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

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罗艺[2](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吴雅威[3](2021)在《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作为决策咨询机构的智库,一直受到政府机构和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更为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多源数据、智慧化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以下简称图情机构)提供智慧数据服务以满足智库复杂需求。目前,大数据时代持续推动着图情机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促使其由传统信息服务向智慧数据服务转型。因此,当前智库到底存在哪些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图情机构面向智库需求应该采取何种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以及如何提升智慧数据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图情机构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数据管理理论、用户场景理论和质性研究理论等为基础,探讨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首先,分析并构建了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及其模型,结合实际案例对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详细阐述了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实现路径,并构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针对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给予相应对策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主要通过混合式研究方法分析了智库的数据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智慧数据服务需求以及需求驱动因素。明确了智库的两个主要需求:多源数据服务需求(包括多源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创新发展环境服务需求(包括图情机构职能与服务及技术工具与人才等)。智库的数据需求、场景环境和应用过程的变化,对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提出了更高期望与要求。本章为后文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模式实现以及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奠定了需求基础和研究框架。(2)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及其特征。基于智库需求,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借鉴智慧数据服务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及其特征,阐述各要素在智慧数据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明确了以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智能化技术方法、智慧化平台、服务环境为5大关键要素,以及服务场景化、技术智能化和数据多源化3大特征。引用生态系统及其相关发展理论构建模型来剖析服务主体、客体、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及关系,最终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及其服务要素与特征,验证前文所明确的关键要素,为后文研究奠定要素基础。(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基于智库需求,结合模式构建法提出了面向智库需求的两类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其一,个性化推荐模式,主要探讨图情机构通过感知智库需求,融合多源数据、专家智慧、智能技术及用户需求精准识别等资源与服务,通过智慧数据服务平台与新媒体技术,最终实现场景化、精准化与个性化推送;其二,嵌入式服务模式,主要探讨以图情机构为主体,通过分散、兼职和旋转门等途径嵌入智库内部及其活动过程,将智慧数据服务与智库的数据采集、综合处理、成果传播推广等环节相融合,精准定位智库需求,提供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处理、人才支持和影响力塑造等针对性服务。(4)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根据智库需求和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流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智库的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化技术与工具融合与协同治理;基于专家系统的多源数据分析与应用;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以此来实现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体现了智慧数据服务的新路径与新思想。(5)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以智库需求、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和智慧数据服务内容为评价依据,初步构建了包括多源数据、智能化技术与工具、智慧数据服务人员三个维度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再利用专家调查法、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优化和赋权,以验证指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最终以天津社科院图书馆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应用性,以此为图情机构提升智慧数据服务能力与质量提供适当参考。(6)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以智慧数据服务要素、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为依据,考量涵盖智慧数据服务关键要素、优化智慧数据服务流程、改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涵盖政策保障、数据保障、技术保障与人才保障等层次。其中,政策保障涵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数据保障涵盖完善多源数据建设、融合、安全与开放保障机制等;技术保障涵盖完备智能化数据管理技术、方法与工具集体系构建等;人才保障涵盖智慧数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构建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可以优化智库活动流程,提升智库的课题研究能力、决策支持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动力,还可保障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为大数据时代下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研究体系提供理论启发与借鉴,拓展智慧数据服务的理论与应用范畴,推动智慧数据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此外,通过建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评价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帮助其更清楚的认识优势与缺陷,根据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更好的服务智库。同时,为图情机构系统认知大数据时代下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实现路径提供参考,继而有效引导图情机构从智库需求感知到服务模式构建再到服务能力评价的流程化视角来看待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工作。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6](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张海波[7](2020)在《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从战略发展趋势上看,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健康中国”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民健康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从所处时代背景上看,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逐渐改变着科学、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将人类置身于浩瀚的信息知识海洋中。从政策设计上看,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中医药政策。其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已实施10年,遴选出一批顶级的中医药专家,以工作室形式将他们宝贵的经验知识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并培养出许多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从社会需求上看,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释放了社会的医疗卫生需求。