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社区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第二讲:社区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一、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论文文献综述)

赵敬[1](2020)在《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本科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以及对安宁疗护培养的期待;2.构建符合我国护理教育现状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并开展实践研究和效果评价。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以及培养期待研究第一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调查①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研究团队成员查阅国内外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相关文献,初步构建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条目池,并通过专家小组会议、认知性访谈以及预调查等进一步修订问卷的内容。便利选取198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生,采用临界比值法、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项目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及重测信度检验问卷信度。②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选取6所院校的296名本科大四护生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其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本研究中概念式教学方案的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第二阶段 本科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7名安宁疗护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对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训的看法及期待,并进一步补充概念式教学方案的内容。第二部分: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施在前期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和访谈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初稿,并选取8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教学方案进行论证并通过预试验进一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采取自愿原则招募某高校本科大三护生,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护生参与常态化教学、网络互动以及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对照组护生仅参加常态化教学和网络互动。在干预前后采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并评价干预的效果。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与本研究的部分护生进行访谈,充分了解护生参与安宁疗护培训的收获、体验。结果第一部分:1.①经过专家小组会议、认知性访谈等,最终修订后的问卷共包括16个条目。预调查发现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16,初步显示信度良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处于0.652~0.828,问卷的I-CVI为0.83~1.00,S-CVI为0.96。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产生3个特征根>1的共因子,即有效的照护技能、文化及伦理价值观、跨专业团队合作,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737%。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890、0.858、0.840。间隔2周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793,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13-0.854。②本科实习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得分为(41.52±9.59)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有效的照护技能得分为(14.48±3.91)分、文化及伦理价值观得分为(15.49±3.34)分、跨专业团队合作得分为(11.55±2.96)分。生源地、是否照护过危重患者、是否参加过安宁疗护相关培训是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2.通过分析专家对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共提炼出两大主题和八个亚主题:本科护生应具备的安宁疗护能力(能够树立科学的死亡态度、具备安宁疗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初步解决安宁疗护领域的实际问题)、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教学的期待(以培养护生的安宁疗护实践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以护教协同为师资团队特点、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为途径、以安宁疗护服务需求为教学依据、采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第二部分:1.结合前期的研究结果初步构建教学方案,并经8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以及预试验最终形成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包括内涵与发展、生死认知与教育、角色职责与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症状评估与管理、灵性需求与照护、心理需求与照护、家庭与社会支持、伦理与道德困境9个教学主题,16个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2.干预前两组护生基线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为期9周的概念式教学结束后,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干预组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总分、有效的照护技能和文化及伦理价值观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生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生在自然接受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两组护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文献回顾、现状调查、质性访谈以及专家论证等最终构建的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有助于帮助本科护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提高护生的安宁疗护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并促使护生主动构建安宁疗护的知识体系,可为我国护理专业安宁疗护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实践思路和参考依据。

刘聪[2](2020)在《MEBT/MEBO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从创面局部症状积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检出率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其治疗本病的优势。方法:临床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低温热源性烧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际完成观察的病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手术清创,治疗组予以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处理创面,对照组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处理创面,疗程7天,共观察四个疗程。观察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治疗第28天。通过对比两组创面治疗前后局部症状积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得出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创面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例数17,显效例数3,有效例数2,无效例数2,脱落病例1,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例数16,显效例数2,有效例数2,无效例数3,脱落例数2,总有效率86.9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创面局部症状总积分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局部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两组创面治疗后局部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比较,治疗第7天,治疗组创面渗液、腐肉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肉芽、面积、疼痛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组创面腐肉、肉芽、面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液、疼痛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8天,两组创面渗液、腐肉、肉芽、面积、疼痛积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分析,组间比较,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相当,治疗期间均能减轻创面局部症状,无不良反应,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加以推广应用。

