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时期”概念的探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时期”概念的探讨

一、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期”概念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飞[1](2021)在《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出现得越来越多,上部结构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高层建筑相对于多层建筑物来说,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作用于基础上的压力也较大,一般的天然地基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大多数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桩基础、桩筏基础等。桩基础已经成为我国高层建筑使用最多的基础形式,也逐渐地出现了一种“逢高层建筑必打桩”的现象,从目前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性来看,桩基础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是,从设计总原则要求来说,在进行基础方案的选择时尚应考虑经济合理性,应该结合当地岩土工程条件,对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首选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浅基础形式,避免盲目采用桩基,以此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针对九江地区浅部存在的砂卵石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将其作为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考虑裙楼作用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和支护结构对于地基承载力的正面作用三个方面分别挖掘砂卵石土的地基承载潜力,以期为九江地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采用非桩基提供理论技术依据和建议,克服“逢高层建筑必打桩”的局面。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和整理分析大量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的文献资料和工程资料,对高层建筑的基础选择条件进行分析,并统计九江市近些年部分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发现砂卵石地基承载力不足是限制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最大障碍。承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承载力取值方法不妥,大多数采用的是原规范经验值或工程地质手册中经验值作为当地的所谓经验取值,没有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确认。(2)通过对九江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一些区域浅部存在比较厚实的砂卵石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但是,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中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其它省市,发现该砂卵石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取值偏低。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由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幅度提高,可达到180%以上的增幅。(3)从地基承载理论机理角度,针对高层建筑都带有裙楼的特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裙楼对主楼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有正面作用。因此,在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应考虑裙楼镇压作用,并提出对于带裙房的高层建筑进行深度修正时关于基础埋置深度的取值建议。(4)基于大部分支护结构在建筑物建成之后仍存在于地下的事实,发现对于建筑物地基四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在地基基础设计时可以考虑支护结构部分的作用。因此,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入手,结合地基承载力理论,分析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和贡献,以期能进一步增加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土天然地基的可能性。(5)利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一步分析支护结构作用对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结构对地基承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筏形基础中心沉降在考虑支护结构作用后减少了5.72%,两条边的中心沉降分别减少了13.84%和8.94%,角部沉降减少了14.88%。(6)结合九江市近年来部分高层建筑在砂卵石土天然地基成功采用筏形基础的事实,亦充分证明砂卵石土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使用是可行的,对于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周边环境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也印证了理论技术成果是切实可行的。

朱向阳[2](2021)在《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数值模拟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种不同的实际工程问题,但数值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体本构模型与实际力学行为的匹配程度,以及模型参数与土体实际状态的真实参数之间的差别程度。由于原状砂卵石地层单个石块颗粒大、强度高,很难通过常规的室内试验来测得其土体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砂卵石地层中的工程数值分析的难度。为了合理、高效、准确的获取原状砂卵石土的本构参数,本文以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硬化土(HS)模型的框架,分别开展了室内大型三轴试验、有限元模型验证、离散元缩尺模型三轴模拟试验,对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HS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室内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及标准固结试验,分别得到基于硬化土本构模型的三个刚度参数:三轴压缩试验的参考割线模量E50ref、卸载再加载试验的参考割线模量Eurref和固结试验的参考切线模量Eoeredf,建立了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HS模型的三个关键刚度参数的比例关系,为北京地区砂卵石地层工程数值模拟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作用。(2)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北京王府井某基坑的数值模型,利用室内试验得到的比例关系对砂卵石地层土体进行赋值,以地表沉降量和围护桩水平变形为指标进行数值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所得关键刚度比例关系对北京地区砂卵石地层工程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3)为探索内砂卵石土试验的简化途径,采用级配缩尺的方法,利用颗粒流软件PFC得出各级配替代料的三轴试验数值应力应变曲线。经拟合发现缩尺前后参考割线模量E50ref比值与试样最大粒径D比值之间成指数相关。

