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我国实施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一、我国实行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司翼[1](2018)在《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为财政农业支出指明了方向,也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央不断出台支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合理的财政农业支出能够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然而,从当前财政农业支出运行的实践情况来看,在预算安排、审批拨付、使用效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地方政府未按规定对财政农业支出进行统计考核,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依然存在着不够规范等问题。再如,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时间长、运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和监督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制定和运行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对财政农业支出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定量评价该项政策,对农业支出的投入产出情况及使用效益进行准确评估,以此找出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比较财政农业支出使用的优劣,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提供依据。而且,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可以对不同地区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找出有效路径,为本地区改进和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提供范例。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财政农业支出出现问题,必然离不开监管,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监管财政农业支出运行方面不断博弈。本文正是立足于现阶段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与实际监管情况,建立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动态博弈分析得到财政农业支出的稳定策略与不稳定策略。据此,监管机构应当选取更具针对性的监管策略,并依靠合理奖惩机制,形成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激励。除了完善监管机制,还应在财政农业支出运行机制方面不断优化。目前,财政农业支出往往通过农业项目来实施。在财政农业支出项目中,从各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看,主要选择和采取以下两类模式:政府直接投资管理模式和村集体及其相关组织管理模式。而后者是问题最多、监管困难、运行低效的模式,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研究村集体及其相关组织管理模式的财政农业支出,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构建群众参与的共享管理机制,加强后期项目评价,确保各项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切实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所投非所需”项目错位问题,从而达到财政农业支出不断优化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我国多年来财政农业支出进行梳理,以理论分析、政策研究及现实考察为手段,分析财政农业支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在财政农业支出影响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确定我国当前存在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监管策略和运行机制两方面进行剖析,对财政农业支出监管采用动态博弈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对财政农业支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优化。最后,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的改进措施。全文的逻辑结构是:全文共分七章,第1、2、3章介绍研究目的、方法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和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演变。第4、5、6章为核心章节,主要讨论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理论解释、实证数据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机制;第7章讨论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建议。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第1章为导言。首先,提出问题并介绍问题产生的背景,指出本文研究意义;其次,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再次,通过介绍有关财政农业支出的国内外文献,为下文研究提供借鉴;在本章的最后,说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章是财政农业支出相关理论。首先,介绍财政农业支出的概念及分类,并从农业特性角度说明财政农业支出的意义;其次,重点介绍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下文行文提供分析工具。第3章是政策梳理和总结。该部分既是上一章研究的继续,又是下文研究的现实背景。首先,介绍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历史变迁,将其分为改革启动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及深化改革阶段;其次,对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和结构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探究其内在原因。第4章是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部分。运用数据包络(DEA)的实证分析方法对现行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进行评价,以实证分析当前该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效率。第5章是重点研究部分。采用动态博弈分析模型,在理论上确定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和绩效不佳结果。从监管的视角进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动态博弈分析,给出构建优化机制和财政农业支出完善研究的理论支持。第6章是机制构建部分。依据第4章的实证数据和第5章的理论结论,借鉴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GIADP)模式,从提升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目标入手,以财政农业项目投资为视角,针对农业基础设施、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村环境等重点领域,提出构建省-县-村三级为框架的实施主体,特别强调基层群众参与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重要性;通过介绍财政农业支出优化机制的实施程序,指出应及时做好项目参与主体及实施内容的可持续评价。第7章是优化政策部分。根据第6章构建的优化机制,提出对目前财政农业支出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更具针对性的财政农业支出监管机制,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绩效,改进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等建议,以财政农业支出的完善为依归,逐步揭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调整的方向及政策完善思路。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比较分析法,力图运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为全文提供支持。本文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尝试和创新:(1)财政农业支出的监管一直是财政农业支出的难点,本文运用动态博弈论方法对财政农业支出监管策略进行讨论,依靠进化博弈得到不同的监管策略,可以得到四个稳定策略与一个不稳定策略。以此为理论根据,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不同的运行情况,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监管策略。(2)针对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从机制设计和优化角度,构建省-县-村三级为框架的实施主体,特别强调基层群众参与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重要性;通过介绍财政农业支出优化机制的实施程序,指出应及时做好项目参与主体及实施内容的可持续评价。.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两点:第一,本文因为样本取得困难,属于小样本和小数据研究,因此,普适性相对不足。第二,机制优化的实践部分操作性是否可行,还需要实践检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汤西子[2](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王军[3](2018)在《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文中认为自人类诞生以来,耕地资源就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并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成为了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营养需求。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科技进步仍难以保证人类离开耕地产品而独立存在,因而,耕地保护仍将是当代经济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一方面,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路径依赖”的惯性,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掠夺农业和乡村改以掠夺土地的高地耗的城镇化新的方式而不再是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因农业经营的比较收益较低以及社会总体环境意识的薄弱,导致了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制约我国“新五化”(1)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2)。另一方面,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96.78亿亩农业用地中耕地仅有20.24亿亩,且耕地质量的整体水平不高,优等质量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7.3%(3)。这表明我国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刻不容缓。因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更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业。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是一个值得阐拓探索的“新时代立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耕地质量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绝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吃饱已经不是问题了,重要的是如何吃好,即吃到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这必然要求我国进一步提升耕地的质量,为健康农产品提供必要的生产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即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农业、农民发展还相对不充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发展还不充分;更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不同程度的不充分等诸多方面。其中,具体到耕地问题上也存在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的不平衡、中高质量的耕地供给不充分、生态环境治理不充分及其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发展的不匹配。进而言之,从经济增长和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上面来了,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然会首当其冲,而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耕地,这需要我们来提升耕地质量。此外,我国的劳动和生产技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要求耕地与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进行匹配,即实现进一步的均衡。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适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探讨我国GDP的快速增长、耕地保护倡导的趋强与耕地质量的愈益下降这一矛盾现象背后的内在形成机理以及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低效运行的成因,对我国未来耕地(1)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些微努力和贡献。论文共分为8章,其中第2、3、4、5章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明确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简要评价,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第一节概括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等基础理论,并介绍理论与本文研究主旨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节构建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即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存在——意识——行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框架,基于“环境(环境分析)——行为(行为选择)——方式(实现方式)”的理论逻辑链条,构建一个可以解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的第3、4、5章即为此理论分析框架的延展分析与具体应用。第三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在实践中,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需要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来为其创造条件,这亦是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现实动因。在此部分,从自然与技术环境(生产力维度)、制度与经济社会环境(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维度)两个层面来进行展开。其中,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变化;技术环境主要是指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耕地质量相关的技术水平;经济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制度环境涵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关的我国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耕地征收补偿制度等正式制度和政府发展理念深化、社会生态环境需求的日益高涨等非正式制度的变化与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及其内在不同组成部分会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产生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下一章中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第四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第一,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认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涉及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和社会第三方主体等多类型主体。第二,分别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和行为选择入手,阐明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并厘清了地方政府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双重行为。第三,耕地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空心化”,主要是因为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共容机制日益缺失,难以形成集体行动。第四,农业经营与生产行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以收入增加为目标,以成本收入分析为决策逻辑,从根本上缺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内在动力。第五,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觉醒,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虽然其不一定和耕地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其往往通过食品安全问题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密切联系起来。鉴于此,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状况、水平乃至程度无不受到上述多类型主体共容利益的影响,它们各自利益的实现无不和共容利益(1)间的拟合程度相关。为此,基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适时调整、改革,以制度体制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借力于多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通过制度保障引导、促成各利益主体共容利益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时,应以共容利益为基础,分层次、多角度挖掘各利益主体的私利与共容利益的集合,重建社会共容利益体。