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技术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技术创新政策

一、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技术创新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姜冠融[1](2021)在《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和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近些年,东北地区发展逐步落后于东部地区,为此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所提振。但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且亟待解决,因此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本篇文章梳理了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新旧动能转换历史演进过程以及现状,并且通过泰尔指数和H指数来度量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20年内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些差距。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东北地区科研资金投入等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并且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主导产业结构单一且效率低,主要支柱型产业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二;民营企业经营困难,营商环境相较于其他地区较差;三、各省之间各要素尤其是人才要素禀赋流动不畅。其次,本文通过系统GMM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视角,研究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二者的影响。并利用泰尔指数和H指数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和合理化做出现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新旧动能转换对产业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其对高级化的影响要大于合理化的影响。因此东北地区应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边云涛[2](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陈飞[4](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保的制约,过去依靠高投资、高能耗、高透支的发展模式不得不做出改变,必须通过研发、培育、发展新的驱动力,提升改造原有驱动力,畅通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最终实现经济可预期、持续、稳定的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2011年,山东省X市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资源枯竭城市的新旧动能转换不是简单地用新产业替代传统老产业以解决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不是简单解决因资源枯竭导致资源消耗无法支撑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问题。以X市为例研究资源枯竭城市,针对X市驱动力提升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成因进行着重研究,对于推动X市的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实现高质量经济可预期、可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创新驱动成功升级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剖析,并就某些具体理论、做法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地调研X市有关部门单位,查阅借鉴相关文献和收集分析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国内、省、X市等经济发展数据,对照国外有关案例,对山东省X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较为详实地分析了 X市现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针对X市新旧动能转换中思想理念转变、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引进消化、政务服务改善、产业升级强化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源,依据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提出了精准角色定位、树立法治思维、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优化保障分配机制、融合关键要素、强化创新吸收等发展对策与建议,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刘晓明[5](2020)在《山东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效应与路径分析》文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日渐增大,在经济发展过程凸显了很多阻碍和风险,但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新旧动能转换则为遏制经济下行,释放风险和矛盾提供了动力,因此从全国到地方都对新旧动能转换达成了共识。从山东省的实际出发,虽然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很多指标位于全国前列,但山东省的传统行业占比较大且处于一个尴尬的战略洼地,因此山东更应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实现经济进一步的增长。如何抓住此机遇实现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理论框架,利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因素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本文借鉴了Temple and Wobmann的二元经济理论框架,引入了传统和现代两个生产部门,进行扩展和解释,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空间集聚图和莫兰指数,对山东省17个市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并在Anselin的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并引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交叉项,验证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后,控制经济发展阶段,将17个市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标准进行分类,进一步的深化了结论。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能促进山东的经济增长,但全要素生产率对山东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显着,而产业结构调整的红利虽仍然存在,但并不明显,且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进,山东的经济也可能有减速的趋势。此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仍然存在,这意味着需要继续加大社会投资。在控制经济发展阶段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阶段,全要素生产率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地区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更显着,对工业化阶段地区的发展效应不够显着。

杨喜[6](2020)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Urban Land Green Use Efficiency,ULGUE)是城市上地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生产要素投入系统与城市土地利用产出系统在城市空间上的综合映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土地要素投入利用过程中急需摆脱传统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方式转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适度集约、低污染、高效率的方式。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赋予了城市土地利用绿色效率新的时代内涵,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成为缓解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释放经济增长空间压力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必要途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正是当今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核心要求和关键实现路径,也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区域协同发展进程的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新旧动能要素流动过程中将不同的城市串联在一起,城市之间空间互动关系日益紧密,城市土地绿色开发利用并非“各自为政”或“孤军奋战”,而是存在空间溢出的外部性,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会与其他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空间关联。