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出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

我国研制出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

一、我国研制出世界射程最远火箭炮(论文文献综述)

陈友龙,赵斌,周凯[1](2020)在《打破常规惹人猜——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重型装备纵览》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10月10日0时,朝鲜出人意料地在夜间举行盛大阅兵式。朝鲜这次打破常规,使美韩无法准确判断,夜间举行的到底是彩排还是正式阅兵,达到了出其不意的目的。这对隐匿最高领导人的行踪有很大帮助。朝鲜再次证明,即使是在美韩的全天候高科技侦察手段密切注视下,朝鲜还是能让对手捉摸不透。朝鲜中央电视台在当晚7时向外界播放了在阅兵式上录制的视频,展现了朝鲜人民军的全新面貌。引用朝鲜官方媒体的评价就是:阅兵方阵威武雄壮,显示了朝鲜的实力及其武装力量的正规化面貌(还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就)。

刘志峰,拂晓[2](2020)在《2020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军用车辆详解(下)》文中指出本文上篇介绍了前3个部分:二战"老古董"、主战坦克、步兵战车;下面介绍4个部分:自行火炮、军事工程车辆、新型防空武器系统、战略导弹。4自行火炮:新老两代齐上阵自第2次世界大战以来,自行火炮(火箭炮)一直是苏俄陆军远程火力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红场阅兵式展示了多款自行火炮,既有经过升级的老型号——"龙卷风-S"300 mm多管远程火箭炮(MLRS)、被称为联盟-SV自行榴弹炮的2S35型152 mm自行榴弹炮(原型号2S19M2),也有全新研发的新一代型号——如2S38型57 mm自行高炮和TOS-1A/TOS-2型220 mm轮式火箭炮(被视为火箭炮家族的"另类")。

王捷[3](2020)在《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增程技术是当今炮弹、导弹、火箭弹等武器系统的重点研究方向。不同于其他增程方式,滑翔增程技术是建立在火箭弹飞行可控的基础上。其作用过程为:滑翔增程火箭弹在弹道飞行中,火箭弹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指令使执行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律偏转,来改变火箭弹的姿态,使火箭弹按照预定的弹道滑翔来实现增程。本文研究的内容是滑翔增程火箭弹的弹道优化仿真。首先,建立了火箭弹外弹道的六自由度模型,其次简化得到用于分析的可控火箭弹质点模型。然后,介绍了不同优化算法的优化流程,并研究了不同算法对于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结果的影响。分析了滑翔增程的原理,介绍了求解的方法—极小值原理和参数优化方法,并且建立了以攻角随时间的变化序列和射角为设计变量的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的参数优化模型,并使用Isight优化软件对火箭弹进行了初次优化仿真,在初次优化仿真的基础结果上对攻角进行了整体的再次优化。建立了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的罚函数模型,将火箭弹滑翔增程从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了无约束优化问题。并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弹道来验证在不同的射角、不同的海拔高度下,滑翔增程火箭弹在近、中、远三种目标射程下的效果。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参数优化模型对滑翔增程火箭弹进行弹道优化设计使火箭弹的射程增加了98.7%。使用不同的优化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其结果表明采用Hooke-Jeeves优化算法能够较快得搜索到滑翔增程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并验证了在不同发射条件下该火箭弹经过优化设计后均能达到预定的射程。

石稼[4](2019)在《国庆70周年阅兵先进武器大盘点——“陆上猛虎”》文中指出2019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最抢眼、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那些先进武器装备的集中展示。在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联勤装备保障、战略打击等七大模块的集中展示中,每个模块都有让国人和中外媒体惊讶的亮点武器,集中展示了70年来中国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水平和军队武器装备发展方面脱胎换骨式的

