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连模式的实现

广西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连模式的实现

一、广西区内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联方式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1](2018)在《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G时代,基于LTE网络的语音实现(Voice over LTE,VoLTE)是移动通信网络语音演进的最终方向。VoLTE技术给4G用户带来了升级的话音体验,呼叫接续时间比2/3G大幅缩短,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着提高了通话质量。VoLTE的实现有效提升了运营商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带动相关领域技术革新升级。VoLTE是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核心网的LTE语音技术实现,由于涉及整个核心网多域进行升级改造,技术复杂,升级难度较大。中国移动VoLTE从试点到全面商用,到结构调整一直处于缓中求稳节奏。结合中国移动VoLTE技术的建设与实施,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VoLTE网络建设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VoLTE中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对VoLTE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对移动某中等省份的VoLTE网络进行了需求分析,网络架构规划,相关领域升级改造分析,技术升级步骤的研究,明确了VoLTE网络建设的策略,对总体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述,此次研究方案采用三融合HLR/HSS、被叫锚定、eSRVCC等先进技术,对VoLTE相关设备进行分区规划和合理部署,保障了VoLTE技术安全完整实现。最后对实施结果进行测试论证。测试结果表明VoLTE技术极大提升了语音业务通话质量,缩短了呼叫接续时延,真正推动网络进入4G语音时代。

张军[2](2018)在《VoLTE业务方案的分析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LTE网络在全球发展迅猛,其语音解决方案也是LTE网络及终端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LTE完全基于分组域架构,不能提供像2G/3G基于电路域的语音通话,所以实现全网VoLTE语音解决方案,是LTE语音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具体介绍了VoLTE语音解决方案,主要包括VoLTE技术组网方案、呼叫流程、技术特点等。一方面,VoLTE可以大幅提升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因为对于语音业务,LTE的频谱利用效率远远优于传统制式,达到GSM的4倍以上。另一方面就是提升用户体验,VoLTE的体验明显优于传统CS语音。首先,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着提高了通信质量;其次,VoLTE的呼叫接续时长大幅缩短,测试表明VoLTE比CS呼叫缩短一半以上;第三,与RCS的无缝集成可以带来丰富的业务。这些都是传统语音不具备的。本文以中国移动TD-LTE网络入手,首先对LTE网络各类语音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对比,针对VoLTE网络结构、功能模块以及信令流程进行阐述;其次通过对内蒙古移动网络现状进行介绍,提出针对内蒙古移动核心网络的VoLTE改造方案并进行部署测试。最后,对VoLTE端到端质量分析提出了两项解决分析方法,并结合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具体案例,针对性的分析解决,切实提升了VoLTE各项质量指标及用户的通话感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与实例基础。

孙媛[3](2010)在《七号信令网的演进及STP设备IP化组网方案》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背景,指出了中国移动七号信令网现网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IP信令网引入的驱动力。接着,本文提供了七号信令TDM承载与IP承载的互通方案,分析了STP和SP设备支持IP化的情况,以说明七号信令IP化承载的可行性。全IP承载的七号信令网仍将保持由IPSEP (信令点)和IPSTP(信令转节点)组成的分级的网络结构,在IPSTP之间(骨干层)采用M2PA协议,在IP信令点和IPSTP之间(接入层面)采用M3UA协议。在目前IPSTP设备已经引入的基础上,IP信令网将采用IPSTP和TDM STP混合组网的方式进行建设。本文建议信令网IP化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引入IPSTP设备、信令点IP化、IPSTP设备IP化。本地、省内、省际的具体组网结构应结合各省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组网方案。通过对IP信令网安全性、可靠性和Qos的分析,本文认为在IP信令网构建时,如果能够提供一个专用的、轻载的、有质量保证的IP承载网,加上传输层SCTP协议本身的控制功能,是能够提供业务层所需的信令传送的服务质量的,也就是说,IP信令网是可用的。

邓斌[4](2010)在《湖南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及新业务实现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固网智能化改造是中国电信为了改善网络状况,加快新业务开放步伐,充分发挥现有固定网络的潜能与优势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湖南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工程,主要围绕“优化网络结构,引入SHLR实现网络智能化”和“根据用户属性实现智能业务触发”这两个主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从湖南电信本地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技术支持、实现难度、业务开展等角度着重分析对比了通过集团试点的三种引入SHLR的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并根据对比研究的结果,设计并实施了具体的网络改造。其中,对网络组织、重点网元建设、网络融合、编号方案及支撑系统等方面的改造做了详细阐述。接着,针对固网智能化改造之前业务触发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SHLR来实现智能业务触发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该方案,文章先从相关的理论研究入手,着重对智能网的信令体系结构和实现智能业务触发的BCSM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文章还对实现业务触发过程中,利用SHLR存储并返回用户智能业务接入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最终完成了该方案的整体设计,并通过实际业务开展验证了其可行性及优越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比之以前方案,具有屏蔽端局提供业务能力差异、有效减少话路迂回、避免重复触发及可实现多业务嵌套等特点。