第五章为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2)分析,即各种行为主体分别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具体来看: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地方政府以绿色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法律法规体系;重新梳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将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规制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和监管力度。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基础,需要通过探索市场经济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实现形式、或财政支农资金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等方式形成和壮大农村集体资产,以此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而更好的发挥其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中坚作用。第三,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农业内部来看,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3)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协同发展;从农业外部来看,由于农业的比较收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加强相关的补贴力度。此外,针对可能的耕地破坏行为实施必要的约束。第四,进一步培育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最后,基于上述分析,试图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中心的协同治理,其中,政府维度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市场维度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维度主要包括NGO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第六章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从历史发展视角研究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历了“爱护与改善——维持与利用——弃损(1)与恶化——遏制与维护——保护与提升”的不完整的倒“S”型动态调整过程,之所以不完整是因为上升阶段尚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其中,1949-1952年为耕地质量的恢复和爱护期,一方面,修复长期战争和地主雇佣生产方式带来的耕地破坏,另一方面,广大贫苦群众通过土改获得了耕地,其在生产中更加爱惜其质量;1953-1978年为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的改善期,人民公社建立,逐步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做的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一些基础性工作。第二阶段为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公共物品属性遭到破坏,但是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属性得到了提升,总体来看,耕地质量处于一个总体的维持与利用阶段。第三阶段为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这一时期耕地质量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属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恶化。第四阶段为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弱化,加剧了耕地质量公共物品属性的破坏程度,但是耕地的价值开始显现,农民更为重视拥有“准所有权”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第五阶段为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这一时期多方主体开始合力来促使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随后,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省级截面数据,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第七章为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经验借鉴。分别选取大农业代表的美国、小农业代表的日本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极具特色的以色列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主要举措,并提炼了各国的主要特点,希冀给我国的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提供启示。第八章为政策建议部分,这部分主要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对本文可行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论文可能有以下3点创新之处:(1)对耕地质量的属性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界定。耕地质量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私人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需要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保持和维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力质量维度和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私人物品维度;而公共物品质量是指耕地质量里面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相关因素,难以单靠耕地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来保证,主要包括空间质量维度里面的公共物品维度、工程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并根据这一定义,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问题的发展历程、保护方式等进行了新的思考与阐述。进而发现,可持续发展使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既是敬畏和遵崇自然规律基础上有效利用自然环境的循环力量使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持续的能力和张力;更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链条”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的认知,更多地联系到重视构建人类的世代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多层次价值的全面认知,从而在理论上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和人口、资源和环境更紧密地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全面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提供政策依据。(2)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环境——行为——方式”的分析范式,从方法论角度论证了选择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原因。并构建了一个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社会科学视角围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详细而系统地研究。从环境分析、行为分析和方式分析等三个有机构成的研究系统出发,研究了一般性实现机理和具体实现过程,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阐证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演变与实现。(3)为弥补现有耕地保护质量维度相关政策绩效评价的阙如,借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政策绩效进行了系统地评价与研究,由此分析刻画了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绩效的历史演变、区域差异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改良和优化提供一定程度的实证支撑。

徐毅[4](2012)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依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的时候,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日益凸显。频繁上涨的世界粮食价格,告诫人类: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无论何时都不容忽视。同时,农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和风险高等特点,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工业相比,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偏低,生产决策缺乏足够的市场敏感度,难以充分吸纳各种生产要素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因此,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在发达国家,农业支持和保护不仅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固定的农业法规。其中,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AP)可谓其中的典范。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以来,其在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欧盟各成员国农产品竞争力、稳定欧盟农产品价格体系、促进欧盟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推动欧盟经济市场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历程当中,欧盟共同农业政策也经历了数次的调整和改革。具体而言,包括1980年代之前的改革、1980年代改革、1992年改革、2000年议程、2003年改革和2008年改革。概括的说,共同农业政策所经历的每次改革,都有各自的时代背景、内在的驱动力以及外在的压力因素。1980年代之前的曼斯霍尔特计划、1980年代的牛奶配额和稳定器政策主要是欧盟出于缓解内部的预算压力的动因对价格支持政策进行的调整;1992年改革及之后的两次大的改革,则主要是在其他农产品出口国的外部压力之下,欧盟做出的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妥协的结果;另一方面,2000年议程与2003年改革都着重强调农村发展、环境保护等新的目标,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在数次的改革中,各成员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都得以综合考虑,价格支持体系也得到有针对性的调整,欧盟的预算压力也因此逐渐缓解,这些变化都使得共同农业政策的功能不断增强。不容忽视的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市场机制扭曲、资源配置导向偏误、财政预算负担过于沉重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原因上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共同农业政策制定上的偏差所导致的。如何弥补政策偏误带来的效率损失,如何实现共同农业政策绩效的帕累托改进乃至帕累托最优,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制定者们永恒追寻的主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历史回顾、原因分析、跨国比较、案例考察、经验提炼和实证检验等相结合的形式,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在开篇的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一章分析了共同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业支持理论以及环境政策理论分析,这些也是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具体分析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对欧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时期共同农业政策最初框架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加以介绍,并且对其实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概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欧盟农业政策在欧洲共同体时期和欧盟成立以来的改革加以阐述,具体分析了每次改革的背景、内容以及效果,从而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改革历程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并对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第五章落实到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绩效的研究,先是对作为农业政策核心的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加以分析,然后采用标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共同农业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最后对共同农业政策给出客观的评价;第六章结合中国的农业经济调整历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探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于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最后用结束语总结全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我国高度关注农业生产、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连续九年将中央一号文件定格在“三农”问题的今天,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农业支持和农业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借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合理做法,以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刘权政[5](2010)在《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弱”字,即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关注农民经济利益、研究农民经济利益、实现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也是最终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前提。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农民经济利益能否实现、能否提高,事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建国以来,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基本上是不断提高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前为缓慢增长阶段,以后为快速增长阶段。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力推进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现阶段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农业相对于工业的边缘化,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边缘化,农民相对于市民的边缘化,三个边缘化叠加导致农民阶层整体上经济利益被边缘化。农民阶层成为社会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纯农户、农民工、失地农民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以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有三个:其一,农产品需求制约越来越明显,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其二,由于工农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更使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其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难度增大。第二,家庭承包经营制是确保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给农民土地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稳定农村社会与农民心理最低防线的基石。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分享性质。正因为这种土地承包权具有有限所有权的性质,所以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同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出租、入股和继承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特殊眷恋之情,实现了土地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经济上得到补偿,使转移别业的农户能放心地让出土地,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打下了基础。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依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及目前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农业形势,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就必须把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第四,推行惠农政策是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护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途径是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辅之以对农业生产者实行适度的收入援助政策。第五,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是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30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升为世界第3位。所有这些成就都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从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这样以来,制约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根本原因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演变为,“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现代素质缺失导致的就业不足。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从政治角度看,其实就是权利问题;从文化角度看,其实就是素质问题;从社会角度看,其实就是公正问题。相应的对策选择应该是,从注重技术层面的治理转换到着重制度层面的综合改革。为此,除了继续增强减负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观念上为农民树立科学公正的利益观,从改变二元结构以改变农民的权利地位入手,从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义出发,深化改革,彻底废除歧视和限制农民选择范围的外部制度条件,以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作为最终途径。从根本上拆除二元体制及制度藩篱,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

