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一、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范冲竹,李海南,向璇,邓达标,李业海,匡祖颖,李智[1](2021)在《易误诊为脑肿瘤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减少此类疾病误诊为脑肿瘤。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4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伴言语不清。血浆D-二聚体升高,头部MRI显示左侧颞叶后部占位性病变并出血可能,行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组织学形态观察,脑组织结构疏松、解离、坏死,皮质内灶性出血,小血管增生,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且呈缺氧性改变,胶质纤维空泡化,大量富含脂质的吞噬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蛛网膜下腔浅静脉管腔内混合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病灶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提示为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CD31阳性提示为血管内皮细胞,CD163和CD68阳性提示为组织细胞,CD3和CD20阳性提示为淋巴细胞,神经微丝蛋白阳性并可见神经轴索相对保留完好,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5%(主要为淋巴细胞阳性);髓鞘染色未见明显髓鞘脱失。病理诊断为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结论临床应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综合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当影像学诊断困难时,应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2](2021)在《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脑静脉窦狭窄(venous sinus stenosis,VSS)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针对静脉窦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还存在分歧,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资料相对有限。本共识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概述了静脉窦狭窄的相关临床基础并为其诊断、管理和介入治疗提供建议。其目标读者为负责静脉窦狭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师以及其他相关接诊医师,旨在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的临床实践。

谈桂君,吴秀书[3](2021)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较易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且预后较差。抗凝治疗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线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是其有益补充或替代治疗手段。该文从静脉药物溶栓、静脉抗血小板治疗、机械取栓、支架置入术几个方面对血管内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许若梅[4](2021)在《多模态MR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颅内静脉系统一种相对罕见的临床疾病,尽管发病率低,但由于病因复杂及缺乏特定的临床症状,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导致部分未能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广泛应用使CVST的确诊率有所提高,但其早期诊断准确性不高,尚缺乏对预后相关因素系统性的研究。本研宄旨在应用多模态MR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评估预后,对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及预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论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常规MRI平扫、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等多模态MR数据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常规MRI平扫、MRV及SWI对CVST的诊断效能,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CVST患者预后的病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因素。结果:CVST患者70例中,女性36例,男性34例,男:女比为1:1.1,平均年龄为38.41±16.46岁。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占18.57%,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占77.14%。患者以横窦血栓形成最为常见(70%),其次为上矢状窦(65.71%),64.29%的患者存在继发脑实质病变。常规MRI平扫、MRV及SWI在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引流静脉、小静脉扩张及微出血方面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其中MRV对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引流静脉最敏感,SWI具有较强的检测小静脉扩张及微出血灶的能力,联合应用三种MR序列诊断CVST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常规MRI平扫、MRV、SWI及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30、0.780、0.633及0.888,AUC联合应用显着高于AUC常规MRI平扫、AUCMRV及AUCS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32、2.321及3.567,p均<0.05)。单因素分析表明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感染、癫痫、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存在脑实质病变、脑水肿、脑出血、脑梗死、侧支形成及III级侧支形成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运动障碍及脑实质病变是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96,95%CI:0.046-0.828,p=0.027;OR=0.028,95%CI:0.002-0.521,p=0.016),侧支形成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7.262,95%CI:1.170-45.063,p=0.033)。结论:MRV对检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引流静脉最敏感,SWI具有较强的检测小静脉扩张及微出血灶的能力,联合应用常规MRI平扫、MRV及SWI诊断CVST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最高。运动障碍及继发脑实质病变是CVST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支形成是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