黄雅利[5](2010)在《固网核心网业务融合优化方案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峰新联通在公司重组完成后提出了进行业务融合时同步实施技术融合的策略,面临网络结构复杂,节点繁多,运营维护困难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开展网络融合工作,有效的简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从而达到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目的。本文根据赤峰联通本地网的实际情况,着重阐述赤峰联通DC2长途局退网工程和IVPN业务实现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过程。本文对赤峰联通长途网络组织结构、话务路由设置、信令链路、以及IVPN业务的呼叫流程及测试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目前赤峰联通借助全业务运营的优势,抓住与市政府联合开展“数字赤峰”工程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推广信息化业务,提供各类行业应用和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因此本文也对业务融合特别是网络融合做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并结合赤峰联通的固移融合总体策略引入了下一代网络的演进规划。本论文第一章引言主要描述该论文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本人的具体研究工作。该论文始终以本人所负责的两个工程割接项目为出发点展开了整篇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结合本企业实际,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第二章简要综述了本地交换网络的演进及华为CC08智能汇接局交换机所涉及的交换技术理论,从相关技术基础理论原理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做了阐述,为以下章节关于工程割接方案的设计做了技术铺垫。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第三章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赤峰DC2长途局退网割接工程的整体方案、割接依据和具体实施步骤。第四章介绍了业务融合中的一个主要业务IVPN的具体实现方案、实现依据和具体实施步骤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推广价值。第五章对业务融合特别是网络融合做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对公司融合业务的发展有所帮助。

乔妍林[6](2010)在《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移动业务的分流替代,固话收入日益萎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固网运营商不仅面临巨大的收入压力,还面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尽管3G有着美好的前景,但固网运营商首先要解决好目前固网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精力和基础迎接新一轮的挑战。固网运营商业务收入、市场规模受到较大冲击,传统固定语音网络在竞争中逐渐趋于弱势。这种弱势从技术上分析主要是由于固定网络结构的设计和网元设备的技术相对落后。变换机机型众多,网络层次结构混杂,网络运行效率低;新业务、新功能的开发时间长,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等局限性,使现有的固定语音网络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运营商不断提高赢利水平的要求。笔者以为,通过简优化网络结构,减少传送网分层架构和设备数量,方便于引入各种新型技术。作为上市公司要对股东和出资人负责,是企业就必须讲效益,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固话收入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固网运营商必须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提高收益,寻找收入的增长点呢?我认为精细化管理经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精细化管理经营的思想包括好几个方面,对于公司维护部门,响应公司的精细化管理经营就要“精细化生产”---网络结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刘晓[7](2010)在《中国电信北京公司HSTP替换新建设计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中国电信自2008年5月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以后,所遇到的固定信令网、移动信令网融合,传统PSTN信令网与软交换信令网融合组网问题,对C网移动用户数量不断发展给中国电信信令网带来容量不足,PSTN设备老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的技术目标和路标,提出了网络融合后的信令路由组织、建设原则。并对信令网的容量和处理能力进行了预测和计算,提出了对设备配置的要求。

黄雪洪[8](2010)在《福建电信骨干信令网扩容改造建设》文中提出这几年电信业务的飞速发展,中国移动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远远超过了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作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正受到移动业务的巨大冲击。移动通信业务替代传统固定通信业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今年中国电信业的重组,中国电信终于如愿以偿的拥有了运营移动业务(CDMA)的运营牌照。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实现全业务经营一直是中国电信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接收联通的CDMA后,福建电信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之内完成了网间话务、基站、BSC、HLR等割接工作,目前福建C网之间的骨干信令网沿用固定HSTP、LSTP进行GT翻译与信令转接。随着CDMA业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骨干信令网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伴随着HSTP配套DXC的退网迫在眉睫,原来福建省HSTP的64K信令链路大部分都通过DXC收链,因此这些链路需要拉直传输通路,也对HSTP的扩容提出了急切的需求。