曹岩枫[5](2019)在《典型轮式自行火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某轮式自行火炮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研制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特点,运用多学科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典型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框架,对轮式自行火炮系统的分系统及整体进行多学科融合的总体优化设计。对多学科优化设计的搜索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标准遗传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在寻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重点研究了果蝇优化算法,通过对果蝇种群的寻优空间以及味道浓度判定值的表达进行了改进,并引入若干个子种群代替单一的果蝇种群,形成了改进的单目标果蝇优化算法,算例研究显示其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均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引入快速非支配排序以及拥挤距离排序的方法,形成了改进的多目标果蝇优化算法,采用该算法对8个多目标测试函数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性和解的多样性保持方面有较强的性能,尤其对于较为复杂的优化问题,该算法的综合性能更强。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身管初速衰减建模方法。通过分析身管初速衰减试验数据,采用果蝇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OAGRNN)进行学习,建立了某武器身管在不同使用温度和射击间隔下的初速衰减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很好的预测能力,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以轮式自行火炮发射时的整个弹道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内弹道、外弹道及终点弹道等分学科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弹丸射程最大、弹丸杀伤面积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弹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果蝇优化算法对整个弹道过程进行了多学科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改进的多目标果蝇算法能够适应解决多目标的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以轮式自行火炮火力系统的典型部件炮身与反后坐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以身管质量最轻和最大后坐阻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包含反后坐装置计算模型,以及身管的结构模型、身管强度计算模型、身管寿命模型、基于Hypermesh和Abaqus建立的参数化的身管刚度有限元模型的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分别对其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性能得到显着提高。对于多目标问题,多目标算法能够给设计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能更好的满足实际工程问题的需求。基于Adams和Abaqus建立身管柔性化的刚柔耦合轮式自行火炮发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射击精度、弹丸威力以及各部件空间布局对总体性能的影响,建立包含内弹道、外弹道、终点弹道和考虑总体布局的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发射动力学等学科的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以弹丸出炮口时炮口高低摆动角速度最小为目标对其进行单目标优化,以弹丸射程最远、弹丸杀伤面积最大及弹丸出炮口时炮口高低摆动角速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原设计相比,优化后轮式自行火炮系统的总体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对比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结果,多目标优化结果避免了单个目标性能得到优化时其他目标严重劣化的现象,适合于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优化设计。开发了轮式自行火炮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平台。对轮式自行火炮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单学科仿真与多学科优化设计所涉及的软件和模型进行集成。该软件平台为轮式自行火炮设计人员提供了实用、简便、高效的设计支撑环境,提升了其建模与仿真、优化的能力。

薛松[6](2018)在《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某车载多管火箭炮轻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某车载多管火箭炮为研究对象,对储运发射箱、起落架、回转体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轻量化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的轻量化设计方法,最后采用了利用轻质材料对储运发射箱进行材料的替换和对起落架和回转体进行拓扑优化的轻量化设计方案。首先,对储运发射箱进行了轻质材料的替换,用铝合金材料替代了原来的钢材,设计了新的箱体结构,并在发射、行军、堆码、吊装状态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铝合金材料的箱体结构满足刚强度和使用要求,新的箱体质量为135kg,相比原来减轻了 47kg,减轻了 25.8%,轻量化效果显着。通过简化并建立了车载火箭炮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完成了车载火箭炮在急刹车和两种极限角度发射工况下的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该车载火箭炮在这几种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关键部件的应力、位移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车载火箭炮在这几种工况下刚强度都是安全的,且关键部件起落架和回转体在结构上还留有优化的空间。根据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理论,建立了起落架、回转体同时进行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Abaqus/ATOM模块,建立了单目标多约束的拓扑优化分析模型,对起落架、回转体进行了拓扑优化,同时优化两个部件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根据优化结果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刚强度不发生太大变化的条件下,优化后的起落架减重40kg,减轻了 8.51%;回转体减重21kg,减轻了 6.45%。

侯新春[7](2016)在《“理工大”有个兵器博物馆》文中指出南京理工大学,本地人一般直呼其为"理工大"。提起"理工大",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由1953年在哈尔滨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人们非常熟悉的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分建而成的,从哈军工到南炮工再到"理工大",军工专业一直是她的王牌和特色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从全国各地收集了数千件各式武器装备用于军工专业教学科研使用。1993年,学校新建了兵器博物馆,张爱萍将军为博物