谢玉芳[3](2020)在《超软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使得超软土问题逐步纳入到我国岩土工程的研究范围中。超软土工程特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超软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着超软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效益。因此,为增进对超软土的认知,本文先通过对国内现有超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超软土界定标准,然后以连云港海积重塑超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室内试验方法,着重针对其渗透固结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同时对强度特性、卸荷特性和动力特性等三个方面做出适当的补充与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总结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将“类帕斯卡效应”作为选择超软土界定指标的依据;在对超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确定将界定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并根据岩土参数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得到了各指标的具体范围,其中主要指标的建议值为干密度小于1.2 g/cm3、液性指数大于1.2、饱和度大于92.0%、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压缩模量小于2.5 MPa、内摩擦角小于3.5°、锥尖阻力小于0.37 MPa,次要指标的建议值为天然含水率大于50%、天然密度小于1.8 g/cm3、塑性指数大于10、孔隙比大于1.3、压缩系数大于1.0 MPa-1、黏聚力小于10.0 k Pa、侧摩阻力小于15 k Pa;最后提出了超软土界定标准,即主要指标全部满足,次要指标中1项满足要求,即可判定该软土为超软土。(2)因常规直剪试验难以测得超软土抗剪强度,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低法向应力直剪试验方法,据此研究了重塑超软土的强度特性。结果发现,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当竖向应力过大,试样会发生挤出破坏,因此选择2.5 k Pa~7.5 k Pa作为计算该重塑超软土强度的合理法向应力范围,并计算得到57.0%、63.8%和73.5%三组含水率试样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2.35 k Pa、0.95 k Pa、0.79 k Pa和3.09°、2.98°、0°;最后总结得该方法的两个关键点在于:采用率定系数更小的量力环来准确测试超软土的强度,依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灵活选取合适的竖向压力范围,建议取2.5 k Pa~7.5 k Pa。(3)通过变水头渗透试验和一维侧限固结试验研究了重塑超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为48.3%~83.4%重塑超软土的渗透系数与初始孔隙比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通过固结试验研究了重塑超软土固结变形随时间、固结压力、含水率或干密度的变化规律,并得到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压缩指数等指标;各含水率试样的压缩系数av1-2为1.15 MPa-1~1.51 MPa-1,压缩模量Es1-2为1.41 MPa~1.75 MPa,压缩指数大致在0.37~0.52之间,且三者与含水率或干密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通过计算发现压缩系数av0.25-0.5约为av1-2的2.65~4.77倍,说明超软土在较低压力作用下时便具有很强的压缩性,且土质越差,压缩性越强。采用理论公式法、直接求解法、时间对数法和时间平方根法计算该重塑超软土的固结系数,经对比分析后发现时间平方根法更为适合,该法所得固结系数为10-5cm2/s~10-4cm2/s左右。(4)通过一维卸荷回弹试验和三轴侧向卸荷试验研究了重塑超软土的卸荷特性。通过一维卸荷试验得到回弹变形随时间、竖向压力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反映整个卸荷回弹过程中的变形特征,本文重新定义了回弹模量,并计算得到最大回弹模量为40.78 MPa~53.32 MPa,最小回弹模量为0.13 MPa~0.29 MPa。三轴卸荷试验结果表明,在卸荷前期,试样的主应力差随轴向应变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大趋势,含水率为55.3%和65.0%试样在卸荷状态下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25 k Pa、15.33 k Pa和0o、1.08o。(5)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围压重塑超软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的特点。结果发现,动应力随动应变的增大呈现出硬化型特征,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动强度随荷载振动次数的增大而迅速减小;然后还得到相应的动黏聚力和动内摩擦角及其随含水率或干密度的变化规律。