本论文针对通信业务发展与网络改造的需求进行了HSTP扩容与割接方案设计,综合考虑了现有网络的状况,对骨干信令网的扩容与改造的项目进行论述。描述了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现状,HSTP资源配置及使用情况。对业务量、C网用户数、话务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测算。探讨了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建设方案,制定了福建信令网扩容建设方案、配套传输DXC退网的链路割接方案。结合本省的网络特点,本人多年从事福建省电信交换设备维护工作,在这次骨干信令网络建设中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内容的工作和研究:1.对扩容方案进行分析与选定,参与现场勘测,查看机房环境是否满足扩容要求,电力、传输、数据配套专业网络是否满足本次扩容需求。2.对目前福建一对HSTP的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取最忙时链路负荷进行测算,定出扩容的规模。3.参加集团关于中国电信骨干信令网建设的方案讨论与制定。4.参与福建HSTP扩容改造方案的可研分析以及第一阶段的方案设计,确定扩容后资源的使用分配。5.参与设备到货的签收、硬件安装的现场随工、设备扩容前的网络清查工作、扩容当晚的配合工作。6.配合集团信令网网管建设,确定了福建信令网网管的接入方式、交换机输出端口的确定、输出端口的数据设置等。7.对全省通过DXC转接的链路进行了整理,制定了具体的链路割接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全省链路割接。最后,对中国电信福建骨干信令网扩容改造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提出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福建骨干信令网的建设方向。

吴静[9](2009)在《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信网络已从过去的技术驱动模式转变为由市场、业务驱动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已成为固网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固定电话网(PSTN)在网络与业务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已无法满足业务创新和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要求,必需进行网络转型。由于我国的PSTN设备大量处在“青春期”,利用价值和改造潜力都还很大,所以,为保护现有投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PSTN的生命周期,提升PSTN的价值,采用固网智能化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固网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够提高固网智能化水平,增强增值业务能力,加快业务开通速度,提高用户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形成统一的用户数据中心,提升网络基于用户的运营能力。因此,固网智能化已成为我国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和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智能网、软交换等技术的分析,对“汇接局方案”、“端局方案”、“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三种固网智能化方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得出了“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方案的优势所在。其次,结合蚌埠本地固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蚌埠地区采用“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方案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并提出了蚌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具体方案以及设备容量的估算。然后,以实验区域工程说明了该方案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以VPN业务为例分析了固网智能化改造后的业务流程。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展望了固网的发展方向。

曾舒[10](2009)在《新七号信令网的建设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信目前作为传统的固网、新兴的移动等综合服务运营商,为了更加具有竞争力,必须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好固定移动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优势,增强网络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话务质量。新七号信令网的建设,是为配合广西电信移动网的建设要求,以满足广西电信移动网络建设为目标而组织实施的。LSTP设备作为新建C网信令网核心网元,实现各七号信令网元的信令转接功能,是实现C网业务部署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以信令网关设备技术规范为理论指导,按照需求分析、工程设计、工程实现三步走的方式描述了新建一套新七号信令网络的方案,包含网络现状、技术要求、业务预测、新的网络结构和路由组织等。并通过参考信息产业部下发的各类信令、协议技术规范,介绍华为SPS设备的系统设计,涉及了技术参数、模块设计、接口设计、操作维护管理设计等。作者所在网络监控操作中心作为信令网设备的主要使用部门,根据公司安排,作者参与了该项目建设的基础数据收集、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实施、数据配置和初验测试等工作。作为中国电信各类业务网的高层支撑网络,原七号信令网网络在设备处理能力、新技术支持能力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网的要求,新建的七号信令网,在链路容量、GT翻译能力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能较好的适应移动业务发展的需求,并且都支持作为独立STP、独立SG、IP STP的应用场景,既可用于TDM网络的STP,也可以用于NGN网络中的信令网关和CDMA及3G网络中的STP,满足高可靠性的电信级应用需求,同时能满足今后几年的移动用户数量及业务发展量。

二、广西区内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联方式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区内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联方式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VoLTE核心网相关技术
    2.1 概况
    2.2 主要涉及网元及功能
    2.3 接口与协议
    2.4 VoLTE路由组织原则
        2.4.1 VoLTE用户注册