吴燕华[3](2019)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临床结局的影响,以期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探索出一种简、便、廉、验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根据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3月10月期间入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偏瘫患者108例,采用SPSS20.0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每天1次,30min/次,每周5天,干预4周。在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四肢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测评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评定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评价患者临床结局。结果1两组患者入组及完成研究情况本研究纳入108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97例。干预组完成48例,剔除3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49例,剔除2例,中止1例,脱落2例。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医保类型)、临床特征资料[发病次数、病程、脑卒中类型(缺血性/出血性/混合性)、病变部位(基底节/额颞顶/脑叶/丘脑/脑干/小脑)、偏瘫侧(左/右侧)、利手(左/右手)、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生活习惯(饮酒/吸烟)、Brunnstrom分期、用药情况等]、观察指标(MAS、FMA、MBI、PRO)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3.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比较3.1.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之间的处理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临床有效率比较干预2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和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8.2%和20.4%,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3.2.1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2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干预后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2周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组别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干预后两组患者PRO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各观察指标比较干预4周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4.29%和26.67%,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卒中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8.89%和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FMA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患者的MBI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性卒中患者的PRO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观察本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二次中风,经医生判断与本次研究无关,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生命体征的波动;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组的患者热熨过程中未发生心悸、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热熨后皮肤完好无损,未发生烫伤、破损或起泡等情况。结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缓解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临床有效率,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2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提高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3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提高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疗效并没有优于对照组。4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以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结局,干预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5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可能对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更佳,但仍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探讨。

夏理海[4](2019)在《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黄鳝在我国或者其他亚洲国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然而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阻碍了黄鳝养殖产业的发展,且该物种极易受气单胞菌(Aeromonas)感染而发生大规模死亡。因此,探明发病黄鳝的致病病原以及深入了解该物种的免疫系统及其相关免疫基因在感染病原菌时产生的应答机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探明了湖北监利县一养殖场导致黄鳝死亡的致病病原,同时对致病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该研究为临床诊断和科学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致病病原菌是从患病黄鳝的脾脏、心脏、肝脏和肠道中采集的。经纯化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体进行鉴定。用人工感染方法测定了病原菌的致病性和组织学特征,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一种优势菌株从患病的黄鳝的肝和肠组织中分离出来命名为JL-01。分离出的菌落形态相似,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回归感染健康黄鳝的症状与自然感染下观察到的相同,连续7 d统计人工感染黄鳝导致的死亡率为40-80%,黄鳝在感染2-3天后死亡。该病原菌对黄鳝表现出强烈的致病性,造成组织损伤和死亡。黄鳝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发生在肝脏、肠道和肾脏。此次分离的病原菌对7大类药物有高度的敏感性,主要包括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四环素除外)、氟苯尼考类、硝基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该细菌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除外)、大环内酯类、多肽类和林可霉素类有抗药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健康养殖规范建议使用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复方新诺明预防和治疗该病。通过Illumina平台基于双末端测序法完成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的脾脏转录组测序,本次测序产生了766370万个纯净数据,其中80%以上的数据被成功地比对到了黄鳝的参考基因组。总共筛选出150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eress gengs,DEGS),其中包括928个上调基因和573个下调基因,2111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GO的3个类别中(生物进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在KEGG富集分析中发现了284个相关信号通路。免疫差异表达基因被鉴别和分类出来,感兴趣的免疫差异表达基因被筛选出来。其中9个与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通过qPCR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qPCR检测到IL1B、IL1R2、IL8三个基因在脾脏中均显着上调,上调倍数分别为15.15倍、18.34倍、2.84倍,CCR7、CD151、TNF12、IL2RB、CCL21、CCL3六个基因基因在脾脏中均显着下调,下调倍数分别为7.14倍、33.33倍、4倍、3.7倍、10倍以及14.29倍,此外,各个基因qPCR结果与内参基因EF1α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存在显着的差异性。

许丹[5](2019)在《云南三地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云南(昆明、丽江、宾川)三地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脂肪肝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临床问卷调查(含体检指标收集)及实验室基因检查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取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云南三地(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滇池体检中心、宾川县中医医院、丽江市人民医院)五个院区随机抽取体检人群,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540例,调查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职业)、生活行为(吸烟、饮酒、饮食、锻炼、睡眠)、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MI)、实验室指标(TBIL、DBIL、IBIL、TP、ALB、GLB、ALT、AST、A LP、GGT;TC、TG、HDL、LDL;FPG;BUN、SCr、UA;RBC、HGB、PLT、WBC)、体质辨识和腹部B超诊断,归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再从1540例调查研究对象中筛选出148例(脂肪肝病例组104例和正常对照组44例)实验研究对象进行脂肪肝(PNPLA3、TM6SF2、PPARa)三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1540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4.6±14.4岁,男性814人(52.9%),女性726人(47.1%)。2.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包括:年龄、民族、职业、吸烟情况、锻炼、睡眠;体重、SBP、DBP、HR、BMI;TBIL、DBIL、TP、ALB、GLB、ALT、AST、ALP、GGT、TG、HDL、FPG、RBC、PLT;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阳虚质(其中脂肪肝组痰湿质、湿热质较正常对照组偏多,平和质、阳虚质较正常对照组少)。3.云南三地脂肪肝中医体质分布情况:(1)痰湿质(27.7%)>湿热质(18.6%)>平和质(15.4%)>气虚质(13.9%)>阴虚质(8.4%)>气郁质(6.2%)>阳虚质(6%)>血瘀质(2.6%)>特禀质(1.3%);脂肪肝程度以痰湿质的中重度脂肪肝为主。(2)昆明脂肪肝患者以特禀质、阴虚质的轻度脂肪肝为主,其余体质以平和质、阳虚质为最多;丽江以痰湿质的中重度脂肪肝高于昆明地区,其余体质以气虚质为最多;宾川脂肪肝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为最多。4.