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电能计量知识-第6讲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测试

第13讲电能计量知识-第6讲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测试

一、电能计量知识讲座之十三——第六讲 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段子荷[1](2020)在《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和出力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阳能发电的诸多优势和国家光伏扶贫、补贴等鼓励政策的出台,让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一种趋势,上网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光伏设备大范围覆盖。同时,光伏设备故障、用户私自增容骗补和弃光量不断增加等问题接踵而至,给扶贫政策执行、新能源消纳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阻力。因此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估和短期出力预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南网20.97万套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中相应用户发电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充分利用HPLC技术的高频全量采集特性,以随机森林、小波变换等大数据主流算法为理论支撑,开展以下两方面研究:1)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体系模型研究。首先通过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空值填补和数据建模构建供电所典型发电曲线库。然后依据发电用户发电量、发电功率数据与用户所在区域的典型数据,构造月利用小时数偏差值、发电极值日偏差值及用户发电曲线与典型曲线相关系数,以此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状态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健康度进行评价打分,给出结果并输出异常名单。2)开展分布式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模型研究。结合用户历史日发电量、发电功率数据及其相应历史天气数据,构造影响出力的特征因素,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对各供电所整体及用户单独的未来一天内96点的出力水平进行预测,并输出结果。最后,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县的实际核查结果和运行数据对两个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证明本研究可有效支撑分布式光伏异常用户筛查、电网公司动态调整发电计划,从而助力光伏扶贫和新能源消纳政策的执行。

邱兰[2](2020)在《电力动态负荷的游程特性分析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新能源引入和大功率动态负荷设备广泛接入电网,智能电网呈现出能源发电多元化,负荷成分多样化、负荷特性复杂化的特点。尤其是交流炼钢电弧炉和电气化铁路牵引机车等高电压、大功率的动态负荷设备,呈现出的快速随机波动特性,导致电能表计量出现较大超差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建立动态负荷信号模型,分析典型动态负荷的随机波动特性,对于测试和评价电能表在负荷快速随机波动影响下产生的动态误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针对负荷建模与负荷特性分析以及智能电能表计量系统建模与误差测试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现场采集的典型大功率动态负荷的瞬时电压和瞬时电流信号进行预处理,分析其波形特性;建立动态负荷信号的调制模型和函数序列模型,针对电流信号,提出游程特征参量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动态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及其游程的特征指标参数,为动态负荷的游程随机特性在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与建模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基于智能电能表的计量机理,建立电能表的信号采集模块和电能计量模块各单元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综合误差模型,分析电能表在负荷快速随机波动条件下的误差产生机理。最后,基于动态负荷信号的游程特性,采用m序列动态测试信号作为激励信号,进行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仿真与测试,证明了负荷游程特性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电能表测试信号建模与误差测试、电能表误差测试标准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朱君妍[3](2020)在《Z公司电力营销业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电力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洁能源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电力行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用事业。随着电力改革深入推进,价格机制进一步理顺,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监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能源市场竞争加剧,电网企业利润空间减小,承担服务要求变高,受监督管理更严格。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保证企业经营服务稳定,促进决策规范化,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电网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管控能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Z公司为电网企业下属地市级分公司,本文以Z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电力营销业务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大环境下Z公司目前面临的压力和对完善内部控制的迫切需求。接着梳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以及相关文献,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成果与经验方面的文献。然后通过内部人员访谈、资料收集、实地观察掌握真实信息,针对Z公司的公司实际内控情况进行问题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发现Z公司电力营销业务内部控制整体运行良好,控制措施详细,监督机制完善,但部门层面和具体业务层面仍存一些不到位的地方如在部门调整后后带来的对内部环境的影响,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沟通方面的缺乏和监督不到位等,以及业务流程不合理,风险识别与评估不精准,控制措施不全面,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该情况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赵娇[4](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分析方法》文中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安全快捷和污染小等特点,近年来快速发展,整体能耗随之迅速增长。城轨系统能耗分为牵引能耗和动力照明能耗。列车运行时的牵引能耗占总能耗比重最大,且随客流量、线路条件和驾驶策略等因素变化。排查牵引能耗异常情况是发现能耗波动原因的重要手段,而数据中的特征值和异常值能够为排查异常情况提供定量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将超过统一阈值的能耗数据判为异常值,没有考虑能耗模式的变化,易出现漏报和误报。考虑到城轨系统庞大复杂、数据管理粗放等问题,通过分析其能量流动、能耗数据和影响因素的特点,本文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值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扩充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评价方法,提出单列车牵引电耗和牵引机组电耗两个指标,根据指标设计面向单列车和牵引机组的异常值分析框架。(2)提出城轨列车牵引能耗特征提取方法。