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一、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谢天[1](2021)在《EGFR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口腔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替吉奥术前诱导方案对于晚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影响,为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口腔鳞癌的90例Ⅲ-Ⅳ期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术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术前行尼妥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替吉奥治疗(N+APS组),2个周期后行原发灶根治术;60例直接行原发灶根治术(S组);术后有不良特征者追加放化疗。规定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中位随访时间。中位随访时间为27.50个月。随访率为97.8%。研究对象的主要观察终点为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次要观察终点为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LCR)及远处转移率(Distant metastasis rate,DMR)。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无序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筛选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研究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N+APS组与S组患者的2年OS分别为83.33%、6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APS组与S组患者的2年DFS分别为78.97%、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APS组与S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00%、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00%、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N+APS组比S组的晚期OSCC患者有更好的OS和DF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分组)(P=0.028)、肿瘤复发(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和术后放疗(P=0.016)可能为影响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分组)(HR=1.665,95%CI:1.093-2.538)、肿瘤复发(HR=5.207,95%CI:2.219-12.217)、淋巴结转移(HR=5.309,95%CI:2.332-12.084)和术后放疗(HR=0.347,95%CI:0.151-0.797)是影响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与N+APS组相比,S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HR=1.665,P<0.05)。结论:1.尼妥珠单抗联合APS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OSC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但对整体生存率未显示出明显优势。2.尼妥珠单抗联合APS化疗方案降低了晚期OSCC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使晚期OSCC患者具有更好的局部控制,但在改善远处转移率方面无明显优势。3.治疗方式(分组)、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放疗是影响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4.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且术后未进行放疗的晚期OSCC患者,预后差,而术前行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朱彩云[2](2020)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然而恶性肿瘤的转移和耐药仍是目前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了治疗成败的关键。基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理论,抗血管生成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度选择性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胞内ATP位点结合,抑制其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传导,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目前,阿帕替尼除了应用于胃癌的治疗,在肺癌、乳腺癌、肝癌、肉瘤、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帕替尼”或“apatinib”为关键词,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数据库,数据检索截止至2019年4月20日。纳入标准为:关于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研究的病例数≥10,研究的终点部分或全部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使用 RStudio-3.5.1 对纳入文献的 ORR、DCR、PFS、OS、AE进行累积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检出文献1260篇。排除基础研究、病例数少于10、非单药后线治疗、文献质量较差、重复文献、Meta分析等,最终纳入文献130篇,包括86篇中文文献和44篇英文文献。所纳入的文献中,胃癌45篇(n=3275),肺癌42篇(n=1567),乳腺癌15篇(n=600),结直肠癌8篇(n=246),肉瘤7篇(n=189),卵巢癌4篇(n=82),食管癌2篇(n=122),非霍奇金淋巴瘤2篇(n=52),甲状腺癌2篇(n=20),头颈部腺癌2篇(n=42),肝癌1篇(n=53)。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肉瘤、结直肠癌、卵巢癌、食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癌和头颈部腺癌的累积ORR分别为:1 8.6%(95%CI:0.151~0.221)、12.9%(95%CI:0.111~0.146)、13.9%(95%CI:0.081~0.197)、33.2%(95%CI:0.243~0.421)、25.1%(95%CI:0.188~0.315)、7.2%(95%CI:0.027~0.117)、43.8%(95%CI:0.331~0.545)、23.8%(95%CI:0.162~0.313)、38.0%(95%CI:0.249~0.510)、84.0%(95%CI:0.684~0.996)和39.1%(95%CI:0.242~0.540)。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肉瘤、结直肠癌、卵巢癌、食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癌和头颈部腺癌的累积DCR分别为:61.6%(95%CI:0.559~0.673)、68.9%(95%CI:0.650~0.729)、77.0%(95%CI:0.699~0.842)、69.5%(95%CI:0.604~0.787)、81.6%(95%CI:0.718~0.914)、61.6%(95%CI:0.488~0.744)、73.3%(95%CI:0.637~0.828)、75.5%(95%CI:0.678~0.831)、59.5%(95%CI:0.370~0.821)、97.0%(95%CI:0.867~1.000)和90.1%(95%CI:0.809~0.99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的3个月、6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56.0%(95%CI:0.489~0.630)、16.8%(96%CI:0.105~0.230)、5.9%(95%CI:0.036~0.082)、5.3%(95%CI:0.022~0.084);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0.6%(95%CI:0.733~0.879)、40.2%(95%CI:0.274~0.530)、20.1%(95%CI:0.104~0.298)、19.7%(95%CI:0.109~0.284)、13.8%(95%CI:0.094~0.183)。