云南三地九种不同中医体质脂肪肝患者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包括:年龄、民族、职业、吸烟情况、锻炼、睡眠;体重、SBP、DBP、HR、BMI;ALT、HDL、FPG。5.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脂肪肝患者九种不同中医体质间的三种基因多态性位点(PNPLA3、TM6SF2、PPARa)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遗传模型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脂肪肝相关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1)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OR(95%CI)包括:中等强度运动5.737(3.7478.783)、少运动75.388(10.277-552.995)、BMI1.209(1.088-1.342)、DBP1.042(1.014-1.070)、DBIL1.466(1.198-1.794)、ALP1.048(1.029-1.066)、GGT1.047(1.022-1.072)、TG1.716(1.255-2.345)、FPG6.175(3.663-10.407)。(2)四种主要不同中医体质的脂肪肝患者的影响因素。痰湿质的脂肪肝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R(95%CI)为:BMI1.351(1.069-1.708)、DBP1.077(1.013-1.144)、FPG17.981(4.641-69.668)。湿热质的脂肪肝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R(95%CI)为:ALP1.103(1.020-1.192)、FPG18.868(2.827-125.928)。阳虚质的脂肪肝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R(95%CI)为:男性15.623(1.342-181.889)、BMI1.696(1.044-2.754)、GGT1.106(1.023-1.196)、FPG12.305(2.775-54.561)。平和质的脂肪肝患者的危险因素及OR(95%CI)为:SBP1.059(1.016-1.104)、ALT1.113(1.034-1.198)、ALP1.074(1.030-1.119)、GGT1.099(1.029-1.173)、FPG6.385(1.782-22.882)。结论1.云南三地脂肪肝与运动量、BMI、血压、血脂、血糖等密切相关,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运动较少,BMI、DBP、DBIL、ALP、GGT、TG、FPG偏高。2.云南三地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湿热质最多。痰湿质的脂肪肝危险因素为:BMI、DBP、FPG;湿热质的脂肪肝危险因素为:ALP、FPG。中医体质可作为脂肪肝易患性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3.本实验研究结果提示PNPLA3的基因多态性表现可能与脂肪肝易患性相关(P=0.056),但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研究。

尹达[6](2017)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在职教师教育设置“教学诊断”主体模块课程为政策支持,鉴于教学病理理论、医学诊断理论、教学评价理论和课堂生态理论分别为本研究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与实践论依据,因而将上述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案例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考察,发现课堂教学诊断日益受到重视,但课堂教学诊断研究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与实践性,尤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与实践亟需改进与完善。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现状分析是本研究的前提条件。以“问题是什么”为核心,共得到师生有效问卷3689份,访谈师生18人次,选定S省L市S县一所高中学校为观察场地,重点观察教师8人,点面结合全方位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常态化状况,发现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存在着诸如形式单一、内容模糊、规范缺失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单调、诊断能力不足、诊断体系缺失等,从而为本研究准确地定位、定向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理论探讨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程。以“问题解决的理论”为核心,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本体探讨,理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涵,强调必须坚持主体协同原则、生态发展原则、问题诊断原则等;通过建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干预模型,明确了诸如考试测验法、听课评课法、课堂观察法、临床指导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师生访谈法、团体会诊法、五诊合参法等诊断方法,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运行机制,掌握诊断技术、理解诊断运行节律,分别建构了基础诊断、核心诊断与拓展诊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相应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诊断、生态诊断与文化诊断标准,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正确的技术路线。第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是本研究的关键环节。以“问题解决的实践”为核心,研究课例共36节,重点研究课例9节,以YY教师的课堂诊断为例开展研究。依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的特点,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分为常规失范、生态失衡与文化失调等3大类;依据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规范为抓住病症探求病因、落实病位诠释病理、分清病性阐明病机、详悉病势判病论治等4个步骤;依据问题解决的基本规律,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过程分为资料收集、分析判断、出具处方与验证反馈等4个环节。第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反思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本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的必备动力。以“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为核心,重视问题存在的正向提醒、引导功能。首先要理清“三对关系”,即诊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学诊断与医学诊断的关系、教学实践与教学诊断的关系;其次要做到“三个结合”,即自我诊断与他人诊断的结合、教学诊断与学习诊断的结合、诊断自觉与制度规范的结合;第三要落实“三大关键”,即实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焦点解决发展短程诊疗、遵循校本教研会诊特别议事规则、大力提升师生诊断学力。第五,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推动方案是本研究得以深化与改进的根本条件。以“如何保障研究深入开展”为核心,实施评价促进措施、采行智力支持策略、探索制度保障路径,构建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保障体系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其实,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疾病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总根源是以拜分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应试教育,直接原因是学校对教师、学生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机制,重要原因是学校素质教育缺少政府的强力推进、依法办学的规范引导、教育智库的智力支持、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督以及素质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学习革命等。总之,本研究力图改进并规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方法、方式、内容、过程、模型与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从根本上来说是高效课堂干预行动,能够铸就现代校本教研新景观,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但需要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长效机制。本研究尚存在着校本教研化不够深入、反思实践化不够彻底等问题,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代化诊断、系统化诊断的研究与实践,将会是本研究的未来研究路径。

朱叶[7](2017)在《内训师模式在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引进中文版糖尿病管理知识评估工具(Diabetes Management Knowledge Assessment Tool,DMKAT),评价此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2)以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非专科护士为例,探讨内训师培训模式在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汉化中文版糖尿病管理知识评估工具(DMKAT),第二阶段为干预研究:运用内训师培训模式,对非专科护士实施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观察其效果。(1)第一阶段中,与源量表作者签订授权协议后获得糖尿病知识评估工具(DMKAT),采用Brislin双人翻译与回译模式及专家咨询法,译制英文版DMKAT,采用正式调查版本对400名非专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和AMOS21.0统计软件对实际有效的366个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中文版DMKAT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则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价;专家内容效度则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来计算;以糖尿病知识认知调查问卷及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作为效标进行中文版DMKAT的效标效度评价;以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进行中文版DMKAT中自我评估量表的结构效度检验。(2)第二阶段的干预研究,将中文版DMKAT两部分(自我评估量表及知识测评问卷)得分同时小于各自总分60%,即自我评估量表得分在96分以下且知识测评问卷得分在9.6分以下的84例护士,以科室为单位随机分配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参与医院内分泌科组织糖尿病知识常规培训;实验组将由医院专门培训出的具备培训能力的糖尿病内训师(来自各个非内分泌科室)进行培训,此内训师在内分泌专家、营养专家及培训专家的共同培训下,既具备一定的糖尿病管理能力且具备一定的培训技巧。