易婷玉,吴燕敏,林定来,林晓晖,潘志南,陈荣城,郑秀芬,陈文伙[5](2021)在《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在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接受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的3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CVST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意识状态,影像学资料包括头部MR静脉成像(MRV)、DSA。3例患者均使用6 F AngioJet流变溶栓导管,且溶栓抽栓术前均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0 U/kg, 2次/d,抗凝治疗1~7 d。对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静脉破裂致颅内出血、穿刺点假性动脉瘤。术后2周对患者进行头部MRV+增强MR,采用改良心肌梗死溶栓(mTIMI)分级对静脉窦再通程度进行评估,mTIMI分级2级表示部分再通,mTIMI分级3级表示完全再通,以mTIMI分级≥2级为成功再通。术后90 d,通过电话或门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以"血管内治疗""流变溶栓抽栓术""脑静脉窦血栓"为中文主题词,在万方医学、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以"Angio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Endovascular Treatment Therapy"为英文主题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检索日期自199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结果 3例均完成了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术后造影显示脑静脉窦显影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1例。从AngioJet流变溶栓导管到达靶静脉窦至静脉窦再通时间为28~56 min,中位时间为30 min;术后均未发生颅内出血,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患者于术后2周完成了临床及影像学随访,MRV提示静脉窦完全再通。3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3、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3个月。术后90 d, 2例患者mRS评分为0分,1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199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PubMed检索到16篇文献,万方医学、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未搜索到相关报道。16篇文献中共67例CVST患者接受了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结论初步应用分析显示,可尝试将6 F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作为CVST血管内治疗的一种方法。由于样本量较少,缺少长期随访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谈桂君[6](2021)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1月以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且有我院电子影像学资料的患者共71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危险因素、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39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6例,其性别比例不同于既往观念。头痛、呕吐和癫痫发作是该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脑脊液压力及D二聚体数值增高,确诊需依靠头颅影像学检查。该病可能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外伤及手术;女性患者更可能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而男性患者更可能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进行预后评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额叶损伤及意识障碍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抗凝加抗血小板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结论:重庆地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以中青年及男性为主,男女患者的临床特点具有一定差异性。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为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意识障碍及额叶损伤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经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毕景楠[7](2021)在《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遗传性易栓症因发病年龄主要涉及儿童及青壮年,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往往在少见部位(如颅内静脉窦血栓、腹腔内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其所造成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后遗症不容忽视,已知遗传因素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此领域研究仍相对薄弱,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治及个体化管理,以往一代基因检测技术只能解释其中约5~10%的病因,近年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遗传性易栓症的深入研究打开新的局面,目前关于我国尤其华南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仍十分有限。目的: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相关因素,为遗传性易栓症研究累积资料,并探讨二代测序在易栓症诊断的应用。方法:收集40例经二代测序发现基因异常的血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对相关临床特征及基因异常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研究纳入无血缘关系的血栓性疾病病例40例,中位发病年龄29.5岁(12-64岁),首次发病年龄≤50岁36例(90.0%),50岁以上的有4例(10.0%)。男性患者28例(70.0%),女性12例(30.0%),男女比例2.3:1,女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9.5岁,均为育龄期(20-43岁)。