戎卿文[4](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师壮[5](2020)在《腾冲市曲石生态小镇玄武岩残积土力学特性及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云南省腾冲市境内广泛分布有一层第四系玄武岩,该层玄武岩具有喷发时代晚、喷发期次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玄武岩残积土是玄武岩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受当地气候影响具有弱~强膨胀性及大孔隙黏性土特征,在较陡斜坡或具有一定临空面的地形条件下极易造成土体坍塌和滑坡等现象,属区域特殊性土,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隐患,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工程建设发展。本文以腾冲市曲石镇生态旅游度假小镇项目所处位置的第四系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玄武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室内土工试验、现场直剪试验等手段对玄武岩残积土的力学特性展开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残积土层厚差异较大,在化学成分上以Si O2、Fe2O 3、Al2O 3为主,物理性质表现为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低密度、高压缩性等特性。含水率对其强度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当含水率较高时,其抗剪强度明显降低,雨季土体强度明显低于旱季。贵州玄武岩残积土是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形成,将研究区玄武岩残积土力学指标与其对比发现:研究区玄武岩残积土具有压缩系数较大、粘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的力学性质。选取研究区某一典型玄武岩残积土边坡,利用完成的试验数据,运用瑞典圆弧法和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二维边坡模型分析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网格密度的增加,玄武岩残积土边坡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减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坡顶施加建筑荷载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且边坡的岩土层交界面最容易发生滑动破坏;运用瑞典圆弧法和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出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均不能满足边坡安全系数,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本文深入研究了玄武岩残积土的力学特性,并分析了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对腾冲地区建立在第四系玄武岩风化形成的残积土上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并可为玄武岩残积土的后续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和理论依据。

张大军[6](2014)在《静动荷载作用下超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体系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能很好的处理超软土地基,而对排水体系进行最优化设计是该法成功应用的关键。设置多厚的砂垫层?设置多大的塑料排水板间距?塑料排水板插设多深?以上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着该工法的加固效果。不同排水体系的作用效应可通过孔隙水压力变化和土体变形反映,对此学者们做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但普遍存在冲击荷载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土体的许多物理力学性状都激发不出来。为了探究超软土地基不同排水体系效应,本文进行了高能级冲击荷载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排水体系下孔压、土压变化及变形规律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广州某超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按照相似理论(几何相似比1:30)对模型试验进行设计,利用多向高能高速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试验装置,对w=70.48%,e=1.96的超软土进行冲击荷载模型试验,研究冲击荷载下不同排水体系的孔压、土压变化及土体变形规律。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冲击荷载作用下,沉降量与孔压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即孔压变化幅度越大,沉降量越大。(2)沉降量与塑料排水板间距呈反相关,即塑料排水板间距越小,沉降量越大。在大量冲击模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沉降随排水板间距的变化关系:(3)对比分析了模型试验与现场原位监测数据所得到的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沉降变化曲线,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合理性。(4)根据南沙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冲击荷载下淤泥地基排水板合理间距L的模型:同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验证了冲击荷载瞬间排水板间距越大孔压变化越大,卸载后排水板间距越小孔压消散越快。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室内模型试验的设计、冲击荷载作用下排水体系效应研究、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现场施工等提供一些参考。

周明[7](2013)在《不同土层中地下结构抗浮作用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建筑的空间化立体化日趋复杂,岩土工程的理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地下建筑的抗浮设计就是一个尚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持的工程实践,对于建筑抗浮设防水位和所受浮力大小,工程师凭借经验和以往案例,或者利用简单的阿基米德定理进行笼统的估计。在工程界和学术界,都处在一种搁置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可靠的工程理论系统,以至在考虑地下结构的浮力计算问题,只能简单采用经验和折算的方法处理。本文就建筑抗浮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各土层中地下水浮力对建筑的影响。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总结前人对建筑抗浮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本试验研究的出发点和技术路线。2、通过模型试验,探索砾石、细砂、砂质黏性土土和黏土层中随着土的性质、孔隙度和渗透性的改变,地下水浮力大小、作用机理及分布规律的变化;3、推导各种土层中缸壁的侧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对建筑模型的所受浮力的影响,利用假设和趋势线法,推导出浮力和侧摩擦力的合力计算公式,并验证其可靠性。4、结合工程应用,利用研究的成果进行设计优化。