对于单列车牵引能耗特征数据,使用随机森林算法选择重要特征,降低数据维度;对于牵引机组,从牵引能耗时间序列中提取能耗特征向量。使用北京地铁某线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预处理之后的数据用于后续异常值检测。(3)提出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检测方法。对于单列车,使用聚类算法分析能耗模式,使用假设检验方法验证其统计学意义,针对每类能耗模式使用基于模型的异常值检测算法。对于牵引机组,使用聚类和分类算法得到能耗模式判定树,针对每类能耗模式使用基于密度的异常值检测算法。结果表明单列车站间牵引能耗具有三类模式,牵引机组能耗具有四类模式,区分能耗模式与不区分能耗模式相比更易于发现潜在异常值。(4)提出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程度分析方法。为改善异常值检测的误报漏报问题,提出基于KNN的打分算法,用来判断单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的异常程度,评分高的异常值需要重点关注。最后设计和开发了城轨列车牵引能耗评估软件,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本文分别分析单列车牵引能耗和牵引机组能耗的异常值,所提方法能够动态适应能耗模式变化,异常值可定位到所出现的时间和站间,异常程度评分提高了可信度。所提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丰富了城轨系统异常值检测理论研究,为现场异常值检测和节能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持。图25幅,表16个,参考文献82篇。

彭向荣[5](2020)在《高海拔环境下110kV八宿北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藏中,青藏和川藏电网工程的顺利完成和运行,西藏基本形成了 500kV的骨干网。与此同时,完善各级电压电网与主干网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及农牧民的用电问题,才能为后续藏电外送打下坚实基础。西藏的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平均的海拔有4000m以上。海拔如超过1000m就称为高原区域。一般来说在电气设计中使用海拔高度为1000m或以下的典型环境,而很少设计海拔高度超过4000m的电气系统。伴随着地区海拔升高,气压和空气密度降低,这对电气设备的散热、绝缘和安全距离有很多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进行适宜的设计。针对高海拔地区复杂的环境特性,对变电站的建设有着不同的要求。高海拔地区的电气设计要依据高海拔地区对于电气设备的影响,设备的绝缘试验要求,导体的载流量,设定值和设备容量等进行校正。论文以地处海拔4200m八宿北110k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遵循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法规、规章和规范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该地区电力负荷计算、需求预测,以及该地区未来几年的负荷发展情况,确定了变电站主变的数量和容量。在采取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原则的前提下,重点对电气一次系统电力设备外绝缘水平和空气间隙在高海拔地区的修正方法进行了设计研究设计。最后,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控制、站内通信等电气二次系统的主要部分进行了设计和说明。八宿北110kV变电站是八宿县北部的八宿北、拥巴、夏里等乡镇范围内的第一个110kV变电站,作为与国家电网连接的枢纽,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是八宿县电网重要的110kV变电站,可以为以上的乡镇供电,结束了供电无保障、乡镇电网独立.运行的局面。

张晓霞[6](2020)在《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支持和引导,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建筑材料和产品性能不断提升,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逐年增长。但大部分获得绿色标识项目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效果还是未知的,且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本身存在能耗大、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和隔声性能不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玻璃幕墙类的绿色办公建筑进行使用后评估研究。使用后评估即对运营一年以上的建筑的使用状况和性能表现进行评估,倾向于对建筑效能性的评价。论文首先确定本文的后评估方法,再通过现场勘察收集案例建筑的能耗数据,查阅相关标准确定室内环境测试方法、测点与位置。然后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分析总能耗和分能耗数据,得出绿色办公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确实有很明显的节能效果,但是空调部分的能耗依旧偏高,甚至比普通建筑更高;同时对夏季、过渡季和冬季的室内主要功能区进行现场测量,将问卷调查分发给建筑使用者,分析得出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现状情况,并且发现室内办公人员对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此部分主要对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质量作客观分析。再通过访谈物管人员、查看物业管理资料,对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及运营管理7大指标的评分项实地调研,解析建筑运用的节能技术以及使用情况,并进行评分,带入公式计算现状评估分值,确定案例建筑总评分值处于二星级之列。综合以上现状与评价分析,总结案例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找出所有与建筑能耗相关的评分项,归纳影响因素,计算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占比情况,分析得出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幕墙是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能耗偏高的最大影响因素。再从定量角度分析不同组合形式下的玻璃幕墙其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得出苏州地区可选用的幕墙性能:对于既有建筑,为减小传热系数可采用在幕墙室内层贴节能膜的方式;对于新建建筑,为实现节能65%的目标,幕墙传热系数宜控制在1.2-2.3 W/(㎡·K)之间,为实现超低能耗建筑,传热系数宜控制在0.7-1.2W/(㎡·K)之间。同时依据玻璃幕墙类型以及建筑形体合理选择采用内遮阳、外遮阳还是中置遮阳形式。然后针对性提出苏州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各个阶段的优化策略。论文最后从建筑的节能角度提出玻璃幕墙合理化设计对于节能的必要性,同时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设计师、施工单位与物管单位需通力合作,相互监督,实现绿色建筑真正的“绿色”化,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改进工作。

刘晓瑞[7](2020)在《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部分,对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起着支撑作用[1]。为保证智能电网可靠、安全、智能、经济、环保运行,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各系统及总体布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以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基本工程数据,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器设备发展,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建立变电站一体化监控平台,并结合专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变电站监控后台进行开发增加五防功能结合,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开发、设计、调试、应用,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监控水平。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设计部分。