王耀鹏[6](2011)在《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对保持粮食供需在总量、区域、品种和时间上的基本平衡,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引导合理消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粮食流通还对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加快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粮食流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粮食基础地位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作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进行论述,同时阐述了我国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特殊性,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此基础上,将粮食流通政策按照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零售6个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科技、信息4个领域共10个方面,分别对其支持现状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关系并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规模,建立县级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制度,增加植物油储备数量;主动扶持国有粮食企业消化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支持加工企业直接入市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直接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发放成品粮油补贴,取消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粮油补贴无差别发放政策;制定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北粮南运”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原粮质量干预制度,加强粮食应急供应质量检验能力建设;保证粮食流通科技经费投入和研究时间;整合现有粮食信息系统,建立起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上述10个方面的支持顺序。粮食收购价格既对种粮农民增收、发展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又是粮食流通起点即收购环节的主要内容。本文对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粮食的弱质性及其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国家需要的角度,解释了实施粮食价格支持的依据和合理性,运用供求模型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了由此给粮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带来的福利损益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低收购价制定不科学和品种、地区差价不合理;预案公布不及时;执行主体和具体委托收储库点关系不顺等。最后,提出了改进最低收购价政策建议: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提前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收购数量限制;在执行政策中引入竞争机制和理顺监督关系等。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全国粮食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该省存在的大豆等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食流通环节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粮食外运能力不足、加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将大豆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并提高保护价水平;改变补贴方式,加大对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建立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机制的4种具体模式等。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把粮食流通环节和流通领域10个方面细分成23项重点支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支持的先后顺序和每项内容对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具体支持方式,从而构建起了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提出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11项保障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建设,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现货和期货交易,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

贺晓英[7](2009)在《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有适量的农地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农地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其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所需基本食物的生产功能,以及附属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减少或消失,最近发生的世界范围的“粮荒”问题便无疑为人们再次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因而,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之中,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城市化开发占用农地资源、保护优质农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将农地保护当作关系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战略问题来付诸努力。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不足,保护极其珍贵稀缺的农地资源对我国来说更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城市化进程也在持续加速,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但农地资源数量仍在持续减少,并引发了质量下降、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面临城市扩张的威胁,必须在充分掌握问题现状、发生原因的基础之上,多方寻求有效的农地保护方法与机制。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目的,首先对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态势做了分析,然后对美国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接着从我国农地保护制度体系、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与特征两个方面剖析深层的制度与人为成因,最后从目标设计、调控机制、激励机制和参与主体完善几个侧面提出了我国农地保护机制的建设思路。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法,案例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数据采用公开数据和第一手调研数据。研究表明:(1)城市扩张是农地保护的主要威胁。我国城市用地呈现不断扩张态势,并且造成农地不断流失。城市扩张造成农地流失的原因在于城市外延扩张的主要土地来源于增量土地,城市扩张引发的农地增值与市场价格扭曲造成了农地的过度流失,城市扩张也导致农地质量下降与生态问题。通过回归模型及相关数据对西部城市—西安市的实证印证了以上结论。(2)对比美国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的调控类、激励类、政府参与类、组合类方法,以及农地保护的组织体系,分析我国农地保护制度体系和执行体系,发现:我国法规调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农地保护重视数量目标,而质量和生态目标不明确;征地程序、范围及补偿,与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以及规划之间不协调、法律地位不够、操作缺乏标准等问题。我国农地保护的执行体系中,存在参与主体之间行为目标的不一致,中央政府行为存在矛盾化与激励不足,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并以经济增长至上,农民行为被动化与激励不足,导致了制度执行的目标偏离与效率损失。(3)通过对不同主体农地保护认知与支付意愿(WTP)的调查,并以条件估值法(CVM)对不同主体的支付意愿(WTP)进行了评估,发现各主体对农地保护的粮食安全、生态和环境以及社会作用都有一定认知,担心其投入不能被政府正确应用到农地保护上是影响各主体农地保护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在以上研究发现之上,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将城市理性增长与农地保护融合的农地保护目标设计,在后面的调控机制、激励机制及保护组织的建设中,对如何融入这些目标都作了具体分析。(2)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农地保护中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得出较优的博弈均衡结果是中央政府改进激励政策、地方政府少占农地、农民保护农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保护的激励机制建设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农地保持权的概念,并具体从农地保持权和农地发展权的设置、运用、激励上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提出了具体对策。(3)在前面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在农地保护中行为特征和各主体农地保护认知与支付意愿调查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第三方农地保护非营利组织参与农地保护的设想,并对农地保护非营利组织的设置、职责、运行做出了具体的设计。

徐海波[8](2008)在《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对接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农产品卖难、农业增效难和农民增收难的战略举措。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天生具有“弱势群体”的特点,以及面临着国际严峻的挑战。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的财政支农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财政支农政策面临新的选择,迫切需要转型。国内外发展的差距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传导作用,实践证明了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化机制中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扶持农产品加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就是扶持农民”。因此,迫切需要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探讨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路子,以获得财政扶持的预期效果和政策效应。论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且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与评述。第二章主要界定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范围,以及构架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基础。从公共财政、财政支农、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特点、农产品加工业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家财政实力等角度来探讨财政为什么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第三章介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发展空间)以及政策支持趋势。主要阐述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政府扶持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国内外的实践。国内外实践表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达程度与政府扶持是分不开的。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国内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摸索出了很多宝贵经验。第六章主要分析扶持的目的和原则。第七章结合政府扶持目标,试图构建一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体系。从而得出政府扶持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整体的结论。第八章对扶持政策的预期绩效分析和模式进行选择。关于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分析,基于这样一个线索:政策评估(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理论上的适应性分析——案例论证来展开论证的。适应性分析主要从财政扶持与WTO协议、与农民增收、与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四个角度来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民人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提高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工业产值的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于促进农村GDP的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案例分析分别从全国层面和湖南省层面选取案例来进行绩效的分析。论文最后部分(第九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阐述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扶持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周学武[9](2006)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制度安排。15年来,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快速推进,已经取得巨大成绩。但现阶段面临最严重的发展障碍是投资不足。为了寻找破解投资不足难题,本文借鉴演化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新制度经济学、预期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和方法、从理论、指导思想、机制、制度和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问题。本文在理清农业综合开发变迁路径的基础上,揭示其被锁定低水平投资和边际投资报酬递减的状态之中,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是破解投资不足的唯一出路。从农业综合开发所处国内国际环境(农业发展新阶段、农业国际化和WTO规则、农业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财税体制改革)阐述农业综合开发的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创新的必要性。在理论创新上主张引用公共财政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农业投资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经验,提出了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框架:目标取向、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投资思路、投资机制、投资制度、管理过程和方法。在思路创新上,主张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用现代农业理念运作、用政府公共工程理念指导农业综合开发。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机制原因,从提高投资各方的投资预期、构建合作型投资博弈和改善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健全农业综合开发机制的新思路。针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指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基本路径、主要内容、制度环境优化、投资政策调整和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管理方法创新上,设计出项目区选化模型和项目设计优化模型。

王峰[10](2005)在《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现阶段,我国农业不仅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趋激化,特别是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焦点和难点。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农业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诸如粮食产量、农业产业等问题的话,那么,现在的“三农”问题则已经从单纯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分配、公平待遇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之下,应坚定不移地推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体制上清除城乡协调发展的障碍,从缓解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入手,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渗透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体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一揽子解决当前“三农”所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这是我国当前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合理有益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认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缓慢,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文章首先对“三农”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的剖析。紧紧抓住如何破解农民增收缓慢这一核心问题,对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土地征用制度、农村经营体制、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教育体制和乡镇管理体制等八个方面的体制障碍进行详尽的探讨,与此同时,相应地提出其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基本内容。

