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篇文章会有很大的不同

有没有这篇文章会有很大的不同

一、有无冠词大不一样(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0)在《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本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思想和社会长达七百年。然而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形成反差的是,宋明理学的英译严重滞后于其它中国典籍,这也导致了西方对理学的长期视野盲区。理学英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义理的译释难度,因此,对义理译释的考察成为探讨宋明理学英译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对译者英译宋明理学的阐释过程及其对译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译释对比,从文本性、层次性、境界性、边界性、视域性和形态性六个方面考察了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现象和译释特点。译释离不开文本,文本是译释的起点和终点。文本性是文本在反映特定交际规约时的特征,对文本性的配置决定了文本的类型。而在翻译中,决定文本性配置方式的则是译者的译释。通过译者的译释,文本呈现为不同文本性的混合,其中占据主导和焦点地位的文本性决定了文本的类型归属。理学文本的文本性主要体现在哲学性、宗教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以哲学性为最主要的特征而兼有宗教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理学的文本类型因而可以看作以哲学文本为中心,以宗教文本和科学文本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理学的译文文本可能会相对于原文文本在这个连续体上有所游移,其最终的位置取决于译者的译释。从文本的深度空间来看,从最表层的语言到最深层的义理,阐释者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反映了他的阐释层次。理学文本的义理深度和阐释开放性使得译者的阐释层次非常丰富。从对语言表层勘误校雠一直到对理学概念和义理的创造性译释,译者的阐释触角能够遍及理学文本的各个深度。对宋明理学译释在诸多层次上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突破以往翻译研究阐释学进路偏于抽象思辨和宏观概括的特点,建立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译释描述体系,这对于处于研究起始阶段的理学译释来说更具意义。从文本的译释高度看,将宋明理学的最高追求翻译出来是理学英译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西方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而中国哲学则往往以境界为最终旨归。但境界的高低需要译者的把握和体认,不同译者对境界的理解不尽一致。译者的译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宋明理学境界的感知,而对境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宋明理学的总体认知。对境界的译释代表了译释的高度,这也是宋明理英译学不同于一般哲学文本翻译的特殊之处。从文本之间的横向关系看,宋明理学内部流派纷呈,不同流派对同一概念或义理的阐发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然而流派之间既相互颉颃又彼此渗透,使得其边界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理学英译者的译释往往会对流派之间的边界进行有意无意地重新划定,既可能是对原有边界的彻底重构,也可能是对边界模糊或清晰程度的重描,还可能是对边界的悬搁或标举。而宋明理学与外学也处于纠缠不清的关系。对于理学与佛教和道家的关系,不同的译者也会作出不同的译释处理,既有可能划清界线,突出理学的独立品性,也可能呈现甚至加强儒释道之间的暧昧关系。因此,无论是理学内部流派的边界还是理学与释道的边界,都有可能在译者的译释过程中发生位移与变化。从文本与背景域的关系来看,前见和视域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先行条件。在翻译中,最终的译文往往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的产物,译者无法超越自己的视域去把握文本某种“自在”的原意。对理学的译释同样也受译者视域的影响,而在这当中,西方哲学的视域是最为常见却又往往不易察觉的一种视域。无论是西方译者还是中国译者,在英译宋明理学时都有可能在内容、思维和语言的层面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西方哲学视域的特点。从文本与学科形态的关系来看,根据译者的译释方法、译释重点和译释视角的不同,可以将宋明理学的译释分为经学形态、西学形态、汉学形态和国学形态四种。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是中国传统注经模式的跨语应用;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则以西方哲学来格义宋明理学;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是在西方目光的投射下对作为东方异质他者的理学的一种形象和意义建构;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则突出理学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身份,对理学的译释呈现出中国哲学本土化翻译模式。宋明理学的译释现象是阐释和翻译的一般规律与理学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理学译释的研究既是对阐释学方法的建构式运用,又紧扣理学文本的特殊性。对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分析将译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化,全面还原了译释的过程,归纳出理学译释的特点,从而为宋明理学日后的进一步英译提供了观照。

夏克丽[2](2020)在《宋代女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利用道教,女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获得了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女冠入道需要通过正规的一套程序直至获得度牒,宋代统治者给予道教很多的扶持和优待政策,然而记录在册的正规女冠人数相比男性道士、僧尼仍是很少。虽然史载人数较少,但她们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还是发挥了一些影响力。根据史料记载,女冠入道的原因各有不同,上层社会入道的女冠多为因罪被贬入道,而下层平民女冠则多出于宗教信仰而自愿入道。上层女冠和下层女冠也因为身份的原因而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政治上,上层女冠中两位皇后因妃嫔争宠上位与内官奸臣相谋诟陷而获罪,终被贬入道,引起不小的政治波澜。仁宗朝郭后被废入道,宰相与台谏互为敌垒在此事上相争不下,最后以谏官流放为终局;而哲宗朝孟后被废入道,乃是宰相内侍相互勾结,妄图左右中宫,借以谋权而制造的阴谋。两位皇后入道事件本身将宋代文官集团的弊端展露无遗。而与此同时,下层平民女冠借宗教信仰参与政治生活,或如于仙姑受诏入京而多获荣宠,又或如吴知古、刘德妙等攀附朝臣勾结内侍而乱政谋私。由此可见,女冠在宋代政治上的作用并非全是积极的。文学上,宋代女冠多有贡献。文人多因敬仰女冠而留下较多的描写女冠的诗作。在这些诗作中,有些描绘女冠清修的神姿风貌,有些更是能于其中看出女冠与文人间的一些往来交际和心心相惜的知己情分。女冠自身也创作了很多诗词,尤以女冠王清惠和曹道冲两位为佳,王清惠创《满江红》,其中爱国之情深和亡国之悲痛引得文人的纷纷唱和。王清惠更与汪元量情分颇深,二人相互留下很多酬赠诗;女冠曹道冲尤善诗词,不仅可立随声韵作诗,其诗作常颇有道风,更与诗中表达自身的修道旨趣。另外,女冠宫素然所画《明妃出塞图》更是宋代白描画作的杰出之作,也证明女冠在宋代艺术上也有突出的表现。学术上,女冠曹道冲贡献颇多。她不仅亲注《老子》,更亲创《灵源大道歌》《胎息诀》等道教作品。曹注原本已佚,今据彭耜、董思靖、李霖三本中征引的曹注为据。曹注《老子》阐要妙之道,并在其基础之上重内丹修炼、性命双修,属于钟吕南宗内丹体系,其注解方式和侧重点充分体现宋代老学注解的特色。而其《灵源大道歌》《胎息诀》中更是具体阐释安神养气的内修之法,于道教的内丹理论也有所贡献。

