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植与传播

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植与传播

一、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怡[1](2021)在《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保护实践的发展,我国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福兴古道作为千百年来移民迁徙的重要产物,沿线孕育了众多移民聚落,并共同催生出灿烂文化,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本论文以福兴古道系统的物质载体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法、地图语言表达法等,对福兴地区的移民史实和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梳理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核密度估算法、近邻分析法、最邻近指数法、叠加分析法、高程配置法等6个参数化方法,从数量、聚落和高程对福兴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福兴古道与其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展开研究,研究表明:①福兴古道呈现“一主道、多支路”的空间形态结构。②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萌芽于唐代及以前,发展于宋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③沿线传统聚落历代的空间分布特性为“整体聚集、局部分散”。④沿线传统聚落分布演变规律为“沿古道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分布”。⑤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关系密切,当高程差、与古道的距离最小时,聚落数量越多;当高程差一定时,与古道的距离越小,聚落数量越多;当与古道的距离一定时,高程差越小,聚落数量越多。进一步对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分析,剖析出其具有时空连续性、空间尺度性、功能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特点。并揭示了福兴古道系统是基础承载机制和诱发干预机制共同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结合福兴古道系统现状保护问题,提出划定福兴古道系统保护范围、建立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共同参与等策略。本文建构了分析古道系统时空演变的规律及特征的分析框架,以福兴古道系统作为区域整体,结合Arcgis对古道与聚落的空间关系进行参数化分析,在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着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将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与传统聚落空间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规划及为聚落保护发展提供理论、数据上的支持。

周燕芬[2](2021)在《潮汕地区传统漆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漆木雕与金漆画是潮汕地区(主要指旧潮州府属地:潮州、揭阳、潮阳等各县)传统漆艺中必不可少的种类,是中国几千年来漆艺文化的传承,具有极高的审美性。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比较法、田野调查访谈法以及图像比较分析法,以潮汕传统漆艺代表“金漆木雕”和“金漆画”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潮汕传统漆艺的发展源流;从潮汕文化、宗教祭祀等方面分析潮汕传统漆艺体现的地域特色;对金漆木雕和金漆画相结合的形式从题材分类、艺术特征以及漆工艺特色三方面进行艺术分析;探析潮汕现当代漆艺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论文主要阐述了金漆木雕与金漆画体现的潮汕文化包含了中原地区、闽南地区以及海外三种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文化类型。金漆木雕和金漆画在祭祀宗教、民俗活动中大量存在,金漆木雕和金漆画多相互结合,两者在潮汕地区漆艺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相辅相成,两者相结合的形式是对潮汕传统漆艺的完美呈现,也是潮汕地区民俗文化信仰的表达,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金漆木雕和金漆画的题材多样、种类繁多,表现的题材都是平时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在构图上简练与繁杂相互结合,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现,这些都是工匠人运用多样的技法达到审美意识的完美再现,它们是真善美的结晶。漆由木生,木雕贴金后能呈现金碧辉煌的面貌,其中的制作工艺严谨有序具有浓厚的传承性,金漆工艺与岭南地区的广器外销描金漆器形成商贸关系,金漆木工与绘制外销画的工匠不仅在技法上相互学习,在图像上也相互借鉴。如今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传统民俗的淡化,现当代潮汕漆艺面临着需求量减少、传承人断层、政府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笔者认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可以加强保护政策,让漆艺市场更加规范化产业化;各级院校加强民间美术教育的熏陶;传承人可以提升自身的艺术培训,推陈出新发展文创产品才能使潮汕传统漆艺得以长久传承。

