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

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

一、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显[1](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郭鹏鹏[2](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张晨[3](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周凌[4](2020)在《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应对挑战,国家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农业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地流转的同时,细分农地经营权,进一步深化社会分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融合。在农地流转深入推进的同时,我国农业领域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存在要素活力不足、生产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等问题,农地流转也面临“小农复制”、“内卷化”、“非粮化”等挑战。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机理,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效应的大小,提出扩大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围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增长”主线,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分析框架。通过对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农地流转引起农业资本和劳动力在农户间以及农业和非农部门间转移,导致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的数量比例变动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对农业要素投入技术效率变动部分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总体较弱;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数量比例变动较明显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但技术效率变动存在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有助于推高粮经比,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有显着影响;促进农业要素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升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具有较显着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不显着,技术效率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弱的负向影响,对高度化形成较显着正向影响。(3)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存在显着影响;对效应的进一步分解发现,农地流转能够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技术支撑力,增强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与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弱的反向趋势。(4)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弱的直接促进作用;通过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经济增长形成正向影响,但效应较弱;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合理化产生弱的负向效应,通过高度化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地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产业结构效应。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第一,从产业结构视角构建一个分析农地流转结构效应的理论框架,讨论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效应,将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分析推进到产业结构变动及农业经济增长领域;第二,理论研究方面,运用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实证研究方面,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地流转经由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第三,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三个方面,以及数量比例关系、技术效率关系两个维度,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深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

赵悦[5](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罗雅丽[6](2018)在《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农业是大都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大都市发展的内在需求,结合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需要,本研究以都市农业结构演进与优化为研究主题,遵循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基本路径,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进过程、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优化模式和保障政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已有研究梳理与思考。围绕研究主题,从都市农业基础研究、都市农业功能与功能结构、都市农业产业与产业结构、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明确了现有研究中尚存争议和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2)都市农业的内涵辨析。从“都市农业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一种理想的形态”争议出发,指出都市农业是位于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服务于城市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生产特征的农业形态,是自然演变的结果,“服务于城市需求的特殊产业结构”是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3)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基于都市农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分析方法。(1)分析了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从结构的层次性、适应性、协调性和效率性四个维度,针对性选取了八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2)分析了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特征、关系等,就都市农业的供给保障、生态维护、休闲服务、农民收益和农区带动等五项基本功能,选取十二个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3)基于都市农业本质特征和城市需求结构的阶段性、城乡需求结构变化的同向性,根据区位商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思想,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界定都市农业空间。(4)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运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可视化方法,探究都市农业空间格局。(4)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运用都市农业结构分析的理论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层次高级化、农业内部结构向养殖业转换、种植业内部结构向瓜果蔬菜转换、农业结构经济效率稳步提高等明显趋势;农业食品供需总量结构均衡但时空结构失衡、产业环节之间效率失衡等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突出;(2)功能结构整体上呈现出多功能性波动增强;而单项功能中,都市农业供给保障能力、休闲服务、农区带动等功能逐步提高,但生态维护、农民收益保障等功能有下降的倾向;(3)都市农业空间,伴随城乡消费结构从1990年代前的“温饱型”、2000年代年的“小康型”、2010年代的“享受型”向未来的“未来型”阶段性演进,范围边界呈现不断外扩的趋势。(5)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运用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从宏观(区县)、中观(乡镇)、微观(园区)三个尺度,分析了大西安都市农业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中观尺度是大都市区农业空间研究的理想尺度。(2)从中观尺度分析,西安都市农业空间结构可以抽象为“圈层+板块”的结构模式,即近郊精品斑块镶嵌的蔬菜产业圈,中郊专业化产业板块组成的规模农业圈和远郊特色生态农业主导的生态屏障圈;(3)农地多元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空间约束机理以及市场经济环境、制度安排等调控机理共同解释了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6)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机制。在梳理并分析影响都市农业结构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及驱动机制;认为推动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包括城市化作用力和非城市化作用力,驱动机制即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政策制度变化的抑推机制、农业经营主体的应变机制。