40例患者可有或无明显发病诱因,15例(37.5%)患者发病时可识别1至2个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其中7例(17.5%)患者因妊娠或分娩诱发,占女性患者的58.3%(7/12);其余诱因包括2例(5.0%)肿瘤相关(1例患者发病4年后确诊卵巢恶性肿瘤、1例患者发病同时确诊急性B细胞白血病)、1例(2.5%)抗磷脂综合征、4例(10.0%)长途飞行/久坐/制动、1例(2.5%)口服雌孕激素、2例(5.0%)静脉穿刺。25例(62.5%)患者发病时无明确诱因。40例患者均利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血栓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从单纯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到严重的多部位血栓。其中36例(90.0%)发生静脉血栓、3例(7.5%)发生动脉血栓(脑梗塞、心肌梗死、肾梗死、肢体动脉血栓),1例(2.5%)发生动静脉混合性(大脑中动脉、颈动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首次发病时,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在单个部位发生血栓,11例(27.5%)患者在2至4个部位同时发生血栓。25例(62.5%)患者首发表现为下肢DVT,其中7例(28.0%)合并肺栓塞;9例(22.5%)患者首发部位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脑出血;4例(10.0%)患者首发部位为腹腔内静脉血栓(包括肝静脉、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肾静脉);2例(5.0%)患者首发部位为上肢深静脉。40例患者就诊时共计发生55次独立的血栓事件,每位患者平均发生1.35次,发生血栓事件从1次至4次,其中29例(72.5%)患者为单次血栓形成,11例(27.5%)患者为复发性血栓形成,其中9例(81.8%)为静脉系统血栓复发,2例(18.2%)为动脉血栓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64例患者进行了出凝血相关基因panel的二代测序,40例(62.5%)患者检出至少1个基因变异,其中9例(14.1%)患者检出1个以上变异,24例患者未检出变异。40例患者共检出50个基因变异,涉及12个与出凝血疾病相关基因的40个基因位点,其中杂合变异占98.0%(49/50),纯合变异占2%(1/50)。在变异性质中,错义突变占74.0%(37/50),无义突变占12.0%(6/50),小片段缺失/重复突变占4.0%(2/50),移码突变占4.0%(2/50),剪切区变异占4%(2/50)。具体检出的50个基因变异中,SERPINC1、PROC、PROS1三种抗凝蛋白编码基因变异共占72%(36/50),检出THBD基因变异占6%(3/50),凝血因子编码基因变异共占12%(6/50),其中F2 G1787T检出1例,F5基因突变3例,分别为F5 c.1059C>G、c.1000A>G和c.5378G>T各1例,未检出Leiden突变;FGA、FGB基因突变各1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编码基因PLAT基因突变占4%(2/50)。其余检出COL3A1 c.3775G>A、CYP4V2c.802-8_810delins GC变异各1例。本组患者中检出仅涉及单个基因单位点变异患者31例(77.5%),检出涉及2个或以上位点的复合基因变异有9例(22.5%),本组病例复合基因异常以抗凝蛋白复合缺陷或抗凝蛋白联合其他基因缺陷为主(78.9%,15/19)。50个基因变异中,依据ACMG分类指南,结合患者临床表型及家系等表现,本研究鉴定为致病或可疑致病性的基因变异占58%(29/50),鉴定为意义未明的基因变异占42%(21/50)。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本组病例测出三种抗凝蛋白基因缺陷患者共30例次,对应表型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有23例次,表型反映基因异常的比率为76.7%,部分患者检测出抗凝蛋白的编码基因异常而表型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7/30,23.3%)。具体为SERPINC基因异常患者有6例(AT活性54.8±28.4%),其中AT活性降低有5例,AT活性正常1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83.3%(5/6);PROC基因突变患者有16例(PC活性56.8±35.1%),其中PC活性降低有12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12/16);PROS1基因突变患者8例(PS活性37.0±27.3%),其中蛋白S活性下降6例,表型符合基因结果的比率为75%(6/8)。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二代测序为血栓性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诊断,对进一步分析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PROC基因检出的变异涉及13个位点,其中PROC R189W突变7次检出,6例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表明该突变在本组病例很常见,与以往研究相符,即R189W突变为我国PROC基因突变的“热点”。本课题中F2基因检出p.R596L变异,先证者为28岁女性,反复多部位血栓形成,部位包括急性肺栓塞、下腔静脉、双侧髂静脉、左肾静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家族中其母亲和妹妹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代验证发现携带相同位点突变。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发病机制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该突变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发现SERPINC1双突变并PROS1突变1例。其中SERPINC1 M313V既往未见报道。复合基因突变可能是该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突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研究发现PROS1基因C205W突变1例,可能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右下肢DVT和PE有关,PS活性51%稍降低,该突变为国内外既往未见报道的突变。结论:1.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主要表现为VTE,本组资料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急性肺栓塞更为常见,妊娠相关因素诱发的VTE占育龄期女性一半以上,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独或合并动脉血栓。2.本研究遗传性易栓症以抗凝蛋白基因缺陷为主(占72%),其中以PROC基因突变最为常见。PROC C565T突变可能是PROC基因重要的突变热点,提示蛋白C缺乏症患者应进行该位点筛查。3.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表型检测的有力补充,可确切证实易栓症的基因突变位点和分子学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我国易栓症的防治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治疗靶点。4.本研究报道1例凝血酶原G1787T突变所致凝血酶原缺陷,可能与反复多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发病机制为可能为抗凝血酶抵抗。5.发现抗凝血酶M313V和蛋白S C205W突变既往未见报道,需进一步研究其与血栓性疾病的关系。

