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今年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论文文献综述)
孙彧[1](2021)在《徐州内河水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胡国和[2](2017)在《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投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江西省内河水运运输网络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交通运输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促进了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江西省的内河水运经济随着旅游业的加速发展也衍生出观光旅游等多种业态。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内河水运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特征,存在较强的外部效应。在水运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内河水运经济的发展,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转型,水运建设融资困难的大环境下,江西省内河水运的投融资建设也面临严峻形势,因此对内河水运投融资的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分析手段。首先整理了国内外水运建设的投融资情况,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水运建设投融资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其次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内河水运的建设和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省内水路运输市场需求的预测,总结出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的预期目标,重点发展领域以及具体策略。再次,详细分析了江西省现有的内河水运建设投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建设水运设施的投融资体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采用Topsis等方法对江西省水运建设投融资模式及其资金流动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内河水运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提出了一定见解,并总结了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
本刊编辑部[3](2017)在《珠江黄金水道建设驶入快车道》文中提出2016年,对珠江水运来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的一年里,沿江省区掀起了全力建设珠江黄金水道的热潮。"建设珠江第二黄金水道"战略落地据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介绍,珠江航务管理局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决贯彻传堂书记关于加快珠江水运科学发展,全力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部"十三五"确定的重大项目、重点工
杨传堂[4](2016)在《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结构性改革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十二五"交通运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总体思路,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更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一、"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回顾"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进程中
柯愈友,商辉[5](2012)在《国家战略带动内河水运跃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2011年两年间,全国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32亿元,增幅达31.9%,增速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内河建设完成投资211亿元,增幅达33.1%,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我国内河水运正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11年交通行业投资增速回落9.1个百
李明月[6](2011)在《穿越与抵达》文中指出2011年11月30日。冬雨笼罩的贵阳。来自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水运局、规划院以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交通运输厅、港航管理部门、广东广西海事40余名代表,参加2011年珠江水系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暨港航工作座谈会,共同盘点2011,共同描绘2012。
曹洪梅[7](2011)在《珠航局描绘珠江“十二五”大蓝图》文中研究指明以"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为主攻方向,以"优化珠三角,提升西北东"(即努力推动珠江航运实现现代化,努力提升西江、北江和东江的通航能力)为工作着力点,并完成八大主要任务,珠江航务管理局
杨咏中[8](2011)在《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要求,总结“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情况和基本经验,明确“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张菁[9](2010)在《低碳先行:加强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先生访谈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水运的快速发展是交通运输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的关键环节。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洗礼,我国港口业发展现状如
黄云[10](2010)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存在的“马六甲困局”,使得从中国的陆地边境地区进口能源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的今天,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民族经济学更注重从民族劳动者这一主体出发来研究跨国运输通道,而不单纯着眼于区域经济。有时区域经济繁荣和当地民族经济落后可以同时存在,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视角来探究跨国运输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是消除民族地区差异的简单拉平。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要摸清后进民族的现实困难,要弥补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的民族性,关注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因此,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的运输通道入手,目的是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探索发展之道。跨国运输通道的本质是交通运输业,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追加到运输对象(货物)的价值当中去。跨国运输通道的物质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并协调好各产业比例、强化管理以确保运输时空的准确性。跨国运输通道具有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和社会公益性等四个特征。从民族地区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云南与东南亚的通道这三条着名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代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作用。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地缘经济趋势增强和通道的安全性是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二十一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期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地区众多跨界民族的存在是我国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通过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我们对民族地区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经济有了总体的认识。并按运输对象、交通方式和物流形态给跨国运输通道作了类型的分别。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是导致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而大多地处我国边境的民族地区有着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因此,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跨国运输通道对民族经济的外向拓展具有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民族经济的产业导向,利于民族经济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利用邻国资源,而且利于引进外国人才与先进技术。