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与化解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与化解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论文文献综述)

韩丹凤[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对策进行研究,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关系到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问题。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借鉴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深入阐释了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提升引导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对策思考,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夯实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进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阐释,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意识理论、社会存在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国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梳理,这些思想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中国梦进行历史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不渝追求的梦想。追溯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历史阶段,揭示了中国梦的孕育、演变和发展历程,把握中国梦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再次,透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揭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总体状况。本研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并做好大学生认中国梦同状况频率分析和差异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和不同院校类别的学生进行比较,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取得成效。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表现出基本认知状况向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参与践行主动性较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一些问题和成因,其中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存在功利主义倾向,理论付诸实践的知行脱节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从从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国际背景来看,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从高校因素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未协调推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阶段相对特殊。最后,提出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三大育人”规律,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加强教育过程的有机协同,着力创新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范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还要强化学校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思想引领;更要注重内外结合,科学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综上所述,大学生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中国梦认同整体状况体现了当前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育人的效果,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蔡力为[2](2020)在《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文中指出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信任危机,具体表现为宿舍关系不和谐、班级关系不团结、师生之间交流少等,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成因和表现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对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帮助。

邴波[3](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王瀚巍[4](2020)在《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业成绩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其中同伴关系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与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有所不同,即它有平等性和自我选择性。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加快、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更为外显和开放,同伴关系的优劣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更大。但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同伴关系的发展现状如何、学生的同伴关系质量会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帮助小学生提高同伴关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选择沈阳市某实验小学五年级的270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的实验研究。首先,本研究运用《同伴关系量表》与《班级提名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具有如下特点:(1)从总体来说,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为中等水平;(2)在性别方面,女生的亲密关系维度、共同活动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并且男生的负提名得分显着高于女生;(3)在班级干部方面,班级干部的社会焦虑维度、共同活动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班级干部,并且班级干部的正提名得分显着高于非班级干部;(4)在是否为离异家庭方面,非离异家庭的学生亲密关系、共同活动、社会焦虑维度的得分均高于离异家庭的学生,并且离异家庭学生的负提名得分显着高于非离异家庭的学生。其次,根据《同伴关系量表》的维度设计相应的团体绘画主题活动方案,并通过问卷测量选择两个同质的班级,分别设置为控制组与实验组。对实验组的41名学生采用团体绘画教学活动,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实验进行八周以后,再次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组成员同伴关系质量总体水平在接受团体绘画后得到显着提升;(2)在《同伴关系量表》中,实验组后测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着高于前测。控制组前后测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无显着变化;(3)在《班级同伴提名问卷》中,与前测相比实验组的三个消极类型同伴关系学生的后测正提名得分显着增加、负提名得分显着减少。控制组前后测无显着差异。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高年级同伴关系质量的如下建议:(1)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校园同伴交往环境,促进学生同伴交往;(2)教师引导学生同伴关系良性发展;(3)家庭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为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打好基础。(4)增加团体绘画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率。

亓官石[5](2020)在《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形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着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他们宿舍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校园安全。因此提出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也有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本研究用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首先总结和评述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云南省四所独立学院的5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概述,通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指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理解展开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变量中存在着显着性差异,据此归纳出四种宿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和“小团体”现象造成的排挤或对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应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阐述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首先,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掌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心态、提升沟通能力以及确立宿舍群体约定;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对子女的帮助以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从健全宿舍管理体系、完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以及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倡导高校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