因此,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加强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研究,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降低城市上地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风险、促进城市之间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城市社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借鉴和吸收现有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明晰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概念内涵基础上,构建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上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理论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并借助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7年283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其次,综合应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时空二维视角来刻画和识别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动态演进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再次,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全国尺度以及分区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并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中的偏微分分解方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根据全文理论分析与量化实证研究结果,提炼出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城市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路径选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动能要素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新动能要素的投入自身可以带来较高质量的土地产出效率,传统动能要素也可以通过嫁接新动能要素进行现代化升级发展,重新换发新生机,提升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新动能要素的投入在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将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引向绿色化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路径。(2)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提升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强对低值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治理,补齐低值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短板。在地理空间上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中心—外围”的空间二元结构性特征。高值区城市多分布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地区的城市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地区的城市,低值区城市多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以及省际交界地区。(3)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在地理空间上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非“彼此孤立”随机分布,而是“彼此相依”空间关联,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不仅会影响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也会受周围邻近城市的影响。在局域空间格局上,呈现出高值集聚型(HH)、低值塌陷型(LH)、低值集聚型(LL)、高值凸起型(HL)四种空间集聚类型,数量上特征上以HH和LL为主,以HL和LH为辅,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环京津低值带”,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集群化高值集聚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冷热点区也呈现出“集群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地理空间呈现为“城以群聚群分”的空间格局,并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空间邻近同伴效应。(4)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全国尺度和分区尺度下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相互关联影响,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高,将会对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带动周围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共同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区域上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梯度差异性。(5)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城市空间扩张、外商投资、政府干预对本地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负向抑制作用。人口集聚、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程度对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着负向抑制作用。(6)分区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城市交通、生态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强度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市场化城市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对本地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生态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商投资和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外商投资、环境规制强度仅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集聚仅对本地城市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本地和邻近城市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7)根据全文理论与量化实证分析结果,提炼出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路径选择:一是重塑理念认知,强化绿色发展逻辑;二是发挥空间溢出,构建联动发展机制;三是尊重区域差异,推进实施因区施策;四是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五是更新要素投入,优化用地结构配置;六是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林之豪[7](2020)在《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国防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随着科技在武器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军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已经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作为重要的军品消费,通过开展军民融合,发挥军工技术的溢出效益,同时积极汲取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国防领域,减少重复技术研制。因此,本文以武器装备全寿命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理解军民融合的物质载体与融合方式,提升融合效率。据统计,85%以上的军工技术能够转化为民用技术,具备重要的军民转化融合基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譬如,哪些因素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又有哪些原因驱动“军转民”与“民参军”融合主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都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做出分析。本文共有八个章节,从现有文献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剖析军民融合的内容较少,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就军民融合背景与研究思路进行介绍。第二章,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本章将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的分析对象与问题,并对目前发表的军民融合文献进行梳理,介绍文献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再对相关军民融合文献与理论进行评述,以明确本文所主要运用的方法。第三章,分析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模式。本章是对美国与日本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进行概述。总结美国的军民融合模式,国会与行政机构相互配合,国会出台法律法规赋予联邦政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权力,联邦政府通过执行多项计划政策帮助企业;日本的军工研制能力基本“沉淀”至民营企业中,军方大规模采购民营企业研制品,将军事支出传导到社会经济中。本章利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两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与日本的国防军事部门支出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证明美日两国所构建的军事体制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通过不同方式的军民融合将军事支出的经济效应传导至社会领域,发挥国防经济效益。