孙宏伟[8](2009)在《北京新近沉积土基础工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新近沉积土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性能较差的地基土层,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结合工程实践而被工程师所认识的。针对北京地区这一特殊性地基土,近年来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进行了专门的立项研究。系统介绍了研究成果,包括沉积年代划分界限(7 0007 500年)及其沉积标志、粘土矿物、物理指标、力学指标的试验分析资料、地基承载力与地基许可沉降值,并讨论了新近沉积土与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工程特性的差别。

薛丁炜[9](2009)在《根据保定地区几个岩土工程勘察实例浅谈自然沉积砂层沉积密度不均匀的问题》文中提出第四纪陆相沉积物中,由河流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砂层在平原地区广泛分布,在沉积形成时,主要受到物质成分、粒度成分、搬运介质、地表形态等方面因素的控制,从而形成组成成分、分布厚度以及沉积密度各异的砂层沉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形成时代为古文化期以后的砂层的沉积特征为出发点,对这一自然现象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究。

薛振勇,王骑虎[10](2008)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岩土分类定名刍议》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岩土分类定名规定的分析,阐明其不便之处,提出了能满足规范原则要求、简明适用、便于资料共享的分类定名方案。

二、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期”概念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期”概念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砂卵石土层的特性及应用现状
        1.2.3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基本思路与问题
    2.1 概述
    2.2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及选用原则
        2.2.1 建筑地基基础形式科学设计的重要性
        2.2.2 高层建筑基础选用的基本原则
    2.3 高层建筑基础特征与设计理论
        2.3.1 高层建筑常用基础类型特征
        2.3.2 天然地基基础选用设计步骤
        2.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4 九江市高层建筑基础选用情况分析
        2.4.1 九江市区域概况
        2.4.2 九江市地层概况
        2.4.3 九江市高层建筑基础选用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砂卵石地基承载力取值研究
    3.1 概述
    3.2 砂卵石土的概念及分类
    3.3 九江市砂卵石土承载力取值分析
        3.3.1 九江地区砂卵石土承载力统计
        3.3.2 其他地区规范中砂卵石土的取值
        3.3.3 动力触探试验取值对比
        3.3.4 地基承载力取值建议
    3.4 纺织大厦工程案例分析
        3.4.1 工程概况
        3.4.2 地形地貌与地层结构
        3.4.3 水文地质条件
    3.5 纺织大厦平板载荷试验
        3.5.1 试验设备
        3.5.2 试验过程
        3.5.3 荷载板检测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修正
    4.1 概述
    4.2 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原理
        4.2.1 地基破坏形式
        4.2.2 承载力修正的实质
    4.3 一般建筑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取值
    4.4 高层建筑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取值
    4.5 纺织大厦工程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支护结构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5.1 概述
    5.2 支护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5.3 支护结构的作用及破坏形式
        5.3.1 支护结构的作用
        5.3.2 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5.3.3 规范中的支护结构破坏
    5.4 考虑支护结构作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5.5 考虑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
        5.5.1 软件概述
        5.5.2 本构模型的选取
        5.5.3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5.5.4 有无支护结构对沉降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方案比选
    6.1 概述
    6.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计算
        6.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步骤
    6.3 有关基础形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建立
        6.3.1 确定评价因素
        6.3.2 确定评价因素的量化分级
    6.4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6.5 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6.6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的计算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工作

