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放电臭氧发生器特性分析

静音放电臭氧发生器特性分析

一、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梅培树[1](2020)在《高效臭氧发生器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臭氧广泛应用于环保、食品和医疗等领域。高效臭氧发生器的研究,也一直是该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臭氧的产生方法很多,其中,介质阻挡放电法由于具有臭氧产量大、高效稳定、条件易控制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臭氧产生技术。但是,目前对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规律不够明确,严重制约了高效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器的发展。本论文选用新型介质板材料和极板-介质连接材料,结合新型水冷板结构,设计了臭氧发生器;使用所设计臭氧发生器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电源电压、频率、气体流量、气体成分和含水量等关键因素对臭氧发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电源频率与电压的变化对臭氧浓度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电源电压的升高,臭氧浓度增加;电压频率的增加,臭氧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存在最佳频率值;电压增加对臭氧浓度增加产生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不同频率下则存在正、负效应竞争关系;(2)相同的电源电压、频率和气体流量条件下,采用纯氧、干空气和空气作为气源给臭氧发生器供气,臭氧发生浓度呈现氧气源>干空气源>空气源的规律,说明气源含氧量对臭氧发生浓度有较大影响;(3)在相同电源电压、频率,气源为空气的条件下,供气流量增加,臭氧浓度降低,而臭氧产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流量;气流产生的散热效应明显;(4)相同电源电压、频率、气体流量,气源是空气,气体含水量在0.6g/m3~5.5g/m3范围变化,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臭氧发生浓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存在臭氧浓度最高的含水量值。最高臭氧浓度对应气体含水量为:3.520g/m3~3.827g/m3。

刘树鑫[2](2020)在《阳离子红X-GRL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处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印染行业的改革创新,阳离子染料废水在印染工业废水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阳离子染料废水具有废水排量高、成分复杂、水质变化明显、可生化性差、色度巨高等特点,尤其色度这一污染指标位居染料界的首位,对此本文旨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本文将采用臭氧气体为气源,通过微纳米气泡曝气的方式对阳离子红X-GRL染料模拟的阳离子废水进行处理,比较了微纳米气浮与传统气浮的气泡性能,同时比较了不同气源与不同曝气方式对模拟的阳离子废水中色度、CODCr、UV254的去除率。根据本文臭氧微纳气浮工艺的特点,确定最佳反应时间和最佳染料初始浓度之后,分析初始p H值、臭氧进口浓度和微纳米气泡曝气量三个单因素条件下对臭氧-微纳米气泡曝气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影响。选择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最佳的因素水平组合,同时考察各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比重。在微纳米气泡与普通溶气气泡的比较实验中,微纳米气泡曝气在500 m L的量筒中平均停留时间要更长,微纳米气泡的臭氧传质系数和臭氧平均利用率是普通溶气气泡的1.7倍和1.4倍,同时采用四种不同曝气方式处理模拟废水,臭氧-微纳米气泡的色度、CODCr、UV254的去除效果最优。在臭氧-微纳米气泡体系的单因素影响实验中,阳离子废水中的初始p H值越高,三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越好,最佳p H值为11,但综合考虑最合适p H值为9;通过改变臭氧进口浓度发现,通过控制气源臭氧浓度使其升高,废水中的各污染物去除率也都增强,最优臭氧浓度为10.3 mg/L;在考察曝气量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效果影响中,实验结果发现曝气量过高过低均对阳离子废水的去除产生弊端,则最佳微纳米气泡曝气量为2.5 L/min。分别以阳离子废水初始值pH,臭氧进口浓度,微纳米气泡曝气量这三个单因素,取各因素中的三个水平设计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经过系统的计算,根据最终的极差R值得出最优的正交组合,得出三个单因素中臭氧进口浓度对阳离子红X-GRL染料废水中的脱色影响最大,对阳离子废水处理效果最佳的组合为:废水初始p H值为9、臭氧进口浓度10.3 mg/L、微纳米气泡曝气量2.7 L/min。

李猛[3](2019)在《混合放电结合纳米催化剂涂层高效合成臭氧及其机理分析》文中认为臭氧因其具有强氧化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中小型臭氧发生器可灵活用于污染治理,如何在低能耗下得到高浓度臭氧是其面临的关键挑战。因此,研发操作简便、具有高臭氧合成效率的板式中小型臭氧发生器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超薄介质板和窄放电气隙,构建新型的板式混合放电反应器,显着提高了合成臭氧的浓度和产率;并通过混合放电与纳米催化剂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对混合放电合成臭氧的有效调控。进一步地,基于光电学诊断技术和物化表征手段对臭氧放电合成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具有高介电常数的超薄介质板,构建窄放电气隙板式双重沿面放电反应器,系统考察了介质板、放电气隙、电极材质等关键因素对臭氧合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介质厚度和放电气隙分别为0.25 mm和1 mm时,采用钛电极与ZrO2介质板构建的放电反应器臭氧合成性能最优。光电学诊断结果表明,反应器结构参数同等离子体参数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增大介电常数、减小介质厚度和放电气隙有利于获得高电子激发温度、电子密度和振动温度以及低转动温度。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最优的双重沿面放电反应器在高效合成臭氧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采用超薄ZrO2介质板(0.25 mm)、窄放电气隙(1 mm)和钛电极,将体相和沿面放电耦合在同一放电气隙内,构建了新型的板式混合放电反应器。较体相与沿面放电,混合放电能够得到更高的电子激发温度、电子密度,以及较低的转动温度,从而在高臭氧浓度下获得了高臭氧产率。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为1~5 W时,混合放电于纯氧下的臭氧浓度和产率分别为14.7~41.1 g/Nm3和255.2~85.0 g/kWh,分别是体相放电的2.3倍和1.9倍、沿面放电的2.1倍和1.4倍,同时也显着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放电形式的臭氧合成。混合放电反应器长期运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将纳米催化剂涂层与混合放电相结合,在纯氧中系统考察了纳米催化剂对放电特性、臭氧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臭氧合成对纳米催化剂性质有较强依赖性。Ti02涂层结合混合放电可得到最高臭氧浓度(19.3~58.2 g/Nm3)和产率(320.0~121.8 g/kWh),较之单纯混合放电,分别提高了大约41%和38%;而MnOx涂层却使臭氧浓度与产率显着下降。综合臭氧合成性能、催化剂表征及放电特性诊断结果表明,单一价态纳米催化剂因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较少的氧空位(如TiO2、SiO2、ZnO、ZrO2等),可显着增强表面反应,进而促进臭氧合成反应进行;而多价态纳米催化剂(如MnOx、Co3O4、Fe2O3、CeO2等)因表面富含大量氧空位及氧化还原电对,使臭氧在其表面以分解反应为主导,这导致臭氧合成性能的下降。通过选择合适的纳米催化剂涂层能对混合放电合成臭氧进行有效调控。(4)由整合有纳米催化剂涂层的混合放电反应器模块组装小型臭氧发生器,并用于纯氧合成臭氧。