(7)都市农业结构优化。基于都市农业层级嵌套的地理特征和结构内在关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化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路径。宏观尺度,确定都市农业目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空间功能分区;中观尺度,确定不同类型都市农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微观尺度,提出五种典型的都市农业生产模式。最后针对市场失灵,提出推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程琳琳[7](2018)在《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如何更好地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在此境况下,各国普遍寻求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虽然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但是农业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推进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它的理念在于在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持续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碳生产率兼具“保增长”与“促减排”双重属性,应是新时期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中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农业碳生产率的现实水平如何,其历史演变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其空间分布结构又是如何表现的,是否存在某种变化特征与规律,导致其时空分异的机理与决定机制何在?农业碳生产率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外溢效应,此种外溢性又是由何种因素的空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如果存在外溢特征,则意味着低碳农业发展中不能忽视空间地理因素可能的重要作用,而在农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的背景下,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来不断提升农业的整体碳生产率水平?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将对发展低碳农业和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从“碳生产率”概念出发,以“机理阐释-生产率测度-时空分析-实证检验”为逻辑主线,系统性分析了“相对减排”阶段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布局如下: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构建(第1、2、3章),旨在介绍本研究选题的国内外背景与目的、可能的贡献、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研究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户,梳理相关领域研究动态;最后,以经典理论为支撑,剖释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内在机理及决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为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与空间格局变迁特征刻画与揭示,即在明确本研究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内容的基础上,从“相对减排”阶段低碳农业发展题中之义出发,以合适的方法测度农业碳生产率,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分异特征(第4、5、6章)。第三部分,从空间地理视角实证检验农业碳生产率增长的决定机制,深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农业碳生产率增长情况,并检验农业产业集聚在其中可能具有的门槛结构性效应;最后基于前文得到的结论的与发现,提出政策建议(第7、8章)。通过系统研究,主要形成了得到结论:第一,19932016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增加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在各类气体中,甲烷的排放比例不断缩减,而二氧化碳的比例提高明显。同时,农业碳排放地域梯次分布特征明显,各地区碳排放总量排序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保护发展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西北>东北>华南>青藏;不同农业碳排放又存在结构差异性特征,畜牧业仍是农业第一大碳源。第二,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增长较快,但省际、区际间增长的非均衡性越发凸显;从收敛性来看,全国与任一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迹象,但全国、优先发展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迹象。区域分布上,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整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外围高值区、西部内陆低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种植业碳生产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而畜牧业则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而在全国农业碳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西北区和华南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分化是农业碳生产率非均衡化发展的根源。第三,省域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空间依赖性,但其在不断弱化,这说明尽管中国农业碳生产率存在着聚类现象,但局部区域内省份间农业碳生产率的分化更加明显,与前文相关发现较为一致。考究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空间地理因素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省区农业碳生产率不仅受到本地技术进步、农业产业集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种植业结构、城镇化、工业化和自然灾害的显着影响,还受到邻域国家财政支农投入、工业化、农业对外开放度和农业产业集聚的外溢作用。在这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较大,且其在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农业的特点、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功能地位,有区别、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低碳转型。第二,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协调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抑或成为新时期提高农业碳生产率、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以及推动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影响农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会因农业产业集聚度的差异而不同,应有区别地推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规模化与集群发展及其低碳转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的范围界定更为全面与科学。农业碳排放核算内容的合适与科学与否,直接关乎相关问题研究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结合中国与世界权威机构农业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大田实验数据测度中国农业碳排放,对现有研究是一个较好的补充与拓展。二是视角的创新。从农业碳生产率的角度解释农业低碳发展问题,不仅符合当前阶段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碳强度降低的约束性发展目标,也更贴合农业减排的。同时,本研究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从空间地理视角分析了农业碳生产率分异的机理,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业碳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亦是对以往研究假设空间均质做法的改进与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地理视角,运用空间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了人们对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碳生产率增长中内在作用的认识。