二、我国实行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实行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效应
        1.2.2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
        1.2.3 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与政策主张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存在不足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1.4.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财政农业支出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财政农业支出的概念及分类
        2.1.1 财政农业支出的概念
        2.1.2 财政农业支出的分类
        2.1.3 财政农业支出的作用
    2.2 财政支持农业的理论依据
        2.2.1 农业具有弱质性
        2.2.2 农业具有正外部性
    2.3 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3.1 财政农业支出的相关理论
        2.3.2 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方法:DEA介绍
3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现实考察
    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变迁
        3.1.1 改革启动阶段(1978-1994)
        3.1.2 快速发展阶段(1994-2012)
        3.1.3 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3.2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变动分析
        3.2.1 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描述
        3.2.2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与增长率的变动分析
        3.2.3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关系
    3.3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财政农业支出程序存在监管漏洞
        3.3.2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运行存在不足
    3.4 导致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3.4.1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3.4.2 相关主体产权不明晰
        3.4.3 财政农业支出主体过多导致资金分割过细
4 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效应与绩效评价
    4.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分析
        4.1.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理论解释
        4.1.2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4.2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
        4.2.1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介绍
        4.2.2 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的使用依据
        4.2.3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评价结果
        4.2.4 财政农业支出评价结果的分析
    4.3 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动态分析
        4.3.1 农业产出平均Malmquist指数变化及分解
        4.3.2 各省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变化及分解
    4.4 实证结论
5 财政农业支出监管动态博弈分析
    5.1 财政农业支出监管的博弈分析
        5.1.1 问题描述及模型构建
        5.1.2 监管主体选择一致的监管策略
        5.1.3 监管主体采用不同的监管策略
    5.2 博弈的稳定性分析
        5.2.1 监管机构行为的动态复制方程
        5.2.2 地方政府的动态复制方程
    5.3 博弈结果及政策启示
        5.3.1 博弈结果
        5.3.2 政策启示
6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基于农业项目投资的视角
    6.1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介绍
        6.1.1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运作模式
        6.1.2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机制实施程序的缺陷
        6.1.3 农业综合开发与利用项目(GIADP)描述
    6.2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的主要框架
        6.2.1 机制优化的实施主体:省-县-村三级实施主体
        6.2.2 机制优化的实施内容:聚焦三个重点实施领域
        6.2.3 机制优化的实施方法:制定效果评价指标
        6.2.4 机制优化实施的影响评估: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6.3 财政农业支出机制优化的实施程序
        6.3.1 项目瞄准——确认目标群体
        6.3.2 项目实施——确定项目内容
        6.3.3 项目评价——实施主体的有效性
        6.3.4 项目影响——实施内容的可持续性
7 完善中国财政农业支出的配套政策
    7.1 建立健全财政农业支出监管机制
        7.1.1 促进财政农业支出法制化建设
        7.1.2 加强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制度创新
        7.1.3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全程监管机制
        7.1.4 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7.2 重点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绩效
        7.2.1 优化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立项决策机制
        7.2.2 强化财政农业支出管理机制
        7.2.3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政府部门分工协作机制
        7.2.4 健全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7.3 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建议
        7.3.1 明确政府支出范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7.3.2 建立以财政农业支出为引导的多元化农业支出体系
        7.3.3 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7.3.4 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附录
    附件6-1: 项目主要内容
    附件6-2: 项目实际效果及影响
    附件6-3: 受益农户调查表
    附件6-4: 项目内容评价
    附件6-5: 项目实施安排
    附件6-6: 受益农户调查表
    附件6-7: 项目内容及分解
    附件6-8: 培训人数(分项目活动)
    附件6-9: 村级代表调查表
    附件6-10: 县乡相关部门调查情况表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2.1.1 农业生产破坏
        2.1.2 城市问题转嫁
        2.1.3 规划管控缺失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2.3.1 规划本体认识
        2.3.2 规划思想内涵
        2.3.3 规划契入途径
    2.4 本章小结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3.4 本章小结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6.5 本章小结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3)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耕地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保护传统及政策要求
        1.1.2 中国耕地质量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境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耕地
        1.3.2 耕地质量
        1.3.3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1.4 耕地保护与提升理论谱系:相关文献综述
        1.4.1 从自然科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2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4.3 从经济学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
        2.1.3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基本理路与分析框架
        2.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
        2.2.2 基于“环境—行为—方式”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3 本章小结
3.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环境分析
    3.1 自然与技术环境分析
        3.1.1 自然环境分析
        3.1.2 技术环境分析
    3.2 社会经济与制度环境分析
        3.2.1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3.2.2 制度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分析
    4.1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4.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1.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4.2 政府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2.1 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
        4.2.2 地方政府的双重行为分析
        4.2.3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与行为选择
    4.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
        4.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现实困境
        4.3.2 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保护共容利益缺失
        4.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弱化带来耕地保护行动不足
    4.4 农业生产与经营行为主体的行为分析
        4.4.1 自有耕地类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4.2 承租耕地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行为分析
    4.5 社会公众的行为分析:食品安全的逻辑链条
    4.6 本章小结
5.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方式分析
    5.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多中心协同治理
    5.2 进一步完善上层建筑系统
        5.2.1 转变政府发展理念,改革和完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5.2.2 重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5.2.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2.4 强化宏观监管调控政策导向及执行力
    5.3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5.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作用
        5.3.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路径分析
    5.4 重构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
        5.4.1 内部激励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5.4.2 外部激励方式:加强政府补贴
        5.4.3 利益约束机制:提高损害成本
    5.5 引入第三方机制,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的社会力量
        5.5.1 构建农民耕地保护协会等第三方组织
        5.5.2 激发社会公众意识,构建社会监督机制
    5.6 本章小结
6.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一个历史演进的视角
    6.1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不同演变阶段
        6.1.1 1949-1978年:耕地质量的爱护与改善阶段
        6.1.2 1978-1984年:耕地质量的维持与利用阶段
        6.1.3 1985-2005年:耕地质量的弃损与恶化阶段
        6.1.4 2006-2010年:耕地质量的遏制与维护阶段
        6.1.5 2011年至今: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阶段
    6.2 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政策的绩效评价
        6.2.1 模型简介与指标选取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发达国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1.1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1.2 美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2.1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2.2 日本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3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经验借鉴
        7.3.1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践
        7.3.2 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特点
    7.4 美国、日本、以色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对我国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对策建议
        8.2.1 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外部环境
        8.2.2 规范主体行为,引导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行为选择
        8.2.3 多中心治理,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现机制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4)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共同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业支持的理论分析
        一、 农业政策分析
        二、 广义的农业支持
        三、 农业的战略性意义
        四、 农业的弱质性理论
        五、 农业的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环境政策理论分析
        一、 环境的外部性理论
        二、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三、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影响
第二章 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制定的背景
        一、 1950 年代西欧各国的农业状况
        二、 共同农业政策是各成员国利益调和的产物
        三、 农民阶层利益与农业政策制定
    第二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 共同农业政策的轮廓
        二、 共同农业政策的原则
        三、 共同农业政策的具体做法
    第三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一、 共同农业政策取得的成就
        二、 共同农业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欧洲共同体时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
    第一节 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初改革(1980 年之前)
        一、 曼斯霍尔特计划的施行
        二、 曼斯霍尔特计划的效果
    第二节 共同农业政策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
        一、 1984 年牛奶配额政策
        二、 1988 年预算稳定器机制
    第三节 共同农业政策在 1992 年的改革
        一、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
        二、 1992 年改革的内容
第四章 欧洲联盟以来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
    第一节 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 2000 年议程