公众对于中医药知识存在现实需求,但同时面临着难以有效甄别、获取和利用的问题,这限制了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因此,本研究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国家“名医工作室”)为研究对象,结合互联网+模式,重点分析面向公众需求的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问题。以期在现实层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和公众的需求特征,在理论层面厘清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路径,为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有序化、智能化、服务化,为促进公众对权威可靠的健康知识的认知、认同和利用提供对策建议,最终实现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价值和社会公共健康价值创造。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互联网+模式、知识(社会)共享以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公共价值理论、知识共享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法对业内专家进行现场访谈,了解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重点和难点。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国家“名医工作室”成员和公众进行调查,一方面分析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现状,另一方面分析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法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构建知识社会共享模型,根据调查的数据从整体视阈探析知识社会共享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的分析结果,通过机制构建法围绕知识社会共享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从基础、原则、关注点方面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结果:(1)现状层面:首先,国家在中医药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保护和中医药信息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其次,国家“名医工作室”的知识成果产出丰富,有67.20%的工作室成员对知识社会共享持赞同态度,对知识社会共享的顾虑性影响了意愿性,总体上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程度不高,更加偏向于内部知识共享。另外,有80.28%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需求,61.89%的公众对互联网+中医药持开放态度,同时不同特征的公众对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2)模型层面:①在供给端模型中,组织支持对于社会共享环境、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体影响效应较强,其中对社会共享环境的总影响效应为0.739、对社会共享资源的总影响效应为0.696、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637、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618;社会共享环境对社会共享资源、技术平台和知识社会共享均有一定的总体影响效应,其中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716,对社会共享资源和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均为0.378;社会共享资源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453、对技术平台的总影响效应为0.213;技术平台对知识社会共享的总影响效应为0.326。②在需求端模型中,公众的认知层次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656、对其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430:以知识成本为主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对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77、对感知价值的总影响效应为-0.535;公众的价值感知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511、对其行为意愿的总影响效应为0.469;公众的行为意愿对其行为响应的总影响效应为0.208。结论:(1)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主要面临标准统一难、政策和制度措施待完善和社会共享效果难控制的难点,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以及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2)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模型分析可知,①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供给端层面,组织支持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营造良好的社会共享环境既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又有利于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最后,打造技术平台和增加社会共享资源对于知识社会共享的同样重要,而且社会共享资源的增加也有利于技术平台的应用。②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需求端层面,公众的认知层次主要通过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间接对行为响应产生影响,其中感知价值也是行为意愿的前提,且感知价值的直接影响程度强于行为意愿。另外,公众的认知权衡对感知价值和行为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的构建应以公共价值创造、利益与责任均衡、多需求满足为原则,重点关注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适应性、城乡的二元发展格局以及公众的知识需求差异。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统筹政府、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公众四个层面,可以从“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和“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三方面进行政策制度设计。

杜易洲,沈小尉,孙竞瀚[8](2020)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定位,从转变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构建信息平台、重视人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周雪芹[9](2019)在《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文中指出

史晓旭[10](2019)在《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信息需求的质量和都在不断的提升,而且人们想要获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主动,但是现有的健康信息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需求,所以一个新的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就显得尤为必要。【方法】本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信息空间的理念、模型、实践与利用的情况;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现有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目的、关键技术和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为健康信息空间的构建打下基础;本文为新模式探讨,采用信息探究法对现有的健康信息的传递、整合等过程进行讨论,对健康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模型法,以信息空间I-Sace模型为基础,结合健康信息服务的具体内容,构建健康信息空间。【结果】本文在信息空间I-Space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对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进行构建,分别包括健康信息空间的整体架构、各个具体空间情况构建、信息流程构建、和整体机构功能构建。其中具体空间情况包括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和智能应用3个层面;信息流程包括新的健康信息需求被感知等6个过程;整体机构功能构建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项目为基础进行构建,并且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健康信息空间构建的基础上,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设计,并对其支撑体系进行设计。【结论】本文把信息空间引入健康领域,结合现有健康信息服务模式构建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区别现有健康信息服务模式来构建健康信息空间的服务功能并对其支撑体系进行分析.本文整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
