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

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

一、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鹏博[1](2021)在《基于纳税人满意度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文中认为

于红霞[2](2021)在《现行课税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是调节二次分配的重要手段。2019年新税法的实施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利于民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2018年8月,我国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对我国个税制度做出较大幅度范围的调整。在这次税制改革中,课税对象的分类发生一些转变,对于劳动性所得如工资薪金、劳动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采取综合征收,其他经营性所得和财产性所得采取分类征收。重新设计了税率结构、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还将基础生计费用的扣除标准由每月3500元上涨至每月5000元。此次个税改革是我国税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在实施新税制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对其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行课税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的理论、原则与现状问题、国外借鉴和优化建议构成了本文研究思路。优化路径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分类与综合课税范围的大小、生计费用扣除制度、税率结构设计、纳税人申报方式、公积金扣缴额度、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涉税信息能力七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认为,就新课税模式来说,我国实行的以大分类为主,小综合为辅的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难以调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就生计费用扣除制度来说,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我国的个税生计费用设计缺乏弹性,虽然将基本生计费用的扣除标准调整至5000元每月,但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物价差异,也没有考虑经济的动态发展;就税率结构来说,相比较OECD国家,我国的税率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就纳税单位来说,2019年1月1日新个税实施后,我国仍以个人为纳税单位未充分考虑到纳税人家庭综合负担;就专项扣除来说,三险一金中的公积金扣除未考虑各地区的缴纳比例;就专项附加扣除来说,新个税中新增加的六项专项附加实行起来仍有点粗略,有一些地方未体现税负公平;就税务机关征管能力来说,由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准确核实纳税人申报的所得信息。最后,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借鉴了英、美、日等国在此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提出建议。第一,依据我国国情以及域外国家课税模式改革经验,采取“大综合+小分类”的课税模式,提升税制公平性;第二,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因地制宜的提出有关生计费用合理的改善计划;第三,借鉴OECD国际经验,优化我国最低边际税率、最高边际税率以及税距结构;第四,允许夫妻联合申报,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减轻整个家庭的负担;第五,在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设计上,子女教育扣除范围限制应适当降低到0-3岁婴幼儿以及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费用纳入到子女教育范围里、继续教育费用应依照原始凭证进行扣除、房贷利息扣除应限定住房类型以及因地制宜享受不同政策、大病医疗应以“老人+夫妻+小孩”作为扣除范围减轻家庭负担、赡养老人的类型应进行区分,从而再细化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设计;第六,优化公积金的扣除;第七,辅之完善信息共享系统。以此完善和优化个人所得税制,为下一次改革提供参考。

高韬[3](2020)在《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从占税收总比重来看,目前个人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是进行居民收入二次分配的重要手段,体现个人所得量能负担的原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对税收公平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中的各种弊端和矛盾也日渐凸显。2018年个人所得税的第七次修订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个人所得税步入混合税制时代,给纳税人带来普遍税收红利。另外网络科技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革、个人收入来源的差异化与多元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显现,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的同时也弱化了居民收入二次分配的效果。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尽可能堵塞征管漏洞,对国家组织财政收入与促进居民税收公平都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的主题为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优化研究。第一章概述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和征管理论基础,与个人所得税征管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这些理论为后文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启示。第二章阐述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发展及征管体系现状,征管发展从征管制度和征管方式两方面展开,征管体系现状主要涉及征管法律、征管系统、征管申报和征管计缴四个方面。第三章重点剖析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征管机制存在缺陷、纳税申报与征管不相匹配、外部征管协税力量不够,其后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后文提出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建议提供切入口。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优化需要结合自身国情,也要借鉴国际经验,第四章中选取了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国家,从征管模式、征管措施两个方面借鉴它们各自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获得未来优化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启示。文章最后一部分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架构、规范个人所得税征管纳税申报、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和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建议,为未来改革提供参考。

陈松梅[4](2020)在《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我国进行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税率级距、专项附加扣除等内容进行改革,表明我国政府全面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推动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坚定决心。为贯彻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精神,税务部门纷纷采取有效的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推动税务部门更好地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执行扣除政策,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税收环境,同时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政策红利。论文从政策执行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潍坊市B区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从税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税务部门监管方式单一、纳税人遵从度较低四个方面发掘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税务人员积极性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对自然人监管缺乏经验支撑、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薄弱五个方面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应通过促使决策部门完善费用扣除政策和相关社会配套制度、提升税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提升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探索建立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意识等方面应对存在的问题,其中对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旨在通过此研究对于基层税务部门更好地执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尝试解决税务部门在执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调取纳税人经济领域相关数据和对自然人纳税不遵从缺乏惩戒机制的问题。