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3个月、6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 60.3%(95%CI:0.520~0.686)、24.1%(95%CI:0.177~0.306)、20.7%(95%CI:0.108~0.305)、4.6%(95%CI:0.000~0.092);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7.2%(95%CI:0.839~0.905)、53.4%(95%CI:0.433~0.636)、37.7%(95%CI:0.275~0.480)、27.3%(95%CI:0.154~0.392)、25.3%(95%CI:0.199~0.308)。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60.9%(95%CI:0.537~0.681)、31.3%(95%CI:0.200~0.425)、15.3%(95%CI:0.072~0.234)、7.0%(95%CI:0.016~0.125);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8.5%(95%CI:0.818~0.952)、67.0%(95%CI:0.531~0.809)、49.2%(95%CI:0.358~0.626)、37.9%(95%CI:0.308~0.450)、34.2%(95%CI:0.157~0.527)。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肉瘤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81.1%(95%CI:0.749~0.872)、52.5%(95%CI:0.378~0.673)、29.3%(95%CI:0.137~0.449)、16.0%(95%CI:0.015~0.305);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99.5%(95%CI:0.976~1.000)、78.0%(95%CI:0.711~0.849)、65.7%(95%CI:0.491~0.823)、41.2%(95%CI:0.215~0.608)、33.2%(95%CI:0.114~0.550)。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累积PFS率分别为:62.0%(95%CI:0.451~0.789)、23.5%(95%CI:0.108~0.362)、18.4%(95%CI:0.068~0.301);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94.9%(95%CI:0.873~1.000)、77.2%(95%CI:0.591~0.952)、53.3%(95%CI:0.443~0.622)、30.1%(95%CI:0.033~0.569)。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个月、6 个月、9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87.3%(95%CI:0.783~0.963)、69.9%(95%CI:0.575~0.823)、54.0%(95%CI:0.406~0.675);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OS 率分别为:99.1%(95%CI:0.952~1.000)、88.7%(95%CI:0.801~0.973)、69.8%(95%CI:0.575~0.822)、65.5%(95%CI:0.526~0.78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粘膜炎、出血、腹泻等,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40.2%(95%CI:0.359-0.446)、32.6%(95%CI:0.281~0.371)、29.9%(95%CI:0.260~0.338)、29.9%(95%CI:0.257~0.342)、27.9%(95%CI:0.219-0.339)、25.3%(95%CI:0.219~0.287)、23.7%(95%CI:0.190~0.283)、20.5%(95%CI:0.179~0.231)、19.4%(95%CI:0.154~0.234)、20.0%(95%CI:0.155~0.246)、18.9%(95%CI:0.152~0.225)、13.0%(95%CI:0.088~0.171)、12.6%(95%CI:0.105~0.148),其中 3/4 级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粘膜炎、出血、腹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9%(95%CI:0.083~0.114)、5.7%(95%CI:0.049~0.065)、5.3%(95%CI:0.042~0.065)、3.1%(95%CI:0.020~0.043)、4.3%(95%CI:0.032~0.055)、2.6%(95%CI:0.017~0.034)、3.8%(95%CI:0.026~0.051)、3.7%(95%CI:0.026~0.047)、2.9%(95%CI:0.014~0.044)、3.0%(95%CI:0.019~0.041)、3.9%(95%CI:0.024~0.054)、2.2%(95%CI:0.012~0.032)、2.0%(95%CI:0.011~0.028)。结论:1.阿帕替尼单药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乳腺癌、肉瘤、食管癌、卵巢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腺癌和甲状腺癌。2.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阿帕替尼的严重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相对较低。3.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兴的靶向药物,可以作为多种恶性肿瘤后线治疗的一种尝试。目的: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多以化疗为主,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化疗的毒副反应。本研究探讨阿帕替尼用于晚期食管癌后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寻找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2017年03月至2019年06月期间收治的经过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进展后,口服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Ⅳ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每日口服阿帕替尼500/425/250mg,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停药,随访时间至患者死亡或本研究结束时间。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别采用RECIST1.1和NCI-CTCAE4.0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一线治疗进展后选择阿帕替尼单药口服的Ⅳ期食管癌患者31例。1.近期疗效: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10例,客观缓解率为22.6%,疾病控制率为67.7%。2.远期疗效:总体人群的中位PFS为2.5个月,中位OS为5.5个月3.阿帕替尼主要的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和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 25.8%(8/31)、22.6%(7/31)、16.1%(5/31)、12.9%(4/31);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4/31)。结论: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具有一定的疗效,药物耐受性好,可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进展后的一种治疗选择。

