期,湿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当归的干燥效率;平衡脱水干燥分为物料表面传热传质过程和物料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也就导致了前一阶段以较快且稳定的速度进行,后一阶段以越来越慢的速度进行,即预热+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同时发现Weibull函数可以更好的模拟当归平衡脱水干燥的自动程序升温工艺,Slogistic对数函数可以更好的模拟当归平衡脱水干燥的正交试验。3.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湿度、缓苏时间及干燥时间对平衡脱水干燥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当归平衡脱水干燥的自动程序升温工艺,并同时人工智能控制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及干燥时间三个因素对平衡脱水干燥工艺的影响,以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结合挥发油提取率、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和6种苯酞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并与药典工艺对比,综合评价不同干燥工艺参数对当归药材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正交试验确定的当归最佳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为50℃、干燥湿度为50%、缓苏12 h,干燥36 h,各因素对综合指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D(干燥时间)>A(干燥温度)>C(缓苏时间)>B(干燥湿度);程序升温在B3工艺下所得当归药材的质量最好,B3干燥工艺条件为7个阶段,每阶段烘烤5 h,温、湿度参数为:45℃,60%→50℃,50%→55℃,50%→40℃,80%→45℃,60%→50℃,50%→55℃,50%。与《中国药典》2015规定的工艺相比,2种不同的平衡脱水干燥工艺均优于药典工艺,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均较一致。

二、Research on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Model in the Drying Process of Chinese Herb(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arch on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Model in the Drying Process of Chinese Herb(论文提纲范文)

(1)枸杞真空-压力脉动联合干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 干燥方式的选择
        3.3 研究内容
        3.4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干燥特性及品质的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枸杞的干燥
        2.2 枸杞干燥特性中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3 枸杞干燥品质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曲线
        3.2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的干燥速率曲线
        3.3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水分活度的影响
        3.4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皱缩率的影响
        3.5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复水特性的影响
        3.6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色泽的影响
        3.7 真空和压力脉动干燥对枸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真空-压力脉动联合干燥工艺的探索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枸杞的干燥
        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 总酚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总酚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3.2 总黄酮含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3.3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63℃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对枸杞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枸杞的干燥
        2.2 枸杞干燥特性中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2.3 枸杞干品品质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的干燥动力学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
        3.2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对枸杞水分活度及复水能力的影响
        3.3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对枸杞体积皱缩率的影响
        3.4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对枸杞色泽的影响
        3.5 单一干燥与联合干燥对枸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枸杞联合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单因素实验
        2.2 枸杞平均干燥速率的测定
        2.3 总酚含量的测定
        2.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5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2.6 综合评分
        2.7 枸杞联合干燥工艺优化
        2.8 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2 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3.3 BOX-Behnken设计与结果分析
        3.4 中心复合设计与结果分析
        3.5 正交实验设计、BBD和 CCD对比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白藜芦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1 抗肿瘤作用
        1.1.2 抗氧化作用
        1.1.3 抗炎作用
        1.1.4 抗衰老作用
        1.1.5 其他作用
    1.2 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效果的研究进展
        1.2.1 包合技术
        1.2.2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
        1.2.3 纳米乳与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1.2.4 其他制备技术
    1.3 固体分散体技术研究进展
        1.3.1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
        1.3.2 载体材料的选择
        1.3.3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1.3.4 固体分散体技术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SRA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2.2.2 Res标准曲线的绘制
        2.2.3 包埋率与载药率的测定
        2.2.4 SRAS/Res扫描电镜(SEM)分析
        2.2.5 复溶实验
        2.2.6 SRAS/Re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检测
        2.2.7 SRAS/Res差热扫描量热法(DSC)检测
        2.2.8 SRAS/Res X-射线衍射(XRD)检测
        2.2.9 SRAS/Res体外释放考察
        2.2.10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2.11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es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固体分散体的配方优化
        2.3.3 SRAS/Res的SEM结果与分析
        2.3.4 SRAS/Res的复溶效果
        2.3.5 SRAS/Res的FT-IR结果与分析