王雅璠[5](2020)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跨过了四十周年的节点,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新高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近十六年来始终超过0.4警戒线,这表明我国存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突出等问题。对此,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调节,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对纳税人收入征税的直接税,具有累进性,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我国从2019年开始实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政策首次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因而对新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效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绪论和理论章节,本文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梳理出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方法,再对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主体计算分析章节,本文先基于近十五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了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再基于近十五年的《陕西省统计年鉴》收入数据,运用非等分组法计算出基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在警戒线0.4左右,因此陕西省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仍需得到重视。本文的重点分析部分是基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运用CFPS2016调查中陕西省的数据进行了收入分配效应的宏观指标计算和微观效应分析,计算了总体MT指数、横向公平效应、纵向公平效应和累进性效应等宏观指标,分析得出提高费用扣除额和扩大税率级距并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则显着地改善了收入再分配效应;微观层面对不同收入层级的收入结构、个税缴纳情况和专项附加扣除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新个税明显降低了中、低收入层级居民的税负,且各收入组人均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相差较小。本文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因素,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综合课税范围太小、征税范围不够全面、费用扣除不够灵活、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企业层面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和个税筹划需要调整,个人层面主要体现在公民纳税遵从度以及纳税申报难度较大。在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国家层面的建议包括以家庭为纳税单位、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以及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企业层面包括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重新构建薪酬体系,个人层面建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相关税法知识以及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纳税申报信息等。

张宪[6](2020)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税种,有着筹集财政收入、调配居民收入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调节工具。自1980年,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居民个人收入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不断变迁,先后经历了六次修订,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得到完善。作为税务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体制进行科学的研究探讨是进行税务研究的关键基础。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制度变迁的政策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政策的内在推力及外在影响。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动因、效果、变迁过程,为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征管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对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模型基于政策平衡期与间断期的分析,能够为公共政策的变迁提供合理的分析手段。该种分析方式打破了渐进式模型理论的弊端,更符合政策变迁的实际过程。纵观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发展历史,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迁过程符合间断平衡的总体变化规律,符合间断平衡理论的政策变迁间断期和平衡期的核心观点。本文首次尝试将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应用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分析中,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发展趋势以及原因等进行分析,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建议。在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迁趋势进行探讨。本本文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的文献综述进行了分析整理,在此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分别针对间断平衡理论模型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间断平衡理论的兴起、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基于我国政策体系尝试对间断平衡理论进行修正。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征进行阐述,对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现状进行分析。在以上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之上,运用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进行分析。本文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划分为六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尝试运用间断平衡理论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研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体系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进行完善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未来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现由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基础上,一段时间内将进入政策平衡期,但从长期来看依然是间断和平衡交替的过程。在未来政策变迁的分析过程中,要重视非权威决策参与系统,新领导者的执政理念以及决策机制多元化对政策的影响。

刘永春[7](2020)在《税负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在国家税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于缩小个人贫富悬殊差距、调节收入分配公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个人收入流向高度集中、收入分配差距凸显,税负分配不公、税收流失严重问题日益严重,极易产生民怨和社会紊乱,客观上要求我国个人所得税亟需顺应时代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与转换。2018年8月我国个税法经第七次改革,首次实现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个税制转变,是对我国传统个税的巨大突破与完善,是国家深化推进新时代税制体系改革新高度的必然选择。此次个税修法旨在体现个税的公平与正义,着力解决我国个税法实施以来没有解决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缺失、难以实现公平税负及征管体制不健全等难题。但截止目前,更多的是从立法层面的改革,是一种狭义意义上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行总结,个税在制度立法建设、税制要素设计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缺陷,有较大的改革完善提升空间。本文以我国最新个税改革为背景,对现行个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诊断,从税负公平视角研究审视我国个税公平性问题,总结出当前我国个税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进行详细原因剖析。为提升个税在国家收入分配调节、税收收入增加及个人贫富差距缩减方面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笔者充分借鉴国外典型国家税收管理优势,试图从税基、征收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制度、纳税申报机制及相匹配的征管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深化个税改革,引导国家后续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贯彻执行提出值得借鉴的经验。

