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环境问题转型与可持续城市环境教育

中国城市环境问题转型与可持续城市环境教育

一、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an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王谋,刘君言[1](202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建设并非简单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降尺度"到城市层面,而是在城市层面赋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化、情景化和本土化的内涵,是在城市这一特殊的时间、空间尺度上,将可持续发展内化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维度。目前关于可持续城市的认识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第一,关注城市的内部均衡,忽略对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环境负外部性和补偿问题;第二,过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均衡目标,忽略了发展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现;第三,城市形态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但在目前可持续城市的定义中该指标基本缺失。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水平,通过科学设计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对内对外功能,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安全、资源利用、社会公平的动态平衡,不断提升城市应对风险能力、宜居水平、居民福祉和对外提供经济、环境与社会治理正外部性的城市。目前对可持续城市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其实施路径还有待具体化、机制化,可持续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可以综合涵盖低碳、生态、产业、空间等专项城市发展规划的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并引领城市均衡发展。

曹可心,邓羽[2](2021)在《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时空演进路径及驱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城市更新是构建可持续城市和落实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为综合认知可持续城市更新时空演进路径和协同驱动机理,论文梳理了可持续城市更新研究概况,凝练其时空演进路径和区域差异,解析影响因素、驱动机理和典型空间响应模式,并从理论和政策维度进行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可持续城市更新形成了从"发展瓶颈倒逼"到"可持续愿景牵引"的时空演进路径,同时在时序化进程、本地化过程与空间演进历程中表征出显着的区域差异性;(2)综合地理环境影响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空间模式,利益相关者决定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组织模式,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多元驱动等组织模式作用于不同时空尺度的功能空间形成了5类典型空间响应模式;(3)可持续城市更新未来研究需聚焦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内高质量发展目标,定量厘清面向可持续城市更新的驱动因子、主控因素和协同机理,建立保障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城市更新管控方法库与政策集。中国在实践中需要健全"国家—区域—城市"的多尺度管控制度,建立可持续目标导向的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系统,并完善多主体协同的城市更新参与机制。

金俊植,冯彦茹[3](2021)在《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文中研究指明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概念,并在近年来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与"智慧"技术的统一在当代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值得关注。虽然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项目中,采用智慧技术已被普遍认可,但智慧城市的实践者在实际中仍会遇到诸多操作上的困难。规划者面临一项复杂的挑战,即如何协调智慧可持续城市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观点、利益和冲突,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商、建筑企业和当地社区。本研究以中国苏州为例,探讨智慧可持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Q方法论来衡量智慧城市从业者的态度和主观看法。结果表明,苏州市政府必将引领智慧可持续城市的发展,但同时智慧城市需要允许不同发展模式的共存从而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更广泛的智慧城市建设。