        2.4.2 VoLTE基本音视频语音业务路由原则
        2.4.3 VoLTE被叫锚定路由
        2.4.4 VoLTE被叫域选择路由
        2.4.5 eSRVCC
        2.4.6 VoLTE用户之间的呼叫
        2.4.7 VoLTE用户做主叫呼叫非VoLTE用户
        2.4.8 非VoLTE用户呼叫VoLTE用户
第三章 某中等省份移动公司VoLTE建设前基本情况
    3.1 电路域现状
    3.2 EPC核心网现状
    3.3 IMS核心网现状
        3.3.1 CM-IMS核心网
        3.3.2 CM-IMS业务平台
    3.4 Diameter信令网现状
    3.5 IP专用承载网现状
    3.6 CMNet网现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中等省份移动公司VoLTE建设方案
    4.1 VoLTE总体建设思路
    4.2 总体建设原则
    4.3 业务预测及容量计算
        4.3.1 业务预测
        4.3.2 VOLTE IMS相关网元容量计算方法
    4.4 2/3/4G融合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4.4.1 HSS建设方案
        4.4.2 MME、SAEGW融合改造方案
        4.4.3 PCC融合改造方案
        4.4.4 eMSC建设方案
        4.4.5 VoLTE对MSC改造需求
        4.4.6 VoLTE对GMSC改造需求
    4.5 IMS网络建设方案
        4.5.1 IMS网络架构
        4.5.2 VoLTE相关IMS网元(含融合网元)建设方案
        4.5.3 网络组织
        4.5.4 IMS域内网络组织
        4.5.5 与Diameter信令网的网络组织
        4.5.6 与七号信令网的网络组织
        4.5.7 IP专用承载网接入方案
    4.6 带宽计算方法
        4.6.1 基础参数
        4.6.2 各网元带宽计算
        4.6.3 带宽需求汇总
    4.7 地市节点及局址选择
第五章 实施及测试
    5.1 工程方案实施
    5.2 测试原则
    5.3 测试过程及结论
    5.4 重点指标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VoLTE业务方案的分析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VOLTE技术概述
    2.1 VOLTE标准进展
        2.1.1 3GPP标准进展
        2.1.2 GSMA进展
        2.1.3 GSMAVoLTE规范与3GPP标准的区别
    2.2 VOLTE技术简介
        2.2.1 网络架构图
        2.2.2 网元介绍
        2.2.3 基本概念
        2.2.4 典型的基本呼叫流程
第三章 VOLTE技术的分析与部署
    3.1 内蒙古核心网络概况
        3.1.1 2/3/4G核心网电路域现状及分析
        3.1.2 2/3/4G核心网分组域现状及分析
        3.1.3 CM-IMS域现状及分析
        3.1.4 信令网网络组织现状及分析
        3.1.5 IP承载专网现状及分析
        3.1.6 CMNET现状及分析
    3.2 部署方式选择
        3.2.1 CS域部署的选择
        3.2.2 数据库部署的选择
    3.3 内蒙古VOLTE业务部署与实现
        3.3.1 三融合HLR/HSS改造
        3.3.2 EPC核心网改造
        3.3.3 PCRF改造
        3.3.4 IMS核心网及VoLTEAS建设
        3.3.5 省内其它相关业务平台建设
        3.3.6 Diameter信令网LDRA建设
        3.3.7 七号信令网LSTP、H/LSTP
        3.3.8 电路域改造及新增局数据配置
        3.3.9 IP承载网改造
        3.3.10 4G无线网升级改造
        3.3.11 2G无线网升级改造
        3.3.12 PTN
        3.3.13 业务支撑及网管能力建设
第四章 VOLTE业务的测试与应用分析
    4.1 VOLTE业务可用性测试
        4.1.1 注册业务测试
        4.1.2 本地基本呼叫测试
        4.1.3 省内基本呼叫测试
        4.1.4 省际基本呼叫测试
        4.1.5 IP短信测试
    4.2 VOLTE端到端质量分析及优化
        4.2.1 VoLTE端到端质量定义
        4.2.2 VoLTE网络质量体系和评估
        4.2.3 VoLTE网络端到端质量优化处理方法和应用
        4.2.4 端到端语音质量优化应用
        4.2.5 VoLTE端到端质量典型案例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七号信令网的演进及STP设备IP化组网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技术背景
        1.1.2 行业背景
        1.1.3 研究现状
        1.1.4 中国移动七号信令网现状
        1.1.5 IP信令网引入的驱动力
    1.2 本文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信令网承载的信令协议类型分析
    2.1 传统移动通信网信令类型(第一阶段)
    2.2 核心网R4阶段信令协议类型(第二阶段)
    2.3 IMS引入后的信令协议类型(第三阶段)
    2.4 简要结论
第3章 七号信令TDM承载与IP承载的互通方案
    3.1 信令网关功能
        3.1.1 信令网关的功能
        3.1.2 信令网关支持的协议栈
        3.1.3 M2PA
        3.1.4 M2UA
        3.1.5 M3UA
        3.1.6 M2PA、M2UA、M3UA协议的应用分析比较
    3.2 信令网关的设置方式
    3.3 NO.7信令与IP信令的互通方案
第4章 基于全IP承载七号信令的组网分析
    4.1 全IP承载的信令网的组成与结构
    4.2 S1GTRAN协议的选择
    4.3 全IP承载信令网的目标网结构
第5章 STP、SP设备支持IP化情况
    5.1 STP设备支持IP化情况
    5.2 SP设备支持IP化情况
第6章 IP信令网的建设方案
    6.1 IP信令网的引入方案
    6.2 IP信令网的组网方案
        6.2.1 信令网IP化的阶段性建议
        6.2.2 本地信令网的IP化及组网
        6.2.3 省内长途信令网的IP化及组网
        6.2.4 省际长途信令网的IP化及组网
第7章 IP信令网可用性分析
    7.1.1 IP信令网的安全性保证
    7.1.2 IP信令网的可靠性保证
    7.1.3 IP信令网的QoS保证
    7.1.4 综合分析
    7.1.5 国外运营商商用案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4)湖南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及新业务实现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背景
    1.2 国内外网络改造的现状
        1.2.1 国内固网智能化改造现状
        1.2.2 国外固网智能化改造现状