(2)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HS模型国内外发展现状
        1.1.2 HS模型土体参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粗粒料缩尺效应国内外发展现状
        1.1.4 粗粒料缩尺效应室内及数值试验研究现状
    1.2 常用本构模型对比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HS本构模型的参数确定
    2.1 HS本构模型介绍
    2.2 HS模型参数的选取及确定方法
        2.2.1 HS模型强度参数的选取及确定方法
        2.2.2 HS模型刚度参数的选取及确定方法
        2.2.3 HS模型高级参数的选取及确定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大尺寸砂卵石试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工程介绍
    3.2 试验仪器
        3.2.1 大型三轴剪切试验机
        3.2.2 大型固结仪
    3.3 砂卵石样本采集
    3.4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3.4.1 试验土样制备
        3.4.2 试样的饱和
        3.4.3 试样的固结
        3.4.4 试样剪切
        3.4.5 试验结果与参数分析
    3.5 标准固结试验
        3.5.1 试样制备与安装
        3.5.2 试样饱和与固结
    3.6 固结排水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
        3.6.1 试验结果与参数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试验参数在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
    4.1 软件介绍
    4.2 工程实例建模
        4.2.1 工程介绍
        4.2.2 参数选取
        4.2.3 模型的基本假定
        4.2.4 施工工序
        4.2.5 约束与荷载
        4.2.6 基坑的边界
    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3.1 围护桩水平位移
        4.3.2 地表沉降
    4.4 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4.4.1 地表沉降变形对比分析
        4.4.2 围护桩水平变形对比分析
    4.5 基坑变形分析本构模型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级配缩尺的HS模型参数的数值方法研究
    5.1 PFC软件介绍及基本原理
        5.1.1 离散元计算方法
        5.1.2 力-位移准则
        5.1.3 运动定律
        5.1.4 常用接触模型
    5.2 室内大型三轴试验细观参数标定
        5.2.1 建模假定
        5.2.2 接触模型
        5.2.3 土样生成
        5.2.4 各向等压固结
        5.2.5 偏应力的施加
        5.2.6 细观参数的标定
    5.3 缩尺模型模拟
        5.3.1 等量替代法缩尺
        5.3.2 缩尺替代料三轴数值试验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超软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软土界定问题
        1.2.2 超软土工程特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超软土界定标准
    2.1 引言
    2.2 超软土界定依据
        2.2.1 界定指标
        2.2.2 界定依据
    2.3 超软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2.3.1 超软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2.3.2 超软土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
    2.4 推荐界定标准
        2.4.1 超软土的界定指标
        2.4.2 超软土界定指标建议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软土强度特性试验分析
    3.1 引言
    3.2 连云港新近沉积超软土物理力学特征
        3.2.1 地质概况
        3.2.2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3.2.3 微观结构特征
    3.3 试验内容与方法
        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方法
        3.3.3 试验步骤
    3.4 试验方法
    3.5 超软土抗剪强度测试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软土一维固结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渗透固结试验
        4.2.1 渗透试验
        4.2.2 固结试验
    4.3 超软土渗透特性分析
    4.4 超软土静力固结变形规律
        4.4.1 固结变形特征
        4.4.2 压缩变形参数
        4.4.3 固结系数
    4.5 几种固结系数计算方法的讨论
        4.5.1 固结系数计算方法
        4.5.2 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软土卸荷变形特性试验分析
    5.1 引言
    5.2 卸荷试验
        5.2.1 一维卸荷试验
        5.2.2 三轴卸荷试验
    5.3 一维卸荷变形特性分析
        5.3.1 变形特征
        5.3.2 回弹变形参数
    5.4 三轴卸荷变形特性分析
        5.4.1 变形特征
        5.4.2 变形参数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超软土动力特性试验分析
    6.1 引言
    6.2 动三轴试验
        6.2.1 试验仪器
        6.2.2 试验方案
    6.3 超软土动弹性模量规律分析
        6.3.1 试验结果分析
        6.3.2 动弹性模量
    6.4 超软土动强度特性分析
        6.4.1 试验结果分析
        6.4.2 动强度指标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腾冲市曲石生态小镇玄武岩残积土力学特性及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玄武岩残积土研究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的工作量
