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林保护建设技术

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林保护建设技术

一、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舒心心[1](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崔永兵[2](2014)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区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新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急剧增长,城市空间迅速向外扩张,由此引发了城市功能的调整和重组,城市建设的重心也开始由老城区向新城区转移。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新城区建设的典范,如上海松江新城、天津滨海新区、沈阳沈北新区等,但是,所谓的“鬼城”、“空城”也屡见报端,如鄂尔多斯新城、郑州新区、常州新城区等。如何在目前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把握好新城区建设的命脉,做好土地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不合理开发,成为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新城区”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了国外田园城市、卫星城、有机疏散、新城市主义等新城建设理论和英国、日本、美国的新城建设实例。对国内新城建设的理论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几个城市的建设实例。通过对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对新城区开发建设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为我国新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建设为研究实例,分析了赤峰市新城区的开发背景、区位、发展定位,总结了赤峰市新城区在空间扩展、城镇化进程、产业格局、营建模式等方面的特征,深入分析了赤峰市新老城区在职能承接、产业互补、设施共享、交通支撑、风貌协调等方面的关系,重点指出了新城区设施配置不完善功能单一、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融资形势不容乐观、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等5个方面的瓶颈问题。最后,论文针对赤峰市新城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城区为目标,提出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推进深度城市化增加新城区人气、加强产城融合培养特色主导产业、破解融资难题为新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缩短新城区发展短板等5个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引导赤峰市新城区健康永续发展。

刘宁[3](2010)在《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现代林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作用。多年来,林业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大的贡献。经过建国6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林业成为弱质产业,林农成为弱势群体。如何尽快摆脱林业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困以及林农贫穷的局面,如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繁荣的生态文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有61.2万个行政村,2859个县级单位,各地自然禀赋差别很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够协调,全国采用一刀切的林业政策显然不科学。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政策大多是全国统一的,地区差异性体现的不够突出,亟待提出差别性的林业政策,以便指导各地的现代林业发展。本文的理论框架设计思路:首先根据区域差异论研究我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点,进而初步确定区域差异调控的途径,即重点扶持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支持发达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并积极促进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增强经济联系,发挥发达区域对欠发达区域的带动作用;然后根据林业经济区划的理论,对全国县级单位进行分类;接着根据区域产业布局理论设计了不同地区的林业生产布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的布局:林业生态体系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布局、林业生态文化布局;最后给出每个地区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林业的公共财政政策、林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等,还有区域的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本研究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县域林业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分类指标,将全国的县级单位划分为五类地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滞后地区和滞后地区,通过剖析五类地区区域经济的差异性、林业建设取得的经验、今后现代林业建设面临的困难等,从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地区的林业政策。本论文研究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现代林业的特点调整宏观政策,将有限的资源科学配置给不同地区,为国家从宏观上制定相应可行的林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第二,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本地特点采取可操作性的林业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本文研究出了五类地区在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不同布局,还提出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相应的保障措施,现列举几个重要结论。主要结论之一:从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该地区多地处沿海地带,其主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是: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第二,相对发达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城乡统筹建设和谐林业。第三,中等发展地区。该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其主要任务是:以保护基本农田的林业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第四,相对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第五,滞后地区。该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库区,尤其以水源区居多。其主要任务是: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主要结论之二:从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林业产业格局。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高效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新”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发展林业产业的思路是: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主要结论之三:从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看第一,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其思路是: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其思路是: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形成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其思路是: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主要结论之四:从公共财政政策和政府林业投入的角度看总体上说,我国要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林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林业的投资水平,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和快速发展。