    1.3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意义
第2章 固网智能化改造需求分析及改造方案研究
    2.1 固网智能化理论介绍
        2.1.1 什么是固网智能化
        2.1.2 固网智能化的基本思路
    2.2 SHLR相关介绍
        2.2.1 SHLR设备功能要求
        2.2.2 业务号码、物理号码和业务接入码
        2.2.3 SHLR设备主要功能
    2.3 NGN相关介绍
        2.3.1 NGN概述
        2.3.2 NGN体系结构
        2.3.3 NGN信令简介
    2.4 湖南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需求分析
        2.4.1 湖南电信PSTN本地网网络现状
        2.4.2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目标
        2.4.3 业务提供能力及业务需求预测
    2.5 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
        2.5.1 “端局+汇接局代理访问SHLR”方案
        2.5.2 “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方案
        2.5.3 “端局筛选经SSP访问SHLR”方案
    2.6 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比较
第3章 固网智能化网络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
    3.1 网络组织方案
    3.2 汇接局建设方案
    3.3 SHLR建设方案
    3.4 信令网组织调整方案
    3.5 网络融合方案
    3.6 编号方案
    3.7 局数据及路由数据改造方案
        3.7.1 汇接局局数据方案
        3.7.2 端局局数据方案
        3.7.3 话务路由方案
    3.8 其它相关系统改造方案
    3.9 固网智能化后业务开展实例
        3.9.1 混合放号业务
        3.9.2 固定电话与小灵通一号双机
    3.10 网络智能化改造总体评估
第4章 智能网新业务的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智能网概述
        4.2.1 智能网概念
        4.2.2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4.3 智能网信令
        4.3.1 NO.7信令系统概述
        4.3.2 MTP消息传递部分
        4.3.3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4.3.4 TCAP事物能力应用部分
        4.3.5 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
    4.4 BCSM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4.5 实现智能业务触发技术的研究
        4.5.1 智能化改造以前智能业务触发的状况
        4.5.2 利用SHLR实现业务触发的方法研究
    4.6 智能业务实现方案设计
        4.6.1 总体方案设计
        4.6.2 网络环境设计
        4.6.3 软件环境设计
        4.6.4 业务流程设计
    4.7 业务开展验证及结果分析
        4.7.1 优化后智能业务实例验证
        4.7.2 结果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文中几个重要的中英文对照
致谢

(5)固网核心网业务融合优化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1.3 学位论文研究成果
    1.4 学位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电信网络的演进概述
        2.1.1 电信网络的概述
        2.1.2 电话网络概述
        2.1.3 国内交换网络的结构
        2.1.4 长途网的演进
        2.1.5 本地网的演进
        2.1.6 如何实现PSTN网络与NGN网络的互通
        2.1.7 电信网络的演进概述总结
    2.2 CC08呼叫处理系统概述
        2.2.1 本局呼叫
        2.2.2 出局呼叫
        2.2.3 入局呼叫
        2.2.4 汇接呼叫
        2.2.5 CC08呼叫处理系统概述总结
    2.3 动态无级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峰DC2长途局退网工作
    3.1 退网工程割接目标
    3.2 退网工程割接原则
    3.3 割接工程需求分析
        3.3.1 赤峰本地网的交换设备情况
        3.3.2 赤峰长途交换网络业务运营情况
        3.3.3 赤峰长途网络组网情况
        3.3.4 赤峰本地网路由组织情况
        3.3.5 本地信令连接情况
        3.3.6 本地网话务汇接情况
    3.4 赤峰DC2长途交换机退网实施方案设计
        3.4.1 赤峰长途局电路开放情况表
        3.4.2 本地信令网情况
        3.4.3 赤峰长途业务情况介绍
        3.4.4 赤峰DZ2长途局退网设计方案
    3.5 具体实施步骤
        3.5.1 前期准备工作
        3.5.2 割接实施操作步骤
        3.5.3 本次倒接具体命令操作
        3.5.4 倒接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3.5.5 设备运行状态观察
    3.6 赤峰长途局退网后本地网络结构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VPN(IVPN)业务的实现
    4.1 综合VPN业务概述
        4.1.1 业务描述
        4.1.2 综合语音VPN产品概念
    4.2 综合VPN业务实现方案
        4.2.1 综合VPN业务的组网方案及路由组织
        4.2.2 IVPN业务的计费方式及开放范围
    4.3 综合VPN业务呼叫流程实现方案
        4.3.1 IVPN业务的计费方式及开放范围
        4.3.2 固网终端做主叫网内拨打固网短号的呼叫流程
        4.3.3 固网终端做主叫网外拨打长号的呼叫流程
        4.3.4 手机终端做主叫网内、网外拨打手机短号、长号的呼叫流程
        4.3.5 手机终端做主叫网外拨打固话长号的呼叫流程
    4.4 测试方案
        4.4.1 基本呼叫功能测试
        4.4.2 基本测试数据制作
        4.4.3 业务交叉测试
        4.4.4 测试项目
        4.4.5 交叉业务测试表
    4.5 赤峰本地网各端局实现VPN业务的具体人机命令
        4.5.1 市区市话局(S1240)开通混合VPN用户组
        4.5.2 华为CC08交换机实现方法
        4.5.3 汇接局数据制作方式
        4.5.4 HJD04机相关局数据的制作方法
        4.5.5 IVPN业务在ZXJ10交换机上的局数据制作步骤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论文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6)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网络结构优化的背景