阿卜杜外力·柯尤木(Abduwali Qiyum)[3](2020)在《阿里希尔·纳瓦依《少年的奇思》((?))的名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察哈台维吾尔语是从14世纪中至20世纪初生活在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等众多民族共同使用过的语言。使用察哈台语着述的好多文学和历史以及其它领域的着作流传至今,这为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察哈台维吾尔语作为古代维吾尔语的延伸,又是现代维吾尔语的前身,也可以说是在维吾尔语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学习并深入研究察哈台维吾尔语对研究现代维吾尔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我们发现和挖掘语言的语法演变规律的视角之一。察哈台维吾尔语在整个维吾尔语言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语音、词汇和形态方面非常发达。因此,语言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察哈台维吾尔语也开始在国内外陆续有学者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文学、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着手,语言方面的研究确实较少,需要进行系统地研究。名词是语言中的基本词类之一,本论文选择维吾尔文学发展史上着名的思想家和诗人阿里希尔·纳瓦依(1441-1501)在1491-1498年间用察哈台维吾尔文写成的着作《少年的奇思》(??RāY?BU?-????R)的抄本—根据民族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的书籍为语言材料,描述在此着作中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名词的分类、构成和形态特征,运用形态学研究和历史比较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地分析名词的格范畴、领属、数范畴与语言特点,以便更好地展现出纳瓦依的语言艺术,这将助于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纳瓦依的语言艺术,最终体现出察哈台维吾尔语在15世纪的语言特点。同时,本论文为此研究今后的察哈台维吾尔语更深层次的语言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平台。着作《少年的奇思》是四个诗集合并而成的《四卷诗大全》其中的第一个诗集共840首诗。纳瓦依作品中作为一名思想家,展现了自己代表时代的先进思想、感情和愿望,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展现了纳瓦依诗歌的无限魅力。《少年的奇思》包含的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形式多样、语言流畅,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一流水平,因而被奉为文学史上抒情诗的典范。察哈台维吾尔文《少年的奇思》的手抄被发现以来,国内外至今尚未有学者对其语言方面进行过相关研究。因此,本论文对《少年的奇思》中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名词的分类、构成和形态特征为重点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研究。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着作《少年的奇思》、作者生平和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除此之外,着作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准备工作以及本文所使用转写字母对照表等。第二章专门研究着作《少年的奇思》中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主要是由名词构成的附加成分、由形容词构成的附加成分和由动词构成的附加成分等方面举例说明,同时对比分析现代维吾尔语的附加成分。着作中的附加成分具有双重性一既有屈折语的特征,又有粘着语的特征,附加成分具有前移性。附加成分具有叠用性,不仅同一类型的附加成分可以叠用,而且多种的附加成分也可以同时出现,附加成分中前缀比较少、后缀很多,构词附加成分可以构成新词、可以改变词义、可以改变词类,同样也可以与词根或词干连接。这说明了黏着语中词根前后缀接词缀可构成新词,以期为维吾尔语的附加成分研究提供了借鉴。第三章介绍了着作《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的分类及构成特点。着作中的名词按其所指事物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实体名词、非实体名词、泛指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亲属称谓名词和身体器官名词等,着作中的名词还根据其构成方式分为单纯名词、派生名词和复合名词,同时进行了举例分析。第四章中对着作《少年的奇思》中出现的名词类词语的形态研究从“数范畴”、“属范畴”和“格范畴”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属范畴、数范畴和格范畴的附加成分一般在句子或词组中体现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构形附加成分的语言特征。它们的附加成分主要连接在词的末尾,其后不能再缀加其他的附加成分了,可以说“词尾”为构形附加成分。并且这些附加成分在维吾尔语语法中,因它们完全具备上述功能,一直被人们当做构形附加成分看待,这一点从上面例子中可以看出来。同时展现出了察哈台维吾尔语在从属范畴、数范畴、格范畴方面的典型特征。第五章总结与展望部分主要阐述了此着作的研究价值,着作在语音学、句法学及其察哈台维吾尔语名词的有定与无定方面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察哈台维吾尔语无论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还是句法和句子都很发达的。这些语音、词汇、语法、句法和句子的系统研究,同时与其他的着作和文献语言对比起来进行的比较研究,为研究察哈台维吾尔语以及现代维吾尔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是非常值得和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名词的有定与无定不仅存在于察哈台维吾尔语中,同样存在于其他亲属语言和无冠词的非亲属语言中,因此该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在附录中提供了本人整理的小词典和词汇表。通过丰富的词汇资源,综合分析了语言使用,增加了原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察哈台维吾尔语中名词的语言特点证明了维吾尔语的语言活力。