李燕[8](2018)在《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成就的取得是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农业所实现的高产增产增收主要是依赖化肥、农药等一些现代化学投入品所实现的,由此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农地土壤地力破坏和食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随着这些负面影响的日益严重,提高农业环境效率,促进农业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型向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根本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投入决策具有激励作用,而农户生产行为又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收益、处置等权能,使农民拥有的土地产权完整性、确定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农村土地产权结构持续优化。产权结构的优化对农户的生产行为和资源利用方式,进而对农业增长和农业环境效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围绕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环境效率这一重要论题,首先对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环境效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接着阐述了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和途径,并构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继而展开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主体部分的研究先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并对1983~2015年中国农地产权结构进行了度量,接着通过构建Global-DEA超效率模型测度了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并分析了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性特征,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现状和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并且具体考察了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两个机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研究发现:(1)建国以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由激进型向渐进型转变。农地产权结构在不同主体间的配置逐渐以农户为主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的排他性在不断增强。(2)1983~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虽然在波动中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但是总体水平较低,增长幅度较小,农业环境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发展严重不平衡,三大地区中农业环境效率均值排名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根据中国农业环境效率地区变动的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业环境效率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3)农地产权结构是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重要因素。理论分析表明,农地使用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农地处置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农地收益权排他性的提高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不确定。论文基于1983~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面的FGLS、LSDV和LSDVC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排他性的增强均有利于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4)农地产权结构不仅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农地产权结构不仅具有直接的“产权-环境”效应,而且通过农地长期投资产生中介效应影响农业环境效率。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户收益的稳定和安全,从而激发农户引进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长期产出绩效,能够直接提高农业环境效率。此外,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还会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影响。而在实证结果中,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均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具有显着正向的中介效应。利用中介效应的公式计算发现,在全国样本中,农地收益权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是农地处置权,农地使用权通过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中介效应最小。(5)农地产权结构也会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影响。第七章从理论上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以及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在实证上基于1983~2015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的排他性的增强对农地经营规模均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并且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因此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具有直接作用,同时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产生间接效应。农地使用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097,农地收益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403,农地处置权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间接效应为0.423。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放松农地产权管制,赋予农户更多的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置权,尤其是农地处置权中的农地流转权和抵押权,以促进农业环境效率的提高;二是进一步延长农地使用权承包期限,提高农地使用权的稳定排他性,激发农户环保生产行为的积极性;三是积极完善农地流转和农地抵押机制,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环境效率;四是建立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量化标准,从农业环境效率提高的角度来评价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五是渐进地开展农地产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出有利于既有利于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又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措施。

刘凌霄[9](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姜松[10](2014)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的实证研究。西部农业现代化滞后性问题长期困扰其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四化”同步时代背景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仅整体脱节,而且在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严重反差,反映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关键问题是: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有何不同?哪些主要因素产生影响和如何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研究目的有三:一是搭建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在理论层面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二是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差异及表现形式。三是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论文研究思路:论文综合运用多种定性、定量方法与手段,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结论提出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一、研究内容①农业现代化演进的理论阐释。首先,对研究所涉及代表性、经典理论进行归纳、梳理与述评,将其作为研究理论主体基础和逻辑引申起点,以明确论文研究主攻方向和切入视角。其次,对农业现代化概念进行比较与理清,将其作为研究深入概念起点,并基于对世界几种主要农业现代化发展类型与模式认知与考究,建立农业现代化演进分析模型,以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均衡条件。最后,在评析已有农业现代化量化分析指标与方法基础上,提出研究所筛选农业现代化核心指标和运用量化方法。②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首先,从历史学角度,以政策梳理为主线,追根溯源,回顾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经济全面转型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变迁与轨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其次,从过程、结果两个维度,运用典型性、代表性单一量化指标,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主要成就。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分析局限性以及分析便宜性需要,进一步运用指标合成方法对单一指标进行合成与综合测度,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基于指标合成与综合测度结果,从时序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总体特点与区域差异,并在对未来农业现代化预测基础上,综合把握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建立多种计量模型,从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及转移、演进阶段等三方面系统刻画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分别将其同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进行比较,以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同一般规律的差异性及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差异性的产生后果。