        一、 农村发展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二、 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新方案—《2000 年议程》
    第二节 2003 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
        一、 2003 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原因
        二、 2003 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 2008 年共同农业政策改革
        一、 “公平”和“绿色”: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最新目标
        二、 2008 年的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内容
第五章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 补贴政策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 农产品支持价格进一步削减的效应分析
        二、 由挂钩补贴转为脱钩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二节 实证分析: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 测算方法
        二、 数据说明
        三、 实证结果
        四、 小结
    第三节 共同农业政策的成就与贡献
        一、 保证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给
        二、 促进市场一体化
        三、 小结
第六章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业发展
    第二节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阶段及其问题
        一、 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二、 涉农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第三节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 加大农业财政支持投入
        二、 提高农业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财政直接补贴,切实发挥农业政策的收入分配职能
        四、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相协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件

(5)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预期结果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经济利益的理论分析
    2.1 农民的传统观念与思想
        2.1.1 农民的性格特征
        2.1.2 农民的心理特征
        2.1.3 农民的行为特征
    2.2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观念的变迁
        2.2.1 经济理性明显增强
        2.2.2 价值观念正在转变
        2.2.3 制约传统观念变迁的因素
    2.3 农民经济利益的科学内涵
        2.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界定
        2.3.2 农民经济利益的特点
        2.3.3 影响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因素
第三章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与思路
    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分析
        3.1.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
        3.1.2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原因
        3.1.3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3.2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
        3.2.1 农业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原则
        3.2.2 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原则
        3.2.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3.3 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思路
        3.3.1 农村社会稳定是前提
        3.3.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3.3.3 保护土地权益是根本
第四章 增加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
    4.1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4.1.1 资源禀赋论
        4.1.2 公共产品性质论
        4.1.3 人力资本约束下的产业空洞论
    4.2 农民增收的市场载体建设
        4.2.1 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
        4.2.2 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
        4.2.3 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
    4.3 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
        4.3.1 生产经营制度创新
        4.3.2 财税分配制度创新
        4.3.3 价格运行机制创新
第五章 家庭承包经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
    5.1 家庭承包经营制是适合国情的土地制度
        5.1.1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土地政策的基础
        5.1.2 家庭承包经营需要完善与创新
        5.1.3 土地流转会促进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
        5.1.4 关于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
    5.2 集约经营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
        5.2.1 土地集约经营及其评价标准
        5.2.2 加速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5.2.3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绩效分析
    5.3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5.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5.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5.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
    6.1 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6.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6.1.2 现代农业的类型
        6.1.3 现代农业的意义
        6.1.4 传统农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
    6.2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企业生产体系
        6.2.1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6.2.2 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
        6.2.3 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6.3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6.3.1 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6.3.2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6.3.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 惠农措施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
    7.1 现行惠农政策亟待完善
        7.1.1 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7.1.2 农业补贴资金投入不足
        7.1.3 监管不力使政策屡遭扭曲
    7.2 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7.2.1 明确目标提高标准
        7.2.2 扩大范围完善办法
        7.2.3 健全机制增强监督
    7.3 以维护现实利益为契机加大惠农力度
        7.3.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
        7.3.2 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7.3.3 建立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机制
第八章 提高素质推进就业是解决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
    8.1 农民现代素质的现状
        8.1.1 科学文化知识匮乏
        8.1.2 职业技能素质低下
        8.1.3 经营管理素质欠缺
    8.2 农民现代素质缺失的原因
        8.2.1 社会原因: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
        8.2.2 历史原因:千年积累的保守心理
        8.2.3 制度原因:普遍滞后的科技培训
    8.3 农民现代素质培育的途径
        8.3.1 树立现代社会理念
        8.3.2 加强科学技术素质
        8.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8.4 推进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8.4.1 加强促进农民就业的宏观环境建设
        8.4.2 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8.4.3 加强农民就业能力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与新颖之处
2 粮食流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粮食
        2.1.2 粮食流通
        2.1.3 粮食安全
    2.2 粮食流通的基本内容
        2.2.1 粮食流通形式
        2.2.2 粮食流通环节
        2.2.3 粮食流通领域
        2.2.4 粮食流通时间
    2.3 粮食流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2.3.1 粮食流通的特殊性
        2.3.2 粮食流通的地位
        2.3.3 粮食流通的作用
    2.4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3.1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3.2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方式
        3.2.1 财政投入
        3.2.2 银行信贷
        3.2.3 税收优惠
        3.2.4 其他方式
    3.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3.3.1 公共财政理论
        3.3.2 粮食基础地位理论
        3.3.3 福利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3.4 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现实依据
        3.4.1 粮食流通支持是弥补粮食流通业弱质性的需要
        3.4.2 粮食流通支持是促进地区间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
        3.4.3 粮食流通支持是发挥粮食流通重要作用的需要
        3.4.4 粮食流通支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4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4.1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4.1.1 美国粮食流通体系
        4.1.2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4.1.3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2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沿革
        4.2.1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
        4.2.2 欧盟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4.2.3 欧盟粮食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3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演变
        4.3.1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
        4.3.2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4.3.3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4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1 印度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2 澳大利亚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3 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5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4.5.1 高度重视粮食流通支持
        4.5.2 积极采取价格支持措施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4.5.3 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粮食流通
        4.5.4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4.5.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4.5.6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4.5.7 整合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和职能
        4.5.8 粮食流通支持应结合国情量力而行
        4.5.9 重视和加强粮食流通立法工作
5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5.1 粮食流通体制的界定
    5.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
        5.2.1 粮食流通政策演变
        5.2.2 粮食流通管理机构沿革情况
        5.2.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
    5.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5.3.1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5.3.2 粮食储备功能进一步加强
        5.3.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5.3.4 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监管进一步强化
    5.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5.4.1 粮改政策难以摆脱“过剩时放开,紧缺时垄断”的怪圈
        5.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粮食事权划分不清
        5.4.3 粮食产销衔接缺乏有效支持政策和制约机制
        5.4.4 粮食流通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乏力
        5.4.5 管理职能分散,严重影响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效率
        5.4.6 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地位和职能受到双重弱化
        5.4.7 诸多因素制约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
6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一):流通环节
    6.1 粮食收购支持政策分析
        6.1.1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粮食收购政策
        6.1.2 我国粮食收购支持政策评价
    6.2 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分析
        6.2.1 我国粮食储备政策沿革
        6.2.2 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完善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建议
    6.3 粮食批发支持政策分析
        6.3.1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过程
        6.3.2 粮食财务挂账的成因
        6.3.3 对粮食财务挂账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6.3.4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3.5 消化粮食财务挂账政策建议
    6.4 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分析
        6.4.1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情况
        6.4.2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4.3 完善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建议
    6.5 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分析
        6.5.1 我国粮食加工主要支持政策情况
        6.5.2 我国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5.3 完善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建议
    6.6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分析
        6.6.1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沿革情况
        6.6.2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评价
        6.6.3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6.4 完善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建议