    1.2 通信网介绍
        1.2.1 通信网的概念
        1.2.2 通信网的构成
        1.2.3 通信网的分类
    1.3 长途电话网
        1.3.1 长途网电话网概念
        1.3.2 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及演变
        1.3.3 中国联通长途电话网现状
    1.4 本地电话网
        1.4.1 本地电话网概念
        1.4.2 本地网的两级结构
    1.5 智能网
    1.6 互联网
第二章 巴彦淖尔固网网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巴彦淖尔概况
    2.2 巴彦淖尔通信行业及巴彦淖尔联通分公司概况
        2.2.1 巴彦淖尔通信行业概况
        2.2.2 巴彦淖尔联通概况
    2.3 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1 长途网网络现状
        2.3.2 长途网存在问题分析
        2.3.3 本地网网络现状
        2.3.4 本地网存在问题分析
        2.3.5 智能网网络现状
        2.3.6 智能网存在问题分析
        2.3.7 联通固网、移动网两网衔接情况
        2.3.8 两网衔接存在问题
第三章 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思路
    3.1 长途网网络扁平化
    3.2 本地网设备更新改造
        3.2.1 建设方案
        3.2.2 发展策略
        3.2.3 发展目标
    3.3 智能网维护集中化
    3.4 固网、移动网网络融合
        3.4.1 两网直连
        3.4.2 多关口局压缩为两关口局
第四章 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技术研究
    4.1 长途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
        4.1.1 前期准备工作
        4.1.2 网络调整实施细节
    4.2 本地网网络设备转型
        4.2.1 软交换主要网元设置
        4.2.2 软交换网络组织
        4.2.3 软交换换型割接方案
        4.2.4 换型投资估算
    4.3 智能网网络结构优化
        4.3.1 现网情况
        4.3.2 目标网结构
        4.3.3 操作步骤
    4.4 联通固网、移动网两网融合方案
        4.4.1 两网直连前后网络结构比较
        4.4.2 直连指导原则
        4.4.3 工作计划分解
        4.4.4 两网的深度融合
第五章 巴彦淖尔网络结构优化后的其他工作
    5.1 基础资料及资源更新
        5.1.1 基础资料更新
        5.1.2 资源管理系统填制
    5.2 应急预案修订
        5.2.1 长途局退网后长途应急预案修订
        5.2.2 固网与G网间应急话务疏通及处理措施
        5.2.3 网络结构优化后互联互通应急预案修订
    5.3 垃圾数据清除
    5.4 退网或换型局点下电
第六章 网络结构优化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6.1 简化了网络结构
    6.2 节约了大量的维护成本
    6.3 实现了集中维护管理
    6.4 提高了话务接通率和通话质量
    6.5 释放了资源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电信北京公司HSTP替换新建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信令网建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现状
    2.1 信令网结构现状
        2.1.1 HSTP信令层面
        2.1.2 LSTP信令层面
        2.1.3 SP信令层面
    2.2 HSTP资源配置及使用情况
        2.2.1 新C网HSTP
        2.2.2 原C网HSTP
    2.3 现状分析
第三章 业务预测
    3.1 C网用户数
    3.2 话务模型
    3.3 消息量测算
第四章 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建设方案
    4.1 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组网方案讨论
        4.1.1 组网技术选择
        4.1.2 IP信令网的基本概念
        4.1.3 组网方案论证
    4.2 七号信令网建设总体原则
        4.2.1 总体原则
        4.2.2 信令路由选择及设置的原则
        4.2.3 信令链路设置
    4.3 针对中国电信七号信令网现状提出具体建设方案
        4.3.1 对现网HSTP节点的改造
        4.3.2 路由计划
        4.3.3 寻址组织
        4.3.4 SCCP国内路由组织
        4.3.5 SCCP国际路由组织
        4.3.6 信令点编码
        4.3.7 GT号码和网元地址
    4.4 设备选型、功能及配置原则
        4.4.1 功能要求
        4.4.2 性能要求
        4.4.3 信令IP承载的要求
        4.4.4 信令的其他要求
        4.4.5 接口要求
        4.4.6 计费要求
        4.4.7 性能及功能要求
第五章 割接原则及思路
    5.1 割接原则
    5.2 割接思路
        5.2.1 扩容节点的割接
        5.2.2 DXC退网改造和扩容节点的割接
        5.2.3 替换新建省的割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福建电信骨干信令网扩容改造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福建HSTP扩容背景
        1.1.1 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
        1.1.2 骨干信令网配套设备DXC的退网需求
        1.1.3 新建C网LSTP对HSTP扩容要求
        1.1.4 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
        1.1.5 减少租用费用及租用其它运营商电路存在安全隐患
        1.1.6 信令网优化调整的需求
    1.2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1.2.1 网络的成熟性
        1.2.2 经验丰富的运维支撑力量
        1.2.3 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1.2.4 资金落实的可靠保证
        1.2.5 STP设备的更新换代
        1.2.6 传输资源的保证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 业务需求预测及信令消息测算
    2.1 市场环境的分析
    2.2 业务发展趋势
    2.3 信令消息量测算
        2.3.1 话务模型