王志宏[8](2015)在《一类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现代化高技术战争对武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担远程压制任务的多管火箭炮,射程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连续发射时惯量和负载力矩变化非常大;承担对空防御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所抗击的机动目标速度越来越快、机动性越来越强,对防空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跟踪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作为武器装备重要组成部分的伺服系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伺服系统的快速性、稳态精度、鲁棒性等决定了整个武器系统的性能,伺服系统的设计和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满足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的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类地面发射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电机驱动控制器,基于特征建模的思想和离散滑模控制方法完成了伺服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针对新型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需求,为解决传统地炮、高炮伺服系统电机驱动器和位置控制器结构分离,标准化和通用性差,维修和保障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网络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与控制一体化伺服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现场总线将一体化电机驱动控制器、负载检测模块和上位机相连,构成网络化伺服系统,系统结构进一步简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智能功率模块为核心设计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样机能满足系统的要求,为高性能的控制算法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针对远程多管火箭炮伺服系统调炮发射时惯量和负载力矩大范围变化的特点,建立了存在惯量大范围变化、结构柔性、摩擦非线性因素的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基于特征建模的思想,对摩擦非线性进行光滑化处理后建立了伺服系统的特征模型,验证了特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离散滑模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很好地适应伺服系统惯量和负载力矩大范围变化的情况。针对弹炮结合防空武器伺服系统快速高精度跟踪机动目标的需求,建立了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对齿隙、摩擦非线性进行光滑化处理后建立了伺服系统的特征模型,验证了特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模型参数,得到系统的离散特征模型。设计了一种离散观测器预测伺服系统下一时刻的跟踪指令信号,证明了离散观测器的收敛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二阶离散滑模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满足伺服系统快速跟踪机动目标的要求。在研制的网络化武器伺服系统实验平台上,模拟武器伺服系统中存在的齿隙、摩擦和变负载惯量等因素,进行了多组实验来验证系统设计和位置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模拟远程多管火箭炮伺服系统调炮发射时惯量和负载力矩大范围变化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不同惯量的位置阶跃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特征模型的离散滑模自适应控制器能适应二十倍以内的惯量变化,且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变化很小。模拟弹炮结合防空武器伺服系统快速跟踪机动目标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不同惯量比的位置阶跃、斜坡和正弦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特征模型的二阶离散滑模自适应控制器能适应系统惯量和外界扰动力矩的变化,高精度地跟踪变化的目标,比PID控制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岳鹏[9](2011)在《远程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滤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远程火箭弹是一种“准导弹”系统,相比近程导弹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尤其火箭弹飞航速度极快(3~6马赫左右),使得其突防能力很强,几乎无法拦截,所以目前远程火箭弹已成为现代炮兵的重要部分。由于远程火箭弹系统中存在着发射过载大、弹体高速旋转等特殊问题,使得传统的惯导系统难以适用于该系统,而基于MEMS加速度计构成无陀螺微惯导系统(Gyro-Free Micro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GFMINS)有适合大过载、抗冲击等特点,并且MEMS加速度计相对MEMS陀螺产品市场成熟度要高。