变电站设计基于IEC61850规约进行,首先,根据南石地区供电现状和未来用电规划确定建设110/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其次,根据南石地区电力数据和用电用户情况对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设计,确定变电站容量和电气主接线方式,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用智能设备和“设备本体+智能组件”形式的智能一次设备并进行校验,绘制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再次,对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和南石地区电力网布局及电力设备配置情况,确定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整定计算,同时完成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设计;最后,对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部分,在变电站屋顶设计安装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对变电站建设布局、抗震防雷措施、站用电进行设计,绘制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图、变电站电气总布置图、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及监控设备研究部分。根据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设计以及变电站监控要求,对变电站监控系统总体架构、监控目标、网络结构进行设计,搭建带有“五防”功能的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完成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监控设备研究是引入物联网概念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调试、模拟实验,首先,根据设计构想使用成品电子器件对短信报警系统设计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对变电站报警系统软件、硬件进行设计开发,使用STM32芯片、GSM芯片等实现短信报警功能,最后,在南石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上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实现设计功能。本次智能变电站详细设计满足了南石地区未来发展用电需求。本次设计中,各种形式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使用、带有“五防”功能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搭建、变电站屋顶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铺设以及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的开发,使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在智能化水平、操作灵活性、运行环保性等方面有了提高。

彭锦程[8](2020)在《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与自动识别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下,繁华美好的世界背后往往离不开电力的保障。保护电力资源作为“十三五”能源规划发展纲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电力资源不富裕的国家。并不能完全实现“电力自由”。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窃电问题日益严重,其原因是因为经营者为了降低用电成本获取巨大经济利润。同时随着窃电方式隐蔽化、高科技化,我国每年电网线损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据调查,私营企业加工厂、电解金属、餐饮、集体企业等传统行业窃电情况严重,并且随着金融和IT互联网的结合衍生出诸如区块链、比特币“挖矿”、期货交易等暴利行业,这些行业都是窃电的“大头”。这些行业在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电力资源损失的同时,也为国家电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传统的反窃电方法一般分为防止破坏计量端装置措施和通过分析窃电数据进行窃电识别,防止破坏计量端装置措施一般有将计量电表进行密封,规范电表安装接线,强化辅助计量设备等措施。而窃电数据的采集一般是通过人工查表和侵入式电力监测系统来获取,这种反窃电方式在系统的成本、复杂度、智能化、稳定性方面有所不足和欠缺。本文在结合中外对非侵入式电力监测和反窃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将非侵入式电力监测算法应用在反窃电技术上。该应用由于是采用非侵入式装置,改变了原来需要在每一家用户家中电表上安装采集传感系统,仅通过对总线入口处的电流、电压、功率及谐波等负荷特征进行测量、分析,便可精准的识别分析窃电行为,解决了采集端和识别端的简约化智能化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如下4点:1.本文研究总结了传统窃电原理和手段,并对诸如高频干扰窃电和光伏窃电这些利用高科技手段的窃电方式进行研究,此外还对窃电行为特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相位、线损等常规用电特征参数提取进行了研究。2.对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到非常规用电特征参数谐波检测算法,包括采用非侵入式谐波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降维,模糊C均值聚类离群点检测分析,引入隶属度和模糊度的概念分析谐波异常数据。3.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一套非侵入式反窃电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电流、电压、功率、相位等常规用电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并利用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对谐波这种特殊特征参量进行采集和处理。主要通过互感器和ATT7022B计量电路对电流、电压、功率、相位、谐波等用电特征参数采集提取,接着采用简化、降维、小波等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出一套可以识别窃电行为的分析模型,最后根据窃电识别模型识别诊断出用户异常用电结果,来判断窃电用户嫌疑。4.对系统的核心元器件互感器和ATT7022B计量芯片进行调试,并采用NI Multisim及Matlab等工具分别对窃电行为时的电流电压特征及模糊C均值聚类谐波离群点进行仿真分析。本文通过对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和系统的研究,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人工查表和侵入式电力检测系统获取窃电数据的模式,有效地将非侵入式电力监测应用到反窃电工作中去,节约了反窃电成本和人力物力,提升了电网计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窃电识别的预测精度,为以后例如通过非侵入式电力监测识别一些常见的用电异常特征提供很好的借鉴思路。

曹尚杰[9](2020)在《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历经120年,秦皇岛港已发展成全球最大干散货为主的能源输出港,作为国内绿色港口建设的先进代表,引领了国内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注重科技创新驱动绿色港口,将能源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绿色港口能源智能化平台建设。秦皇岛港六公司(以下简称“六公司”)作为承载着主营业务的重要分公司,也是旗下煤炭运输公司的典型代表,成功通过国家首批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评选,首批被亚太港口服务组织(简称:APSN)授予亚太绿色港口称号,且是入围的七家中唯一干散货码头,故被选定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先行者。本文以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PM理论和管理学思维,通过对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和绿色港口运营管理过程的调研和梳理,将公司与能源系统相关的信息系统整合,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绿色港口建设以及行业影响力优势,构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系统。助力秦皇岛港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智慧、绿色港口,为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工作做出突出贡献。首先,本论文对选题背景进行阐述,明晰出研究的意义,通过文献法和调研法将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港口、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论文研究路径与方法。其次,把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归纳提炼,梳理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基础概念、系统特征,提炼业务流程管理(BPM)、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相关的方法论,作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基础。研究明确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实际基于BPM核心理论分析归纳系统功能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完成系统建设。最后,从五个方面构建系统保障体系,保证系统运行和实施。

