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一、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萍[1](2021)在《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从痰湿立论,以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脂代谢异常,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TC、TG、LDL-C、HDL-C、Apo A1、Apo B、Ty G指数、体重、BMI、腰围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者,符合西医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痰湿内蕴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片,2mg,每天1次,睡前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每天2次,一次200ml,早晚餐后温服,两组均治疗6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一般情况,TC、TG、LDL-C、HDL-C、Apo A1、Apo B、Ty G指数、体重、BMI、腰围、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中医症状进行记载和评分,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首先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相等,则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者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设定α为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1例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5例。至试验结束,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试验组完成35例,对照组完成31例,总脱落率7%,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重、腰围、BMI、高脂血症类型、TC、TG、HDL-C、LDL-C、Apo A1、Apo B、Ty G指数、中医症状积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按照血脂水平评定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按照血脂水平判定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脂水平疗效上相当。2.按照中医症状判定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0.97%,两组疗效上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TC、TG、LDL-C、HDL-C、Apo A1、Apo B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均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在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Ty G指数:组内比较,两组Ty G指数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y G指数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体重、BMI、腰围:组内比较,两组均可降低体重、BMI、腰围,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降低体重方面效果相当(P>0.05),在改善BMI、腰围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评价:对照组有1例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1例轻微恶心,但可耐受,1例腹泻,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试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以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改善胰岛素抵抗、中医症状方面,及减少腹部脂肪堆积优于西药治疗,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本试验还认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脂代谢异常,可能对改善体脂分布,降低内脏脂肪堆积有一定作用,需进一步验证。

陈保玲[2](2020)在《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HLP)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干预,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植物,杜仲花粉为我国重要的花粉资源,因其本身有效成分含量多而颇受欢迎,市场上销售的杜仲雄花茶等新型保健品宣传其具有降三高、保护肝脏等功效,非常畅销且价格昂贵。查询文献发现,杜仲花粉中富含黄酮、多酚等多种降血脂、抗氧化成分,但有关杜仲花粉降血脂的报道较少,且没有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所以本研究采用杜仲花粉灌胃给予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观察杜仲花粉对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分别从生化指标检测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旨在为杜仲花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体重与肝脏的影响分析大鼠体重变化与肝脏系数,结果显示杜仲花粉可以有效缓减大鼠体重增长,但无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杜仲花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显着降低(P<0.05),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洛伐他汀组与杜仲花粉高剂量组均可减少大鼠肝脏脂肪空泡数,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有减少脂肪空泡的趋势。测定血清中肝脏指标ALT、AST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杜仲花粉高剂量组能够减少大鼠血清中ALT(P<0.01)、AST的含量(P<0.05),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其含量变化均无显着性影响。2.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与抗氧化因子的影响杜仲花粉高剂量组显着降低血清中TC(P<0.001)、TG(P<0.01)含量,升高HDL-C含量(P<0.05),对LDL-C含量无显着性影响;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无显着性影响;表明杜仲花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杜仲花粉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但对GSH-PX的含量无显着性影响;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上述三种抗氧化因子的含量变化均无显着性影响;表明杜仲花粉具有增强机体抗氧化的能力。3.杜仲花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杜仲花粉高剂量组可以降低与胆固醇合成相关因子HMGCR(P<0.01)、SREBP-2(P<0.001)的蛋白表达,杜仲花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上述因子的蛋白表达无显着性影响;RT-PCR检测结果显示,杜仲花粉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肝脏中SREBP-2、HMGCR的基因表达显着下调(P<0.05),杜仲花粉低剂量组作用效果无显着性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杜仲花粉高剂量组可以显着降低HMGCR在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P<0.05),具有降低ACAT2在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的作用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杜仲花粉可以减缓大鼠体重增长,降低肝脏系数,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下调胆固醇合成与代谢相关因子的表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血脂水平,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韩明阳[3](2021)在《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现有证据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内脏脂肪堆积和功能异常,血脂康是临床常用调脂中成药,本研究期望证实其联合依折麦布可以减少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堆积,从而改善相关代谢紊乱。