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思考

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思考

一、读《只有一个地球》的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禹风[1](2021)在《漫游者》文中提出一车厢微晃,地铁在城市肚腹里疾行。郑坦坐在长长的边椅上,手抓身侧双肩背包,腿上盖着毛巾毯,身边满是相貌迥异的地铁客。好在其时并非早晚高峰,站着的旅人不多,沙丁鱼罐头似的那种拥挤还没开始。膝上毛巾毯有点厚,郑坦想自己不该随意接受许小赐的馈赠,许小赐所有的馈赠都特别随意,随手拿起便塞过来,也不说什么,甚至郑坦不能确定这是不是许小赐自己的东西。许小赐总淡淡笑,她的笑完全未赋含义。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周慧[3](2021)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N小学5-6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核心素养作为近些年的热点话题备受教育学界的关注,它不仅赋予了我国基础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入手,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希望探寻到更为高效、可操作的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对策。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介绍了作者选择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且结合前人对国内外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习作教学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评价。正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研究基础,包括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的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维度构成的分析。第二部分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问题调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及分析,包括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习作作品分析及数据统计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发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习作态度不积极,习作目的功利化;语感和语用知识缺乏,阅读与素材积累不足;习作思路浅显混乱,迁移能力不足;审美素养有待提升,真实情感难以表达;文化感受力及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五个问题。第三部分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对策,提出了通过强化语言感知促进语言整合;通过多种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把握个体审美特点唤醒审美情趣;汲取优秀文化精髓提高文化修养等四个方面的教学对策。结语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霍杨[4](2020)在《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日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上展开的合作和交流日益紧密,国人对于日本的兴趣也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想要了解日本社会,阅读新闻和社论,尤其是《天声人语》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天声人语》是日本权威报纸《朝日新闻》编辑部集体撰写的时事类短文,其内容涉及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在中国国内包括《人民网》等官方网站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非官方的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天声人语》为代表的日本报刊专栏文章的中文译文。笔者发现这些译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且目前对于报刊专栏文章的日中翻译方法策略所做的先行研究也比较少。本报告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中的七个技法和其他两个翻译技巧,来对《天声人语》日中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天声人语》是《朝日新闻》上长期进行连载的专栏,也是报刊专栏文章的代表。笔者对于从2019年1月11日到2019年8月26日期间的76篇《天声人语》做了日中翻译实践,本报告即基于此翻译实践写成的。第一章序论介绍本报告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中,因为《天声人语》属于报刊专栏文章,所以笔者先分析了报刊专栏文章及其翻译的特点。其中专栏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角色性”,即每个专栏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文风。因此第三章分析了《天声人语》的“角色性”,即从标题、正文的内容与表达两个层面来分析《天声人语》的特点。第四章中,引入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翻译的七个“流程”以及其他翻译技巧,并将原本探讨英法翻译的该模式结合F日中翻译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五章中,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析的报刊专栏文章的特点和《天声人语》的特点,通过《天声人语》的具体实例,运用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来探讨《天声人语》的日中翻译技巧,并思考该模式在提高以《天声人语》为代表的日语文章方面发挥的作用。第六章中,总结了前五章得出的结论,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报告的结论,最后阐述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刘宇琦[5](2020)在《微写作视域中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目标明确、内容和体裁灵活多样的写作方式,微写作起源较早,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都是其早期雏形。随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微写作已经纳入了高考范围,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微写作这一概念做出了阐释。微写作建构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微写作能弥补阅读教学中“只读不写”的不足,促进有效阅读;能解决阅读教学中主动性缺失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能改善阅读教学中效率低下的现状,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微写作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微写作符合学习迁移理论;贴合建构主义理论;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微写作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微写作促进阅读教学,可以根据阅读教学中的不同阅读阶段,选择合适的方式策略。