吴越[4](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毛志萍[5](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刘萍[6](2019)在《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学习词典释义的简明性、准确性、以及充分性关乎学习者语言习得尤其是词汇习得的成效。相对于主流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更具简明性、充分性和准确性(于屏方、杜家利,2010),我国目前出版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在释义环节体现出相当浓厚的‘内汉’痕迹,很多词项的释义基本上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的基础上替换个别词语,或换一种表述方式”(蔡永强,2018:60)。因此,对编纂水平相对较高的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进行深入探究,并将之与汉语学习词典释义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局部语法(local grammars)是一种对特定语言型式或用法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的语法(Cheng,2012:215),可以对某一特定意义/功能或现象进行更加系统、综合的描述,对语言的描述更加有效,在描述子语言(sublanguages)方面的价值已得到证实。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来讲,释义中词语序列所实现的功能并非属于语言系统宏观层面的一般功能,而是与释义子语言紧密关联的局部功能。因此,以功能为导向的局部语法更适用于对释义语言进行功能分析,更加适用于对释义结构要素(structural elements)如何实现释义功能的过程进行细致描述,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揭示释义模式。由此可见,局部语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词典释义的路径。本研究依据Schmid(2000)的外壳名词(shell nouns)词表,基于义项抽取《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8版,2010)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2006)中具有外壳功能的释义。依据Sinclair(1991)和Barnbrook(1995;2002)句子释义局部语法的功能标签,本研究设计了短语释义的功能标签,并据此对抽取的释义文本进行标注。在揭示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实现型式的基础上,本研究从释义局部语法功能成分(functional components)的序列、语言实现方式及对应关系三个维度,对两种局部语法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揭示英、汉外壳名词释义模式的异同。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问题一: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有哪些?问题二: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如何?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均存在六类实现型式,两种局部语法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1)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之间存在横组合关系,构成线性结构。功能成分序列存在差异,英语型式以上义词成分为中心向右扩展,汉语型式以中心语成分为中心向左扩展。(2)每个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之间存在纵聚合关系,构成一个释义功能系统。功能成分与语言实现形式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导致各个系统成员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这种交叉关系既存在于同一语言内部,也存在于两种语言之间。但英、汉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受语言类型的影响,具有各自的语言特色。(3)功能成分的释义功能存在差异。一方面,成分功能的强弱存在差异,相较而言,详述成分功能较强,出现频数较高,故释义成分的多寡不应作为评价释义充分性和准确性的标准。另一方面,功能成分在各类词语释义中侧重对不同语义特征进行阐述。例如,详述成分在英语言语类词语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功用,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源起,在英语心理类和情态类释义中侧重阐述指称对象的具体内容,而在汉语释义中则侧重阐述功用。(4)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均存在异同。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局部语法中高频实现型式包含相同的功能成分。不同之处在于英语基本型式“算子+区别特征+上义词”属于低频型式,而汉语中对应的基本型式“区别特征+链接+中心语”则属于高频型式,这表明汉语学习词典中部分词语的释义信息偏于简单,不利于近义词的辨析与习得。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存在共性与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类型的差异,导致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英、汉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序列,并使各个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具有各自语言的特色。(2)人类认知不同抽象事物的方式与视角存在差异,导致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分布存在差异。(3)英、汉两个民族的认知模式(投射式/统摄式)和思维方式(直线型/曲线型)的差异性,导致英语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线性结构为右向扩展,而汉语型式则为左向扩展结构。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局部功能视角的释义研究,开辟了学习词典对比研究的新路径,为构建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模式,尤其是抽象名词释义模式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揭示释义模式与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习惯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对普通语言语法进行有益补充。

葛娜娜[7](2018)在《领属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认为领属的语义概念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概念认知;但是作为语法范畴的领属在具体语言中的表现并不一定相同,不同语言在表达领属关系的结构上有很大差异,而这正符合语言类型学研究和解释的目标。但是目前国内关于领属范畴的研究大都是从比较语言学维度,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对比英语和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特点,包括语法化路径、领属意义对比、领属结构的语用特点等方面,而领属范畴的类型学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主要是在类型学的视角下探讨英汉领属结构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讨世界语言的领属结构的共性与差异。本文共八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综述,即第1-2章;第二部分是关于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形态类型,即第3-4章;第三部分是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序类型即第5章;第四部分是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义类型即第6章;第五部分是跟谓词性领属相关的几个问题即第7章;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形态类型特点英汉的领属结构都是附从标志为主;用“’s”和“的”标志的领属结构都具有多义性;英语不需要领属分类词,汉语普通话中领属分类词也不需要强制出现(南方方言除外)。英汉编码方式的不同点还表现在领格方式上。英语属于限定性领格语言即名词短语中领属成分不能跟限定成分共现,整个短语作有定性理解;汉语属于形容性领格语言即领属成分可以跟其他限定词共现,整个名词短语的有定/无定性由定冠词、限定词来推断。这两种领格类型实际上是经济性原则与语用合作原则互相竞争的结果。经济性原则占优势的语言就表现出限定性领格的特点,如英语等语言中冠词与领属语呈互补分布;语用合作原则占优势的语言就表现出形容性领格的特点,如汉语等语言中领属语与其他限定成分并存。鉴于普通话普遍使用“的”的单一现象,本文遂考察了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领属结构编码方式。我们在22种方言样本的基础上将汉语方言的编码方式总结为三种:无标志、使用人称代词和标记词。无标志的方式主要用于亲属-集体名词;人称代词又分为两种情况,领有者使用复数人称代词表示单数意义以及在领有者和被领有者中间添加单数第三人称代词“他”;标记词包括使用定语助词、指示词和量词。汉藏语系诸语言的领属结构大部分都有表领属的结构助词,有的语言还有专门的领属助词。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族的特点是:人称领属非常复杂,三个人称单复数的领格形式都不同,第二人称还要区分普通形式和尊称。蒙古语族诸语言普遍存在领宾格,意义要根据语境确定,而且蒙古语族诸语言有人称领属和反身领属范畴。南岛语系的突出特征是领属语前置后置都带标志,前置的时候是双重标志,后置的时候是领属语标志,属于附从标志。南亚语系的基本特征是:诸语言基本都是直接并置结构,不用格助词。世界语言范围来看,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主要有简单方式和复杂方式。简单方式包括简单并置和音调变化。复杂方式包括使用前缀、后缀和格附缀。领格附缀是世界语言表达领属范畴最常见的形式,有些语言也用其他格形式如处所格、与格以及伴随格来表达领属结构。领属附缀要分前缀与后缀,并且以后缀居多,因为前缀的使用会增大信息处理难度。如果一种语言有可让渡与不可让渡的区分,那么一般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倾向使用附缀形式,可让渡的领属关系通常添加其他语素。不使用附缀表达领属结构的语言有领属代词或者领属形容词。领属分类词也是名词性领属结构中一种重要的编码方式。领属分类词又分为领有者分类词,领有关系分类词和被领有者分类词。其中领有者分类词规模最小,使用频率最少,这是由领有者的特征决定的。领有关系分类词与被领有者分类词通常合二为一。领属结构的标志位置与基本语序有一定的相关性,SOV和SVO语序中都是附从标志占优势,其中SVO语序中占绝对优势。标志位置与语言的形态类型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孤立语、屈折语和黏着语中附从标志占比一半以上,其中屈折语中附从标志占绝对优势,而插编语是附核标志占优势。第二、语序类型特点英汉领属结构语序的共性是二者都有GN(领属语+中心名词)语序,都不受语义关系和领有者分类的影响。差异是英语的领属结构有两种语序,而且不分主次,二者关系名词的语法化模式也不一样。英语的关系名词语法化模式符合SVO语言的模式,汉语的关系名词语法化模式同于SOV语言的语法化模式,而且汉语中GN语序格局为绝对优势语序,而在语序的相关组配中,GN是SOV语序中的相对优势语序,由此证明汉语属于OV-VO混合型语序语言。英语中两种语序格局并存或许跟英语语序由OV向VO的转变有关,古英语是OV语序,而现代英语受拉丁语的影响已经转变成VO语序。我们预测“’s”结构最终将被“of”结构取代,最终只有一种领属结构。该预测基于三个理由:从领属结构的语序与VO/OV语序的和谐性考虑;从领属结构本身的和谐性考虑;从使用频率考虑。第三、语义类型特点领有者类型中生命度越高的越容易充任领属语,生命度越低的越倾向充任被领有者。典型的被领有者应该是表类指的普通名词,表单指的代词和专名的所指已经足够明确,无需限定。跨语言来看,能否充当被领有者跟文化差异性关系很大。被领有者根据语义划分有两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两分法即可让渡与不可让渡;三分法和四分法的语言都倾向把所有权及亲属关系单独区分。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四类以上分类法的语言,好像使用某种语言的总人数越少,分类法越详细,这说明他们需要明确每种被领有者的所属关系。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性原则对语言现象的影响和制约。可让渡与不可让渡关系的语言都会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不可让渡关系的形式往往比可让渡关系的形式在结构上更紧密。不可让渡关系的领属结构,其内部语言距离更小。虽然英汉对于可否让渡这个关系类型都不敏感,但是汉语“的”隐现规律还是与可让渡性有关,在不可让渡领属结构中,“的”的出现是选择性的;而在可让渡领属结构中,“的”的出现则是强制性的。汉语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身体部位词和一般物品词是一类,不能出现在不带“的”的领属结构里,亲属词是另一类,“的”可带可不带。本文认为汉语中身体部位词的特殊性与其他语言中的一些现象有共同之处,这些语言现象背后同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有很大关系。所以跨语言来看,目前还难以建立足以解释所有语言的完全通行的不可让渡等级序列。第四、“有”与“have”“have”和“有”各阶段的语法化程度不尽相同。英语已经发展出以“have”为助动词的完成体系统,形式上存在略缩形式,标记语法化程度较高;而汉语“有”的使用不具有强制性,仅是完成体标记,故语法化程度相对较低。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完成体标记是从领有动词虚化而来的,这说明该现象具有跨语言的规律,其背后有共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

