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录

《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录

一、《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雄伟[1](2007)在《联峰山公园三种林地内空气负离子水平、滞尘及降噪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具有净化大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噪音等显着效应,是改善环境重要作用因子。目前仍多采用“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等指标来衡量森林环境的好坏,但这并不能体现出森林所具有的上述功能。如何将环境监测中的一些定量因子引入到对森林环境质量的评价当中,从而能够充分体现森林的环境效益以及康疗功能,已成为现阶段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研究在2006年5月—10月间对秦皇岛市联峰山公园内的刺槐、油松及麻栎林地内的空气负离子水平、滞尘及降噪能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与研究,分析其在不同林地及时间内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阔叶林对空气负离子的贡献大于针叶林,具体表现在:(一)空气负离子浓度夏季高于春秋两季。从极值出现的情况来看,7月份麻栎林的极值最高,为1008个/cm3,油松林的极值最低,为698个/cm3,刺槐林居中,为971个/cm3;(二)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一天内出现峰、谷交替的现象,峰值出现在上午7:00-9:00和下午16:00-17:00,谷值则出现在中午11:00-12:00以及凌晨0:00左右。一天之内油松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幅度最小,而麻栎林的最大。(三)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林缘地区浓度低于林中地区,从林缘至林中,油松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了233个/cm3,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刺槐林,只增加了137个/cm3,麻栎林居中,增加了173个/cm3。(四)一天之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二、大气降尘量在6个月内呈下降趋势,5月份刺槐林、麻栎林及油松林内的降尘量分别为12.36t·km-2·month-1、13.20t·km-2·month-1和12.67t·km-2·month-1;10月份的降尘量分别为9.97t·km-2·month-1、10.02t·km-2·month-1和11.23t·km-2·month-1,分别减少了19.3%,24.1%和11.4%。试验表明,6个月内油松林内降尘量最多,刺槐林次之,麻栎林内降尘量最少,也就是说,3种林地的滞尘效果为麻栎林>刺槐林>油松林。三、本试验通过对三种林地内噪声衰减的测定,可以得出三种林地降噪效果的强弱为:麻栎林>刺槐林>油松林。噪音在林地内的传播在最初的5m内迅速衰减,在10m-20m范围内最为稳定,当传播距离继续增加时,林地对其噪音的衰减的影响并不显着。另外,试验还对环境噪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内环境噪音的声级明显低于无林地的声级。麻栎林、刺槐林和油松林内的噪音分别为54.8dB,51.4dB,50.9dB,比对照的无林地低20.7%,20.0%和14.2%。对三种林地内的空气负离子水平、滞尘以及降噪能力的综合结果表明,麻栎林对森林环境的影响较大,其林地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滞尘及降噪能力相对较强,油松林的贡献相对较小,刺槐林居中。

二、《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联峰山公园三种林地内空气负离子水平、滞尘及降噪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空气负离子研究概述
        1.2.2 植物滞尘能力研究概述
        1.2.3 植物降噪能力研究概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仪器
        2.3.2 测点布置与试验方法
    2.4 指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气负离子时空变化特征
        3.1.1 空气负离子时间变化
        3.1.2 空气负离子水平分布
        3.1.3 空气负离子与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分析
    3.2 林地滞尘能力研究
    3.3 降噪能力研究
        3.3.1 噪音衰减规律研究
        3.3.2 环境噪音质量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5.1 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
    5.2 滞尘能力变化规律
    5.3 降噪能力变化规律
    5.4 三种林地综合比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四、《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峰山公园三种林地内空气负离子水平、滞尘及降噪能力研究[D]. 赵雄伟.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生态科学》第22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