第四章,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本章主要概述中国军民融合的实践情况与武器装备全寿命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接下来重点分析全寿命中开展军民融合做好铺垫。第五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武器装备可继续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载体丰富性与可交易性,使得实现剩余价值成为了可能。军民融合难点在于军标与民标的标准异化导致融合不畅,本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军标与民标差异模型,为前期阶段军工项目的立项与设计提供借鉴。第六章,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得到释放,本章构建了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社会领域中技术成交额对于经济具有正向持续性的影响作用,这是军民跨域融合的前提基础。开展武器装备全寿命下“民参军”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国防军工将作为社会分工中的重要部分;同样,社会分工中通过竞争产生的优质企业,以技术创新作为比较优势争取国防部门的采购合同,作为国防分工的一部分。本章也利用委托—代理合同模型,分析了军方与社会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国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轨融合互动,能在动态的竞争中,填补军费投向不足下的结构性稀缺技术。第七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开展“军转民”的军民融合,核心在于将军工技术从国防领域向社会生产部门转移,延续军工技术的使用价值。中国目前“军转民”主要由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推动,本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达到军工研制单位与社会企业的博弈平衡,并与第五章中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军标与民标划分相结合,为“军转民”提供路径选择。最后,中国军民融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主要在于中国军民融合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由军工集团负责,而军工集团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实行全民共享,增加社会共同利益,这也是中国开展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的。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各章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现代国防更要求资源的汲取与协调能力,以往军方从军品制造企业中采购,作为生产过程中最后一环,完成了生产消费。开展军民融合,是要增加装备的价值实现渠道。将技术重新参与到生产过程是重要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载体,推动军工技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国民经济系统的生产循环,通过技术“民参军”与“军转民”模式,将生产过程延续。第二,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就是让资源不局限于行政命令的科层制上下流动,也能够增强军工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中资源的横向流动。两种制度下具备了技术融合的基础,在跨域融合下发生内部催化反应。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着互补与竞争,跨域融合会起到催化反应,刺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本文通过演化博弈论分类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如何有效实施民用化生产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增强生产力向民用领域转移,填补社会领域难以达到的技术需求;在跨域制度的融合中,催化激发出更加优质的创新技术,为军方降低搜索成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工集团私人占有为特点,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是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为主导,“军转民”所体现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是基于全民利益下的生产关系调整,将剩余价值最终实现全民共享。

金同杰[8](2020)在《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中的关键在于“人”。基于此,本研究的思路是,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放在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旧动能转换上,进而又将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放在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上。本研究不仅具有拓展主体性哲学领域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培育新动能、制定科技政策方面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回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历程,在总结前一轮振兴发展成就的同时,重点从哲学角度总结挖掘制约东北振兴的主体性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成功开展新旧动能转换进行主体性实践分析,以及对美国、日本、德国特定领域主体性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总结东北振兴发展中政府、企业所缺乏的改革、创新、市场等主体性精神。在综合主体性哲学、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特质即面向自身的革新性、面向环境的适应性、面向未来的超越性。革新性是指要善于认清自我,主动改革创新,善于突破旧体制、旧思想;适应性是指要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在思想理念、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能够迅速适应新趋势、新环境;超越性是指具有战略眼光、长远眼光,对未来发展规划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新时期,面对国家新一轮政策支持、东北亚开放新局势、区域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振兴发展优势要素,东北地区政府应进一步主动发挥体制改革意识、产业规划意识、营商服务意识和国际开放意识的主体性,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意识、科技创新意识、产品质量意识和人才管理意识的主体性。在政府、企业双重主体性发挥下,推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实现新飞跃。

张晓娜[9](2020)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旧动能转换是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的重要抓手,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也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主动求变、图谋发展的战略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可持续、高质量的经济效益。新旧动能转换不仅仅是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它是整个国家经济系统的升级优化,其背后的一项重要推动力指向了政府,需要政府职能改革立新并与经济新常态协作适应,协调好政府与市场及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职能转变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作为山东的重点国家建设工程,2017年4月山东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并试点建立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实验区,2018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省政府以此为蓝图协调规划全省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大局。本文以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例,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讨及政府相关政策及做法的分析,梳理出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探寻政府如何在实现自我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引导微观经济体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向协同平衡发展,得出应通过健全宏观调控、减少政府干预、加快简政放权、推行清单制度、推进职能法定、强化监管建设、深化机构改革、加速职能转变、强化人才培养、聚焦创新引领等多途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黄振豪[10](2020)在《银行信贷与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央多次强调新旧动能转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契机,因此探索和优化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人才、新效率、新环境协调发展为模式的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是时代命题,也是抓住发展机遇的必要举措。