ROBUAONA GEO NOMENTSOA NIRIN ‘ELA(陆明珠)[8](2018)在《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定语分类和语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结构规则是人类抽象化思维的结果。在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民族,往往因其思维习惯的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描述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对比是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一种语言的特质只有经过与其他语言的直接或间接的对照才能更明确,更容易被认知。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对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较少,而有关定语的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空白。汉语和马达加斯加语两种语言都有定语这种语法成分,本论文首先剖析马达加斯加语和汉语定语方面所表现出的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进行了基本的分析与概括,之后通过马达加斯加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定语分类与定语语序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汉-马语定语教学常见偏误的分析,以期给汉、马达加斯加语定语方面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促进马国汉语教学以及汉、马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本文第一章为引言部分,此部分概括性地介绍了论文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和方法,并简要地介绍了论文的结构,阐述了论文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指出了论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分别对马语和汉语定语的分类及语序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分析马语和汉语的定语分类及语序的异同。第三章马达加斯加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偏误,运用偏误分析法,通过对马语汉语教学中定语方面常见偏误例析的探讨与分析,从而针对马国汉语定语的教学提出建议和方法。

杨氏贞[9](2018)在《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题目为“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属于专题性讨论,而非系统性的讨论。所选的专题都是我们在语言实际中或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形式与意义、共性与个性等分析手段相结合,对这非典型定中结构作了详细的研究,希望从深入的研究能找出产生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动因,并为结构中的每个成分作出更详细的解释。由于我们是非汉语母语者,所以所关注的问题和角度与汉语本体研究者有所不同,文中所关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既考虑理论上的探索,又考虑应用上的操作。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共5章,包括:(1)定中结构的分类;(2)准定语的“N1的N2”;(3)“名物化”的“N的V/A”;(4)谓词性定语的“V的N”;(5)汉语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的句式对比。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是本研究的文献综述。这部分是对前人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再者是阐述本研究选题的意义,接着是介绍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最后介绍出本文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是对定中结构中定语的定义进行梳理,再将定中结构分为典型的与非典型的,并对每一类作出详细的描述。定中结构可分为典型的与非典型的。典型的定中结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具有领属、修饰语限制的作用;而非典型定中结构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的是限定关系(“V的N”),有的是“名物化”现象,有的在静态中与典型定中结构同构,但在动态中则是准定语的结构,即不表示领属、限制或修饰,而是表示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第三章是对“N1的N2”的四类非典型领属关系的考察: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以及指称理论对(1)他的老师(当得好);(2)(他看了)三天的电视;(3)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4)(我帮)你的忙进行研究。通过对每个结构中的“N1”与“N2”的语义类型的探讨,找出每个结构中“N1”与“N2”的语义限制以及每个结构的产生机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1)类结构中的“N1”也能由表示一般身份的名词充当;(2)类结构有的是准定语,有的不是准定语,这取决于“V”的性质;(3)类结构是一个特殊用法,表示“N2”是“N1”的临时身份;(4)类的“V”与“N2”是一个复合词,这类复合词本身不能再加上宾语,因此把宾语加在中间,成了该结构的“N1”。第四章是对“N+的+V/A”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论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名词与动词或形容词的语义类型及语义关系。对哪些动词和形容词能进入“N的V/A”以及“N的V/A”能与哪些介词共现作了详细的考察。最后探讨了该结构的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词语。“N的V/A”是名物化现象之一,整个结构具有了指称性。第五章是对“V的N”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价理论、认知理论、指称理论以及三个平面理论的角度出发找出该结构的动词与名词的语义类型及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探讨了该结构“的”字的隐现规律及“V的”是否能称代“V的N”的各种情况。最后是对“V的N”的句法功能、语用功能以及与其相关的谓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N”是[+生命]名词,“的”不可以省略,当[-生命]抽象名词,“N”可以省略。具有指称性的“V的N”丰富了汉语偏正短语的语义。第六章探讨了“的”字的功能与性质,并对与之相应的越南语“c?a”作出对比。再者是对汉语“N+的+V/A”、“V的N”与越南语的“冠词+V/A+c?a+N”、“N+(连接词)+V”的相应句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找出两语之间的差别与相同点。第七章结语部分,对上面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的展望。