该小型臭氧发生器在放电功率为250 W时的臭氧浓度、产率和产量分别高达61.0 g/Nm3、131.6 g/kWh和20.0 g/h,且表现出了优异的长时间运行稳定性,为其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袁定琨[4](2019)在《介质阻挡放电活性分子臭氧发生的基础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大,对污染物脱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非常重视生态环保问题,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严格限制了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燃煤电站锅炉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关规定对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标准,包括颗粒物,SO2、NOx、HCl等无机物,汞及其化合物等重金属,苯、甲苯、二甲苯、酚类、甲醛、乙醛、甲醇、烃等有机物。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现有脱硝方式存在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的缺点,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是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活性分子臭氧氧化的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方便改造,反应迅速,污染物脱除效果高等特点,已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工业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本文就活性分子臭氧脱硝工艺中臭氧能耗过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对介质阻挡放电发生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N(2P),O(1S)与各氮气激发态(单态:N2(a1П)与N2(W1Δ);三重态:N2(B3П)、N2(C3П)、N2(W3Δ)、N2(B′3Σ)与N2(E3Σ)),重新建立650余反应的空气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臭氧发生的重要前驱物O(3P)的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空气源中,O2(b)的寿命缩短,相较于氧气源,臭氧浓度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延长;单通道动力学模型建立为全局臭氧发生模拟、臭氧浓度及臭氧产率的预测奠定了基础。对脉冲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基于不同的脉冲激励状态,研究了四种电源极性(正脉冲、负脉冲、正负脉冲、负正脉冲)下,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变化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极性脉冲放电击穿电压阀值低,氧气源中单极性臭氧产率高于双极性臭氧产率;空气源中,脉冲空气源臭氧产率:正脉冲>正负脉冲>负正脉冲>负脉冲。空气源微空心介质阻挡放电由于其高于普通VDBD(Volum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体介质阻挡放电)的电子密度,在低SIE(Specific input energy,能量密度)的范围内(SIE<10 J/L)时,臭氧产率可达90 g/kWh以上。针对不同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的臭氧发生,主要研究了气体绝对压力(0.1MPa-0.2 MPa)对具有窄间隙的多通道并联VDBD反应器中大规模臭氧合成的影响。放电特性表明等离子体处于非平衡模式,臭氧浓度随着SIE在低功率密度区域增加而线性升高,而在高SIE区域,臭氧浓度随着SIE升高而缓慢增加,这是由于热效应促进了臭氧分解并减少了臭氧的形成。同时,由于NO和NO2的存在,臭氧与之发生氧化反应被消耗进而使臭氧浓度大幅降低。空气放电中的臭氧浓度随着SIE升高下降速度更快;在氧气源中,气体压力的增加将导致高SIE区域的臭氧产量增加。至于空气源,在高SIE区域臭氧发生效率的最佳工作气体压力为0.14 MPa;实验中检测到的典型氮氧化物包括NO2和N2O,其浓度均随着气压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的能量密度的输入条件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效率的最佳氮气添加范围在0.3%-2%之间;对应不同浓度的氮气添加,峰值电流随着应用电压而线性增大,功率随着电压峰值的增长也呈现出近乎线性增长的趋势;基于运行成本的经济性分析,若要使用空气源代替氧气源放电产生臭氧,空气源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率需达到105 g/kWh以上。

王全园[5](2019)在《介质表面粗糙度对DBD放电特性和臭氧发生影响及多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臭氧因具有强氧化性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强氧化剂、杀菌消毒剂、催化剂、脱色剂和除臭剂被广泛应用各个领域。目前工业上生产臭氧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方法是由Siemens在1857年提出的介质阻挡放电法(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过程中放电特性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电流波形中的电流突增现象,即电流瞬间增大现象,并未进行展开研究,电流突增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也尚未发现有相关报道。同时介质表面形貌结构特征对于DBD放电特性及臭氧生成特性的研究还相对少见,以及其对电流突增特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从研究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角度,采用平板型DBD臭氧发生装置,通过改变介质表面粗糙度、峰值电压、放电频率、气体流量等参数来研究DBD臭氧发生的电流特性中的电流突增现象、等效电容、放电功率等放电特性及对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的影响。同时结合响应曲面法分析了介质表面粗糙度、峰值电压、放电频率、气体流量四个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并确定臭氧浓度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本实验范围内,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放电过程中,电流波形正半周期内电流突增现象(电流瞬间增大)的产生是由于电荷积累在介质表面形成的局部强放电导致的,介质表面粗糙度的增大会加剧对电流突增的影响。单位周期内电流突增数目随介质表面粗糙度、放电峰值电压、放电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峰值电压的影响最为明显,气体流量变化则不产生影响。放电起始电压随介质板表面粗糙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介质表面粗糙度Ra为0.2μm、0.8μm、1.6μm、2.4μm、3.2μm时,放电起始电压分别为4.3 kV、4.5 kV、4.6 kV、5.0 kV、5.1 kV。(2)不同条件下Q-V Lissajous图呈现为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图形面积随介质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峰值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与放电频率和气体流量的变化无关。介质层等效电容随介质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峰值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放电功率与峰值电压和放电频率的增大几乎呈线性关系,与气体流量的变化无关。较小的峰值电压下,放电功率随粗糙度的减小而增大。(3)介质表面粗糙度从0.2μm变化到3.2μm时,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随介质表面粗糙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峰值电压从5.5 kV增大到8 kV时,臭氧浓度和臭氧产率随峰值电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放电频率从5 kHz上升到7.5kHz时,臭氧浓度随放电频率的增大小幅增大后减小,臭氧产率则持续减小;气体流量从1 L/min变化到3 L/min时,臭氧浓度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臭氧产率则先增大后减小。(4)响应曲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臭氧浓度的影响是极显着的,根据各因素的F值,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气体流量C>放电电压D>表面粗糙度A>放电频率B。同时介质表面粗糙度和峰值电压交互作用、峰值电压和放电频率交互作用、以及峰值电压与气体流量交互作用对臭氧浓度的交互作用也较为显着。本文得出实验区域最佳的实验因素值为表面粗糙度3.2μm,放电频率5.9 kHz,气体流量1 L/min,峰值电压7.2 kV,在此条件下臭氧浓度为91.0(+0.5)g/m3,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回归模型的准确、可靠性。