鉴于此,本文提出用GFMINS与小型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构成 GFM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来实现火箭弹的定位、定姿要求。综上,本文以GFM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加速度计配置方案、组合系统分析、自适应UKF滤波、非线性H∞滤波等几项关键技术来展开讨论、研究的,意在为后续系统的研制打下基础。首先,本文在介绍无陀螺导航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常见的加速度计配置方案和角速度解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证实了开方法、微分法和对数法角速度解算方法,虽然使得解算误差有界,但误差量级明显过大,达不到工程应用范围。然后分析了角速度积分解法虽然其解算误差受元件随机误差的影响而快速积累,但在短时间内精度较高,前10s内等效陀螺漂移1(°)/h。据此设计了一种九加速度计配置方式,并提出了一种MEMS加速度计随机误差检测补偿方案,此检测方案在导弹发射前期进行,毋需特定环境。随后,对本配置方案作为角度传感器进行了冗余度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保证角速度可解算的情况下,有三种不同的加速度计配置方式来应对因其中某些加速度计故障失效的问题。其次,在分析目前各种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确定了 GFMINS与GNSS组合模式。推导了基于九加速度计配置方案GFMINS的误差方程,并据此建立了GFMINS/GNSS组合系统模型,通过线性Kalman滤波器对组合系统进行了输出校正。然后,应用分段线性定常系统(Piece Wise Constant System,PWCS)的分析方法,在奇异值分解的基础上,对组合系统的三种运动状态进行可观测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反馈校正量,建立了线性Kalman滤波反馈估计器,并进行了仿真。针对GFMINS/GNSS系统角速度误差项可观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H∞滤波器,并与Kalman滤波器的仿真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Kalman滤波相比H∞滤波在短时间内具有更优的精度,而H∞,滤波相比Kalman滤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接着,对GFMINS系统在初始对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实际GFMINS/GNSS组合系统中的失准角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系统将呈现出非线性。随后,推导了 GFMINS/GNSS组合系统在大失准角下的非线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将扩展Kalman滤波(EKF)和无迹Kalman滤波(UKF)应用到此非线性系统中,并进行了仿真及分析。最后,在比对EKF和UKF滤波方法利弊的基础上,针对远程火箭弹高动态、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偏度单形采样的边沿化UKF(MS-RBUKF)更新算法。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系统估计精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简化运算,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其处理时间相比传统UKF减小了约33%。再次,对GFMINS/GNSS组合系统滤波模型中实际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非线性Sage-Husa噪声极大后验估计器。随后,针对该估计器不能同时估计系统噪声Qk和观测噪声Rk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双并行BP神经网络模型来逼近噪声估计器,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并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UKF算法。然后,对组合系统在噪声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上述滤波算法估计发散的原因是由于数据饱和现象引起的。随后,针对该数据饱和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膨胀因子的强跟踪UKF算法,并将以上两种滤波算法组合应用,给出了转换条件。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滤波算法可以充分发挥二者优势,构成了既可抑制滤波发散又能保证滤波精度的自适应非线性滤波算法。最后,在总结H∞滤波器存在定理与线性Riccati方程解的等价转换关系基础上,对非线性H∞滤波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非线性下的扩展H∞滤波算法。该算法只对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不改变H∞范数与Riccati方程等价关系。随后,分析了 GFMINS/GNSS组合系统模型漂移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渐消记忆的扩展H∞滤波算法,该算法不将模型漂移扩充到H∞范数定义中,从而保证了H∞滤波理论的完整性。最后结合滤波器收敛性判据,给出了渐消因子的选取方法,并在系统模型加入随机扰动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布鲁[10](2010)在《战神昨天 今天 明天 中国155毫米自行火炮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国内公开媒体,刊载此文并不代表本刊证实其资料及观点!