王清辉[6](2020)在《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时代的繁荣和青年在社会转型期的成长发展,青年自我认同问题已经逐渐成为青年追寻自身价值、达成理想自我过程中亟需探寻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所谓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之中,通过自身反思性特质,对个体内在诉求与外在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的认知、向往和认同的过程。理解自我认同需准确把握人的社会属性以及青年现阶段的交往实践状况,网络时代下群体归属的变化则体现了青年在探寻自我认同过程交往实践的变化,把握住青年群体归属变化的具体表征,也就揭示了青年自我认同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归属方式的内在原因。自我认同不仅体现着个体的心理发展、人格塑造更蕴含着社会规范和更高的价值追求,在青年自我认同出现危机时,除了积极的自我调适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青年更好地认知自我、发展自我。积极的自我认同解决的不仅是青年个体意义上的价值属性问题,更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基于此,研究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从青年自我认同问题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入手,综合多个学科对自我认同的研究,厘清了自我认同的定义以及自我认同和群体归属之间的关系,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深研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实践基础上社会与个体互构关系以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探索自我认同问题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第二方面,从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的表征出发,总结青年群体归属产生的新变化,阐明影响青年自我认同现实背景。第三方面,从自我认同的关键点位出发,包括自我认同的基础性条件、结构性力量、主导性因素以及内在性信念,论述新的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产生的诸多影响。第四方面,针对青年自我认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内在自我意识提升和外在现实保障着手,提出解决自我认同危机的策略。

张焕[7](2020)在《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文中提出精神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特有现象之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极大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面临着诸多问题,道德意识低迷、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行为不良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另一方面,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文化自信”等话题也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两方面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注都较早,在这一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重点对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理论基础、缘起、成效、策略以及启示进行探讨。当前美国高校主要关注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五个维度,包括精神生活追求、伦理关怀、普世世界观、镇定和慈善参与。美国高校推进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个人投资理论,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及其所生活环境的重要性;福勒与帕克斯的信仰发展理论,肯定信仰和学习之间的联系,定义四个相互关联的信仰组成部分——自我、他人、世界和上帝;与信仰发展理论相关的依恋理论,探讨人如何通过与上帝联系形成信仰。美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精神生活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殖民地学院重视传播教派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文化遗产。南北战争后,美国高校越来越强调科学与专业知识,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对弱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社会问题出现,尤其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受到多方面批评,尤其针对高等教育明显缺乏价值和事实、认知和情感、内在和外在共存的事实。由此美国社会开始探索高等教育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搭建平台。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策略主要包括:(1)倡导文化,通过明确大学使命、发扬学校传统、营造校园文化等方法创造支持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开放式文化;(2)设置课程,包括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和宗教课程;(3)开展活动,包括主题周活动、项目开展、研讨会和服务学习等。美国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师、校园环境和多方合作对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作用,这对我国高校相关实践具有以下启示:(1)以校园文化为路径,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包括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拓展校园文化观念,强化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2)以教职员工为主导力量,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包括更新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理念,创新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式,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格力量。(3)以校园经历为主要营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包括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增强大学生的高校教育。

郝咏梅[8](2020)在《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3、4岁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心理理论是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情绪等)进行推测,并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它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国内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还存在分歧,心理理论的最佳训练方式以及心理理论的不同训练方式对执行功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因此,为验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为心理理理论的训练提供实证支持,本研究设计了研究一。选取海口市某幼儿园两个中班和两个小班的109名幼儿为被试,65名符合年龄要求并通过言语控制任务的幼儿完成了心理理论量表。为探究团体沙盘游戏对提升幼儿心理理论的有效性,比较团体沙盘游戏和言语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的促进作用,寻求心理理论干预的最佳方式,本研究设计了研究二。从研究一的65名被试中选取心理理论得分在后60%的3、4岁幼儿39名,匹配成2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采用团体沙盘游戏和言语假装游戏对2个实验组的24名被试进行训练,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训练。研究结论如下:(1)3、4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没有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4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好于3岁幼儿。(2)国内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总体上遵循一般规律,发展顺序为“不同愿望”、“不同信念”、“知与不知”、“信念情绪”、“错误信念”(“内容错误信念”和“明显错误信念”)、“外表真实情绪”,但存在细微差别,“信念情绪”先于“错误信念”。(3)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心理理论的训练都有效,两种训练方式均可以通过提高幼儿在明显错误信念、信念情绪两个任务的得分提高幼儿的心理理论总分。(4)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方式不同,两种方式结合可能更有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5)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执行功能也有一定的训练效果。