方法:根据本试验设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研究的对象为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病研究所门诊及心内科病房治疗的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的患者。共有95例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的患者入选,进行内脏脂肪、脂质代谢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共纳入41名患者,进行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分布影响的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8例患者,对照组23例患者,试验组采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干预4周,对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录并整理,如性别、年龄等;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欧姆龙DUALSCAN HDS-2000进行脂肪分布的测量;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测量,如身高(cm)、体重(kg)、BMI(kg/m2)、腰围(cm)、臀围(cm),并对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收集统计整理: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安全性指标: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结果: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内脏脂肪与体重、BMI、腰围、臀围、TG呈正相关(r=0.699,r=0.666,r=0.682,r=0.533,r=0.403,P<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0.394,P<0.01)。内脏脂肪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呈负相关(r=-0.129,r=-0.167,r=-0.029,P<0.01),与胸闷症状呈负相关(r=-0.226,P<0.05)。2.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体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均显着改善(P<0.01),次症积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诸症积分均有改善,主症胸闷、呕恶痰涎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次症心悸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诸症积分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77%,优于对照组。结论:内脏脂肪与体重、BMI、腰围、臀围、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内脏脂肪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胸闷症状呈负相关。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比,可能有降低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患者的内脏脂肪的趋势,并能降低患者血脂、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玉龙[4](2019)在《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又称为血脂异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代谢和运行异常导致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为特征的一种脂质代谢疾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更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键。目前公认,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但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推广,大剂量、高强度、不合理用药等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肾损害、肌毒性等不良反应一直备受临床关注。此外,在治疗多病种及联合用药时,其安全性也受到质疑。中医临床实践中,针灸疗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近年来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期待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使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案能够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目的:1.确认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不同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2.评价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特点及作用优势;3.探讨脂质代谢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电针、埋线疗法对其影响。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部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收治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及招募符合标准的自愿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宣教组30例、电针组30例、穴位埋线组30例。宣教组予发放食物能量手册及进行一般饮食治疗宣教,2周1次定期随访指导。电针组予针刺中脘、带脉(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在此基础上选择G-6805Ⅱ型电针仪,疏密波,频率2 Hz-10 Hz-100 Hz循环,每次30分钟,每周2次。穴位埋线组取穴同电针组,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一次。以上三组治疗,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及中医症状临床观察表评分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本研究共完成90例治疗,宣教组脱失1例,穴位埋线组脱失1例。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抽血检测成分、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体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体重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腰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腰围缩小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BMI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BMI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BMI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BMI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清T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血清TG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TG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TG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7.血清L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LDL-C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8.