        2.3.6 SRAS/Res的DSC结果与分析
        2.3.7 SRAS/Res的XRD结果与分析
        2.3.8 SRAS/Res体外释放结果与分析
        2.3.9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SRAS-His/Re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3.2.2 包埋率与载药率的测定
        3.2.3 SRAS-His/Res形貌分析
        3.2.4 SRAS-His/Res的FT-IR检测
        3.2.5 SRAS-His/Res的DSC检测
        3.2.6 SRAS-His/Res的XRD检测
        3.2.7 SRAS-His/Res体外释放考察
        3.2.8 SRAS-His/Res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包埋率与载药率
        3.3.2 SRAS-His/Res形貌结果与分析
        3.3.3 SRAS-His/Res的FT-IR结果与分析
        3.3.4 SRAS-His/Res的DSC结果与分析
        3.3.5 SRAS-His/Res的XRD结果与分析
        3.3.6 SRAS-His/Res体外释放结果与分析
        3.3.7 SRAS-His/Res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释药动力学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细胞株
    4.2 实验方法
        4.2.1 体外释放及其动力学拟合
        4.2.2 HCT116细胞的体外培养
        4.2.3 MTT法实验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体外释放及其动力学拟合分析
        4.4.2 MTT法测定Res及其固体分散体对HCT116增殖的影响
        4.4.3 HCT116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UPLC-MS技术的仙芎骨康颗粒在骨关节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PK-PD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仙芎骨康颗粒入血成分研究
    1 仙芎骨康各药味化学成分及与OA相关药理作用总结
        1.1 淫羊藿
        1.2 川芎
        1.3 威灵仙
        1.4 肉桂
        1.5 苍耳子
        1.6 文献总结
    2 材料和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动物
    3 实验方法
        3.1 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溶液的制备
        3.2 色谱条件的初步摸索
        3.3 质谱和色谱条件优化
        3.4 仙芎骨康药液的制备
        3.5 动物分组和大鼠OA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6 给药与血浆样品采集
        3.7 血浆样品前处理
        3.8 分析条件
        3.9 仙芎骨康药液的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4.1 色谱条件优化结果
        4.2 典型离子流图和质谱条件优化结果
        4.3 大鼠OA模型的评价
        4.4 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
        4.5 仙芎骨康入血成分分析
        4.6 仙芎骨康提取药液的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含药血浆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 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分析条件
        2.2 动物分组和血浆采集
        2.3 储备液和工作溶液的制备
        2.4 标准和质控样品的制备
        2.5 模拟和实际生物样本的制备
        2.6 方法学验证
        2.7 仙芎骨康药液成分定量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质谱参数
        3.2 专属性
        3.3 线性范围和最低定量限
        3.4 准确度和精密度
        3.5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3.6 稳定性
        3.7 仙芎骨康药液成分定量测定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仙芎骨康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
    1 材料和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给药和血浆样品的采集
        2.3 标准和QC样品的制备
        2.4 分析条件
        2.5 仙芎骨康药代动力学研究
        2.6 仙芎骨康药效学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仙芎骨康药代动力学研究
        3.2 仙芎骨康药效学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仙芎骨康PK-PD模型研究
    1 血药浓度-时间-效应关系
    2 单组分PK-PD模型
    3 多组分整合PK-PD模型
        3.1 基于AUC_(0-∞)自定义权重系数的整合PK-PD
        3.2 基于EC50自定义权重系数的整合PK-PD
    4 ∑PK-∑PD模型
        4.1 主成分分析法整合PK
        4.2 主成分分析法整合PD
        4.3 ∑PK-∑PD模型拟合
    5 人工神经网络拟合PK-PD模型
        5.1 拟合函数和隐藏层神经元数量的确定
        5.2 拟合结果
        5.3 结果分析
    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补肾中药治疗骨关节炎药效成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基于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的丹参提取过程监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提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1.2.1 药材提取传质动力学模型
        1.2.2 丹酚酸降解动力学模型
    1.3 过程分析技术
    1.4 过程控制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丹参提取过程动力学模型初步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药材属性测定结果
        2.3.2 丹酚酸B提取动力学模型考察
        2.3.3 紫草酸和丹参素提取动力学模型
    2.4 小结
3 结合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研究丹参提取动力学过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药材属性测定结果
        3.3.2 丹酚酸动力学模型参数拟合
        3.3.3 响应曲面法分析
        3.3.4 回归系数优化
        3.3.5 模型验证
    3.4 小结
4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工艺参数建立丹酚酸含量快速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本采集和划分
        4.3.2 层次多元分析模型建立
        4.3.3 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
        4.3.4 HMA-SVR模型和PLS模型比较
        4.3.5 过程监测
    4.4 小结
5 丹参提取过程丹酚酸含量监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丹参提取过程监控系统框架
    5.4 丹参提取过程监控系统应用
        5.4.1 快速定量模型训练模块
        5.4.2 提取动力学模型拟合模块
        5.4.3 丹参提取过程监控模块
    5.5 丹参提取过程控制策略
    5.6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檗资源的植物化学组分研究进展
        1.2.1 生物碱
        1.2.2 精油
        1.2.3 种子油
        1.2.4 其他组分
    1.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3.1 酶辅助提取法
        1.3.2 索氏提取方法
        1.3.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1.3.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1.4 精油的获得方法
        1.4.1 水蒸气蒸馏方法
        1.4.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1.4.3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1.4.4 无溶剂微波辅助蒸馏方法