雷海芬[4](2021)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空间正在快速扩展。长期以来的粗放外延式城镇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城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耕地减少、粮食安全和空心村等。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背景下,对城镇空间增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城镇扩展需求、生态功能及耕地保护相结合,合理优化城镇、农业和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科学预测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下未来城镇空间的演化,并划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开发边界并明确相应的管控措施,是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利用转型,构建可持续城市发展有很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研究基于分析国内外有关耕地保护、宅基地退出和城镇空间增长模拟的有关文献,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找出问题的切入点,构建西安城镇空间增长研究的框架体系,并对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过去35年西安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化,研究发现过去35年西安城镇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的态势。乡村建设用地和耕地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贡献率为87%,其中耕地贡献率为60%,乡村建设用地贡献率为27%。尽管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明显,但截至2015年乡村人均建设用地增长至223.98m2,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降至75.24m2。且自1980年以来,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的波峰呈倒U型逐渐远离城中心,主要发生在距城中心的15km半径范围内。整体来看城市用地空间扩展仍然呈现相对分散的特点,2010年后出现两个波峰,空间形态出现跳跃式扩展。研究揭示农用地城镇化直接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及城镇空间形态,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对减少侵占耕地及其他资源用地的重要意义。(2)构建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系统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建立城镇空间增长开发潜力面,研究发现:西安城乡梯度下城镇空间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2个正相关变量(道路密度和规划区域)和4个负相关变量(距(副)中心的距离、距高速的距离、时间成本和坡度)。由于基础设施分布、社会经济、政策偏好和地理特征的不平衡,模型截距体现区县空间差异。(3)研究引入能有效模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FUTURES模型,对模型从输入层面及机理层面进行参数化和校准,尤其从新增斑块的定量和定位方面进行校准,使模型在元胞水平接近真实增长,确定适合西安城镇空间模拟的斑块紧凑度、折扣及折扣范围参数,分别为0.5,0.3,0.05。基于模型可扩展性界面和区域土地利用策略,在PGA函数中内置权重参数用以影响城镇空间增长的潜在场地适宜性。研究发现当激励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参数为0.6时,研究区域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规模最大,景观格局破碎化最小,该权重的激励参数代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激励策略,引入城镇空间增长情景分析与边界划定。(4)研究基于多目标土地利用策略,设置紧凑增长、鼓励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营造宜居城镇空间及现状情景在内的四个独立情景和四个组合情景,并进行分析。将生态用地、基本农田、水域及历史文化的本底要素列为研究区域的刚性约束,预测结果体现了多目标策略下的城镇空间增长需求与生态、历史文化、粮食安全的空间协调。紧凑情景、激励情景和宜居情景三种情景组合划定的边界中,2030年西安城镇边界中有斑块数量111个,中心城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8.7%,该情景消耗耕地102.2km2,促进235.3km2的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由于乡村建设用地的碎片化的特点,新增城镇空间破碎化较为严重,城镇开发边界存在多个独立边界。宜居和紧凑两种情景组合划定的2030年西安城镇边界中有斑块数量33个,中心城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1.8%,消耗耕地259.2km2,促进76.4km2的乡村建设用地城镇化,该情景模拟的城镇开发边界较为独立,中心城区呈集中外延式扩展,多组团与中心城区边界分离。(5)依据城镇边界分析结果,从交通导向的规划出发提出空间管控策略,划出15km中心城市圈和3km多组团圈,试图避免城市中心区和多组团继续蔓延式扩展。模拟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和城市圈,有助于推进城乡利用转型、耕地及自然资源用地保护和城镇空间格局管控。综合耕地保护、防止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合理管控空间开发强度的情景下模拟的城镇开发边界和管控策略,表现了社会经济需求、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协调统一的空间属性和政策属性。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陈阳[6](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段一行[7](2020)在《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迈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环境、社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和可行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成为了城市设计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选取瑞典绿色建筑委员会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实验室所研发的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借鉴,针对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和实验,探索一条我国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路径。第一部分讨论我国可持续性城市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我国实践历程,选择中新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区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生态城案例进行分析,将我国当代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问题归结为技术标准空洞、驱动力来源单一、评价体系标准冗杂、长期管理难以为继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整理介绍了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和实践途径。首先梳理Citylab导则内容,包括总体目标,现有条件、项目愿景,流程管理,重点领域和定义列表五个部分,并阐述导则如何凭借“指标”和“指引”将各部分串联,形成方法体系;之后从导则指导设计的灵活性、学科交叉的全面性、过程控制管理的长效性、多方参与协同的完整性四个方面归纳Citylab导则指导实践的路径,并以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城和阿尔巴诺校园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其应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三部分针对笔者参与的常州天宁区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实践进行剖析,测试和探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发达地区借鉴Citylab导则进行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可能性。本文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尝试,对于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建构中国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张项童[8](2020)在《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集聚的区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规模的扩张,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能源与土地资源低效利用、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都威胁着城市的健康发展。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对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是绿色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且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了解城市当前的绿色发展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城市之间的比较,帮助城市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道路。首先,基于绿色城市的内涵,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符合绿色城市理念的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方向属性分为正向、负向和特定向指标;其次,基于城市功能与城市化阶段对我国城市进行分区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城市分别设立权重系数;然后,对现有的指标标准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双标杆法;最后选取我国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共36个城市作为案例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地理分区探寻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了由11个二级指标,30个具体指标组成的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均是定量指标,结合了多源大数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数据可获取性,适用于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估。2.基于城市功能与城市化进程,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权重分配方法,将我国城市依据主体功能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个类型,再依据城市化进程分为高度城市化、中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三个类型,通过整合得到12组针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权重系数,实现了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差异化评价模式。3.通过双标杆法的建立,明确了每一个指标的得分上限与下限,提升了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在对案例城市的研究中发现,三个子系统中,环境质量得分最高,绿色生产得分最低。案例城市的综合平均分仅为67.59分,且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厦门市(75.79)和南昌市(75.72)排名前两名,但还没有达到优秀级别,兰州市和哈尔滨市排名倒数两名。大部分城市自身发展很不平衡,在3个子系统中的排名位次相差超过10名。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沿海城市总体优于内陆城市,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从西北向东南呈上升趋势。在绿色生产子系统中,华中地区(71.57)和华东地区(70.02)排在前两名,西北地区(40.26)排在最后一名,但在环境质量子系统中,呈现出与绿色生产子系统相反的结果,西北地区(76.12)排名第一,而华中地区(66.54)排在最后一名。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陈志奎[10](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二、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an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an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可持续城市提出及实践历程
二、可持续城市定义的主要观点
三、可持续城市定义和认识的不足
    1. 关注城市的内部均衡,忽略对其他城市或区域的环境负外部性和补偿问题
    2. 过于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均衡目标,忽略了发展阶段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现
    3. 城市形态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指标,但在目前可持续城市的定义中该指标基本缺失
四、可持续城市的定义和特点
    1. 如何定义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可持续城市
    2. 可持续城市的特点与其他类型城市的区别
五、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
六、可持续城市实施前景与推进机制
    1. 可持续城市实施前景
    2. 可持续城市推进机制
结论

