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总人口继续低速增长

我省总人口继续低速增长

一、我省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铁晓航[1](2021)在《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忽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数值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弊端。未将资源环境纳入核算体系,使得现有的国民生产总值受到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无法真正地反映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改善和优化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绿色GDP核算体系成为客观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为了客观地衡量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择四川省21个市(州)作为样本单元,运用资源环境价值损失法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依托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99─2018年绿色GDP的时空分异特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1)从绿色GDP核算结果看,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耗减因子为能源资源,其次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环境退化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污染治理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除2006年外,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寿命延长所创造的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园林生态效益整体呈下降趋势。(2)从时序演变分析看,无论是总值还是人均值,绿色GDP与传统GDP均保持同步上升趋势,其增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大小逐渐趋同。在绝对值上,绿色GDP与传统GDP、人均绿色GDP与人均传统GDP的差值逐年拉大,而在相对值方面,绿色GDP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在内部各账户中,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和资源环境改善价值,三者均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3)从空间分异看,人均绿色GDP在全省范围内差距较大,表现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GDP指数表现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GDP指数增速变化类型呈“L-H型>H-M型>M-H型>M-M型>H-L型>M-L型>L-M型”的规律。(4)从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来看,各市(州)均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发展过程。尽管四川省在2018年已初显绿色发展模式格局,但结合各市(州)近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当前四川省的发展模式还处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的过渡阶段。

于阿南[2](2020)在《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资源更是国家基本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煤炭一直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吉林省的能源消费也主要以煤炭消费为主,在十二五末期煤炭消费总量仍超过70%。随着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吉林省的煤炭资源问题日益显现,能源供应不断受到限制,生态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鉴于此,本文对吉林省的一次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煤炭消费现状以及各产业结构下主要用煤行业的煤炭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并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GM(1,N)预测模型,通过情景分析得出吉林省2018-2030年煤炭消费总量的预测结果。具体而言:(1)吉林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生产量截止至2017年仅能满足吉林省煤炭消费的30%左右。原油生产主要受炼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全力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的影响在2013年以后,占比逐渐提升。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的能源生产占比在十二五后期逐年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吉林省积极寻求能源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吉林省政府逐渐加大对于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生产结构基本一致,变化趋势也与一次能源生产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煤炭消费量受环保要求与政策的控制下在十二五之后占比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据着吉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主要部分。天然气和其他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提升,且在能源市场中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对于天然气能源而言是因为受天然气季节性供需矛盾的影响,吉林省缺乏大型的天然气储气设施,无法提供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对于其他能源而言则是因为吉林省受技术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优势能源并没有有效转化和利用。吉林省的煤炭消费结构主要由加工转换与终端消费构成。虽然加工占比的煤炭消费量逐年递减,但占比仍然很高。工业终端消费、火力发电、供热为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的主要用途。并且火力发电与供热的消费需求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占比很高,达到了63%,工业终端煤炭消费量逐年递减。并且,本文还对吉林省各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用煤行业进行了分析,其中第三产业的煤炭消费量逐年递增,第二产业煤炭消费量虽然近年来不断降低,但仍然是煤炭消费的主要部门。第二产业产业中的电、热力供应业煤炭消费占比最高,综合城市发展及其他因素分析可见,主要是受到了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以及新型城镇供热急骤增长的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得益于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强化二次能源及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支持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煤炭消费总量占比逐年递减。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煤炭消费总量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稍有波动,主要是受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增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消费量逐年缓慢下降。这是因为吉林省政府不断鼓励原油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并且积极推广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加强高温和强放热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第三产业中煤炭消费量最多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本文根据上一章节分析得出的吉林省煤炭消费现状,选取了7个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吉林省煤炭消费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表明:第二产业GDP和人口总量对吉林省的煤炭消费总量影响较大。多元回归分析法的结果表明:第二产业GDP、人口总量和煤炭生产量对吉林省的煤炭消费总量影响较大。综合以上两种结果,我们发现第二产业GDP、人口总量和煤炭生产量都对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产生影响。其中,第二产业GDP是影响吉林省煤炭消费量的最主要因素。虽然第二产业占比在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下不断降低,但是工业的煤炭消费量仍然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以能源消耗为主体的冶金、化工等行业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完全转型,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工业生产局面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其次,人口总量作为影响煤炭消费总量的第二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家庭面积的逐渐增加,会使家庭耗能量越大;扩大的城市公共及配套设施用电量也在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区的冬季供暖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因此,人口总量的增长对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减少。