武敬[9](2019)在《大学生的自我、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自我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对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是我们个人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自我发展和家庭关系非常密切。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获得自主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独立自我迅速发展,但同时,传统的家庭自我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自我,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且在家庭情境下,多以亲子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亲子冲突应对方式是从冲突爆发到冲突解决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包含合作、竞争等方式。个体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和家庭环境以及家庭关系的影响密不可分。父母教养方式又是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父母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我及亲子冲突应对方式。本文拟研究在大学生独立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会不会和传统的家庭自我产生冲突,并且会通过亲子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及应对方式如何。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如何影响自我发展以及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在亲子冲突过程中,个体的心理适应如何,内在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一是质性访谈,选取了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18名在校大学生(质性访谈要求人数>12名),通过线上和线下访谈的形式,加强对现实中家庭自我与独立自我的冲突表现、原因、应对方式等的了解。二是量化研究,选取589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运用数据结论进一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我发展、亲子冲突应对方式以及自尊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一、质性研究结果(1)家庭自我在大学生身上存在(2)家庭自我和独立自我存在冲突,冲突类型涉及到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就业观念、婚姻观念等方面(3)不同的自我建构对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不同。家庭自我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冲突时,倾向于选择合作、妥协等温和的冲突应对方式;而独立自我水平高的个体在面对冲突时,倾向于选择竞争的应对方式二、量化研究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常模,父母采取关爱和鼓励自主的教养方式的同时,也施加高控制。父母控制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男生施加更多的控制。父母关爱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家在农村的孩子,父母更多地采用关爱的教养方式。(2)家庭自我的维度得分情况:家庭整体性>关系亲密性>关系秩序性>家我一体性。家庭整体性和关系秩序性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两者都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关系秩序性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城镇得分高于农村,城镇更加注重家庭内部关系以及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之间的关系秩序。(3)大学生独立自我得分较高,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独立自我得分高于女生。在家庭所在地的差异不显着。(4)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情况:妥协>合作>回避>迁就>竞争。亲子冲突应对方式-竞争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在竞争维度的得分高于女生。(5)大学生自尊得分普遍偏高。自尊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家在农村的孩子,自尊得分高于城镇孩子自尊得分。可能因为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孩子,父母更多地采取关爱的教养方式,高关爱带来高自尊。自尊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6)a.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和家庭自我各维度、独立自我多为显着性正相关,父母关爱、父母鼓励自主和家庭自我-家庭整体性、关系亲密性呈显着性正相关,和独立自我显着性正相关。b.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和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多为显着性正相关,父母关爱、父母鼓励自主和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合作呈显着性正相关。c.父母教养方式-关爱、鼓励自主和自尊呈显着性正相关,父母控制和自尊呈显着性负相关。d.家庭自我-家庭整体性、关系亲密性、独立自我和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合作呈显着性正相关。e.家庭自我-关系亲密性、独立自我和自尊呈显着性正相关。(7)本研究得出4组中介模型:a.关系亲密性在父母关爱和合作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b.家庭整体性在父母关爱和合作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c.独立自我在父母鼓励自主和合作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d.父母关爱可以通过独立自我和合作方式对自尊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两条路径-独立自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独立自我-合作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李宏刚[10](2018)在《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及其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永恒的最根本的主题。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主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主体生命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类主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具有自由自觉特性的主体存在,其普及下存在的社会形态将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类群主体是指国家、民族、家庭、团体、国际组织等群体性社会主体形态,个体主体即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是目前社会阶段人的主体存在的主要形态。类群主体由个体主体构成,个体主体的最高形态即为类主体。因而,个体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论文要讨论和研究的大学生主体即是个体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生力军。大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即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或主体自觉发展),核心是主体素质发展,基本要求是和谐优化,根本目的是主体自觉性(适切性)充分彰显。这里的主体素质即为主体自由自觉的素养和品质,主体自觉性即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何是、如何是)是论文的研究论域,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核心,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论文研究的理论补充,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结构和现状的系统剖析,探寻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思想认知路径和行为实践路径。具体来说,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主体自觉问题研究只注重主体自觉之“形”而逐日偏离主体自觉之“神”的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形神兼备”(骨髓相连)的大学生主体自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研究促动了大学生主体素质发展的实践设计及其进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和创新,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践模式。