血清HDL-C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DL-C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针组、穴位埋线组LDL-C升高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组(P<0.05),宣教组和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空腹血糖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均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宣教组、电针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穴位埋线组空腹血糖降低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0.空腹胰岛素含量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胰岛素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空腹胰岛素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5,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1.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不同程度的变化,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优于宣教组(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临床疗效比较宣教组总有效率为6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3.3%,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电针组、穴位埋线组疗效优于宣教组(P<0.05,P<0.01)。结论:1.宣教、以及在靳三针指导下的电针、穴位埋线疗法均可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疗效可靠,且无特殊副反应。而在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的改善方面上,靳三针穴位埋线疗法最优。2.通过比较不同方案干预高脂血症,为靳三针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临床依据。3.应用靳三针穴位埋线治疗高脂血症不仅可调节脂代谢紊乱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雷朝福,吴小英,胡金菊[6](2016)在《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社区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社区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7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各9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记为a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的记为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的记为c组,对三组治疗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后TG、TC、LDL-C分别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HDL-C显着升高,治疗后b、c组TG、TC、LDL-C均较a组降低显着,HDL-C升高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后血脂指标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b、c组血脂总达标率分别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b、c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两比较无显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方案,值得社区推广。

刘迈兰,张国山,李成文,汪厚莲,呙安林,刘密,常小荣[7](2015)在《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针灸与西药比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限至2014年4月,纳入针灸(针刺、电针、温和灸、氦-氖激光穴位针法)与西药(普伐他汀片、辛伐他汀、非诺贝特、洛伐他汀)比较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由第3人进行核对,分歧文献由第3人裁定。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7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LDL-C降低值,针灸组优于药物组[MD=1.05,95%CI(0.86,1.25),P<0.00001];(2)TC降低值,药物组优于针灸组[MD=-0.31,95%CI(-0.46,-0.15),P<0.0001];(3)TG降低值,针灸组优于药物组[MD=0.62,95%CI(0.45,0.79),P<0.00001];(4)HDL-C升高值,针灸组优于药物组[MD=0.62,95%CI(0.45,0.79),P<0.00001];(5)总有效率,针灸组与药物组对于高脂血症均有效,无明显差异[OR=1.26,95%CI(0.90,1.77),P=0.18]。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在降低LDL-C和TG水平以及提高HDL-C的水平方面优于药物组。

台红祥[8](2015)在《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脂必妥(Zhibituo,ZBT)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治疗组口服脂必妥,对照组分别口服他汀类、贝特类、烟酸肌醇酯、多烯康、安慰剂及其它调脂药物。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5.1.0中随机对照试验质量的4条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包括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失访、退出或丢失情况。以“脂必妥”、“高脂血症”、“疗效”、“药物经济学”等为关键词,通过电子检索1995-2014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和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降脂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文献(检索至2014年12月)。资料分析采用Rev Man 5.3软件。连续性变量使用加权均数(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mlmive risk,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疗效效应量。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 model)进行Meta分析;当各研究具有临床同质性但有统计学异质性时,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RCT,试验地点均在中国,共纳入3229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研究文献质量:35个RCT中,30个研究采用的随机方法恰当,2个研究采用分配隐藏且方法恰当,2个研究采用盲法,10个研究报道有失访、丢失、退出,所有研究均未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对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可知,纳入的研究文献质量为中等。2.脂必妥降低TC作用:①脂必妥与安慰剂比较,其降低TC作用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着性[WMD 0.60,95%CI(0.20,1.00);1个RCT。RR 1.83,95%CI(1.41,2.37);1个RCT]。②脂必妥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00,95%CI(-0.11,0.11);13个RCT。RR 0.99,95%CI(0.94,1.05);10个RCT]。③脂必妥与贝特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30,95%CI(0.11,0.49);1个RCT。RR 1.83,95%CI(1.41,2.37);1个RCT]。④脂必妥与烟酸肌醇酯比较,脂必妥优于烟酸肌醇酯,差异有显着性[WMD 0.78,95%CI(0.40,1.16);4个RCT]。⑤脂必妥与多烯康比较,脂必妥优于多烯康,差异有显着性[WMD0.51,95%CI(0.15,0.86);6个RCT。RR 1.19,95%CI(1.09,1.30);6个RCT]。