        二、素养与素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育支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一、媒介素养
        二、数据素养
        三、网络素养
        四、信息素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三、调查对象概况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二、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图情机构智慧化资源管理与服务转型
        1.2.2 图情机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与服务体系
        1.2.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1.2.4 评述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智库
        2.1.2 智慧服务
        2.1.3 智慧数据服务
        2.1.4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数据管理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2.3 用户场景理论
        2.2.4 灰色系统理论
第3章 我国智库的智慧数据服务需求分析
    3.1 基于问卷调查的智库数据资源管理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
        3.1.3 结果分析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智库服务需求分析
        3.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3.2.2 范畴编码与检验
        3.2.3 模型构建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与特征
    4.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
        4.1.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4.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过程分析
    4.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要素
        4.2.1 图情机构主体
        4.2.2 智慧数据
        4.2.3 智慧化技术工具与方法
        4.2.4 智慧数据服务平台
        4.2.5 智慧数据服务环境
        4.2.6 智慧数据服务要素之间关系
    4.3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特征
        4.3.1 数据多源性
        4.3.2 技术智能性
        4.3.3 服务场景化
    4.4 案例分析
        4.4.1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发展现状
        4.4.2 南师大图书馆智慧数据服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概念和类型
        5.1.1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概念
        5.1.2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的类型
    5.2 面向智库需求的个性化推荐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2.1 智库活动过程分析
        5.2.2 智库需求感知
        5.2.3 资源融合及服务集成
        5.2.4 智能化推荐
        5.2.5 案例分析
    5.3 面向智库需求的嵌入式智慧数据服务模式
        5.3.1 智库活动层
        5.3.2 嵌入层
        5.3.3 融合层
        5.3.4 服务层
        5.3.5 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实现
    6.1 智库特征识别与需求确定
        6.1.1 智库特征识别
        6.1.2 智库需求确定
    6.2 基于Data Commons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
        6.2.1 Data Commons平台的概念和特点
        6.2.2 Data Commons平台的目标与功能
        6.2.3 Data Commons平台的架构设计
    6.3 多源数据融合
        6.3.1 多源数据融合架构
        6.3.2 多源数据融合方法
    6.4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
        6.4.1 智能化技术融合与协同治理模式
        6.4.2 基于协同治理的智能化技术融合过程
    6.5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情报分析
        6.5.1 专家数据管理模块
        6.5.2 专家在线咨询模块
        6.5.3 专家智能推荐流程
    6.6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6.6.1 场景化服务
        6.6.2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6.6.3 场景化服务推荐模型
        6.6.4 场景化服务推荐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7.1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问题的提出
    7.2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
    7.3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修正
    7.4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阐释
    7.5 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优化与赋权
        7.5.1 样本选择及问卷描述
        7.5.2 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易获得性计算
        7.5.3 评价指标优化
        7.5.4 评价指标赋权
    7.6 实证研究
        7.6.1 研究方法
        7.6.2 数据分析
        7.6.3 结果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保障策略
    8.1 政府政策保障方面
    8.2 图书情报机构服务主体保障方面
        8.2.1 强化服务意识并挖掘智库需求
        8.2.2 优化图情机构的智慧数据服务架构
        8.2.3 建立并完善智慧数据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8.3 多源数据保障方面
        8.3.1 加强智慧数据体系建设
        8.3.2 建立一体化多源数据联动与反馈机制
    8.4 智能化技术方法与工具保障方面
        8.4.1 加强现代化数据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8.4.2 完善智慧数据服务平台功能和服务
    8.5 智慧数据服务人才保障方面
        8.5.1 完善我国图情机构学科馆员制度
        8.5.2 提升智慧数据服务人员的创新服务能力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7)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技术重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知识传播体系
        1.1.2 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健康服务业和康养产业的空前发展
        1.1.3 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困境
        1.1.4 新公共管理理论助推中医药知识的公共价值创造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2.1.1 公共价值理论
        2.1.2 知识共享理论
        2.1.3 知识网络理论
        2.1.4 感知价值理论
        2.1.5 价值网理论
    2.2 互联网+模式的相关研究
        2.2.1 政府层面:互联网+模式与价值创造管理
        2.2.2 行业层面:互联网+模式与跨界融合发展
        2.2.3 媒介层面:互联网+模式与公众信息知识认知的改变
    2.3 知识社会共享的相关研究
        2.3.1 知识社会共享的内涵与特征
        2.3.2 知识社会共享的实现基础和方式
        2.3.3 知识社会共享的影响因素
    2.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相关研究
        2.4.1 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国家“名医工作室”的概念界定
        2.4.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2.4.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内部共享与社会共享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3.1 中医药知识社会共享的政策概况
        3.1.1 中医药宣传推广方面的政策法规
        3.1.2 中医药知识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
        3.1.3 中医药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
    3.2 国家“名医工作室”政策实施的现状
        3.2.1 国家“名医工作室”分布现状