同时,论文还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阐明了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体系。(2)界定了主体自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并深入阐释了主体自觉的实质、特质以及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构成要素,同时对作为论文研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实践理论以及“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分析。(3)从纵向的层次性结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和主体自觉人格)和横向的形态性结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心理自觉)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动态多维的立体结构体系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互补、转化和融合关系。大学生主体的纵横结构要素发展及其协同组合关系要以促进大学生主体素质的和谐优化发展为核心。(4)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江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和实践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进行质性访谈,旨在探讨分析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状况及实践发展态势,并从以上两大方面剖析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面对的疑难问题及所处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反思困境形成的原因。(5)从理性和价值引导的层面,提出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的三种不可或缺的实施思路,即要立足大学生主体的认识自觉,实施基于诉求激发的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渗透基于认知转变的“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营造基于情感增进的“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为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实践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形成“诉求激发——认知转变——情感共鸣”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逻辑思维体系。(6)以历史态、共时态和案例设计为视域,深入阐述了历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发展实践路径、共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发展实践路径以及案例设计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一体两翼”实践路径。论文以“主体——人”的发展本质作为基本依托,选取了大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体,并深入挖掘和论证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状况,阐述了大学生主体与其自觉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和在此基础上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机理、载体及方式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研究视角,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凝聚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形上之道”与“形下之路”在其“主体自觉”当中,拓宽了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论文选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本质领域并对其进行内涵、实现方式的全面阐释,是在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视域方面的创新尝试。二是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视域,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和形态结构体系,并把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融入该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历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主体自觉人格”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共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心理自觉”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态结构。其次,形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和“形下落实”体系,并进行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建的具体实施要求论证。既从“形上”的思想理念建构着手,又从“形下”的实践落实路径筹划,层层渗透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形上、形下”、“认识、实践”的双重实现方式创新,展现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大学生的主体自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概念厘定
        (一)认同
        (二)“中国梦”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存在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三、相关学科理论的理性借鉴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二)社会认同理论
        (三)社会交换理论
    注释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强国梦想的历史考量
    一、中华民族“百年沉沦”的历史时期(1840-1949)
        (一)追求平均主义思想的太平天国运动
        (二)追求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三)追求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四)探索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
    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时期(1949-197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
    三、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时期(1978-2012)
        (一)改革开放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世纪之交“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时期(2012--至今)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和频率分布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样本分析
        (三)调查问卷的频率分布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频率分析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三、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要成效
        (一)大学生对中国梦基本认知状况总体向好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
        (三)大学生参与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较强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模糊动摇
        (二)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功利主义
        (三)一些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西方不良价值观渗透消解学生理性认同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致使政治认同式微
        (三)高校思政工作与中国梦认同有效协同不够
        (四)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阶段相对特殊
    注释
第五章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引导路径分析
    一、聚焦“立德树人”引领中国梦认同方向
        (一)坚持“三全育人”明确中国梦认同目标
        (二)把握“三大规律”提升中国梦认同实效
    二、注重“有机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
        (一)构建中国梦认同合力育人格局
        (二)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三、持续优化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社会环境
        (一)积极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辐射引领作用
        (三)提升网络话语方式的引导能力
    四、激发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主体自觉
        (一)引领大学生坚定精神支柱
        (二)明晰小我与大我的责任担当
        (三)推动大学生的日常实践养成
    五、有效化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制约因素