基于地区的不同区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应对各个地区实行差别性的公共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扶持力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滞后地区、相对滞后地区、中等发展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五类地区具体的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建议:第一,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按照“放活”的原则,对该地区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先试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逐步建立与本级财政相适应的,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支持林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二,相对发达地区:国家要按照“放活”和“少取”的原则,对该地区城乡统筹建设现代林业给予投入上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要大幅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积极调整财政的城乡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持城乡一体化林业发展的林业投入体系。第三,中等发展地区。国家要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逐步增加中央财政的投入。地方政府要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第四,相对滞后地区。国家应按照“少取”和“多予”的原则,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第五,滞后地区。国家应当按照“多予”的原则,结合扶贫工程,大幅度加大对该地区林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也要努力增加对林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助推林业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林业投入体系。本文的创新点:1)林业经济区划创新。本文没有沿袭传统的自然区划或林业区划,创造性地按照农民收入对全国县级单位分类,这样有利于研究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农增收问题。2)林业生产布局创新。有别于传统地按照林种来布局林业生产的方式,本文按照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进行布局。3)林业区域政策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林业政策,尤其是指出中央政府对各类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不同支持力度和支持重点,有利于国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李瑶瑶[4](2009)在《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风沙源工程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八十年代以来四期Landsat TM图象,通过运用大量GIS手段,对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以探讨京津风沙源区土地沙化的LUCC过程以及风沙源工程实施以来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LUCC的研究进展以及京津风沙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研究的现状,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剧烈,以及土地资源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LUCC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模型也越来越丰富。本研究采用基于待征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模型,从时间发展和空间变化两个方面进行京津风沙源区LUCC的分析研究。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间过程分析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特征两个方面,得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集中在耕地和草地的变化,耕地数量持续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在下降;草地面积不断减少,减少的幅度同时也在下降的结论。风沙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空间格局分析包括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两个部分,空间分异格局又主要探讨了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得出了风沙源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分布地区,以及不同地区之间LUCC过程的差异,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从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情况入手,分析工程实施与该区LUCC过程变化的联系,得出工程实施对该区LUCC过程起着重要影响的结论。

孔忠东[5](2009)在《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世界十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以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省洪雅县和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省安塞县为主要试验地,同时以其它相关省份的情况作为补充,通过倍差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以及多重比较等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阶段的研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阶段和成果巩固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和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总体规划滞后、工程建设重点不突出、林草种选择不当、经济林比例限制过死和工程管理各部门协调不力等几个方面: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基层要求退耕的强烈愿望与国家政策存在矛盾、巩固工程建设成果的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明确和工程管理经费严重匮乏等几个方面。2.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反映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37个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试验地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各年度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指数的数学模型;计算出2006年洪雅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数,分别为:0.5341、0.2332、0.1526和0.9199;以陕西省安塞县为试验地点,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际监测,测算出安塞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值为22.42亿元,同时对该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3.以四川、陕西、甘肃3省、6县、18个乡、36个村的355户农户为具体研究对象,对2002工程试点结束后整个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中期评估,提出了政策建议。4.从工程的质量评估、效益监测等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评价研究的主要手段入手,提出了两大类、30个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质量评估的具体指标,制定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的计分标准,并对全国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质量进行了量化评估。5.对工程实施10年来,各27个省级工程实施单位和3000多个县级实施单位的任务量进行了统计汇总,明确了各个工程实施单位的实施规模和所处的位置。得出“退耕还林大省”和“退耕还林大县”的排序结果。