梁文献[10](2019)在《新型集抄系统中电表故障自动诊断和变更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电力企业供电管理中,传统的点对点人工抄电表方式经常会出现错抄、估抄、漏抄和计算错误等问题,严重降低了电力服务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力企业管理的需求。远程集中抄表(简称集抄)系统不仅能够全方位满足用电用户对于获取自家电量的需求,实现“一户一表”的目标,而且通过远程招测数据,能够避免大量的人力读表以及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但当遇到换表、拆表、更改电表的电源点等现象时,现有集抄系统的软件平台和硬件系统无法自行进行上述现象识别,只能依靠工作人员的现场勘查才能发现上述问题。同时,用户电表档案变更时导致集中器记录的信息与用户档案不一致而出现离线状态,不仅集抄成功率降低,而且明显增大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此外,集抄系统也会由于现场设备损坏或通信通道中断等故障的发生而导致抄不到数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主要研究电表故障自动诊断算法和变更识别算法,将其应用到开发的新型集抄系统中进行实验测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新型集抄系统的功能需求及基础数据需求,对系统进行了总体框架设计,主要包括系统逻辑框架、物理框架、软件构架、通信模式等的设计。其次,本文分析了常见的电表故障情形以及常用的电表故障诊断方法,并对本方案中新型集抄系统采取的电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设计,包括针对电表自身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及针对窃电引发电表异常的诊断方法。接着,本文基于分簇算法给出了一种电表变更识别的方法,并以此设计一款带有自动搜表功能的集中器,通过对电表逻辑地址的搜索,解决电表变更的识别问题。最后,本文将两种功能算法在新系统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通过试点测试对算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二、电能计量知识讲座之十三——第六讲 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能计量知识讲座之十三——第六讲 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和出力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现状研究
        1.2.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研究现状
        1.2.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短期预测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HPLC技术研究
    2.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2.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及软硬件概述
        2.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基本功能
        2.1.3 河北南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现状
    2.2 HPLC高速载波通信技术
        2.2.1 概述
        2.2.2 HPLC网络拓扑和协议栈结构
        2.2.3 高频数据采集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体系
    3.1 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3.2 建模所需基础数据获取及更新
    3.3 典型发电曲线构建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典型曲线构建
    3.4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3.4.1 建模所用算法理论
        3.4.2 参量计算
        3.4.3 评价规则设定
    3.5 异常光伏设备识别
        3.5.1 疑似骗补
        3.5.2 疑似故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短期出力预测
    4.1 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因素分析
        4.1.1 内部因素
        4.1.2 外部因素
    4.2 特征选取
    4.3 基于聚类分析的天气因素分群
        4.3.1 K-Means算法研究
        4.3.2 天气类型的聚类分群过程
    4.4 基于随机森林的单点预测模型构建
        4.4.1 建模所用算法理论
        4.4.2 临近日特征选取
        4.4.3 相似日特征选取
        4.4.4 基于小波变换的历史发电数据处理
        4.4.5 基于随机森林的单点模型构建
        4.4.6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预测数据修正
    4.5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短期出力预测模型整体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验证
    5.1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结果分析
        5.1.1 实验参数设置
        5.1.2 实验结果分析
    5.2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短期出力预测结果分析
        5.2.1 实验参数设置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2)电力动态负荷的游程特性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负荷模型的研究现状
        1.2.1 电力负荷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误差测试负荷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3.1 交流电弧炉负荷特性
        1.3.2 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特性
    1.4 电能表计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典型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预处理与波形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电力动态负荷的相关定义
    2.3 典型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采集
    2.4 典型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预处理
        2.4.1 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数学表示
        2.4.2 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预处理方法
    2.5 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波形特性分析
        2.5.1 交流炼钢电弧炉的波形特性
        2.5.2 电气化铁路牵引机车的波形特性
        2.5.3 典型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波形特性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动态负荷信号游程特性的分析
    3.1 引言
    3.2 电力动态负荷信号的调制模型
        3.2.1 负荷信号的双特征调制模型
        3.2.2 负荷信号的双特征函数序列调制模型