刘金凤[10](2017)在《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Himmelmann(2004)以及Traugott(2014)基于句法环境的语法化理论为分析框架,借鉴Deissel等学者关于指示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成果,尝试通过详细的历时描写与分析来探求汉语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演化的普遍规律与制约条件。指示词是专门实现指示功能的一个封闭词类,词项虽寥寥无几,却对语言的指称体系的构建发挥基础性作用,也是诸如冠词、第三人称代词、非动系词、焦点标记、标句词等数十个功能词项语法化的起始源点。语法化是一个实词变虚,虚词更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语法结构和新的功能词项,实词语法化的语义演化机制主要有隐喻扩展,语用推理、类推、和谐以及语境吸收等。指示词作为一类具有语境敏感特征的功能词,语法化的源域词项是功能词,目标域词项也是功能词,由于源域词项性质与实词不同,语法化过程势必也有所不同,因此指示词的功能和语义特征在语法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和机制是本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Holger Diessel(1999a)基于指示词句法分布提出了指示词语法化的四条路径,即代名、饰名、区别性、饰动,前三条路径上的语法化现象在汉语中表现明显。本文对汉语指示词体系的历时变化和语法化状况做了细致调查后,分别从前三条语法化方向抽取了关系词、冠词和系词等作为研究的目标域词项。对指示词的语义演化调查从源域指示词为起始,首先分析了指示词的基本功能、用法和语义特征,得出有定性、可识别性、主观性是其固定不变的语义特性;然后将语法化过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等阶段,描写并分析了源域指示词向目标域词项关系词、冠词、系词语法化的过程中语义演化的特征与句法环境,调查有定性、可识别性通过何种方式编码入语言结构;再从共时平面分析语法化目标词项的语义特征,并归纳总结得出这一过程中语义演化的规律与机制;最后本文从三个历时研究中得出了指示词语法化中语义演化的共性特征与制约条件。本研究的历时分析以有定性和可识别性在语法化各阶段的实现与演化方式为重点。所用语料跨度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到现当代文学作品,历时三四千年。出土文献语料以权威的文献研究资料为来源,传世文献语料主要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提取,并对其中二十余部文献做了穷尽式的数据统计与分类归纳研究。在研究中,本文使用的方法有:(1)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2)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3)定量统计与抽样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关系词、冠词、系词语法化描写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1)指示词“者”在向关系词语法化的过程中,从中心词和关系词的语义特征角度看,“者”字无核关系句到有核关系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关系词和中心词在语法化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定指性、可识别性强,另一方则缩小变弱;(2)“者”的衰亡和话题、焦点、以及句子成分重量相关;(3)冠词编码了有定性和具体性等语义特征,从指示词到冠词的语法化实际上是有定性的演化,即从语用有定性向语义有定性发展,这是判断冠词语法化程度强弱的标准;(4)汉语系词“是”语法化受话题化的影响,系词的语法化过程就是指示词“是”将指示成分、有定成分转移到前项(话题或主语)的过程。上述三个目标词项在语法化过程中语义演化具有共同特征,都经历了语义缩减与语义丢失,其中复指结构和话题化对语法结构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在语法化过程中指示词首先失去最基本的外指指示功能,呈现出中性指示的特征,并逐步在外指和内指情景下完全具有非指示性;(2)语义泛化过程往往以复指为手段,发挥复指作用的指示词与共指的名词短语或先行词以及主谓结构联系紧密,共同实现指称体系的明确性,结构的紧凑化;(3)指示词的语义随着话题化程度的深入而虚化程度加深,指示词最终借助话题化达到语法化,其中根本动因是话题达到自身的有定性与可识别性的需求。汉语话题要求其必须是有定的可识别的,因而从根本上讲是有定性对指示词的语法化发挥了制约作用,指示词的语法化过程就是指称体系重新构建的过程;(4)实词语法化的语义演化机制在指示词语法化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显现,但在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的是有定性和可识别性。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在指示词的语法化中语法和语义之间通过有定性、可识别性达到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语法化过程中(即语法的形成过程),指示词主要以复指、话题化为手段来实现有定性与可识别性从源域词项转出到目标域词项及其相关构式中。在语义演变过程,指示词的本质属性并未发生改变,其语法化的实质是形式-意义的再配对过程,最终目的是达到指称体系的再确立。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1)系统梳理并描写了汉语关系词、冠词和系词语法化的过程,并为部分疑难问题提出辅证或解决方案;(2)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3)将语言哲学中的指称理论用于具体的语言分析并相互验证;(4)探明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与语言内部结构调整相关,语言接触等因素与其关联性并不明显,即指示词语法化过程中语言内部结构的调整因素大于外部影响。

二、有无冠词大不一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无冠词大不一样(论文提纲范文)