第二章 玄武岩残积土力学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玄武岩残积土的界定与分类
        2.1.1 玄武岩残积土的界定划分
        2.1.2 残积土的分类
    2.2 玄武岩残积土的分布特征
    2.3 玄武岩残积土的物质组成
    2.4 玄武岩残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2.4.1 比重试验
        2.4.2 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孔隙比特征
        2.4.3 界限含水率试验
        2.4.4 颗粒分析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玄武岩残积土变形特性研究
    3.1 试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
        3.3.1 固结压缩变化曲线
        3.3.2 固结孔隙比
        3.3.3 综合结构势
        3.3.4 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玄武岩残积土强度特性研究
    4.1 土体破坏基本理论
        4.1.1 土的强度理论
        4.1.2 土体损伤力学特性
    4.2 玄武岩残积土结构性分析
    4.3 室内直接剪切试验
        4.3.1 试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4.3.2 试验方案和试验步骤
        4.3.3 试验结果
    4.4 现场直接剪切试验
        4.4.1 试验原理
        4.4.2 试验依据
        4.4.3 试验设备
        4.4.4 试验步骤
        4.4.5 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5.1 极限平衡法
    5.2 数值分析法
        5.2.1 有限元法
        5.2.2 快速拉格朗日(FLAC)分析法
        5.2.3 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
        5.2.4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5.3 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5.3.1 网格划分对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5.3.2 建筑荷载对玄武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静动荷载作用下超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体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软土与超软土的定义
        1.1.2 软土的特性
    1.2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
        1.2.1 基本原理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排水体系研究现状
        1.3.1.1 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1.3.1.2 数值分析的研究现状
        1.3.2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超软基处理中排水体系的设计
    2.1 水平排水体系
        2.1.1 砂垫层材料
        2.1.2 砂垫层厚度
        2.1.3 盲沟间距
    2.2 竖向排水体系
        2.2.1 塑料排水板材料因素
        2.2.2 塑料排水板布置方式
        2.2.3 塑料排水板布置间距
        2.2.4 塑料排水板插设深度
    2.3 排水体系对超软土性质的影响
        2.3.1 渗透性
        2.3.2 固结系数
        2.3.3 井阻及涂抹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动力排水固结模型试验
    3.1 引言
    3.2 模型试验的设计
        3.2.1 模型的选择
        3.2.2 相似理论准则
    3.3 模型试验装置组成
        3.3.1 控制系统
        3.3.2 冲击加载系统
        3.3.3 模型箱模拟系统
        3.3.4 数据采集系统
    3.4 试验的内容
        3.4.1 常规物理力学试验
        3.4.2 冲击荷载试验主要要完成的内容
    3.5 试验步骤
        3.5.1 土样的制备和铺设
        3.5.2 设备仪器调试
        3.5.2.1 动态应变仪的调试
        3.5.2.2 静态动态应变仪的调试
        3.5.3 传感器的标定
        3.5.4 设置沉降板
        3.5.5 传感器埋设
        3.5.6 连接量测传感器
        3.5.7 布置排水系统
        3.5.7.1 铺设砂垫层
        3.5.7.2 插设塑料排水板
        3.5.8 布设振动监测传感器
        3.5.9 冲击荷载试验
        3.5.10 沉降及夯沉量监测
    3.6 注意事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填砂及插塑料排水板前后孔压土压的变化规律
        4.2.1 填砂预压阶段孔压土压变化数据及分析
        4.2.1.1 孔隙水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2.1.2 土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2.2 插设排水板阶段孔压土压变化数据及分析
        4.2.2.1 孔隙水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2.2.2 土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3 夯击阶段孔压及土压变化规律
        4.3.1 夯击阶段孔压土压变化数据及分析
        4.3.1.1 孔隙水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3.1.2 土压力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4.3.2 夯击瞬间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4.3.3 静动力排水固结整个过程中孔压变化分析
    4.4 试验中淤泥顶面沉降规律
        4.4.1 淤泥表面沉降规律
        4.4.2 孔压-沉降关系
    4.5 基于试验结果本文对模型试验设计优化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文模型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2.1 场地地质情况
        5.2.2 测试手段
        5.2.3 测点布置