    3.3 电力动态负荷电流信号的特征参量
        3.3.1 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随机特征参量
        3.3.2 负荷电流信号的游程随机特征参量
    3.4 电力动态负荷电流信号的二元游程序列
        3.4.1 负荷电流信号二元游程序列的波形分析
        3.4.2 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和游程的相关性
    3.5 电力动态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和游程的特性分析
        3.5.1 负荷电流信号的游程
        3.5.2 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和游程的特征指标
        3.5.3 负荷电流信号的幅度和游程的特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电能表的综合误差分析
    4.1 引言
    4.2 智能电能表的结构与功能
        4.2.1 智能电能表的系统结构
        4.2.2 电能表的信号采集与电能计量结构
    4.3 电能表计量系统的综合动态误差模型
        4.3.1 信号采集模块的数学模型
        4.3.2 电能计量模块的数学模型
        4.3.3 计量系统的综合误差数学模型
    4.4 负荷游程长度波动对电能表的误差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电能表误差仿真分析与测试实验
    5.1 引言
    5.2 负荷信号游程特性与m序列特性
    5.3 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信号的产生
        5.3.1 m序列的产生
        5.3.2 m序列测试信号的产生
    5.4 电能表动态误差仿真分析
        5.4.1 电能表动态误差仿真分析方案
        5.4.2 电能表动态误差仿真分析结果
    5.5 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实验
        5.5.1 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实验方案
        5.5.2 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实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3)Z公司电力营销业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经济人假设理论
        2.1.4 舞弊三角理论
        2.1.5 舞弊冰山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2.2.2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
        2.2.3 有关电力行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
        2.2.4 文献述评
3 Z公司及营销业务简介
    3.1 Z公司介绍
    3.2 电力营销介绍
        3.2.1 电力营销特点
        3.2.2 电力营销业务
4 Z公司营销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4.1 Z公司营销部门内控情况
        4.1.1 内部环境
        4.1.2 风险评估机制
        4.1.3 信息与沟通机制
        4.1.4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4.2 具体业务内控情况
        4.2.1 风险识别与评估
        4.2.2 控制措施
        4.2.3 控制措施的执行
    4.3 Z公司营销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部门层面存在的问题
        4.3.2 具体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
5 Z公司营销业务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5.1 营销部层面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5.1.1 改善内部环境
        5.1.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5.1.3 优化信息系统与沟通机制
        5.1.4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5.2 具体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5.2.1 改进流程设置
        5.2.2 细化风险识别与评估
        5.2.3 完善控制措施
        5.2.4 严格执行控制措施
6 结论及研究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机器学习的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分析研究现状
        1.2.2 基于机器学习的能耗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1.2.3 异常值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城轨列车牵引能耗评估方法
    2.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耗数据
        2.2.1 数据来源和数据特点
        2.2.2 典型异常值形式
    2.3 单列车牵引能耗和牵引机组能耗评价指标
    2.4 异常值分析框架
        2.4.1 问题描述
        2.4.2 求解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城轨列车牵引能耗特征提取方法
    3.1 牵引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特征缩放
        3.2.2 降低单列车牵引能耗数据特征维度
        3.2.3 牵引机组时间序列特征提取
    3.3 方法验证
        3.3.1 单列车牵引能耗数据特征提取
        3.3.2 牵引机组能耗数据特征提取
    3.4 本章小结
4 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检测方法
    4.1 能耗模式分析方法
        4.1.1 聚类效果评价指数
        4.1.2 基于聚类方法的能耗模式分析
        4.1.3 基于方差分析的能耗模式检验
        4.1.4 基于决策树的能耗模式判定方法
    4.2 基于模型的单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检测方法
        4.2.1 回归分析评价指标
        4.2.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能耗预测方法
        4.2.3 基于深度学习的能耗预测方法
        4.2.4 基于XGBoost的能耗预测方法
    4.3 基于密度的牵引机组能耗异常值检测算法
    4.4 方法验证
        4.4.1 单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检测
        4.4.2 牵引机组能耗异常值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程度分析方法
    5.1 基于异常程度分析的改善误报漏报问题的打分算法
        5.1.1 SMOTE算法
        5.1.2 基于KNN的打分算法
    5.2 方法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海拔环境下110kV八宿北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八宿北变电站电力系统分析
    2.1 八宿北变电站地理情况
    2.2 八宿北变电站电网概况
        2.2.1 八宿北110kV变供区负荷预测
        2.2.2 八宿北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2.3 停电过渡方案
    2.3 八宿北变电站工程规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海拔环境下电气一次设计及电气参数修正
    3.1 八宿北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
        3.1.1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3.1.3 工频过电压计算
    3.2 一次电气接线设计
    3.3 高海拔电气设备选择及电气参数修正
        3.3.1 高海拔电气设备选择和修正的原则
        3.3.2 高海拔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和依据
        3.3.3 110kV设备选择及高海拔修正
        3.3.4 主变压器选择及高海拔修正
        3.3.5 35kV设备选择与高海拔修正