彭美玲[3](2020)在《西黄胶囊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主要包含鼻咽癌、喉癌、口咽癌、口腔癌、涎腺癌等肿瘤。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因其解剖位置特殊与对放疗的敏感程度,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喉癌、口腔癌、涎腺癌根据肿瘤分期情况可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过程可引起急性放疗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放射性皮炎、营养不良、疼痛等,各种副反应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患者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可导致放疗中断或终止,进而影响患者肿瘤治疗的疗效。近年来适型调强放疗的发展已大大减轻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但是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仍较高,如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等。临床常通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11等药物支持治疗骨髓抑制,但这些药物并不能预防骨髓抑制的发生。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可使用局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放射性口腔粘膜炎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19)指出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能减轻水肿,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减少放疗中断的趋势,但局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西黄胶囊成份为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醋乳香、醋没药,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同时能减少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化疗过程骨髓抑制的发生。因此发现寻找预防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化疗不良反应的方法,减少放疗中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并查阅2017年1月-2020年2月入住湖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头颈部肿瘤患者资料,主要包括鼻咽癌、鼻窦癌、喉癌、口腔癌、涎腺癌等恶性肿瘤。筛选可入组患者,总入组患者122例,根据是否使用西黄胶囊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使用西黄胶囊)和对照组43例(未使用西黄胶囊)。通过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雾化(含有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静脉糖皮质激素(此文简称静脉激素)、阿片类药物、静脉营养药物使用率及使用量,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西黄胶囊作用,进一步探讨西黄胶囊对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的治疗价值。结果:1.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122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正常患者共58例(47.54%),观察组0-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4.43%、24.05%、11.39%、7.59%、2.53%,对照组分别为34.88%、13.95%、34.88%、11.63%、4.65%,两组患者0-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5.57%)小于对照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1-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观察组2-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4.12%)小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观察组血小板降低总发生率(22.78%)小于对照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2-3级血小板降低发生率(33.33%)明显小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122例患者中血红蛋白正常患者共46例(37.70%),超过50%的患者发生1、2级贫血(43.44%、18.03%),所有患者未发生4级贫血;观察组贫血发生率(55.70%)小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4.观察组使用雾化49例(62.03%),对照组使用雾化35例(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观察组及对照组使用雾化患者平均雾化天数分别为21.63±9.17、26.03±10.41,观察组使用雾化患者平均雾化天数小于对照组(P=0.044)。5.静脉激素的患者总数116例(95.08%),两组静脉激素使用患者中,观察组静脉激素使用天数秩的平均值(52.06)小于对照组(6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6.使用强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患者总数34例(27.87%),观察组强阿片类药物使用率(21.52%)小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7.观察组肠外营养使用率(13.92%)明显小于对照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西黄胶囊能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骨髓抑制的发生,减轻骨髓抑制发生的严重程度。2.西黄胶囊能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的抗炎、止痛及肠外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

田康俊[4](2020)在《雷替曲塞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胃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也是目前唯一有望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早期胃癌患者而言。然而,不少胃癌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此时病变已达浆膜下层或是超出浆膜向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远处转移,单纯的手术治疗难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因此综合性的辅助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化疗药物相关的药物抵抗、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开发多样的药物治疗策略对于胃癌治疗十分必要。目的:综合分析评价雷替曲塞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找雷替曲塞对比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数据,利用RevMan 5.3和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同时收集2013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接受应用含雷替曲塞化疗方案二/三线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最终共纳入13篇临床对照研究,共8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含雷替曲塞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其他化疗药物组(RR=1.43,95%CI:1.22-1.68,P<0.001)。