⑥脂必妥与血脂康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0.11,95%CI(-0.24.0.02)]。⑦脂必妥与降脂宁比较,优于降脂宁,差异有显着性[WMD0.60,95%CI(0.36,0.84)。RR 1.36,95%CI(1.09,1.68)]。⑧脂必妥与月见草油比较,优于月见草油,差异有显着性[WMD 1.30,95%CI(1.13,1.47)]。3.脂必妥降低TG作用:①脂必妥与安慰剂比较,其降低TG作用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着性[WMD 1.00,95%CI(0.81,1.19);1个RCT。RR 2.29,95%CI(1.72,3.04);1个RCT]。②脂必妥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02,95%CI(-0.10,0.15);13个RCT。RR 1.00,95%CI(0.92,1.07);10个RCT]。③脂必妥与贝特类比较,差异有显着性[WMD-0.40,95%CI(-0.63,-0.17);1个RCT。RR 0.74,95%CI(0.58,0.93);1个RCT]。④脂必妥与烟酸肌醇酯比较,优于烟酸肌醇酯,差异有显着性[WMD 0.45,95%CI(0.23,0.66);4个RCT]。⑤脂必妥与多烯康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0.03,95%CI(-0.16,0.10);6个RCT。RR 1.05,95%CI(0.98,1.13);6个RCT]。⑥脂必妥与血脂康比较,脂必妥优于血脂康,差异有显着性[WMD 0.15,95%CI(0.08.0.22);1个RCT]。⑦脂必妥与降脂宁比较,差异有显着性[WMD 0.30,95%CI(0.07,0.53)。RR 1.44,95%CI(1.16,1.78)]。⑧脂必妥与月见草油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20,95%CI(-0.05,0.45);1个RCT]。4.脂必妥升高HDL-C作用:①脂必妥与安慰剂比较,其升高HDL-C作用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着性[WMD 0.20,95%CI(0.16,0.24)。RR 4.29,95%CI(2.57,7.15)]。②脂必妥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0.03,95%CI(-0.07,0.01);13个RCT。RR 1.03,95%CI(0.92,1.15);8个RCT]。③脂必妥与贝特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01,95%CI(-0.03,0.05);1个RCT。RR 1.03,95%CI(0.74,1.43);1个RCT]。④脂必妥与烟酸肌醇酯比较,优于烟酸肌醇酯,差异有显着性[[WMD 0.28,95%CI(0.20,0.37);4个RCT]。⑤脂必妥与多烯康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 0.03,95%CI(-0.05,0.12);6个RCT。RR 1.12,95%CI(0.91,1.37);2个RCT]。⑥脂必妥与血脂康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0.01,95%CI(-0.05,0.03);1个RCT]。⑦脂必妥与降脂宁比较,连续性变量差异无显着性[WMD 0.30,95%CI(-0.12,0.72);1个RCT],分类变量差异有显着性[RR 1.83,95%CI(1.22,2.75)]。⑧脂必妥与月见草油比较,脂必妥优于月见草油,差异有显着性[WMD-0.10,95%CI(-0.16,-0.04);1个RCT]。5.脂必妥降低LDL-C作用:①脂必妥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WMD-0.09,95%CI(-0.17,0.00);10个RCT。RR 0.99,95%CI(0.92,1.06);4个RCT]。②脂必妥与多烯康比较,脂必妥优于多烯康,差异有显着性[WMD0.35,95%CI(0.25,0.45);4个RCT]。③脂必妥与血脂康比较,脂必妥优于血脂康,差异有显着性[WMD-0.07,95%CI(-0.14.-0.00);1个RCT]。6.降脂总有效率:①脂必妥与安慰剂比较,优于安慰剂,差异有显着性[RR2.44,95%CI(1.59,3.75);1个RCT]。②脂必妥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显着性[RR 1.01,95%CI(0.93,1.10);3个RCT]。③脂必妥与烟酸肌醇酯比较,优于烟酸肌醇酯,差异有显着性[RR 1.58,95%CI(1.40,1.80);7个RCT]。④脂必妥与藻酸双脂钠比较,优于藻酸双脂钠,差异有显着性[RR 1.18,95%CI(1.05,1.33);2个RCT]。7.不良反应:脂必妥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较少有肝肾功能的异常改变和肌痛。结论:1.通过对本系统评价纳入的35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分析表明,脂必妥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的作用,且与他汀类和贝特类效果相似。2.短期服用脂必妥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今后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陈仲杰[9](2012)在《高脂血症“温灸和之”有效性及不同灸治时程对调脂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且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前高脂血症的治疗主要为药物,药物在有效降低血脂的同时,存在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使得高脂血症患者望而生畏,高脂血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为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由于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逐年增强,中医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在高脂血症调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突出表现为其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随着中草药种植加工成本的提高,长期应用价格较为昂贵,且其对血脂调控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鉴于高脂血症的高发病率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而严重的危害性,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而容易操作的调节血脂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灸以其效、验、便、廉等特点,以及绿色、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灸在高脂血症的防治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报道日益增多。针和灸作用互为补充而又各有所长,针刺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艾灸在温补阳气、温通经络、温化痰饮、温运血行方面具有针刺所不及的优势。针对高脂血症属痰属瘀的病理性质以及本病中年以后发病人数激增所反映出的阳气渐虚,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基础,艾灸所具有的生温熟热的性质及其温补阳气、温化痰饮、温运血行的功能正中其病机。用艾灸调治高脂血症可谓从标本兼顾的角度治疗。论标,其温化痰饮、温运血行的作用可以帮助祛除高脂血症患者体内的痰瘀等代谢产物,从而有利于脂质的清除。论本,其温补阳气、温通经络、促进代谢的作用有利于脏腑功能的调整和提升。脏腑功能强健后,自然能发挥各自作用,将体内多余的痰浊、瘀血代谢出去。因此说用艾灸来调节血脂可谓直中病机,标本兼治。目前相关报道日益增多,但以单穴治疗或固定选穴的报道居多,针对高脂血症复杂的病因及不同临床分型、表现,高脂血症的治疗也应该选穴多样化,针对不同体质类型选用不同穴位。同时在影响艾灸调治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研究中,不同组别的间隔时间相对较短,过于细微的时间差别不利于艾灸疗效差异的发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高脂血症的中医学发病机理、艾灸的性质和效用等方面对艾灸调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进行论述,提出高脂血症当以“温灸和之”的立论,并从临床角度加以验证。其主要特点是将经典理论用于高脂血症辨证施灸过程中。第二部分是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及相关临床报道在穴位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设立不同艾灸时程组,通过不同艾灸时程的调脂疗效差异为高脂血症艾灸调治提供较优的艾灸时程方案,为艾灸调脂的时效、量效关系研究作初步探索。第一部分1研究目的通过辨证施灸与药物组的降脂疗效差异,验证高脂血症“温灸和之”的有效性及其优势,并明确其作用特点及效应趋势。2研究方法2.1随机对照原则的应用本研究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并设立口服西药组进行对照。