而资金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量的增长对任何行业的动能优化、创造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从理论上厘清制造业银行信贷规模和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相互影响机理,并从实证上加以检验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探究我国制造业银行信贷与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构建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评价体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领域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炼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银行信贷与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相互影响机理,明确了二者之间通过“资本传导机制、信号传导机制、反馈信号催生机制、金融结构优化、金融效率提升、金融规模扩大”等六个途径实现相互促进。其次,本文使用“我国制造业银行信贷投放总量”以及“制造业上市公司人才资本、创新能力、高级化水平、行业效率、环境污染”等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建立的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银行信贷规模及新旧动能转换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本文借助VECM模型和Eviews软件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定量研究了2004-2018年我国制造业银行信贷与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动态协整关系,揭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得出我国制造业银行信贷对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影响更强的结论。最后,本文回顾前文、总结结论,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1)提升银行信贷政策在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精准定位;(2)改进信贷服务轨制,提高企业自身新旧动能转换实力;(3)重视“创新”在银行信贷以及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技术创新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技术创新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理论及其意义
        2.1.1 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理论
        2.1.2 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相关研究
    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2.2.1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理论
        2.2.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关研究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分析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历史进程及现存问题
        3.1.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历史过程
        3.1.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现存问题
    3.2 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现状分析
    3.3 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分析
        3.3.1 东北地区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3.2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第4章 新旧动能转换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变量以及数据
        4.1.1 相应模型的介绍
        4.1.2 各模型被解释变量的详述
        4.1.3 解释变量的详述
        4.1.4 数据的选定说明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相关性分析
        4.2.3 VIF检验
        4.2.4 GMM实证分析结果
        4.2.5 对实证结果的解释说明
        4.2.6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演进研究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提出和地方实践
        1.1.2 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动能、旧动能、新动能
        2.1.2 新旧动能转换
    2.2 理论基础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2 政府干预理论
        2.2.3 产业升级理论
第三章 X市新旧动能转换实施状况
    3.1 设领导小组把握总体布局
    3.2 依托放管服提升服务水平
    3.3 引智招财进行企业扶持
    3.4 技术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3.5 沉陷煤区整治修复生态环境
第四章 X市新旧动能转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政务环境有待优化
        4.1.2 创新研发运用不足
        4.1.3 产业集群度不够高
        4.1.4 企业扶持有待强化
    4.2 成因分析
        4.2.1 思想理念转变不到位
        4.2.2 配套服务跟进不及时
        4.2.3 生产要素融合不完善
        4.2.4 创新引进消化不充分
第五章 完善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
    5.1 解放思想精准角色定位
        5.1.1 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屏障
        5.1.2 以法治思维准确定位角色
    5.2 以长效机制构筑发展舞台
        5.2.1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名片
        5.2.2 优化社会保障分配机制
    5.3 融合关键要素保障动能转换
        5.3.1 完善人才要素
        5.3.2 优化资金要素
        5.3.3 激活土地要素
    5.4 强化创新吸收拉动产业升级
        5.4.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4.2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5.4.3 创新吸收消化再创新
        5.4.4 集群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第六章 结论、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山东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效应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相关文献
        一、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性
        三、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二、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关于空间计量的发展和应用相关文献
        一、空间计量的发展历程
        二、空间计量的应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二元经济理论框架及解释
        一、二元经济理论框架
        二、进一步的解释
    第二节 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建模理论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二、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和估计
        三、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说明
    第二节 山东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山东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
        二、山东经济增长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山东经济增长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模型设置与估计结果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估计结果与分析
        三、山东省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分析
    第四节 控制经济发展阶段的进一步研究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关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文献回顾
        1.2.2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文献回顾
        1.2.3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在土地利用领域文献回顾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旧动能转换
        2.1.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1.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2.1.4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
        2.1.5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2.2.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2.3 土地供给理论
        2.2.4 空间区位理论
        2.2.5 “两山”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新旧动能的ULGUE测度理论分析框架与指标构建