关于不良反应,雷替曲塞组主要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受损、腹泻、恶心、呕吐、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除神经毒性(RR=0.71,95%CI:0.53-0.95,P=0.02)与恶心呕吐(RR=0.66,95%CI:0.49-0.90,P=0.01)外,与其他化疗药物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我院收集4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4.4%,其中食管癌33.3%,胃癌33.3%,十二指肠癌66.7%,结直肠癌62.5%,肝癌0%,胆管癌0%,胰腺癌5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31.1%,消化道症状24.4%,肝功能异常22.2%,心脏毒性8.8%,乏力13.3%等。结论:根据系统评价及临床病例分析的结果显示,雷替曲塞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与其他化疗方案相比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病人可以耐受,因此可以作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种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潘媛媛[5](2020)在《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Cancer 1ARC)显示2012年中国新发鼻咽癌约占全球新发鼻咽癌的38%,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的发展,鼻咽癌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2014年我国鼻咽癌新发病例数约为4.46万例(男性约3.16万例,女性约1.3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17%,居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20位。在我国鼻咽癌发病比较集中地区主要为南方的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其中广东省的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有:遗传易感性、EB病毒感染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如食用高含量亚硝酸盐食物、吸烟、饮酒、化学气体和既往接受过射线照射等。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及鼻咽癌的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约60%~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出现颅底破坏,约18%的患者伴有颅内或海绵窦的侵犯,约85%的患者伴有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的转移,丧失了手术的机会。鼻咽肿瘤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未分化癌为主,对放疗敏感。因此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近年来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但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仍然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鼻咽癌治疗后复发其病灶对放疗及化疗的敏感性降低,治疗效果较差。目前临床上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并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因此探索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方案仍是治疗的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比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与单纯应用GP方案治疗复发或者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为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38例,依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应用GP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期以上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59.1%,疾病控制率为81.%;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25.0%,疾病控制率为75.0%;两组之间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分别为7.3个月,4.8个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与单纯应用GP方案化疗相比,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吕树垚[6](2019)在《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在干预含顺铂化疗方案时,在改善骨髓抑制及临床症状等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经组织学和病理学诊断证实的,并且使用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恶性实体瘤且化疗前无骨髓抑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自化疗开始第1天到第21天,试验组采用每日口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方,对照组每日口服地榆升白片治疗(3片,tid)。结果:1.对骨髓抑制疗效评估:通过对白细胞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21天时两组数据具有显着差异(P<0.05);通过对血红蛋白数值的评估可得,化疗后第7、14、21天,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通过对血小板数值的评估可以看出,化疗后第7、14、21天,两组试验数据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2.对中医证型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两周后,两组数据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3.对卡式评分数值的评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4.对体重变化数值的评估:经过统计学处理可知,两组数据在治疗前后均没有显着差异。5.对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的评估: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有11例出现I度骨髓抑制,6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轻度肝损伤,0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伤;对照组有15例II度骨髓抑制,8例出现III度骨髓抑制,4例出现I度消化道反应,8例出现II~III度消化道反应,3例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出现肾功能损伤。两组药物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在升高白细胞方面,远期疗效要优于地榆升白片,在升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方面,无论是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地榆升白片。