将入组患者首先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入组,每6例为一个区组,随机分至艾灸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两组,艾灸组32例,药物组33例。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治疗方法艾灸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设立的三个常见证型,将患者分为气虚痰阻证、阴虚阳亢证及脾肾阳虚证。选取足三里、神阙、三阴交作为基本穴方。气虚痰阻加丰隆、阴虚阳亢加太溪,脾肾阳虚加关元。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艾灸10分钟,隔日1次,每周3次,12次为一个疗程。共灸两个疗程。西药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片,每次10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2.3观察时点治疗前及2个月治疗后。2.4观察指标2.4.1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2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评价,以明确艾灸调脂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4.3安全性指标对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肾功(尿素氮、肌酐)进行测定。2.5数据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本研究中的临床资料特点,依据相关统计学原理,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线可比性、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数据统计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转换,经转换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参数检验;经转换仍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3研究结果3.1血脂指标3.1.1两组总体有效性艾灸组32例,有效(包括临床治愈、显效及有效)23例,有效率达71.88%,药物组33例,有效30例,总体有效率90.91,艾灸组与药物组在降低血脂的总体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单个血脂指标的变化艾灸与药物治疗后均可使血脂各指标有所下降,艾灸组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明显,而药物组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疗效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2临床症状艾灸组与药物组在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总体积分方面差异极显着(P<0.001)。治疗后两组在缓解乏力、纳呆、腹胀、腰膝酸软、烦躁易怒、形寒怕冷这6项症状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艾灸组在缓解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说明艾灸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3.3其它相关指标两组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艾灸组下降程度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安全性指标艾灸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较治疗前略有下降,药物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表明药物对肝功略有影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艾灸治疗后患者尿素氮略有下降,药物组治疗后尿素氮略有上升,两组治疗后肌酐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药物组上升更为明显,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与药物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与药物治疗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与药物治疗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无不良影响,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4研究结论4.1“温灸和之”调治高脂血症,可以起到与药物类似的调节血脂作用,对血脂各指标均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且对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更明显;4.2“温灸和之”调治高脂血症,可以有效缓解与高脂血症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作用明显优于药物组。4.3“温灸和之”调治高脂血症,对安全性指标无不良影响,安全可靠。第二部分1研究目的通过设立不同艾灸时程组,比较不同艾灸时程对调脂疗效的影响,为高脂血症艾灸调治择选出最优的艾灸时程方案,为艾灸时效、量效关系的深入研究作有益探索。2研究方法2.1随机对照原则的应用本研究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针灸医院就诊并符合课题要求的高脂血症患者76例,所有病例均经饮食宣教不能理想地控制血脂。采用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至10分钟艾灸组、20分钟艾灸组及30分钟艾灸组三组。10分钟组25例,20分钟组25例,30分钟组26例。三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2具体治疗方案依据高脂血症患者脾肾阳虚、痰瘀互结的体质及病理基础,并结合相关临床报道进行选穴。选择丰隆、足三里、神阙、三阴交四穴作为固定穴组。10分钟艾灸组,选取上述四穴,用清艾条温和灸,每穴每次艾灸10分钟,隔日1次,每周3次,12次为一个疗程。共灸两个疗程。20分钟和30分钟组施灸方法同10分钟组,只是施灸时间不同,20分钟组施灸20分钟,30分钟组施灸30分钟。2.3观察时点治疗前及2个月治疗后。2.4观察指标2.4.1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2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评价,以明确艾灸调脂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4.3安全性指标对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肾功(尿素氮、肌酐)进行测定。2.5数据统计学处理同第一部分。3研究结果3.1血脂指标3.1.1三组艾灸治疗前后总体有效性10分钟组25例,有效(包括临床治愈、显效及有效)13例,有效率达52.00%,20分钟组25例,有效21例,总体有效率84.00%,30分钟组26例,有效23例,有效率88.46%。三组疗效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3.1.2单个血脂指标的变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艾灸治疗前后差异极显着(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艾灸前后变化不大(P>0.05)。说明艾灸治疗后可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30分钟艾灸组与10分钟艾灸组在调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差异显着(P<0.05),与20分钟艾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发现,随着艾灸时间的延长,有效指标的下降均数也呈递增趋势,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差值的均数比较,30分钟艾灸组>20分钟艾灸组>10分钟艾灸组。而在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方面,不同艾灸时程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艾灸调脂对血脂指标中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疗效更好。3.2临床症状艾灸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极显着(P<0.001),说明艾灸可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不同艾灸时程比较,10分钟组与30分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显着(P<0.05)。30分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20分钟组低于10分钟组。说明随着时间推移,艾灸对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越来越好。