内训师以多种教学方法,一套完整的培训流程对实验组护士进行8周的培训。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DMKA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收集两组护士的糖尿病管理知识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等统计方法进行。结果(1)第一阶段:汉化了中文版DMKAT,形成了正式调查版本。该评估工具由自我评估量表(11级评分法)及知识测评问卷(单选题)两部分组成,各部分均包含16个条目。其中自我评估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39,折半信度为0.883,重测信度为0.933,内容效度为0.99,三个维度即整体自我评估、操作轻松度及政策熟悉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56、0.907、0.890,折半信度分别为0.756、0.871、0.839,重测信度分别为0.737、0.898、0.894;针对此量表所做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即整体自我评估、(操作)轻松度自我评估、(政策)熟悉度自我评估,累计贡献率为68.652%,各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为0.5150.825,所有因子载荷均大于0.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拟合指数χ2/df=2.841,RMSEA=0.035,GFI=0.928,CFI=0.919,IFI=0.916,证实因子模型拟合良好;自我评估量表与糖尿病知识认知调查问卷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总分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682(P<0.01)。知识测评问卷经信效度检验后最终保留16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696,折半信度为0.603,重测信度为0.677,内容效度为0.97;此知识测评问卷与糖尿病知识认知调查问卷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总分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644(P<0.01)。(2)第二阶段的培训中,84例护士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个培训过程,试验组、对照组各42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组别主效应(F=4.335,P=0.040),时间主效应(F=65.221,P=0.000),以及二者交互作用(F=31.43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糖尿病管理知识总分组别主效应(F=36.767,P=0.000),时间主效应(F=1743.244,P=0.000),二者的交互作用(F=328.041,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文版DMKAT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我国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水平的评估工具;(2)将内训师培训模式运用到临床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中,结合中文版DMKAT的调查结果,由研究者与内训师共同制定对护士的培训方案,证实此培训模式可提高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糖尿病管理知识水平,从而增强临床非专科护士护理糖尿病患者的信心与动机;提高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水平,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全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黄子天[8](2016)在《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一直受当代中医学界重视。2009年,在表彰首届国医大师之后,对国医大师的传承研究再次成为中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名老中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现象,一位名老中医往往能够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医,并在周围地域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名医圈”现象。当代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成为新型学术流派的雏形逐渐形成。对国医大师学术传承脉络及学术演变进行整理研究亟需开展。目前对国医大师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研究角度多样,但邓铁涛学术传承谱系及其学术经验演变的研究则显不足。本研究对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学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客观呈现其学术传承领域;选择其主要的学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传承情况及学术演变;选择最具特色的领域对其具体内涵做深入阐述;梳理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探讨其学术传承特点。通过这些研究,存史纪实,彰显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的学术成就,为未来传承、发扬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1、文献调研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2、理论评述法:综合运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以《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关于理论凝练研究方法为行业标杆,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对邓铁涛教授及其传承人的学术经验进行凝练对比。3、人物访谈法:通过采访相关学者,获得鲜活的历史资料,弥补单纯文献资料的不足。4、数据统计法:采用频数统计、数据挖掘等方法,分析相关方药以发现方药的内在联系。结果:研究分四部分:一为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二为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三为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四为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及传承特点。1、拟定资料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到邓铁涛论文248篇,书着42部,第一作者署名非“邓铁涛”、但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或邓铁涛本人认定是邓铁涛亲撰的书着1部,与邓铁涛相关的其他资料18部;整理邓铁涛学术团队名单共60人及其师从邓铁涛的时间与方式,拟定资料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其学术资料,较为客观地展现其各自学术领域。根据资料认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7个领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团队并延续至今,故以之为研究对象,探讨邓铁涛在这7个领域学术经验的传承情况及学术演变。2、探讨邓铁涛学术团队在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7个领域的学术传承与演变,关注的重点是学术研究的传承演变而非学术人物的师承关系。对于五脏相关学说,邓铁涛提出了若干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及研究设想,构建了五脏相关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邓铁涛的学生们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充实了实质性的学术内容,并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其真实性及学术性。五脏相关学说是一种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修订,是为了解决当代临床实际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方案,也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现代语言表达。对于脾胃学说,邓铁涛在梳理历代关于脾胃学说的基础上,侧重从临床实践的角度阐述对脾胃学说的理解。这些实践充实了脾胃学说在现代临床各科的适应范围。运用脾胃学说指导消化内科的临床诊疗与科研,是邓铁涛关于脾胃学说学术思想目前的主要传承载体与存在形式。劳绍贤是邓铁涛学术团队中一个独立的分支,是目前邓铁涛学术团队中从事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代表。对于中国医学史,邓铁涛强调唯物史观与临床实践的导向性,对中医近代史的研究最为重视。临床史观的提出是邓铁涛与其学生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提出的独具特色的治史观念,是其在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特点。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医近代史、海外中医药史、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众多。对于岭南医学,目前岭南医学作为全国地域性医学流派研究中的重要一派而颇受重视,得益于邓铁涛及其学生长期的研究作为其基础。邓铁涛的学生始终坚持以传统医史文献方法研究岭南医学,成为目前从医史文献角度研究岭南医学的主要学术团队,其研究成果是运用临床调研、实验研究探讨岭南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奠定了现代中医诊断学的学科范式,邓铁涛的学生在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对中医诊断学若干受忽视的专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对邓铁涛多部中医诊断学专着进行修订再版。对于神经肌肉病诊治,从学术理论看,形成了五脏相关学说指导神经肌肉病诊治的鲜明学术特点。从临床实践看,邓铁涛及其学生对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救治的临床影响力辐射全国。在中医诊治神经肌肉病这一领域,邓铁涛及其学生具备形成一个中医学术流派的条件。对于心血管病诊治,从学术理论看,形成了五脏相关学说指导心血管病诊治及重视气虚痰瘀两方面鲜明学术特点。从临床实践看,邓铁涛及其学生在应对不断变化的临床疾病谱的同时,不断加深及拓展五脏相关学说与气虚痰瘀的临床普适性,体现了名老中医学术观点与时俱进的演变历程。在中医诊治心血管内科这一领域,邓铁涛及其学生具备形成一个中医学术流派的条件。基于上述研究认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师徒共同的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实现了学术的延续与进步。3、整理邓铁涛及其学生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展示其学术团队临床现状。邓铁涛对重症肌无力病机的认识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当以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制强肌健力饮以统治。邓铁涛的学生延续邓铁涛学术风格,在各自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又形成各自特点。这些积累体现了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在传承之中有新的发展。