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实证。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梳理了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的内生和外生影响因子,并选择量化指标并设计实证分析模型。运用西部十二省份平衡面板数据,从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的双重维度,检验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并通过实证结果比较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的影响因子。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基于影响因子作用方向,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细分为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机制三层面,以此全方位解析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⑦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综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推动西部演进的主要途径、政策操作思路及主要对策建议。二、主要结论①理论推演表明农业人力资本“临界”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关键。研究发现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设的内生发展模型较新古典模型更适宜揭示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在内生框架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唯有跨越“临界值”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度强调农业物质资本积累会形成外部性“挤出效应”,使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受阻。这也表明农业现代化实践操作中,单纯以物质资本投入为侧重的“外延式”模式会使农业现代化演进预期目标偏离,产生适得其反效果。同时,理论推演也揭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中也不应将技术进步作为唯一内容,耕地面积变动、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亦会影响农业人力资本积累逼近“均衡点”时间,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②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在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突出。样本区间内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较快,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分水岭”,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迈入快速“轨道”,存在着“台阶式”增长、速度非平稳性、增幅间断平衡性、政策反映敏感性等特点。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慢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整体。从西部域内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结构性差别、不一致性、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明显优于西南地区,这也昭示着其将成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与“赶超”的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从演进趋势来看,未来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速度波动性以及区域间差异性问题仍表现突出。③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两极分化”问题严峻。借鉴“收敛假说”思想,运用Sala-Ⅰ-Martin模型及非参数Kernel方法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研究发现:从中国层面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呈现典型“俱乐部收敛”特征,这意味着西部、东中部地区会分别收敛于自身“稳态均衡”或者说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稳态”不同。长期来看,在区域间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不平等性”并不会发生显着变化。这显然同农业现代化“绝对收敛”一般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西部各省份农业现代化演进也不会收敛于相同“稳态”,亦表现为显着“俱乐部收敛”,具体体现为“双峰状”-“单峰状”-“双峰状与三峰状交替循环”的“俱乐部收敛”类型。且由“主峰”与“波峰”间距可知,西部域内“两极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④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与转换艰难且存在重复性。借鉴系统演进思想,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及其转移性。研究发现:在马尔可夫链概率转移矩阵中主对角线上概率较大。主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揭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内部“动态性”信息,主对角线上转移概率较大也就意味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间实现转移可能性或概率较小,演进状态变迁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同时,通过对比马尔科夫链“初始分布”与“稳态分布”可知,有的演进状态在“稳态分布”中所占比例相对“初始分布”占比有所下降,演进状态存在重复性,退化可能性较大,也有悖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差异性表现明显。⑤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式阶段规律但其差异性明显。样本区间内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演进符合Logistic成长曲线所描绘的阶段性规律,西部农业现代化已演进至Logistic成长曲线第一阶段,即“形成期”阶段。而中国和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已分别演进至“成长初期”阶段和“成长后期”阶段,比较发现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此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及其动态均衡亦是农业现代化演进一般规律。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却出现不同步、脱节及动态失衡的规律变异性。⑥现阶段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是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利导因子相互制衡与联合驱动结果。实证结果揭示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之间存在显着正向效应,农业人力资本对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系数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且各驱动因子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边际影响效应亦不同。这说明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并不是单一“驱动力”所支撑的,而是上述几种“驱动力”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制衡所形成的动力机制维系与联合驱动结果。⑦农业分工、农业结构、信息化等构成的约束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缺失是阻滞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深层次原因。其中,非农分工不完全引致农户“兼业化”,农业横向分工交易成本高使农业内合作缺失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市场链”与“加工链”的“弱位”使纵向分工受阻,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农业“大而全、小而全”所形成的农业结构同质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压粮扩经”削弱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基础条件。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信息基础设施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匮乏制约了信息化发挥“渗透效应”及其对农业现代化演进“引领”作用。此外,制度保障机制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约束机制“负面效应”,阻滞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三、创新之处①运用数理模型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均衡条件”。研究运用生产函数从新古典框架和内生发展框架“双重”视角探究并揭示了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均衡条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临界值”突破是农业现代化演进关键,且实证印证与理论推演一致。这是已有研究鲜有涉及的,研究具有一定拓展性和新意。②揭示了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在西部地区所呈现的差异性。研究借鉴“收敛假说”、系统演进思想及Logistic成长曲线,实证揭示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演进状态变迁、演进阶段与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存在显着差异,弥补了现阶段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自身研究止步于农业现代化测度的缺陷与不足。③实证了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位序。研究从内生、外生两个层面拓展了影响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因子,将农业人力资本、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研究与发展、农业结构、农业分工、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制度安排等变量予以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人力资本边际效应显着为正且最大,其次为工业化,再之为城镇化。研究弥补了现阶段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稀缺,偶有定量研究也大多偏重“四化”关系描述的不足。④尝试将新的科学方法引入研究并有所突破。在分析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时运用的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马尔可夫链模型、Logistic成长曲线模型及其Levenberg-Marquardt估计方法都是同类研究不曾运用的。在实证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影响因子时运用了前沿的空间计量和门槛计量技术,也有助于克服传统计量方法局限性,具有一定新意。