3.3其它相关指标艾灸治疗前后高脂血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也随之下降,且治疗前后差异显着(P<0.001),说明艾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空腹血糖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但不同艾灸时程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有极显着差异(P<0.001)。说明通过艾灸温通经脉、温运血行,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高脂血症患者的疼痛症状。不同时程艾灸对高脂血症疼痛的缓解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疼痛缓解的程度来讲,30分钟组>10分钟组>20分钟组。3.4安全性指标艾灸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艾灸调脂对肝功无不良影响。艾灸治疗前后尿素氮差异显着(P<0.05),治疗后的均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说明艾灸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终末代谢产物的清除,有利于机体排毒。治疗前后肌酐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前后血压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患者艾灸治疗前后心率差异显着(P<0.01),说明艾灸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心率。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艾灸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艾灸调脂对三者无任何不良影响。4研究结论4.1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的调节,30分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20分钟组及10分钟组。不同艾灸时程对单个血脂指标的调节作用,30分钟组优于10分钟组,与20分钟组作用无差异。4.2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30分钟组明显优于10分钟组。随着艾灸时间延长,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越来越好。4.3不同时程艾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无不良影响,三个时程均安全可靠。5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5.1明晰高脂病机,提出温灸立论进一步明晰高脂血症与痰饮的关系,针对高脂血症的病机,提出“温灸和之”的立论,从而为阐述高脂血症病机,并为临床治疗和治疗原则确立提供一定的依据。5.2重视辨证选穴,彰显灸疗优势将“温灸和之”的立论和原则细化,落实到艾灸调脂的临床实践应用之中。筛选了针对高脂血症艾灸的辨证处方,通过辨证施灸的应用,使艾灸调脂更具有中医针灸学特色。5.3优化灸调时程,探究时效关系在艾灸时程的设立上,考虑到艾灸量效积累的需要及临床可操作性,通过延长每组治疗时间及扩大不同组别的时程差异,以最大限度突显不同艾灸时程的疗效差异。

韩荣[10](2011)在《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症瘕”论及其软坚散结法方药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宗转化医学理念,本“涤其体而达其用”的思想,在“血脉微型症瘕”概念提出的基础上立软坚散结,消积去腐法拟以新疆地产药物阿魏为君药的中药处方,并基于现代理论技术,通过拟临床及临床研究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此证明:1)理论创新是提升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2)转化医学模式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方法:1)在对中医古今文献中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2)通过建立动物病证模型进行拟临床研究。3)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的临床研究,确定软坚散结消积去腐法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6054例高脂血症病例调研结果显示:痰瘀互结、痰湿(浊)内阻、脾虚湿盛为主要证型,占57.46%。RCT临床研究显示:中药治疗高脂血症血脂疗效平均有效率为76.86%。TG平均降低0.83±0.49mmol/L。未见中药治疗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例报道。2)建立了阿魏胶囊的指纹图谱;阿魏胶囊降低正常和高脂血症动物TC、TG、LDLC,升高HDLC(P<0.05或P<0.01),并能预防高脂饮食动物血脂异常。连续给药6月,高剂量组脾功能亢进,RBC、HGB、HCT下降,停药1月后恢复。体外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增殖。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脂疗效平均有效率为74.50%,中医证侯疗效有效率为79.19%。中药组服药前后TC、TG、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G下降0.8503±1.803mmol/L。结论:1)从“涤其体而达其用”的思想出发提出“血脉微型症瘕”学说立软坚散结、消积祛腐法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独辟蹊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的阿魏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说明理论创新是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核心。2)拟临床及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阿魏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其中降低TG作用尤为明显。3)基于中医理论创新及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理法方药,借助现代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得出末端指标明确,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复方中药制剂。以此证明,转化医学模式对中医临床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
3 治疗方案
4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6 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情况分析
    6.2 血脂异常的类型比较
    6.3 治疗前血脂情况比较
    6.4 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6.5 治疗前TyG指数比较
    6.6 治疗前体重、BMI比较
    6.7 两组腰围比较
    6.8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6.9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西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1.1 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1.2 血脂异常的认识
        1.3 血脂异常的分类
        1.4 血脂异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5 血脂异常的危害
        1.6 血脂异常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
        2.1 血脂异常的病名
        2.2 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
    3 从痰湿论治血脂异常的依据及选方
    4 现代药理学研究
    5 结论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脂代谢异常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杜仲的研究现状
        1.1.1 杜仲的简介
        1.1.2 杜仲的药理作用
        1.1.3 杜仲雄花粉的简介
    1.2 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1.2.1 高脂血症的简介
        1.2.2 高脂血症与氧化性损伤的关系
        1.2.3 高脂血症对肝脏与体重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动物饲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体重与肝脏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药物的制备
