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态与有机茶

茶园生态与有机茶

一、茶园生态与有机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华[1](2021)在《有机茶生产示范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澜沧县有机茶生产示范的技术措施、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的实践,探索边疆贫困山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实现精准脱贫的成功模式,带动地方生态茶园建设,提出关键技术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刘瑞敏,肖强[2](2021)在《低碳经济观念下有机茶生产模式探究——以更香有机茶生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将低碳理念与有机茶发展相结合,探索低碳经济条件下有机茶生产模式,可促进有机茶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有机茶生产中的低碳农业技术,介绍了更香有机茶生产管理中的低碳措施,以期为有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卢一科,李绍忠,龚明寿,林敏才[3](2021)在《昭平县有机茶园土壤质量现状与提升对策》文中提出对广西昭平县发展有机茶园的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昭平县有机茶园的现状,提出了昭平县有机茶园提升技术对策和建议:强化接地建设,实施科学管护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料。

陈琪[4](2021)在《ZX高山茶园公司有机茶品牌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云南位于我国最古老的茶产区,茶企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总体处于有名茶无名牌的低水平竞争阶段。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有机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而有机茶作为我国首类有机农产品,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并不尽如人意。品牌管理成效不足是制约茶企发展的原因所在,只有强化品牌管理,有机茶企业才能摆脱困境,获得发展。针对品牌管理的相关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品牌管理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宏观指导意义很强,但结合有机茶特点和国内市场消费者开展的茶企品牌管理研究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其行业特殊性,有针对性研究解决茶行业有机茶品牌管理的策略。为了更好地结合有机茶市场实际情况,本文基于消费者视角进行有机茶品牌管理研究,以ZX高山茶园有限公司有机茶品牌管理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研究、SWOT分析等方法,将公司有机茶名优品牌的建设需求与凯勒的CBBE模型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的应用,通过SPSSAU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品牌管理各维度权重数据。结合ZX有机茶品牌管理存在的品牌显着性、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品牌关系问题,以及品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最终提出强化品牌标识、差异化品牌内涵、提高品牌反应、提升品牌共鸣、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品牌延伸拓展和强化品牌维护管理七方面对策,为实现ZX有机茶品牌管理目标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谭娴,刘筱筠,成思思,陈国兰,蒋智林[5](2020)在《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茶产业是思茅区当前发展主攻产业。由政府主导,凝集生态、经济、社会3方面效益,打造"普洱思茅有机茶"品牌,助力"千亿云茶",成为思茅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展路径。深入剖析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及其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及品牌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丰富思茅有机茶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相关内容,为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提供思路。

龚菲菲[6](2015)在《福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铁观音作为福建的历史名茶,其滋味醇厚干鲜,对人体健康亦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是安溪较为重要的农业优势产品之一。本研究首先对安溪县有机铁观音茶的生产环境、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全面掌握安溪县生产和发展有机铁观音茶的状况和条件,为制定有机铁观音茶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安溪县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铁观音茶园和7个铁观音茶园进水口,分别对其土壤质量和灌溉水质量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为监测点的土壤质量和灌溉水质量均达到了一级等级,污染水平均为清洁,由此可代表性的反映出安溪县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推进安溪有机铁观音茶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自然基础。(2)对安溪有机铁观音茶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可知其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发展史、丰富的科技资源、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强有力的政府扶持;发展劣势: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交易市场局面混乱、生产有机铁观音茶的关键技术还不够成熟;发展机遇:有机茶的市场需求殷切、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茶叶销路;发展挑战: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不断筑高、国内外其他茶产品的冲击。(3)安溪有机铁观音茶的生产加工策略主要为:建立一套安溪有机铁观音茶栽培技术体系;建立良好的有机铁观音茶加工技术规范、以及有机茶铁观音茶生产加工的HACCP体系。(4)安溪有机铁观音茶的市场拓展战略为:加大对有机铁观音茶的宣传力度;加强有机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有机铁观音茶产品质量;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有机铁观音知名品牌;加大政府扶持,提茶农和企业积极性;加强有机铁观音茶的认证管理和市场监督。(5)通过对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有机茶生产及加工技术的验证,结果表明该企业茶园土壤、灌溉水、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有机茶的生产要求,其生产出的茶产品无任何农药残留。同时,该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管理制度可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钟海芝[7](2014)在《福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现状和推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茶叶作为我国重要农产品之一,将面临国内外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尤其在最近几年,国际市场对茶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解决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是提高茶叶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有机茶已经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提高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开发纯天然、健康、绿色的有机茶成为我国茶企业、茶农的共识,成为茶叶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中的重要利器。本文从有机农业和有机茶基本理论切入,在梳理总结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我国有机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福建省有机茶种植的运行实践,对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影响因素的进行分析归纳,重点阐述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在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自然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效益因素、市场因素、认证因素。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应用和推广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一步提出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对策:一落实有机茶产业政策扶持;二加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三加强福建各地区有机茶的推广;四多管齐下,拓展有机茶市场需求;五加强有机茶认证监管。