石珍珍[8](2021)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静脉血栓分期及体积的定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患者的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的分期及测量血栓体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等常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诊断为CVT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做过3.0T磁共振3D T1 VISTA(3D T1-weighted sequence of volumetric isotropic turbo spin echo acquisition,3D T1 VISTA序列)检查。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参照MRV检查结果,对3D T1 VISTA检查诊断CV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临床起病至3D T1 VISTA检查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4天)和慢性期组(>14天),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栓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血栓与管腔、血栓与灰质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此外,计算每个患者的颅内静脉及静脉窦的总血栓体积,分析血栓体积与一般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脑出血性病变的发生及治疗时间的相关性。结果:1、共入组5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7±15岁,其中男性30例(58%),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中发生最多的临床表现是头痛(87%),危险因素中频率最高的是贫血(25%)。2、以MRV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3D T1 VISTA诊断CVT的敏感度为96.0%(190/198),特异度为99.2%(526/530)。3、MRV在198处血管节段水平诊断出血栓,3D T1 VISTA在194处血管节段水平诊断出血栓。两种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主要存在于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这三个血管节段,两种检查结果均以横窦血栓的检出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乙状窦。4、3D T1 VISTA检测急性组和慢性组血栓的SNR分别为235±43和124±47;CNR(血栓与管腔)分别为227±42和117±48;CNR(血栓与灰质)分别为103±46和16±50,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84、8.509和6.275,均P<0.01)。5、将血栓体积与一般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贫血和血栓体积具有相关性,t值分别为-2.087和-2.292,有统计学意义(P<0.05)。6、出血性病变组和非出血性病变组的血栓体积分别为3.45±2.36 cm3和6.42±4.14 cm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853,P=0.006),出血性病变组比非出血性病变组平均血栓体积小。7、出血性病变组在72处颅内静脉或静脉窦诊断为血栓,非出血性病变组在122处血管节段水平诊断出血栓,下吻合静脉血栓与脑出血性病变的发生有关(P<0.05),两组间其他血栓发生部位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8、CVT血栓体积与治疗时间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r为-0.195,P>0.05)。结论:1、与常规影像检查不同,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直接显示血栓,在诊断颅内静脉血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以有效区分急性及慢性血栓,在CVT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利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以测量颅内静脉血栓体积,且血栓体积与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贫血及脑出血性病变的发生有关。

任博文[9](2021)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急性、慢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目的:对不同起病方式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究急性、慢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3 m~46 m的电话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23 m),最终纳入115例CVST患者,根据起病方式分为急性起病(≤48 h,17例)、亚急性起病(48 h~30 d,74例)、慢性起病(>30 d,24例),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起病方式患者的临床差异,探究急性、慢性起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1.年龄与性别比较115例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38±12.64岁,男:女为1:1.6。慢性起病组CVST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急性起病及亚急性起病组,年龄分层后,慢性起病组中大于50岁多于亚急性起病及急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起病组发病年龄在21~30岁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组与慢性起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起病组女性患者多于亚急性及慢性起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2.危险因素比较115例患者中排名前三位的危险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系统异常及妊娠产褥相关。急性起病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妊娠产褥相关多于亚急性及慢性起病,慢性起病组中合并免疫相关疾病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表现比较115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其次为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癫痫发作。急性起病组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多于慢性起病组,慢性起病组出现视物模糊多于亚急性起病组与急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受累部位及影像学比较115例CVST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横窦,慢性起病组中累及横窦多于急性起病组,急性起病组出血性静脉梗死的患者多于亚急性起病与慢性起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预后情况比较慢性起病组中仅58.3%可达到完全恢复(mRS=0),低于亚急性起病患者(8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起病CVST患者好发于21~30岁,多与妊娠及产褥期相关,易伴有静脉性梗死伴出血,临床表现与慢性起病患者比更常出现癫痫发作。2.