(1)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题解
        1.1.1 “宋明理学”
        1.1.2 “译释”
        1.1.3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1.4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1.5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性质
    1.3 研究特点和创新性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理学英译文本来源综述
    2.2 宋明理学英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总论
    3.1 译释学总论
    3.2 宋明理学的译释
第四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文本性
    4.1 宋明理学英译对宗教性的译释
        4.1.1 宋明理学的宗教性
        4.1.2 对宋明理学宗教性的译释
    4.2 宋明理学英译对哲学性的译释
        4.2.1 宋明理学的哲学性
        4.2.2 对宋明理学本体性的译释
        4.2.3 对宋明理学体系性的译释
        4.2.4 对宋明理学逻辑性的译释
    4.3 宋明理学英译对科学性的译释
        4.3.1 宋明理学的科学性
        4.3.2 对宋明理学科学性的译释
    4.4 小结
第五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层次性
    5.1 创造性阐释学的阐释层次划分
    5.2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层次分析
        5.2.1 理学译释的实谓层次
        5.2.2 理学译释的意谓层次
        5.2.3 理学译释的蕴谓层次
        5.2.4 理学译释的当谓层次
        5.2.5 理学译释的必谓层次
    5.3 小结
第六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境界性
    6.1 宋明理学的境界
    6.2 对宋明理学境界的译释
        6.2.1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标举
        6.2.2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拔高
        6.2.3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拉低
        6.2.4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窄化
        6.2.5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异化
    6.3 小结
第七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边界性
    7.1 宋明理学英译对理学内部边界的译释
        7.1.1 宋明理学的流派
        7.1.2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消弭
        7.1.3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重构
        7.1.4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勘定
        7.1.5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标记
    7.2 宋明理学英译对儒释道边界的重构
        7.2.1 宋明理学与释道关系
        7.2.2 理学英译对儒释关系的重构
        7.2.3 理学英译对儒道关系的重构
    7.3 小结
第八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视域性
    8.1 理学译释的哲学内容视域性
        8.1.1 对张载的唯物论译释
        8.1.2 对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8.1.3 对程颢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8.1.4 对王阳明的现象学译释
    8.2 理学译释的哲学思维视域性
        8.2.1 对体用关系的译释
        8.2.2 对成圣过程的译释
        8.2.3 对知行合一的译释
    8.3 理学译释的哲学语言视域性
        8.3.1 哲学名词的视域性
        8.3.2 语言范畴的视域性
        8.3.3 针对语言视域性的翻译策略
    8.4 小结
第九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形态性
    9.1 宋明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
        9.1.1 对关键词的训诂译释
        9.1.2 以传解经的译释方法
        9.1.3 经传合注的译释方法
        9.1.4 以经解译的译释方法
        9.1.5 以译解译的译释方法
        9.1.6 历史考证的译释方法
        9.1.7 版本对勘的译释方法
    9.2 宋明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
    9.3 宋明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
    9.4 宋明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
        9.4.1 中国英语的构建
        9.4.2 理学的国学整体观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理学英译的译释类型
    10.2 多维空间的译释分析
    10.3 译释行为的总体特点
    10.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宋代女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1、宋代道教史研究
        2、宋代道教的专题研究
        3、关于宋代女冠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研究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重难点
        2、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宋代道教与女冠概述
    一、宋代道教的发展
    二、宋代女冠基本情况
        1、女冠披戴与紫衣师号
        2、女冠人数考证
        3、女冠来源与入道原因
第二章 女冠与政治
    一、上层女冠掀政治波澜
        1、郭后入道引宰谏对弈
        2、孟后入道现朝官之弊
    二、平民女冠作用政治
        1、帝后宠信,赴阙赐号
        2、深获圣心,扰政受谏
        3、勾结弄权,密交朝臣
第三章 女冠与文学
    一、宋代诗词中女冠的形象
    二、女冠王清惠及其诗词作品
        1、王清惠诗词作品
        2、文人唱和《满江红》
        3、王清惠与汪元量
    三、女冠曹道冲及其诗作
        1、 曹道冲生平
        2、曹道冲诗作
    四、其他宋代女冠诗词及艺术创作
第四章 女冠与学术
    一、曹道冲的《老子注》
        1、对道的理解
        2、内修方法
    二、曹道冲《灵源大道歌》等其他道教作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阿里希尔·纳瓦依《少年的奇思》((?))的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着作《少年的奇思》与作者
        1.1.1 着作《少年的奇思》的简介
        1.1.2 阿里希尔·格雅斯丁·纳瓦依生平及其重要创作经历
    第二节 《少年的奇思》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纳瓦依学研究
        1.2.2 国内察哈台维吾尔语名词研究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少年的奇思》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与准备工作
        1.3.4 本文所使用转写字母对照表
第二章 着作《少年的奇思》中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研究
    第一节 《少年的奇思》中由名词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
    第二节 《少年的奇思》中由形容词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
    第三节 《少年的奇思》中由动词构成名词的附加成分
第三章 着作《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的分类及构成研究
    第一节 《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的分类
        3.1.1 普通名词
        3.1.2 专有名词
        3.1.3 实体名词
        3.1.4 非实体名词
        3.1.5 泛指名词
        3.1.6 时间名词
        3.1.7 方位名词
        3.1.8 身体器官名词
    第二节 《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的构成方式
        3.2.1 单纯名词
        3.2.2 派生名词
        3.2.3 复合名词
第四章 着作《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的形态研究
    第一节 《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类词语的数范畴研究
        4.1.1 单数和双数形式
        4.1.2 名词复数的历史演变
        4.1.3 复数形式与使用特点
    第二节 《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类词语的领属范畴研究
        4.2.1 第一人称
        4.2.2 第二人称
        4.2.3 第三人称
    第三节 《少年的奇思》中名词类词语的格范畴研究
        4.3.1 主格
        4.3.2 领属格
        4.3.3 宾格
        4.3.4 与格
        4.3.5 从格
        4.3.6 时位格
        4.3.7 相似格
        4.3.8 范围-特征格
        4.3.9 界限格
        4.3.10 量似格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着作的研究价值
        一、附加成分的写法不同
        二、借词的写法不同
    第二节 着作需要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一、语音学方面
        二、句法学方面
    第三节 着作中名词的有定与无定研究
        一、亲属语言名词的有定与无定
        二、有定与无定的体现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小词典
    词汇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
致谢

(4)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2.4 本章小结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3.1.5 小结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3.2.2 无定用法
        3.2.3 数量(无指)用法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3.4.4 小结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3.6 本章小结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3 小结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4.3.1 “谁”的指称解读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4.3.4 小结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5.1.2 “任指”解读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5.2.4 小结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4 本章小结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6.1.1 普通话的“们”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6.3.2 瑞安话的“俫”
    6.4 本章小结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7.2.4 小结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B.a 疑问用法
        B.b 非疑问用法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D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目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1.4.1 结构安排
        1.4.2 语料来源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1.5.1 量词是否表量
        ].5.2 量词和分类词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2.1 语义分类范畴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2.2.1 称人量词
        2.2.2 动物量词
        2.2.3 植物量词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2.4 小结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第三章 通用量词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3.2 通用量词“个
        3.2.1 方言分布
        3.2.2 历史考察
        3.2.3 语法功能
        3.2.4 小结
    3.3 通用量词“只
        3.3.1 方言分布
        3.3.2 历史考察
        3.3.3 “只”的兴起
        3.3.4 小结
    3.4 通用量词“块”
        3.4.1 方言分布
        3.4.2 历史考察
        3.4.3 语源探索
    3.5 通用量词“条
        3.5.1 方言分布
        3.5.2 历史考察
        3.5.3 读音问题
        3.5.4 小结
    3.6 其他通用量词
        3.6.1 通用量词“枚”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3.7 小结
        3.7.1 北“个”南“只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第四章 量词重叠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1 语义类型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4.4.5 小结
    4.5 小结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5.1.1 “量”和相关概念
        5.1.2 量的分类
        5.1.3 量值系统
        5.1.4 小结
    5.2 量词表小量
        5.2.1 小量与小称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5.3 量词表大量
        5.3.1 大量与大称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5.4 小结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第六章 量名结构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6.2.1 全面型
        6.2.2 无谓后定指型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6.2.4 互补型
        6.2.5 无谓前型
        6.2.6 全无型
        6.2.7 谓后不定指型
        6.2.8 小结
    6.3 定指量名结构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6.4 定指名量结构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概述
        2.1.1 学习词典简介
        2.1.2 学习词典释义理论
        2.1.3 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2.2 外壳名词研究概述
        2.2.1 外壳名词简介
        2.2.2 外壳名词研究
    2.3 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3.1 局部语法简介
        2.3.2 局部语法研究
    2.4 释义局部语法研究概述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先验研究
    3.2 研究问题
    3.3 语料选取
    3.4 语料加工
    3.5 小结
第四章 英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4.1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4.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4.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4.2 英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4.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4.3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外壳名词的释义局部语法
    5.1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1 释义局部语法的实现型式
        5.1.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
        5.1.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具体表现
    5.2 汉语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1 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局部语法型式的分布
        5.2.2 同一局部语法型式在不同类型外壳名词释义中的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外壳名词释义局部语法对比
    6.1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序列的差异性
    6.2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语言实现方式的差异性
    6.3 实现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1 对等词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3.2 同一语义特征的释义局部语法型式中功能成分的对应关系
    6.4 英、汉外壳名词不对等现象分析
        6.4.1 词类不对等现象
        6.4.2 收词不对等现象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词典
附录