二、我国研制出世界射程最远火箭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研制出世界射程最远火箭炮(论文提纲范文)

(1)打破常规惹人猜——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重型装备纵览(论文提纲范文)

阅兵方阵威武雄壮
装备方阵耳目一新
战略导弹方阵震撼登场
结语

(2)2020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军用车辆详解(下)(论文提纲范文)

4自行火炮:新老两代齐上阵
    4.1新型“龙卷风-S”300 mm多管远程火箭炮:属于重型火炮
    4.2 2S38型57 mm自行高炮(“偏流”自行高炮):按照防空要求设计
    4.3 TOS-2重型多管火箭炮系统:换装6×6卡车底盘
5军事工程车辆:新型模块化火箭布雷车首次亮相阅兵式
6新型防空武器系统:密集登场
    6.1 S-350“勇士”防空系统:首套刚刚列装俄军
    6.2“山毛榉”M3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独立或联合作战
    6.3“台风”-VDVK防空装甲车:配备无人遥控炮塔
    6.4“铠甲-SA”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改用铰接履带式全地形车底盘
7战略导弹:远程打击武器
    7.1“伊斯坎德尔-M”地对地战术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K”中程巡航导弹发射系统
    7.2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白杨”-M的升级换代版
8写在最后
相关链接

(3)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论文内容安排
2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模型的建立
    2.1 坐标系及坐标系变换
        2.1.1 坐标系
        2.1.2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2 大气模型
        2.2.1 大气状态方程与虚温
        2.2.2 大气特性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3 作用在火箭弹上的力与力矩
        2.3.1 作用在火箭弹上的力
        2.3.2 作用在火箭弹上的力矩
    2.4 火箭弹刚体弹道方程模型
        2.4.1 火箭弹质心的平动方程
        2.4.2 火箭弹质心的转动方程
        2.4.3 火箭弹刚体弹道方程
    2.5 火箭弹可操纵质点弹道模型
        2.5.1 假设条件
        2.5.2 可操纵质点弹道方程
    2.6 本章小结
3 滑翔增程优化算法研究
    3.1 数值优化算法
        3.1.1 广义下降梯度法
        3.1.2 序列二次规划法
    3.2 直接搜索法
        3.2.1 霍克-吉维斯法
        3.2.2 下山单纯形法
    3.3 全局探索法
        3.3.1 多岛遗传算法
        3.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3.4 不同算法优化结果
        3.4.1 优化问题初始值
        3.4.2 不同算法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
    4.1 滑翔增程原理理论分析
    4.2 滑翔增程问题求解方法
        4.2.1 最优控制极小值原理
        4.2.2 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4.3 滑翔增程火箭弹初始弹道
    4.4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参数优化模型建立
        4.4.1 设计变量选择
        4.4.2 目标函数选取
        4.4.3 确定约束条件
        4.4.4 建立数学模型
    4.5 Isight优化软件介绍
    4.6 基于Isight软件进行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流程
    4.7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初次优化
        4.7.1 初次优化弹道初始值
        4.7.2 初次优化弹道
    4.8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再次优化
        4.8.1 再次优化弹道初始值
        4.8.2 再次优化弹道
    4.9 本章小结
5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优化
    5.1 滑翔增程火箭弹罚函数模型
    5.2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
        5.2.1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模型分析
    5.3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一
        5.3.1 方案弹道一零海拔优化仿真
        5.3.2 方案弹道一4500m海拔优化仿真
        5.3.3 方案弹道一仿真结果分析
    5.4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二
        5.4.1 方案弹道二1000m海拔优化仿真
        5.4.2 方案弹道二3500m海拔优化仿真
        5.4.3 方案弹道二仿真结果分析
    5.5 滑翔增程火箭弹方案弹道三
        5.5.1 方案弹道三2000m海拔优化仿真
        5.5.2 方案弹道三3000m海拔优化仿真
        5.5.3 方案弹道三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国庆70周年阅兵先进武器大盘点——“陆上猛虎”(论文提纲范文)