吴佳凡[6](2019)在《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臭氧是工业可用的最强氧化剂,对木素有很好的降解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气态漂白剂,又可以用于原料的预处理。臭氧清洁环保,自身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臭氧用于制浆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臭氧发生装置的限制,生成臭氧的压力低于0.1MPa,使用时需要压缩,压缩过程中会造成臭氧的分解,限制了臭氧的工业化发展。本论文在放电法产生臭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设计并开发出了一种适合制浆用(气压0.4MPa0.6 MPa,臭氧浓度大于70 g/m3)的高气压型臭氧发生装置,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了探究。本文对高气压条件下放电法生成臭氧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气压影响臭氧生成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放电空间中的折合场强(E/N)。分析了高气压条件下传统无声放电和沿面放电两种形式产生臭氧的情况,发现沿面放电的性能优于无声放电,初步确定了以沿面放电形式为基础来开发高气压型臭氧发生装置。通过探讨沿面放电的工作机制,发现电压、频率、气压、介质层的性质以及高压电极的结构形式等都对沿面放电的强度有重要影响。本文设计了以沿面放电为基础的管式单空间双接地极的臭氧发生管。主要对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探讨了气压以及当气压在0.4 MPa、0.5 MPa和0.6MPa时,电压、高压电极的材料和线径、介质层的厚度以及进气流量对放电产生臭氧的影响。在试验范围内,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减小,气压对放电功率的影响较小;2)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以及放电功率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3)逸出功越小的金属材料,越有利于臭氧的生成;4)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随着高压电极线径的增大而减小,线径对放电功率的影响不大;5)介质层厚度增大时,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放电功率总体随着介质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6)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大,臭氧浓度逐渐减小,臭氧产量和产率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越来越缓。在前文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其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并与某企业实际运行的臭氧压缩系统作对比,发现其总体性能优于后者。

冯卫强[7](2017)在《脉冲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及其在烟气治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我国工业锅炉污染物控制目前面临着多种污染物必须同时脱除的严峻形势,针对我国工业锅炉烟气排放特点和污染物多采用单独治理、净化设备占地、投资与运行费用不断增加的现状,开发高效、低能耗的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已迫在眉睫。采用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协同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工艺是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而开发大容量、可靠、高性价比的臭氧设备是该工艺路线的关键。搭建了臭氧发生器实验系统,包括电源、气源干燥净化装置、臭氧发生器、冷却装置、臭氧检测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系统研究了空气源和氧气源下臭氧发生情况,与传统的交流电源相比,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供电时发生器的介质电容更低,所需最小放电电压更小,尾气中副产物二氧化氮量更低。在同样的能量密度下,采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得到的臭氧浓度和能量效率均高于交流电源。通过脉冲电源与臭氧发生器的耦合实验研究,发现单根放电管电容为9.2 nF,当谐振电容为10μF,谐振电感为99 μH时,能得到较平稳的电压电流波形。对单根放电管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空气源时,流量越大臭氧浓度和臭氧能效越高,这是因为采用空气源时,大流量的空气可以带走反应器内热量,有利于反应器内散热,最佳流量选择为40 L/min。而采用氧气源时,则是流量较小时臭氧发生效果更好,最佳流量选择为5 L/min。实验表明,电压、电流、频率、流量发生变化时,臭氧浓度和能效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归根结底体现在能量密度的变化上,为了稳定高效的发生臭氧,采用空气源时,能量密度选择300-700 J/L,采用氧气源时,能量密度选择2000-7000 J/L。在空气源条件下,当电压为5kV,频率为3000Hz,流量为40L/min,臭氧浓度为15.5mg/L,能量效率为82g/kWh;在氧气源条件下,当电压为5 kV,频率为2000 Hz,流量为5L/min,臭氧浓度可达144.7mg/L,能量效率为133.9g/kWh。在轻华热电35 t/h示范工程中,采用100根放电管,当能量密度增大时,臭氧浓度的变化会分为三个阶段,能量密度小于3 kJ/L时,臭氧浓度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快速增长,当能量密度在3 kJ/L和6kJ/L之间时,臭氧浓度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缓慢增长,当能量密度6kJ/L时,臭氧浓度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不再增长甚至下降,实际应用时,应该尽可能的使能量密度处于第一阶段,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能量。在同样的能量密度下,流量越大,臭氧产量越高,流量为40m3/h时,臭氧产量为4.9kg/h,臭氧发生能耗为7.1kWh/kgO3,该设备解决了湿法联合脱除工艺中氧化剂成本过高这一关键难题,使得湿法联合脱硫脱硝脱汞工艺的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钟东伟[8](2015)在《实验室自制臭氧发生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高效臭氧发生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厂家的认可,人们越来越关注臭氧技术的生成,在臭氧发生器的应用研究上不断的深入,尤其是在工业上应用的臭氧发生器,工业上用臭氧发生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随着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理论研究的开展,臭氧发生器在放电装置的结构性能及其优化设计等方面起得了重要进展。结合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云南褐煤高效转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开发示范-煤气水资源化回收利用与处理关键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2012ZB005)项目研究,针对有机废水的难降解性质,研究高浓度臭氧的产生以及高浓度臭氧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优化臭氧发生器的装置结构、影响因素以及臭氧对有机废水脱除的基本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目前,针对臭氧发生器的研究很多,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技术研发手段水平不断进步,主要研究有介质阻挡放电机理、发生管材料与结构、电源系统、气源系统、冷却系统,在各个领域中臭氧的全方位使用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本文讨论研究了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管式臭氧发生器中不同放电管结构的性能,通过优化设计出臭氧发生管,与一般放电管进行比较分析放电管结构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研究臭氧发生管的结构性能,并提出设计配套的臭氧发生器的方案,开始从电源系统的调试到介电体的尺寸大小的确定、臭氧发生管的优化、冷却方式等完成对臭氧发生器的装配、调试并对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其对自配模拟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研究。