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阐述十四个邻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与我国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影响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的四个问题:过境运输的局限性,跨国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等。只有理解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民族经济的主体,从而得出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结论。本文提出以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提升口岸功能和以发展成经济带为目标的全面发展跨国经济通道的策略。强调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跨国经济通道对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本文还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向跨国经济通道发展的方向,并指出跨国经济通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今年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论文提纲范文)
(2)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投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 摘要 | 
| Abstract | 
| 第1章 绪论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 1.3.1 国内水路交通投融资现状 | 
| 1.3.2 国外水路交通投融资现状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 1.4.1 研究内容 | 
| 1.4.2 研究方法 | 
| 第2章 江西省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形势与需求预测分析 | 
| 2.1 江西省内河水运运输现状 | 
| 2.1.1 可通航水运里程 | 
| 2.1.2 港口码头数量及盈利状况 | 
| 2.1.3 在建水运里程及港口情况 | 
| 2.1.4 “十二五”期间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回顾 | 
| 2.2 宏观经济形势 | 
| 2.2.1 “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战略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 
| 2.2.2 江西省区域经济加速发展,为水运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 
| 2.2.3 江西省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对内河水运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 
| 2.2.4 江西省发挥“双核”龙头带动效应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 
| 2.3 江西省水运运输的需求预测 | 
| 2.3.1 水运运输需求的发展趋势 | 
| 2.3.2 内河水运运量预测 | 
| 2.3.3 港口吞吐量预测 | 
| 第3章 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的发展目标及任务 | 
| 3.1 内河水运建设的发展思路 | 
| 3.1.1 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 
| 3.1.2 加强区域水运协调发展 | 
| 3.1.3 加强交通衔接、产运联动发展 | 
| 3.1.4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 
| 3.2 内河水运建设的发展目标 | 
| 3.2.1 总体目标 | 
| 3.2.2 具体目标 | 
| 3.3 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重点发展任务 | 
| 3.3.1 加快高等级航道建设 | 
| 3.3.2 加快构建现代港口体系 | 
| 3.3.3 全面提升内河水运能力 | 
| 3.3.4 提升交通安全监管及应急救援水平 | 
| 3.3.5 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 | 
| 第4章 江西省现有内河水运投融资体制分析 | 
| 4.1 江西水运设施投融资体制分析 | 
| 4.1.1 江西省内河航道建设与维护投融资体制 | 
| 4.1.2 江西内河港口投融资体制特征 | 
| 4.1.3 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发展 | 
| 4.2 江西内河水运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 
| 4.2.1 资金来源单一,财政投资少 | 
| 4.2.2 尚未形成投资效益良性循环机制 | 
| 4.2.3 港口土地配置机制有待搞活 | 
| 4.2.4 水运投融资平台财力薄弱,机制缺乏活力 | 
| 4.3 江西水运建设投融资制度环境问题分析 | 
| 4.3.1 政府与市场边界有待突破 | 
| 4.3.2 事权责任不清晰 | 
| 4.3.3 补偿机制不完善 | 
| 4.3.4 民营资本进入的障碍 | 
| 4.3.5 海外融资基础条件仍有欠缺 | 
| 4.3.6 老区、苏区等区域支持制度落实不力 | 
| 4.4 内河水运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 
| 4.4.1 灵活运用控制工程理论工具,压缩水运投融资成本 | 
| 4.4.2 形成投融资自增长机制,促进内河水运快速发展 | 
| 4.4.3 建立内河水运投资调节机制,降风险、提引力 | 
| 4.4.4 健全投资主体竞争机制,增强产业活力 | 
| 4.4.5 完善投融资事权体制,形成事权激励机制 | 
| 4.4.6 完善投融资的环境适应机制 | 
| 第5章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内河水运投融资定量分析 | 
| 5.1 “十三五”投融资总金额---基于历史速度测算 | 
| 5.2 江西内河水运资金需求分析 | 
| 5.3 各种融资渠道的融资效率分析 | 
| 5.3.1 TOPSIS评价方法在融资效率评价中的运用 | 
| 5.3.2 单种融资方式效率评价 | 
| 5.3.3 融资组合效率评价 | 
| 5.3.4 方法选择的小结与启示 | 
| 第6章 江西省内河水运投融资路径选择 | 
| 6.1 国内外水运交通建设投融资的经验总结 | 
| 6.1.1 国内水运交通投融资的问题 | 
| 6.1.2 国外经验对江西省的启示 | 
| 6.2 江西省内河水运投融资实施路径 | 
| 6.2.1 顺应经济与政策环境 | 
| 6.2.2 财政资金实现“主导”、“重点引导”和“先锋示范”作用 | 
| 6.2.3 金融工具担当主力或者支持的作用 | 
| 6.2.4 改善江西省内河水运投融资制度环境 | 
| 6.2.5 强化成本控制工具,降低江西省内河水运投融风险 |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 参考文献 | 
| 致谢 | 
(3)珠江黄金水道建设驶入快车道(论文提纲范文)
| “建设珠江第二黄金水道”战略落地 | 
| 珠江水运转型与发展同步推进 | 
| 合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道阻且长 | 
(4)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结构性改革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 一、“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回顾 | 
| 交通运输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支撑发展全局作用更加凸显。 | 
| 综合交通运输改革和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 | 
| 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整体大幅提升。 | 
| 转变发展方式成果较为丰硕。 | 
| 交通运输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拓展。 | 
| 交通运输安全与质量工作扎实推进。 | 
| 全面从严治党和行业软实力建设成效显着。 | 
| 特别是,铁路、民航、邮政和武警交通事业都取得重大成就。 | 
| 二、“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形势和基本思路 | 
| (一)深刻认识交通运输发展形势 | 
| (二)在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 
| (三)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 
| (四)明确“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基本思路 | 
| 三、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 
| (一)继续深化改革攻坚,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动力。 | 
| (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部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行业监管能力。 | 
| (三)坚决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 (四)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 | 
| (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交通运输自主创新能力。 | 
| (六)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 