德永军[6](2009)在《中间锦鸡儿带状林地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及抗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阴山北麓四子王旗中间锦鸡儿带状林地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带间距设置典型样地,采用挖掘法、剖面法、样方法等分别对林地的根系、土壤水分、中间锦鸡儿生长和带间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叶片显微观测法对中间锦鸡儿与小叶锦鸡儿、四翅滨藜、蒙古莸、杨柴的抗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全部根系与直径≥0.5mm根系质量和体积的分布格局相似,全部根系与直径≤0.2mm根系表面积的分布格局相似,不同带间距林地根系密度16m>5m>10m:根系垂直分布5m带间距时遵从y=aebx,10m、16m带间距时遵从y=aLn(x)+b函数关系;水平分布遵从y=ax3+bx2+cx+d函数关系。(2)5m带间距林地相邻带间的中间锦鸡儿根系在带间形成交叉分布的重叠型;10m带间距林地为灌草根系复合型;16m带间距林地为灌草根系复合与带间植物根系独占的镶嵌型。(3)不同带间距林地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调节功能不同,5m带间距林地的调节功能较差,10m带间距林地的调节功能改善,16m带间距林地的调节功能较强。(4)林地年均土壤含水量排序为:10m>16m>5m>ck,存在较大差异。5m带间距林地年均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表现为降低型;10m带间距林地与此相反,为增加型;16m带间距林地介于二者之间,为平衡型。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遵从y=ax2+bx+c;水平分布遵从y=ax6+bx5+cx4+dx3+ex2+fx+g,并随带间距加大阶次增加,关系较复杂。(5)根系与土壤水分耦合关系可用y=ax6+bx5+cx4+dx3+ex2+fx+g表示,一般R2>0.8。(6)随林地带间距的增加,带间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饲用价值增加,优势度减小,林地植被向进展演替发展。(7)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抗旱性为需水型,四翅滨藜和蒙古莸为忍耐型,杨柴为回避干旱需水型;抗旱性排序为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四翅滨藜>杨柴>蒙古莸,4个树种与中间锦鸡儿的抗旱性相似,可用于研究地的造林。

金荣[7](2005)在《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乌素沙地是我国沙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也是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减轻和抑制风沙危害,从70年代建立沙地防护林体系。本文通过对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株数密度相差不大的块状樟子松纯林与樟子松、油松、杨树混交林,带状樟子松与油松纯林的结构中,樟子松块状纯林的胸径和树高结构均比混交林的结构有规律,且符合一般树种的变化规律。在叶层结构中,樟子松纯林和林带的叶层峰值均比混交林和油松林带的叶层峰值出现的树高较低,且随着树高的增加其相对株数缓慢减少,从而构成较厚的叶层(冠层)。由此可知,该地区营建的防护林体系中,块状和带状樟子松林的结构均比混交林和油松林带合理。在块状纯林和混交林平均标准木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纯林和混交林樟子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状况相似,而在混交林油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状况均不如樟子松的生长状况。在23年时,樟子松的平均胸径达12.4cm、平均树高达8.4m、平均材积达0.0591 m3,而油松的胸径为10.1cm、树高为7.4m、材积为0.0316m3。从防护林的结构和生长状况看,樟子松在该地区的适应能力较强,防护林体系中应积极发展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块状和带状纯林或与油松林带隔行营造建设,提高防护林的生态效益与防风固沙效果。

居文华,兰天,王春萍,赵金成,乔忠革,孟庆祥,景凤强,李海山,赵爽,闫延海,闫国忠,李树琴[8](2001)在《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主要论述了丘陵山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营建技术

刘喜民[9](2001)在《情系乌兰哈达》文中指出

二、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区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新城
        1.4.2 开发区
        1.4.3 卫星城
        1.4.4 新城区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新城区理论研究与实践
    2.1 国外新城区理论研究
        2.1.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2.1.2 雷蒙·恩温的卫星城理论
        2.1.3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2.1.4 新城市主义理论
    2.2 国外新城区实践
        2.2.1 英国
        2.2.2 日本
        2.2.3 美国
    2.3 国内新城区理论研究
        2.3.1 国内新城区理论研究动态
        2.3.2 国内新城区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4 国内新城区实践
        2.4.1 上海松江新城
        2.4.2 天津滨海新区
        2.4.3 沈阳沈北新区
    2.5 国内外对比分析
    2.6 小结
3 赤峰市新城区发展现状
    3.1 赤峰市基本概况
        3.1.1 区位
        3.1.2 城市规模
        3.1.3 发展概况
    3.2 赤峰市新城区发展概况
        3.2.1 开发背景
        3.2.2 区位与范围
        3.2.3 发展定位
    3.3 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关系
        3.3.1 职能承接
        3.3.2 产业互补
        3.3.3 设施共享
        3.3.4 交通支撑
        3.3.5 风貌协调
    3.4 新城区发展现状特征
        3.4.1 空间扩展
        3.4.2 城镇化进程
        3.4.3 产业格局
        3.4.4 营建模式
    3.5 赤峰市新城区发展问题
        3.5.1 新城区设施配置不完善功能单一
        3.5.2 新城区的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城市建设
        3.5.3 新城区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
        3.5.4 新城区建设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3.5.5 新城区建设受资源环境条件制约
4 赤峰市新城区发展策略研究
    4.1 “既建设也反思”——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公共交通发展
    4.2 “既筑巢也引凤”——推进深度城市化,增加新城区人气
    4.3 “既生活也生产”——加强产城融合,培养特色主导产业
    4.4 “既输血也造血”——破解融资难题,为新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5 “既发展也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缩短新城区发展短板
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3)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1.2.2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反哺林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2.3 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巨大契机
        1.2.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为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
        1.2.5 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1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政策
        1.3.2 国内主要林业政策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林业
        2.1.2 政策
        2.1.3 林业投入
        2.1.4 公共财政
        2.1.5 林业生产布局
        2.1.6 区划、经济区划和林业区划的概念
    2.2 区域差异论
        2.2.1 区域差异概述