二、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转型研究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1.3.6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思路
        2.2.1 数据获取
        2.2.2 数据分析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3.1 A区概况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3.3 研究的村庄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4.4.2 文本分析方法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4.4.4 研究发现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5.2 案例介绍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5.5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7.2 主要结论
    7.3 讨论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7.4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与述评
        1.3.1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动态
        1.3.2 农地流转的经济影响研究动态
        1.3.3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动态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地流转
        2.1.3 农业产业结构
        2.1.4 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农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农业技术进步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3.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3.1.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1.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的机理
        3.2.1 农地流转与农业技术进步
        3.2.2 农地流转与农业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3.2.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3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机理
        3.3.1 农地流转与农产品需求变化
        3.3.2 农地流转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
        3.3.3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4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的机理
        3.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市场需求
        3.4.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技术创新
        3.4.3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利益
        3.4.4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融合政策创新
        3.4.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农地流转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现状分析
    4.1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
        4.1.1 农地流转情况
        4.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4.2 农地流转对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情况
    4.3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情况
    4.4 农地流转对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影响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效应
    5.1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5.1.1 模型假设
        5.1.2 模型分析
    5.2 农地流转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检验
        5.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4 进一步的讨论
    5.3 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测算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生产结构效应
    6.1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6.1.1 需求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6.1.2 供给因素对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
    6.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和数据检验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6.2.3 数据检验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对农业生产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分析
        6.3.2 对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6.4 农业生产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6.4.1 模型构建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地流转的农业产业融合结构效应
    7.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及结构特性
        7.1.1 农业产业融合的类型
        7.1.2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的特性
    7.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7.2.1 PVAR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7.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分析
        7.3.1 模型检验
        7.3.2 脉冲响应分析
        7.3.3 方差分解
    7.4 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7.4.1 模型构建
        7.4.2 实证结果分析
    7.5 农业产业融合结构变动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7.5.1 模型构建
        7.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
    8.1 研究假设
    8.2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8.2.1 模型构建
        8.2.2 变量选取
        8.2.3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8.3 实证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地市场化流转
        9.2.2 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9.2.3 夯实市场化改革基础,提升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9.2.4 改善融合发展条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6)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选择
        1.3.1 研究区—西安市域
        1.3.2 研究时段—改革开放至今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视角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思考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
        2.1.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
        2.1.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2.1.4 都市农业区位与空间结构研究
    2.2 相关研究的思考
        2.2.1 都市农业基础研究的思考
        2.2.2 都市农业功能研究的思考
        2.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考