(2)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时空演进路径及驱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持续城市更新内涵解析与研究概述
    1.1 可持续城市更新内涵解析
    1.2 可持续城市更新研究概述
2 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时空演进路径与区域差异
    2.1 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时空演进路径
        (1)物质空间优化是可持续城市更新的起源和载体
        (2)社会福祉改善是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根本诉求
        (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关键牵引
        (4)安全、包容、富有韧性是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空间愿景
    2.2 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区域差异
3 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响应模式
    3.1 多时空尺度影响因素体系
        3.1.1 综合地理环境影响着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空间模式
        3.1.2 利益相关者决定了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组织模式
    3.2 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响应模式
        3.2.1 驱动机理
        3.2.2 政府主导的空间响应模式
        (1)政府主导的战略发展型更新
        (2)政府主导的内城衰败型更新
        3.2.3 市场主导的空间响应模式
        (1)市场主导的内城地产型更新
        (2)市场主导的城郊产业型更新
        3.2.4 多元驱动型更新
4 面向可持续城市更新的研究展望与政策启示
    4.1 研究展望
        4.1.1 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
        4.1.2 定量厘清面向可持续城市更新的驱动因子、主控因素和协同机理
        4.1.3 建立保障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城市更新管控方法库与政策集
    4.2 政策启示
5 结论

(3)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智慧与可持续城市的概念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二)国际智慧城市案例
        1. 韩国松岛
        2. 荷兰阿姆斯特丹
        3. 西班牙巴塞罗那
    (三)融合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理念
二、苏州的智慧城市发展
    (一)中国的智慧城市
    (二)苏州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三、Q方法论调查
    (一)Q方法论综述
    (二)实施Q方法论
四、Q分析与研究发现
    (一)话语A:公共部门主导的视角
    (二)话语B:私营部门主导视角
    (三)Q调查结果摘要
五、对未来苏州的建议
    (一)制定新的智慧城市一体化战略
    (二)从本土文化的角度设计智慧苏州
    (三)新智慧苏州的制度保障
    (四)新智慧苏州的工作流程协调