毕杰良[8](2020)在《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背景下纳税人满意度研究 ——以G市H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税方案经过多次调整,税率征收基准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新一轮个税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指导。在众多税种中,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优势最为突出,被公认是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有效抓手。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并不高,但它却是“税痛感”最强的一个税种,原因在于其课税对象是居民收入,使纳税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身收入的减少。自198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尽管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有过大幅度修改,此后也曾经历多次微调,但关于进一步改革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且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民生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等方面都日趋成熟,但个税新政纳税人满意度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如何在税制模式的变化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基于纳税人满意度视角,在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背景下,结合公平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公众满意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在对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未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的改革方向,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新政提供改革思路,分析对比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并以G市H区个人所得税新政实施以来纳税人满意度情况为例,进行具体调查问卷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普通民众对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的满意度,从纳税人满意度视角深入分析研究个人所得税新政实施以来纳税人满意度情况,结合个人所得税的税制特点和个人所得税新政推行过程的对纳税人服务管理状况提出进一步的完善意见和对策。

孙小雪[9](2020)在《基于二维公平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原则的首要原则是公平原则,而税收公平可以从多维度释义,判断税制是否公平需要从多个角度考量。个人所得税作为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并重的四大税之一,对我国国计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均收入普遍增长;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得收入分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生计费用扣除额由最早的800元提高至如今的5000元,中间还经历了1600元、2000元、3500元的几次税改调整,其中,2018年的最新一次税制改革是自1980年个税法出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此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呈现出划时代变革,不仅将征收制度正式由分类征收改为分类综合征收,把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而且新增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继续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制度,这些举措使得新个人所得税法更加符合税收公平原则。虽然经历2018年税改之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但尚存待改进之处。第一,我国现行的分类与综合混合征收模式仍然存在诸多弊端;第二,即使现行的费用扣除制度较以往有所进步,但在扣除细节方面仍存在不够完善、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费用扣除额未采取指数化调整而导致金额不够准确,费用扣除额未考虑地区差异因素而导致扣除标准失于公平,以及费用扣除标准未充分考虑家庭、个人因素导致不能较好地发挥收入分配作用等。因此,我国个税体制应该逐渐将更多单项征税的应税项目纳入综合征税体系,建立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自动调整机制和区域差异化机制,同时考虑到纳税人的家庭差异和个人差异,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提升其公平性,以达到完善个税制度,减轻纳税人负担的作用。本文联系中外税制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对比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制度,深度剖析我国现行个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不足,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优化进行探讨,对扣除项目与扣除额等方面进行充分探究,力求在新个税法制订的大背景下,对各项费用扣除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研究出更公平、更高效的个税费用扣除制度。

吕从钢[10](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持续加大,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根据近年来我国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政策中均有体现,也将成为经济政策设计和落实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效应以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能够让创新主体切实获得经济利益,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政府通过强力激励举措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好运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但目前关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的评估还未能深入推进,如何改善税收政策的不足、优化税收优惠设计、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而且在这一研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江西省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正在逐步加强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24757.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为全国第4、中部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1%、21.2%,分别提高2.3和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江西省已经认识到了税收政策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积极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出台了一些契合自身省情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缴纳比例下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等。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尝试测度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程度大小及其可能存在问题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深入剖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基于文献检索的结果,针对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准自然实验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等进行了综述。进而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等基本概念,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创新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剖析了税收政策作用于创新激励的机理。其次,针对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规范分析,重点介绍了部分主体税种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基本情况,分析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员投入、创新产出等基本情况,指出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等问题。