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一、联合国环境署呼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论文文献综述)

周逸江[1](2022)在《世界卫生组织在促进卫生与气候治理协同中的角色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治理背景下议题联系的凸显对治理逻辑变革提出了要求,国际组织在跨议题领域治理中的角色对于促进不同议题治理议程协同,提升治理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此类行动通常超越其初始授权,国际组织在新议题领域行动的同时也是观察国际组织自主性扩张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基于议题联系与国际组织自主性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以话语、机制和实施三维度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案例分析中。本文认为气候变化与卫生在问题本身和治理机制两方面体现着议题之间的联系性,此背景下,世卫组织在话语层面塑造了两议题联系,同时,通过机制建设促进两议题协同治理,并积极致力于将气候风险考量纳入卫生项目实施之中。然而由于全球气候治理机制未明确议题联系,气候治理相关配套机制也对卫生议题关注不足,从而在机制层面制约了世卫组织在气候领域的行动。世卫组织对于气候议题的资源投入受限则进一步限制了其在协同治理行动中的角色。伴随着全球疫情后复苏阶段对卫生与气候议题关注度的提升,中国可以通过借助世卫组织在治理协同中的角色,影响气候与卫生交叉议题领域治理规则的制定,提升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与全球治理行动的有效性。

朱兵,陈定江,蒋萌,任钰成,曹煜恒,周文戟,胡山鹰,金涌[2](2021)在《化学工程在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从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关联的视角》文中提出当前物质资源利用模式迫切需要向低碳发展转型。化学工程的科研人员及流程工业领域的利益相关者,有必要以资源利用模式的系统视角,重新审视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复杂关系。基于本研究团队近年来对资源效率模式及低碳转型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针对化学工程与低碳转型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出三个主要观点:(1)低碳转型中提升资源效率与碳减排存在正向协同,即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存在强关联,需要提升资源效率促进低碳发展转型;(2)低碳转型中碳减排和物质资源利用存在反向协同,低碳转型将拉动大量物质资源需求,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来对冲;(3)气候目标下化石资源利用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化石资源将更多地发挥"材料属性"而不是"能源属性";"可持续的能源"和"可持续的碳源"将成为低碳流程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化学工程作为研究物质资源转化的核心学科,将在人类向低碳社会过渡中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尼古拉斯·斯特恩,谢春萍,迪米特里·曾格利[3](2021)在《中国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新纪元:四种资本的投资与估值》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固化,中国正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引领全球新一轮改革。面对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兴起、气候变化的挑战和世界贸易新形势,21世纪的增长故事必须拓展原有增长模式的狭隘定义,更多基于各种资本的均衡积累、向服务业的结构转型、更可持续的投入产出以及劳动力、资源的效率与生产率。在新发展阶段,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政策关注的核心。本文在介绍四种资本概念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下一阶段投资的方向:物质资本投资将主要面向更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包括低碳、弹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清洁、高效的基础设施,以及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人力资本投资必须考虑各种新型投资所需的新技能,以及衰退产业工人的再培训问题,注重对教育、体制改革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投资;自然资本方面可以通过改善空气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对可再生资本进行投资,加大对气候智慧型农业和未来城市化的投资力度;对社会资本的投资,需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众对制度的信任,减少不平等,并确保公正转型。

董亮[4](2021)在《“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气候危机已经与新冠肺炎疫情一同成为国际治理议程的重点。全球升温已经突破1℃,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日益加剧,气候风险日趋严峻。国际气候合作受阻,治理有效性难以提升。在此背景下,国际气候治理呈现诸多新特点:从议题关联上看,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后果引发了对气候变化潜在危机的深刻反思,激发了国际社会的气候雄心;从治理阶段上看,国际气候进程将从规则制定阶段转入行动与执行阶段;从治理进程上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依然不足,发达国家的承诺难以落实,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从治理机制上看,国际气候治理的公正性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发达国家甚至有意利用《巴黎协定》"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来模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淡化其历史责任。因此,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必须围绕以下两个维度确定气候政策方向:一是推动国际社会全面应对气候议题,维护"共区"原则,推动发达国家兑现承诺,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机制;二是积极提供中国理念与方案,强化自主贡献,推动构建以《巴黎协定》为基础的国际气候机制朝着合作共赢的方向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2021)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文中提出目录前言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一)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二)贯彻新发展理念(三)以人民为中心(四)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一)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二)坚?