刘毅[3](2020)在《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泉州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聚集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华侨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受此影响,泉州汇聚了多样化的民居类型,如官式大厝、番仔楼、土楼和石构民居等。从泉州传统民居的研究基础上来看,目前研究对象多以“红砖、燕尾脊”为特色的官式大厝和骑楼为主,对于其他类型民居关注较弱,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民居单体或个别村落层面,结论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对泉州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进行概括与归纳,从而实现传统民居数据整合与基础资料的收集建设。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区相关概念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梳理泉州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通过较为广泛细致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构建泉州地区文化地理数据库,确定六大民居文化因子;(2)梳理出泉州地区民居文化因子属性特质,从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民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运用主导因子法、小流域分析、GIS等手段划分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为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文化区,西部九龙江文化区与北部闽江文化区,其中包括晋江中下游与沿海流域亚区和晋江晋江上游亚区;(3)分析文化区总体特征、各文化区特征、民居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4)结合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等地理现象,从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两大角度探索文化区分异的原因与居类型生成的影响因素。本文最后做了启发与初步展望研究,浅析邻域文化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文化区的保护进行初步探索。通过以上系列研究,交叉运用文化区与建筑学等理论,能够充分掌握泉州的民居特色与文化地理概况,侧面折射出了历史各阶段的信息,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定量民居区划与建筑学科的融合、丰富了民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上能够为泉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建棋[4](2020)在《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文中提出闽南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特定的地理位置使闽南地区拥有多元文化和多元信仰,由此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瓷雕是闽南民间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闽南寺庙建筑装饰,是闽南文化和信仰的外化表现和主要载体。通过研究其形成及发展,对了解闽南文化和民俗具有深刻意义。本文选取漳州东山地区的剪瓷雕为实例,以田野考察结合相关文献,对剪瓷雕艺术形成的背景、发展、审美、技艺等方面进行研究,藉由文化学、历史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角度,对剪瓷雕的文化性、审美性、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其隐藏的深层意义和文化象征,梳理长久以来隐藏在剪瓷雕艺术背后各要素隐晦的逻辑关系和理论系统。藉由剪瓷雕艺术研究入手,探寻传统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同时认识到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和困难,对剪瓷雕一类的文化遗产应投入更多重视,以期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研究和保护。

李婧,杨定海,肖大威[5](2020)在《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探讨闽南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潮汕地区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在文化扩散和传播的机制下,两地传统聚落文化产生地域分异的成因。

洪武彬[6](2019)在《“潮汕揭”一体化与“厦漳泉”同城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加速,各地区不断产生出大都市圈、经济圈等现代都市群落,谋求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定位,产业分工和产业协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南方沿海“潮汕揭”和“厦漳泉”两个地区各方面的比较,区别内力驱动型的城市一体化和外力驱动型的城市一体化,从对比分析的结果中寻求“厦漳泉”城市发展的驱动力,进而为“潮汕揭”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视角。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和产业集群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同城化、都市圈等进行概念分析,归纳了国外研究区域经济的理论,为本文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构建“五缘”同构性比较分析,通过收集资料对比“潮汕揭”和“厦漳泉”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政缘方面的情况,发现两地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第四部分:对“潮汕揭”和“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的驱动模式比较分析,得出两地出现同城化发展程度差异的原因是驱动模式不同。