影响煤炭消费总量的第三个主要因素为煤炭生产量,是因为煤炭生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耗煤行业的煤炭消费成本,煤炭生产量的下降,意味着吉林省的煤炭利用越来越依赖于煤品外购,外购成本的增加会导致部分耗煤企业消耗成本的增加,迫使部分企业可能会增加对于其他本地可替代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对煤炭的使用。(3)通过对吉林省煤炭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本文建立GM(1,N)灰色预测模型,设置基准情景模式、低速发展情景模式、高速发展情景模式对吉林省2018-203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进行预测。以寻找符合吉林省煤控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多方面要求的情景。基准模式情景下,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与吉林省所规划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基本吻合。当高速发展情景模式出现时,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产业结构优化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吉林省当前需求;当低速发展情景模式下,经济发展速度变缓,产业结构优化无明显改变,政府对于煤炭生产量控制力较弱,使得煤炭消费总量虽然满足规划值,但与吉林省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不符合吉林省的发展趋势。

田俊峰[3](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吕倩[4](2020)在《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能源碳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以及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面对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系统分析了 1995-2016年多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构建了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关键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共同特征和地区差异性。构建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研究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演变趋势,分析全国、三大地区和省级碳排放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的减排策略。(1)在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分别进行校正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融合校正,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为0.8354,拟合效果良好。由此构建了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精度R2达到了 0.7138,模型估算效果良好,估算精度达到要求。(2)利用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对初步反演出的栅格尺度碳排放量进行线性调整,生成省级尺度碳排放零误差的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栅格图(1km×1km空间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统计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量。通过趋势分析法、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别在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进行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全国层面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1995年的18.89亿吨增长为2016年的46.83亿吨,年均增速为6.72%。三大地区呈现出与全国一致的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中部地区最低。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高碳地区多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河北和山东为碳排放迅猛增长型省份,全国有11个地级市和77个县域属于碳排放迅猛增长型。不同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增长类型分布均存在胡焕庸线现象。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种尺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市级尺度的碳排放全局空间相关性最强;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的局部相关性呈现扩大趋势,显着性类型以正相关集聚分布为主。(3)依据1995-2016年省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STIRPAT模型,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尺度的SDM-STIRPAT 模型,拟合优度 R2分别为 0.9894、0.9946、0.9938 和 0.9834,模型拟合精度良好。构建省级尺度GWR-STIRPAT模型,拟合优度R2均大于0.64,模型合理有效。在共同特征上,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对本省碳排放均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从人口规模来看,中部地区的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的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来看,东部地区的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城镇化率来看,中部地区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产业结构来看,中部地区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碳排放与人均GDP在全国、东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与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在地区差异上,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西北省份;人均GDP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北三省和西北等能源省份。(4)运用情景分析法和STIRPAT模型,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等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515,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设定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对全国、三大地区和30个省市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全国层面来看,强化低碳、低碳和基准情景分别于2032年、2037年和2039年达峰,碳排放峰值依次增加,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地区层面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准情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993.80亿吨、528.63亿吨和593.96亿吨。东部地区最早达峰,西部地区最晚达峰。中部地区整体碳排放峰值最小,东部地区最大。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省级层面来看,基准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32-2046年不等。其中广东、天津和宁夏于2032年最早达到峰值;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8-2045年不等。其中天津和山东于2028年最早达到峰值;强化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2-2042年不等。其中河北和新疆于2022年最早达到峰值。三种情景下除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和宁夏外,其他省份均可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5)从总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提出减排策略。总体而言,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低碳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碳排放统计体系,创建碳市场;培育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从东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东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减排策略应侧重于优化产业布局,东部地区的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山东半岛和福建。从中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包括武汉县域、随州曾都区、湖南浏阳县、长沙县和望城县。从西部地区来看,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最为显着,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重点减排区域县域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陕西、宁夏和新疆;以及西南的广西、重庆、四川和贵州。本文创新点归纳如下:(1)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进行校正融合,构建了 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的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和省级碳排放统计数据构建了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估算模型,多尺度视角下研究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精准化确定高碳区域和重点减排区域。(2)构建了 SDM-STIRPAT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共同特征;构建了 GWR-STIRPAT模型,从省级尺度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3)构建碳排放中长期预测模型,多尺度确定碳排放差异化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的落实情况,确定差异化减排策略。