然后,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存在且显着,但不同税收政策的效应程度大小有差异,验证了研究假设1(不同税收政策在创新驱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实际激励效果程度均将显着为正)。基于PSM-DID模型对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下综合税收政策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十分显着,在融合各类综合政策及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情况下,GZL的综合政策效应达到了15.2%,验证了研究假设2(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影响下,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将显着为正)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假设。基于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政策产出水平(GZL)存在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是显着存在的,验证了研究假设3(融资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会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针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研究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作了相应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文献述评前提下,选择了部分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效应进行程度大小的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其中基于准自然实验视角下的分析,将多个税种的分析纳入统一框架,较以往分析多了一些可做比较的内容;高质量发展下的综合政策分析则是将最新发展理念与综合分析框架相结合,其应用程度更加深入;同时,积极考察异质性因素,在相关分析已经有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融资约束这一较为突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异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研究方法上。选择了目前在分析政策效应上较为常用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方法针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尝试用PSMDID分析方法,针对目前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这一方法的应用目前还较为少见,其得出的综合政策效应结果应该更为可信。在融资约束问题考察上,为了得出更为可靠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放弃了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方法,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方法,通过Frontier4.1计量软件的应用,尝试分析得出更真实的净效应结果,为政策建议提供更强有力的实证分析结论。第三,研究内容上。在多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关于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长。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近千家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已经对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的相关基础情况了解非常透彻,基于这些样本数据的分析能获取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真实效应结果,对于推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都能够提供成功样板,而且能够有效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现行课税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概述
    2.1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确立的原则
        2.1.1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界定
        2.1.2 税收公平原则
        2.1.3 税收效率原则
    2.2 不同类型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及其特点
        2.2.1 分类课税模式
        2.2.2 综合课税模式
        2.2.3 综合和分类相结合课税模式
    2.3 三种类型课税模式的比较分析
        2.3.1 比较分析
        2.3.2 现实选择
第三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沿革、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模式沿革与功能
        3.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沿革
        3.1.2 个人所得税功能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现状
    3.3 现行课税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3.3.1 “小综合+大分类”的个税模式存在局限性
        3.3.2 生计费用扣除缺乏弹性
        3.3.3 税率结构影响效率
        3.3.4 个人申报缺乏横向公平
        3.3.5 公积金扣除存在缺陷
        3.3.6 专项附加扣除不够深入细化
        3.3.7 信息共享系统不完善
第四章 域外国家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经验借鉴
    4.1 域外国家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经验
        4.1.1 英国综合与分类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4.1.2 美国综合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4.1.3 日本综合与分类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4.2 域外国家经验借鉴和启示
第五章 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议
    5.1 进一步深化“大综合+小分类”的个税模式改革
    5.2 建立动态生计费用扣除标准
    5.3 合理优化税率结构
    5.4 实现以家庭为单位课税体现公平
    5.5 完善公积金扣除
    5.6 深入细化专项附加扣除
        5.6.1 子女教育
        5.6.2 继续教育
        5.6.3 大病医疗
        5.6.4 住房贷款利息
        5.6.5 住房租金
        5.6.6 赡养老人
    5.7 建立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文章创新点
        (二)文章的不足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税收征管体系的概念
        一、税收征管体系的含义
        二、税收征管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内容
        一、征管法律法规体系
        二、征管流程体系
        三、征管执行和保障体系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二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发展及征管体系现状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发展
        一、征管制度
        二、征管方式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现状
        一、征管法律
        二、征管系统
        三、征管申报
        四、征管计缴
第三章 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内部征管机制存在缺陷
        一、征管流程不完备
        二、征管规范不全面
        三、强制执行力薄弱
        四、奖惩设置不科学
    第二节 纳税申报与征管不相匹配
        一、纳税申报主体缺乏法律依据
        二、分类与综合自行申报有困难
        三、自然人纳税申报遵从度不高
        四、电子征管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第三节 外部征管协税力量不够
        一、个人所得税征管协助缺乏细化规范
        二、自然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系统缺失
        三、第三方税务代理业务亟待大力发展
        四、非税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不明确
    第四节 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征管辅助配套制度不完善
        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不健全
        三、个人所得税款计算较复杂
        四、自行申报制度推行效果差
        五、纳税申报软环境有待优化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优化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
        一、征管模式
        二、征管措施
    第二节 法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
        一、征管模式
        二、征管措施
    第三节 日本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