张优[8](2011)在《我国有机茶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有机农业作为一种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耗竭的形势下,是人类实现低碳环保、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机茶开发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健康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机构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结合有机茶认证和推广的工作实践,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研究有机茶基本理论和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SWOT分析总结出中国有机茶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与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迟,发展慢,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政策、市场规模等方面总体上还不够完善成熟。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至今尚未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了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出口贸易。2.有机茶是我国有机农业的先驱者,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国有机茶园(含转换)生产面积为4万公顷,产量3.0万吨,其中出口1.3万吨,内销1.7万吨,认证的企业超过650家。这主要归功于:一是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大大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二是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有机茶的产业发展水平;三是专业机构的认证和推广,规范了有机茶的市场和管理。3.我国有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地域发展不平衡、市场认知度不高、政策不稳定、关键技术未突破和国际认可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倡导低碳农业,重视食品安全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有机茶产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者认为,我国有机茶产业应在吸收国外有机农业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4.结合我国有机茶发展现状,建议政府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开展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加强基础数据调查,突出整体规划;整合各方资源,组建有机茶战略联盟;加大宣传,提高民众对有机茶的认知度;强化对有机茶认证和市场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认可,推动中国有机茶产业持续、健康、平衡发展。

杨江帆[9](2011)在《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激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有机茶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有机茶绿色、健康、安全的产品特性,提出福建加快发展有机茶生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福建有机茶发展的扶持政策及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市场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探索了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的政策激励和路径选择。