其团队具备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临床影响力并在不断增强。收集整理全国名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形成44名全国名老中医133则治疗重症肌无力医案汇编,通过对其方药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认为虽然各种理论表述不同,但本质上来看,重症肌无力中医病机属脾肾亏虚、治法以补中益气、用药重用黄芪,这些观点是名老中医对重症肌无力的主流认识。实地调研国内中医界诊治重症肌无力的主要团队并收集其资料,包括上海李庚和、北京黄坤强、浙江裘昌林、河北乞国艳,简介其学术经验与临床现状,认为这些团队在整合医疗资源、中西医结合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的中医理论总结提升及人才梯队的组建等方面各具优势与特点。通过对比,认为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色有三:一,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诊治;二,运用岭南草药进行治疗;三,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中西医结合抢救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目前国内中医界诊治重症肌无力的团队的经验与现状也值得邓铁涛及其学术团队借鉴。4、梳理以邓铁涛为核心的中医学学术谱系。共梳理三代,三代依次为邓铁涛授业老师、邓铁涛、邓铁涛的学生,其中第三代又分为合作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三类。学术谱系的建构,对于学派形成、学术研究的延续、学术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总结邓铁涛学术团队的传承特点有五:坚信中医,热爱中医;理论临床,兼修并重;执着学术,搭建平台;包容学生,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后继有人。结论:邓铁涛学术团队在师徒共同的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实现了学术的延续与进步。邓铁涛在各项研究中往往起着引领作用,开辟多个研究领域,指明研究方向并构建研究的基本框架,而具体的研究内容则多由邓铁涛的学生完成。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而言,邓铁涛的学生较邓铁涛均有突破,并使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当今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也产生良好的临床效应。目前邓铁涛学术团队仍需进一步做好学术的传承,使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中国医学史、岭南医学、中医诊断学、神经肌肉病诊治、心血管病诊治等研究领域后继有人,并能在各研究领域继续有所提高。除了在各研究领域继续有所提高之外,应对邓铁涛最独树一帜的学术领域——五脏相关学说及神经肌肉病诊治——进行重点研究。

姬凌辉[9](2015)在《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除了物质与制度方面的引入外,还有隐而不彰的知识与理论的交流,中国近代细菌学说史即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中国近代细菌学引入概况的探讨也是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题中之义。鸦片战争以前,中西医学仅仅是通过极少数耶稣会士互相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条约口岸的逐渐建立和传教士医学传教行为的逐渐合法化和内地化,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最先走向世界的一批国人在日记中对显微镜、细菌均有零散记载,细菌由此渐入国人视野。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沿海地区的报刊、杂志等知识传播媒介和翻译馆、医学院校、书院等知识传授机构是细菌学知识的主要引介载体。1894年广东和香港发生的鼠疫检验了时人的防疫手段和观念。虽然鼠疫杆菌的发现消解了鼠疫的神秘感,但是在当时有限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和病情,这反映出细菌学说形成初期尚未能影响当时的医疗技术。清末十年,教会创办的医学院校和留日学生对细菌学说译介所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国人对细菌学知识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复合。1910-1911年的东北鼠疫让东北成为了当时国际医学专家的实验场,东北鼠疫的防治与肺鼠疫杆菌的发现均具有国际性。瘟疫除了带给普通民众死亡的恐惧感之外,还带动了细菌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细菌学的认识已经从腺鼠疫杆菌、肺鼠疫杆等菌种扩大到对细菌的性质、分类、培养、作用等知识的系统把握,并呈现出由专业知识走向工农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趋势。1917—1918年华北地区暴发了严重的腺鼠疫,虽然有东北鼠疫的防疫经验可资借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防疫工作窒碍难行。1919年中央防疫处正式成立,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建制、系统运作的中央级卫生防疫机构。从组织结构上来看,中央防疫处从最初的“一处三科”演变为“一处二室三科”。虽然它在1919年全国性霍乱中仅能维持京畿一带的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人事和职能的日益完善,其影响渐及全国。总之,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历经晚清政府、民初北洋军阀集团、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大体随清末民初历次重大疫情不断变动,与当时的国家与社会变迁亦有内在关联,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知识引介到制度构建的“在地化”过程,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一张从通商口岸到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到晋绥直隶,从晋绥直隶再到全国各地的文化版图。

单彬[10](2014)在《认知视角下的弱信号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都面临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能更早、更及时地识别这些变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能适应这一变化,人们对各领域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情报产生时限的要求越来越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情报分析人员在情报分析过程中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而当情报分析人员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常常会发现几乎无法找到或仅能找到少量有用的信息,进而很难产生有价值的情报。情报分析人员常常把情报分析的这种困境归因于有用的信息不足,却很少注意到如何通过改善自身的思考过程,用更少的信息完成情报分析任务的能力。情报分析的过程本质是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并未意识到绝大多数发生在大脑中的这一过程。与感知、记忆、和信息处理相关的情报分析过程在人们直接感知到其发生前就独立发生了。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能力决定了情报分析人员的情况分析能力。在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多种认知因素影响着情报分析的结果,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那些根植于人的心理过程的因素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和最难克服的,对这些认知因素如何影响信息加工过程的理解有助于情报分析人员有针对性地改善自身认知系统的加工能力,从而提高情报分析能力,为更早、更迅速地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奠定基础。除了提高情报分析能力外,改变情报分析流程也有助于更早地得到情报。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对早期、模糊的“弱信号”进行分析,以更早地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弱信号出现的早,对其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提高采取应对措施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情报分析人员的情报分析能力、缩短情报分析流程,更早地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在理论方面,侧重探讨了影响情报分析人员情报产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上,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索提高情报分析能力的方法。客观上,把情报分析流程建立在对早期的弱信号进行主动、深入的分析,探讨了认知视角下的弱信号分析过程及弱信号分析策略,提出了认知视角如何更早、更迅速地得到有价值情报的策略。在实证方面,把认知视角下的如何提高情报分析能力和认知视角下弱信号分析策略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罕见疾病诊断方面,分析了认知视角下的临床诊断的过程,并把弱信号分析的思路引入到罕见疾病的早期发现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认知因素提高罕见疾病的诊断能力,提出了认知视角下罕见疾病的诊断策略,为医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罕见疾病提供借鉴。研究中,以乳腺癌放疗相关性乳腺血管肉瘤(Radiation-associated breast angiosarcoma after breast cancer radiotherapy,RABASBCR)为例,提出了该病的早期诊断策略和诊断标准,丰富了认知视角下弱信号分析的理论和应用。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情报分析人员重新审视影响情报分析能力的因素、转变情报分析思路、提高情报分析能力、提高对弱信号的警觉力,更早地发现有价值的情报提供借鉴。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系统论和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借鉴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认知图式理论、归因理论等理论,探讨影响情报分析人员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因素,把影响情报人员情报分析过程的这些认知因素统一到情报认知图式下,探讨了情报认知图式的结构、功能和特点。研究中,对认知视角下的情报分析流程、情报分析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出影响情报分析人员情报分析能力的认知因素,提出了提高情报分析人员情报分析能力的方法。第二部分,从认知视角下,探讨弱信号的成因、弱信号分析方法与以往情报分析方法的不同、弱信号的分析流程,形成了认知视角下的弱信号分析策略。对常用的弱信号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各种方法应用于弱信号分析的场合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在弱信号分析过程中各种分析方法的选择策略。对竞争假设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贝叶斯评价法进行了弱信号分析的实证研究。深化对认知视角下弱信号分析过程中各认知要素的认识,提出了提高弱信号分析能力的方法。第三部分,把认知视角下如何提高情报分析能力和进行弱信号分析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罕见疾病的诊断中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导致罕见疾病容易诊断误治的认知因素,以及认知视角下的疾病及罕见疾病的诊断过程、罕见疾病的认知特点、罕见疾病的诊断策略,提出了提高罕见疾病诊断能力的方法。并以RABASBCR为例,进行了弱信号分析的实证研究。建立了RABASBCR的早期诊断策略和诊断标准。为该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相似疾病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1)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以及培养期待研究