        2.2.4 都市农业空间研究的思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农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构建
    3.1 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结构再认识
        3.1.1 都市农业
        3.1.2 都市农业结构
    3.2 地理学视角下都市农业结构研究框架
        3.2.1 总体研究框架
        3.2.2 理论分析逻辑
        3.2.3 实证空间逻辑
    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研究
        3.3.1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内涵
        3.3.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一般特征
        3.3.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3.4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研究
        3.4.1 都市农业的功能类型
        3.4.2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
        3.4.3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
    3.5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研究
        3.5.1 都市农业空间形成与发展
        3.5.2 都市农业空间范围的界定
        3.5.3 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市农业结构演变分析
    4.1 西安市农业发展概述
        4.1.1 农业生产条件
        4.1.2 农业发展历程
        4.1.3 农业地域空间变化
    4.2 西安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4.2.1 农业产业结构评价
        4.2.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4.2.3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演变阶段
        4.2.4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4.3 西安市农业功能结构演变
        4.3.1 农业功能评价
        4.3.2 都市农业功能演变特征
        4.3.3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调整方向
    4.4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4.4.1 农业空间的内部分异
        4.4.2 都市农业空间演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
    5.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5.1.1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5.1.2 区县尺度数据的获取
        5.1.3 各区县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5.1.4 区县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5.2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5.2.1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势指数
        5.2.2 乡镇尺度数据的获取
        5.2.3 各乡镇都市农业优势产业
        5.2.4 乡镇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5.3 园区尺度都市农业空间格局
        5.3.1 现代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5.3.2 休闲农业园区空间格局
    5.4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
        5.4.1 都市农业空间结构模式
        5.4.2 模式形成的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6.1 都市农业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6.1.1 自然资源禀赋
        6.1.2 农业生产要素禀赋
        6.1.3 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体系
        6.1.4 农业经营主体
        6.1.5 宏观政策制度
    6.2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驱动力
        6.2.1 城市化作用力
        6.2.2 非城市化作用力
    6.3 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
        6.3.1 城市化推动都市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机制
        6.3.2 城市化引致的市场需求变化拉动机制
        6.3.3 价值观转变形成的多元价值目标诱导机制
        6.3.4 政策制度变化的推阻机制
        6.3.5 技术进步对都市农业结构演变的推动机制
        6.3.6 多力综合作用下农业经营主体应变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7.1 大都市层面的都市农业结构优化
        7.1.1 都市农业功能结构定位
        7.1.2 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7.2 分区层面的农业结构优化
        7.2.1 都市农业空间分区及其功能定位
        7.2.2 分区层面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7.3 微观生产单元的生产模式优化
        7.3.1 生产模式构成要素
        7.3.2 生产模式优化方向
    7.4 促进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7.4.1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7.4.2 推都市农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农业碳排放研究
        1.3.2 农业生产率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排放
        2.1.2 农业碳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3 碳生产率的特征
    2.4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机理阐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碳排放核算清单与农业碳生产率测度
    3.1 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3.1.1 农业碳排放测算清单
        3.1.2 农业碳排放时序演变趋势
        3.1.3 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特征
    3.2 农业碳生产率测度方法及其结果
        3.2.1 单要素农业碳生产率
        3.2.2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农业碳生产率
    3.3 不同测算方法及其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特征
    4.1 农业碳生产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农业碳生产率变动趋势
        4.1.2 省域农业碳生产率时序演变趋势
    4.2 农业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轨迹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4.3 农业碳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4.3.1 σ收敛检验
        4.3.2 绝对β收敛
        4.3.3 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变迁轨迹与格局分布
    5.1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5.1.1 农业碳生产率省域分布及其差异
        5.1.2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格局及其差异
        5.1.3 种植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1.4 畜牧业碳生产率地域结构及特征
    5.2 农业碳生产率空间演化轨迹
        5.2.1 重心模型的由来及其应用
        5.2.2 空间轨迹呈现与分析
    5.3 农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解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6.1 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农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6.1.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1.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业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农业碳生产率
        6.2.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碳生产率关系辨识
        6.2.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取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述评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理论分析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环境效率的涵义
        2.1.2 农地产权结构的涵义
    2.2 理论分析
        2.2.1 绿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
        2.2.2 农业环境效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2.3 农地产权制度是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根本制度