第五部分:根据分析结果,对“潮汕揭”地区的同城化发展提出要发挥“内源性”驱动力量,推动同城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钟晓君[7](2019)在《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文中提出客家是汉族民系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闽西、赣南、粤东北地区,文化极具特色。作为后来者,客家人除了继承古代汉文化以外,还消化、吸收当地原有的其他民族文化,使得客家族群的边界比较明显。紫金县地处广东省中东部,县内84万人口,客家人约占97.63%(2014年数据),是公认的纯客家人居住县。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境内民众在习俗、方言、饮食等方面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用“文化多元”来表述,其主要表现为方言复杂,全县虽以客家话为交流工具,却有多达5种腔调,其中西路腔还包括古竹话、临江话、黄塘畲话和闽南话(学佬话),各乡镇民众得借助于蹩脚的国语(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习俗不同,如祭祖时间有别,信仰对象各异,过节形式不一;饮食差距巨大,或喜爱胡椒,或口味清淡,或爱喝擂茶,或吃冷水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紫金是典型的山区县份,境内山峦横亘,沟壑遍布,地理结构特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居民零散分布于山沟、溪谷之间,交通闭塞,出行困难。而山区资源匮乏,生产结构单一,经济境况不佳,地瘠民贫,商业贸易不发达,人口流动少,人际交往不多。加之明、清以后县内匪盗不断,乡人为自保结寨而居,这种以单姓宗族为单位组建的围寨,既是严密的防御体系,又是封闭的自治系统,人们在一个个互不统属的空间单元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守家业,过着清净、休闲的生活,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充耳不闻,文化交流困难重重。客家人到来之前,紫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文化落地生根,顽强地保存下来。晚到的客家人族群意识不强,在与当地土着族群的接触过程中容易接受其文化。百越崇巫信鬼习俗,至今尚能在紫金觅见踪迹。丧葬习俗中的“袒跣”,与瑶族、畲族的跣足遗存有关,“二次葬”则是百越民族的遗风。“輋”字的地名和畲话(蛇话,东江水源音)的沿续,与瑶族、畲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客居者,客家人资源的分配等方面与土着存在竞争、摩擦,且历经民族融合形成后形成一家独大的族群,但原有族群文化却在顽强赓续,继承者自然是如今独占鳌头的客家人。客家人在紫金定下脚跟后,广府人及其文化溯东江接踵而上,使粤语容入客家话,古竹、临江两镇部分居民话语带有“白话音系”的尾巴。潮汕文化亦步亦趋,在近代的农民运动和行政管辖权的调整中对紫金的浸染尤其明显,从建筑格调到学校教育,影响至深。闽南文化的西传,将械斗之风及妈祖信仰带到紫金,导致近代土客之争,作为内陆的紫金县竟有祭祀海神的天后庙。由于居住分散,紫金客家人在沿袭原有少数民族风习的同时,抵挡不住后来文化的撞击,加上近代以后因灾荒、兵燹等造成的人口迁移,使得紫金的文化多元益形加剧。客家宗族建立于不同姓氏之上,而祖先来源、血缘亲疏、地缘远近、历史遗留问题等又对宗族作出细分,由此形成多层的自我认同。这种宗族组织的分蘖与细化,使原本姓氏众多的紫金客家宗族枝蔓更加繁杂,同姓宗族关系松散,宗族内部矛盾激烈,异姓宗族冲突时有发生,结果导致了客家文化失去根基。因为没有抵御外来文化的能力,紫金广受周边族群文化的影响,广府文化的长期浸染,潮汕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紫金的客家文化被撕裂得分崩离析,缺乏个性。另一方面,由于建制分分合合,区划变更频繁,导致紫金远离客家文化中心,像一座无所不包的孤岛,所谓的族群纯而文化却包罗万象,与客家大本营梅州地区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通过对紫金县客家文化多元成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客家人是一个边界既严明又模糊的族群,同时还是一个包容心很强的族群。这个包容使民族融合、族群交流得以实现,尽管融合与交流是经过排斥与争斗之后,历尽艰辛才完成的。起源地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的族群先后来到紫金共居,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依旧保存原有族群的文化特性,在今天看来有些费解,可这事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还在延续,这便是孔夫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客家人之所以被称为客家,乃是离开原籍、客居他乡之故。进入紫金,迁徙流动,客家人之间的固定联系得不到保证。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血缘渐渐疏远,联系更趋松弛,统一而被众人接受的文化终未形成。加之大山的阻隔,县内有200多个姓氏,以血脉划分不同的世系,制定的族规实为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说,族群的离散性是紫金文化多元发展基本因子。分散的农耕文化、商贸发展缓慢,县治缺乏引领作用,使紫金经济的落后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变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紫金县的发展有目共睹,从纵向比较尤其明显,但与周边的市、县相比,差距还相当大。渴望改变现状的紫金人思考如何富起来这个沉重话题时,文化多元是个绕不开情结。其实,文化多元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事实证明,文化的单一化只是个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是无法实现的。面对现实,该怎么办?费孝通先生所言甚有道理,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古占钧[8](2019)在《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泉州是我国着名的侨乡之一。在不断变化的近代社会变革环境中,泉州依靠侨汇作为经济支撑,19世纪末以来,城乡建设热潮不断,形成了中西交融的侨乡建筑文化景观。