通过对臭氧发生管的优化,在不改变臭氧发生器其他部件的前提下,对臭氧发生管进行改造,管结构电介质为石英玻璃,内外电极为不锈钢电极,采用内电极双介质即在内电极的两端各有一层电介质且外电极放电表面嵌有排放均匀的金属小圆锥的形式进行电晕放电,金属小圆锥底面半径0.1cm,高0.1cm,放电间隙设计为0.5mm,介质的厚度设计为1.2mm,结果表明:臭氧浓度随着氧气进气流量的增大而大幅度升高,在氧气流量为1000mL/min的时候臭氧浓度为7.06mg/L,与采用一般臭氧发生管的臭氧浓度(氧气流量1000mL/min,臭氧浓度4.5m/L)相比,增大了 56.89%。臭氧处理有机废水时,受pH值影响较大,GC-MS对废水进行中间产物分析,我们初步判断苯酚经过臭氧氧化,生产对苯醌,对苯醌开环形成4-环戊烯-1,3-二酮,最终产物为二丙酮醇;而另外两种有机物吡啶和噻吩的GC-MS产物分析,其结果成分多样复杂没有规律,无法判定其中的降解规律。

杨春[9](2011)在《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文中提出臭氧具有强氧化等优良特性,近百年前就成功应用于水处理与医药行业中,且其新的应用场合不断被发现。但目前商用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率小于111/(kW·h)(氧气源),远低于理论值1226/(kW·h).从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原理来看,臭氧产生所需能耗的90%以上转化为热量,这部分热量如未及时排除还将分解已产生的臭氧。因此,为使臭氧产生更有效地进行,有必要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温度场进行分析,以揭示臭氧发生单元的温度分布规律和寻求降低气体间隙温度的有效方法;同时,为揭示臭氧产生的反应机理,还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具体如下:(1)利用ANSYS建立了圆管型和平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单元传热模型,并对它们的温度分布规律及气体间隙温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体系中,各部分沿周向的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但是沿气源流动方向和径向温度分布都呈现一定的梯度;冷却水进水温度的降低、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增大、电源功率的降低和有效放电长度的增长都有利于气体间隙平均温度的降低;在平板型臭氧发生单元体系中,除气体间隙和高压电极外,沿x轴方向(即垂直于气源流动方向)的温度分布都比较均匀,但是沿气源流动方向的温度都呈现一定的梯度;使冷却水和电介质层位于气体间隙的同侧、采用单电介质层和较宽的气体间隙结构都有利于气体间隙平均温度的降低。(2)收集整理了详细的臭氧产生基元反应及动力学参数,然后采用CHEMKIN软件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气体压力的增大、环境温度的降低和气体流量的减小都有利于高浓度臭氧的产生;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敏感性分析和ROP(Rate of Production)分析,得到了臭氧产生过程中的主要基元反应和主要组分,以及主要组分O、O*和O2*的主要影响反应;对臭氧产生过程进行瞬态分析得出,在非稳态粒子中,氧原子O的生存期最长,带电粒子O-、O+、O2+的生存期都很短,其中O+、O2+的生存期约为10-8s左右,O-的生存期约为10-6s,O2*生存期约为10-6s-10-5s。

胡大芬[10](2011)在《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的发展,由于大量工业燃料的燃烧等原因,大气环境质量已日趋恶化,控制燃煤所释放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占有量以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大气污染控制任务。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硫脱氮已被验证是可行的。为提高臭氧的产量,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研究了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放电气隙高度和电介质层厚度等对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同时为提高臭氧的产量和研究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放电机理,本文利用ALGOR软件对其放电气隙的电场进行了模拟研究。脉冲平板型和圆管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结果表明,放电气隙中的电场强度随电源峰值电压、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放电气隙高度和电介质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放电室长度和放电室内的温度对放电气隙中电场强度的大小无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其电场强度是不完全均匀分布的,在气隙中心附近绝大部分区域内是均匀分布的,但在放电气隙的两端电场强度逐渐递减。而在圆管型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的电场强度是不均匀分布的,其由内到外逐渐递减。在对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中,由于硬件的原因,本文对模拟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变,结果表明,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接幅值电压为4KV的高压输出端,内电极接幅值电压为-10KV的高压输出端为臭氧发生器的最佳电源连接方式;并且在两放电气隙中不存在电场的耦合叠加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的电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可以节省大量的研究时间和成本,可以为臭氧发生器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臭氧发生器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臭氧的物理性质
    1.2 臭氧的化学性质
    1.3 臭氧的应用
    1.4 臭氧的产生方法
    1.5 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技术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2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2.1 介质阻挡放电的原理
    2.2 实验系统设计
    2.3 实验装置各部分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臭氧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3.1 电源电压及频率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2 气源成分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3 气体流量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4 气体流量对臭氧产量的影响
    3.5 气源含水量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6 臭氧发生器的热损初步估算
    3.7 本章小结
4 论文总结
    4.1 论文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阳离子红X-GRL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1.1.1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来源
        1.1.2 阳离子废水的分类
        1.1.3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特点与危害
        1.1.4 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 臭氧氧化技术