在初步感知阶段,主要采用导入式促读策略、概述式促读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为阅读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精读文本阶段,主要采用的赏析式促读策略、补白式促读策略、仿写式促读策略、改写式促读策略和续写式促读策略,让学生在微写作中思考,将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的高度;在拓展延伸阶段,主要采用随想式促读策略、比较式促读策略和评论式促读策略,有效促进学生对整个阅读环节进行反思、升华阅读体验。微写作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应当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陈怡文[6](2020)在《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旅行书写研究如火如荼。但此类研究虽对旅行书写背后的殖民话语进行了反思,却仍有两大盲点:一是忽视了受殖者的所言所写,二是错误地将日本及其殖民地不加区分地一起归入他者“东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遗漏之处出发,在东亚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占区游走书写。所谓“日占区游走书写”,意指抗战时期在不同的日本占领区和宗主国日本之间发生空间位移的中国文人根据自己的游走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区别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殖民旅行书写”,又与“东北流亡文学”概念不同。通过对“日占区游走书写”的考察,可以从此类作品中发掘日本殖民主义话语的构造,了解日占区文人在多文化碰撞中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进而丰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同时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解释了“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第一章着眼于台湾,主要分析其中为逃离日本“官方民族主义”而发生的大陆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书写中蕴藏的原乡追寻。以钟理和的“满洲”和北京游走为案例,通过对其自传性小说、散文、书信和日记的考察,展现钟理和离台游走的原因,选择“满洲”的原因,以及“满洲”幻梦破碎的原因。然后,借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阐释钟理和游走至北京期间的小说,揭示其因为主体意识的分裂和认同困境而只能与原乡若即若离。第二章关注伪满洲国,主要探究其中去往异域的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展现的对民族等级差的体验与回应。首先关注梅娘的日本游走,通过分析其作品,呈现战时日本社会中歧视性的民族等级差,以及她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其次关注杨絮的朝鲜之行,展现身为博览会参观者和表演者的她如何在某些时刻松动殖民等级思想的禁锢,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与国族身份进行反思。第三章聚焦华北、华中沦陷区,关注其中受日本赞助的日占区游走,探讨受殖者在面对殖民者赞助时,会与殖民主义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首先关注柳龙光受日本杂志社派遣赴华北、华中等地考察一事,发掘他视察报告中超出日本人预设的忧国之情被殖民权力话语所扭曲的过程。其次以关露赴日参加会议一事为案例,探讨她怎样通过对“女性”和“疾病”话题的言说使其散文偏离会议预设,避免成为会议的政治传声筒。结语部分则着力揭示日占区游走书写作为“解殖文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芯[7](2020)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建构小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于2019年正式在国内小学中全面启用,而其中的诸多传统文化内容也备受重视。那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到底有哪些传统文化内容?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又该秉持怎样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上述议题值得深思,也令笔者产生了浓厚研究兴趣。基于上述缘由,本文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展开研究。研究中,笔者首先借助文献研究法对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及其教学策略进行梳理、评述;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制定本研究所采用的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分析框架。然后,依据分析框架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将其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两个层面,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构成。与此同时,还通过观察、分析多个传统文化内容课堂教学案例,全面认知现阶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实施状况,由此揭示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策略运用上所存在的“方法同质化”、“忽视学生文化体验”等诸多不足,进而在对部编版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课堂教学观察的基础上,针对“显性”传统文化内容提出了“诵读文化经典”、“创设文化情境”、“引导写作实践”等教学策略;针对“隐性”传统文化内容提出了“导入背景,促使学生体悟传统文化精神”、“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价值”、“联系生活,消除学生传统文化心理隔膜”、“整合资源,拓宽学生传统文化阅读视野”等教学策略,希望给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部编版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教学带来启发。

朱福芳[8](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指出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朱琳茜[9](2020)在《一个人的圣书 ——洛扎诺夫《落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瓦西里·瓦西里维奇·洛扎诺夫(1856-1919)是俄国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家、批评家以及文学家。《落叶》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归纳和分析洛扎诺夫在《落叶》中体现出的宗教观、生命与死亡观、社会观及文学观探究他整个思想体系与其宗教思想之间的关系。洛扎诺夫的其他作品是本文的辅助补充和佐证文献。本文基于洛扎诺夫的个人生活总结了写作对他的意义,并围绕他对果戈理及普希金的理解阐释了他的文学观。他认为文学意义显现的前提是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落叶》“写自己”的文学内容和“灵魂的手书”的文学形式是他为扞卫文学的现实性做出的创新。他认为果戈理的文学只有形式没有意义,体现的是对人和现实的彻底否定。同时,他在普希金身上发现了伟大的心灵与伟大的文学相结合的可能性,转向否定文学中的“文学性”,呼吁一种真诚的、体现作者个性的、立足于日常生活的文学。不过说到底,他拯救文学是出于拯救社会的目的。