本文引入城市建设发展的研究视角,通过研究泉州旧城区近代建设中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特征,以及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城市规划建设的转变历程,揭示泉州旧城区在华侨影响下在近代取得的规划建设成就,分析华侨对泉州旧城区规划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当中蕴生的一些特殊规划经验,并对当代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二至第七章是论文的重点。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总体结构论述华侨对泉州旧城区规划建设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文献史料的收集和整合,以闽南侨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为基础,通过分析19世纪末以来泉州受南洋等外域文化影响下侨乡的形成,以及侨汇对推动城市建设所作的贡献,探析泉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条件,展现华侨参与旧城区规划建设的背景。接着,从总体布局层面,研究华侨参与下的规划建设活动对旧城总体布局的影响及特征,揭示华侨文化与旧城总体布局的相互渗透;然后分视角研究围绕第四章到第六章展开,从泉州旧城区中与华侨发生密切关系的居住区、公共设施、街巷等不同建设活动的层面来揭示其与华侨文化的适应与渗透关系及由此带来旧城区总体布局的变化。通过剖析归纳这些不同建设方面体现的特点,探讨华侨参与下的规划建设活动对旧城产生的影响,深入挖掘华侨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特殊经验。最后,当代启示,反思当代泉州旧城区华侨文化遗产的传承危机,希望通过阐述华侨文化遗产在未来泉州城市发展及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对华侨文化遗产的未来传承的提出一些建议。

林冬娜[9](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张霞[10](2019)在《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发展之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透过“食”这一表象,我们可以了解民族的行为与文化。中泰两国同属亚洲,食文化早已深深地打上亚洲食文化的烙印。泰国作为我国近邻友邦,两国贸易往来和友好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众所周知,泰国是岭南地区移民的主要国家,现在泰国大部分的华裔均来自中国的广东、福建等省份。明朝时期,闽粤两省的中国人为了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到南洋讨生活,他们在泰国通商贸易或留居,不仅带动了泰国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两国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食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看似简单的文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早期这些中国人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国闽粤地区的食文化传统与生活习惯,因而在两国人民生产生活中,泰国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闽粤地区食文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带有中国食文化气息的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而进行论证,主要内容如下:首章是绪论,对当前学术界闽、粤菜系和泰国食文化、中泰食文化及其关系等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中国八大菜系之闽粤菜系起源与发展、经典菜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第三章主要论述泰国食之理念、取材和调料、烹饪技巧、食用餐具和方式、特色菜肴;在概述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之上,进而从食用餐具与方式、关于食的理念、食之习俗、泰国菜中的闽粤风味菜四个方面展开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影响的论述,因此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五章则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贸易往来、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中国食文化的魅力与泰国文化的特点五大方面探究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影响背后的原因所在。

二、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福兴地区
        1.4.2 福兴古道
        1.4.3 福兴古道系统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学下的福兴地区移民历程解读
    2.1 福兴地区一一福潮地区的北端
        2.1.1 福兴地区的建置概况
        2.1.2 福兴地区的自然概况
    2.2 文献学概念方法诠释及本文的运用
        2.1.1 文献学的概念
        2.1.2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
        2.1.3 历史文献及解读方法
    2.3 文献学下的福兴移民历程
        2.3.1 三次大移民
        2.3.2 福建及福兴地区的移民浪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研究
    3.1 福兴地区的地理单元划分
    3.2 福兴驿道的历史钩沉
        3.2.1 闽县地理单元
        3.2.2 福清地理单元
        3.2.3 长乐地理单元
        3.2.4 莆田地理单元
        3.2.5 仙游地理单元
        3.2.6 福兴驿道时空解读