白佳玉[6](2021)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北极航运重油管控趋向及中国应对》文中提出北极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北极航运中重油的使用与运输却为北极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不仅增加了溢油风险,还会导致有毒气体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自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1年启用《禁止在南极水域作业的船舶使用和运输重燃料油》条例(HFO)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讨论对在北极水域作业船舶是否也应采用类似标准。为此,各利益攸关方在北极理事会与国际海事组织平台上进行了多次探讨与研究。2021年,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6次会议形成了决议MEPC.329(76),用以规制重油禁令的实施。就重油禁令的有效实施而言,应将其置于海事公法与私法接轨的宏观视野下,思考可行的管控策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此来探寻如何妥善地实施北极船舶重油管控策略。北极航运中重油管控策略的实施离不开各国的配合协作,中国如何从沿海国配合、船旗国履约以及港口国监管三个方面回应北极重油管控策略的实施,是该议题在全球层面解决的重要举措。

周亚敏[7](2021)在《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善治作为一个全球性目标,是"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和约束条件。与此同时,由于自北向南的碳泄漏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中和进程决定了全球气候善治目标能否如期完成。《巴黎协定》开启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全球盘点的"混合多边主义"模式,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多元行为体开展治理实验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制度框架。文章讨论了实现全球气候善治的核心理论要素及架构,归纳出后巴黎时代多元行为体基于不同认知开展的气候治理实验,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理念的转型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通过论证"一带一路"开展气候治理实验的条件及方向,探讨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机制与路径。文章认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在坚持发展导向的前提下,秉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探索兼顾增长与减排的现实路径,实现削峰发展和早日达峰,为全球碳中和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国际社会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化解国际权力政治对气候议题的牵制。

尚月,韩奕琛[8](2021)在《应对迈向碳中和时代的挑战:俄罗斯的绿色新政》文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瞩目的热点话题,推动碳减排和实现碳中和是多国的政策目标,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第四、人均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的俄罗斯长期以来倾向于本能抗拒和选择性忽视。近一年多来,为了顺应全球低碳趋势、应对极端气候现象、降低欧盟碳边境税冲击、争夺国际话语权以及寻求与美欧关系突破,俄罗斯的认知和立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从质疑到关注,从旁观到积极参与,推出绿色新政,设立减排目标、制定温室气体评估标准与检测体系、推动经济部门减排与转型、打造碳农场、发展绿色金融和低碳能源等,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但受内外因素的制约,俄罗斯从观念、政策到行动的真正绿色转型注定道阻且长。

黄世忠[9](2021)在《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得益于独特的发展模式和高标准的环保政策,欧盟早已实现碳达峰,正在向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迈进。与此相适应,欧盟十分重视与ESG报告相关的立法工作和政策规划,近期发布了《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拟取代《非财务报告指令》。本文认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将成为欧盟ESG报告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将改写欧盟ESG报告过度依赖外来标准的历史,而且将重塑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制定的格局,进一步奠定欧盟引领世界的地位,在发展模式、立法推动、绿色金融、准则制定、概念框架、鉴证机制等方面留给我们诸多启示。