        3.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3.2.2 血样标本及肝脏的收集方法
        3.2.3 ALT、AST检测方法
        3.2.4 HE染色实验方法
        3.2.5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大鼠体重与肝脏系数
        3.3.2 ALT、AST检测结果与分析
        3.3.3 HE染色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与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所用试剂盒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血脂含量的检测
        4.2.2 抗氧化因子含量的检测
        4.2.3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血脂含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4.3.2 抗氧化因子含量检测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杜仲花粉降血脂的作用机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试剂与耗材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所用抗体
        5.1.4 引物序列
        5.1.5 主要溶液的配置
    5.2 实验方法
        5.2.1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5.2.2 RT-PCR实验方法
        5.2.3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5.2.4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分析
        5.3.2 RT-PCR检测结果与分析
        5.3.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
        1.3 病机
        1.4 辨证论治
    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2.2 相关机制
        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2.4 治疗方法
    3 内脏脂肪的相关研究
        3.1 定量评估内脏脂肪的临床意义
        3.2 内脏脂肪组织分布特点及病理生理作用
        3.3 内脏脂肪定量评估方法
    4 试验药物的相关研究
        4.1 血脂康主要成分、功能主治及其药理作用
        4.2 血脂康的研究进展
        4.3 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
        4.4 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内脏脂肪分布与相关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2 内脏脂肪分布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 内脏脂肪分布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
    3 研究对象
    4 诊断标准
    5 纳入标准
    6 排除标准
    7 中止标准
    8 病例脱落及处理
    9 研究方案
        9.1 试验药品及用药方案
        9.2 内脏脂肪定量评估方法
    10 观察与评价指标
        10.1 观察指标
        10.2 观察与随访节点
        10.3 疗效评价标准
    11 统计学分析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病例收集和完成情况
        12.2 一般情况比较
        12.3 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比较
        12.4 人体测量学指标比较
        12.5 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12.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12.7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证候分级量化评分表
    附录2 英文缩略表
    附录3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1.1 概念
        1.1.2 发病机制
        1.1.3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
        1.1.4 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
        1.1.5 高脂血症的治疗
    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
        1.2.1 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选择
        2.1.1 样本量估算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中止病例标准
        2.1.7 脱落标准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统计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3.2 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3.3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脂成分情况比较
        2.3.4 治疗前三组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比较
        2.3.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3.7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比较
        2.3.8 三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4 不良事件处理及脱落病例
        2.4.1 晕针
        2.4.2 滞针
        2.4.3 血肿
        2.4.4 断针
        2.4.5 脱落病例
第三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详细摘要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6)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社区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三组治疗后血脂达标率比较:
    2.3 三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7)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 1纳入与排除标准
    1. 2检索策略、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1. 3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 4统计分析
2结果
    2. 1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 2Meta分析结果
3讨论

(8)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意义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措施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效果指标
        2.6 排除标准
        2.7 检索策略
    3. 评价方法
        3.1 资料提取
        3.2 文献质量评价
        3.3 资料分析
    4. 技术路线
结果
    1. 文献检索及纳入结果
        1.1 文献资料
        1.2 纳入研究的观察对象
        1.3 纳入研究的设计
        1.4 干预措施
        1.5 纳入研究的结果测量指标
    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1 随机方法
        2.2 分配方法
        2.3 盲法
        2.4 失访、丢失、退出
        2.5 依从性分析
        2.6 基线的相似性
    3. 纳入研究的结果
        3.1 降低总胆固醇(TC)作用
        3.2 降低甘油三酯(TG)作用
        3.3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
        3.4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用.