    3.3 福兴非驿道的历史钩沉
        3.3.1 闽县地理单元
        3.3.2 福清地理单元
        3.3.3 长乐地理单元
        3.3.4 莆田地理单元
        3.3.5 仙游地理单元
        3.3.6 福兴非驿道时空解读
    3.4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地理单元划分
        3.4.1 福兴古道的时空演变特征
        3.4.2 福兴古道的地理单元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上)
    4.1 福兴古道的研究范围与数据库建立
        4.1.1 研究范围
        4.1.2 数据库建立
    4.2 研究角度及方法
        4.2.1 研究角度的依据
        4.2.2 研究方法
    4.3 闽县段地理单元
        4.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3.5 小结
    4.4 福清段地理单元
        4.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4.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4.4.5 小结
第5章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下)
    5.1 长乐段地理单元
        5.1.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参数化分析
        5.1.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1.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1.5 小结
    5.2 莆田段地理单元
        5.2.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2.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2.5 小结
    5.3 仙游段地理单元
        5.3.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3.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3.5 小结
    5.4 福兴古道与沿线传统聚落
        5.4.1 数量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2 距离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3 高程维度下聚落变迁的参数化分析
        5.4.4 “数量”、“距离”、“高程”叠加分析
        5.4.5 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及保护初探
    6.1 福兴古道系统的特征属性探究
        6.1.1 特征一:时空连续性
        6.1.2 特征二:空间尺度性
        6.1.3 特征三:功能多样性
        6.1.4 特征四:文化多元性
    6.2 福兴古道系统的影响机制
        6.2.1 基础承载机制
        6.2.2 诱发干预机制
    6.4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6.4.1 福兴古道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6.4.2 国内外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6.4.3 福兴古道系统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古籍方志
    书籍论文
致谢
附录

(2)潮汕地区传统漆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研究过程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二章 潮汕传统漆艺的发展源流
    第一节 潮汕传统漆艺形成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潮汕传统漆艺的发展历史
        一、金漆木雕的发展
        二、金漆画的发展
第三章 潮汕金漆木雕与金漆画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 潮汕文化对各家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一、中原文化的碰撞
        二、闽南文化的融合
        三、海洋文化的渗透
    第二节 浓厚的宗教祭祀传统信俗
        一、修建宗祠,光宗耀祖
        二、游神赛会,祈求福祉
    第三节 木雕多髹漆贴金并与漆画相依共存
第四章 潮汕金漆木雕与金漆画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潮汕金漆木雕与金漆画的题材分类
        一、伦理教化题材
        二、生活场景类题材
        三、地方代表景致类
        四、纹样类
    第二节 金漆木雕与金漆画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一、种类多样,审美性的集中体现
        二、构图巧致,创作造型方法多样
        三、金漆鎏彩,营造流光溢彩的华丽气息
        四、层次丰富,实用与完美性统一
    第三节 金漆木雕和金漆画的漆工艺特色
        一、髹天然漆并贴金呈现金碧辉煌的面貌
        二、制作工序严谨有序并传承性浓厚
        三、表现技法丰富多样体现极强工艺性
        四、潮汕金漆工艺与广产外销描金漆器的关系
第五章 潮汕现当代漆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潮汕金漆木雕与金漆画所面临的问题
        一、居住环境改变,传统民俗日益淡化
        二、审美观念发生转变,建筑破坏性严重
        三、金漆工艺难度高,传承人出现断层
        四、产销模式闭塞,文创产品较少
    第二节 金漆木雕和金漆画面临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保护措施
        二、强化美育教育,全方位角度发展传承
        三、发展金漆工艺,转换空间应用
        四、创新文创产品,以旅游业带动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泉州传统民居研究