    5.3 南沙软基处理项目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沉降变化规律
        5.3.1 孔压土压沉降实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5.3.1.1 不同排水板插入深度孔压土压沉降实测数据
        5.3.1.2 不同排水板间距孔压土压实测数据
    5.4 室内模型试验与南沙软基处理孔压土压沉降变化规律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不同土层中地下结构抗浮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无渗流时土层中浮力研究
        1.2.2 有渗流时土层中浮力研究
        1.2.3 有关浮力的规范条文及研究成果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地下水浮力模型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思路
    2.2 试验安装
        2.2.1 试验装置
        2.2.2 测量系统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内容
        2.3.2 试验步骤
    2.4 纯水中试验和调试
        2.4.1 试验目的
        2.4.2 试验步骤
        2.4.3 试验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黏性土的地下水浮力试验分析
    3.1 砾石地基的浮力试验
        3.1.1 准备和仪器安装
        3.1.2 砾石地基的浮力试验结果
    3.2 砂土试样制备
        3.2.1 砂土的筛分试验
        3.2.2 砂的相对密实度
    3.3 饱和砂类土中试验过程
        3.3.1 砂的填筑和装置安装
        3.3.2 进水试验及出水试验
    3.4 饱和砂类土中试验成果的分析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黏性土中地下水浮力试验分析
    4.1 黏性土的物理性质
        4.1.1 黏性土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1.2 黏性土的物理特性
    4.2 土样的采集和制备
        4.2.1 土样的采集
        4.2.2 土样的密度试验
    4.3 饱和砂质黏性土中地下水浮力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基土与基础模型侧壁摩擦力
    5.1 摩擦力和摩擦力系数的测定
        5.1.1 玻璃板拉拔试验
        5.1.2 摩擦因素试验
        5.1.3 截距法计算摩擦力
        5.1.4 计算土的静止侧压力
    5.2 几种摩擦力算法对比分析
        5.2.1 砂类土试验的摩擦力算法对比分析
        5.2.2 黏性土土摩擦力算法对比分析
        5.2.3 砂土试验中涂抹硅油和未涂抹时摩擦力对比分析
    5.3 不同土层中推导浮力与侧摩擦力的合力公式
        5.3.1 公式推导
        5.3.2 一个假设和公式进一步演化
        5.3.3 公式的可靠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层土中抗浮优化实例
    6.1 工程简介
    6.2 工程地质条件
        6.2.1 地形地貌
        6.2.2 地层分布及岩土特性
        6.2.3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埋藏特点
    6.3 原始设计方案
        6.3.1 主体抗拔桩计算
        6.3.2 主体抗拔锚杆计算
    6.4 实例分析和优化设计
        6.4.1 优化设计原则
        6.4.2 原设计中计算应作的调整
        6.4.3 抗浮锚索工艺和抗浮验算
        6.4.4 对立柱桩提供的抗拔力的验算
    6.5 优化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北京新近沉积土基础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沉积年代的试验分析与调查
2 粘土矿物的试验分析
3 工程特性指标
    3.1 室内侧限压缩模量对比分析
    3.2 静力触探试验指标对比
    3.3 平板载荷试验数据对比
    3.4 地基承载力
    3.5 多层建筑地基许可沉降量
    3.6 设计措施
4 结论及建议

(9)根据保定地区几个岩土工程勘察实例浅谈自然沉积砂层沉积密度不均匀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受自重密实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沉积密度差异的特征。
2 受水环境条件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沉积密度差异。
3 砂层沉积密度在横向分布上的差异。

四、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期”概念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D]. 张俊飞. 南昌大学, 2021
  • [2]北京地区典型砂卵石地层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试验研究[D]. 朱向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超软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 谢玉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5]腾冲市曲石生态小镇玄武岩残积土力学特性及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D]. 师壮.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静动荷载作用下超软土地基固结排水体系效应研究[D]. 张大军.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7]不同土层中地下结构抗浮作用的试验研究[D]. 周明. 广州大学, 2013(04)
  • [8]北京新近沉积土基础工程特性研究[J]. 孙宏伟. 建筑结构, 2009(12)
  • [9]根据保定地区几个岩土工程勘察实例浅谈自然沉积砂层沉积密度不均匀的问题[J]. 薛丁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1)
  • [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岩土分类定名刍议[J]. 薛振勇,王骑虎.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1)

标签:;  ;  ;  ;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文化时期”概念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