一、99A坦克
二、15式轻型坦克
三、05A式两栖突击车
四、箱式火箭炮武器系统
五、155毫米车载加榴炮武器系统
六、红箭10反坦克导弹

(5)典型轮式自行火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行火炮发展现状
        1.2.2 火炮发射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1.2.3 智能优化算法发展现状
        1.2.4 自行火炮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轮式自行火炮多学科优化设计搜索策略研究
    2.1 概述
    2.2 多学科优化搜索策略
        2.2.1 优化算法技术
        2.2.2 多目标优化及Pareto最优理论
    2.3 遗传算法及其特点
        2.3.1 标准遗传算法
        2.3.2 多目标遗传算法
    2.4 果蝇优化算法及其特点
    2.5 单目标果蝇优化算法改进
        2.5.1 算法改进
        2.5.2 改进的单目标果蝇优化算法流程
        2.5.3 改进后优化算例研究
    2.6 多目标果蝇优化算法改进
        2.6.1 算法改进
        2.6.2 改进的多目标果蝇优化算法流程
        2.6.3 改进算法优化算例研究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果蝇算法优化广义神经网络的身管初速衰减建模方法研究
    3.1 概述
    3.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3.2.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础理论
        3.2.2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参数预测流程
    3.3 身管初速衰减建模
        3.3.1 身管初速衰减试验数据分析
        3.3.2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初速衰减建模
    3.4 果蝇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流程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基于试验数据的平滑因子优化
        3.5.2 测试样本的初速衰减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3.5.3 FOAGRNN模型与GRNN模型、BPNN模型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弹道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4.1 概述
    4.2 弹道各学科理论计算模型
        4.2.1 内弹道理论模型
        4.2.2 外弹道理论模型
        4.2.3 终点弹道理论模型
    4.3 弹道协同仿真与模型验证
        4.3.1 各学科模型耦合关系分析
        4.3.2 弹道协同仿真模型验证与参数灵敏度分析
    4.4 弹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
        4.4.1 目标函数
        4.4.2 设计变量
        4.4.3 约束条件
    4.5 弹道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
    4.6 优化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5.1 概述
    5.2 反后坐装置建模与模型验证
        5.2.1 反后坐装置计算模型
        5.2.2 反后坐装置模型验证
        5.2.3 反后坐装置模型参数影响分析
    5.3 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协同仿真建模
        5.3.1 内弹道计算模型
        5.3.2 身管计算模型
        5.3.3 各学科模型耦合关系分析
    5.4 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
        5.4.1 目标函数
        5.4.2 设计变量
        5.4.3 约束条件
    5.5 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
    5.6 优化结果与分析
        5.6.1 采用最大后坐阻力和身管质量的归一化线性加权最小为单一目标函数
        5.6.2 采用最大后坐阻力最小和身管质量最小两个目标函数
    5.7 本章小结
6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
    6.1 概述
    6.2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发射动力学建模
        6.2.1 自行火炮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6.2.2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发射动力学模型
        6.2.3 模型验证
    6.3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协同仿真模型
        6.3.1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协同仿真模型各学科模型耦合关系分析
        6.3.2 协同仿真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6.4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型
        6.4.1 目标函数
        6.4.2 设计变量
        6.4.3 约束条件
    6.5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
    6.6 优化结果与分析
        6.6.1 以弹丸出炮口时炮口高低摆动角速度最小为目标
        6.6.2 以弹丸出炮口时炮口高低摆动角速度最小、射程最远、杀伤面积最大为目标
    6.7 本章小结
7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优化设计软件平台开发
    7.1 概述
    7.2 软件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7.3 开发与运行环境
    7.4 软件平台功能实现
        7.4.1 弹丸膛内外运动仿真模块
        7.4.2 身管设计仿真模块
        7.4.3 反后坐装置仿真模块
        7.4.4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发射动力学仿真模块
        7.4.5 弹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块
        7.4.6 炮身-反后坐装置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块
        7.4.7 轮式自行火炮系统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模块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某车载多管火箭炮轻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箭武器系统的发展
        1.2.2 轻量化技术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车载多管火箭炮轻量化方案设计