        2.2.2 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2.2.3 区域差异调控
        2.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林业经济区划理论
        2.3.1 林业经济区划的概念
        2.3.2 林业经济区划的依据
        2.3.3 林业经济区划的原则
    2.4 区域产业布局理论
        2.4.1 区域产业布局的概念
        2.4.2 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5 公共财政理论
        2.5.1 林业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理论依据
        2.5.2 公共财政对林业的投入
    2.6 区域政策
        2.6.1 区域经济政策
        2.6.2 区域产业政策
    2.7 研究理论框架设计
    2.8 小结
第三章 地区分类以及不同类型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
    3.1 地区分类
        3.1.1 地区分类指标的确定
        3.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标准的确定
        3.1.3 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
        3.1.4 地区分类的思路
        3.1.5 地区分类的结果
    3.2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对比研究
        3.2.1 五地区区域经济的总体情况
        3.2.2 五地区林业建设基本概况
        3.2.3 五地区农民收入基本概况
        3.2.4 五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概况
        3.2.5 五地区工业建设基本概况
        3.2.6 五地区服务业建设基本概况
        3.2.7 五地区科技事业基本概况
        3.2.8 五地区社会事业基本概况
    3.3 小结
第四章 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4.1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4.1.1 坚持全面深入推进各项林业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4.1.2 综合配套改革系统推进,社会各方共享林业改革与发展成果
        4.1.3 争取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好各类林业园区建设
        4.1.4 非公有制林业异军突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4.1.5 以引进林业战略投资为重点,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
        4.1.6 林业产业较为发达,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林业产业集群
        4.1.7 科学规划,标准先行,“数字林业”框架基本建成
        4.1.8 林业科技事业较为发达,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4.1.9 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4.2 发达地区建设林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2.1 经济高态势粗放增长与林业资源偏小之间的矛盾凸显
        4.2.2 林业建设投入过少,难以满足林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4.2.3 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生态功能较脆弱
        4.2.4 造林用地落实难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2.5 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沿海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4.2.6 林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亟待转变增长方式
        4.2.7 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4.2.8 珍贵大径级树木的培育滞后
    4.3 发达地区林业现代化的生产布局
        4.3.1 以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为重点,夯实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
        4.3.2 以优化和调整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为重点,努力打造新型现代林业产业格局
        4.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础研究为重点,夯实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基石
    4.4 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4.4.1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调动林农积极性
        4.4.2 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为林业建设提供可靠的投入保障
        4.4.3 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4.4.4 完善林业法规体系,搞好依法治林
        4.4.5 以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
        4.4.6 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竞争力
    4.5 小结
第五章 相对发达地区扎实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
    5.1 相对发达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着,极大释放了林业生产力潜能
        5.1.2 城乡一体化林业建设卓有成效,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5.1.3 认真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全方位构筑森林生态网络
        5.1.4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林业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5.1.5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积极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生产技术
        5.1.6 通过机制与技术创新,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5.1.7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5.2 相对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林业体制机制不活,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亟待完善
        5.2.2 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林业建设仍处于不发达水平
        5.2.3 林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林业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5.2.4 林业民营科技发展后劲不足,政府扶持力度小
        5.2.5 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展不平衡
        5.2.6 森林保险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5.2.8 林业中小企业贷款难,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5.2.9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5.3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林业的生产布局
        5.3.1 以城乡一体化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建设和谐林业
        5.3.2 以林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统筹城乡布局城乡一体化林业产业结构
        5.3.3 以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品牌体系
    5.4 相对发达地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林业的保障措施