王雪芹[5](2019)在《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文中提出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随之增加,安徽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加之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消费间的非均衡性导致的产能过剩,更加剧了三者之间的矛盾性。对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仿真模拟,深度解析三者关系,对制定科学发展决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解析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梳理安徽省3E系统发展现状,构建3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及分析。基于二元、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3E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多维测度与分析。使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建立3E系统仿真模型,设置四种不同发展情景并利用情景分析法进行政策模拟,获取安徽省3E系统可持续发展最优方案。最后,在模拟仿真基础上,预测各子系统代表性指标变量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2004年-2017年,安徽省3E系统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子系统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而能源、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2012年之前,能源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呈协调同向发展状态,2012年之后,能源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发展呈反向发展状态,能源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始终表现为反向发展态势。2)安徽省二元、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基本维持在相同水平并不断优化,实现从濒临失调到良好协调转换。在总量水平上,能源-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与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此消彼长。3)工业污染排放及治理量、煤炭消费量、第三产业产值、第三产业能耗对GDP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较为敏感。4)基准、缓慢、可持续、高速4种情景模式中,可持续发展模式最优,与安徽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相符。仿真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2025年,安徽省经济总量将持续上升,年均增速约为8.5%,人均GDP以9.8%年均增速显着提升,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速逐步放缓,年均增速约2.7%,煤炭消费占比约为70%。CO2排放量将以2.8%左右年均增速持续上升,工业废水、工业S0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以9.03%、11.57%、10.28%年平均速度持续下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以1.73%年均增速缓慢上升。图[76]表[18]参[80]

夏业领[6](2019)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步加深,水污染日益严重,对水资源的利用临界区域水资源的承载极限,水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丰富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简介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通过频数统计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子系统层,资源支撑、资源消耗、人口增长、居民生活、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等准则层。采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分别筛选出各市权重较大的9个指标;基于权重计算结果,运用加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淮河生态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并利用ArcGIS10.2软件,可视化2010-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空间分布。运用障碍度模型,列出障碍度排名前10的障碍指标,为提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参考。最后,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GM(1,1)预测模型,对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中长期预测,依据结果,可以清晰了解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方向和提升速度等。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综合承载力波动小,呈逐年上升趋势,稳中趋好,受各子系统影响大;从各地市来看,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各异,根据承载力年均增长率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承载力较差但高速增长区域(蚌埠、阜阳、淮南)、承载力中级但较快增长区域(淮北、宿州、滁州)、承载力良好但低速增长区域(毫州、六安)。根据文章列出的排名前10位的障碍指标显示,八地市单项指标障碍度数值均呈现不断增加态势,虽GM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均是逐年上升的,但未来还需重点关注排序靠前的障碍因素,实现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提升。图23表14参70

汪江波[7](2019)在《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是江苏省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但是建筑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本文尝试定量化研究江苏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剖析建筑业低碳发展治理机制相关概念与内涵,度量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情景模拟,提出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路径与治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阐明研究背景,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业碳排放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定义不统一,大多数仅针对建筑业碳排放的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展开研究,缺乏对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的较为系统的治理机制的建立。(2)通过对建筑业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广义的建筑业,分别使用碳排放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法建立针对建筑物化直接碳排放、建筑物化间接碳排放、建筑运营碳排放的度量模型。接着明确“产业治理机制”的概念及内涵,即通过一定的激励与约束方法,使得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与产业发展目标一致,从而对产业中的薄弱点进行修复。(3)从建筑物化直接碳排放、建筑物化间接碳排放、建筑运营碳排放三个方面定量度量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结果表明建筑物化间接碳排放与运营碳排放占比较大,物化直接碳排放占比较小。通过对碳排放总量的混合LMDI分解研究发现,建筑业碳排放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产值强度效应与面积强度效应,碳排放强度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碳排放的上升趋势。(4)根据碳排放计算和分解结果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发展情况的基准情景仿真结果显示,若不采取合适的建筑业减排措施,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将快速增长,继而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强度的改进方向,包括提升低碳科技投资、发展建筑节能。(5)在分析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目标的基础上,梳理现有政策,从建筑低碳科技、建筑节能、碳排放权交易三个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建筑业的减排途径,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强化现有政策的情景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做好建筑节能工作,顺利推进碳交易,多种治理手段相互配合,才能达到2030年建筑业碳排放达峰的目标。(6)提出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策略。通过借鉴典型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评价标准、补贴机制、特色制度,结合情景分析结论以及江苏省建筑业现存在的问题,以制度补偿的思路构建建筑业低碳发展路径,从激励与约束两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包括组织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标准约束机制、指标约束机制、总量约束机制和补贴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