在中医评分改善、卡式评分改善及安全性方面与地榆升白片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在提升患者体重方面,益气活血方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综上,益气活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医证候评分,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缓解化疗所致的相关毒副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吴海霞,雷竹,杨洁,廖加群[7](2018)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疗法联合调强放疗与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咽喉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文中指出目的对比研究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疗法联合调强放疗与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咽喉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咽喉癌患者7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联合调强放疗,而观察组联合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血液毒性、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口干、放射性皮肤炎、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局部控制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疗法联合调强放疗或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咽喉癌的疗效均显着,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能更有效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郭春花[8](2018)在《不同化疗药物用于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顺铂或奈达铂周疗在早期宫颈鳞癌术后放疗中的疗效观察目的:同步放化疗是宫颈鳞癌术后病理有高危或中危因素补充治疗的标准模式,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顺铂或奈达铂联合放疗在宫颈鳞癌术后补充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我院(常州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鳞癌Ⅰb期-Ⅱa期术后,按照同步放化疗所联合的不同化疗药物分为两组,宫颈鳞癌术后行调强放疗共119例分为两组,其中奈达铂组60例采用奈达铂周疗+同步放疗,顺铂组59例采用顺铂周疗法+同步放疗,比较两组2年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期和治疗期间产生的毒副反应。结果:1.奈达铂组2年总生存期为98.3%,顺铂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奈达奈达铂组2年无瘤生存率为91.7%,顺铂组为8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奈达铂组发生血小板减少为28.3%,顺铂组1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奈达铂组消化道反应为20%,顺铂组为4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奈达铂周疗较顺铂反应更少,疗效相当。第二部分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周疗在中晚期宫颈鳞癌放疗中的疗效观察目的: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模式,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单一顺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疗在中晚期宫颈鳞癌放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常州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宫颈鳞癌Ⅱb期-Ⅲb期,行调强放疗共93例分为两组,其中46例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周疗+同步放疗,47例采用顺铂周疗法+同步放疗,比较两组2年总体生存期、无瘤生存期和治疗期间产生的毒副作用。结果:1.联合用药组发生骨髓抑制为100%,单药顺铂组为89.4%,其中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分别为26.1%和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为100%,其中两组发生Ⅲ-Ⅳ度恶心呕吐反应分别为:联合用药组34.8%,单药顺铂组14.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腹泻的概率分别为联合用药组76.1%,顺铂组4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脱发的发生率分别为联合用药组100%,顺铂组12.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神经毒性的概率分别为联合用药组100%,顺铂组4.3%,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肝肾毒性、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直肠炎的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用药组和顺铂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87%和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SCC在治疗后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单药顺铂治疗后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用药组2年总生存率为93.5%,单药顺铂组为95.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2年无瘤生存率为76.1%,顺铂组为6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结论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中,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周疗较单一顺铂周疗在短期控制肿瘤进展上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大。

井洪家,熊胜春,吴静,王玉慧,马建欣,刘建伟[9](2018)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肾毒性损伤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肾毒性损伤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4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化疗总有效率及化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R高于对照组(36.54%vs.19.23%,P=0.04);化疗后,观察组的ALT、AST、ALP、尿β2-MG、BUN、Scr、CysC、NG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血Mg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减轻顺铂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肝肾毒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姚艳[10](2007)在《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研究》文中提出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是在全球最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临床上出现症状就诊的病人往往多为中晚期,根治性放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模式。但是由于剂量限制因素,中晚期宫颈癌的预后较差,放疗失败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Ⅲ期以上的宫颈癌5年存活率仅为30%-50%。随着美国的国立癌症中(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于1999年2月向全世界宣布,肯定了同步放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放射治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已经逐步取代单纯放射治疗,成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如何在急性、晚期放疗并发症允许的情况下,在增加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同时增加局部肿瘤放疗剂量,提高大直径肿瘤的无瘤生存率仍是今后研究的课题的方向。