        5.4.1 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5.4.2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5.4.3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创新,有效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5.4.4 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构建四大科技保障体系
        5.4.5 以加强林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林业人才队伍结构
        5.4.6 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4.7 积极推进林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5 小结
第六章 中等发展地区大力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6.1 中等发展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6.1.1 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营林主体多元化
        6.1.2 营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探索造林绿化的有效机制
        6.1.3 重点林业工程成效显着,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6.1.4 平原林业极大改善了平原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1.5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6.1.6 林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6.1.7 注重林业科技创新,造林成效得到一定提高
    6.2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6.2.1 林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森林质量不高
        6.2.2 平原地区生态工程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6.2.3 林业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6.2.4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小,亟待建立健全的投入机制
        6.2.5 林权抵押贷款存在诸多困难,林农贷款难仍未破解
        6.2.6 林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较低,林业科技平台支撑乏力
        6.2.7 林业服务机构严重缺位,森林资源流转不够规范
        6.2.8 林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建设薄弱
    6.3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6.3.1 以农田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加强林业建设,构筑农业稳产高产的生态安全屏障
        6.3.2 以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国内林产品后备资源储备
        6.3.3 以提升生态文化产业层次为重点,培育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群
    6.4 中等发展地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6.4.1 努力探索林业改革,增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4.2 在国家适当扶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6.4.3 以“数字林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林业科技发展
        6.4.4 以培养多层级林业人才为重点,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6.5 小结
第七章 国家扶持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
    7.1 相对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7.1.1 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初步构建
        7.1.2 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努力探索林业增效的路子
        7.1.3 实施生态移民,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
        7.1.4 注重科学治理,抓好林业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7.1.5 以法律法规为保障,稳健推进林业改革
    7.2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7.2.1 生态环境仍然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7.2.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林业投入保障机制
        7.2.3 林业基础建设落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脆弱
        7.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够,林改缺乏配套政策
        7.2.5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亟待进一步加强
        7.2.6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调动林农积极性
        7.2.7 林业科技相当落后,远远不适应林业建设事业的需要
        7.2.8 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阶段
        7.2.9 林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林农抵押贷款难
        7.2.10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亟待扶持加强
    7.3 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林业的生产布局
        7.3.1 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扶持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7.3.2 以木本粮油为重点,建设“名、优、特”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
        7.3.3 以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保障能力为重点,扶持构建新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7.4 相对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的保障措施
        7.4.1 搞好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各项林业改革
        7.4.2 大幅度加大国家对现代林业的支持力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
        7.4.3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7.4.4 大力加强林业培训工作,提高林农综合素质
        7.4.5 全力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林农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7.5 小结
第八章 国家大力扶持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与脱贫致富
    8.1 滞后地区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8.1.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8.1.2 把林业扶贫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林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8.1.3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支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局面已基本形成
        8.1.4 造林封育相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成绩喜人
        8.1.5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一定成绩