张艳冬[10](2011)在《四川有机茶园害虫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茶区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该区生态环境优越,茶树资源丰富。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条件的恶化,茶叶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有机茶应运而生。本研究针对茶园害虫种类多、发生复杂、防治中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等关键问题,对茶园害虫及天敌的种类、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项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有机茶园害虫防治筛选出最佳途径,对规范有机茶园害虫控制技术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明确了四川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2009年在四川省蒲江、马边、洪雅等不同生态区有机茶园采集、鉴定了茶园害虫(螨)共9目,38科,57种。其中以同翅目刺吸性害虫最多,共16种,占28.07%,在茶园为害最重的是茶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鞘翅目害虫为第二优势类群达13种,占22.81%。鳞翅目害虫是第三优势类群,共9种占15.79%。茶园天敌共2纲,9目,23科,34种,以膜翅目类天敌最多,有7科11种,占天敌总数的32.35%。其次为蜘蛛目6科9种占26.47%,鞘翅目天敌2科6种占17.6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茶园害虫(螨)名录和四川茶园天敌名录。2研究了四种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对蒲江茶区4种主要害虫数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黑刺粉虱一年有5个发生高峰期,3月底即有越冬代若虫存在,5月初出现第一个为害高峰,4月下旬至6月下旬均为若虫高发期,7月上旬和8月下旬再出现两次高峰期,但数量较前几次大为减少,10月以后逐渐进入越冬期。小绿叶蝉全年虫口消长呈两次高峰,成、若虫在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初虫口数持续增长,至6月下旬达全年最大值。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高发期,10月中旬以后逐渐进入越冬期。茶蚜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4月20日至5月10日是发生第一高峰期,9月份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但虫口密度较前次少。10月开始虫口数剧减,直至进入越冬态。侧多食跗线螨为害主要有三个高峰,5月份之前成、若螨量均较少,5月上旬成、若螨量逐渐上升,6月中旬达全年最高螨量,其后螨量持续下降,7月初又复回升,至8月上旬再出现两次峰值。随后螨量逐渐减少,10月中旬开始进入越冬期。3性诱复合板控制有机茶园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效果显着2009-2010年在四川蒲江有机茶园应用性诱剂+普通黄色胶板组合技术(以下简称复合板)控制茶园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效果显着。试验结果表明:在密度相同情况下,复合板(3板/区)与普通黄板(3板/区)相比,复合板诱虫效果显着。挂板后20天复合板诱杀黑剌粉虱成虫总数为9618头/区,普通黄板为6410头/区,复合板诱虫量增加50.05%;复合板诱杀小绿叶蝉成、若虫总数为676头/区,普通黄板为308头/区,复合板诱虫量增加一倍,两者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诱虫数量随着复合板挂板密度增加而增加,小区诱虫量随复合板密度增加明显上升,但平均每张复合板诱虫量却随复合板数量增加呈递减趋势,挂板后20天,复合板挂板密度在每小区2扳、3板、4板和5板4种处理下,累计诱杀黑剌粉虱成虫依次为6195头/区、9618头/区、11860头/区和12276头/区,累计诱杀小绿叶蝉成、若虫数量则依次为590头/区、676头/区、898头/区和648头/区。黑刺粉虱每板平均诱虫量顺次为:3098头/板、3206头/板、2965头/板和2455头/板,小绿叶蝉每板平均诱虫量则顺次为:287头/板、225头/板、236头/板和126头/板。以每小区复合板密度为4板的诱虫效率最高。从小区诱虫总量、单板诱虫数量、挂板密度与经费投入等综合因素考虑,每小区4板(即每亩20板左右)是使用复合板诱杀黑刺粉虱成虫和小绿叶蝉成、若虫最佳的密度。按照每亩使用20个复合板的标准,2010年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挂板后20天,复合板控制田间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的效果比普通黄板分别提高18.26%和16.04%。4胡瓜钝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捕食作用研究在人工气候室(温度25℃,相对湿度85±5%,光周期8L:16D)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方程Ⅱ型,拟合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卵、幼螨、若螨、成螨的功能反应方程为Na=0.4303N/(1+0.0125N);Na=0.7806N/(1+0.0070N);Na=0.4857N/(1+0.0092N);Na=0.6188N/(1+0.0093N),R2为0.966-0.992,拟合较好。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幼螨的选择系数(1.52)大于成螨(1.12),对侧多食跗线螨的卵和若螨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和0.76。表明胡瓜钝绥螨偏好捕食侧多食跗线螨的幼螨和成螨。胡瓜钝绥螨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受自身密度的影响,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增加而下降。

二、茶园生态与有机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园生态与有机茶(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茶生产示范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茶示范园的技术实践
    1.1 有机茶园选择及基地规划
        1.1.1 示范园基地的选择
        1.1.2 基地规划
        (1)茶园规划。
        (2)管理办公及加工功能区规划。
        (3)茶工生活区布局。
    1.2 茶园开垦及茶苗定植
        1.2.1 茶园开垦
        1.2.2 种植台面平整
        1.2.3 茶苗定植
    1.3 茶园生态群落建立及水利设施完善
    1.4 茶园管理
        1.4.1 茶园幼龄期管理
        1.4.2 投产茶园的管理
        (1)鲜叶采收。
        (2)病虫害防控。
        (3) 广积绿肥、培肥地力。
        (4)冬季封园管理。
    1.5 有机茶初制加工
        1.5.1 加工生产线配置
        1.5.2 加工车间的管理
        1.5.3 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茶园档案,抓实茶园管理。
        (2)监督检查建机制,齐抓共管保质量。
        (3)应用检测手段,推行管控结合。
        (4)建立可追溯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
2 有机茶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2.1 茶园投入物的管控
    2.2 病虫害防控
    2.3 鲜叶质量控制
3 有机茶生产示范取得的成效
    3.1 社会效益
    3.2 经济效益
    3.3 生态效益