        (一)凸显中国梦教育的社会问题导向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
        (三)发掘新媒体在筑梦育人中的作用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
    (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
    (三)单薄弱化的社会期待
    (四)坚实的文化烙印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表现
    (一)怀旧心理
    (二)焦虑心理
    (三)挫折心理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
    (二)完善高校制度建设
    (三)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四、结语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一、国家整体形象
        二、新疆局部形象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第一节 “空间”概述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一、领土认同
        二、地理形象
        三、国防意识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一、地理景观
        二、城市与乡村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二、绿洲生态空间
        三、草原生态空间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寻找女人
        二、寻找男子汉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三、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一、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叙事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一、民俗
        二、影视民俗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一、物质民俗文化
        二、社会民俗文化
        三、精神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一、内容创新不足
        二、传播渠道障碍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结语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之处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综述
        2.1.1 同伴关系的涵义
        2.1.2 同伴关系质量的涵义
        2.1.3 同伴关系质量的测量
        2.1.4 同伴关系质量的理论基础
        2.1.5 同伴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
    2.2 团体绘画的研究综述
        2.2.1 团体绘画的涵义
        2.2.2 团体绘画干预的理论基础
        2.2.3 团体绘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2.3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研究综述
        2.3.1 团体心理辅导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2.3.2 绘画艺术疗法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2.3.3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干预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4.1 关于同伴关系质量国内外研究述评
        2.4.2 关于团体绘画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3章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观察法
    3.3 研究工具
        3.3.1 同伴关系问卷
        3.3.2 班级同伴提名问卷
    3.4 研究程序
        3.4.1 研究假设
        3.4.2 研究设计
        3.4.3 无关变量控制
    3.5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现状调查
        3.5.1 小学五年级学生总体同伴关系质量的现状分析
        3.5.2 不同性别学生的同伴关系质量分析
        3.5.3 是否为班级干部对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影响分析
        3.5.4 是否为离异家庭对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影响分析
第4章 团体绘画干预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研究
    4.1 团体绘画方案的设计
        4.1.1 团体绘画方案的目标
        4.1.2 团体绘画方案的依据
        4.1.3 团体绘画的方案
        4.1.4 团体绘画对同伴关系质量提升的优势
        4.1.5 团体绘画方案实施(节选)
    4.2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4.3 数据分析
        4.3.1 同质性检验
        4.3.2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4.3.3 控制组前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4.3.4 实验组后测与控制组后测差异对比分析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现状分析
        5.1.1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总体状况分析
        5.1.2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5.1.3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5.1.4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班级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5.1.5 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在是否为离异家庭上的差异分析
    5.2 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促进影响作用研究
        5.2.1 团体绘画干预小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结果讨论
        5.2.2 团体绘画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的有效性分析
    5.3 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提升同伴关系质量的建议
        5.3.1 学校创设良好的校园同伴交往环境
        5.3.2 教师引导学生同伴关系良性发展
        5.3.3 家庭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
    5.4 在学校中开展团体绘画的建议
        5.4.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团体绘画的运用率
        5.4.2 促进团体绘画融入其他学科教育课程
    5.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5.1 研究不足
        5.5.2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同伴关系量表
附录 B 班级同伴提名问卷
附录 C 方案设计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独立学院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归因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计划性有待提升
        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我意识较强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四、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较弱
    第二节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宿舍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二、内部环境舒适优雅,风清气正
        三、成员交往动机端正,心态积极
        四、宿舍成员个性融合,求同存异
        五、成员人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六、宿舍内务分工合理,集思广益
        七、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节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五、有利于实现和谐良好的校园风气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第二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中的差异性
    第三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
        二、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
        三、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
        四、“小团体”现象造成排挤或对立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宿舍成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二、人格差异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
        四、大学生欠缺沟通和交往能力
        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较低