        3.3.6 10kV设备选择与高海拔修正
        3.3.7 电气导体的选择与高海拔修正
        3.3.8 空气间隙的高海拔修正
        3.3.9 悬式绝缘子串片数的选择
    3.4 高海拔地区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的布置
        3.4.1 电气总平面的布置
        3.4.2 配电装置的布置
    3.5 防雷接地设计
        3.5.1 防直击雷保护的设计
        3.5.2 接地系统的设计
    3.6 高海拔环境下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3.6.1 站用电源的设计
        3.6.2 动力及照明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八宿北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及分析
    4.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设计
        4.1.1 系统配置原则及现状
        4.1.2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
        4.1.3 对其他专业的技术配合
    4.2 八宿北变电站调度自动化设计
        4.2.1 电网调度自动化现状
        4.2.2 远动系统
        4.2.3 电能计量系统
        4.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
    4.3 八宿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4.3.1 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和范围
        4.3.2 自动化系统具体配置
    4.4 八宿北变电站其他二次系统设计
        4.4.1 元件的保护配置
        4.4.2 站用交直流电源的设计
        4.4.3 全站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
        4.4.4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设计
        4.4.5 站内通信方案的设计
        4.4.6 二次设备的屏柜布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附录B

(6)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键词释义
    1.2 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研究创新性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后评估方法
    2.1 玻璃幕墙发展研究综述
        2.1.1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现状
        2.1.2 国内玻璃幕墙发展趋势
        2.1.3 相关研究及不足之处
    2.2 后评估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2 我国评价体系新旧对比
        2.2.3 建筑后评估基础理论
        2.2.4 后评估方法综述
    2.3 本文后评估体系与方法
第三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现状分析及技术评价
    3.1 调研前准备
        3.1.1 调研测量项目概况
        3.1.2 调研测量基本情况
    3.2 能耗现状
        3.2.1 总能耗研究
        3.2.2 分项能耗研究
    3.3 室内环境质量现状
        3.3.1 室内热湿环境分析
        3.3.2 室内光环境分析
        3.3.3 室内声环境分析
        3.3.4 室内空气品质分析
    3.4 技术评价的必要性
    3.5 绿色建筑评价程序
    3.6 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大厦
        3.6.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6.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6.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6.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6.5 室内环境质量
        3.6.6 施工管理
        3.6.7 运营管理
        3.6.8 评价小结
    3.7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大楼
        3.7.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7.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7.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7.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7.5 室内环境质量
        3.7.6 施工管理
        3.7.7 运营管理
        3.7.8 评价小结
    3.8 苏州工业园区月亮湾建屋广场
        3.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8.5 室内环境质量
        3.8.6 施工管理
        3.8.7 运营管理
        3.8.8 评价小结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综合分析
    4.1 外环境设计阶段
    4.2 建筑设计阶段
        4.2.1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4.2.2 水耗影响因素分析
    4.3 施工管理
    4.4 运营管理
第五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围护结构改进设计
    5.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模拟
    5.2 围护结构遮阳措施改进
第六章 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
    6.1 外环境设计优化策略
    6.2 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6.2.1 建筑幕墙设计优化策略
        6.2.2 建筑节水设计优化策略
    6.3 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6.4 运营管理优化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绿色办公建筑室内环境满意度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历

(7)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1.2 枣庄地区用电发展背景
    1.3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1.3.1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1.3.2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1.3.3 五防装置发展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变电站基本方案设计及设备选择
    2.1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必要性
        2.1.1 本地区电网现状
        2.1.2 本地区电网存在的问题
        2.1.3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优势
    2.2 站址选择及介绍
        2.2.1 站址地理位置
        2.2.2 站址概况
        2.2.3 站外交通运输及进出线走廊条件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2.4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
        2.4.1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原则
        2.4.2 智能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2.4.3 智能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2.4.4 智能主变压器类型选择
        2.4.5 智能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2.5 短路电流计算
        2.5.1 短路电流计算模型