        1.4.5 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1.5 种子油的提取方法
        1.5.1 索氏提取方法
        1.5.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1.5.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1.5.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1.5.5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
    1.6 植物细胞壁组分的研究进展
        1.6.1 植物细胞壁组分分离方法
        1.6.2 纤维素的应用
        1.6.3 半纤维素的应用
        1.6.4 木质素的应用
    1.7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研究进展
    1.8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内容
        1.8.3 研究意义
2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促进植物组分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药品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植物组分分离及细胞壁组成分析
        2.3.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的测定
        2.3.3 动态流变学性能的测定
        2.3.4 方法验证
        2.3.5 表征方法及机理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影响植物组分分离的因素分析
        2.4.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分析结果
        2.4.3 黏度测定结果及动态流变学分析
        2.4.4 方法验证结果
        2.4.5 FT-IR光谱结果分析
        2.4.6 再生材料的~(13)C NMR分析
        2.4.7 XRD结果分析
        2.4.8 不同物料的微观形态比较
        2.4.9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溶解植物材料的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生物碱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药品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3.3.2 生物碱组分的定量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3.3.3 单因素优化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3.3.4 生物碱分离条件优化设计
        3.3.5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3.3.6 方法验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物碱组分鉴定及定量分析
        3.4.2 分离生物碱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组成分析
        3.4.3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因素分析
        3.4.4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3.4.5 BBD优化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分析
        3.4.6 验证实验
        3.4.7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3.4.8 方法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同时分离黄檗精油和种子油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药品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同时分离
        4.3.2 单因素优化精油和种子油分离条件
        4.3.3 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优化设计
        4.3.4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4.3.5 精油和种子油的组分分析
        4.3.6 种子油物化性质的鉴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单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4.4.2 影响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4.4.3 BBD优化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
        4.4.4 验证实验
        4.4.5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4.4.6 精油和种子油组成成分分析
        4.4.7 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细胞壁组分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药品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植物材料的溶解及细胞壁组分的再生分离
        5.3.2 细胞壁组分标准参照物的制备
        5.3.3 再生组分的鉴别
        5.3.4 再生材料的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再生分离结果分析
        5.4.2 再生分离材料的鉴定
        5.4.3 XRD结果分析
        5.4.4 SEM结果分析
        5.4.5 TG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变传感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药品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6.3.2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6.3.3 导电性能测定
        6.3.4 力学性能测定
        6.3.5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6.3.6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复合材料电导率的结果分析
        6.4.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分析
        6.4.3 SEM结果分析
        6.4.4 XRD结果分析
        6.4.5 FT-IR结果分析
        6.4.6 XPS结果分析
        6.4.7 TGA结果分析
        6.4.8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药品
        7.2.3 实验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再生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7.3.2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7.3.3 糠醛制备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7.3.4 Arrhenius方程的建立
    7.4 结果与讨论
        7.4.1 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7.4.2 糠醛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
        7.4.3 糠醛制备的溶剂体系组成分析
        7.4.4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优化分析
        7.4.5 验证实验
        7.4.6 一阶动力学结果分析
        7.4.7 反应活化能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8.1 引言
    8.2 实验材料
        8.2.1 实验原料
        8.2.2 实验药品
        8.2.3 实验仪器
    8.3 实验方法
        8.3.1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8.3.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8.3.3 防晒指数(SPF)测定
        8.3.4 光催化活性测定
        8.3.5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性能表征
    8.4 结果与讨论
        8.4.1 紫外防护性能分析
        8.4.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光催化活性分析