(2)低碳经济观念下有机茶生产模式探究——以更香有机茶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茶生产中的低碳农业技术
    1.1 基地规划和建设
    1.2 土壤管理和施肥
    1.3 病虫草害防治
2 更香有机茶生产管理采取的低碳措施
    2.1 茶园选址与周边环境
    2.2 茶园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2.3 茶叶加工设备与包装材料选择
    2.4 统一模式管理,避免资源浪费
3 结语

(3)昭平县有机茶园土壤质量现状与提升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势
    1.1 降水量多,湿度大
    1.2 春茶上市早
    1.3 日照率低,茶叶品质优
    1.4 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2 现状
    2.1 有机茶园的土壤质量
    2.2 有机茶园土壤质量等级变化情况
    2.3 有机茶生产方式的调整
    2.4 有机茶园施肥习惯
    2.5 有机茶园套种其他作物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昭平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思路
    3.2 加快昭平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措施
        3.2.1 强化有机茶园基地建设
        3.2.2 实施科学管护提质增效工程
    3.3 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料
        3.3.1 大力发展种植绿肥,实行绿肥压青沤田
        3.3.2 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
        3.3.3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4 结语

(4)ZX高山茶园公司有机茶品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品牌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2.1 品牌识别理论
    2.2 品牌个性理论
    2.3 CBBE模型
    2.4 品牌延伸理论
第三章 ZX高山茶园公司及其有机茶品牌管理现状
    3.1 ZX高山茶园公司简介
    3.2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创建回顾
    3.3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管理举措及成效
    3.4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发展的SWOT分析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3.4.3 机会分析
        3.4.4 威胁分析
    3.5 基于CBBE模型的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问卷调查
        3.5.1 基于CBBE模型的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问卷设计
        3.5.2 问卷调查样本选择
        3.5.3 调查样本情况统计
        3.5.4 有机茶产品消费情况
        3.5.5 ZX有机茶品牌在CBBE模型各维度测量情况
        3.5.5.1 信度分析
        3.5.5.2 效度分析
        3.5.5.3 ZX有机茶品牌在CBBE模型各维度测量情况分析
第四章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管理问题分析
    4.1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标识问题分析
    4.2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内涵问题分析
        4.2.1 品牌绩效方面
        4.2.2 品牌形象方面
    4.3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反应问题分析
        4.3.1 品牌评判方面
        4.3.2 品牌感受方面
    4.4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关系问题分析
第五章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管理改进对策
    5.1 强化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标识对策
    5.2 差异化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内涵对策
        5.2.1 提高品牌绩效
        5.2.2 提升品牌形象
    5.3 提高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反应对策
        5.3.1 引导消费者积极的品牌评判
        5.3.2 引导消费者正确的品牌感觉
    5.4 提升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共鸣对策
    5.5 打造品牌竞争力对策
    5.6 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延伸拓展对策
    5.7 强化ZX高山茶园有机茶品牌维护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本文研究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祖祥有机茶品牌的调查问卷

(5)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发展状况
    1.1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1.1 常规茶产能相对过剩,有机茶供不应求
        1.1.2 茶叶企业产业链短,综合效益低
        1.1.3 有机茶市场普及度低,消费者对有机茶认知度不高
    1.2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2.1 生态茶园建设成效显着,为有机茶园建设与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1.2.2 依托普洱市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构建科研平台
2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发展状况
    2.1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2.2 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取得的成就
3 结束语