        一、征管模式
        二、征管措施
    第四节 国际经验借鉴和启示
第五章 优化和完善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架构
        一、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规范
        二、优化个人所得税集中纳税平台
        三、改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管理
        四、鼓励个人所得税代理服务发展
    第二节 规范个人所得税征管纳税申报
        一、加强自然人主体纳税地位
        二、推行双向和差异申报制度
        三、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
        四、加大纳税偷逃税处罚力度
    第三节 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二、加强税务系统内部涉税信息整合
        三、建立自然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系统
        四、推进纳税申报电子渠道多样化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及相关政策阐释
        2.1.1 个人所得税概念
        2.1.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概念和内容
        2.1.3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政策执行理论
        2.2.2 税收遵从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概况
        3.1.1 B区征收管理规模
        3.1.2 B区税收总收入及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
    3.2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及初步成效
        3.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工作机制
        3.2.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措施
        3.2.3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初步成效
    3.3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3.1 税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3.3.2 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
        3.3.3 税务部门监管方式单一
        3.3.4 纳税人遵从度较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4.1.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忽略了地区差异和通货膨胀
        4.1.2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细节存在争议
        4.1.3 其他社会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4.2 税务人员积极性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
        4.2.1 主观上税务人员主观能动性有待提升
        4.2.2 客观上人员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4.3 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4.3.1 操作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
        4.3.2 税务人员信息化水平落后
    4.4 对自然人监管缺乏经验支撑
        4.4.1 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够到位造成历史遗留问题
        4.4.2 对自然人费用扣除管理缺乏经验支撑
    4.5 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薄弱
        4.5.1 纳税遵从教育缺失
        4.5.2 宣传方式不合理
        4.5.3 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约手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推动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的对策
    5.1 促使决策部门完善费用扣除政策和相关社会配套制度
        5.1.1 建议调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5.1.2 建议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细节
        5.1.3 推动健全其他社会配套制度
    5.2 提升税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5.2.1 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
        5.2.2 注重人才培养和绩效考评
        5.2.3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5.3 提升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
        5.3.1 税务局端操作系统改进建议
        5.3.2 纳税人端操作系统改进建议
    5.4 探索建立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
        5.4.1 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
        5.4.2 信息采集模块
        5.4.3 信用管理模块
    5.5 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意识
        5.5.1 提高基层税务部门纳税服务水平
        5.5.2 强化涉税教育培训
        5.5.3 创新税收宣传工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2.1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概念
    2.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途径
        2.2.1 税基
        2.2.2 费用扣除
        2.2.3 税率结构
        2.2.4 课税模式
        2.2.5 征收方式和征收管理
    2.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2.3.1 收入分配理论
        2.3.2 税收公平理论
        2.3.3 最优所得税理论
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3.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
        3.1.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现状
    3.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3.2.1 总体层面收入分配差距
        3.2.2 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收入分配差距
        3.2.3 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3.3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3.3.1 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3.3.2 陕西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3.3.3 陕西省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3.3.4 陕西省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3.4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效应分析
        3.4.1 计算指标公式
        3.4.2 数据来源
        3.4.3 计算和扣除标准
        3.4.4 计算结果和分析
    3.5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微观效应分析
        3.5.1 收入结构
        3.5.2 个税缴纳情况
        3.5.3 专项附加扣除情况
4 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
    4.1 国家层面
        4.1.1 综合课税范围太小
        4.1.2 征税范围不够全面
        4.1.3 费用扣除不够灵活
        4.1.4 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
        4.1.5 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
    4.2 企业层面
        4.2.1 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4.2.2 个税筹划架构需要调整
    4.3 个人层面
        4.3.1 公民纳税遵从度低
        4.3.2 纳税申报难度增大
5 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国家层面建议
        5.2.1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5.2.2 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
        5.2.3 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
        5.2.4 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5.2.5 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5.2.6 健全对内外收入的监管制度
    5.3 企业层面建议
        5.3.1 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