覃求[8](2019)在《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文中指出陕西省作为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地带,经济发展将长期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水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陕西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的“脱钩”关系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指标,也是节水型社会建设所追求的核心。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地跨三个气候带,水资源禀赋各异,各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也有所差异。因此要实现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脱钩,就有必要在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脱钩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区域进行深入研究,而对脱钩驱动因素的研究则有利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水足迹模型对陕西省及各区域生产、生活的真实耗水量进行了相应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模型与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对经济发展与水足迹之间的脱钩关系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间,陕西省及各区域水足迹总量稳定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水足迹结构以农业水足迹为主,各地区种植结构相对合理;从水足迹利用评价来看,陕西省及各区域应逐渐转变为水足迹贸易中的输入地,从而改善当前水足迹自给率较高的情况。此外,陕西省整体水资源压力较大,尤其是关中地区的铜川、渭南、宝鸡三市,值得当地政府警醒。陕西省在2007-2012间经济发展和水足迹利用的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但在2013-2016年间逐渐转化为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各区域的脱钩状态与整体相比有一定差异,关中区域在2013-2016表现为更为良好优质协调的状态,陕南地区经济增长速率最好,但水足迹增量也较多,其脱钩状态以弱脱钩为主,陕北地区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影响,在研究期2012-2015表现为扩张性耦合和强脱钩的不协调状态。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多年间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足迹脱钩表现为阻碍作用,而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水足迹脱钩起促进作用;各因素对于区域与区域影响程度上有所不同,关中地区人口因素在2013-2016年的抑制脱钩作用有所增强,而产业结构对脱钩效应的阻碍作用在近年来的陕北地区表现的较为显着。通过上述结论,陕西省及各区域水足迹状况、脱钩状况以及各驱动因素对其影响程度都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这说明为了实现陕西省及各区域的水足迹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脱钩除了在整体上制定相应政策以外,还需要结合各区域研究成果,进行政策上的修正与侧重。

赵栋[9](2019)在《我国省域流动务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产出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二、三产业发展必要条件的务工人员,在地区间大规模流动必定影响经济增长。把握流动务工人员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复杂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行政措施正确引导务工人员地区流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已有文献中关于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定论,本研究尝试利用新的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流动务工人员对我国经济的复杂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及评述,简要概述了研究内容,并归纳了创新点。(2)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流动务工人口和实际GDP的现状,以及与2002年相比各省市排名变化情况,并用泰尔指数展示流动务工人口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3)采用Markov区制转移误差修正模型探究了全国流动务工人口与实际GDP的区制效应,分析两者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4)基于各省级单位面板数据构建半参数可加模型,研究了务工人员流入和流出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线性及非线性影响。(5)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正确引导务工人员流动的政策措施,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我国流动务工人员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主要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但2007年开始,东北地区流入务工人口占总流动务工人口比例基本不变,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流动务工人口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明显,并且主要由区域间差异组成,而区域内差异以东部地区为主。(2)全国流动务工人口对实际GDP的影响明显呈现出“低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两区制特征。两区制持续时间和转移概率差异不大,但流动务工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相差较远。(3)东部务工人员流入和流出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线性影响,流出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N”形趋势。(4)中部仅务工人员流出对当地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线性影响,并且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尾部平缓的“U”形趋势。(5)西部务工人员的流出对当地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线性影响,非线性影响呈现出“W”形趋势。流入务工人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显着,与流出务工人员的影响趋势正好相反。(6)东北务工人员流入对当地经济增长的线性影响并不显着,而务工人员流出对经济增长存在线性促进作用,并且非线性影响呈现“倒N”形趋势。

于庆国[10](2019)在《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文中认为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显着,使得目前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开始由人口数量向人口结构转变,少子化严重、劳动力缺乏、性别比失调、老龄化加剧等诸多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扭曲的人口结构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同时还会降低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反,均衡的人口结构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两者能够相互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的人口总量、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产业结构以及人口文化结构的分析,探究吉林省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县域人均GDP这一经济指标,使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索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依据吉林省特有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口结构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吉林省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虽然有较高的耦合度,但由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性,导致耦合协调程度较低,随着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吉林省发展的关注与投入,耦合协调度开始由过去的失调衰退过渡到勉强耦合协调阶段。此外,近些年,人口结构发展指数一直低于经济发展指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至于综合发展水平较低。鉴于此,吉林省要实现新东北振兴下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快建设基础医疗体系,提高居民生育意愿;建立合理的老年人口保障制度;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人口文化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转换增长动力;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二、我省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述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资源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1.4 绿色GDP核算概况