    3.1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理论分析框架
    3.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3.2.1 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
        3.2.2 可操作与可量化原则
        3.2.3 系统性与精简性原则
    3.3 基于新旧动能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1 投入指标体系构建
        3.3.2 产出指标体系构建
    3.4 测度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3.4.1 测度方法选择
        3.4.2 测度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化分析
    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样本与说明
        4.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4.1.3 研究区土地投入
    4.2 研究方法选择与说明
        4.2.1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4.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测度结果比较分析
    4.4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4.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走势特征分析
        4.4.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演进特征分析
    4.5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现实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关联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5.3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热点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5.1.1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5.1.2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5.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与说明
        5.2.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设定
        5.2.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3 空间杜宾偏微分分解
        5.2.4 模型检验与选择路径
    5.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4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及驱动因素分析
        5.4.1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分析
        5.4.2 全国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5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及驱动因素分析
        5.5.1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检验
        5.5.2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溢出分析
        5.5.3 区域尺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驱动因素空间效应分解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的ULGUE提升路径选择
    6.1 重塑理念认知,强化绿色发展逻辑
    6.2 发挥空间溢出,构建联动发展机制
    6.3 尊重区域差异,推进实施因区施策
        6.3.1 东部地区
        6.3.2 中部地区
        6.3.3 西部地区
    6.4 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
    6.5 更新要素投入,优化用地结构配置
    6.6 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军民融合概念界定
        2.1.2 武器装备、技术与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军民融合耦合机理
        2.2.2 军民融合程度
        2.2.3 军民融合评价体系
        2.2.4 军民融合产业竞争
        2.2.5 军民融合制度构建
        2.2.6 军民融合技术与产权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概述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2.3.4 新制度经济学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国外军民融合模式
    3.1 美国军民融合模式
        3.1.1 美国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3.1.2 美国军民融合支撑框架体系
    3.2 日本军民融合模式
        3.2.1 日本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3.2.2 日本军民融合驱动因素与互动模式
    3.3 美日军民融合成效与实证研究
        3.3.1 理论基础与提出假说
        3.3.2 数据来源
        3.3.3 美国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3.3.4 日本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军民融合历史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4.1 中国军民融合实践情况
        4.1.1 中国军民融合各历史阶段特点
        4.1.2 军民融合是生产组织集合
    4.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军民融合的聚焦点
        4.2.1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4.2.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
        4.2.3 发展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的目的
第五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5.1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主体要素
    5.2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职能特征
    5.3 军民技术标准构建:重构价值实现渠道
        5.3.1 军标与民标的差异化分析
        5.3.2 Lotka-Volterra模型在军标与民标差异的运用
        5.3.3 Lotka-Volterra模型对军标与民标的分析结论
        5.3.4 技术标准融合拓宽价值实现路径
    5.4 小结
第六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6.1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主体要素
    6.2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职能特征
        6.2.1 技术研制过程研究
        6.2.2 生产部署过程研究
    6.3 军民融合基础: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6.3.1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说
        6.3.2 实证检验与稳健性分析
        6.3.3 计量结果分析
        6.3.4 分工理论下跨域融合
    6.4 “民参军”汲取模式选择:委托——代理分析
        6.4.1 装备采购制度建设
        6.4.2 “军”—“民”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6.4.3 构建“民参军”委托代理合同意义
        6.4.4 科层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模式
        6.4.5 “民参军”驱动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7.1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主体要素
    7.2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职能特征
    7.3 生产过程再流通:军民融合的催化点
    7.4 技术溢出与“军转民”治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分析
        7.4.1 “军转民”技术转化治理方式
        7.4.2 演化博弈模型
        7.4.3 基本假设
        7.4.4 模型构建
        7.4.5 稳定性分析
        7.4.6 演化博弈分析
        7.4.7 “军转民”驱动因素
        7.4.8 生产关系调整下的全民共享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军民技术标准融合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的深度
        8.1.2 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能力
        8.1.3 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
    8.2 政策建议
        8.2.1 营造宽松的社会创新环境,提高技术交易平台作用
        8.2.2 在前期研制阶段设置技术转换端口,开展研发方案竞争
        8.2.3 优化国防军工领域准入机制,扩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东北老工业基地
        1.2.2 新动能
        1.2.3 主体性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回顾
    2.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简述