    2.3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与理论假设
        2.3.1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机制
        2.3.2 农地产权结构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理论假设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度量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历程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农地承包制前期:1979~1992年
        3.2.2 农地承包制后期:1993~至今
    3.3 农地产权结构的度量
        3.3.1 农地使用权的度量
        3.3.2 农地收益权的度量
        3.3.3 农地处置权的度量
        3.3.4 测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变与收敛性分析
    4.1 模型、方法与数据
        4.1.1 基于GLOBAL-DEA的农业环境效率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
        4.1.3 样本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4.2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特点
        4.2.1 农业环境效率的时间演变
        4.2.2 农业环境效率的空间特征
    4.3 农业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4.3.1 农业环境效率的σ收敛检验
        4.3.2 农业环境效率的绝对β收敛检验
        4.3.3 农业环境效率的条件β收敛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基础
    5.2 计量模型、变量说明及估计方法
        5.2.1 模型设计
        5.2.2 变量说明
        5.2.3 样本及数据来源
        5.2.4 参数估计方法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长面板数据检验
        5.3.2 实证检验结果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与农业环境效率
    6.1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机理
        6.1.1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
        6.1.2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长期投资与农业环境效率的传导机制
    6.2 方法说明、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6.2.1 中介效应方法
        6.2.2 模型设定
        6.2.3 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长面板数据检验
        6.3.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3 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环境效率
    7.1 农地产权结构、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
        7.1.1 农地产权结构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
        7.1.2 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
        7.1.3 农地产权结构通过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
    7.2 农地经营规模的度量及发展现状
        7.2.1 全国农地经营规模发展现状
        7.2.2 分区域农地经营规模发展现状
    7.3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1 计量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取
        7.3.3 数据来源
        7.3.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结果分析及效应分解
        7.4.1 实证结果分析
        7.4.2 效应分解
        7.4.3 稳健性检验
    7.5 进一步拓展分析:差异性分析
        7.5.1 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7.5.2 不同地貌的差异性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
    8.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2.1.2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
        2.1.3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2.1.4 适应性
    2.2 产业(经济)结构理论
    2.3 产业组织理论
    2.4 产业政策理论
    2.5 灰色系统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3.1.1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3.1.2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1.3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3.2 以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3.2.1 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3.2.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2.3 以荷兰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3.3 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3.1 中国农业基本概况
        3.3.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3.3.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3.4 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分析
    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原则
        4.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效应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系架构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体系架构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要素分析
    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主体特征
        4.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主体的适应性
        4.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主体——政府
        4.3.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主体——农民
    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自然条件
        4.4.2 科学技术水平
        4.4.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4.4.4 社会需求状况
        4.4.5 社会经济条件
        4.4.6 其他条件
    4.5 本章小结
5 新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分析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5.1.1 对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内容的认识
        5.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5.2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5.2.1 农业产品及其结构
        5.2.2 农业产品的生产模式
        5.2.3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现状
        5.2.4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目标
        5.2.5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思路
    5.3 农业区域布局
        5.3.1 农业布局的概念
        5.3.2 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5.3.3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
        5.3.4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一般规律
        5.3.5 区域农业布局原则
        5.3.6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因素
        5.3.7 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思路
    5.4 农业产业链
        5.4.1 农业产业链内涵
        5.4.2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5.4.3 我国农业产业链模式综述
        5.4.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5.4.5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内容
        5.4.6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原则
        5.4.7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5.4.8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路径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综合评价