赵骏,孟令浩[10](2021)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互动的视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推动实现碳中和的政策工具,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际层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长期未能达成共识,部分发达国家寻求通过促进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连接来逃避承担"历史责任",并主导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制定权与话语权。从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良性互动的视角来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完善能够助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发展,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会影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制定。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完善应当立足国情,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存储与借贷、市场稳定及碳金融方面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国际规则,尤其应当根据中国的发展现实和需要,进行相应的经验总结与规则创新。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优势,不断提升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国际化程度,以引领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进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联合国环境署呼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国环境署呼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1)世界卫生组织在促进卫生与气候治理协同中的角色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一)议题联系与国际组织自主性
    (二)国际组织在促进协同治理中的角色
    (三)国际组织推进议题治理协同的制约因素
二、气候变化与卫生议题联系性分析
三、世卫组织促进卫生与气候治理协同的行动分析
    (一)话语层面
    (二)机制层面
    (三)实施层面
四、世卫组织推进卫生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机制层面的限制
    (二)实施层面的限制
五、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策略建议
六、结 语

(2)化学工程在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从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关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低碳转型中提升资源效率与碳减排的正向协同
    1.1 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强关联
    1.2 提升资源效率促进低碳发展转型
2 低碳转型过程中碳减排和物质资源利用的反向协同
    2.1 低碳转型对物质资源需求的拉动
    2.2 提升资源效率以对冲低碳转型对物质资源消耗的潜在反弹效应
3 气候目标下化学工程支撑化石资源利用模式变革
    3.1 化石资源相关的能源系统变革
        3.1.1 持之以恒提升能源效率,减少化工生产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
        3.1.2 进一步实现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并开始逐步向电气化驱动的能源系统转型
    3.2 化石资源代谢和碳基材料原料的变革
        3.2.1从化石燃料到化石材料
        3.2.2 碳源的多元化
        3.2.3 循序渐进按照国情务实选择
4 结论

(3)中国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新纪元:四种资本的投资与估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的新增长故事
    (一)早规划早布局带来的机遇
    (二)四种资本如何相互作用
    (三)技术创新需要制度创新
三、四种资本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一)物质资本
    (二)人力资本
    (三)自然资本
    (四)社会资本
    (五)未来发展方向
四、四种资本的投资机会
    (一)物质资本投资——以基础设施为重点
        1. 投资低碳、弹性基础设施,打造更具生产力、吸引力和更健康的城市
        2. 投资基础设施以提高工业能源效率
        3. 投资基础设施以鼓励清洁技术发展
        4. 投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二)人力资本投资
        1. 清洁基础设施所需的技能
        2. 应用前沿技术的技能
        3. 对教育的投资,尤其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
        4. 对体制改革的投资
        5. 对医疗保健的投资
    (三)自然资本投资
        1. 对可再生自然资本的投资
        2. 对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自然资本的投资
        3. 对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投资
    (四)社会资本投资
        1. 加大对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减少不平等领域的投资
        2. 对公正转型的投资
        3. 对信任机制的投资
        4. 对健全制度的投资
五、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四种资本类型,推动中国繁荣发展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三)将“十四五”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4)“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理解当前全球气候危机
    (一)IPCC评估拉响“红色警报”
    (二)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
    (三)升温目标问题
二、当前国际气候治理的缺陷
    (一)公平性不足
    (二)行动力不足
    (三)领导力不足
三、国际气候机制的内外之困
    (一)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议题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行动与诉求
四、中国的政策选择
结 语

(5)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
    (一)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以人民为中心
    (四)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一)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
    (二)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三)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五)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六)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
    (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取得显着成效
    (三)产业低碳化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高
    (五)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四、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
    (二)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倡议
结束语

(6)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北极航运重油管控趋向及中国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北极理事会关于北极航运重油可持续管控的研究与积累
    (一)北极理事会的“生成性”作用
    (二)北极理事会在“北极报告”中对重油的研究和发现
二、国际海事组织关于重油可持续管控的研究进程及其背后利益
    (一)国际海事组织的准立法职能及其与北极理事会的互动关系
    (二)国际海事组织有关北极船舶重油管控的外交会议
    (三)重油管控外交会议的背后利益
三、国际海事组织对北极航运重油可持续管控的多重策略安排
    (一)北极航运中重油问题的规则制定策略
    (二)短期策略:以碎片化监管减轻北极航运的重油风险
    (三)中期策略:禁止重油燃料和重油运输的整体方法
    (四)长期策略:重油禁令及其附加措施
四、北极航运重油可持续管控策略安排的影响评估
    (一)环境影响
    (二)经济影响
    (三)社会影响
五、北极航运重油可持续管控策略的实施及中国应对
    (一)配合北极航道沿岸国的管辖措施
    (二)提升中国作为船旗国的履约效率
    (三)强化中国作为港口国的监管机制
结 论