| (七)全面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开创交通运输开放发展新局面。 | 
| (八)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交通运输安全体系。 | 
| (九)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 
(5)国家战略带动内河水运跃升(论文提纲范文)
| 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 | 
| 高度重视, 统筹推进 | 
| 多渠道筹集资金 | 
| 推动区域联动合作 | 
(7)珠航局描绘珠江“十二五”大蓝图(论文提纲范文)
| 转变方式, 科学发展 | 
| 通、畅、优、连 | 
| 优化珠三角, 提升西北东 | 
| 畅通、高效、安全、绿色 | 
(9)低碳先行:加强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先生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 一、水运快速发展是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 | 
| 二、探索创新港口发展的管理新模式 | 
| 宋德星印象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 摘要 | 
| Abstract | 
| 导论 |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 二、基本概念与论文结构 |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 第一章 跨国运输通道 |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性质 | 
| 一、跨国运输通道的内涵与外延 | 
| 二、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 
| 三、明确交通运输业的物质生产性质的意义 |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特征 | 
| 一、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 | 
| 二、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 | 
| 三、具有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 | 
| 四、具有社会公益性 | 
|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跨国运输通道 | 
| 一、丝绸之路 | 
| 二、茶马古道 | 
| 三、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 
| 第二章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与现状 |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 | 
| 一、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 
| 二、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 | 
| 三、地缘政治经济化与地缘经济趋势增强 | 
| 四、通道的安全性 | 
| 第二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 | 
| 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 三、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 | 
| 四、边境地区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 
| 第三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 | 
| 一、东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 三、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类型 | 
| 一、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资源能源型、工业产品型和劳务型 | 
| 二、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 
| 三、按物流形态可分为输入型、输出型和双向型 | 
| 第三章 跨国运输通道在民族经济外向拓展中的作用 | 
| 第一节 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 | 
| 一、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 | 
| 二、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 | 
| 三、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 | 
| 四、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 五、充分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向外拓展民族经济 |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桥梁 | 
| 一、引导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 二、边境贸易的重要纽带 | 
| 三、民族经济利用外资的平台 | 
| 四、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媒介 | 
| 五、促进民族经济对邻国资源的开发利用 | 
| 六、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 第一节 我国边境地区交界地带的类型 | 
| 一、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 
| 二、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 | 
| 第二节 邻国交通运输状况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 | 
| 一、东北地区三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 二、西北地区五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 三、西南地区六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 第三节 边境口岸建设对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影响 | 
| 一、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的带状分布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 二、口岸的对应性特征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 | 
| 一、过境运输的局限性 | 
| 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 
| 三、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 
| 四、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 | 
| 第五章 发展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思路 | 
| 第一节 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 | 
| 一、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 | 
| 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比例 | 
| 三、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 四、使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劳动者 | 
| 五、跨国运输通道的养护需要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 | 
| 第二节 发挥口岸优势并提升口岸功能 | 
| 一、发挥重点口岸的地域优势构建边境交通的枢纽 | 
| 二、拓展口岸城市的外向性 | 
| 三、提升口岸城市的物流功能 | 
| 第三节 向跨国经济通道的方向发展 | 
| 一、相关理论 | 
| 二、跨国运输通道向经济带发展 | 
| 三、跨国经济通道的典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 
| 四、跨国经济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 | 
| 参考文献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今年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内河水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管理对策研究[D]. 孙彧.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江西省内河水运建设投融资研究[D]. 胡国和. 南昌航空大学, 2017(04)
- [3]珠江黄金水道建设驶入快车道[J]. 本刊编辑部. 珠江水运, 2017(16)
- [4]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结构性改革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杨传堂. 交通财会, 2016(01)
- [5]国家战略带动内河水运跃升[J]. 柯愈友,商辉. 珠江水运, 2012(17)
- [6]穿越与抵达[J]. 李明月. 珠江水运, 2011(23)
- [7]珠航局描绘珠江“十二五”大蓝图[J]. 曹洪梅. 珠江水运, 2011(Z1)
- [8]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N]. 杨咏中. 甘肃经济日报, 2011
- [9]低碳先行:加强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先生访谈录[J]. 张菁. 综合运输, 2010(10)
- [10]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