    第二节 家庭背景因素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氛围的差异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三、大学生和家长互动的针对性不足
        四、家庭变故的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到位
        二、课程或讲座体系有待完善
        三、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未能发挥
        四、宿舍环境有待提升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掌握交往原则
        二、培养健康的心态
        三、提升自身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四、确立宿舍内部的群体约定
    第二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三、加强对子女的指导和帮助
        四、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第三节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
        一、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二、完善校内教育体系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四、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附录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附录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文献评述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理论分析法
        3. 交叉学科研究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一、 青年自我认同问题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自我认同、群体归属的内涵
        1. 自我认同的内涵
        2. 群体归属的内涵
        3. 群体归属与自我认同的辩证关系
    (二) 青年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
        1. 人的社会属性
        2.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终极关怀
        3. 社会与个体的互构机制
        4.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
    (三)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1. 吉登斯的“反思性的自我”是自我认同的现代性解读
        2.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
    (四) 青年自我认同的研究视角
        1. 文化视角—自我认同的现代性背景
        2. 社会转型视角—自我认同的社会现实背景
二、 网络时代下青年的群体归属变化
    (一) 网络亚文化愈发繁荣,颠覆传统归属方式
        1. 亚文化圈成为热潮,聚集特定群体
        2. 文化表达惯用符号,解构主流文化
        3. 传播方式趋向碎片,颠覆传统叙事
    (二) 网络游戏受众增加,以寻求情感归属
        1. 虚拟角色创设增多,易造成人格分化
        2. 游戏类型不断更迭,以构建理想自我
        3. 交互行为场域增多,以获得情感归属
    (三) 网络平台日渐多样,群体认知呈复杂化
        1. 云平台层出不穷,生存方式有所改变
        2. “晒文化”渐成流行,群体呈现趋浅表化
        3. 网络热点持续不断,干扰群体认知
三、 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一) 青年自我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发生变化
        1. 认同的时空场域被突破界限
        2. 认同的基础—区域共同体被消解
        3. 认同的情景条件呈复杂化
    (二) 青年自我认同的结构性力量产生改变
        1. 身份被有意识地隐藏
        2. 认同主体对把握情境的能力参差不齐
        3. 认同的权力结构倾向个人
    (三) 青年自我认同的主导性因素出现转移
        1. 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关系有待协调
        2. 角色扮演的后台被前移
        3. 信任在认同的机制中被弱化
    (四) 青年自我认同的内在性信念受到影响
        1. 道德信仰在虚拟空间中有待深化
        2. 道德相对主义干预道德教育
        3. 西方思潮对认同主体产生冲击
四、 网络时代下青年自我认同的引导策略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内在价值取向
        1. 用主流价值观念塑造自我认同的道德框架
        2. 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为自我认同树立理性判断
    (二) 建立有利于青年自我认同教育的社会保障
        1. 社会舆论监督保障,增强自我认同的外在社会规范
        2. 完善自我认同的“自律”与“他律”机制,创造良性群体归属空间
        3. 增强公共自我意识,明确权利边界
    (三) 建立青年自我认同的内化外化运动机制
        1. 构建社会实践平台,促进青年的自我认识
        2. 参与社会实践,强化青年现实归属感
        3. 调整集体认同与个人认同的关系
    (四) 唤醒青年主体性,促进青年的自我认同
        1. 规避消极归属观念,增强自我意识
        2.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个体的和谐互动
        3. 在知行统一中重塑自我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国内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国内高校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实践仍需加强
        三、美国形成了较完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维度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缘起与成效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缘起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成效
第三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策略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文化倡导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课程设置
    第三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活动开展
第四章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经验
        一、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重视教职工的作用
        三、重视多方合作
    第二节 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对我国的启示
        一、以校园文化为路径,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品质
        二、以教职员工为主导力量,促进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
        三、以校园经历为主要营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3、4岁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
        2.1.1 心理理论的内涵
        2.1.2 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2.1.3 心理理论的范式与研究工具
        2.1.4 心理理论的相关因素研究
        2.1.5 心理理论的训练研究
    2.2 沙盘游戏的研究成果
        2.2.1 沙盘游戏的演变及在我国的发展
        2.2.2 沙盘游戏的要素
        2.2.3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2.2.4 团体沙盘游戏的概念及形式
        2.2.5 团体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2.2.6 团体沙盘游戏的应用研究
3 研究一 3、4岁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工具
        3.3.3 研究程序
    3.4 结果
        3.4.1 心理理论的性别差异
        3.4.2 心理理论的年龄差异
        3.4.3 心理理论各成分的得分率
    3.5 讨论
    3.6 结论
4 研究二 心理理论的训练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工具
        4.3.3 实验设计
        4.3.4 实验程序
    4.4 结果
        4.4.1 训练前后数据的量化分析
        4.4.2 团体沙盘游戏的分析
    4.5 讨论
        4.5.1 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心理理论发展的的影响
        4.5.2 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训练背景下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4.6 结论
    4.7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1 研究不足
        4.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附件

(9)大学生的自我、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建构
        1.1.1 自我的概念
        1.1.2 自我建构的概念
        1.1.3 自我建构的测量
        1.1.4 自我建构的相关研究
    1.2 亲子冲突应对方式
        1.2.1 概念内涵
        1.2.2 影响因素
        1.2.3 影响结果
    1.3 父母教养方式