        1.2.1 臭氧的发展过程
        1.2.2 臭氧的性质
        1.2.3 臭氧的氧化机理
        1.2.4 臭氧的产生方式
        1.2.5 臭氧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1.3 微纳米气泡技术
        1.3.1 微纳米气泡的特性
        1.3.2 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方式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装置
        2.2.1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2.2.2 反应装置
    2.3 测定方法
        2.3.1 液态臭氧浓度的测定
        2.3.2 气态臭氧的测定
        2.3.3 色度的测定
        2.3.4 COD_(Cr)的测定
        2.3.5 UV_(254)的测定
        2.3.6 染料浓度的测定
        2.3.7 pH值的测定
3 微纳米气泡与普通气泡的对比实验研究
    3.1 空气-微纳米气泡与空气-普通溶气气泡的气泡性能比较
        3.1.1 水中停留时间比较
        3.1.2 溶解氧反应效率比较
    3.2 臭氧-微纳米气泡与臭氧-普通溶气气泡的气泡性能比较
        3.2.1 臭氧传质效率比较
        3.2.2 臭氧利用率比较
    3.3 四种气泡曝气对阳离子红X-GRL的处理效果
        3.3.1 色度去除效果
        3.3.2 COD_(Cr)去除效果
        3.3.3 UV_(254)去除效果
    3.4 本章总结
4 臭氧微纳气浮处理阳离子红X-GRL废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确定最佳反应时间
        4.1.1 色度去除效果
        4.1.2 COD_(Cr)去除效果
        4.1.3 UV_(254)去除效果
    4.2 确定最佳染料初始浓度
        4.2.1 色度去除效果
        4.2.2 COD_(Cr)去除效果
        4.2.3 UV_(254)去除效果
    4.3 不同pH值的处理效果
        4.3.1 色度去除效果
        4.3.2 COD_(Cr)去除效果
        4.3.3 UV_(254)去除效果
    4.4 不同臭氧投加量的处理效果
        4.4.1 色度去除效果
        4.4.2 COD_(Cr)去除效果
        4.4.3 UV_(254)去除效果
    4.5 不同微纳米气泡曝气量的处理效果
        4.5.1 色度去除效果
        4.5.2 COD_(Cr)去除效果
        4.5.3 UV_(254)去除效果
    4.6 本章总结
5 阳离子红X-GRL废水的优化处理效果研究
    5.1 正交实验
    5.2 最佳组合下的去除效果
    5.3 本章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混合放电结合纳米催化剂涂层高效合成臭氧及其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臭氧简介
        1.1.1 臭氧的基本性质
        1.1.2 臭氧的应用
        1.1.3 臭氧的人工合成方法
    1.2 介质阻挡放电合成臭氧
        1.2.1 介质阻挡放电机理与合成臭氧特点
        1.2.2 等离子体合成臭氧反应
        1.2.3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反应器分类
    1.3 板式反应器的特性和其合成臭氧现状
        1.3.1 板式反应器的特性
        1.3.2 增强臭氧合成方法
        1.3.3 板式混合放电反应器合成臭氧研究现状
        1.3.4 催化剂结合板式放电反应器合成臭氧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系统
    2.2 臭氧反应器的构建
        2.2.1 板式双重沿面放电臭氧反应器的构建
        2.2.2 板式体相-沿面混合放电臭氧反应器的构建
        2.2.3 混合放电结合纳米催化剂涂层臭氧反应器的构建
    2.3 催化剂涂层的制备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2.4.2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2.4.3 氧程序升温脱附分析
        2.4.4 表面形貌分析
        2.4.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2.4.6 光致荧光发光分析
    2.5 电学诊断
    2.6 光谱诊断
        2.6.1 分子转动和振动温度测量
        2.6.2 电子激发温度测量
        2.6.3 电子密度测量
    2.7 臭氧合成评价
3 板式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及参数优化
    3.1 板式双重沿面放电特性
    3.2 双重沿面放电反应器的优化
        3.2.1 气流模式对臭氧合成的影响
        3.2.2 电介质对臭氧合成的影响
        3.2.3 放电气隙对臭氧合成的影响
        3.2.4 电极材质对臭氧合成的影响
    3.3 双重沿面放电的光谱诊断
        3.3.1 光谱诊断过程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3.3.2 双重沿面放电光谱学特性
        3.3.3 等离子体参数测定
    3.4 最优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性能评价
    3.5 小结
4 板式体相-沿面混合放电合成臭氧研究
    4.1 体相-沿面混合放电特性
    4.2 体相-沿面混合放电合成臭氧性能
    4.3 混合放电合成臭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测试
    4.4 小结
5 混合放电结合纳米催化剂涂层合成臭氧研究
    5.1 纳米催化剂涂层对臭氧合成的影响
    5.2 纳米催化剂涂层对混合放电特性的影响
        5.2.1 对电学特性的影响
        5.2.2 对光学特性的影响
    5.3 纳米催化剂涂层的物化特性
        5.3.1 XRD图谱
        5.3.2 表面化学态分析
        5.3.3 O_2-TPD分析
        5.3.4 表面形貌
        5.3.5 光学性质
    5.4 纳米催化剂涂层对混合放电合成臭氧的影响机制
    5.5 多模块集成小型臭氧发生器的性能测试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介质阻挡放电活性分子臭氧发生的基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臭氧介绍
        1.2.1 臭氧性质
        1.2.2 臭氧应用
        1.2.3 臭氧发生技术
    1.3 大气压辉光放电臭氧发生
    1.4 电晕放电臭氧发生
    1.5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
        1.5.1 电源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1.5.2 电极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1.5.3 介质层材料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1.5.4 催化剂添加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1.5.5 超声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1.5.6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模拟研究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
    2.1 实验结构图
    2.2 电源
    2.3 测量仪器
    2.4 烟气分析仪
    2.5 冷却系统
    2.6 实验参数
第3章 介质阻挡放电发生过程
    3.1 介质阻挡放电
        3.1.1 介质阻挡放电的形式
        3.1.2 介质阻挡放电的击穿
        3.1.3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
    3.2 微放电与臭氧发生
        3.2.1 臭氧发生过程
        3.2.2 动力学模型
        3.2.3 臭氧发生反应机理
    3.3 微放电通道的氧气源臭氧发生
    3.4 微放电通道的空气源臭氧发生
    3.5 微放电通道模型建立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实验
    4.1脉冲DBD实验
        4.1.1 氧气源脉冲DBD活性分子发生
        4.1.2 空气源脉冲DBD活性分子发生
    4.2 微空心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压变化对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装置