目的:超分割放疗结合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制定及其可行性,以及该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06年间在广西肿瘤医院妇瘤科首诊的45例Ⅲb期初治宫颈癌患者随机分入超分割放疗+化疗组(研究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化疗组(对照组)。研究组(24例)放疗采用超分割方法,1.2Gy/次,2次/天,间隔>6h,5天/周,在外照射达2周后(DT 24Gy)加行腔内照射(后装当天不行外照射),每周1次,A点剂量42Gy,7Gy/次。当外照射达36Gy时放射野中央挡铅,全盆外照射总剂量55.2Gy,对照组(21例)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法,1.8Gy/次/天,5天/周,照3周后(DT 27Gy)加行腔内照射,盆腔中平面剂量达DT 30.6Gy后放射野中央挡铅,全盆外照射总剂量45Gy,腔内照射剂量、方法同研究组。总放疗时间是8-10周。病人因为节假日所延迟的放疗计划实施,治疗结束后需补加总剂量的10%-20%。放疗后4-5周同时开始介入化疗灌注药物:顺铂(DDP)100mgd1+长春新碱(VCR)lmg d1-d3+博莱霉素(BLM)30mg d1-d3,每三周重复一次,连用2个疗程。治疗中阴道镜下动态观察宫颈肿物的变化,记录外照射完肿瘤的消退情况和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同时对治疗后的早期毒副反应、近期疗效和生存率的评价。结果:①在外照射结束时发现,研究组:肿物完全消退有14例,局部呈小糜烂或小菜花状有10例,菜花或空洞无明显改变有0例。对照组:肿物完全消退9例,局部呈小糜烂或小菜花状有7例,菜花或空洞无明显改变有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tail=0.017)。②研究组与对照组中,菜花型肿物对放疗最敏感,而空洞型肿物对放疗最不敏感,菜花型肿物和糜烂型肿物脱落时间相似,而空洞型肿物改变在常规放疗组中普遍比超分割组晚1周左右。③早期毒副反应按RTOG/EORTC不良反应分级标准评分为2-3分,在严密的对症处理后,均能完成全程治疗。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为Ⅰ-Ⅱ度,直肠反应发生率、膀胱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毒副反应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118,P=0.130)。研究组急性毒副反应发生时间普遍比常规组早,且粘膜反应发生较重。④在外照射结束后,研究组能较好的提高局部肿瘤消退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tail=0.017)。虽然近期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3,P=0.135),研究组有希望提高总体生存率,无瘤存活率和盆腔局控率。⑤随访时间是11-27个月(从放疗开始之日起),至截止日期共死亡6例,研究组1例(4.17%)死亡(局部未控),1例(4.17%)已出现远处转移(双肺转移):对照组4例(19.05%)死亡(局部未控),1例死亡(4.17%)全身转移,2例(9.52%)已出现局部复发。6例死亡病人和3例复发转移病人均是40-42岁的生育期妇女,两组老年患者的预后都较好。⑥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绘制1年生存率曲线(见图4)和总体累计生存率曲线(见图5),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P累=0.212)。结论:超分割放疗结合同期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虽急性毒性反应发生早且较重,但患者均能耐受,后期反应组织损伤无增加。是否有提高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

二、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EGFR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口腔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鳞状细胞癌综合序列治疗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中文摘要2
Abstract2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文献检索策略
        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文献筛选
        4、文献质量评价
        5、资料提取
        6、资料分析方法
    结果
        1、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及特征
        2、文献质量评价及发表偏倚
        3、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
        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预后分析
        5、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阿帕替尼治疗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结果判定及观察指标
        4、统计分析
    结果
        1、病例一般资料
        2、近期疗效评价
        3、远期疗效评价
        4、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西黄胶囊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的回顾性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头颈部肿瘤
    1.2 头颈部肿瘤放疗(化疗)
    1.3 西黄胶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入组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分组
    2.3 同步化疗方案及其它治疗
    2.4 记录相关数据
    2.5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3.2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分级对比
    3.3 两组患者血小板降低分级对比
    3.4 两组患者贫血发生率对比
    3.5 两组患者雾化使用率及天数比较
    3.6 两组患者静脉激素使用率及天数比较
    3.7 两组患者强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比较
    3.8 两组患者肠外营养使用率比较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4)雷替曲塞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资料与方法
    1 系统评价文献资料的筛选标准
        1.1 研究类型
        1.2 入组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检索策略
    3 文献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
    4 临床资料收集与治疗方法
        4.1 临床资料
        4.2 纳入标准
        4.3 排除标准
        4.4 治疗方法
        4.5 观察指标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发表偏倚
    7 统计分析
二 Meta分析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的临床特征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3 Meta分析结果
        3.1 客观有效率
        3.2 远期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评价
    4 发表偏倚
    5 敏感性分析
三 临床病例分析结果
    1 临床病例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评估
    3 不良反应评估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LNCRNA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纳入资料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随机分组