    2.2 文化区划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
        2.2.2 文化区
        2.2.3 民居与文化区
    2.3 GIS在文化区中的运用
    2.4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期许
        2.4.1 研究的现状
        2.4.2 本文期许
第3章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与数据库建设
    3.1 泉州地理背景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文化地理背景
    3.2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
        3.2.1 新石器至秦汉-原始时期
        3.2.2 两晋至隋唐-演进时期
        3.2.3 宋元至明中期-发展时期
        3.2.4 明中至清中期-衰落时期
        3.2.5 清中至民国-繁荣时期
        3.2.6 纵向-民居的发展与演变
    3.3 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3.3.1 数据库技术路线
        3.3.2 数据库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
    4.1 区划原则与流程
        4.1.1 区划原则
        4.1.2 区划流程与区划重点
    4.2 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
        4.2.1 第一步:以多数原则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4.2.2 第二步:以面邻域为原则的局部细分
        4.2.3 第三步:文化区归纳
        4.2.4 第四步:文化亚区划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与民居特征研究
    5.1 文化区总体特征分析
        5.1.1 强核心——民居主导文化
        5.1.2 弱分异——民居亚文化
    5.2 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流域文化区
        5.2.1 文化区特征
        5.2.2 民居特征
    5.3 西部九龙江文化区
        5.3.1 文化区特征
        5.3.2 民居特征
    5.4 东北闽江文化区
        5.4.1 文化区特征
        5.4.2 民居特征
    5.5 横向-对比研究
        5.5.1 各区合院型民居比较
        5.5.2 各区围楼型民居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区分异与民居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6.1.1 地形的顺应
        6.1.2 水文的影响
        6.1.3 气候的适应
    6.2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6.2.1 人文思想与朝代更迭
        6.2.2 人口变迁与文化扩散
        6.2.3 经济技术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启示与结语
    7.1 相关启示
        7.1.1 文化区与邻域文化区的关系
        7.1.2 文化区视角下的保护启示
    7.2 论文总结
    7.3 创新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传统民居调研信息表
附录B 传统民居基本信息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2章 福建漳州东山概述
    2.1 自然环境
    2.2 文化背景
    2.3 庙宇概况
    2.4 小结
第3章 剪瓷雕的类型
    3.1 从题材类型分类
    3.2 从造型形式分类
    3.3 从装饰主题分类
    3.4 小结
第4章 东山剪瓷雕制作工艺
    4.1 剪瓷雕传统工艺
    4.2 剪瓷雕工艺变迁
    4.3 小结
第5章 剪瓷雕的审美文化内涵
    5.1 自然环境造就审美文化
    5.2 文化内涵主导审美特性
    5.3 人文性格影响审美价值
    5.4 小结
第6章 剪瓷雕的美学特征
    6.1 形式美与人伦美统一
    6.2 意象美与程式化结合
    6.3 装饰性与工艺性并重
第7章 传统剪瓷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7.1 剪瓷雕的传承状况
    7.2 现代剪瓷雕发展状况
    7.3 传统剪瓷雕工艺所遭遇的困境
    7.4 对剪瓷雕所遭遇困境的若干思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东山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宫庙祠堂)调研表
附录B 东山县剪瓷雕艺人访谈记录

(5)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传统聚落的影响
    1.1 闽南文化和闽南传统聚落
    1.2 闽南文化向潮汕和琼文地区的传播和扩散
    1.3 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
2 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的地域分异
    2.1 聚落群和群落规模
    2.2 聚落布局和街巷系统
    2.3 聚落公共中心
    2.4 聚落防御体系
3 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地域分异的影响机制
    3.1 移民迁移和文化传播时序
    3.2 地理区位和文化传播位序
    3.3 宗族文化和居住发展模式
    3.4 历史环境和地方社会秩序
结语
资料来源:

(6)“潮汕揭”一体化与“厦漳泉”同城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动机
    (三) 研究现状
二、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一) 概念辨析
    (二) 理论基础
    (三) 研究设计
三、“五缘”同构性比较分析
    (一) 地缘比较分析