    第一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调查
        1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本科实习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学分析
        2.6 结果
        2.7 讨论
        2.8 小结
    第二阶段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培养期待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概念式教学方案的构建和实施
    1 概念式教学方案初稿的设计过程
    2 专家论证概念式教学方案
    3 预试验
    4 施测稿的正式运行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模拟教学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2)MEBT/MEBO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烧伤的概述
        1.1 祖国医学对烧伤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烧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烧伤辨证分型治疗的认识
        1.4 祖国医学对烧伤外治的认识
    2 西医学对于烧伤的概述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西医对于烧伤治疗的认识
    3 中西医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的概述
        3.1 中医外治法对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的认识
        3.2 西医对低温热源性烧伤治疗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1.4 伦理学要求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2.6 病例脱落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临床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5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体情况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的概述
        1.1 MEBT/MEBO的作用机制
    2 湿润烧伤膏(MEBO)的概述
        2.1 祖国医学对湿润烧伤膏药物组成的认识
        2.2 具体组成成分的现代药理研究
    3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为对照组依据
    4 针对合并基础疾病的对比分析
    5 疗效分析
        5.1 创面局部症状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对比分析
        5.2 对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5.3 对两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检出率的影响
        5.4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6 结论
    7 本课题存在的优势、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西医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认识
        1.1 定义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中医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认识
        2.1 病名认识
        2.2 病因病机
    3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治疗现状
        3.1 运动疗法
        3.2 药物疗法
        3.3 物理因子疗法
        3.4 传统中医疗法
    4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理论依据
        4.1 热熨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
        4.2 热熨传热物粗盐的选择依据
        4.3 四子散的选择依据
        4.4 手三阴经筋的选择依据
    5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处理原则
        1.6 病例中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1.7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原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计
        2.2 抽样及分组方法
        2.3 干预措施
        2.4 基线资料及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4 质量控制
        4.1 严格MAS、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中风痉挛性瘫痪PRO的测评
        4.2 规范热熨疗法的操作
        4.3 防止偏倚
    5 伦理考虑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入组及完成研究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3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
        3.1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比较
        3.2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各观察指标比较
        4.1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上肢痉挛程度比较
        4.2 两组患者不同卒中类型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比较
    5 安全性观察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的分析与讨论
    2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分析
        2.1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上肢痉挛改善程度的影响
        2.2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上肢FMA评分、MBI评分、PRO评分的影响
    3 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不同卒中类型上肢痉挛患者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鳝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1.2.2 黄鳝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1.2.3 鱼类Toll-like Receptor及其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1.2.4 炎性反应和干扰素反应
        1.2.5 病理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生动物上的应用
        1.2.6 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第二章 黄鳝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样本
        2.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2.3 主要仪器
        2.2.4 主要溶液的配置
        2.2.5 细菌分离和培养
        2.2.6 菌液PCR及16S rRNA测序
        2.2.7 回归感染及其致病性分析
        2.2.8 药敏试验
        2.2.9 组织病理分析
    2.3 结果
        2.3.1 临床症状及细菌鉴定
        2.3.2 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性
        2.3.3 药敏结果及组织病理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免疫基因表达变化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鱼及细菌
        3.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2.3 主要仪器
        3.2.4 细菌的培养及样品收集
        3.2.5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的建立
        3.2.6 测序数据的预处理及RNA-Seq reads的比对
        3.2.7 差异表达分析及聚类分析
        3.2.8 差异表达基因在GO、KEGG富集分析
        3.2.9 免疫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3.3 结果
        3.3.1 测序及序列数据的产生
        3.3.2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3.3 差异基因的GO、KEGG富集分析
        3.3.4 免疫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3.3.5 信号通路及信号转导过程的预测
    3.4 讨论
        3.4.1 Toll受体的激活
        3.4.2 补体系统
        3.4.3 细胞因子及炎症途径
        3.4.4 TLR13 及其信号转导
        3.4.5 qPCR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云南三地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第一部分 调查研究及实验研究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2 立题依据
        1.3 技术路线
    2 调查研究
        2.1 诊断标准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方法
        2.7 结果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6)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三、国内国外研究总结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概念诠释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四节 理论依据
        一、教学病理理论
        二、医学诊断理论
        三、教学评价理论