        2.5.2 不同情况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2.6 电气设备选择
        2.6.1 设备环境运行参数
        2.6.2 110kV侧设备选择及校验
        2.6.3 10kV侧设备选择
        2.6.4 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化
第三章 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设计
    3.1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及整定计算
        3.1.1 南石变电站一次电力系统现状
        3.1.2 枣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3.1.3 继电保护设计及整定计算
    3.2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及配置
        3.2.1 枣庄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3.2.2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及配置
        3.2.3 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及配置
        3.2.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及配置
    3.3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系统设计
        3.3.1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现状
        3.3.2 电力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3.3.3 南石变电站站内通信方案
第四章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及研究
    4.1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4.1.1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4.1.2 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4.2 监控目标设计
        4.2.1 电网运行数据
        4.2.2 电网故障信号
        4.2.3 电气设备监控数据
    4.3 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4.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4.4.1 站控层设备
        4.4.2 间隔层设备配置
        4.4.3 过程层设备配置
    4.5 变电站五防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设计
        4.5.1 监控平台建立及数据采集
        4.5.2 监控平台界面设计及功能数据关联
        4.5.3 监控平台规约及通信通道配置
    4.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研究
        4.6.1 短信报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6.2 系统可行性研究硬件搭建
        4.6.3 系统软件设计
        4.6.4 系统可行性研究模拟测试
        4.6.5 系统硬件设计
        4.6.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实验测试
第五章 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
    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5.2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
        5.2.1 南石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5.2.2 主要器件选型
        5.2.3 项目总体设计
        5.2.4 效益分析
    5.3 抗震设计
    5.4 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5.4.1 站用工作/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5.4.2 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5.4.3 站用配电系统配置
        5.4.4 照明系统设计
    5.5 防雷接地设计
        5.5.1 防直击雷保护方式设计
        5.5.2 接地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
    附件1:STM32F103RBT6 单片机主程序
    附件2:枣庄市高新区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附件3: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图
    附件4: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附件5:南石110kV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附件6:南石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设计图

(8)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与自动识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非侵入式电力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侵入式电力监测国外研究现状
        1.2.2 非侵入式电力监测国内研究现状
    1.3 反窃电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窃电特征分析
    2.1 窃电评价指标
    2.2 窃电手段分析
        2.2.1 电压法窃电
        2.2.2 电流法窃电
        2.2.3 移相扩差法窃电
        2.2.4 谐波及高频干扰窃电
        2.2.5 光伏窃电
    2.3 常规用电行为与窃电行为特征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研究及分析
    3.1 非侵入式谐波特征参数提取
    3.2 基于主成分分析降维
    3.3 谐波特征参数离群点检测分析
        3.3.1 离群点检测概述
        3.3.2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3.3.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谐波离群点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侵入式窃电自动识别系统总体设计
    4.1 非侵入式窃电自动识别系统总体概述
    4.2 非侵入式窃电自动识别系统功能需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采集计量模块设计
    5.1 电数据传感单元电路
        5.1.1 互感器原理及简介
        5.1.2 互感器选用准则
        5.1.3 电数据传感单元的电路设计
    5.2 电能计量电路
        5.2.1 电能计量芯片原理
        5.2.2 基于计量芯片ATT7022B电路设计
    5.3 微处理单元
        5.3.1 S3C2416处理器简介
        5.3.2 基于S3C2416处理器的主控电路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讯模块设计
    6.1 RS-485标准通信接口
        6.1.1 RS-485接口简介
        6.1.2 RS-485接口总线设计
    6.2 通信协议
        6.2.1 Modbus通讯协议简介
        6.2.2 基于Modbus上下位机通信协议的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识别及处理分析设计
    7.1 特征数据预处理分析
    7.2 窃电识别模型构建与诊断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系统调试与仿真分析
    8.1 系统调试
        8.1.1 互感器校验
        8.1.2 ATT7022B计量电路调试
    8.2 仿真分析
        8.2.1 基于NI Multisim电流电压窃电行为特征仿真
        8.2.2 模糊C均值聚类离群点算法Matlab仿真验证
    8.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办法
    2.1 绿色港口
        2.1.1 绿色港口内涵
        2.1.3 绿色港口的发展趋势
        2.1.4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