    5.3 实验结果
        5.3.1 气压变化对放电波形的影响
        5.3.2 氧气源臭氧发生
        5.3.3 空气源臭氧发生
        5.3.4 空气源中氮氧化物浓度变化
        5.3.5 前人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效果的原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量N2添加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6.1 概述
    6.2 实验装置
    6.3 小量N_2 的影响。
    6.4 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介质表面粗糙度对DBD放电特性和臭氧发生影响及多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臭氧及其应用
    1.2 臭氧产生方法
        1.2.1 大气压辉光放电
        1.2.2 电晕放电
        1.2.3 介质阻挡放电
        1.2.4 脉冲放电
    1.3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及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介绍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2.2 实验仪器
    2.3 介质板材料
        2.3.1 绝缘介质材料及加工处理
        2.3.2 绝缘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表征方法
    2.4 实验方案及步骤
        2.4.1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实验方案
        2.4.2 响应曲面优化试验
第3章 不同介质表面粗糙度下放电特性及臭氧生成特性
    3.1 电流突增现象
        3.1.1 介质表面粗糙度对电流突增的影响
        3.1.2 峰值电压对电流突增的影响
        3.1.3 放电频率对电流突增的影响
        3.1.4 气体流量对电流突增的影响
    3.2 介质表面粗糙度对放电起始电压的影响
    3.3 Q-V Lissajous图
    3.4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容
    3.5 放电功率
        3.5.1 介质表面粗糙度对放电功率的影响
        3.5.2 峰值电压对放电功率的影响
        3.5.3 放电频率对放电功率的影响
    3.6 臭氧浓度及产率
        3.6.1 介质表面糙度对臭氧浓度及产率的影响
        3.6.2 峰值电压对臭氧浓度及产率的影响
        3.6.3 放电频率对臭氧浓度及产率的影响
        3.6.4 气体流量对臭氧浓度及产率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质表面粗糙度多参数臭氧合成的响应曲面优化
    4.1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4.2 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与方差分析
    4.3 响应曲面交互作用分析与优化
    4.4 验证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的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臭氧简介
    1.2 臭氧在制浆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臭氧在制浆漂白中的研究现状
        1.2.2 臭氧在原料预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1.2.3 臭氧在制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臭氧生成技术概述
        1.3.1 放电形式
        1.3.2 电极结构形式
        1.3.3 臭氧发生系统
        1.3.4 高气压臭氧发生器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臭氧生成机理和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结构探究
    2.1 高气压臭氧生成的机理分析
        2.1.1 影响高能电子产生的主要因素
        2.1.2 氧原子的产生方式
        2.1.3 臭氧的合成与分解
    2.2 高气压下传统无声放电与沿面放电的性能比较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步骤
        2.2.3 实验参数的测量
        2.2.4 结果与讨论
    2.3 沿面放电工作机制的探讨
        2.3.1 沿面放电的等效电路
        2.3.2 沿面放电的过程
    2.4 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设计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气压臭氧发生管的设计
    3.1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选择
    3.2 臭氧发生管介质层
        3.2.1 介质层的选用
        3.2.2 介质层等效电容的计算
        3.2.3 不同介质层放电起晕电压的计算
    3.3 臭氧发生管的高压电极
    3.4 臭氧发生管作为压力容器的设计
        3.4.1 臭氧发生管的壁厚
        3.4.2 导线出口密封性的设计
    3.5 臭氧发生管沿面击穿长度
    3.6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概述
        3.6.1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尺寸和工作条件
        3.6.2 臭氧发生管的基本结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制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探索
    4.1 试验系统的搭建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制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4.2.2 气压的影响
        4.2.3 电压的影响
        4.2.4 不同高压电极材料的影响
        4.2.5 不同高压电极线径的影响
        4.2.6 不同介质层厚度的影响
        4.2.7 不同进气流量的影响
    4.3 产业化应用的初步探索
        4.3.1 产业化应用的探索依据
        4.3.2 产业化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设计
        4.3.3 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其他设备的设计
        4.3.4 与某企业应用的臭氧压缩系统对比
    4.4 本章小结
总结
    1 结论
    2 本文的创新之处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脉冲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及其在烟气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臭氧的性质及其应用
        1.1.1 臭氧的主要制取方法介绍
    1.2 放电反应器
        1.2.1 放电电极和绝缘介质材料
        1.2.2 放电电极的几何结构和组合形式
        1.2.3 放电间隙和介质层厚度
    1.3 电源
        1.3.1 工频升压电源
        1.3.2 串联负载谐振电源
        1.3.3 并联负载谐振电源
        1.3.4 脉冲电源
        1.3.5 电源及控制系统的发展
    1.4 气源
    1.5 冷却系统
    1.6 大功率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系统
    1.7 臭氧生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1.8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
    2.1 介质阻挡放电生成方法与生成机理
    2.2 微放电的过程
        2.2.1 介质阻挡放电的形成
        2.2.2 微放电的形成与熄灭
    2.3 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参量
    2.4 产生臭氧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
    2.5 介质阻挡放电参数测量
    2.6 DBD反应器的放电功率
    2.7 不同条件下的放电参数