(7)领属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4 本文研究框架
    1.5 语料来源与标注说明
第二章 领属范畴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界定领属范畴的研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领属关系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领属范畴的语法化研究
        2.4.1 国外研究
        2.4.2 国内研究
    2.5 生成语法视角的领属范畴研究
        2.5.1 国外研究
        2.5.2 国内研究
    2.6 领属范畴的类型学研究
        2.6.1 国外研究
        2.6.2 国内研究
    2.7 领属范畴的其他相关研究
        2.7.1 领属的语用信息研究
        2.7.2 领属范畴与体范畴的关系研究
    2.8 小结
第三章 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形态类型
    3.1 引言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附核与附从
        3.2.2 WALS中的相关介绍
    3.3 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方式
        3.3.1 简单方式
        3.3.2 复杂方式
    3.4 领属结构的标志位置与基本语序
    3.5 领属结构的标志位置与形态分类
    3.6 领属标志的其他功能
    3.7 小结
第四章 英汉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名词性领属的编码方式
    4.1 引言
    4.2 英语名词性领属的编码方式
        4.2.1 “of”与“’s”的使用
        4.2.2 “of”与“’s”的选择条件
    4.3 汉语普通话的编码方式
        4.3.1 “的”出现
        4.3.2 “的”隐现
    4.4 英汉编码方式的异同
        4.4.1 编码方式的异同
        4.4.2 领格方式的异同
    4.5 汉语方言的编码方式
        4.5.1 无标志
        4.5.2 人称代词
        4.5.3 标记词
    4.6 少数民族语言的编码方式
        4.6.1 汉藏语系
        4.6.2 阿尔泰语系
        4.6.3 南岛语系
        4.6.4 南亚语系
    4.7 小结
第五章 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序类型
    5.1 引言
    5.2 相关的语序类型学理论
        5.2.1 基本语序与相关组配
        5.2.2 名词短语内部语序
        5.2.3 有关语序类型的几条原则
    5.3 英汉名词性领属的语序类型比较
        5.3.1 英语的领属结构语序类型
        5.3.2 汉语的领属结构语序类型
        5.3.3 少数民族语言的领属结构语序类型
        5.3.4 英汉领属结构语序类型比较
        5.3.5 相关的解释
    5.4 小结
第六章 名词性领属结构的语义类型
    6.1 引言
    6.2 三要素的语义类型
        6.2.1 领有者因素
        6.2.2 被领有者因素
        6.2.3 领有关系类型
    6.3 英汉语义类型对比
        6.3.1 异同点
        6.3.2 认知解释
    6.4 小结
第七章 谓词性领属问题
    7.1 引言
    7.2 谓词领属的类型
    7.3 有/have相关比较
        7.3.1 语义关系对比
        7.3.2 句法功能对比
        7.3.3 语法化对比
    7.4 处所/存在与领有
        7.4.1 处所与领有
        7.4.2 存在与领有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8)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定语分类和语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定语基本研究现状
        1.2.2 定语对比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与马语定语对比研究
    2.1 马达加斯加语定语研究
        2.1.1 马语定语分类
        2.1.2 马语定语语序
    2.2 汉语定语研究
        2.2.1 汉语定语分类
        2.2.2 汉语定语语序
    2.3 汉语与马语定语异同
        2.3.1 汉语与马语定语分类异同
        2.3.2 汉语与马语定语语序异同
第三章 基于迁移理论的偏误例析
    3.1 汉-马语定语教学常见偏误原因例析
    3.2 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N1的N2”
        1.2.2 “N的V/A”
        1.2.3 “V的N”
        1.2.4 汉语“N的V/A”、“V的N”与越南语的“冠词+A/V+c?a+N”、“N+(连接词)+V”对比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采用的理论背景
        1.4.1 原型范畴理论
        1.4.2 三个平面理论
        1.4.3 向心结构理论
        1.4.4 指称与陈述
        1.4.5 配价语法理论
        1.4.6 有界与无界理论
    1.5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简介:
        1.5.1 “N1的N1”的研究状况
        1.5.2 “N的V/A”的研究状况
        1.5.3 “V的N”的研究状况
        1.5.4 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句式的对比
    1.6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方法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 定中结构的分类
    2.1 什么是定语?
        2.1.1 定语是名词前的附加成分
        2.1.2 定语是主语、宾语前的附加成分
        2.1.3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2.2 定中结构的分类
        2.2.1 典型的定中结构
        2.2.2 非典型的定中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N1的N2
    3.1 对“他的老师当得好”、“他的篮球打得好”的考察
        3.1.1 “N1”的构成
        3.1.2 “N2”的构成
        3.1.3 “N1的N2”的动词语义类型
        3.1.4 N1+的+N2的语义与语用
        3.1.5 小结
    3.2 对“(他看了)三天的电视”的考察
        3.2.1 研究现状
        3.2.2 “N1”的构成:
        3.2.3 “N2”的构成:
        3.2.4 动词的语义类型:
        3.2.5 “时间词+的+名词”的非典型结构的产生机制
        3.2.6 小结
    3.3 对“我帮你的忙”和“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3.3.1 对“我帮你的忙”的考察
        3.3.2 对“你唱你的歌、我睡我的觉”的考察
        3.3.3 特殊句式
    3.4 对“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的考察
        3.4.1 “N1”的构成
        3.4.2 “N2”的构成
        3.4.3 小结
第四章 N的V/A
    4.1 对“N的V”的考察
        4.1.1 “N”的构成
        4.1.2 “V”的构成:
        4.1.3 “N的V”中的“V”与“N”的语义关系
        4.1.4 “N的V”与介词的共现
    4.2 对“N的A”的考察
        4.2.1 “N”的构成
        4.2.2 “A”的构成
        4.2.4 “N的A”的与介词共现的情况
        4.2.5 “N的A”中“N”与“A”互换情况考察
    4.3 “N的V/A”的语用功能
        4.3.1 信息功能
        4.3.2 话题功能
    4.4 与”N的V/A”结构相关的谓词
        4.4.1 “N的V”作为主语与宾语所相似的谓语
        4.4.2 “N的V”充当宾语
    4.5 小结
第五章 V的N
    5.1 “V”与“N”的构成
        5.1.1 “V单的N”
        5.1.2 “V双的N”
        5.1.3 “VP的NP”