(7)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碳排放的三个典型特征及问题的提出
    (一)全球碳排放的主体是G20国家
    (二)全球碳排放的行业主体是化石能源利用
    (三)全球碳排放中的碳泄漏问题依然严峻
    (四)问题的提出
二、实现全球气候善治的核心理论要素
    (一)行为体的偏好:政治行为体、市场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
    (二)国际气候制度的架构及效力
    (三)以认知共同体推进治理实验弥补现有缺陷
三、后巴黎时代多元行为体的治理实验
    (一)政治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俱乐部思维的欧盟模式
    (二)市场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成本—收益计算的自律举措
    (三)非国家行为体层面的治理实验:基于效率和正义的网络结构
四、全球气候治理理念的转型
    (一)现实主义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牵制
    (二)“共同的人类身份”意识的觉醒——“奥斯陆原则”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五、“一带一路”开展气候治理实验的条件及方向
六、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机制及路径
    (一)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机制
        1.完善绿色合作理念
        2.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3.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和最佳实践
    (二)机制化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路径
七、结 语

(8)应对迈向碳中和时代的挑战:俄罗斯的绿色新政(论文提纲范文)

(9)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NFRD的规范要点和不足之处
    (一)NFRD的规范要点
    (二)NFRD的不足之处
二、CSRD的重大变革和潜在影响
    (一)CSRD的重大变革
    (二)CSRD的潜在影响
三、欧盟在ESG报告方面的启示
    (一)发展模式奠定了欧盟ESG报告的引领地位
    (二)立法推动是明确ESG报告责任的规制力量
    (三)绿色金融是推动ESG报告的市场力量
    (四)准则制定是确保ESG报告质量的前置条件
    (五)概念框架是制定ESG报告规则的理论基础
    (六)独立鉴证是提高ESG报告信誉的增信机制

(10)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互动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规制的现状
    (一)《巴黎协定》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有待明确
    (二)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连接短期内缺乏可行性
三、碳排放权交易国际规则与国内规则的互动格局
    (一)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影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发展
    (二)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影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制定
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完善路径
    (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完善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促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服务于国内法治
    (三)推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贡献于国际法治
五、结语

四、联合国环境署呼吁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界卫生组织在促进卫生与气候治理协同中的角色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周逸江. 国际观察, 2022
  • [2]化学工程在低碳发展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从物质资源利用与碳排放关联的视角[J]. 朱兵,陈定江,蒋萌,任钰成,曹煜恒,周文戟,胡山鹰,金涌. 化工学报, 2021
  • [3]中国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新纪元:四种资本的投资与估值[J]. 尼古拉斯·斯特恩,谢春萍,迪米特里·曾格利. 财经智库, 2021(06)
  • [4]“碳中和”前景下的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政策选择[J]. 董亮.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1(06)
  • [5]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人民日报, 2021
  • [6]可持续发展视域中的北极航运重油管控趋向及中国应对[J]. 白佳玉. 东岳论丛, 2021(10)
  • [7]全球气候善治与“绿色丝绸之路”——基于治理实验的视角[J]. 周亚敏. 当代亚太, 2021(05)
  • [8]应对迈向碳中和时代的挑战:俄罗斯的绿色新政[J]. 尚月,韩奕琛. 现代国际关系, 2021(10)
  • [9]谱写欧盟ESG报告新篇章——从NFRD到CSRD的评述[J]. 黄世忠. 财会月刊, 2021(20)
  • [10]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规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基于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互动的视野[J]. 赵骏,孟令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标签:;  ;  ;  ;  ;  

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