7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二):流通领域
    7.1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分析
        7.1.1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情况
        7.1.2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总体效果评价
        7.1.3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1.4 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建议
    7.2 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分析
        7.2.1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情况
        7.2.2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2.3 完善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建议
    7.3 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分析
        7.3.1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情况
        7.3.2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 完善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建议
    7.4 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分析
        7.4.1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情况
        7.4.2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4.3 完善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建议
    7.5 粮食流通环节和领域支持政策评价
8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三):收购价格支持
    8.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与粮食政策目标的实现
        8.1.1 粮食的弱质性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支持
        8.1.2 粮食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调节
        8.1.3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的国家需要
    8.2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效应分析
        8.2.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的影响
        8.2.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后的损益分析
    8.3 对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8.3.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积极效应
        8.3.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8.3.3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支持政策建议
9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四):以黑龙江省为例
    9.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情况
        9.1.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
        9.1.2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9.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和补贴分析
        9.2.1 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分析
        9.2.2 粮食流通补贴项目和标准分析
    9.3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
    9.4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9.4.1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制约粮食流通发展
        9.4.2 有关费用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
        9.4.3 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9.4.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出现"卖粮难"问题
        9.4.5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且运费高,制约粮食运出
        9.4.6 改革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受限
        9.4.7 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影响粮食流通正常发展
        9.4.8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的难度大
    9.5 发展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的对策及建议
        9.5.1 及时足额拨付各项补贴,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9.5.2 改变补贴方式,加大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
        9.5.3 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9.5.4 坚持并完善粮食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9.5.5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
        9.5.6 提高最低收购价支持水平,扩大保护价收购品种范围
        9.5.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
        9.5.8 制定支持粮食产销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具体政策
10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10.1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10.2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
    10.3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10.3.1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10.3.2 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和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
        10.3.3 大力支持粮食财务挂账消化,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10.3.4 继续实行并完善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10.3.5 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增强实力
        10.3.6 保障政策性粮食供应
        10.3.7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3.8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10.3.9 支持战略性和自主创新的重点科技项目研究
        10.3.10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10.4 各项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
        10.4.1 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4.2 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4.3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5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11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11.1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1.1.1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11.1.2 以种子培育为重点,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11.1.3 落实支持政策,建设优势粮食产区
        11.1.4 继续减少农民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11.2 加强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11.3 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
    11.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11.4.1 增加财政投入
        11.4.2 增加财政补贴
        11.4.3 增加财政贴息
    11.5 完善信贷支持方式
        11.5.1 完善政策性贷款
        11.5.2 拓宽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领域
        11.5.3 改善信贷服务方式
    11.6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11.6.1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11.6.2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11.6.3 强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11.6.4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11.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11.7.1 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11.7.2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用途和支出结构
        11.7.3 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
        11.7.4 研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11.8 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11.8.1 建立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
        11.8.2 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11.8.3 完善粮食产销补贴体系
    11.9 发展粮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11.10 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
        11.10.1 加快制定《粮食法》
        11.10.2 修订现有的粮食管理条例
        11.10.3 完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各项规章制度
    11.11 加强监督检查
12 结论与讨论
    12.1 主要研究结论
    12.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7)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1 城市化对农地保护的影响研究
        1.3.2 关于农地保护的动因与价值研究
        1.3.3 关于农地保护的方法研究
        1.3.4 国外学者对中国农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1.3.5 简要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数据来源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保护
        2.1.2 城市扩张
        2.1.3 机制
    2.2 农地保护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2.2 土地最佳用途的衡量
        2.2.3 农地保护的经济学解释
    2.3 现实的制约因素
        2.3.1 信息不对称
        2.3.2 社会公平
第三章 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的严峻形势
    3.1 城市扩张是农地保护的主要威胁
        3.1.1 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的总体态势
        3.1.2 城市扩张造成的农地流失现状
    3.2 城市扩张造成农地流失的原因分析
        3.2.1 城市外延式扩张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增量土地
        3.2.2 城市扩张引发农地增值与市场价格扭曲导致了农地过度流失
    3.3 城市扩张导致的农地质量下降与生态破坏
    3.4 以西安市为例的实证
        3.4.1 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张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3.4.2 西安市城市扩张所造成的农地流失
        3.4.3 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的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研究
    4.1 美国农地保护的起源与目标
    4.2 美国的农地保护组织体系
        4.2.1 美国的农地保护实施体系
        4.2.2 非营利农地保护组织—美国农业土地信托(AFT)
    4.3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及其特点
        4.3.1 调控型方法及其特点
        4.3.2 激励型方法及其特点
        4.3.3 参与型方法及其特点
        4.3.4 混合型方法及其特点
    4.4 实施概况、效果及方法评价
        4.4.1 调控型:规划的科学性与公众参与机制
        4.4.2 参与型:征用的公平市价补偿
        4.4.3 激励型:完备的市场体系
        4.4.4 组合型:地区差异化方法组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体系分析
    5.1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及其演进
        5.1.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
        5.1.2 改革开放之后(1978 年之后)
    5.2 我国的农地保护的政策与方法评价
        5.2.1 总量动态平衡
        5.2.2 农地征用与土地市场
        5.2.3 农地用途管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农地保护参与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6.1 农地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
    6.2 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及其关系
        6.2.1 中央政府的行为目标
        6.2.2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
        6.2.3 农民的行为目标
        6.2.4 各主体行为目标之间的一致与冲突
    6.3 各主体在农地保护中的行为特征
        6.3.1 中央政府行为的矛盾化与调控不足
        6.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短期化与“增长至上”
        6.3.3 农民行为的被动化与激励不足
        6.3.4 行为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
    6.4 不同主体的农地保护认知及支付意愿实证—基于杨凌区的调查
        6.4.1 调查设计概况
        6.4.2 调查结果分析
        6.4.3 不同主体农地保护支付意愿的估算
        6.4.4 有效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机制完善
    7.1 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设计
        7.1.1 “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
        7.1.2 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与农地保护目标的融合
    7.2 调控机制的完善
        7.2.1 建立法规调控的定量化基础
        7.2.2 政府参与方式的规制
        7.2.3 法制保证
        7.2.4 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7.3 激励机制的构建
        7.3.1 不同主体在农地保护中的博弈
        7.3.2 农地保持权与发展权的创设
        7.3.3 其他配套措施
    7.4 我国农地保护的主体完善:创设农地保护非营利组织
        7.4.1 设立背景
        7.4.2 农地保护组织的职责与使命
        7.4.3 农地保护组织的资金来源
        7.4.4 农地保护组织的运营
    7.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8)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不断普及
        1.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三农”问题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1.3 财政支农被赋予的新内涵
        1.4 国内不断实践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 国外研究动态
        3.2 国内研究动态
        3.3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4 农产品加工业和财政扶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4.1 什么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
        4.2 农产品加工的分类
        4.3 财政扶持政策的界定
    5 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法
        5.4 技术路线
    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6.1 可能的创新点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依据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论依据