《落叶》中体现出的洛扎诺夫的社会观是围绕着他对革命的理解以及他在教育中提出的原则展开的。他借助日常生活内容和伦理道德标准来判断革命是否正当,认为革命是由人们不同的道德价值间的矛盾导致的,应当利用“基督之爱”的宗教手段来调和。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并非基于政治层面,而是基于宗教道德层面。这决定了他无法为现实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局限性。抛开具体定义,他所提倡的教育需要符合爱的原则、宗教原则和自然原则。洛扎诺夫在《落叶》中流露出对死亡的突出感受。本文以他从对死亡感到恐惧到努力克服死亡再到寻找个人生活方式为线索阐释他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世俗世界对死亡的无动于衷构成了他恐惧的主要来源。他试图在生育、爱的特殊联系以及教会的死后仪式中找到对抗死亡的积极力量,并试图用多神教对来世生命的预言彻底消解死亡的消极性。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本质上对他来说就是个宗教问题。洛扎诺夫在天性上与基督教存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他宗教观中的表现形式为阐释他的宗教思想提供了基本框架。这种不一致在《落叶》中随处可见,他对世界和自然的理解方式及他依靠物质性和肉体性理解世界的习惯表明了他天性中的多神教因素。他与基督教的不一致性在他关于日常生活宗教的设想中表现为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对立,在他对《圣约翰启示录》的消极理解中表现为新约与旧约的对立。由于感到基督教在本质上崇拜死亡,他倡导一种生殖崇拜的宗教,以期将性包装成永恒的生育来对抗死亡。他认为性之中包含着尊崇自然的倾向和神圣性,承载了日常生活的道德意义,存在着通向爱、婚姻和家庭的途径。他的“肉体基督教”是一种关于家庭的宗教,对融合天上真理与人间真理来说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洛扎诺夫的整个思想体系确实被打上了种种宗教的烙印。在《落叶》这一文本中,他宗教观点中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对物质性和肉体性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天性的肯定是他贯穿生命与死亡、社会、文学领域的思想轴线。

刘炳赫[10](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认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二、读《只有一个地球》的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只有一个地球》的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1)漫游者(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N小学5-6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核心素养赋予我国基础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
        2.习作教学对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3.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习作教学亟待优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概念界定
        1.语文核心素养
        2.习作教学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作品分析法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研究基础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分析
        1.初建文体意识,培养习作素养
        2.珍视学生感受,学会传意交流
        3.训练习作速度,增强表达能力
    (二)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维度构成分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问题调查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问题调查
        1.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2.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3.习作作品分析及数据统计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习作态度不积极,习作目的功利化
        2.语感和语用知识缺乏,阅读与素材积累不足
        3.习作思路浅显混乱,方法迁移能力不足
        4.审美素养有待提升,真实情感难以表达
        5.文化感受力及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习作素养的作用
    (二)语言交流情境缺乏合理设计
    (三)思维目标定向局限,指导与评价过程分离
    (四)情境创设缺少与学生生活的深度联系
    (五)教师忽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关注
四、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 年级习作教学对策
    (一)通过强化语言感知促进语言整合
        1.在语言积累建构中夯实语言基础
        2.在交流语境中学习言语活动经验
    (二)通过多种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1.以单元习作主题促进方法迁移
        2.以协作思维导图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以批判意识提高思维品质
        4.以习作讲评促进思维提升
    (三)把握个体审美特点唤醒审美情趣
        1.培养审美感知,增进体验与感悟
        2.倡导多文体创作,鼓励表现与创新
        3.创设生活情境,丰富直观感受
    (四)汲取优秀文化精髓提升文化修养
        1.扎根传统优秀文化,提升文化底蕴
        2.积极“内承外纳”,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问题调查
附录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5-6年级习作教学访谈提纲
致谢

(4)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1. 序论
    1.1. 研究背景と问题提起
    1.2. 先行研究
    1.3. 研究方法と研究目标
2. 新闻コラムの特徴と翻訳について
    2.1. 新闻コラムの概説
    2.2. 新闻コラムの特徴
    2.3. 新闻コラムの翻訳
3. 「天声人语」とその特徴について
    3.1 「天声人语」について
    3.2 「天声人语」の特徴
4. ヴイ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论
    4.1 ヴィ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论の概説
    4.2 七つの「手顺」とその他の翻訳方法
    4.3 ヴィネイとダルべルネのモデルと「天声人语」の日中翻訳
5. ケーススタデイ
    5.1. 「 借用(borrowing)」
    5.2. 「语义借用(なぞりcaique)」
    5.3. 「直訳(literal translation)」
    5.4. 「転位(Transposition)」
    5.5. 「调整(Modulation)」
    5.6. 「等価(Equivalence)」
    5.7. 「翻案(Adaptation)」
    5.8. 「言叶を増やす?减らす」
    5.9. 「损失、添加と补偿」
6 结论
参考文献
谢辞
付录 翻訳实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微写作视域中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1.3.2 关于微写作的研究