        3.2.2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产出
        3.2.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共享
    3.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调查
        3.3.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3.3.2 工作室及人员基本信息
        3.3.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态度
        3.3.4 国家“名医工作室”建设的组织支持感知
        3.3.5 知识社会共享的难点
    3.4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需求调查
        3.4.1 研究设计与调查形式
        3.4.2 公众的基本信息
        3.4.3 公众对于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的认可程度
        3.4.4 知识需求特征
    3.5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
        3.5.1 知识社会共享缺乏理论基础支撑
        3.5.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动力不足
        3.5.3 公众对社会共享知识的认知、认同及行为能力缺乏
第四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设计
    4.1 知识社会共享利益相关者
        4.1.1 政府
        4.1.2 国家“名医工作室”及其所在机构
        4.1.3 互联网企业
        4.1.4 公众
        4.1.5 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结构关系
    4.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2.1 组织支持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4.2.2 社会共享环境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4.2.3 社会共享资源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4.2.4 技术平台与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
        4.2.5 供给端概念模型
    4.3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4.3.1 公众的认知层次与感知价值
        4.3.2 公众的认知权衡与感知价值
        4.3.3 公众的感知价值与行为意愿
        4.3.4 公众的行为意愿与行为响应
        4.3.5 需求端概念模型
    4.4 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4.4.1 供给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4.4.2 需求端问卷设计与研究变量
    4.5 研究假设汇总
第五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实证分析
    5.1 结构方程概述
        5.1.1 结构方程的相关概念
        5.1.2 结构方程执行阶段
        5.1.3 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1 供给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5.2.2 需求端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实证分析
        5.3.1 供给端概念模型分析
        5.3.2 需求端概念模型分析
    5.4 模型结果与讨论
        5.4.1 供给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
        5.4.2 需求端概念模型检验结果与讨论
        5.4.3 知识社会共享模型结果讨论
第六章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构建
    6.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影响路径
        6.1.1 供给端影响路径
        6.1.2 需求端影响路径
        6.1.3 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路径结合
    6.2 构建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机制
        6.2.1 构建的基础
        6.2.2 构建的原则
        6.2.3 构建的关注点
    6.3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公共价值的对策建议
        6.3.1 提升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水平
        6.3.2 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认同和行为
        6.3.3 优化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资源的管理和配置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2.1 理论视角的创新
        7.2.2 学术观点的创新
        7.2.3 研究方法的创新
    7.3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展望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供给端调查问卷
    附件2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访谈提纲
    附件3 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需求端调查问卷
    附件4 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模型变量测量题项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8)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定位
    1.1 医学资源中心
    1.2 学习中心
    1.3 互动交流中心
2 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
    2.1 提升信息服务理念
    2.2 基于用户分类管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3 加强区域性信息资源平台的共建共享
    2.4 信息服务嵌入科研并融入生活
    2.5 组建多样化的学术团队

(10)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健康信息空间概述
    2.1 信息空间概述
        2.1.1 信息空间的概念
        2.1.2 信息空间的特征
        2.1.3 信息空间的模型
        2.1.4 信息空间的实践
    2.2 现有健康信息服务模式
        2.2.1 建设目标
        2.2.2 关键技术
    2.3 现有信息服务模式不足
        2.3.1 整体水平尚待完善
        2.3.2 主体不清
        2.3.3 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2.3.4 数据开发利用不足
3 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
    3.1 构建要求
        3.1.1 以用户为中心
        3.1.2 实现标准化
        3.1.3 功能集成化
        3.1.4 整体的可扩展性
        3.1.5 保护既往投资
    3.2 健康信息空间整体规划
        3.2.1 充分地自由共享
        3.2.2 科学的管理协调机制
        3.2.3 调整经费投入结构
        3.2.4 平台标准化
    3.3 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 3
        3.3.1 HIC整体构建
        3.3.2 HIC整体空间流程构建
        3.3.3 HIC健康信息流构建
        3.3.4 HIC整体机构功能构建
4 健康信息空间服务内容设计
    4.1 健康信息传播
    4.2 智能就医
    4.3 健康信息共享
    4.4 公共卫生信息服务
        4.4.1 居民健康档案
        4.4.2 公众健康管理
        4.4.3 其他相关信息服务
5 健康信息空间的支撑体系
    5.1 政策体系支撑
        5.1.1 法律法规
        5.1.2 人口健康信息
        5.1.3 服务体系政策
        5.1.4 技术创新政策
    5.2 技术支撑
        5.2.1 服务应用层技术支撑
        5.2.2 数据管理层技术支撑
        5.2.3 多平台融合层面技术支撑
    5.3 管理支撑
        5.3.1 用户管理
        5.3.2 人力资源管理
        5.3.3 服务效果评价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面向智库需求的智慧数据服务模式及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吴雅威. 吉林大学, 2021(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7]公共价值创造视域下互联网+国家“名医工作室”知识社会共享研究[D]. 张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探究[J]. 杜易洲,沈小尉,孙竞瀚. 实用医药杂志, 2020(03)
  • [9]2019年《河南图书馆学刊》1~12总目录[J]. 周雪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12)
  • [10]面向社区的虚拟健康信息空间构建[D]. 史晓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