        1.1 公共财政理论决定了财政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2 公共财政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财政支农新内涵的一部分
        1.3 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决定财政要扶持农产品加工业
        1.4 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1.5 政府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化与分工理论解释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层面的依据
        2.1 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本身特点,客观要求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
        2.2 财政进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于贡献潜力和利益传导机制
        2.3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机遇客观要求扶持
        2.4 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困境迫切需要财政扶持
        2.5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为财政扶持提供了依据
        2.6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基于产业链延伸理论
        2.7 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财力的可行性
第三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绩、空间与发展趋势
    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空间
        1.1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取得的伟大成绩
        1.2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凸现的巨大空间
    2 农村公共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实践
        2.1 国内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
        2.2 各省对有竞争力农产品和加工业的财政扶持案例
        2.3 其它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
    3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3.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3.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变化
第四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演变、问题和适应性分析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演变
        1.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1949-1978):负支持阶段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1979-2003):政策支持阶段
        1.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004-现在):多元化支持阶段
    2 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税收手段
        2.1 财政专项资金
        2.2 财政补贴政策
        2.3 税收优惠政策
    3 目前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3.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总量少、规模小
        3.3 财政扶持结构不佳,扶持效果不好
        3.4 财政扶持手段单一,影响扶持效果
        3.5 财政监管落后影响财政扶持效果
        3.6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3.7 财政扶持中并没有真正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4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角色定位
        4.1 制定“游戏规则”,规范市场行为
        4.2 加大有关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4.3 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与设备自研创新和引进的支持力度
        4.4 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监督检测体系
        4.5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加大信贷支持
        4.6 把握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
    5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历史贡献:适应性透视
        5.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 WTO协议的适应性分析
        5.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同步性分析
        5.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村工业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5.4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第五章 国外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借鉴
    1 国外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1.1 美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历史沿革与实践
        1.2 欧盟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历史沿革和实践
        1.3 日本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历史沿革和实践
        1.4 印度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1.5 巴西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实践
    2 西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1 预算拨款
        2.2 财政信用
        2.3 财政补贴
        2.4 政府采购
    3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财政扶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3.1 遵守并充分利用 WTO规则
        3.2 财政支持目标要进行动态调整
        3.3 增加对农民及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补贴
        3.4 建立明确有效的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支持体系
        3.5 制定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六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目标与原则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和定位
        1.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定位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目标体系
        2.1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总目标
        2.2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具体目标
    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原则
        3.1 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3.2 符合 WTO规则的原则
        3.3 统筹发展原则
        3.4 效率优先原则
        3.5 突出重点原则
        3.6 分类扶持的原则
        3.7 动态调整原则
        3.8 不断创新的原则
        3.9 扶持有度的原则
        3.10 服务“三农”的原则
        3.11 正确处理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七章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扶持体系的构建
    1 财政扶持单位的范围界定和瞄准
        1.1 关键在于扶持一批龙头企业
        1.2 瞄准被扶持单位范围的标准
        1.3 选择被扶持企业的决策权:是集权还是分权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门槛
    3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内容框架
    4 财政扶持资金的重点投向
    5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方式选择和创新
        5.1 财政扶持的创新模式
        5.2 财政扶持资金存量调整和增量增长相结合
        5.3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是直接扶持还是间接扶持
        5.4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采取输血方式还是造血方式
        5.5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加减乘除法及其综合运用
        5.6 财政扶持模式创新:是有偿方式,还是无偿方式的
        5.7 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推进行动和利润拉动相结合
        5.8 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吸附、膨化和杠杆作用
    6 财政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机制
        6.1 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
        6.2 财政扶持政策的实施主体
        6.3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资金的整合机制
        6.4 形成渠道畅通的资源传导机制
        6.5 建立高效的分合有度的协作机制
        6.6 建立和完善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评估和监督机制
第八章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分析
    1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评估
        1.1 政策评估与评估标准
        1.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预期绩效
        1.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农业综合效益
    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绩效的案例分析
        2.1 UNDP项目中财政扶持的绩效
        2.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建立和优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2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2.3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选优
        2.4 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和手段
        2.5 建立灵活的多元投入机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2.6 完善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管理体制
        2.7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提高扶持效果
        2.8 完善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9 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目标和对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发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二) 世界银行开发银行
        (三) 国内研究成果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历史变迁
    一、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产生与发展
        (一) 农业综合开发启动的动因分析
        (二) 农业综合开发启动
        (三) 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历程
    二、农业综合开发效果
        (一)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 扶持区域性特色优势农业
        (四) 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五) 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低水平低效益锁定状态分析
        (二) 锁定成因分析
        (三) 摆脱锁定:创新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创新环境
    一、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一) 农业发展阶段划分理论
        (二) 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三) 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 适应新形势: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二、经济全球化和WTO规则的新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挑战
        (二) WTO规则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挑战
        (三) 应对新挑战: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三、市场经济对农业公共财政的新要求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行为与资本短缺
        (二) 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公共财政职能
        (三) 农业公共财政是破解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主渠道
    四、农村税费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问题
        (一)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影响
        (二)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的新问题
        (三) 解决新问题:需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五、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考察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 创新经济学与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基本要素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理论创新
        (一) 引用公共财政理论
        (二) 借鉴制度创新理论
        (三) 采用农业投资理论
        (四) 确立比较优势理论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国际借鉴
        (一) 农业开发财政投入是发达国家扶持农业重要制度
        (二)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是各国农业开发的最基本内容
        (三) 用农业科技支撑农业开发
        (四) 支持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
        (五) 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综合开发新趋向
    四、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总体要求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的目标取向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创新体系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思路创新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职能定位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目标定位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职能定位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理念更新
        (一)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综合开发
        (二) 用现代农业理念运作农业综合开发
        (三) 用政府公共工程理念主导农业综合开发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运筹转变
        (一) 指导思想转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综合开发
        (二) 价值标准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三) 全球视角转变: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四) 开发目的转变: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 投资策略转变:由粗放开发转向集约开发
        (六) 方式转变: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七) 制度转变: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四、铸塑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新格局
        (一)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指导思想
        (二)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总体思路
        (三)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基本原则
        (四) 新阶段农发投资的主要任务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创新
    一、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运行中的困扰