慢性起病CVST患者平均年龄偏大,>50岁的患者较多,易出现视物模糊,与急性起病患者相比更常累及横窦,与亚急性患者相比多合并免疫相关疾病,且临床预后差,易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第二部分颅内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获益性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血管内治疗与传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获益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达到规范诊疗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VST患者,对患者进行了出院后3 m~46 m的电话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23 m),最终纳入115例CVST患者,75例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另40例仅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一般资料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获益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接受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mRS0-2)的患者(96.0%)多于接受单纯抗凝治疗的患者(87.5%),(P=0.104,OR=3.429,95%CI0.775-15.171),接受血管内治疗完全恢复(mRS=0)的达78.7%,抗凝治疗完全恢复达77.5%,(P=0.885,OR值1.071,95%CI0.424-2.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一般临床资料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以已被证实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为协变量进行调整,仍未发现不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良好(mRS0-2)、完全恢复(mRS=0)有关。(P=0.327,OR=3.233,95%CI0.310-33.712)、(P=0.784,OR=0.885,95%CI0.187-3.537)。血管内联合治疗住院中位费用44616.83元,单纯抗凝治疗住院中位费用19328.02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内联合治疗住院中位时间16天,抗凝治疗住院中位时间15天,P=0.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管内治疗与抗凝治疗均能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血管内治疗住院费用显着高于单纯抗凝治疗。3.血管内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没有减少住院时间。

叶远良[10](2020)在《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对颅内动脉的解剖学进行大量的研究,使得经动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由于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组织学认识不足,经静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相比,两者有共同点,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早期极容易误诊。研究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窦壁及纤维索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及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早期临床资料。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尸头内颅内静脉窦纤维索、蛛网膜颗粒及窦壁的解剖与组织学特点;建议尸头静脉窦血栓模型,模拟经静脉窦途径介入取栓术,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介入材料对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分析CVST合并出血及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1.大脑大静脉-直窦连接处变异较大,解剖结构有静脉瓣样结构、窦壁连接处突起及球样小结结构,球样小结弹性纤维成分高于蛛网膜颗粒,表面有平滑肌细胞;大脑静脉分支及大脑大静脉与窦壁连接处均有平滑肌。2.岩下窦开口变异较大,位于颈静脉球部前内侧壁,在鞍背-斜坡延长线与上颚-枕骨大孔连线稍上方。3.桥静脉汇入静脉窦过程中,蛛网膜下段及静脉窦壁段长度分别为15.23±5.40mm和5.28±2.36mm。中央前沟静脉及中央沟静脉与冠状缝距离分别为 2.18±1.90cm 及 5.48±2.19cm。4.横窦窦壁连接处可见大量血管组织;直窦底壁呈分层排列,直窦底壁及板层纤维厚度最大,乙状窦壁厚度最小。5.支架对直窦内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53.4%、1级占43.20%及2级占5.40%,球囊对直窦内不同程度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73.9%、1级占17.4%及2级占9.52%,支架及球囊在直窦内反复牵拉对纤维索的损害没有显着增加;支架材料在直窦对纤维索的损伤高于上矢状窦。6.三次支架取栓过程中产生的血栓颗粒数分别为11.17±2.17、9.00±6.07及5.00±2.96;,第一次取栓产生的大颗粒数较第二、三次明显增加;第一次取栓术后残留血栓面积较第二次、第三次大。7.年龄、癫痫症状、水肿/血肿体积对早期诊断CVST合并脑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术后预后优于重症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组。研究结论:1.颅内静脉窦窦内纤维索分布不同,静脉窦窦壁呈分层改变,熟悉窦内相关解剖,有利于降低静脉窦手术的难度,改善手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2.介入材料可导致窦内纤维索轻度损伤,取栓过中容易导致血栓松动,临床上需要重视术后抗凝的重要性;3.CVST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预后优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呈“治愈or死亡”现象,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避免误诊,尽早规范化治疗。

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易误诊为脑肿瘤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病历摘要
讨论

(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药物溶栓
    1.1 静脉溶栓药物选择
    1.2 溶栓药物使用途径及剂量
    1.3 溶栓评价
2 抗血小板治疗
3 机械取栓
4 支架置入术
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
    5.1 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5.2 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

(4)多模态MR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
    1.3 图像分析
    1.4 诊断效能评价
    1.5 预后评价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影像学表现
    2.3 多模态MR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效能
    2.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预后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CVST临床资料分析