(4)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城镇空间增长相关理论
        1.2.1 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1.2.2 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2.3 城镇空间边界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镇化与耕地演化
        1.3.2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1.3.3 土地利用模型模拟
        1.3.4 城镇空间增长边界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环境
    2.3 城市发展历史
    2.4 建国后西安市空间规划历程
    2.5 本章小结
3.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化
    3.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1.1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法
        3.1.2 城镇扩展速度、转移来源和形态分析方法
    3.2 土地利用空间景观格局演化
        3.2.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化
        3.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化
    3.3 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的耦合演化分析
        3.3.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
        3.3.2 时空转移强度分析
    3.4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3.4.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数量、速度特征
        3.4.2 城镇扩展类型识别
    3.5 本章小结
4.城镇扩展驱动因素识别与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驱动因素研究
        4.1.2 多层次逻辑回归分析
    4.2 城镇化驱动因素
        4.2.1 驱动因子的选取
        4.2.2 驱动因子描述和分类
    4.3 多层级逻辑回归模型构建
    4.4 西安市农用地城镇化驱动因素分析
        4.4.1 自然地理要素的限制作用
        4.4.2 基础设施的指向性作用
        4.4.3 规划及政策的管理作用
        4.4.4 与开发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城镇空间增长模型引入与改进
    5.1 模拟预测模型介绍
        5.1.1 模型框架介绍
        5.1.2 子模型介绍
        5.1.3 Futures优势与特征分析
    5.2 模型的建立
        5.2.1 基础数据收集与处理
        5.2.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5.3 模型参数化、校准
        5.3.1 从控制参数校准PGA
        5.3.3 Demand子模型调试
        5.3.4 模型扩展接口调试
    5.4 模型的验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城镇空间增长情景模拟
    6.1 城镇化政策与情景设置
    6.2 城镇化增长情景设置
    6.3 城镇化空间增长的情景模拟
    6.4 情景分析
    6.5 本章小结
7.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与研究
    7.1 城镇空间刚性格局构建和内部强度分区
        7.1.1 西安刚性区域的构建
        7.1.2 西安城镇空间开发强度研究
    7.2 基于景观格局安全的城镇空间增长模拟
    7.3 城镇空间增长边界划定
    7.4 西安未来城镇空间发展建议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雷海芬个人简介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6)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7)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探索
        1.1.2 瑞典可持续发展及Citylab导则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可持续发展城市
        1.3.2 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1.4 研究现状
        1.4.1 生态城市思想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综述
        1.4.2 绿色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和设计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现状
    2.1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历程
    2.2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典范案例
        2.2.1 生态新城:中新生态城
        2.2.2 生态化改造:深圳光明新区
    2.3 我国可持续城市实践问题
        2.3.1 技术标准体系空洞
        2.3.2 驱动力来源单一
        2.3.3 评价检测标准冗杂
        2.3.4 长期管理难以为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瑞典Citylab城市设计导则及其实践路径
    3.1 Citylab导则理论方法研究
        3.1.1 Citylab导则简介
        3.1.2 Citylab导则案例分析
        3.1.2.1 皇家海港城
        3.1.2.2 阿尔巴诺校园
        3.1.3 Citylab导则步骤提取
        3.1.3.1 步骤一:总体可持续发展目标
        3.1.3.2 步骤二:现有条件、愿景和项目目标的描述
        3.1.3.3 步骤三:流程管理
        3.1.3.4 步骤四:重点领域
        3.1.3.5 步骤五:定义列表
        3.1.4 Citylab导则指导方法
    3.2 Citylab导则实践途径研究
        3.2.1 Citylab导则实践要点提取
        3.2.1.1 导则指导设计
        3.2.1.2 多学科交叉融合
        3.2.1.3 过程控制管理
        3.2.1.4 多方参与协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州天宁实践:Citylab导则指导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4.1 项目背景
    4.2 Citylab指导的总体可持续目标确定
        4.2.1 共建多样互联
        4.2.2 循环资源利用
        4.2.3 复兴水岸空间
        4.2.4 凝聚城市活力
    4.3 5个步骤、2方法在具体地块的应用探索
        4.3.1 老城新径
        4.3.2 活力社区的连续“有机质”
        4.3.3 水网城市中的创意乐土
        4.3.4 城市活力的绿色起搏器
        4.3.5 连接城·河·生境的村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瑞典访学

(8)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绿色城市内涵
        1.2.2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2.1.1 指标构建原则
        2.1.2 指标的筛选与构成
        2.1.3 指标解释
        2.1.4 指标体系与SDGs的关系
        2.1.5 指标方向的确定
    2.2 基于城市分区分类的权重设定
        2.2.1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权重设定
        2.2.2 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的权重设定
        2.2.3 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综合权重
第3章 实证研究
    3.1 案例城市的选取
    3.2 案例城市的分区分类
        3.2.1 案例城市分区情况
        3.2.2 案例城市分类情况
        3.2.3 案例城市综合划分
    3.3 指标数据的来源
    3.4 数据标准化方法
        3.4.1 阈值法与目标值法
        3.4.2 双标杆法的建立
        3.4.3 标杆值的选取
    3.5 等级划分方法
    3.6 绿色生产子系统
        3.6.1 评价结果与排序
        3.6.2 分级情况
        3.6.3 绿色生产子系统区域分析
    3.7 绿色生活子系统
        3.7.1 评价结果与排序
        3.7.2 分级情况
        3.7.3 绿色生活子系统区域分析
    3.8 环境质量子系统
        3.8.1 评价结果与排序
        3.8.2 分级情况
        3.8.3 环境质量子系统区域分析
    3.9 综合评价结果
        3.9.1 综合评价结果与排序
        3.9.2 分级情况
        3.9.3 区域分析
    3.10 综合指数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10.1 绿色生产子系统
        3.10.2 绿色生活子系统
        3.10.3 环境质量子系统
        3.10.4 三个子系统排名对比
第4章 典型城市分析
    4.1 高度城市化优化开发区
    4.2 高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4.3 中度城市化优化开发区
    4.4 中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4.5 低度城市化重点开发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我国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绿色城市分类方法
        5.1.3 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5.2 创新点
    5.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四、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an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cities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J]. 王谋,刘君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1(06)
  • [2]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时空演进路径及驱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 曹可心,邓羽. 地理科学进展, 2021(11)
  • [3]打造智慧与可持续的未来苏州:新智慧苏州发展的战略维度[A]. 金俊植,冯彦茹. “未来苏州”专题文集, 2021
  • [4]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西安城镇空间增长与情景模拟研究[D]. 雷海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7]瑞典Citylab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借鉴与实践探索[D]. 段一行. 东南大学, 2020(01)
  • [8]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 张项童. 集美大学, 2020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标签:;  ;  ;  ;  ;  

中国城市环境问题转型与可持续城市环境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