(6)福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世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3 有机铁观音茶的发展现状
    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福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与评价分析
        3.2 灌溉水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与评价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环境分析
    1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优势
    2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劣势
    3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的发展机遇
    4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1 引言
    2 有机铁观音茶园的规划布局
    3 有机铁观音茶园开垦及栽培技术的改良
    4 有机铁观音茶园土壤的管理措施
    5 有机铁观音茶园的施肥技术
    6 有机铁观音茶园病虫草害的防治手段
    7 有机铁观音茶树修剪
    8 鲜叶的采摘
第五章 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加工技术的良好规范
    1 引言
    2 安溪铁观音茶的加工现状
    3 有机铁观音茶加工的法律依据及标准
    4 有机铁观音茶的加工技术规范
    5 HACCP体系在有机铁观音茶加工生产中的建立与实施
第六章 福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市场扩展战略
    1 加大对有机铁观音茶的宣传力度
    2 加强有机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
    3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有机铁观音茶产品质量
    4 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有机铁观音知名品牌
    5 加大政府扶持,提高茶农和企业的积极性
    6 加强有机铁观音茶认证管理和市场监督
第七章 实例分析(以福建省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为例)
    1 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简介
    2 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措施
    3 桃源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的验证
参考文献
附件1 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件2 加工、经营场所位置图
附件3 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
附件4 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附件5 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证书
附件6 全国和谐商业企业荣誉证书
附件7 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附件8 安溪县桃源有机茶场有限公司获奖证书
致谢

(7)福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现状和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2. 有机农业、有机茶的基本理论
    2.1 有机农业、有机茶的定义
        2.1.1 有机农业的定义
        2.1.2 有机茶的概念
    2.2 有机农业基本特征、有机茶的基本特征
        2.2.1 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
        2.2.2 有机茶的基本特征
    2.3 有机茶种植的评价指标
3. 国内外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3.1 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3.2 有机农业的生产与现状
        3.2.1 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3.2.2 国内有机农业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3.3 我国有机茶的发展现状
        3.3.1 我国有机茶种植技术的发展
        3.3.2 我国有机茶标准体系的建立
4. 福建省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
    4.1 福建省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4.1.1 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的发展现状
        4.1.2 福建省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业绩
    4.2 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政策因素
        4.2.3 技术因素
        4.2.4 效益因素
        4.2.5 市场因素
        4.2.6 认证因素
5. 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现状和推广的SWOT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地理优势
        5.1.2 政策优势
        5.1.3 产品优势
    5.2 劣势分析
        5.2.1 企业认证意识差
        5.2.2 管理体系不够建全
        5.2.3 市场滞后
    5.3 机会分析
        5.3.1 国内外市场需求
        5.3.2 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
    5.4 威胁分析
        5.4.1 市场竞争激烈
        5.4.2 关键技术的突破
6. 福建省有机茶种植技术现状和推广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有机茶产业政策扶持
    6.2 加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现状和推广
        6.2.1 加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研究
        6.2.2 加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6.3 加强福建各地区有机茶的推广
    6.4 多管齐下,拓展有机茶市场需求
        6.4.1 加强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知名度
        6.4.2 发展各种销售模式,优化销售网络
        6.4.3 争对国际市场需求开展营销
    6.5 加强有机茶认证监管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有机茶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农业和有机茶基本理论
    2.1 有机农业和有机茶的概念
        2.1.1 有机农业的概念
        2.1.2 有机茶的概念
    2.2 有机农业和有机茶的基本特征
        2.2.1 有机农业的特征
        2.2.2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2.2.3 有机茶的特征
        2.2.4 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
    2.3 有机茶的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3.1 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3.1.1 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
        3.1.2 国际有机农业标准体系和法规建设
    3.2 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3.2.1 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现状
        3.2.2 国际有机农产品贸易现状
第四章 我国有机茶产业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
    4.1 我国有机茶产业的发展
        4.1.1 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茶发展现状
        4.1.2 我国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发展
        4.1.3 我国有机茶标准体系的发展
        4.1.4 我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业绩
    4.2 我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效益因素
        4.2.3 市场因素
        4.2.4 政策因素
        4.2.5 技术因素
        4.2.6 认证因素
第五章 我国有机茶发展的SWOT分析
    5.1 我国有机茶发展的优势
        5.1.1 生态条件优势
        5.1.2 传统农业优势
        5.1.3 作物产品优势
        5.1.4 产业政策优势
    5.2 我国有机茶发展的劣势
        5.2.1 发展不平衡
        5.2.2 市场启动滞后
        5.2.3 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5.2.4 认证互认度差
    5.3 我国有机茶发展的机遇
        5.3.1 国内外市场需求
        5.3.2 低碳农业趋势和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
    5.4 我国有机茶发展面临的挑战
        5.4.1 关键技术的突破
        5.4.2 激烈的国际竞争
        5.4.3 诚信度的提高
第六章 我国有机茶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
    6.2 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有机茶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6.2.1 加大力度科技攻关,开展有机茶生产技术的研究
        6.2.2 加强有机茶技术的示范、推广
    6.3 有计划地加强西部茶区有机茶开发力度
    6.4 整合资源,组建有机茶产业发展联盟
    6.5 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有机茶消费市场
        6.5.1 针对国际市场特点开展营销
        6.5.2 提高民众对有机茶的认知度
        6.5.3 多渠道开辟有机茶销售途径
    6.6 加强对有机茶认证管理和市场监督
    6.7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激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产业发展趋势及有机茶内涵
二、福建有机茶发展的扶持政策及存在问题
    1.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2.农科研发和相关技术推广。
    3.有机茶生产标准的制定。
    4.实施了产业化和规模化运作。
三、福建有机茶生产激励路径选择
    1.政府层面政策选择。
    2.市场层面政策选择。
    3.生态环境层面政策选择。