    2.2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
        2.2.1 构建原则
        2.2.2 核算体系框架
    2.3 绿色GDP核算方法
        2.3.1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方法
        2.3.2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方法
        2.3.3 资源环境改善收益核算方法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
    3.1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3.1.1 能源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3.1.2 耕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3.1.3 水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3.1.4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3.2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
        3.2.1 污染治理成本
        3.2.2 环境退化价值
        3.2.3 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3.3 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核算
        3.3.1 寿命延长创造的收益
        3.3.2 园林生态效益
        3.3.3 资源环境改善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3.4 四川省绿色GDP核算结果
4 四川省绿色GDP时空分异特征
    4.1 四川省绿色GDP时间尺度分析
        4.1.1 各账户时间尺度分析
        4.1.2 绿色GDP时间尺度分析
    4.2 四川省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4.2.1 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4.2.2 人均绿色GDP空间格局分析
        4.2.3 绿色GDP指数空间格局分析
    4.3 四川省绿色GDP变化类型空间分异格局
5 四川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5.1 协调发展度模型
    5.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5.3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时空关联格局
        5.3.1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时间关联格局
        5.3.2 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关联格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加快建立完善通用的国家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制度
        6.2.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绿色产业
        6.2.3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6.2.4 加大力度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吉林省煤炭消费现状分析
    2.1 一次能源生产量
    2.2 能源消费总量
    2.3 煤炭消费现状
    2.4 各产业结构煤炭消费现状
第3章 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法及模型构建
        3.1.1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原理
        3.1.2 模型构建
    3.2 多元回归分析法及模型构建
        3.2.1 多元回归分析法原理
        3.2.2 模型构建
    3.3 模型指标选取原则及分析
        3.3.1 模型指标选取原则
        3.3.2 选取指标分析
        3.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3.4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
        3.4.2 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3.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6 结果对比分析
        3.6.1 共性分析
        3.6.2 差异性分析
第4章 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预测研究
    4.1 GM(1,N)模型
        4.1.1 GM(1,1)模型构建
        4.1.2 GM(1,N)模型精准度检验
    4.2 情景设置
        4.2.1 基准情景模式
        4.2.2 低速发展情景模式
        4.2.3 高速发展情景模式
    4.3 不同情景模式下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预测结果
        4.3.1 基准情景模式下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
        4.3.2 低速发展情景模式下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
        4.3.3 高速发展情景模式下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相关概念
    2.2.1 土地利用形态
    2.2.2 土地利用转型
    2.2.3 概念辨析
2.3 基础理论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3.3 远程耦合理论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3.1.2 发展历史
    3.1.3 功能分区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3.2.2 人口变化
    3.2.3 城镇化进程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1 评价指标选取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7.2.1 国家宏观背景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碳排放估算方法研究
        1.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估算研究
        1.3.3 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1.3.4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1.3.5 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减排策略研究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低碳经济理论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胡焕庸线”假说
    2.2 相关方法基础
        2.2.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2.2.2 3S集成技术
        2.2.3 全局空间相关性
        2.2.4 局部空间相关性
        2.2.5 STIRPAT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能源消费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3.1 数据来源
        3.1.1 DMSP-OLS数据
        3.1.2 NPP-VIIRS数据
        3.1.3 社会经济数据
    3.2 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构建
        3.2.1 DMSP-OLS数据预处理
        3.2.2 NPP-VIRS数据预处理
        3.2.3 DMSP-OLS与NPP-VIIRS数据融合处理
    3.3 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3.3.1 估算模型的前提假设
        3.3.2 基于统计数据的碳排放量测算
        3.3.3 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3.3.4 碳排放估算模型精度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多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4.1 区域划分和研究方法
        4.1.1 区域划分
        4.1.2 研究方法
    4.2 栅格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3 省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3.1 三大地区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4.3.2 省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3.3 省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4.4 市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4.1 市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4.2 市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4.5 县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5.1 县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4.5.2 县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4.6 全局空间相关性