        2.3.2 消息量及信令负荷计算
        2.3.3 GT翻译能力
第三章 福建省电信移动信令网建设总体方案
    3.1 电信移动信令网建设总体思路
        3.1.1 总体原则
        3.1.2 信令路由选择及设置的原则
        3.1.3 信令链路设置
    3.2 电信移动国内信令网网络结构
        3.2.1 新CDMA网络的HSTP平面
        3.2.2 原CDMA网络的HSTP平面
        3.2.3 原CDMA网络的LSTP平面
        3.2.4 新建CDMA网络的LSTP平面
        3.2.5 原C网LSTP与新C网LSTP之间的连接
        3.2.6 SP信令层面
    3.3 电信移动国际信令网网络结构
    3.4 信令路由计划
        3.4.1 中国电信移动网内部信令路由方式
        3.4.2 中国电信移动网与固网间信令路由方式
        3.4.3 中国电信移动网与它网间信令路由方式
    3.5 C网MTP路由部分
        3.5.1 C网LSTP至C网HSTP之间的MTP路由
        3.5.2 C网HSTP至省内C网SP之间的MTP路由
        3.5.3 C网HSTP至C网LSTP之间的MTP路由
        3.5.4 C网同平面HSTP之间的MTP信令路由
        3.5.5 C网HSTP至不同平面HSTP之间的MTP信令路由
        3.5.6 C网HSTP至国际信令转接点ISTP的MTP路由
        3.5.7 国际信令转接点ISTP至C网HSTP的MTP路由
    3.6 SCCP路由寻址组织
        3.6.1 C网本地、省内SP之间SCCP路由原则
        3.6.2 C网省际SP之间SCCP信令原则
        3.6.3 SCCP国际路由组织
    3.7 信令点编码
        3.7.1 格式
        3.7.2 分配原则
    3.8 GT号码和网元地址
        3.8.1 分配原则
        3.8.2 GT分配方案
    3.9 SCCP子系统号(SSN)
第四章 福建省HSTP设备系统功能介绍
    4.1 S12独立STP系统结构
    4.2 S12独立STP功能
        4.2.1 完善的七号信令系统
        4.2.2 消息屏蔽功能
        4.2.3 STP计费
        4.2.4 S12数据链路输出接口
        4.2.5 GT翻译功能
        4.2.6 负荷分担
        4.2.7 多信令点编码
        4.2.8 监测功能
        4.2.9 维护管理功能
第五章 福建省骨干信令网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5.1 骨干信令网网管系统现状
    5.2 本期网管建设方案
        5.2.1 接线示意图
        5.2.2 施工步骤
        5.2.3 HSTP的MMC端口吐出报文需求
第六章 福建HSTP扩容建设方案
    6.1 福建省信令网现状
        6.1.1 固网信令网结构
        6.1.2 原C网信令网结构
        6.1.3 新C网信令网结构
    6.2 HSTP资源配置情况
        6.2.1 新C网HSTP
        6.2.2 原C网HSTP
    6.3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
        6.3.1 信令链路及中继端口设置原则
        6.3.2 信令链路、中继端口及GT翻译需求
    6.4 设备安装地点及机房条件
    6.5 省际长途传输需求
    6.6 机房环境及节能措施
        6.6.1 机房环境要求
        6.6.2 消防安全要求
        6.6.3 供电要求
        6.6.4 环境保护与设备节能分析
    6.7 工程进度及实施
        6.7.1 工程进度
        6.7.2 工程实施
    6.8 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6.8.1 劳动定员
        6.8.2 人员培训
    6.9 关于HSTP设备扩容的具体实施步骤
        6.9.1 扩容前准备工作
        6.9.2 扩容实施操作步骤
        6.9.3 扩容应急返回流程
第七章 福建HSTP链路割接方案
    7.1 割接总体原则
        7.1.1 工程割接遵循原则
        7.1.2 割接顺序及职责安排
    7.2 福建HSTP链路割接方案
        7.2.1 本地A链路割接方案
        7.2.2 本省D链割接方案
        7.2.3 HSTPA与HSTPB之间的C割接方案
        7.2.4 省际B割接方案
    7.3 福建HSTP割接总体安排
        7.3.1 割接数据配置原则
        7.3.2 割接总体时间安排
        7.3.3 福建HSTP测试方案及应急预案
第八章 效益分析及遗留问题
    8.1 经济效益分析
    8.2 社会效益分析
    8.3 遗留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9)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1.4.1 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智能网
    2.1 智能网的概念
        2.1.1 智能网的含义
        2.1.2 智能网的基本思想
        2.1.3 智能网的特征
    2.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2.2.1 业务平面
        2.2.2 整体功能平面
        2.2.3 分布功能平面
        2.2.4 物理平面
    2.3 固定智能网
        2.3.1 固定智能网的结构
        2.3.2 固定智能网的建设情况
        2.3.3 彩铃业务呼叫时的处理流程
第三章 固网智能化改造
    3.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目的及思路
        3.1.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目的
        3.1.2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思路
    3.2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案
        3.2.1 基于传统电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方案
        3.2.2 基于软交换方式的固网智能化方案
        3.2.3 三种方案比较
第四章 软交换技术
    4.1 软交换概述
        4.1.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4.1.2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4.2 软交换设备
        4.2.1 软交换设备与PSTN交换机的区别
        4.2.2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
    4.3 软交换中的协议
        4.3.1 H.248协议
        4.3.2 SIP协议
        4.3.3 SIGTRAN协议
    4.4 软交换网络的特点
第五章 蚌埠地区本地网固网智能化改造
    5.1 安徽省固网智能化整体情况
        5.1.1 安徽电信软交换网络结构