        3.5 降脂总有效率
        3.6 安全性
        3.7 经济性
讨论
    1. 脂必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纳入研究文献的局限性
    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 本系统评价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提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降脂药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高脂血症“温灸和之”有效性及不同灸治时程对调脂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1 药物疗法
        1.2 非药物疗法
        1.3 药物疗法的不足
        1.4 非药物疗法的优势及不足
    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2.1 经典汤剂治疗
        2.2 自拟方剂治疗
        2.3 中成药治疗
        2.4 中药结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
        2.5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思路
        2.6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前景展望及存在问题
    3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概况与述评
        3.1 针刺调脂临床研究概况与述评
        3.2 艾灸调脂临床研究概况与述评
前言
第一部分 “温灸和之”有效性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试验设计方法
        1.4 病例完成情况
        1.5 基线比较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中止及脱落标准
        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6 效应评价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艾灸治疗组方法
        3.2 西药对照组方法
        3.3 观察时点
        3.4 观察指标
    4 结果
        4.1 血脂指标
        4.2 临床症状
        4.3 血脂相关指标
        4.4 安全性指标
        4.5 体征
        4.6 血常规
        4.7 尿常规
        4.8 心电图
    5 讨论
        5.1 高脂血症痰瘀互结的中医学发病机理阐释
        5.2 高脂血症“温灸和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5.3 辨证施灸的优势
        5.4 不同证型取穴依据及穴义
        5.5 本研究结果分析
        5.6 对高脂血症艾灸临床的建议和思考
第二部分 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调脂效应影响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试验设计方法
        1.4 病例完成情况
        1.5 基线比较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2 诊疗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中止标准
        2.5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2.6 效应评价标准
    3 治疗方法及方案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4 结果
        4.1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总体疗效
        4.2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4.3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血糖值变化
        4.4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疼痛积分变化
        4.5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4.6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血压心率比较
        4.7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血常规变化
        4.8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后尿常规变化
        4.9 不同时程艾灸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5 讨论
        5.1 化痰祛瘀是艾灸调脂的主要机理
        5.2 量效积累是艾灸调脂的重要因素
        5.3 恰当时程是艾灸调脂的效应环节
        5.4 不同时程艾灸调脂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不同
        5.5 不同时程艾灸调脂对其它指标的整体联动效应分析
        5.6 高脂血症发病相关因素及趋势探讨
        5.7 对艾灸临床调脂的建议
        5.8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查新报告

(10)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症瘕”论及其软坚散结法方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症瘕"论的提出
    1. 内容与方法
        1.1 高脂血症中医理论基础及病因病机、证型规律
        1.2 高脂血症中医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1.3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高脂血症"血脉微型症瘕"病证模型的建立及软坚散结消积去腐法方药拟临床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高脂血症软坚散结法的临床研究
    1. 内容与方法
        1.1 设计类型与原则
        1.2 研究人群
        1.3 治疗方案与对照措施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
        1.6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1.7 研究伦理学要求
        1.8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1.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痰湿论治脂代谢异常临床研究[D]. 周萍.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杜仲花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陈保玲. 河南大学, 2020(02)
  • [3]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D]. 韩明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谢玉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6]他汀类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社区应用[J]. 雷朝福,吴小英,胡金菊. 北方药学, 2016(11)
  • [7]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J]. 刘迈兰,张国山,李成文,汪厚莲,呙安林,刘密,常小荣.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1)
  • [8]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D]. 台红祥.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9]高脂血症“温灸和之”有效性及不同灸治时程对调脂效应的影响[D]. 陈仲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10]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症瘕”论及其软坚散结法方药的研究[D]. 韩荣. 新疆医科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