        8.4.3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性能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6)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提取和分离
        1.2.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1.2.2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1.2.3 黄酮类化合物分离
    1.3 金花葵概述、提取和分离
    1.4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和讨论
        1.4.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1.4.2 分子印迹理论计算
        1.4.3 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1.4.4 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
        1.4.5 分子印迹聚合物发展趋势
    1.5 黄酮类分子印迹材料合成与应用
        1.5.1 槲皮素
        1.5.2 芦丁
        1.5.3 异槲皮苷
        1.5.4 葛根素
        1.5.5 山奈酚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金花葵花蕾和花中总黄酮组成及含量差异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花蕾和花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2.3.2 花蕾和花中黄酮化学组成及含量差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黄酮类分子构象和几何结构
        3.3.2 黄酮类分子核磁共振光谱
        3.3.3 黄酮类分子静电势分析
        3.3.4 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黄酮类分子印迹作用机理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引言
    4.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4.2.1 木质素结构模型的选择
        4.2.2 黄酮类分子和衣康酸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4.2.3 HGS-OH与衣康酸交联模型的构建
        4.2.4 分子对接计算
        4.2.5 QUE-MIP模型的构建及相互作用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槲皮素和HGS-IA的分子对接计算
        4.3.2 QUE-MIP模型的构建及其印迹相互作用
        4.3.3 衣康酸交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影响
        4.3.4 HGS和衣康酸摩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
        4.3.5 EGDMA交联比例对印迹相互作用的影响
        4.3.6 QUE-MIP理论模型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衣康酸交联木质素基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测试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和热力学表征
        5.3.2 吸附特性
        5.3.3 QUE-MIP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3.4 QUE-MIP的吸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木质素接枝聚合物的结构特性及与金丝桃苷的相互作用分析
    6.1 引言
    6.2 模型构建与计算方法
        6.2.1 木质素和羟甲基化木质素建模
        6.2.2 木质素接枝聚合物建模
        6.2.3 金丝桃苷建模
        6.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6.2.5 分子对接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体系平衡状态的判断
        6.3.2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
        6.3.3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6.3.4 吸附位点分析
        6.3.5 相互作用分析
        6.3.6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6.3.7 均方位移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木质素RAFT接枝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7.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7.2.3 实验方法
        7.2.4 测试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结构和热力学表征
        7.3.2 吸附特性
        7.3.3 QUE-MIP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7.3.4 QUE-MIP的吸附应用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乌饭树树叶色素形成机理、消化及肠细胞转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乌饭树树叶研究概况
        1.1.1 植物资源简介
        1.1.2 营养成分概述
        1.1.3 次级代谢物概述
        1.1.4 乌饭树树叶色素研究现状
    1.2 植物天然色素研究现状
        1.2.1 红色调色素
        1.2.2 黄色和橙色调色素
        1.2.3 绿色调色素
        1.2.4 蓝色调色素
        1.2.5 黑色调色素
    1.3 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机理
        1.3.1 α-淀粉酶概述
        1.3.2 抑制α-淀粉酶活性机理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春季乌饭树树叶和染米液中差异代谢物的筛选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乌米的染色方法
        2.3.2 乌米色度的测定
        2.3.3 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时期乌饭树树叶制备乌米色度比较
        2.4.2 春季乌饭树树叶中次级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分析
        2.4.3 不同染米液中次级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分析
        2.4.4 春季乌饭树树叶和染米液中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2.4.5 春季乌饭树树叶和染米液中差异代谢物的变化情况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乌饭树树叶色素前体物及形成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方法
        3.3.2 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
        3.3.3 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3.3.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3.5 总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3.6 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3.7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乌饭树树叶中主要次级代谢物的鉴定
        3.4.2 乌饭树树叶中色素前体物质的推测
        3.4.3 乌饭树树叶中色素的辅助生成条件筛选
        3.4.4 色素反应机理的推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乌饭树树叶色素前体物季节性变化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方法
        4.3.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的靶向方法
        4.3.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生长阶段乌饭树树叶中次级代谢产物的非靶向统计分析
        4.4.2 不同生长阶段乌饭树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的靶向统计分析
    4.5 讨论
        4.5.1 差异性次级代谢物作为色素前体物质的潜在作用