    3.2 CVST影像学表现
    3.3 多模态MR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效能
    3.4 CVST预后的影响因素
    3.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预后评估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
    1.3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
        1.3.1 适应证:
        1.3.2 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系统[13]:
        1.3.3 工作原理:
        1.3.4 操作方法:
    1.4 安全性、疗效及随访
    1.5 文献复习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疗效及随访
    2.3 文献检索结果
3 讨论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7)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二代测序结果特点
    3.基因检测与表型检测结果比较
    4.常见血栓相关基因的变异与意义
讨论
    1.二代测序在血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2.本组资料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3.基因检测有助明确传统抗凝蛋白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抗凝异常
    4.部分基因异常及其致栓机制初探
    5.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相关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8)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静脉血栓分期及体积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CVT的流行概况及危险因素
    2.2 CVT的临床表现
    2.3 CVT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2.3.1 CT检查
        2.3.2 CTV
        2.3.3 MRI检查
        2.3.4 MRV
        2.3.5 DSA
    2.4 CVT的预后
    2.5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CVT诊断中的应用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仪器与方法
        3.4.1 MRV检查
        3.4.2 3D T1 VISTA序列检查
    3.5 资料收集与图像判读
        3.5.1 患者一般资料
        3.5.2 MRV图像评估
        3.5.3 3D T1 VISTA图像评估
        3.5.4 血栓体积测量
    3.6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分析
    4.2 3D T1 VISTA与参考标准MRV相比对CVT的诊断准确性
    4.3 颅内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分析
    4.4 CVT急性期组与慢性期组血栓信号值差异分析
    4.5 血栓体积与一般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6 出血性病变组和非出血性病变组血栓体积差异性分析
    4.7 出血性病变组与非出血性病变组血栓发生部位比较
    4.8 CVT血栓体积和治疗时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CVT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
    5.2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CVT诊断的准确性
    5.3 CVT发生部位及发生率
    5.4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区分CVT急性和慢性期血栓的价值
    5.5 CVT血栓体积与多种因素间的相关性
    5.6 出血性病变组与非出血性病变组血栓发生部位
    5.7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急性、慢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内静脉窦血栓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获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关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颅内静脉窦窦内结构内镜解剖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颅内静脉窦窦壁结构组织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救治对比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静脉窦解剖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救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易误诊为脑肿瘤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J]. 范冲竹,李海南,向璇,邓达标,李业海,匡祖颖,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12)
  • [2]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 中华内科杂志, 2021(08)
  • [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J]. 谈桂君,吴秀书. 现代医药卫生, 2021(11)
  • [4]多模态MR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D]. 许若梅.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AngioJet流变溶栓抽栓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效果分析并文献复习[J]. 易婷玉,吴燕敏,林定来,林晓晖,潘志南,陈荣城,郑秀芬,陈文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1(05)
  • [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谈桂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遗传性易栓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D]. 毕景楠.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8]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静脉血栓分期及体积的定量研究[D]. 石珍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9]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获益性分析[D]. 任博文.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10]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D]. 叶远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