        8.1.6 强化林业基础,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8.1.7 示范试点,树立典型,积极营造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8.1.8 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
    8.2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8.2.1 生态系统脆弱,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8.2.2 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林业长期发展
        8.2.3 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非常缓慢
        8.2.4 林业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林改工作难度很大
        8.2.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完善,群众积极性没有得到完全调动
        8.2.6 中低收入林农小额长期贷款供给严重不足
        8.2.7 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影响了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8.2.8 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素质的严峻挑战
        8.2.9 农村资金多渠道分流严重,金融资源非农化加剧
    8.3 滞后地区的现代林业生产布局
        8.3.1 以重点水源区的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
        8.3.2 以生态旅游为扶持重点,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对新农村的贡献率
        8.3.3 以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结合为重点,扶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
    8.4 滞后地区加快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8.4.1 积极探索林业改革,让林农享受更多的利益
        8.4.2 大幅加大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在发展林业的基础上促进林农脱贫致富
        8.4.3 积极扶持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民增收
        8.4.4 实施科教帮扶,从根本上帮助林农提高素质
        8.4.5 科学规划,结合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生态移民
        8.4.6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林业生态体系的布局
        9.1.2 林业产业体系的布局
        9.1.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布局
        9.1.4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府林业投入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风沙源工程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概况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3.2 京津风沙源土地利用/覆被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概述
        2.2.2 数据来源
        2.2.3 研究思路及方法
3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模型
    3.1 基于待征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模型设计依据
    3.2 基于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模型描述
    3.3 基于待征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模型特点
    3.4 基于变化特征状态的LUCC时空数据模型实现
4 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
    4.1 区域概况
    4.2 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
        4.2.1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4.2.2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
5 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5.1 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间过程分析
        5.1.1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
        5.1.2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特征
    5.2 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5.2.1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过程
        5.2.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格局
6 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对京津风沙源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分析
    6.1 京津风沙源工程概况
    6.2 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情况及影响总结分析
        6.2.1 内蒙古自治区风沙源工程实施情况及影响分析
        6.2.2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情况及影响分析
        6.2.3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工程实施情况及影响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
    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1.4 退耕还林工程的预期目标
    1.5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工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5.2 成果巩固阶段的主要问题
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进展
        2.2.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效益综合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3.1 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1 研究目标
        3.1.2 指导思想
        3.1.3 基本原则
    3.2 主要研究地概况
        3.2.1 四川洪雅
        3.2.2 陕西安塞
    3.3 研究方法
        3.3.1 效益评价指标选择的目标
        3.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3.3.3 生态效益指标的野外调查
        3.3.4 社会经济效益调查
        3.3.5 数据处理
    3.4 研究技术路线
    3.5 区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3.5.1 植被建设
        3.5.2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评价
    3.6 县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3.6.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及其合理性分析
        3.6.2 森林资源变化
        3.6.3 生态效益评价
        3.6.4 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3.6.5 三大效益的总体评价
        3.6.6 评价指标中主导因子的确定
    3.7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讨论和分析
        3.7.1 评价对象和范围
        3.7.2 指标的适用性特征
        3.7.3 退耕还林效益的特性
    3.8 小结
        3.8.1 总体结果
        3.8.2 结论
4 退耕还林工程效果评估
    4.1 研究区域
    4.2 研究方法
    4.3 中期评估
        4.3.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4.3.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4.3.3 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情况