    (二) 血缘比较分析
    (三) 文缘比较分析
    (四) 商缘比较分析
    (五) 政缘比较分析
四、“潮汕揭”和“厦漳泉”区域发展驱动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厦漳泉”同城化的发展驱动模式
    (二) “潮汕揭”一体化的发展驱动模式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大力推进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 构筑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 推动同城化进程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四) 以潮汕文化为纽带引领“潮汕揭”同城化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7)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紫金县多元文化现状
        一、紫金概况
        二、县内多元文化之表象
        三、少数民族文化遗风
        四、广府文化的体现
        五、闽南—潮汕文化的表征
    第二节 过往研究概述
        一、客家研究概说
        二、广东客家文化多元的研究
        三、紫金县客家文化多元一体的研究现状
        四、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二章 客家族群的生存空间与多元文化的缘起
    第一节 地理生态结构
        一、地形、地势
        二、资源状况
        三、地貌及分区
    第二节 生存环境恶劣
        一、交通闭塞
        二、居住分散
        三、地瘠民穷
    第三节 百越、畲、瑶的文化遗存
        一、崇巫信鬼
        二、丧葬习俗
        三、刀耕火种与种輋
        四、“輋”字地名
        五、畲话
    第四节 早期移民与不同文化元素的传入
        一、客家耕读文化生根
        二、广府文化溯江而上
        三、闽南文化西传
第三章 族群内部的分散性
    第一节 县内族群关系与文化互异
        一、文化差异巨大
        二、族群界线明显
        三、土客之争激烈
    第二节 客家族群的流动性
        一、迁徙之因
        二、迁出地、迁入时间、开基地互异
        三、分居迁移
    第三节 客家宗族组织的分散性
        一、姓氏众多,枝蔓繁杂
        二、多姓氏村落中族规不一
        三、同姓宗族关系松散
    第四节 客家族群内部的矛盾冲突
        一、宗族内部的矛盾
        二、异姓宗族之间的冲突
        三、洪门会作祟
第四章 周边族群的影响
    第一节 广府文化的浸染
        一、戏曲互相感染
        二、粤语容进客家话
        三、建筑文化杂糅
    第二节 潮汕文化潜移默化
        一、以经济为媒介的文化交流
        二、农民运动吹来潮汕风
        三、短暂的行政管辖
    第三节 外界客家文化的疏离
        一、年代久远的源流地
        二、行政区划的分属
        三、客家族群的边缘与中心地的区别
结语
    (一)民族融合、族群交流促使文化多元的形成
    (二)族群的离散性是文化分散性发展的因子
    (三)县域的分散发展对族群的影响
    (四)紫金县多元文化向何处去
参考文献
致谢

(8)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相关概念界定
    1.6 研究特色
第2章 华侨对我国近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2.1 华侨与我国近代城市建设初步发展
        2.1.1 近代华侨投资以沿海城市为主
        2.1.2 华侨投资对沿海城市的兴起和建设的作用
    2.2 华侨对近代泉州城市建设影响的背景
        2.2.1 闽南侨乡地理文化环境的地域性特征
        2.2.2 华侨与侨汇
        2.2.3 华侨参与泉州旧城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条件
        2.2.4 泉州华侨发展与近代旧城城乡建设变革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总体布局变革
    3.1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的总体格局演变
        3.1.1 泉州城市城垣形制演化
        3.1.2 轴线格局的演化
        3.1.3 街巷体系的演变
        3.1.4 功能布局的演变
    3.2 近代华侨对泉州旧城总体布局变革的参与
    3.3 近代华侨对泉州旧城总体布局的影响
        3.3.1 交通格局的演变
        3.3.2 古城格局的解体
        3.3.3 近代城市格局的发展
        3.3.4 功能分区格局逐渐呈现
        3.3.5 近代侨乡特色建筑风貌
    3.4 近代华侨对旧城布局影响的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住区建设
    4.1 近代以前旧城传统住区建设概述
        4.1.1 坊宅和店宅共存的居住模式
    4.2 近代华侨对旧城传统居住街坊的改变
        4.2.1 独院独户的散点式群体布局
        4.2.2 单体平面布局自由灵活、功能舒适完善
        4.2.3 住区模式多元化
        4.2.4 街巷内部的住区结构未变
        4.2.5 住区景观风貌融合南洋风
        4.2.6 华侨新建筑楔入下的传统居住街坊特征
    4.3 建国后华侨参与的新村整体开发建设
        4.3.1 新村建设背景及筹建过程
        4.3.2 新村投资管理模式
        4.3.3 新村平面布局及建筑形式
        4.3.4 新村的启示及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公共设施建设
    5.1 近代泉州旧城公共设施建设背景
    5.2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公共设施建设概况
    5.3 近代华侨参与对旧城各项公共设施建设的整体影响
        5.3.1 华侨对公共设施建设的作用
        5.3.2 建设内容
    5.4 近代华侨参与的各项公共设施建设
        5.4.1 华侨教育影响下的校园规划