        4.6.1 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4.6.2 市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4.6.3 县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4.7 局部空间相关性
        4.7.1 省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4.7.2 市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4.7.3 县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5.1 模型和指标选取
        5.1.1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1.3 指标选取
    5.2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
        5.2.1 SDM-STIRPAT模型构建
        5.2.2 碳排放影响因素共性分析
    5.3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3.1 GWR-STIRPAT模型构建
        5.3.2 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碳排放达峰路径及减排策略研究
    6.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及情景假设
        6.1.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6.1.2 省级碳排放情景假设
    6.2 碳排放情景参数设定
        6.2.1 人口规模情景设定
        6.2.2 人均GDP情景设定
        6.2.3 能源强度情景设定
        6.2.4 城镇化率情景设定
        6.2.5 产业结构情景设定
    6.3 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6.3.1 全国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6.3.2 地区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6.3.3 省级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6.4 差异化减排策略研究
        6.4.1 总体减排策略
        6.4.2 东部地区减排策略
        6.4.3 中部地区减排策略
        6.4.4 西部地区减排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之处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碳排放量增长类型
附录B 各参数情景设定
附录C 三种情景下碳排放达峰路径
致谢
作者简介

(5)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3E系统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耦合协调理论
    2.3 系统动力学
    2.4 3E系统概况
3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3.1 安徽省能源、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
        3.1.1 安徽省能源发展现状
        3.1.2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3.1.3 安徽省环境发展现状
    3.2 3E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3.2.3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 耦合协调度模型
        3.4.1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3.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4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分析
    4.1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1 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2 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3 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1.4 3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4.2 能源、经济及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2.1 能源-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2.2 能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2.3 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4.2.4 3E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5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SD模型仿真
    5.1 模型变量选取
    5.2 3E系统因果关系回路图
    5.3 3E系统存量流量图
    5.4 模型变量赋值及方程式
        5.4.1 初始值的确定
        5.4.2 常量值的确定
        5.4.3 回归方程的确定
        5.4.4 系统动力学方程
    5.5 模型检验
        5.5.1 直观检验
        5.5.2 运行检验
        5.5.3 历史性检验
        5.5.4 灵敏性检验
    5.6 系统仿真预测及情景分析
        5.6.1 系统仿真分析与预测
        5.6.2 情景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创新点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研究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1.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程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点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3 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现状分析
    3.1 区域基本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水文气象概况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生态环境状况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1 整体水资源利用现状
        3.2.2 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 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
        4.1.2 社会经济子系统指标
        4.1.3 环境子系统指标
    4.2 加权改进的TOPISIS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4.2.1 基本思想
        4.2.2 权重设定
        4.2.3 评价指标同趋势化
        4.2.4 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贴近度
    4.3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及指标标准化处理
        4.3.2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4.3.3 安徽段八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4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诊断
    4.5 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4.5.1 灰色模型GM(1,1)的基本原理
        4.5.2 相对误差大小检验
        4.5.3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4.5.4 水资源承载力预测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6 创新点及展望
    6.1 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10-2017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八地市数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剖析
    2.1 建筑业
        2.1.1 建筑业的概念
        2.1.2 建筑业的利益相关者
    2.2 低碳发展
        2.2.1 低碳发展的提出
        2.2.2 低碳发展的概念
        2.2.3 低碳发展的特征
    2.3 建筑业低碳发展
        2.3.1 建筑碳排放机理
        2.3.2 建筑业碳排放机理
    2.4 产业治理机制
        2.4.1 治理的内涵
        2.4.2 产业治理机制的内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度量及分析
    3.1 江苏省建筑业发展概况
    3.2 江苏省建筑物化直接碳排放
        3.2.1 能耗数据搜集
        3.2.2 碳排放因子搜集
        3.2.3 计算结果
    3.3 江苏省建筑物化间接碳排放
        3.3.1 产业部门的合并
        3.3.2 投入产出表的更新
        3.3.3 能耗及经济数据搜集
        3.3.4 计算结果
    3.4 江苏省建筑运营碳排放
        3.4.1 能耗数据搜集
        3.4.2 计算结果
    3.5 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总量及分解