    2.1 火箭炮轻量化设计实现途径
        2.1.1 结构优化设计
        2.1.2 新型轻质材料
    2.2 车载多管火箭炮轻量化方案确定
        2.2.1 储运发射箱轻质材料应用
        2.2.2 两个关键部件同时拓扑优化
    2.3 本章小结
3 储运发射箱轻量化设计
    3.1 铝合金材料储运发射箱设计难点
    3.2 铝合金材料储运发射箱设计
        3.2.1 铝合金型号选取
        3.2.2 箱体结构设计
        3.2.3 箱体板厚计算
    3.3 铝合金材料箱体工艺设计
        3.3.1 耐高温、耐烧蚀工艺设计
        3.3.2 高强度焊接接头工艺设计
    3.4 铝合金材料储运发射箱验证分析
        3.4.1 发射状态
        3.4.2 行军状态
        3.4.3 堆码状态
        3.4.4 吊装状态
    3.5 本章小结
4 车载多管火箭炮全炮有限元建模与仿真
    4.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4.1.1 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4.1.2 壳单元基本理论
    4.2 全炮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模型的简化以及几何清理
        4.2.2 定义材料属性
        4.2.3 网格划分
        4.2.4 约束条件
        4.2.5 载荷施加
    4.3 不同工况下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急刹车工况
        4.3.2 极限工况
    4.4 本章小结
5 火箭炮关键部件结构优化
    5.1 结构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5.1.1 拓扑优化方法
        5.1.2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迭代算式推导
        5.1.3 变密度法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5.2 拓扑优化建模
        5.2.1 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5.2.2 选取设计变量
        5.2.3 建立约束条件
        5.2.4 构造目标函数
        5.2.5 有限元优化模型建立
        5.2.6 划分优化区域及软件中实现
    5.3 优化结果分析
        5.3.1 优化结果分析
        5.3.2 根据优化结果进行结构改进
        5.3.3 改进前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一类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武器装备伺服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一体化驱动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1.2.3 伺服系统建模与特征建模的研究现状
        1.2.4 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新型武器伺服系统驱动和控制及工程实现的问题和挑战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设计
    2.1 引言
    2.2 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硬件设计
        2.2.1 硬件电路总体组成结构
        2.2.2 DSP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2.2.3 功率变换电路设计
        2.2.4 电机定子电流测量电路设计
        2.2.5 电机转子位置测量电路设计
        2.2.6 保护电路设计
        2.2.7 CAN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2.3 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软件设计
        2.3.1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2.3.2 主程序设计
        2.3.3 初始化模块设计
        2.3.4 定时中断模块设计
        2.3.5 SVPWM模块设计
        2.3.6 CAN通信模块设计
    2.4 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设计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一体化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器电流环和速度环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及数学模型
        3.2.1 永磁同步电机
        3.2.2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3.2.3 坐标变换理论简介
        3.2.4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3.3 电流环设计
    3.4 速度环设计
        3.4.1 高精度测速算法设计
        3.4.2 速度控制器设计
    3.5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特征建模与离散滑模自适应位置控制器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特征建模
        4.2.1 系统描述和动力学建模
        4.2.2 特征建模
        4.2.3 系统特征模型验证
    4.3 滑模控制器设计
        4.3.1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4.3.2 系统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防空武器系统基于特征模型的二阶离散滑模自适应位置控制器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描述和动力学建模
    5.3 系统特征建模和模型验证
    5.4 指令观测器设计与收敛性分析
    5.5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5.6 系统仿真
        5.6.1 阶跃响应仿真
        5.6.2 斜坡响应仿真
        5.6.3 正弦响应仿真
    5.7 本章小结
6 武器伺服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和位置控制实验研究
    6.1 武器伺服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
        6.1.1 实验台架总体结构
        6.1.2 位置检测模块
        6.1.3 驱动和控制模块
        6.1.4 上位机模块
    6.2 武器伺服系统位置控制软件实现
        6.2.1 位置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6.2.2 位置检测软件设计
        6.2.3 特征模型参数辨识软件
        6.2.4 位置控制器
        6.2.5 网络通信程序
    6.3 远程火箭系统大惯量比快速调炮伺服系统模拟实验
        6.3.1 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比为4:1情况下位置跟踪实验