        4.3.4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4.4 工程质量评估
        4.4.1 评估指标
        4.4.2 评估数据来源
        4.4.3 计分办法
        4.4.4 特别处理
        4.4.5 主要评估结果
    4.5 工程实施评估
        4.5.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范围和规模
        4.5.2 农民对退耕还林的认识
        4.5.3 退耕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的自主权
        4.5.4 退耕地分布合理性分析
        4.5.5 政府工程实施成本
        4.5.6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4.6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中间锦鸡儿带状林地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及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独创或新颖之处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3 独创或新颖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林草牧复合系统
        2.1.1 系统水分关系
        2.1.2 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2.1.3 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2.1.4 系统生产力与效益
        2.1.5 林草复合系统研究方向
    2.2 林木根系空间分布
        2.2.1 根系空间分布研究概况
        2.2.2 根系分类
        2.2.3 根系研究方法
    2.3 土壤水分动态
        2.3.1 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
        2.3.2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
    2.4 植被恢复研究
    2.5 林木抗旱性研究
        2.5.1 林木抗旱机理
        2.5.2 林木抗旱性评价指标
        2.5.3 林木抗旱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3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阴山北麓概况
        3.1.2 四子王旗概况
        3.1.3 实验地概况
    3.2 研究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3.2.1 研究技术路线
        3.2.2 研究内容
        3.2.3 研究方法
4 中间锦鸡儿带状林地根系和土壤水分布特征研究
    4.1 林地根系空间分布格局
        4.1.1 不同带间距林地灌草根系质量分布格局
        4.1.1.1 根系质量垂直分布
        4.1.1.2 根系质量水平分布
        4.1.1.3 不同带间距林地根系质量分布格局比较
        4.1.2 不同带间距林地灌草根系体积空间分布格局
        4.1.2.1 根系体积垂直分布
        4.1.2.2 根系体积水平分布
        4.1.2.3 不同带间距林地根系体积分布格局比较
        4.1.3 不同带间距林地灌草根系表面积空间分布格局
        4.1.3.1 根系表面积垂直分布
        4.1.3.2 根系表面积水平分布
        4.1.3.3 不同带间距林地根系表面积分布格局比较
        4.1.4 不同带间距林地灌草根系分布格局类型
        4.1.5 三种根系分布格局测定指标比较
    4.2 林地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4.2.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4.2.1.1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动态
        4.2.1.2 土壤水分年垂直分布变化
        4.2.2 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征
        4.2.2.1 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动态
        4.2.2.2 土壤水分年水平分布变化
    4.3 根系与土壤水分耦合关系
    4.4 小结
5 带间距对中间锦鸡儿生长及带间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5.1 不同带间距林地中间锦鸡儿生长分析
    5.2 带间植物饲用价值
    5.3 带间植物的多样性
        5.3.1 带间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
        5.3.2 带间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
        5.3.3 带间植物群落均匀度
        5.3.4 带间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
    5.4 小结
6 中间锦鸡儿与小叶锦鸡儿、四翅滨藜、蒙古莸、杨柴抗旱性对比研究
    6.1 叶片解剖结构抗旱特征
        6.1.1 中间锦鸡儿
        6.1.2 小叶锦鸡儿
        6.1.3 四翅滨藜
        6.1.4 蒙古莸
        6.1.5 杨柴
    6.2 抗旱性综合分析
        6.2.1 抗旱指标主成份分析
        6.2.1.1 5个树种抗旱性机理分析
        6.2.1.2 各树种抗旱机理分析
        6.2.2 各树种抗旱性综合排序
        6.2.2.1 各树种抗旱性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
        6.2.2.2 树种抗旱性聚类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樟子松和油松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2 调查地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2.1 调查地区概况
    2.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交林和纯林结构
        3.1.1 胸径频度分布
        3.1.2 叶层和树高频度分布
    3.2 樟子松与油松防护林带叶层结构
    3.3 生长状况分析
        3.3.1 树高生长
        3.3.2 胸径生长
        3.3.3 材积生长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条件概况
2 丘陵山区农防林的布局和配置
    2.1 丘陵山区农防林的布局
    2.2 林带宽度和树种组成、密度
    2.3 路、渠、林及林带道口的设置
3 丘陵山区农防林的营造技术
    3.1 造林整地
    3.2 栽植方法
    3.3 抚育管理
        3.3.1 修枝
        3.3.2 中耕除草
        3.3.3 保护措施
4 丘陵山区农防林的效果
    4.1 防风作用:
    4.2 改善了田间小气候:
    4.3 改善了土壤条件:
    4.4 增加农作物产量:

四、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
  • [2]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区发展研究 ——以赤峰市新城区为例[D]. 崔永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3]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 刘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4]京津风沙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风沙源工程影响分析[D]. 李瑶瑶.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5]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 孔忠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6]中间锦鸡儿带状林地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及抗旱性研究[D]. 德永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7]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D]. 金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
  • [8]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防林营建技术[J]. 居文华,兰天,王春萍,赵金成,乔忠革,孟庆祥,景凤强,李海山,赵爽,闫延海,闫国忠,李树琴.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1(S1)
  • [9]情系乌兰哈达[J]. 刘喜民. 党建与人才, 2001(04)

标签:;  ;  ;  ;  ;  

巴林左旗丘陵山区农林保护建设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