        2.7.1 放电气隙的影响
        2.7.2 介质厚度的影响
        2.7.3 介质位置的影响
        2.7.4 不同种类介质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极性脉冲电源
    3.1 负载谐振式逆变电路分析
    3.2 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输出功率控制方法综述
        3.2.1 直流调功
        3.2.2 交流调功
    3.3 双极性脉冲电源系统
        3.3.1 放电特性
        3.3.2 功率和能量密度
    3.4 放电波形
        3.4.1 工频交流电源波形
        3.4.2 双极性脉冲电源波形
        3.4.3 原副边电压电流波形
        3.4.4 充电电容电压波形
        3.4.5 原边谐振电容波形
        3.4.6 多波波形
        3.4.7 采样波形
        3.4.8 原边电感对放电波形的影响
        3.4.9 原边电容对放电波形的影响
        3.4.10 频率对放电波形的影响
    3.5 波形的畸变
        3.5.1 谐振电容改变导致的畸变
        3.5.2 原边电压改变导致的畸变
        3.5.3 周期变化导致的畸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臭氧发生系统
    4.1 反应器
        4.1.1 单管反应器
        4.1.2 多管反应器
    4.2 表面能量密度
    4.3 双极性脉冲电源与工频交流电源的比较
        4.3.1 放电参数的比较
        4.3.2 臭氧浓度和能效的比较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3.4 二氧化氮分析
    4.4 不同气源的比较
        4.4.1 自制空气源与瓶装普通空气源的比较
        4.4.2 自制空气源、瓶装高纯空气源和瓶装氧气源的比较
        4.4.3 液氧与瓶装氧气的比较
    4.5 温度对臭氧发生的影响
    4.6 间隙宽度的影响
    4.7 停留时间的影响
    4.8 空气源条件下的臭氧发生
        4.8.1 流量的影响
        4.8.2 频率的影响
        4.8.3 电压的影响
        4.8.4 臭氧产量
        4.8.5 能量密度
    4.9 液氧源的臭氧发生
        4.9.1 流量的影响
        4.9.2 电压的影响
        4.9.3 能量密度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脱汞示范工程
    5.1 湿法联合脱硫脱硝脱汞工艺集成研究与示范工程
    5.2 实验室放大研究
    5.3 示范工程臭氧发生器实验研究
        5.3.1 测试方法
        5.3.2 电压电流波形
        5.3.3 流量的影响
        5.3.4 电压的影响
        5.3.5 频率的影响
        5.3.6 能量密度的影响
        5.3.7 臭氧产量
    5.4 氧化工艺优化和关键设备的开发
        5.4.1 O_3对NO与SO_2的氧化行为研究及氧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5.4.2 O_3氧化Hg~0的研究
    5.5 示范工程2000h连续运行调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实验室自制臭氧发生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臭氧简介
    2.2 臭氧的毒理性
        2.2.1 气液相中的臭氧
        2.2.2 臭氧的副产物
    2.3 臭氧的主要产生方法及原理
        2.3.1 光化学法-紫外线臭氧发生器
        2.3.2 电化学法-电解纯水臭氧发生器
        2.3.3 电晕放电法-臭氧发生器
    2.4 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4.1 消毒杀菌
        2.4.2 脱色
        2.4.3 除臭
        2.4.4 无机物的臭氧氧化
        2.4.5 有机物的臭氧氧化
        2.4.6 颗粒去除过程
        2.4.7 臭氧处理废水的副产物
    2.5 国内外臭氧发生器的发展动态
    2.6 臭氧作为氧化消毒剂的发展趋势
    2.7 小结
第3章 臭氧发生器的设计
    3.1 电介质的选择
    3.2 放电室结构设计
        3.2.1 管式放电室的结构设计
    3.3 气源系统
    3.4 电源系统
    3.5 冷却系统
    3.6 小结
第4章 臭氧发生器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实验室自制臭氧发生器
        4.1.1 臭氧发生器的产品参数
        4.1.2 臭氧发生器的运行环境
        4.1.3 臭氧运行安全须知
    4.2 实验流程
    4.3 实验步骤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放电管结构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4.4.2 回流臭氧混合气体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4.4.3 Fe(NO_3)_3、Mg(NO_3)_2、Cu(NO_3)_2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4.4.4 Fe_2O_3、MnO_2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4.4.5 不同形态Al_2O_3对臭氧产生浓度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自制臭氧发生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
        5.2.1 模拟废水的配制
        5.2.2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的配制
        5.2.3 铁氰化钾溶液的配制
        5.2.4 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臭氧混合气体流量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5.3.2 溶液中苯酚初始浓度对臭氧去除苯酚废水的影响
        5.3.3 溶液初始pH值对优化后臭氧去除苯酚废水的影响
        5.3.4 有机废水的降解产物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录附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9)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放电等离子体臭氧产生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原料气体
        1.2.2 电极形式
        1.2.3 介电体材料
        1.2.4 放电形式和电源
        1.2.5 机理及温度场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数值模拟
    2.1 ANSYS软件简介
    2.2 求解模块的选择
        2.2.1 模型的简化
        2.2.2 问题分析及ANSYS求解模块的选择
    2.3 求解过程
        2.3.1 确定分析区域
        2.3.2 确定流体的状态
        2.3.3 ANSYS建模过程
        2.3.4 求解结果的验证
    2.4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4.1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
        2.4.2 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影响
        2.4.3 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2.4.4 进气温度的影响
        2.4.5 电源功率的影响
        2.4.6 有效放电长度的影响
        2.4.7 管径的影响
        2.4.8 冷却水通道横截面宽度的影响
    2.5 平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5.1 介质阻挡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单元温度分布规律
        2.5.2 冷却水进水温度的影响
        2.5.3 冷却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2.5.4 进气温度的影响
        2.5.5 冷却水分布的影响
        2.5.6 电介质的影响
        2.5.7 气体间隙宽度的影响
        2.5.8 电极材料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臭氧产生的动力学分析
    3.1 CHEMKIN软件简介