        2.3 药物来源及控制
        2.4 试验用药
    3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外周血象变化
    2 治疗前后中医证型评分改善情况
    3 治疗前后卡式评分改善情况
    4 治疗前后两组的体重变化情况
    5 毒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中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认识
    3 方药分析
    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疗法联合调强放疗与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咽喉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疗效对比
3 讨论

(8)不同化疗药物用于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顺铂或奈达铂周疗在早期宫颈鳞癌术后放疗中的疗效观察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周疗在中晚期宫颈鳞癌放疗中的疗效观察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通过靶向药物改善中晚期宫颈癌的放疗效果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9)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肾毒性损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化疗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10)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中英文对照及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文献综述)
    1.子宫颈癌的概述
    2.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2.1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适应证和方法
        2.1.1 子宫颈癌的外照射放疗
        2.1.2 子宫颈癌的腔内照射放疗
        2.1.3 放疗总剂量和治疗时间
        2.2 放疗治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进
        2.2.1 腔内放疗技术的发展
        2.2.2 体外照射的发展
        2.2.3 放射野的延伸
    3.早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状况
        3.1 术前放射治疗状况
        3.2 术后放射治疗状况
    4.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状况
    5.复发转移宫颈癌的治疗
    6.子宫颈癌的非常规放射治疗
        6.1 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6.2 子宫颈癌的超分割放疗
        6.3 子宫颈癌的加速分割放疗
        6.4 子宫颈癌的加速超分割放疗
        6.5 子宫颈癌的大分割放疗
        6.6 宫颈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
    7.宫颈癌的化学治疗
        7.1 新辅助化疗
        7.1.1 新辅助化疗药物、方案及给药途径
        7.1.2 动脉插管新辅助化疗
        7.2 同步放化疗
        7.2.1 同步放化疗的药物和方案:
    8.放疗后化疗
    9.放疗后局部复发宫颈癌的治疗
    10.热疗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11.电化学治疗的应用
    12.低氧放疗的应用
    13.激光治疗的应用
    14.激素替代治疗的应用
    15.基因治疗的初步探讨
    16.本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研究
    1.前言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本组临床资料
        2.1.1 入组条件
        2.1.2 一般资料
        2.1.3 分组方法
        2.1.4 分期方法
        2.1.5 放疗前临床检测
        2.2 放射治疗方案
        2.2.1 体位固定和摆位方法
        2.2.2 放射野的设计
        2.2.3 放射治疗仪器
        2.2.4 放射治疗的具体计划
        2.2.5 实施照射方案
        2.3 同期介入化疗
        2.4 放疗前准备
        2.5 放疗中的处理
        2.6 放疗后的处理
        2.7 观察指标
        2.8 疗效评价
        2.8.1 疗效评价标准
        2.8.2 急性放射毒性反应评分
        2.8.2.1 一般周身反应及其处理
        2.8.2.2 胃肠道反应及处理
        2.8.2.3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2.8.2.4 急性放射性膀胱炎
        2.8.2.5 皮肤反应
        2.8.2.6 血细胞反应
        2.8.3 评价方法:
        2.8.4 补加方法:
        2.9 随访及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早期毒副反应
        3.2 近期疗效:
        3.3 外照射完肿瘤的消退情况
        3.3.1 阴道镜观察宫颈肿物变化情况:
        3.3.1.1 宫颈癌类型与消退的关系
        3.3.1.2 肿瘤血管的动态变化
        3.3.1.3 阴道壁的改变
        3.4 随访情况及累积生存率:
    4.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的综述:
彩图

四、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EGFR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口腔癌的临床观察[D]. 马谢天.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D]. 朱彩云. 扬州大学, 2020(04)
  • [3]西黄胶囊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的回顾性对照研究[D]. 彭美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雷替曲塞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D]. 田康俊. 苏州大学, 2020(02)
  • [5]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D]. 潘媛媛. 郑州大学, 2020(02)
  • [6]益气活血方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观察[D]. 吕树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疗法联合调强放疗与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咽喉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吴海霞,雷竹,杨洁,廖加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3)
  • [8]不同化疗药物用于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D]. 郭春花. 苏州大学, 2018(04)
  • [9]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肾毒性损伤影响[J]. 井洪家,熊胜春,吴静,王玉慧,马建欣,刘建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10)
  • [10]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研究[D]. 姚艳.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

标签:;  ;  ;  ;  ;  

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