        5.3.2 重新构建薪酬体系
    5.4 个人层面建议
        5.4.1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5.4.2 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间断—平衡理论发展及在政策变迁中的应用
        1.2.2 个人所得税政策及其变迁研究
        1.2.3 文献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
    2.1 间断—平衡框架的概念界定
        2.1.1 政策图景
        2.1.2 政策场域
        2.1.3 政策垄断
    2.2 理论分析
        2.2.1 “间断—平衡理论”的内涵
        2.2.2 间断—平衡理论模型的优势
    2.3 理论进阶
    2.4 间断—平衡分析框架的内容
    2.5 间断—平衡分析框架的应用与修正
第3章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与发展现状
    3.1 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特征
        3.1.1 个人所得税含义
        3.1.2 个人所得税特征
    3.2 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及影响因素
        3.2.1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
        3.2.2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
        3.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
        3.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GDP的比重
        3.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第4章 间断性平衡框架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政策变迁
    4.1 政策平衡期(1949-1979)
        4.1.1 政策垄断的建立
        4.1.2 挑战政策垄断的因素及正反馈作用显现
    4.2 政策间断期(1980-1987)
        4.2.1 政策图景变化
        4.2.2 正反馈作用强化,政策垄断崩溃
    4.3 政策平衡期(1988-1993)
    4.4 政策间断期(1994)
    4.5 政策平衡期(1995-2017)
        4.5.1 政策微调,渐进发展
        4.5.2 正反馈作用显现
    4.6 政策间断期(2018-至今)
    4.7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总结和规律解读
        4.7.1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总结
        4.7.2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规律解读
第5章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5.1 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不足
        5.1.1 公平合理性有所欠缺
        5.1.2 未充分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平衡效益
        5.1.3 各缴税门类的扣除标准缺乏弹性
        5.1.4 税收征管、监管能力不足
    5.2 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5.2.1 按条件改变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
        5.2.2 建立个人所得税的弹性制度
        5.2.3 改变个人所得税税收代扣代缴的模式
        5.2.4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第6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税负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三)概念、架构及方法
        1.核心概念的界定
        2.研究架构的设计
        3.研究方法的选择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限度
        1.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不足
一、我国个税改革的历程及意义
    (一)我国个税改革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1.“三税并存”阶段(1978年-1993年)
        2.“分类统一”阶段(1993年-2018年)
        3.“小综合+多扣除”阶段(2018年8月-至今)
    (二)我国新个税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1.新个税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
        2.新个税改革是我国向现代化税制改革的良好开端
        3.税制要素设定调整促进税负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二、我国个税税负不公平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个税税负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1.纳税单位范围界定模糊
        2.税基范围设置有限
        3.税率设计不够合理
        4.费用扣除指标设置缺乏灵活性
        5.征管方式较为粗放
    (二)税负不公平问题的主要原因
        1.法律层面
        2.税制要素方面
        3.配套措施方面
三、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国际比较
    (一)国际个税税制的类型及特点
    (二)国外典型国家个税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1.美国综合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2.英国综合与分类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3.俄罗斯综合所得税制及其税负公平性
    (三)国外典型国家税负公平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四、完善我国个税税制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建设方面
        1.制定税收基本法夯实个税法律基础
        2.细化个税法推进个税改革顺利实施
        3.完善税收征管法促进个税改革公平性
    (二)税制要素设计方面
        1.合理界定纳税单位范围
        2.拓宽税基范围、优化税率结构
        3.合理规范费用扣除申报制度
        4.改革完善个税征管方式
    (三)配套改革措施
        1.设立公民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2.实行纳税申报激励
        3.搭建协护税平台、健全税务稽查处罚机制
        4.积极推行税务代理
        5.完善税务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背景下纳税人满意度研究 ——以G市H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个人所得税基本特点
        2.1.2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及其优缺点
        2.1.3 公众满意度
    2.2 理论基础
        2.2.1 收入分配理论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2.2.3 公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市H区个人所得税满意度现状分析
    3.1 G市H区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现状
        3.1.1 G市H区个人所得税减免管理的情况
        3.1.2 G市H区个人所得税管理的特点
    3.2 G市H区纳税人满意度实证分析
        3.2.1 调研目的
        3.2.2 调研方法
        3.2.3 问卷设计
        3.2.4 调查的实施
        3.2.5 调查的评价
    3.3 G市H区个人所得税满意度现状调查分析
        3.3.1 G市H区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新政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3.3.2 G市H区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新政的态度
        3.3.3 G市H区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政策效应的看法
        3.3.4 G市H区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法的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市H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满意度差异的问题和原因
    4.1 G市H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满意度存在的问题
        4.1.1 个税申报便捷程度不高
        4.1.2 高收入人群税负变化不明显
        4.1.3 税收治理环境有待优化
    4.2 G市H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满意度差异原因分析
        4.2.1 个税项目设置和操作相对复杂
        4.2.2 纳税人税费负担和专项扣除存在差异
        4.2.3 信息共享系统尚不健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高新个人所得税纳税满意度的建议
    5.1 提高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和管理
        5.1.1 强化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配套建设
        5.1.2 建立健全纳税人服务体系,完善主动纠错机制建设
        5.1.3 优化纳税服务,提升办税质效