        3.5.1 总量分析
        3.5.2 分解方法
        3.5.3 数据搜集
        3.5.4 分解结果
        3.5.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的系统仿真
    4.1 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的系统边界
        4.1.1 建模思路
        4.1.2 系统要素的选择
    4.2 因果关系图与存量流量图
        4.2.1 因果关系图
        4.2.2 存量流量图
    4.3 仿真模型
        4.3.1 方程设定
        4.3.2 模型检验
    4.4 仿真结果
        4.4.1 结果输出
        4.4.2 改进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江苏省建筑业低碳治理路径
    5.1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目标
        5.1.1 自上而下的目标设定
        5.1.2 自大而小的目标设定
    5.2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途径
        5.2.1 低碳技术
        5.2.2 建筑节能
        5.2.3 碳排放权交易
    5.3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情景模拟
        5.3.1 单一情景模拟
        5.3.2 组合情景模拟
        5.3.3 情景分析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设计
    6.1 典型发达国家建筑业低碳发展机制
        6.1.1 美国建筑业低碳发展机制
        6.1.2 德国建筑业低碳发展机制
        6.1.3 日本建筑业低碳发展机制
        6.1.4 美日德建筑业低碳发展机制经验
    6.2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制度体系及治理思路
        6.2.1 江苏建筑业低碳发展的现行治理机制体系
        6.2.2 江苏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思路
    6.3 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机制设计
        6.3.1 约束机制
        6.3.2 激励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江苏省国民经济完全消耗系数表
附录B 江苏省除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能源消耗总量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水足迹研究
        1.2.2 脱钩理论的研究
        1.2.3 环境资源领域驱动因素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陕西省水足迹利用及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2.1 水足迹理论
        2.1.1 水足迹理论的提出
        2.1.2 水足迹核算方法
        2.1.3 陕西省水足迹核算模型
    2.2 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2.2.1 数据来源
        2.2.2 区域划分
    2.3 陕西省水足迹现状分析
        2.3.1 陕西省水足迹利用现状分析
        2.3.2 各区域水足迹利用现状分析
    2.4 陕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2.4.1 陕西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2.4.2 各区域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3.1 脱钩模型选择与构建
        3.1.1 脱钩分析模型选择
        3.1.2 脱钩模型构建
    3.2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3.3 各区域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3.3.1 关中区域
        3.3.2 陕北区域
        3.3.3 陕南区域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因素研究模型
        4.1.1 Kaya恒等式
        4.1.2 因素分解法
        4.1.3 水足迹脱钩驱动因素模型求解
    4.2 陕西省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4.3 各区域水足迹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素分析
        4.3.1 关中区域
        4.3.2 陕北区域
        4.3.3 陕南区域
    4.4 基于因素分解的对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9)我国省域流动务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务工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流动务工人口的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各地区流动务工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对比
    第四节 基于泰尔指数的流动务工人口影响下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第三章 全国流动务工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节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第三节 基于MS-VECM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流动务工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节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第三节 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口结构概述
        2.1.2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2.1.3 耦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概述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口理论
        2.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第3章 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人口结构分析
        3.1.1 人口总量分析
        3.1.2 性别结构分析
        3.1.3 年龄结构分析
        3.1.4 城乡结构分析
        3.1.5 产业结构分析
        3.1.6 文化结构分析
    3.2 吉林省经济发展分析
        3.2.1 经济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3.2.2 空间统计分析基础
        3.2.3 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统计分析
第4章 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综合评价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
        4.1.1 构建原则
        4.1.2 设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
        4.2.1 数据标准化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4.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2.4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发展类型判断
    4.3 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4.3.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时序分析
        4.3.2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分析
        4.3.3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省人口总量持续低速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绿色GDP核算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 铁晓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研究[D]. 于阿南. 吉林大学, 2020(08)
  •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D]. 吕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5)
  • [5]省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测度及仿真[D]. 王雪芹.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预测[D]. 夏业领.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江苏省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治理机制研究[D]. 汪江波. 东南大学, 2019(05)
  • [8]水足迹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D]. 覃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9]我国省域流动务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赵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吉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D]. 于庆国.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我省总人口继续低速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