        四、课堂生态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现实状况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教师问卷调研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学生问卷调查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参与现场观察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存在问题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形式单一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容模糊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规范缺失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问题原因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思维匮乏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不足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体系缺失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理论探讨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重要内容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内涵特征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基本原则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要类型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干预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要方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运行机制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操作模型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的标准建构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主要依据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指导思想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指标体系
第四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实践验证
    第一节 课堂教学疾病主要类型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失范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失衡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失调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病辨证步骤
        一、摸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象病因
        二、查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位病理
        三、辨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性病机
        四、理清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病势论治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实施过程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资料收集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判断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出具处方
        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验证反馈
第五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深度反思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对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主体与客体关系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医学诊断关系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教学实践关系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个结合”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他诊结合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与学习诊断结合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自觉与制度结合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三大关键”
        一、实施高中语文课堂焦点解决发展短程诊疗
        二、研制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会诊特别议事规则
        三、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主体诊断学力
第六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推动方案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诊断评价促进措施
        一、推行高中语文教师分级发展评价
        二、实施学生学业成就分层发展评价
        三、落实高中语文课堂分类发展评价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诊断智力支持策略
        一、采取措施聚合利益相关者正能量
        二、搭建课堂教学诊断协同创新平台
        三、促进课堂教学诊断专业发展进程
    第三节 课堂教学诊断制度保障路径
        一、强力推动我国高中学校依章办学
        二、积极发挥我国区域教育智库功能
        三、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文化培育行动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实为高效课堂干预行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旨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铸就现代校本教研新貌
        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亟需突围重建长效机制
    第二节 主要贡献与不足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主要贡献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的研究展望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诊断研究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系统化诊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内训师模式在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对DM患者的重要性
        1.2 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研究现状
        1.3 内训师培训模式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
    4 理论依据
    5 技术路线图
(一) 糖尿病管理知识评估工具的汉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护士的人口社会学资料
        2.2 评估工具的得分情况
        2.3 评估工具的评价
    3 讨论
        3.1 心理测评分析
        3.2 工具的应用及意义
        3.3 小结
(二) 内训师模式培训的效果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参与情况
        2.2 两组护士基线资料比较
        2.3 内训师模式培训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内训师模式培训效果分析
        3.2 实施内训师模式培训的关键问题
        3.3 内训师培训模式与常见糖尿病管理知识及技能培训方式的比较
        3.4 内训师培训模式对临床培训的启示
        3.5 小结
结论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和展望
        2.1 研究的创新性
        2.2 研究的局限性
        2.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邓铁涛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1.1 邓铁涛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1.1.1 资料收录原则
        1.1.2 资料收集结果
    1.2 邓铁涛学术团队学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1.2.1 邓铁涛学术团队人员名单
        1.2.2 邓铁涛学术团队与邓铁涛学术思想相关的学术资料收录原则
        1.2.3 资料收集结果
    1.3 总结
第二章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内涵研究
    2.1 邓铁涛学术渊源简介
    2.2 邓铁涛对五脏相关学说研究的传承
        2.2.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历程
        2.2.2 邓铁涛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
        2.2.3 邓铁涛的学生对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
        2.2.4 小结
    2.3 邓铁涛对脾胃学说研究的传承
        2.3.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脾胃学说的研究历程
        2.3.2 邓铁涛对脾胃学说的研究
        2.3.3 邓铁涛的学生对脾胃学说的研究
        2.3.4 小结
    2.4 邓铁涛对中国医学史研究的传承
        2.4.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历程
        2.4.2 邓铁涛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2.4.3 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国医学史的研究
        2.4.4 小结
    2.5 邓铁涛对岭南医学研究的传承
        2.5.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岭南医学的研究历程
        2.5.2 邓铁涛对岭南医学的研究
        2.5.3 邓铁涛的学生对岭南医学的研究
        2.5.4 小结
    2.6 邓铁涛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的传承
        2.6.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历程
        2.6.2 邓铁涛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