        4.5.2 游离氨基酸变化对乌饭树树叶色素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饭树树叶色素表征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乌饭树树叶色素制备方法
        5.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5.3.3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5.3.4 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
        5.3.5 降解动力学评价
        5.3.6 不同pH条件下加速贮藏稳定性评价
        5.3.7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色素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4.2 光照条件下色素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5.4.3 避光条件下色素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5.4.4 加速贮藏条件对色素保留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乌饭树树叶色素体外模拟消化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条件下稳定性评价
        6.3.2 色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6.3.3 色素抑制α-淀粉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方法
        6.3.4 色素对α-淀粉酶荧光特性的影响
        6.3.5 色素对α-淀粉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6.3.6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体外模拟胃肠道中色素保留率的分析
        6.4.2 色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分析
        6.4.3 色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6.4.4 色素对α-淀粉酶的荧光猝灭作用分析
        6.4.5 色素对α-淀粉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乌饭树树叶色素的Caco-2细胞转运特性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设备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7.2.2 主要仪器
    7.3 实验方法
        7.3.1 Caco-2细胞培养
        7.3.2 色素作用Caco-2细胞后存活率的测定方法
        7.3.3 Caco-2细胞色素转运实验方法
        7.3.4 Caco-2细胞代谢物提取前处理方法
        7.3.5 Caco-2细胞代谢物液质联用分析方法
        7.3.6 数据分析
    7.4 结果与讨论
        7.4.1 色素对Caco-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7.4.2 Caco-2细胞对色素的转运效率
        7.4.3 色素作用Caco-2细胞后胞内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分析
        7.4.4 色素作用Caco-2细胞后的差异代谢物热图
        7.4.5 色素作用Caco-2细胞后的代谢通路富集
    7.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煮炸鹿茸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美拉德反应概述
        1.2.1 美拉德反应机制
        1.2.2 美拉德反应机理现代动力学研究
    1.3 美拉德反应对中药品质的影响
        1.3.1 影响中药的色泽和香味
        1.3.2 延长中药的保质期
        1.3.3 产生新的活性物质
        1.3.4 营养物质降低
        1.3.5 矿质元素生物利用度降低
        1.3.6 产生有害成分
    1.4 影响中药中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1.4.1 温度
        1.4.2 时间
        1.4.3 pH值
        1.4.4 水分活度
        1.4.5 氨基、羰基化合物种类
        1.4.6 辅料的引入
        1.4.7 抑制剂含量
    1.5 通过调控美拉德反应控制中药品质
        1.5.1 添加抑制剂调控美拉德反应
        1.5.2 动力学调控美拉德反应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鹿茸中美拉德反应产物5-HMF和 AGES含量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鹿茸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鹿茸中5-HMF含量测定方法
        2.1.5 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测定方法
        2.1.6 鹿茸中FML含量测定方法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5-HMF含量分析
        2.2.2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分析
        2.2.3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FML含量分析
    2.3 讨论
        2.3.1 鹿茸中5-HMF、CML、CEL和 FML分析方法建立
        2.3.2 不同加工方式对鹿茸中5-HMF、CML、CEL和 FML含量影响
        2.3.3 不同饮片切制部位鹿茸中5-HMF、CML、CEL和 FML含量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鹿茸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物5-HMF和 AGES形成因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鹿茸
        3.1.2 试剂
        3.1.3 仪器
        3.1.4 鹿茸中氨基酸、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分析方法
        3.1.5 鹿茸中总糖和还原糖分析方法
        3.1.6 鹿茸中硫酸软骨素分析方法
        3.1.7 鹿茸中矿质元素分析方法
        3.1.8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氨基酸、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分析
        3.2.2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析
        3.2.3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硫酸软骨素含量分析
        3.2.4 不同加工方式不同部位鹿茸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3.3 讨论
        3.3.1 氨基化合物对鹿茸中5-HMF和 AGEs产生的影响
        3.3.2 羰基化合物对鹿茸中5-HMF和 AGEs产生的影响
        3.3.3 矿质元素对鹿茸中5-HMF和 AGEs产生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
        4.1.2 仪器
        4.1.3 构建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体系
        4.1.4 模拟煮炸鹿茸加工体系褐变指数测定
        4.1.5 模拟煮炸鹿茸加工体系CML和 CEL分析方法
        4.1.6 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生成动力学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拟煮炸鹿茸加工体系褐变指数变化
        4.2.2 底物配比对煮炸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影响
        4.2.3 p H值对煮炸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影响
        4.2.4 煮炸温度对煮炸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影响
        4.2.5 烘烤温度对煮炸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影响
        4.2.6 烘烤时间对煮炸鹿茸中CML和 CEL含量影响
        4.2.7 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的生成动力学分析
    4.3 讨论
        4.3.1 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AGEs生成规律
        4.3.2 煮炸鹿茸加工过程AGEs生成动力学表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改变加工工艺降低煮炸茸中AGES的可行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剂