        5.4.2 华侨生活导向下的侨光电影院建设
        5.4.3 公益心推动下的华侨图书馆建设
        5.4.4 公共设施兴建对旧城的整体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街巷改造
    6.1 近代以前泉州旧城街巷体系格局
    6.2 近代华侨参与改造对旧城街巷体系的改变
        6.2.1 街巷空间尺度的变化
        6.2.2 街巷慢行游线与华侨生活空间的契合
        6.2.3 街巷植栽景观节点引入外来植栽
        6.2.4 街巷空间组织的梳理
    6.3 近代华侨参与的街道建设_以中山路改造为例
        6.3.1 街道立面建筑风貌融入侨乡特色
        6.3.2 街道空间视觉景观的提升
        6.3.3 街道商业功能与业态布局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当代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7.1 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7.1.1 对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善
        7.1.2 华侨文化遗产认定和认识的局限
        7.1.3 政府和民间保护资金投入有限
        7.1.4 对华侨文化遗产的宣传不足
    7.2 当代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建议
        7.2.1 注重古城华侨居住区的保护与利用
        7.2.2 中山路骑楼商业街的存量提升改造
        7.2.3 华侨文化旅游与古城街巷慢行相结合
        7.2.4 多方融合的保护与管理方式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索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空白
        1.1.2 范例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现状
        1.2.2 研究契机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文献研究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2.1.1 “公共”+“空间”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2.5.1 “视觉艺术”方向
        2.5.2 “使用体验”方向
        2.5.3 “场所塑造”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3.1.1 潮汕文化区
        3.1.2 潮汕的区划
        3.1.3 潮汕的地理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3.4.1 政治成因
        3.4.2 文化成因
        3.4.3 经济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6.2.1 触媒植入
        6.2.2 以点带面
        6.2.3 智慧进化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中国八大菜系之闽粤菜系研究现状
        二、泰国食文化研究现状
        三、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范围、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八大菜系中的闽粤菜系
    第一节 闽菜
    第二节 粤菜
第三章 泰国食文化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 泰国食之理念
    第二节 泰国食之取材与调料
    第三节 泰国菜的烹饪技巧
    第四节 泰国食用餐具与方式
    第五节 泰国特色菜肴
第四章 中国闽粤菜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食用餐具
    第二节 食的理念与讲究
    第三节 食之习俗
    第四节 泰国菜中的闽粤风味菜
第五章 中国闽粤菜对泰国食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第一节 地理位置因素
    第二节 历史渊源与贸易往来
    第三节 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
    第四节 中国食文化的魅力
    第五节 泰国文化兼容并包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殖和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兴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特征研究[D]. 张乐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2]潮汕地区传统漆艺研究[D]. 周燕芬.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毅. 华侨大学, 2020(01)
  • [4]闽南剪瓷雕艺术研究 ——以漳州东山剪瓷雕为例[D]. 郑建棋.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5]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研究[J]. 李婧,杨定海,肖大威. 华中建筑, 2020(02)
  • [6]“潮汕揭”一体化与“厦漳泉”同城化比较研究[D]. 洪武彬. 厦门大学, 2019(02)
  • [7]单一民系地区缘何文化多元 ——基于广东省紫金县的分析[D]. 钟晓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华侨参与的泉州近代旧城区建设研究[D]. 古占钧. 华侨大学, 2019(01)
  • [9]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闽粤菜系对泰国食文化的影响[D]. 张霞. 厦门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宋代闽南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移植与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