        2.6.3 邓铁涛的学生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
        2.6.4 小结
    2.7 邓铁涛对神经肌肉病研究的传承
        2.7.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历程
        2.7.2 邓铁涛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
        2.7.3 邓铁涛的学生对神经肌肉病的研究
        2.7.4 小结
    2.8 邓铁涛对心血管病研究的传承
        2.8.1 邓铁涛学术团队对心血管病的研究历程
        2.8.2 邓铁涛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2.8.3 邓铁涛的学生对心血管病的研究
        2.8.4 小结
    2.9 总结
第三章 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3.1 邓铁涛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简介
    3.2 邓铁涛的学生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3.2.1 邓中光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简介
        3.2.2 刘小斌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3.2.3 邱仕君诊治重症肌无力经验整理
        3.2.4 刘友章对重症肌无力的经验简介
        3.2.5 张世平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3.2.6 李顺民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3.2.7 刘凤斌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3.2.8 乞国艳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简介
    3.3 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团队临床现状简介
    3.4 全国名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分析
        3.4.1 医案的收集、整理与汇编
        3.4.2 医案收集结果
        3.4.3 医案分析
    3.5 全国其他主要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团队选介
        3.5.1 上海李庚和团队
        3.5.2 北京黄坤强团队
        3.5.3 浙江裘昌林团队
    3.6 总结
第四章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及传承特点
    4.1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谱系
    4.2 邓铁涛学术团队的传承特点
        4.2.1 坚信中医,热爱中医
        4.2.2 理论临床,兼修并重
        4.2.3 执着学术,搭建平台
        4.2.4 包容学生,爱护学生
        4.2.5 教学相长,后继有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邓铁涛第一作者论文题录(截至2014-12-31)
    附录2:邓铁涛着作(截至2015-12-31)
    附录3: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认定是邓铁涛亲撰的论着
    附录4:与邓铁涛相关的其他资料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9)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一) 医疗史的兴起
        (二) 细菌学说史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选题价值及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选题价值
        (三) 主要内容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医学概况与早期出洋国人的观察
    一、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公共卫生学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医学
        (一) 温病学说的形塑和发展
        (二) 医事制度、医学教育与分科
    三、如蝎如蟹:使西日记中的观察
    四、小结
第二章 甲午战争前后细菌概念的引介与通商口岸防疫的改进
    一、19世纪中后期通商口岸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引介
        (一) 通商口岸医学传教士对细菌概念的译介
        (二) 通商口岸非医学传教士对卫生知识的译介
    二、避疫·检疫·治疫:1894年香港鼠疫与鼠疫杆菌
        (一) 1894年香港鼠疫与港口检疫的推行
        (二) “气”与“细菌”:中西医抗击鼠疫的不同方法
    三、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时期细菌学知识的传授与东北鼠疫的防疫实践
    一、清末教会医学院校对细菌学的传授和留学生的译介
        (一) 教会医学校的细菌学教育
        (二) 留学生对细菌学的译介——以留日学生为中心
    二、细菌学与宣统鼠疫期间东北的卫生防疫
        (一) 鼠疫、报刊与知识:《盛京时报》中的细菌学
        (二) 《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议报告》中的细菌学
    三、小结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学知识的推广与晋绥鼠疫的防控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细菌知识的推广
        (一) 细菌学专业知识的译介
        (二) 细菌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关系
    二、1917-1918年鼠疫的防治与新文化运动时期防疫观
        (一) 1917-1918年鼠疫防控与交通遮断
        (二) 清洁与消毒:以《大公报》为中心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央防疫处的设置与细菌学知识传播和实践的一体化
    一、中央防疫处的设立及沿革
    二、中央防疫处防治传染病与细菌学知识的应用
        (一) 上海与京畿:1919年霍乱防治的两个面相
        (二) 预防传染病与接种疫苗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致谢

(10)认知视角下的弱信号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依据
        (一) 提高情报分析人员获取情报的能力
        (二) 缩短情报分析流程
    二、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情报学的认知观
        (二) 弱信号分析
        (三) 疾病误诊、误治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情报认知图式对情报分析能力的影响
    一、 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二、 情报认知图式与情报分析
        (一) 情报认知图式的结构
        (二) 情报认知图式的功能
        (三) 情报认知图式的特点
    三、 认知视角下的情报分析流程
    四、 情报分析策略与方法
    五、 情报认知图式与认知偏差
    六、 提高情报分析能力的策略
        (一) 情报认知图式的优化
        (二) 情报认知图式的强化
        (三) 情报认知图式的更新
        (四) 情报分析过程中认知负荷的调整
        (五) 积极的归因
    七、 小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认知视角的弱信号分析思路与方法
    一、 信号与弱信号
        (一) 信号、弱信号与信号的产生
        (二) 信号的“生长”规律
        (三) 信号的分类
        (四) 弱信号的成因
        (五) 弱信号分析与以往情报分析的比较
    二、 认知视下的弱信号分析策略
        (一) 认知视角下弱信号分析的基本策略
        (二) 认知视下的弱信号分析流程
    三、 常用的弱信号分析方法
        (一) 片断情报分析法
        (二) 专家会议法和头脑风暴法
        (三) 德尔菲法
        (四) 情景分析法
        (五) 问题指引法
        (六) 竞争性假设分析法
        (七) 模糊综合评价法
        (八) 贝叶斯评价法
    四、 常用弱信号分析方法比较
    五、 弱信号分析方法的选择策略
    六、 弱信号方法应用实证研究
        (一) 竞争假设法
        (二)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三) 贝叶斯评价法
    七、 提高弱信号分析能力的方法
    八、 小结与讨论
第三部分 认知视角下罕见疾病的弱信号分析
    一、 认知视角下的诊断过程
    二、 基于弱信号分析的罕见疾病诊断过程
        (一) 罕见疾病的概念
        (二) 罕见疾病的认知特点
        (三) 罕见疾病的信号来源
        (四) 罕见疾病诊断的策略
        (五) 提高罕见疾病诊断能力的方法
        (六) 小结与讨论
    三、 认知视角下罕见疾病弱信号分析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内容
        (五) 材料和方法
        (六) 研究结果
        (七) 小结与讨论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摘要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第二讲 社区常见症状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概念式教学方案在本科护生安宁疗护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 赵敬. 郑州大学, 2020(02)
  • [2]MEBT/MEBO治疗低温热源性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 刘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四子散盐熨手三阴经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D]. 吴燕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D]. 夏理海. 长江大学, 2019(10)
  • [5]云南三地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许丹.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6]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D].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内训师模式在非专科护士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 朱叶. 郑州大学, 2017(02)
  • [8]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D]. 黄子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9]清末民初细菌学的引介与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的构建[D]. 姬凌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认知视角下的弱信号分析及实证研究[D]. 单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标签:;  ;  ;  ;  

第二讲:社区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