        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1.3.2 理论研究
        1.3.3 影响结果
    1.4 自尊
        1.4.1 自尊的概念
        1.4.2 影响因素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
    2.2 研究问题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思路
4 研究一 不同教养方式下亲子冲突的特点和应对方式研究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的选取
    4.4 访谈及资料整理过程
    4.5 访谈内容结果分析
    4.6 访谈总结与展望
5 研究二 大学生的自我、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假设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 研究被试基本情况统计
    5.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亲子冲突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分析
    5.6 变量特点
    5.7 相关关系
    5.8 中介作用分析
6 研究三 大学生的自我、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
    6.1 研究问题
    6.2 研究假设
    6.3 自尊的基本情况
    6.4 自尊的特点
    6.5 相关分析
    6.6 中介作用分析
7 讨论
    7.1 变量特点
    7.2 变量相关关系
    7.3 中介作用机制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基本信息
附录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附录4 家庭自我问卷
附录5 独立自我量表
附录6 亲子冲突应对方式问卷
附录7 自尊量表
致谢

(10)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主体自觉的涵义
        2.1.1 主体自觉的内涵
        2.1.2 主体自觉的实质
        2.1.3 主体自觉的特性表征
    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涵义
        2.2.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
        2.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
        2.2.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要素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2.3.3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2.3.4 积极心理学理论
第3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论域
    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
        3.1.1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3.1.2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3.1.3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3.1.4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
        3.2.1 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
        3.2.2 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自觉
        3.2.3 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
        3.2.4 大学生主体的心理自觉
    3.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关系
        3.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关系
        3.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关系
        3.3.3 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4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现状及其分析
    4.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基本状况——基于江苏部分高校的问卷调研
        4.1.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调研问卷的编制
        4.1.2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开展及样本状况
    4.2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2.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2.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3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4.3.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4.3.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第5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
    5.1 诉求激发:实施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
        5.1.1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提出
        5.1.2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实施要求
    5.2 认知转变:渗透“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
        5.2.1 “交往实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契合
        5.2.2 “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的渗透要求
    5.3 情感增进:营造“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
        5.3.1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提出
        5.3.2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营造要求
第6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1 历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1.1 以“诉求”为支撑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6.1.2 以“体验”为导向唤醒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6.1.3 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6.1.4 以“活动”为场域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6.2 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2.1 大学生主体思想自觉的培育路径
        6.2.2 大学生主体政治自觉的培育路径
        6.2.3 大学生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路径
        6.2.4 大学生主体心理自觉的培育路径
    6.3 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下落实”的案例设计——“一体两翼”方案
        6.3.1 目标规划自觉:实施大学生主体学业规划工程
        6.3.2 “主渠道”自觉:构建双主体悟导式课堂教学模式
        6.3.3 “主阵地”自觉:开展大学班级“人才库—团队发展”工作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状况及引导策略研究[D]. 韩丹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2]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 蔡力为. 决策探索(下), 2020(11)
  • [3]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4]团体绘画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同伴关系质量促进的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王瀚巍. 沈阳大学, 2020(12)
  • [5]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亓官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网络时代下青年群体归属变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D]. 王清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美国高校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研究[D]. 张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团体沙盘游戏、言语假装游戏对3、4岁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D]. 郝咏梅.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大学生的自我、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D]. 武敬. 武汉大学, 2019(06)
  • [10]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D]. 李宏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与化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