        5.1.2 安徽电信软交换网-信令系统
        5.1.3 交换设备现状
    5.2 蚌埠地区本地网智能化改造
        5.2.1 蚌埠概况
        5.2.2 蚌埠地地区本地网现状
        5.2.3 蚌埠地区本地网固网智能化改造工程
    5.3 蚌埠本地网固网智能化实验方案
        5.3.1 试验区域划分和测试项目分类
        5.3.2 蚌埠本地网总体试验方案
        5.3.3 蚌埠本地网第一批次测试局点具体试验方案
    5.4 综合VPN业务的实现
        5.4.1 业务概述
        5.4.2 业务功能
        5.4.3 综合VPN业务实现的信令流程(呼叫流程)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七号信令网的建设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背景
    1.2 七号信令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七号信令网现状
    2.1 中国电信CDMA国内信令网网络结构
    2.2 广西电信七号信令网现状
        2.2.1 广西电信固网七号信令网现状
        2.2.2 广西电信CDMA七号信令网现状
第三章 新七号信令网建设需求分析
第四章 技术要求
    4.1 设备性能
        4.1.1 STP设备的容量
        4.1.2 信令链路的负荷
        4.1.3 STP设备的GTT能力
        4.1.4 STP的时延
        4.1.5 SG的时延
        4.1.6 IP STP的时延
        4.1.7 STP的可靠性
        4.1.8 STP设备的准确性
    4.2 STP的功能结构
        4.2.1 消息传递部分(MTP)
        4.2.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4.2.3 事物处理能力(TC)
        4.2.4 运行、管理和维护部分(OMAP)
        4.2.5 消息传递部分(MTP)第二级对等适配层(M2PA)
        4.2.6 消息传递部分(MTP)第三级用户适配层(M3UA)
        4.2.7 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
    4.3 屏蔽
        4.3.1 MTP消息的屏蔽
        4.3.2 SCCP消息的屏蔽
        4.3.3 对被屏蔽消息的处理
    4.4 系统接口
        4.4.1 信令接口
        4.4.2 网管接口
        4.4.3 计费接口
        4.4.4 维护终端接口
    4.5 信令链路的集中监测功能
    4.6 网同步要求
        4.6.1 同步方式
        4.6.2 STP时钟的基本工作参数
    4.7 STP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4.7.1 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状态监视功能
        4.7.2 告警和故障管理功能
        4.7.3 性能统计和管理功能
        4.7.4 数据配置和管理功能
        4.7.5 维护测试功能
        4.7.6 日志管理功能
        4.7.7 安全管理功能
    4.8 计费
    4.9 负荷分担
    4.10 安全性
        4.10.1 设备的安全性
        4.10.2 网络安全性
    4.11 软件
    4.12 其他要求
        4.12.1 电源
        4.12.2 接地要求
        4.12.3 环境条件
        4.12.4 机房地面要求
        4.12.5 抗震要求
第五章 LSTP承接CDMA网业务需求预测
    5.1 业务预测
        5.1.1 信令计算参数
        5.1.2 业务预测说明
        5.1.3 信令链路配置原则
        5.1.4 业务预测结果
第六章 七号信令网承接CDMA网业务的建设方案
    6.1 七号信令网网络结构
    6.2 信令网的网路组织
        6.2.1 信令节点的连接
        6.2.2 信令链路的设置原则
        6.2.3 信令网的可靠性措施
    6.3 信令网的路由组织
        6.3.1 信令路由选择原则
        6.3.2 信令路由组织
        6.3.3 信令路由方式
    6.4 寻址原则
第七章 新建LSTP建设方案
    7.1 设备选型
    7.2 建设规模
    7.3 建设方案
第八章 SPS设备系统结构
    8.1 逻辑结构
    8.2 硬件结构
        8.2.1 OSTA 16IP硬件配置
    8.3 软件结构
第九章 软件模块功能
    9.1 主机软件
        9.1.1 业务处理模块
        9.1.2 主机管理模块
        9.1.3 系统支撑模块
    9.2 BAM软件
    9.3 各模块功能介绍
    9.4 信令处理基本流程
第十章 对外接口
    10.1 物理接口
    10.2 接口高层协议
第十一章 操作管理和维护功能
    11.1 维护终端
    11.2 网管
        11.2.1 拓扑管理
        11.2.2 配置管理
        11.2.3 故障管理
        11.2.4 性能管理
        11.2.5 安全管理
第十二章 结束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广西区内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联方式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VoLTE系统建设的研究[D]. 李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2]VoLTE业务方案的分析与实现[D]. 张军.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3]七号信令网的演进及STP设备IP化组网方案[D]. 孙媛.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2)
  • [4]湖南电信固网智能化改造及新业务实现中关键技术研究[D]. 邓斌. 湖南大学, 2010(07)
  • [5]固网核心网业务融合优化方案的研究与设计[D]. 黄雅利.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巴彦淖尔联通固网网络结构优化方案研究[D]. 乔妍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中国电信北京公司HSTP替换新建设计方案[D]. 刘晓.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8]福建电信骨干信令网扩容改造建设[D]. 黄雪洪.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9]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D]. 吴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10]新七号信令网的建设与实现[D]. 曾舒.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广西智能网信令路由准直连模式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