    6.1 绩效及绩效评价
    6.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一——粮食安全
        6.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二——经济效益
        6.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三——资源配置
        6.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四——市场需求
    6.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6.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灰色综合评价
    6.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综合评价的简要评述
    6.8 本章小结
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
    7.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调整策略分析
    7.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模型构建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7.2.2 变量选取和变量描述
        7.2.3 实证模型设计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7.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7.3.1 相关系数分析
        7.3.2 有效性分析
    7.4 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7.4.1 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
        7.4.2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7.4.3 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
        7.4.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7.4.5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资料及数据处理
        1.4.1 研究资料
        1.4.2 数据处理
    1.5 可能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理论基础与借鉴
        2.1.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1.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2.1.3 “二元”结构理论
        2.1.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2 研究动态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与辨析
        3.1.1 农业现代化概念界定
        3.1.2 几组概念比较与辨析
    3.2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与基本认知
        3.2.1 农业现代化主要类型和模式
        3.2.2 农业现代化演进简单认知
    3.3 农业现代化演进理论分析模型
        3.3.1 不同阶段农业生产函数形式
        3.3.2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条件
        3.3.3 假设拓展与农业内生发展模型
    3.4 农业现代化指标筛选与量化方法
        3.4.1 筛选依据及原则
        3.4.2 核心指标筛选结果
        3.4.3 量化方法评析与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综合测度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透视与考证
        4.1.1 计划经济时期
        4.1.2 改革开放初期
        4.1.3 经济转型时期
        4.1.4 农业现代化发展历史评析
    4.2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实刻画与成就
        4.2.1 过程方面
        4.2.2 结果方面
    4.3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测度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3.2 测度实施步骤
        4.3.3 测度结果与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与区域差异
    5.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比较
        5.1.1 时序比较
        5.1.2 横向比较
        5.1.3 纵向比较
    5.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与区域差异
        5.2.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特点
        5.2.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区域差异
    5.3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与演进趋势
        5.3.1 西部农业现代化预测
        5.3.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其差异性
    6.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与比较
        6.1.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6.1.2 西部域内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收敛性检验
        6.1.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特征差异
    6.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与转换
        6.2.1 分析方法选择
        6.2.2 演进状态划分与求解
        6.2.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状态变迁及差异性
    6.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
        6.3.1 Logistic模型引入与演进阶段划分
        6.3.2 Logistic模型估计与结果
        6.3.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阶段规律与比较
    6.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差异性产生后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影响因子实证
    7.1 主要影响因子梳理
        7.1.1 内生因子
        7.1.2 外生因子
    7.2 实证设计及面板数据检验
        7.2.1 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信息
        7.2.2 实证模型选择及设定
        7.2.3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7.3 实证结果及比较分析
        7.3.1 参数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7.3.2 实证结果比较与西部差异性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解析
    8.1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机理层次
    8.2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动力机制
        8.2.1 农业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2 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3 农业研发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4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2.5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演进
    8.3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约束机制
        8.3.1 农业分工抑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8.3.2 农业结构制约农业现代化演进
        8.3.3 信息化钳制农业现代化演进
    8.4 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保障机制
        8.4.1 制度安排在农业现代化演进中的保障功能
        8.4.2 制度保障缺失对农业现代化演进的影响机理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推动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9.1 主要途径
    9.2 政策操作思路
    9.3 主要对策建议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3]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4]农地流转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 周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西安市都市农业结构演变及其优化研究[D]. 罗雅丽. 西北大学, 2018(02)
  • [7]中国农业碳生产率时空分异:机理与实证[D]. 程琳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18
  • [8]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D]. 李燕. 武汉大学, 2018(06)
  •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10]西部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及机理研究[D]. 姜松. 西南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读《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后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