        2.2.1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2.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形式
    2.3 业务流程管理(BPM)
        2.3.1 BPM概念
        2.3.2 业务流程
        2.3.3 流程的编排
        2.3.4 流程执行与监控
    2.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
        2.4.1 信息系统构建的模型
        2.4.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SOA)
        2.4.3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3.1 秦港六公司概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绿色港口建设情况
        3.1.3 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效果的核心约束指标
        3.1.4 主要耗能设备和耗能关键流程
    3.2 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3.2.1 能源管理体系现状
        3.2.2 现有能源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3.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
    3.4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4.1 BPM的核心理念
        3.4.2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必要性
        3.4.3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流程
        3.4.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1 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4.1.1 设计的原则
        4.1.2 设计的目标
    4.2 基于SOA的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体系
        4.2.1 总体目标框架
        4.2.2 业务应用框架
        4.2.3 基础设施框架
    4.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4.3.1 电能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4.3.2 无线远程自动水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4.3.3 电子皮带秤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4.3.4 流机燃油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5.1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5.1.1 能源整体在线监测实现
        5.1.2 电能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5.1.3 水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5.1.4 皮带秤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5.1.5 流机燃油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5.2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部署
        5.2.1 总体结构部署
        5.2.2 信息资源部署结构
    5.3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
        5.3.1 遵循公司信息化战略及规划主线
        5.3.2 建立信息化优化质量保证体系
        5.3.3 形成信息化优化技术支撑
        5.3.4 及时跟进信息化应用培训
        5.3.5 系统功能的持续完善与升级改进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新型集抄系统中电表故障自动诊断和变更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集抄系统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总体架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框架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系统构架设计
        2.2.1 系统逻辑框架设计
        2.2.2 系统物理构架设计
        2.2.3 系统部署模式
    2.3 系统软件构架设计
        2.3.1 系统主站层面构造搭建
        2.3.2 系统功能层面构造搭建
    2.4 系统通信模式设计
        2.4.1 远程通信模块搭建
        2.4.2 本地通信结构搭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表故障自动诊断算法
    3.1 常见的电表故障情况分析
    3.2 常用电表故障诊断算法
        3.2.1 基于关联规则的电表故障诊断算法
        3.2.2 基于贝叶斯网络(BN)的电表故障诊断算法
    3.3 本文设计的电表故障自动诊断算法
        3.3.1 针对电表本身故障的自动诊断算法
        3.3.2 针对窃电引发电表异常的自动诊断算法
        3.3.3 电表故障综合诊断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表变更识别算法
    4.1 电表变更识别的基本思路
    4.2 本文设计的电表变更识别算法
        4.2.1 分簇算法的简介
        4.2.2 基于分簇算法的电表地址搜索方法
    4.3 集中器的设计
        4.3.1 集中器硬件设计
        4.3.2 集中器软件设计
        4.3.3 集中器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算法在新型集抄系统中的应用
    5.1 新型集抄系统的功能
        5.1.1 系统功能结构
        5.1.2 功能特色
        5.1.3 新型集抄系统功能使用简介
    5.2 新型集抄系统的运行环境简介
        5.2.1 硬件环境
        5.2.2 软件所需环境
        5.2.3 开发技术
    5.3 新型集抄系统运行流程及两种算法的应用
        5.3.1 新型集抄系统程序
        5.3.2 电表故障自动诊断算法的应用
        5.3.3 电表变更识别算法的应用
    5.4 算法的实验测试
        5.4.1 电表故障自动诊断测试及结果分析
        5.4.2 电表变更识别测试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电能计量知识讲座之十三——第六讲 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健康度评价和出力预测研究[D]. 段子荷.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2]电力动态负荷的游程特性分析及其应用[D]. 邱兰.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Z公司电力营销业务内部控制研究[D]. 朱君妍. 苏州大学, 2020(03)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城轨列车牵引能耗异常值分析方法[D]. 赵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高海拔环境下110kV八宿北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D]. 彭向荣.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玻璃幕墙类大型绿色办公建筑后评估 ——以苏州地区为例[D]. 张晓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D]. 刘晓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8]非侵入式反窃电算法与自动识别系统设计[D]. 彭锦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曹尚杰. 燕山大学, 2020(02)
  • [10]新型集抄系统中电表故障自动诊断和变更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梁文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第13讲电能计量知识-第6讲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