    5.2 “V的N”的歧义现象
        5.2.1 一价动词
        5.2.2 二价动词
        5.2.3 三价动词
    5.3 不能进入“V的N”的动词和名词
        5.3.1 不能进入“V的N”的动词
        5.3.2 不能进入“V的N”的名词
    5.4 “V”与“N”的语义关系以及“V的”的称代功能
        5.4.1 “动词-受事”关系
        5.4.2 “动词-施事”关系
        5.4.3 “动词-领事”关系
        5.4.4 “动词-工具”关系
        5.4.5 “动词-处所”关系
        5.4.6 “动词-时间”关系
        5.4.7 “动词-方式”关系
    5.5 “V的N”中“的”字的隐现条件
        5.5.1 “的”必须出现的结构
        5.5.2 “的”可现可不现的结构
    5.6 “V的N”的句法功能
        5.6.1 “V的N”做主语:
        5.6.2 “V的N”作宾语:
        5.6.3 “V的N”作介词的宾语
        5.6.4 作定语
        5.6.5 作状语
        5.6.6 特殊的“V的N”
    5.7 “V的N”的语用功能:
        5.7.1 指称功能
        5.7.2 使“V的N”中的“N”成为焦点
        5.7.3 使句子更为均衡、协调
        5.7.4 负载旧信息
        5.7.5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8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结构的对比
    6.1 汉语“的”字的研究概况:
    6.2 结构助词“的”的考察:
        6.2.1 “的”置于定语后,构成“X的名”结构,
        6.2.2 “X+的”结构
        6.2.3 “X+的+动/形”
        6.2.4 “X的Y”中的“Y”的省略条件
        6.2.5 “X的Y”的歧义现象
        6.2.6 小结
    6.3 越南语的“C?A”字
        6.3.1 “C?A”的句法功能
        6.3.2 “C?A”的语义功能
        6.3.3 “C?A”的语用功能
        6.3.4 小结
    6.4 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与越南语相应结构的对比
        6.4.1 汉语“N的V/A”与越南语“冠词+V/A+C?A+N”
        6.4.2 汉语“V的N”与越南语“N+(连接词)+V”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基本观点与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困难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选择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指别与指别词
        2.1.2 直指与指示语
        2.1.3 指示词
    2.2 指示词研究
        2.2.1 概述
        2.2.2 国外指示词研究
        2.2.3 国内指示词研究
        2.2.4 类型学视野下的指示词研究
    2.3 汉语指示词体系历时研究
        2.3.1 古汉语指示词研究
        2.3.2 中古代汉语指示词体系
        2.3.3 近代汉语指示代词体系
        2.3.4 现代汉语指示词体系
    2.4 指示词的语法化研究
        2.4.1 语法化理论
        2.4.2 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化研究
        2.4.3 指示词的语法化
        2.4.4 汉语指示词语法化
    2.5 研究框架
        2.5.1 研究依据
        2.5.2 研究框架设计
第三章 指示词的语义属性
    3.1 指示词的用法与功能
        3.1.1 指示词的用法分类
        3.1.2 指示词的语外功能
        3.1.3 指示词的语内功能
        3.1.4 小结
    3.2 指示词的语义属性
        3.2.1 直指性
        3.2.2 有定性
        3.2.3 可识别性
        3.2.4 主观性
        3.2.5 小结
    3.3 有定性的哲学思考
        3.3.1 罗素
        3.3.2 唐纳兰
        3.3.3 卡普兰
        3.3.4 胡塞尔
        3.3.5 小结
    3.4 有定性与复指和话题化
        3.4.1 有定性与复指
        3.4.2 有定性与话题化
    3.5 指示词的原始语属性
        3.5.1 指示词的外指特征
        3.5.2 儿童语言习得证据
        3.5.3 指示词的历史来源
        3.5.4 小结
第四章 代名指示词语法化为关系词的语义制约条件
    4.1 关系从句与关系词
        4.1.1 基本参数
        4.1.2 关系词的来源
    4.2 汉语关系词语法化的历程
        4.2.1 汉语关系词语法化概述
        4.2.2 汉语“者”字型关系句的语法化历程
        4.2.3“者”字的功能演化
        4.2.4 汉语关系词的来源与―底-的类关系句‖的语法化
    4.3 汉语关系句语法化的条件
        4.3.1 关系词的语义特征
        4.3.2 关系从句的语义特征
        4.3.3 汉语关系句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
    4.4 小结
第五章 饰名指示词语法化为冠词的制约条件
    5.1 定冠词研究概述
        5.1.1 基本参数
        5.1.2 定冠词的来源
    5.2 汉语冠词语法化研究
        5.2.1 汉语冠词语法化概述
        5.2.2 汉语冠词语法化的历程
    5.3 汉语冠词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5.3.1 冠词的语义属性
        5.3.2“这”“那”语法化的语义条件
    5.4 小结
第六章 确认指示词语法化为系词的制约条件
    6.1 判断句与系词
        6.1.1 基本参数
        6.1.2 系词的来源
    6.2 汉语判断词语法化研究
        6.2.1 汉语判断词语法化概述
        6.2.2 判断词语法化的历程
    6.3 汉语系词语法化的条件
        6.3.1 系词的语法语义特征
        6.3.2 判断句的语法语义特征
        6.3.3 指示词“是”语法化的语义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
    7.2 本研究的结果与贡献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本研究的局限
        7.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语料

四、有无冠词大不一样(论文参考文献)

  • [1]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D]. 张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宋代女冠研究[D]. 夏克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阿里希尔·纳瓦依《少年的奇思》((?))的名词研究[D]. 阿卜杜外力·柯尤木(Abduwali Qiyum).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5]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英、汉学习词典中外壳名词释义对比研究 ——局部语法路径[D]. 刘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领属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葛娜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8]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定语分类和语序对比研究[D]. ROBUAONA GEO NOMENTSOA NIRIN ‘ELA(陆明珠).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9]现代汉语带“的”的非典型定中结构[D]. 杨氏贞.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4)
  • [10]汉语指示词语法化的语义制约条件[D]. 刘金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有没有这篇文章会有很大的不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