        3.1.1 CHEMKIN软件的发展历程
        3.1.2 CHEMKIN4.1的结构模块
    3.2 臭氧产生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
        3.2.2 创建反应器网络示意图
        3.2.3 对化学机理文件进行预处理
        3.2.4 设置模拟条件并求解
    3.3 模拟结果的验证
    3.4 臭氧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气体压力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4.2 环境温度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4.3 气体流量对臭氧浓度的影响
    3.5 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简介
        3.5.1 敏感性分析的定义及意义
        3.5.2 ROP分析的定义及意义
    3.6 主要基元反应及组分的确定
        3.6.1 臭氧浓度及电子温度的敏感性分析
        3.6.2 臭氧的ROP分析
    3.7 主要组分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3.7.1 O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3.7.2 O~*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3.7.3 O_2~*的敏感性分析和ROP分析
    3.8 瞬态分析
        3.8.1 瞬态模型的验证
        3.8.2 各组分的瞬态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及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臭氧的产生机理
    1.3 臭氧的产生方法
        1.3.1 电晕放电法
        1.3.2 紫外线辐射法
        1.3.3 电解法
    1.4 臭氧发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电极形式方面的研究
        1.4.2 放电形式方面的研究
        1.4.3 电介质材料方面的研究
        1.4.4 原料气体方面的研究
        1.4.5 电源的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场有限元分析原理
    2.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2.2 电场有限元计算原理
        2.2.1 电位函数的近似
        2.2.2 单元e的能量函数
        2.2.3 电场强度的计算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ALGOR的介绍
        2.3.1 ALGOR的分析功能
        2.3.2 ALGOR的分析模块
第3章 脉冲放电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3.1 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物理模型
    3.2 脉冲平板型臭氧发生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边界条件
    3.3 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3.3.1 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2 放电气隙高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3 电介质层厚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4 电介质材料类型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5 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6 臭氧发生器放电室长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3.7 臭氧发生器放电室内温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脉冲放电圆管型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4.1 脉冲圆管型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结构及其有限元分析模型
        4.1.1 脉冲圆管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结构
        4.1.2 脉冲圆管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
    4.2 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4.2.1 脉冲电源的峰值电压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4.2.2 放电气隙高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4.2.3 电介质层厚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4.2.4 电介质材料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4.2.5 电源的电压输出形式及放电室温度对放电气隙电场强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电场模拟研究
    5.1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结构及有限元模型
        5.1.1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结构
        5.1.2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室的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
    5.2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电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接地极相同,不同电源连接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5.2.2 接地极不同,不同电源连接形式对放电气隙电场分布的影响
    5.3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放电气隙中电场耦合叠加的研究
        5.3.1 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电压为-4KV内电极电压为10KV的模拟
        5.3.2 中心电极接地,外电极电-4KV内电极电压37.48KV的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无声放电臭氧发生器的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臭氧发生器的特性研究[D]. 梅培树.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阳离子红X-GRL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处理研究[D]. 刘树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混合放电结合纳米催化剂涂层高效合成臭氧及其机理分析[D]. 李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4]介质阻挡放电活性分子臭氧发生的基础特性研究[D]. 袁定琨. 浙江大学, 2019(04)
  • [5]介质表面粗糙度对DBD放电特性和臭氧发生影响及多参数优化[D]. 王全园. 南昌大学, 2019(02)
  • [6]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 吴佳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脉冲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及其在烟气治理中的应用[D]. 冯卫强. 浙江大学, 2017(02)
  • [8]实验室自制臭氧发生器对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D]. 钟东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5)
  • [9]介质阻挡放电臭氧产生的传热及动力学模拟[D]. 杨春. 南昌大学, 2011(04)
  • [10]基于ALGOR的臭氧发生器数值模拟研究[D]. 胡大芬. 南昌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静音放电臭氧发生器特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