        (一) 国家的引导职能逐步弱化
        (二) 地方财政配套能力明显退化
        (三) 农民自筹能力不断分化
        (四) 滚动开发基础已经脆化
        (五) 银行信贷资金萎缩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机制分析
        (一) 投资理性预期分析的基本框架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
        (三)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形成过程
        (四) 增强农民对农业综合开发投资预期的措施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博弈机制分析
        (一)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投资博弈
        (二) 项目县政府与省级政府的博弈
        (三) 第二次博弈:项目建设中的博弈
        (四) 建立合作型的投资博弈的机制
    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的委托代理格局
        (三)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
        (四)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委托代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五) 防范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中委托代理风险
    五、健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机制的路径
        (一) 确保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
        (二) 强化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机制
        (三) 健全民本开发投资机制
        (四) 构造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共轭联动机制
        (五) 营造财政资金放大机制
        (六) 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
        (七) 健全循环滚动投入机制
        (八) 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
        (九) 健全产权机制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
    一、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的功能
    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一) 财政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二) 农业私人投资不足的制度原因
        (三) 贷款融资障碍的制度原因
        (四) 资金管理制度不规范降低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财政投资制度
        (二) 按照WTO规则和绿箱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力度
        (三) 市场经济框架下吸收私人投资的制度
        (四) 现代金融体制下拓宽农业综合开发融资渠道
        (五)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四、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一) 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财政拨款制度化
        (二)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保证
        (三) 改革农村税赋制度,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
        (四) 改革农业税费,增强农民积累能力和投资能力
        (五)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农业综合开发
        (六) 整合相关资金
    五、农业综合开发的制度环境优化
        (一) 财政支农制度创新
        (二) 建立农业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农业公共产品投资
        (三)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四) 优化农业综合开发融资环境
    六、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
        (一) 扩大绿箱政策范围的投资
        (二) 采用国际通用的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方式
        (三) 把财政有偿拨款改为委托银行贷款
        (四) 积极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结构
第八章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管理创新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优选方法
        (一)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的意义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标准
        (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指标体系
        (四) 量化模型
        (五) 模型运用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优化方法
        (一) 优化目标的确定
        (二)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三) 优化模型
    三、实行科学项目管理
        (一) 科学论证项目,建好项目库
        (二) 实行委托评审、专家评审、评审问责
        (三) 加强项目风险评估
        (四) 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的招投标
        (五) 构建法人承担、市场运作的项目执行体系
        (六) 规范项目工程管理
        (七) 构建提款报帐、集中支付的资金控制体系
        (八) 科学界定产权,建立有偿资金的使用回收制度
        (九) 完善项目监管体系
        (十) 构建结果导向、综合考评的投资绩效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缓慢
        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层次分析
        二、农民增收缓慢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内需不足与差距扩大
        一、工农差距扩大
        二、城乡差距扩大
        三、阶层差距扩大
        四、地区差距扩大
    第三节 破解“三农”问题的途径——制度创新
        一、制度、制度创新
        二、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农村产权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弊端
        一、土地产权主体虚置
        二、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与国有土地不相等的产权地位
        三、农村集体公有产权主体不到位
    第二节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
        一、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
        二、社区性股份合作制
        三、农地直接进入市场
        四、农村宅基地
第三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劳动力转移
        二、西方主要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简介
    第二节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及其基本特征
        一、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重要的举措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四、“民工潮”与“民工荒”
    第三节 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主要因素
        一、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第四节 户籍制度改革——让城镇成为农民创业的新领地
        一、户籍制度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二、户籍制度创新的轨道——三次真正的户籍制度创新
        三、户籍制度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现阶段户籍制度创新内容
    第五节 劳动就业制度创新
        一、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制度障碍
        二、现阶段就业制度创新内容
    第六节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二、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
        四、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措施
第四章 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目的的特定性
        二、行使的强制性
        三、运作的程序性
        四、补偿的限定性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
        一、在目前的征地制度下,农民丧失了双重权利
        二、土地征用制度的立法缺陷
        三、征地和供地的双轨制,激励着地方和单位多征多占
        四、地方政府违法问题突出
        五、征地补偿标准、期限和方式的缺陷
        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
        七、征地沿用计划经济的习惯做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
        八、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
    第三节 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难题
        一、失地农民已成为日益扩大的弱势群体
        二、失地农民生计的挑战
        三、失地农民就业的挑战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挑战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创新举措
        一、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二、土地款收益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
        三、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
        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五、建立农地转用的新型管理制度
        六、建立科学的征地纠纷仲裁制度
第五章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营制度面临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变化
        二、现行的农村经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第二节 我国对家庭承包制认识的“三次飞跃”
    第三节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措施
        一、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第五节 厦门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践
        一、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依据和扶持原则
        二、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
        三、扶持龙头企业的主要做法
        四、扶持龙头企业取得的成效
第六章 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创新
    第一节 当前我国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与税收体制的“城市偏向”
        二、一些政府部门或基层乡镇政府向农民和村集体收费
        三、制度外财政收入剧增
        四、财税部门管理不严间接造成农民的重复负担
        五、税收制度对农民增收的消极影响
        六、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结构不合理
    第二节 农业投入和农业税制的国际经验扫描
        一、农业投入的国际经验
        二、农业税制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财政与税收制度创新的内容
        一、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反哺农业的时代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三、实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筹集体制
        四、完善支农财政投入的结构合理化制度
        五、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收
        六、未来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步骤
第七章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环境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落后的农业金融环境牵制了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矛盾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内容
        一、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创新
        二、农业发展银行的制度创新
        三、农村保险制度创新
        四、加快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第八章 农村教育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改革成效简介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症结
        一、义务教育经费需求与财政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农村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教育目标脱离实际
        三、城乡教师素质差异非常明显
        四、教育资源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子女的读书费用支出
        五、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六、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第三节 当前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的内容
        一、在农村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创新
        三、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四、农村学生高中非义务教育的合理补助
        五、降低高校学费标准
        六、全面推行农村教师聘任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质量
        七、坚持“合理”和“精简”的原则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
        八、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教育公平状况恶化的思考
        一、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不公平性的表现十分明显
        二、城乡之间的学历差距逐渐拉大
        三、教育差距和不公的罪魁祸首是“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
第九章 乡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一节 我国现行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乡镇机构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的主要表现
        二、条块关系、县镇关系不顺
        三、乡镇职能扭曲
        四、政府部门利益急剧膨胀,乡镇把沉重负担转移给农民
        五、关于《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的危害及对策初探》的思考
    第二节 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紧迫性
        一、税费改革前后农村利益分配格局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管理体制方面的矛盾凸显
    第三节 现阶段乡镇管理体制创新
        一、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三、乡镇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国实行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财政农业支出优化研究[D]. 司翼.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3]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研究[D]. 王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4]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绩效研究[D]. 徐毅. 武汉大学, 2012(11)
  • [5]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 刘权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6]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 王耀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7]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机制研究[D]. 贺晓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8]我国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研究[D]. 徐海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9]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创新研究[D]. 周学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9)
  • [10]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D]. 王峰. 厦门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我国实施农业保护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