    5.2 完善个人所得税新政的征收模式
        5.2.1 合理设置费用扣除制度
        5.2.2 逐步向综合课税模式过渡
        5.2.3 改革理念由监管到服务转变
    5.3 健全个人所得税纳税信息体系
        5.3.1 提高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
        5.3.2 推行个人信用制度,提高纳税意识
        5.3.3 加强纳税跟踪管理,建立个人所得税监管长效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所得税”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二维公平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分析
    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基础
    2.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依据
        2.2.1 税收公平原则
        2.2.2 财政收入原则
        2.2.3 税收效率原则
    2.3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分类
3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发展历程
    3.3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
4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4.1.1 费用扣除标准未设立自动调整机制
        4.1.2 费用扣除标准未考虑地区差异因素
    4.2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4.2.1 费用扣除标准未充分考虑家庭因素
        4.2.2 费用扣除标准未充分考虑个人差别因素
5 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经验借鉴
    5.1 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概述
        5.1.1 美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5.1.2 英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5.1.3 日本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5.1.4 印度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5.2 启示与经验
        5.2.1 改善费用扣除方式
        5.2.2 完善专项扣除项目
6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政策建议
    6.1 实行费用扣除标准自动调整机制
    6.2 实行费用扣除标准区域差异化机制
    6.3 实行费用扣除标准家庭差异化机制
        6.3.1 实行家庭申报扣除机制
        6.3.2 调整家庭费用扣除标准
    6.4 实行费用扣除标准个人差异化机制
    6.5 政策实行的顾虑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1.2.2 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1.2.3 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
第2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科技创新
        2.1.3 税收政策
    2.2 基本理论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创新理论
        2.2.5 公共财政理论
    2.3 作用机理
        2.3.1 基本逻辑关系
        2.3.2 基本作用机理
第3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规范分析
    3.1 相关税收政策的情况分析
        3.1.1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1.2 增值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1.3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3.2 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分析
        3.2.1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基本情况
        3.2.2 科技创新研发人员基本情况
        3.2.3 科技创新研发产出基本情况
    3.3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
        3.3.2 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3.3.3 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3.3.4 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
第4章 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1 背景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背景分析
        4.1.2 理论推导
        4.1.3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4.2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2.2 实证分析
        4.2.3 稳健性检验
        4.2.4 小结
    4.3 增值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3.2 实证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4.3.4 小结
    4.4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4.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4.2 实证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设定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3.1 变量选取
        5.3.2 数据来源
    5.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5.4.1 实证分析
        5.4.2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融资约束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实证分析
    6.1 背景分析
    6.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3.1 变量选取
        6.3.2 数据来源
    6.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4.1 实证分析
        6.4.2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
        7.1.1 积极推动税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7.1.2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
        7.1.3 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普遍降低企业税负
        7.1.4 转变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定向减税促进研发创新
    7.2 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
        7.2.1 把握好阶段性特征,坚持差异化的税收政策
        7.2.2 坚持长期战略原则,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
        7.2.3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税收政策综合治理水平
    7.3 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
        7.3.1 推动多方协作,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
        7.3.2 积极降低税收优惠门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7.3.3 积极推进立法工作,着力完善跨部门保障机制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税人满意度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D]. 马鹏博.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 [2]现行课税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制优化研究[D]. 于红霞. 西藏大学, 2021
  • [3]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优化研究[D]. 高韬.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陈松梅. 燕山大学, 2020(06)
  • [5]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D]. 王雅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D]. 张宪. 山东大学, 2020(10)
  • [7]税负公平视角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D]. 刘永春.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背景下纳税人满意度研究 ——以G市H区为例[D]. 毕杰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二维公平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研究[D]. 孙小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D]. 吕从钢.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