        6.3.2 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比为12:1情况下位置跟踪实验
        6.3.3 负载惯量与电机惯量比为20:1情况下位置跟踪实验
        6.3.4 实验结果分析
    6.4 防空武器系统快速跟踪伺服系统模拟实验
        6.4.1 阶跃位置跟踪实验
        6.4.2 斜坡位置跟踪实验
        6.4.3 正弦位置跟踪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远程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滤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2.1 MEMS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2.2 无陀螺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2.3 低成本、小型化组合导航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2.4 滤波技术研究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无陀螺微惯性导航系统研究
    2.1 引言
    2.2 惯导系统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2.2.1 常用坐标系定义
        2.2.2 常用坐标系间相互关系
    2.3 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
        2.3.1 载体非质心处加速度计输出
        2.3.2 全加速度计三维空间运动参数测量理论
        2.3.3 典型加速度计配置方案
        2.3.4 常用角速度解算方法及分析
    2.4 一种九加速度计配置方案
        2.4.1 MEMS加速度计随机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案
        2.4.2 九加速度计配置方案无陀螺导航系统仿真分析
        2.4.3 全加速度计角度传感器冗余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系统分析
    3.1 引言
    3.2 GNSS导航系统
    3.3 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系统模型
        3.3.1 GFMINS/GNSS组合模式
        3.3.2 GFMINS/GNSS组合系统模型
        3.3.3 Kalman滤波器输出校正
    3.4 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3.4.1 PWCS可观测性分析和SVD奇异值理论
        3.4.2 GFMINS/GNSS组合系统可观测性仿真分析
    3.5 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系统滤波器设计
        3.5.1 Kalman滤波器反馈校正
        3.5.2 H_∞滤波器在GFMINS/GNSS组合系统中的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失准角下火箭弹GFMINS/GNSS系统滤波算法
    4.1 引言
    4.2 非线性滤波算法
    4.3 大失准角下火箭弹GFMINS/GNSS系统模型
        4.3.1 GFMINS/GNSS系统非线性模型
        4.3.2 扩展Kalman滤波算法分析
    4.4 基于无迹变换的Kalman滤波算法
        4.4.1 无迹变换
        4.4.2 无迹变换的估计精度
        4.4.3 无迹Kalman滤波算法分析
    4.5 一种基于最小偏度单形采样的边沿化UKF算法
        4.5.1 最小偏度单形采样
        4.5.2 边沿化无迹Kalman滤波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火箭弹GFMINS/GNSS系统噪声不确定下自适应UKF算法
    5.1 引言
    5.2 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系统噪声分析
        5.2.1 GFMINS/GNSS组合系统噪声分析
        5.2.2 GFMINS/GNSS组合系统噪声简化
        5.2.3 系统噪声对UKF精度的影响
    5.3 一种基于双并行神经网络自适应UKF算法
        5.3.1 非线性Sage-Husa极大后验估计器
        5.3.2 带有预处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
        5.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一种基于方差膨胀因子强跟踪UKF算法
    5.5 两种算法组合应用的滤波器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火箭弹GFMINS/GNSS系统非线性H_∞滤波算法
    6.1 引言
    6.2 H_∞滤波理论
        6.2.1 H_∞鲁棒控制理论简述
        6.2.2 传递函数的H_∞范数
        6.2.3 H_∞滤波问题
        6.2.4 Kalman滤波与H_∞滤波分析
    6.3 一种基于渐消记忆非线性扩展H_∞滤波算法
        6.3.1 非线性扩展H_∞滤波
        6.3.2 渐消记忆滤波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我国研制出世界射程最远火箭炮(论文参考文献)

  • [1]打破常规惹人猜——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重型装备纵览[J]. 陈友龙,赵斌,周凯. 坦克装甲车辆, 2020(21)
  • [2]2020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军用车辆详解(下)[J]. 刘志峰,拂晓. 商用汽车, 2020(08)
  • [3]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研究[D]. 王捷. 中北大学, 2020(10)
  • [4]国庆70周年阅兵先进武器大盘点——“陆上猛虎”[J]. 石稼. 黄埔, 2019(06)
  • [5]典型轮式自行火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曹岩枫.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基于动力学分析的某车载多管火箭炮轻量化研究[D]. 薛松.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7]“理工大”有个兵器博物馆[J]. 侯新春. 兵器知识, 2016(01)
  • [8]一类伺服系统驱动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王志宏.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6)
  • [9]远程火箭弹GFM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滤波技术研究[D]. 岳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10]战神昨天 今天 明天 中国155毫米自行火炮发展与展望[J]. 布鲁.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2010(12)

标签:;  ;  ;  ;  ;  

我国研制出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