第2章 微写作概述
    2.1 微写作溯源
    2.2 微写作的界定
    2.3 微写作的分类及其特征
        2.3.1 微写作的分类
        2.3.2 微写作的特征
第3章 微写作运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3.1 弥补阅读教学中“只读不写”的不足,促进有效阅读
    3.2 解决阅读教学中主动性缺失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
    3.3 改善阅读教学中效率低下的现状,提高学习效率
第4章 微写作运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4.1 符合学习迁移理论
    4.2 贴合建构主义理论
    4.3 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第5章 微写作运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5.1 初步感知阶段微写作运用策略
        5.1.1 导入式促读策略
        5.1.2 概述式促读策略
    5.2 精读文本阶段微写作运用策略
        5.2.1 赏析式促读策略
        5.2.2 补白式促读策略
        5.2.3 仿写式促读策略
        5.2.4 改写式促读策略
        5.2.5 续写式促读策略
    5.3 拓展延伸阶段微写作运用策略
        5.3.1 随想式促读策略
        5.3.2 比较式促读策略
        5.3.3 评论式促读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小结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小结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后记

(7)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相关研究匮乏
        1.1.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日显重要
        1.1.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不够完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传统文化相关研究
        1.4.2 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相关研究
        1.4.3 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1.4.4 研究述评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教科书
        1.5.2 传统文化
        1.5.3 教学策略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分析框架
    2.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构成
        2.2.1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显性”构成
        2.2.2 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隐性”构成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统计与分析
    3.1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统计
    3.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3.2.1 教科书中“显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3.2.2 教科书中“隐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第四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教学课堂观察
    4.1 课堂观察工具的制定
    4.2 课堂观察的实施
    4.3 课堂观察结果的统计分析
        4.3.1 课堂观察结果的统计
        4.3.2 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
    5.1 “显性”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
        5.1.1 .诵读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语感
        5.1.2 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5.1.3 多样传授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5.1.4 引导写作实践,加深文化体验
    5.2 “隐性”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策略
        5.2.1 导入背景,促使学生体悟传统文化精神
        5.2.2 搭建支架,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价值
        5.2.3 联系生活,消除学生传统文化心理隔膜
        5.2.4 整合资源,拓宽学生传统文化阅读视野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一个人的圣书 ——洛扎诺夫《落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章 “怎样生活,就怎样写作”——洛扎诺夫的文学观
    第一节 文学的两张脸孔:果戈理与普希金
    第二节 写作的意义:“宿命的不幸”
第二章 “为俄罗斯大地挑选一个祷告者”——洛扎诺夫的社会观
    第一节 革命与道德
    第二节 教育的原则
第三章 “苹果很简单地落在地上”——洛扎诺夫的生命观
    第一节 死亡的意味
    第二节 恐惧的消解
    第三节 特殊的道路
第四章 “上帝召唤亚伯拉罕,而我召唤上帝”——洛扎诺夫的宗教观
    第一节 洛扎诺夫的宗教之辩
    第二节 性、婚姻、家庭的神圣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研究法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四、道德教育论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四、胎教的重要性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读《只有一个地球》的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漫游者[J]. 禹风. 野草, 2021(05)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N小学5-6年级为例[D]. 周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维奈和达贝尔内模式的《天声人语》的日译中策略探究[D]. 霍杨. 山东大学, 2020(11)
  • [5]微写作视域中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刘宇琦.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6]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D]. 陈怡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陈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一个人的圣书 ——洛扎诺夫《落叶》研究[D]. 朱琳茜. 上海大学, 2020(03)
  • [10]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关于“只有一个地球”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