        5.1.3 仪器
        5.1.4 改变加工工艺生产低AGEs鹿茸
        5.1.5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水分测定
        5.1.6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CML、CEL分析
        5.1.7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氨基酸分析
        5.1.8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总糖分析
        5.1.9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安全性分析
        5.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水分对比
        5.2.2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CML、CEL对比
        5.2.3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氨基酸对比
        5.2.4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中总糖对比
        5.2.5 传统煮炸茸和低AGEs鹿茸安全性对比
    5.3 讨论
        5.3.1 改变加工工艺对鹿茸中AGEs含量的影响
        5.3.2 改变加工工艺对鹿茸中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5.3.3 改变加工工艺对鹿茸安全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根茎类中药材热风干燥的失水动力学模型及特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中药材资源现状
    1.3 中药材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药材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中药材干燥研究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
    2.1 湿物料的热力学特性
    2.2 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
        2.2.1 湿物料与干燥介质间的传热与传质特性参数
    2.3 湿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理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物料干燥失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化分析
    3.1 物料干燥失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3.1.1 空气质平衡方程
        3.1.2 物料热平衡方程
        3.1.3 物料干燥的动力学模型
    3.2 物料干燥动力学模型的优化
        3.2.1 物料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 干燥物料失水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物料在多变量干燥介质下特性机理的实验研究
    4.1 干燥介质对物料体积收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
        4.1.1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计算
        4.1.2 干燥工艺参数对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影响
    4.2 不同干燥介质对物料失水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
        4.2.1 热风温度对物料干燥失水过程的影响
        4.2.2 干燥的风速对物料干燥失水过程的影响
        4.2.3 空气相对湿度对物料干燥失水过程的影响
        4.2.4 切片厚度对物料干燥失水过程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干燥物料品质效果评价
    5.1 干燥物料外观品质影响的研究
        5.1.1 物料干燥后色泽的测定
    5.2 干燥介质对物料色泽的影响
    5.3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干燥物料有效药用成分的测定
        5.3.1 测试设备
        5.3.2 实验样品和测试方法
        5.3.3 有效药用成分的测试结果
    5.4 不同干燥变量对根茎类中药材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影响研究
        5.4.1 热风温度对根茎类中药材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影响
        5.4.2 风速对根茎类中药材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影响
        5.4.3 切片厚度对根茎类中药材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影响
        5.4.4 空气相对湿度对根茎类中药材天麻有效药用成分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及平衡脱水干燥机制和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当归优质品种评价研究
    1 不同品种当归理化性状评价
    2 基于GC-MS技术的不同品种当归挥发油组分研究
    3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不同品种当归代谢组学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当归适宜干燥方法的筛选
    1 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理化性状评价
    2 不同干燥方法对当归挥发油组分分析
    3 不同干燥方式的当归代谢组学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动力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化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和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论文创新点
    3 展望
文献综述
    1 当归概述
    2 当归栽培现状及消费情况
    3 当归品种研究进展
    4 当归产地干燥研究进展
    5 干燥方法对中药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6 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7 当归干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参与科研项目
    2 发表论文

四、Research on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Model in the Drying Process of Chinese Herb(论文参考文献)

  • [1]枸杞真空-压力脉动联合干燥工艺研究[D]. 喻芬.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pH响应的白藜芦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邓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UPLC-MS技术的仙芎骨康颗粒在骨关节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PK-PD模型研究[D]. 李俊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驱动和机理模型的丹参提取过程监控方法研究[D]. 陈泽麒. 浙江大学, 2021(02)
  • [5]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D]. 彭小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木质素基黄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应用及机理解析[D]. 刘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乌饭树树叶色素形成机理、消化及肠细胞转运特性研究[D]. 樊铭聪. 江南大学, 2020(01)
  • [8]煮炸鹿茸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D]. 宫瑞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9]根茎类中药材热风干燥的失水动力学模型及特性机理研究[D]. 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代谢组学的当归品质评价及平衡脱水干燥机制和工艺优化研究[D]. 荔淑楠.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药干燥过程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