        2.1.1 新中国成立前
        2.1.2 改革开放前
        2.1.3 振兴战略提出
        2.1.4 振兴发展历程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成效
        2.2.1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2.2 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
        2.2.3 优势产业竞争力逐步重塑
        2.2.4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难的主体性问题
        2.3.1 文化惰性长期存在
        2.3.2 “官本位”思想浓重
        2.3.3 市场商品意识薄弱
        2.3.4 法治规则意识欠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案例考察
    3.1 新动能的含义和意义
        3.1.1 新动能的概念含义
        3.1.2 新动能的现实意义
        3.1.3 新动能的培育原则
        3.1.4 新动能的主攻方向
    3.2 山东省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实践考察
        3.2.1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2.2 增强经济创新力竞争力
        3.2.3 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3.2.4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3.3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实践考察
        3.3.1 面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3.3.2 自主创新完备技术产业链
        3.3.3 特色人才引进培养模式
    3.4 发达国家工业领域软环境主体性考察
        3.4.1 美国科技政策
        3.4.2 日本工匠精神
        3.4.3 德国企业文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认识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的客观优势要素
        4.1.1 新一轮振兴发展政策
        4.1.2 东北亚区域新形势
        4.1.3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4.1.4 自贸区建设
    4.2 政府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2.1 体制改革意识
        4.2.2 产业规划意识
        4.2.3 营商服务意识
        4.2.4 对外开放意识
    4.3 企业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3.1 市场导向意识
        4.3.2 科技创新意识
        4.3.3 产品质量意识
        4.3.4 人才管理意识
    4.4 培育新动能的主体性内涵
        4.4.1 面向自身的革新性
        4.4.2 面向环境的能动性
        4.4.3 面向未来的超越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
        1.1.1 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概况
        1.1.2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选择背景
        1.1.3 选题的思考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探索意义
        1.2.2 实践拓展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
        1.3.2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
    2.2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
    2.3 新旧动能转换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2.4 论文的理论基础
3 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3.1.1 政府职能的“越位”
        3.1.2 政府职能的“错位”
        3.1.3 政府职能的“缺位”
        3.1.4 机构臃肿,冗员浮事
        3.1.5 行政审批多,服务水平差
    3.2 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中各项问题的原因
        3.2.1 旧体制机制的惯性
        3.2.2 静态计划规划发展
        3.2.3 自身政策的失灵
        3.2.4 政府部门的自利性
        3.2.5 “官本位”思想的羁绊
        3.2.6 监管虚设导致行政行为失范
4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实践探索
    4.1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特点
        4.1.1 GDP总量大,但大而不强
        4.1.2 国家布局上,处在战略洼地
        4.1.3 产业结构重工化,传统产业占比大
        4.1.4 营商环境评价低,政府财政拮据
        4.1.5 科研投入强度低,人才保护力度弱
    4.2 山东政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做法分析
        4.2.1 立足宏观调控,加强顶层设计
        4.2.2 运作放权市场,优化公共服务
        4.2.3 厉行依法执政,强化监管力度
        4.2.4 推进机构改革,深化“一次办好”
        4.2.5 激励科技创新,保护产权人才
5 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5.1 健全宏观调控,减少政府干预
    5.2 加快简政放权,建设底线思维
    5.3 推进职能法定,强化监管建设
    5.4 深化机构改革,加速职能转变
    5.5 强化人才培养,聚焦创新引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银行信贷与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不足点
    1.5 文献综述
        1.5.1 银行信贷业务影响研究
        1.5.2 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1.5.3 金融与新旧动能转换相互关系研究
        1.5.4 简评
第二章 理论梳理及影响机理分析
    2.1 概念辨析
        2.1.1 银行信贷
        2.1.2 新旧动能转换
    2.2 理论梳理
        2.2.1 “信贷观”理论
        2.2.2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理论基础
    2.3 相互影响机理探究
        2.3.1 银行信贷与新旧动能转换作用关系推导
        2.3.2 银行信贷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作用
        2.3.3 新旧动能转换对银行信贷的反馈作用
第三章 变量设计与描述分析
    3.1 制造业信贷规模评价
    3.2 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评价
        3.2.1 人才资本衡量
        3.2.2 创新能力衡量
        3.2.3 制造业高级化
        3.2.4 行业效率衡量
        3.2.5 环境代价衡量
    3.3 样本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主成分分析法
        4.1.1 Bartlett球性检验和KMO检验
        4.1.2 主成分提取
        4.1.3 主成分表达
        4.1.4 综合得分
    4.2 模型的选择
    4.3 ADF单位根检验
    4.4 Johansen协整检验
        4.4.1 信贷规模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协整检验
        4.4.2 新旧动能转换与信贷规模的协整检验
    4.5 VECM模型构建
    4.6 Granger因果检验
    4.7 脉冲响应分析
    4.8 方差分解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1.1 银行信贷对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作用
        5.1.2 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对银行信贷的反馈作用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产业结构转换中的技术创新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 姜冠融.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资源枯竭城市新旧动能转换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X市为例[D]. 陈飞. 山东大学, 2020(02)
  • [5]山东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效应与路径分析[D]. 刘晓明. 青岛大学, 2020(02)
  • [6]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中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及溢出效应研究[D]. 杨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12)
  •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D]. 林之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的主体性研究[D]. 金同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9]新旧动能转换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例[D]. 张晓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银行信贷与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研究[D]. 黄振豪.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技术创新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