(10)四川有机茶园害虫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有机茶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1 有机茶的概念
        1.2 国外有机茶开发生产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有机茶开发生产的研究进展
        1.4 有机茶的发展前景
    2 四川省茶叶发展现状
    3 有机茶园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3.1 农业防治
        3.2 物理防治
        3.3 生物防治
        3.4 其他防治方法
    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4.1 研究的意义
        4.2 研究的内容
前言
第二章 茶园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调查及鉴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茶园害虫(螨)名录
        2.2 四川茶园天敌(天敌昆虫、蜘蛛)名录
        2.3 茶园害虫的分类归属
        2.4 茶园天敌的分类归属
    3 讨论
第三章 茶园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茶园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数量动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刺粉虱种群发生动态
        2.2 小绿叶蝉种群发生动态
        2.3 蚜虫种群发生动态
        2.4 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发生动态
    3 讨论
第四章 性诱复合板对有机茶园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等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复合板挂板密度小区筛选试验设计
        1.4 复合板、普通黄板对黑刺粉虱控制效果大田试验设计
        1.5 挂板方法
        1.6 调查方法
        1.7 防效计算方法
        1.8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板不同密度诱杀黑刺粉虱成虫和小绿叶蝉成、若虫的效果
        2.2 复合板与普通黄板诱虫效果比较
        2.3 复合板诱杀黑刺粉虱和小绿叶蝉数量变化动态
        2.4 复合板诱杀黑刺粉虱成虫和小绿叶蝉成、若虫对茶园虫口数量的影响
        2.5 复合板对茶蚜的诱杀效果
    3 讨论
第五章 胡瓜钝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捕食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胡瓜钝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螨态的选择捕食作用
        2.2 功能反应
        2.3 胡瓜钝绥螨雌成螨的干扰反应
    3 讨论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茶园生态与有机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茶生产示范技术[J]. 王少华. 云南农业, 2021(11)
  • [2]低碳经济观念下有机茶生产模式探究——以更香有机茶生产为例[J]. 刘瑞敏,肖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5)
  • [3]昭平县有机茶园土壤质量现状与提升对策[J]. 卢一科,李绍忠,龚明寿,林敏才. 南方农业, 2021(21)
  • [4]ZX高山茶园公司有机茶品牌管理研究[D]. 陈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思茅区有机茶产业品牌建设现状[J]. 谭娴,刘筱筠,成思思,陈国兰,蒋智林. 山西农经, 2020(23)
  • [6]福建安溪有机铁观音茶发展策略[D]. 龚菲菲.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7]福建有机茶种植技术的现状和推广策略研究[D]. 钟海芝.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4)
  • [8]我国有机茶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张优.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9]福建茶叶企业有机茶生产激励政策研究[J]. 杨江帆. 东南学术, 2011(03)
  • [10]四川有机茶园害虫控制技术研究[D]. 张艳冬. 西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茶园生态与有机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